辯證法規則
『壹』 辯證法的三個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
三大規律的第一個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這是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其他的兩大規律與五對范疇,都是以此為基礎的具體闡述。對立統一規律的內含,主要有三條:第一是說,所有事物都由相互聯系、依存,同時又相互對立、排斥的兩個方面構成。第二條,上述兩個方面的力量此消彼長,相互轉化,會持續達成某種形式的統一。
質量互變規律
第二個規律是質量互變規律。質與量是所有事物的內部的兩個規定性,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與一定的量,是質與量的統一。事物在一定范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它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如果超過了一定的量,就會引起質變,原來的事物就變成了另一種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
這個道理,跟中庸之道所講的是一回事,凡事都要講求一個度。我們平時經常講成功需要堅持,這里的堅持就是說量如果不夠,你就不可能發生質變,不可能由「普通人」變「成功人士」。
否定之否定規律
第三個規律就是否定之否定規律。這個規律也是對立統一規律的具體化,主要的含義也有三條:第一條,任何事物的內部都包含肯定方面與否定方面,肯定方面維持,否定方面推進改變。第二條,任何事物最終都會自我否定,變成另一種新的事物。第三條,經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達到一種看似回到原點的狀態,然而達到一個更高層次的新境界。
『貳』 自然辯證法三大規律是指哪三大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相關概念:
一、唯物辯證法規律: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盡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二、三大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的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系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質量互變規律:事物的質、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這兩種規定性。質是指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內部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
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質就是一定的事物。質是人們區分、認識具體事物的客觀依據。量與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事物在一定范圍內量的變化,只要不引起質的變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質的穩定性,仍是原來的事物。這種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質和量的統一。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的進一步展開,它所提示的是事物發展的道路和總趨勢。
『叄』 唯物辯證法中三大規律指的是什麼
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肆』 辯證法包括哪些內容
辯證法的內容有:
1、對立統一
又稱對立面的統一和斗爭的規律。它揭示了客觀存在(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等)具有的特點,都包含著內在的矛盾性,都是矛盾的統一體.事物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源泉、動力,推動事物發展。
2、質量互變
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發展過程和狀態、發展變化形式上具有的特點,從量變開始,質變是量變的終結。
發展是量變和質變、連續性和間斷性的辯證統一。鄧小平關於發展國民經濟「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是量變質變規律的具體運用和體現;「循序漸進」、「不打無准備之仗」、「有備無患」、「防微杜漸」、「當機立斷」等等,都是量變質變規律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具體體現。
3、否定之否定
揭示了矛盾運動過程具有的特點,它告訴人們,矛盾運動是生命力的表現,其特點是自我否定、向對立面轉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規律構成了辯證運動的實質。在肯定否定規律中重點就是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的是事物發展的全過程,辯證的否定是這個規律的核心,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兩種因素,其對立統一促使事物自身發展,由肯定階段進入否定階段。
(4)辯證法規則擴展閱讀
起源
公元前6世紀,在古希臘奴隸制城邦形成時期,一些哲學家圍繞各種哲學命題進行了爭論,產生了辯論的方法。
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等均使用「辯證法」這個詞語,但在不同哲學家那裡,這個詞的意思是不同的。
辯證法,有的指一切真實存在的科學,有的指或然意見的科學,有的指邏輯,有的指世界是普遍聯系和發展的哲學思想。
『伍』 辯證法的基本規律是什麼
1、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亦稱對立面的統一和斗爭的規律或矛盾規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會和思想領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間都包含著矛盾性,事物矛盾雙方又統一又斗爭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對立統一規律的內涵體現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雙方發展的不平衡性。
2、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是揭示事物發展的趨勢和道路以及人類認識發展不斷在曲折中前進的辯證實質。它表明事物自身發展的整個過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諸環節構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過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運動的結果,矛盾的解決形式。
3、質量互變規律。
質量互變規律,亦稱「量變質變規律」、「量變到質變的轉化規律」。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它揭示事物、現象由於內部矛盾所引起的發展是通過量變和質變的互相轉化而實現的。在中國,古代哲學家曾經自發地認識到量變會引起質變,如先秦時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陸』 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個辯證法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盡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系是一分為二的關系。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用邏輯關系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核心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眾所周知,現實中的矛盾分為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具有直觀性的矛盾現象,此時矛盾雙方處在可以感知到的認識層次上。一種是必須通過反思才能把握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它是人們直接感知不到的矛盾。
對於辯證法的規律來說,主要揭示出本質自身中的矛盾具有的特點,因此,它不是停留在具有直觀性的矛盾現象上,而是上升到本質自身內部的矛盾兩方面。這就是哲學規律具有的特點,上升到本質高度把握客觀存在的現象聯系。
在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中,基本規律、核心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其他兩個規律都是對立統一規律的展開形式。因此,三者之間不是並列的關系,而是一分為二的關系。
