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法律法規
⑴ 注冊納米比亞商標都有什麼要求
可注冊商標的要素 :商標注冊簿分為A薄和B薄。
具有顯著性的商標(證明商標除外)可注冊於A薄,依舊法注冊的商標注冊在A薄。
B薄為通過使用產生注冊性的商標,注冊官有權將A薄的商標轉移到B薄。不可注冊商標的要素:
1、國徽或者國印;
2、表示政府身份的文字、字母或圖形;
3、貿易中要求合理使用的標志;
4、可能造成欺騙、導致混淆、違背法律或道德、構成對他人的冒犯或引起他人討厭的標志;
5、姓氏、地理名稱、對商品的描述性文字、僅僅表示商品或行業通用字母和/或數字和圖形的簡單組合。
⑵ 到納米比亞國工作,出國之前都需要什麼手續
首先要辦理護照,持個人身份證和戶口本,帶2寸護照照片到戶口所在地的出入境管理局申請因私護照,一般十個工作日可以領回;接著就要辦理目的國家的簽證,你要去的是納米比亞就要辦理納米比亞的簽證,簽證分幾種,主要的就是旅遊訪問和商務訪問簽證,還有就是工作簽證和長期居留簽證,你要去那邊工作就一定要辦理當地的工作簽證,否則你在那邊都是非法工作,包括換其他工作都是一樣的非法工作。
工作簽證的辦理是比較復雜的,一般都是帶領你去的組織者辦理的,例如出國勞務經營管理機構等,自己是很難輕松辦理的。
⑶ 納米比亞對中國免簽嗎 納米比亞落地簽嗎
最近有人問小編納米比亞不對中國免簽或者落地簽嗎?為什麼我到了這里入境被攔住呢?針對這個問題,接下來小編就來好好的給大家講解一下吧!有著一樣疑問的朋友們可以一起來看看吧!
納米比亞對中國免簽嗎 納米比亞落地簽嗎
納米比亞暫與中國無互免簽證協議,也無針對中國公民的落地簽,來納中國公民應提前辦妥赴納簽證(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持有效護照及往返或下站機票,可免簽證在納停留30 天)。
我公民在納簽證過期或非法滯留,可被移民局拘留和遞解出境。具體可向納駐華使館咨詢有關簽證信息,索取簽證申請表和簽證申請需要准備材料清單。
納米比亞駐華使館信息:
地址:北京朝陽區塔園外交人員辦公樓2-9-2
電話:+86-10-65324810 / 11,65322211
傳真:+86-10-65324549
出入境須知
請隨身攜帶申請簽證時提供的資料復印件。納邊檢、海關可能要求您在入境時提供上述資料。
海關官員可不經申請搜查令即可對您和您的個人物品進行檢查,請根據海關官員要求,配合檢查並出示必要資料。
如您要求與中國駐納使館聯系的要求被拒絕,或遇歧視性做法,請記下對方工作人員的姓名或工作編號。最好能夠找到證人,以備事後投訴。
中國駐納使館將根據您的情況和要求,盡力維護您的合法權益,並保留進一步了解情況和提出交涉的權利,但無法保證您一定能進入納米比亞。
海關申報
來納外國公民可攜帶以下物品免稅過關:400支香煙、50支雪茄、250克煙草或煙絲、2升葡萄酒、50毫升香水(18歲以下人員不享受免稅煙草或酒定量);
同時,每人可攜帶其它總價值不超過1250納元的新舊物品(電視接收設備除外)。
其它不超過10000納元的新舊物品(以上所列免稅物品除外):如來自非共同關稅區,則按20%的固定稅率徵收(1250納元-10000納元);如來自共同關稅區,即南非、波札那、賴索托和史瓦濟蘭,則免收關稅。
外匯申報
納有著較為嚴格的外匯管制,出入境攜帶的貨幣和貨幣工具(包括流通中的各國的硬幣及紙幣、旅行支票、現金匯票和可流通證券等)金額超過100000納元(含100000納元,以個人或共同旅行的家庭為單位),應主動向海關申報。
請嚴格遵守100000納元的限額,未如實申報者可能被追究法律責任,最高可判罰款1億納元或監禁30年或二者兼施,並沒收所持貨幣及貨幣工具。
由於匯率變化原因,建議攜帶外匯總值不超過5000美元,如超此限,應主動申報。
限制入境物品
根據生產地國家的動物疫情情況,大部分國家出產的各種肉、奶、蛋、禽肉及其製成品,無論是新鮮(冷藏或冷凍的)、風干、腌熏還是完全熟透的,一般都禁止入境。
各類水果、蔬菜、植物、植物種子、植物產品和土壤嚴禁入境。