其中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客觀存在具有的特點,任何事物內部都是矛盾的統一體,矛盾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源泉、動力。
量變質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變化形式上具有的特點,從量變開始,質變是量變的終結。
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矛盾運動過程具有的特點,它告訴人們,矛盾運動是生命力的表現,其特點是自我否定、向對立面轉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規律構成了辯證運動的實質。
從認識層次角度上講,辯證法三大規律中,量變質變規律處在最外層,人們可以直觀地感覺到,因為它是以統一體的變化形式存在的客觀規律。其次是對立統一規律,它需要人們進行觀察和分析,因為它的認識深度從統一體外部上升到統一體內部的矛盾。
對立統一規律比量變質變規律深入一層,相對來講,量變質變規律的特點如果相當於認識中的直觀性的話,那麼對立統一規律的特點就是相當於認識中的直接性,而否定之否定規律的特點則是相當於認識中的間接性,按照康德的劃分方法,它們三者依次相當於感性、知性和理性。由於否定之否定規律上升到理性高度,它的特點是隱藏在矛盾的內部,揭示了矛盾運動的本質。因此,否定之否定規律在理解和認識上都具有很高的難度。
『柒』 辯證法包括哪些原理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唯物主義講的是一切物質都是在不斷運動和變化的,事物與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
對立統一規律(事物矛盾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1、對立統一規律講的是「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基本動力」,矛盾有兩點論和重點論,所以我們做事要既抓主要矛盾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或者是既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注意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2、質量互變規律是指事物發展的規律,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告訴我們做事要注意平時量的積累,當量積累的一定時,突破了度的限制,就達到了質的飛躍。
3、否定之否定規律指明了事物發展的過程,新的事物替代舊事物是歷史的必然,但我們對待舊事物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事物的發展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正所謂「前途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
『捌』 自然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包括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辯證法三大規律是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黑格爾全面有意識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對辯證法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辯證法三大規律
1、對立統一規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內部和事物之間都包含矛盾的兩個方面,矛盾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科學體系的實質和核心。
2、量變質變規律: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變到一定程度引起質變,產生新質,然後,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
辯證法三大規律
3、否定之否定規律: 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新事物對舊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內部的肯定和否定兩方面矛盾斗爭的結果,是事物自我發展的過程,但是否定並不是全盤拋棄,而是「揚棄」,是克服和保留的統一。
『玖』 辯證的三大規律是什麼,簡述三大規律的基本內容
哲學定律
【正反律】有正面必然有反面;有正極必然有負極;有上必然有下;有左必然有右;有前必然有後;有新必然有舊。(中國王氏2020)
【對立統一律】對立雙方構成統一整體,相互依存,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便不能存在。(中國王氏2020)
例如:在磁鐵中,N極和S極對立統一。在新陳代謝中,同化和異化對立統一。在商品交換中,買和賣對立統一。在經濟活動中,生產和消費對立統一。
【均衡律】不均衡的事物通過自發運動最終達到均衡。(中國王氏2020)
例如:水往低處流,達到水平後停止流動。
例如:熱量從高溫處向低溫處傳遞,達到熱平衡後停止熱傳遞。
例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起伏不定的價格在均衡律的作用下會自發地趨向均衡。
【興衰律】事物總是經歷由興到衰的周期性變化。(中國王氏2020)
【宇宙質能守恆律】宇宙的總質量守恆,總能量守恆。(中國王氏2020)
『拾』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基本范疇包括哪些
唯物辯證法基本規律:
1、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亦稱對立面的統一和斗爭的規律或矛盾規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會和思想領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間都包含著矛盾性,事物矛盾雙方又統一又斗爭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對立統一規律的內涵體現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雙方發展的不平衡性。
2、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是揭示事物發展的趨勢和道路以及人類認識發展不斷在曲折中前進的辯證實質。它表明事物自身發展的整個過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諸環節構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過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運動的結果,矛盾的解決形式。
3、質量互變規律。
質量互變規律,亦稱「量變質變規律」、「量變到質變的轉化規律」。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它揭示事物、現象由於內部矛盾所引起的發展是通過量變和質變的互相轉化而實現的。在中國,古代哲學家曾經自發地認識到量變會引起質變,如先秦時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基本范疇:唯物辯證法基本范疇有五對,即原因和結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現實性和可能性、內容和形式、現象和本質。
(10)辯證法規則擴展閱讀:
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發現的哲學原理。它科學地反映了關於宇宙自然、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礎的規律與本質。
它指出:世界萬事萬物是永遠運動和普遍聯系的, 而運動的法則主要是依據一切事物內部的客觀存在的「一分為二」的矛盾性構成的辯證運動法則,聯系的紐帶與方法主要是客觀存在的既對立又統一為核心的一系列辯證原理組成的紐帶。
這個哲學的基礎是唯物論,主導則是辯證法。唯物論與辯證法互相制約、相輔相成、永遠有機結合推動著這個哲學本身與社會實踐亦步亦趨地一同進步著。
它不斷總結社會實踐新的經驗驗證、完善與豐富自己,同時指導社會實踐快速向前發展以至無窮。它是全人類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最有效的科學武器之一。因此它是世界全人類的思想財富。
唯物辯證法指出:世界是一個過程,過程是由狀態組成的,狀態是過程中的狀態;世界上沒有永恆的事物,有生必有滅,無滅必無生;舊事物滅亡的同時,就意味著新事物的產生。
唯物辯證法指出:所謂發展,是指事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變化趨勢,其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一個事物的發展往往是一個「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波浪式前進、循環往復式上升的過程,而一個個有限的過程就組成了無限發展的世界,換言之,世界也可以被看作是永恆發展的「過程」的集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