南非過境簽
自2016年1月4日起,途徑南非約翰內斯堡的O.R.坦博國際機場、開普敦國際機場、
德班的沙卡王國際機場及約翰內斯堡拉賽利亞國際機場前往六個鄰國(辛巴威、納米比亞、賴索托、波札那、史瓦濟蘭及莫三比克),24小時之內不出機場無需申辦過境簽,若超過24小時需申請南非入境簽。
好了,大家了解了嗎?下次就不要再直接就入境納米比亞了,記得要辦理簽證啊!
⑷ 納米比亞政府拍賣170頭野生大象,此舉合法合規嗎
這樣的行為是合法的,畢竟是納米比亞官方拍賣。納米比亞在《新時代報》上刊登廣告,表示要拍賣170頭野生大象。而拍賣的理由,是當地乾旱、物資匱乏,大象與人的矛盾越來越多。為了減少大象和人的沖突,決定把野生大象拍賣出去。其實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拍賣,早在2020年10月份,他們就拍賣了100頭野生水牛,緩解草場壓力。
納米比亞現在處於乾旱時期,物資相對來說比較匱乏。之前拍賣水牛,就是要保證草場不被破壞。動物一旦繁衍到一定程度,人類就會受到影響。說到底這些動物,還是被人類保護。現在人類有困難,當然要以人類為主。把野生大象進行拍賣,對大象和人類都有好處。野生大象匱乏的國家,或許可以考慮購買。
⑸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
中華人民共和國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以下簡稱「雙方」),
承認各國主權平等和領土完整的原則,願意通過締結引渡條約、在互利的基礎上就預防和打擊犯罪方面進行更有效的合作,並確認尊重各方的法律制度和司法體制,
達成協議如下:
第一條 引渡義務
各方同意根據本條約的規定,應另一方的請求,將被通緝的人員引渡至另一方,以便在請求方就可引渡的犯罪進行刑事追訴或者判處、執行刑罰。
第二條 可引渡的犯罪
一、為本條約的目的,如果某項行為依據雙方的法律均構成犯罪,且該犯罪可以判處至少一年的有期徒刑或者更重刑罰,應當准予引渡。
二、如果引渡請求系針對請求方法院就可引渡的犯罪判處刑罰的人員,只要該判決尚未服完的刑期至少有六個月,應當准予引渡。
三、為本條的目的,在確定行為是否為違反被請求方法律的犯罪時:
(一)不應當考慮雙方的法律是否將該行為歸入同一犯罪種類,或者是否使用同一罪名;
(二)應當考慮被請求引渡人被指控行為的整體性而不應當考慮根據雙方法律的規定犯罪構成要素是否不同。
四、根據本條約的規定,在符合如下條件時,可以就有關犯罪准予引渡:
(一)在構成犯罪的行為發生時,該行為在請求方是犯罪;
(二)假如被指控的行為在提出引渡請求時發生在被請求方,構成違反被請求方法律的犯罪。
五、如果引渡請求針對一項既包括監禁又包括財產刑的判決,被請求方可以准予引渡以執行監禁和財產刑。
六、如果引渡請求涉及數項犯罪,每項犯罪根據雙方的法律均應予懲處,但其中有些犯罪不符合第一款和第二款規定的其他條件,只要該人將基於至少一項可引渡犯罪而被引渡,被請求方可以就該數項犯罪准予引渡。
第三條 應當拒絕引渡的理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拒絕引渡:
(一)被請求方認為引渡請求所針對的犯罪是政治犯罪;為本條的目的,根據某一國際條約構成犯罪的行為,雙方據此條約有義務引渡犯罪嫌疑人或者將該案提交適當機關起訴的,不構成政治犯罪;
(二)被請求方有充分理由相信,提出引渡請求的目的是基於某人的種族、宗教、國籍、族裔、政治見解、性別、身份的原因對其進行刑事追訴或者懲處,或者該人的地位會因上述任何原因而受到損害;
(三)根據請求方的法律,被請求引渡人因時效已過或者赦免而免於刑事追訴或者懲處;
(四)引渡請求所針對的犯罪僅構成軍事犯罪;
(五)被請求方已經對被請求引渡人就引渡請求所針對的犯罪做出無罪、有罪判決或者終止司法程序。
第四條 可以拒絕引渡的理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絕引渡:
(一)被請求方對引渡請求所針對的犯罪有管轄權並正在或者將要對被請求引渡人提起刑事訴訟;
(二)在例外情況下,並顧及到罪行的嚴重性和請求方的利益,被請求方認為由於被請求引渡人的健康或者其他個人情況,引渡不符合人道主義考慮。
(三)請求方可能判處的刑罰與被請求方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沖突。在此情形下,在各自法律制度的框架內,雙方應當進行協商,為便利對被請求引渡人的引渡而尋求適當安排。
第五條 國籍
一、各方應當有權拒絕引渡其本國國民。
二、如果根據本條第一款不予引渡,被請求方應當根據請求方的請求,將案件提交其主管機關,以便依據其國內法提起刑事訴訟。為此,請求方應當向被請求方提交與案件有關的文件和證據。
第六條 聯系途徑
一、應當由下列機關提交和接受臨時羈押和引渡的請求: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被請求方時,應當向外交部提出;
(二)納米比亞共和國作為被請求方時,應當向司法部長提出。
二、(一)引渡請求應當為書面形式並由本條第一款提及的雙方機關直接聯系。
(二)臨時羈押的請求可以通過國際刑事警察組織以及雙方同意的其他途徑進行聯系。
第七條 應當提交的文件
一、引渡請求應當附有下列輔助文件:
(一)在所有情況下:
1、請求機關的名稱;
2、被請求引渡人的姓名、年齡、性別、國籍、身份證件、職業、住所地或者居所地等有助於確定被請求引渡人身份和可能所在地點的資料;如果有可能,有關該人外表的描述,以及其照片和指紋。
3、主管機關所作說明,該說明應當概述構成引渡請求涉及的犯罪的行為,指出犯罪發生的地點和日期,並提供有關定罪量刑的法律條文的說明或者復印件。該說明還應當指出:
(1)有關法律規定在實施犯罪和提出引渡請求時均為有效;
(2)追訴犯罪、判處或者執行任何適當的刑罰是否因時效被禁止;
(3)如果犯罪在請求方領土外發生,有關其享有管轄權的法律規定。
(二)在為追訴一項犯罪而請求引渡該人的情況下:
1、請求方簽發的逮捕證或者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文件的原件或者經證明無誤的復印件;
2、如果有刑事起訴書、控告書或者其他指控文件,提供其復印件;
3、載有被請求方法律所要求的證據材料的說明。請求方主管機關應當證明請求所載證據能夠用於審判,並且根據請求方法律足以證明應予起訴。
(三)在被請求引渡人已被定罪的情況下:
1、請求方主管機關對該人某項被定罪的行為的說明和記錄對該人的定罪以及,如果判刑,對該人判刑的文件的副本;
2、如果部分刑期已經執行,主管機關對未執行刑期的具體說明。
二、引渡請求及其輔助文件都應經簽署、封印或者蓋章。根據本條約提交的所有文件應當以被請求方的官方文字寫成,或者附有經證明無誤的該國官方文字的譯文。
第八條 輔助文件的認證
如果被請求方的法律要求認證,有關文件應當經下列人員認證:
(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由外交部正式指定的負責認證文件的人員;
(二)在納米比亞共和國方面,司法部長或者其簽字指定的人。
第九條 補充資料
如果被請求方認為,為支持引渡請求而提供的資料不充分,可以要求在四十五天內提供補充資料。如果請求方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交補充資料,可以被視為放棄請求。但這不妨礙請求方就同一犯罪重新提出引渡請求。
第十條 同意
在符合其法律的情況下,被請求方可以將同意被引渡的被請求引渡人引渡給請求方。
第十一條 臨時羈押
一、在緊急情況下,請求方的主管機關可以通過任何能留下書面記錄的方式申請臨時羈押被請求引渡人。
二、臨時羈押的申請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請求機關的名稱;
(二)有助於確認和查找被請求引渡人的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其姓名、年齡、性別、國籍、身份證件、職業和所在地;
(三)關於隨後將提出引渡請求的聲明;
(四)對有關犯罪和可適用刑罰的說明,並附有包括犯罪日期、地點的案情簡要介紹;
(五)證明確有可適用本條約的逮捕證或者定罪判決的說明;
(六)證明應當在被請求方臨時羈押的任何其他資料。
三、被請求方應當迅速將其根據臨時羈押申請所採取的措施通知請求方。
四、如果被請求方在實施羈押後三十天內未收到通過第六條規定的途徑提出的第七條所提及的文件,則應當解除臨時羈押。被請求方主管機關在本國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可以延長接收上述文件的期限。
五、如果在三十天期限及其任何延期屆滿後收到引渡請求,上述期限的屆滿並不妨礙日後的羈押和引渡。......
⑹ IMO 2008年發布的新法律法規及准則
國際海事組織(IMO)是一個怎樣的組織?
根據1948年通過、1958年3月17日生效的《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公約》,1959年1月13日在英國倫敦正式成立政府間的海事協商組織,並召開了第一屆大會。自1982年5月22日起改名為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自成立之日起即是聯合國系統中負責處理海運技術問題的一個專門機構。
其宗旨是促進各國的航運技術合作,鼓勵各國在促進海上安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防止和控制船舶對海洋污染方面採取統一的標准,處理有關的法律問題。
最高權力機構是大會,任務是批准工作計劃和財務預算,選舉理事會成員,審議並通過各委員會提出的有關海上安全、防止海洋污染及其他有關規則的建議案。海上安全委員會負責協調有關海上安全的技術性問題。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負責協調防止並控制船舶造成污染方面的活動。
主要活動:制訂和修改有關海上安全、防止海洋污染、便利海上運輸和提高船舶航行效率及與之有關的海事責任方面的公約、規則、議定書和建議案,交流這方面的實際經驗和海事報告;利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組織提供的經費和捐助國提供的捐款,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一定的技術援助。
截至1994年底,共有150個正式成員。香港和澳門為聯系成員。哈薩克、烏克蘭和納米比亞三國為1994年加入的新成員。我國於1973年正式加入該組織。我國曾在該組織第9~15屆大會上當選為B類理事國,第16~20屆大會上當選為A類理事國。
隨著世界貿易組織海運服務貿易談判的推進,該組織與世貿組織的關系將日益密切。
國際海事組織(IMO)近日宣布,將從2009年1月1日起,提高新建客船和貨船的海損保護標准,所有建造的新船都應遵守新技術設計規范,以確保更高水平的破艙穩性。
新規范明確規定,新造船舶必須具備延伸至整個船體寬度的雙層底,只有通過計算能證明船舶擱淺時的安全性達到類似水平,才允許採用無雙層底船舶設計。據德國勞氏船級社介紹,在海損的情況下,穩性代表著船舶最終殘余的安全性能。穩性的計算不僅僅取決於船舶本身的構造,更取決於船舶的各種裝載情況。對於復雜的船型構造以及裝載情況,穩性的評估更加困難。新規范在出台前,成員國各方已就滑油循環艙的布置等規定達成統一意見,以防止船舶擱淺時滑油泄漏出船體或者主機吸進海水。
基於目前的海損統計數據,新規范將先前的破損風險評估概念進行了擴展,這對於目前正在設計中的客船與貨船,需要重新進行范圍廣泛的破艙穩性復核計算。新規范還要求,船東應為船上提供專用的破損控制信息,以圖紙文件的形式指導船員進行船舶的破損控制。同時,上述「船載」信息也將應用於油輪。
⑺ 世界上哪個國家沒有死刑
現在世界上已經有70%的國家已經取消了死刑,但仍舊有30%的國家保留有死刑,而我國一直在保留並執行死刑的那30%行列。
死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之一,全球每個國家都有著不同的死刑歷史。中國是適用死刑罪名最多的國家,目前有55個死刑罪名。根據刑法規定,死刑適用「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
一、現在有140個國家廢除或不使用死刑,共分三種情況:
1、廢除所有死刑88個。
2、一般狀況下、非戰時廢除所有死刑7個(巴西、智利、薩爾瓦多、斐濟、以色列、哈薩克、秘魯
3、法律尚未廢除但超十年未執行死刑33個。
亞洲8個:汶萊、寮國、馬爾地夫、蒙古、緬甸、韓國、斯里蘭卡、塔吉克;
歐洲1個:俄羅斯;
非洲21個:阿爾及利亞、貝南、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布)、厄利垂亞、迦納、肯亞、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里、茅利塔尼亞、摩洛哥、尼日、獅子山、史瓦濟蘭、坦尚尼亞、突尼西亞、尚比亞;
北美洲1個:格瑞那達;
南美洲1個:蘇利南;
大洋洲3個:諾魯、巴布亞紐幾內亞、湯加;
二、仍在使用死刑的國家與地區:
58個阿富汗、孟加拉國、中國、中國台灣(地區)、日本、朝鮮、印度、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伊朗、伊拉克、馬來西亞、阿聯酋、敘利亞、卡達、沙烏地阿拉伯、葉門、科威特、黎巴嫩、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約旦、巴林、阿曼、白俄羅斯、埃及、查德、葛摩、剛果(金)、辛巴威、索馬里、烏干達、南蘇丹、蘇丹、衣索比亞、赤道幾內亞、奈及利亞、利比亞、賴索托、波札那、甘比亞、幾內亞、古巴、安地卡及巴布達、巴哈馬、多米尼克、瓜地馬拉、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蓋亞那、巴貝多、貝里斯、牙買加、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⑻ 當前南非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什麼如何解決
南非國際民事司法協助淺談
國際司法協助,是指一國法院或其他主管機關,根據另一國法院或其他主管機關或有關當事人的請求,代為或協助實行與訴訟有關的一定的司法行為。①司法協助既涉及民事訴訟也涉及刑事訴訟。在刑事司法協助方面,我國同南非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南非共和國引渡條約》已得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批准,②而在國際民事司法協助方面,中國同南非尚未簽定任何條約或協定,那麼,兩國有關民事司法協助方面的事項只能根據各國內法或參加的國際條約或互惠原則進行。南非已成為中國在非洲的最大貿易國,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或個人到南非經商或投資,近年來在南非涉及中國企業或個人的案件的頻繁出現日益凸現了了解南非國際民事司法協助的迫切性、重要性。③國際民事司法協助一般包括文書的認證、域外送達、域外調查取證及外國民事判決、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等內容,本文將對南非在這幾個方面的相關規定作一論述。
一、文書的認證
認證是指一國的外交、領事機關及其授權機構在公證文書或其他官方文書上確認公證機關、主管當局、司法機關或者認證機關等的最後一個簽名或印章屬實的行為。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凡需至域外使用的文書一般都應辦理認證。認證的程序是先由文書簽發國的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權的機關對文書上公證機關或其他機關的簽名或印章進行認證,然後由文書使用國駐該國使領館對文書簽發國或外交部授權機關的簽名或印章進行認證。認證的目的是為了證實一國出具的文書的真實性,從而使該文書為文書使用國所承認,不致因懷疑文書上簽名或印章是否屬實而影響文書在域外的使用。因此,認證制度在國際文書交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國際文書交往不可缺少的環節。④內國文書要在域外使用,必須經過文書使用國駐該國使領館的認證,而其本國有關機關的認證並不是必須的。對於在南非國外作成的、而將在南非使用的證明文書通常直接由一個駐該外國的南非領事或外交官員或公證人對該文書進行簽名。對於公證人的簽名,除在波札那、賴索托、史瓦濟蘭、辛巴威、英國及北愛爾蘭之外,公證人的簽名還必須得到南非領館的認證。
在國際交往日益頻繁的今天,有大量文書需要到域外使用,認證無疑會增加外交領事機構的工作量,增添文書使用者的負擔。因而,許多國家都認為應簡化有關認證手續或免除認證。為此,海牙國際司法會議在1961年制定了《關於取消外國公文認證要求的公約》(Hague Convention Abolishing the Requirement of Legalization for Foreign Public Documents)。這是目前參加國最多、影響最為廣泛的一項海牙國際私法公約,在取消認證方面具有較大影響。①南非在1995年4月30日加入了該公約。根據該公約的規定,公約的使用范圍為「已在一個締約國領土內作成並需在另一締約國領土內使用的公文」。根據公約第一條,公文包括以下幾種:1)與一國法院或法庭有關的機關或官員發出的文書,包括檢察官、法院書記官或司法執行人員簽發的文書;2)行政文書;3)公證文書;4)附加在以個人身份簽署的文書上的官方證明,諸如記載某一文書注冊或某日存在的事實的官方證明以及對簽字的官方和公證證明。但公約並不適用於以下兩類文書:1)由外交領事機構出具的文書;2)直接處理商務交易或關稅事務的行政文書。公約第二條規定:「各締約國因適用本公約並需要在本國境內出示的文件,應予免除認證手續」,即文書使用國的外交領事機構無需再對文書簽發國的文書進行認證,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免除對文書認證的所有證明手續。為了在取消認證後仍能確保文書的真實性,公約規定了附加證明書制度,即由文書簽發國按公約規定指定一個或若干個主管當局,按公約規定的格式在發往外國的文書上附加一個證明書,以證明簽字印章的真實性、簽署人在簽署時具有適當資格等。南非加入該公約後,取消了對外國公文的認證要求,只要外國相關文件符合該公約有關「公文」的規定,並且文件簽發國的相關機構已在該文件上附加了證明書,則該文件無需在經過南非使領館的認證,即可在南非境內使用。
南非1995年第2號法律對於有權對文件加註證明書的機構的規定相當廣泛。根據該規定,下列機構有權對在南非境內作成的文件附加證明書:1)任何地方法院法官或地方法院增補法官;2)南非高等法院的任何注冊官員或助理注冊官員;3)司法部長指定的任何人;及3)外交部長指定的任何人。
對於不屬於《海牙認證公約》中所列舉的「公文」范圍以內的文件,包括來自於非該公約成員國的文件,要在南非有關訴訟程序中使用,必須按照南非《法院統一規則》第63條有關規定進行認證,即仍由南非使領館認證。
二、域外送達
域外送達,是一國司法機關依據國際條約或本國法律規定或按照互惠原則將司法外文書和司法文書送交給居住在國外的訴訟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行為。就整個國際私法協助而言,送達是實踐中合作最為頻繁的內容。②送達在司法協助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它對於法院確定管轄權、防止平行訴訟的出現以及對外國判決的承認與執行都有重要影響。
南非《民事送達程序互惠法》規定了在南非和指定的國家內民事互惠送達程序。該法既規定了來自指定國家的文書在南非的送達,也規定了在南非作成的文書在該指定的國家內的送達。但由於目前該法中指定的國家僅有納米比亞一國,因此該法在文書送達方面的作用極其有限。此外,由於南非還沒有加入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在1965年制定的《關於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海牙公約》(Hague Convention on the Service Abroad of Judicial and Extrajudicial Documents in Civil or Commercial Matters),因而有關此類文書的送達應適用南非《法院統一規則》的規定。規則四第三條規定:「南非法院任何文書在國外的送達由下列人員進行:
a)任何一個由下列人員委任的人:
1)南非外交團或領事團的首長,在南非外交團或領事團或國外貿易機構供職的公共事業單位的行政或專業部門的人員;
2)任何一個在該外國代表南非共和國進行文書送達程序的外國外交或領事官員;
3)駐南非共和國的該外國的任何外交或領事官員;或4)任何作為或代表該外國司法行政部門首長,根據該外國法律被授權進行此類送達的人員;或b)由a)中1)、2)條款提到的任何人員,如果該外國法律他進行此類送達,或如果該外國沒有法律禁止此類送達並且該國機構沒有反對此類送達。「
規則四第四條規定,在澳大利亞、波札那、芬蘭、法國、香港、賴索托、馬拉維、紐西蘭、西班牙、史瓦濟蘭、英國及辛巴威這些國家,此類送達也可由「律師、公證人員或其他得到一國或相關州授權進行法院文書送達的執業人員」。但是,要在南非提起一項針對不在南非的當事人的訴訟,還必須克服以下一些障礙:首先,規則五明確規定,除了在《民事送達程序互惠法》中規定的指定的國家內,除非得到南非法院的許可,不得通過向南非國外的當事人進行送達的方式在南非提起訴訟。截止目前,《民事送達程序互惠法》指定的國家只有納米比亞。為申請得到南非法院的許可以向南非國外的當事人進行送達,申請人必須說服南非法院,在終局的訴訟中他有極大的勝訴機會;其次,為作出此類申請,有必要通過拘捕被告或扣押被告在南非的財產以獲得管轄權。財產可以是動產或不動產,甚至是知識產權。①南非《最高法院法》第33條第2款規定了外國民事文書在南非的送達。外國民事文書要在南非送達,首先由該外國有關機構向南非司法部遞交請求書,南非司法部長再將該請求轉交給南非法院的登記員,然後登記員安排執行人員根據法院規則進行送達。對於不想通過外交途徑對在南非的當事人進行送達的外國當事人,可以通過僱傭在南非的私人代理人的方式對南非當事人送達文書。在大部分英聯邦國家,通過代理人進行送達並不違反當地的法律,其本國政府也不認為這種方式侵犯了其主權。②
三、域外取證
民商事案件的域外取證制度是國際民事司法協助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指受理案件法院國的有關機構或人員為進行相關的國際民事訴訟程序而在法院國境外提取訴訟證據的行為。調查取證作為行使國家司法主權的一種表現,根據各國普遍實踐,如無有關國家明示或默示的同意,其他國家是不能在該國領域內實施取證行為的,否則就侵犯了該國的主權。③南非《外國法院證據法》規定外國有關機構或人員要在南非直接取證,必須獲得南非高等法院法官簽發的命令後才能對證人進行詢問。南非《最高法院法》規定了外國有關機構或人員也可以通過外交途徑在南非進行間接取證。根據該法第33條第1款的規定,在收到外國有關機構要求調查取證的請求書後,南非司法部長將該請求書轉交給登記官員,登記官員再將其轉交給法院法官以給予該請求書以效力。該條中所規定的請求書的目的是將外國法院的審理延伸為在南非由該外國委派的特派員審理,特派員獲取的證據就成為外國法院證據的一部分。④1997年7月8日南非加入了海牙國際私法會議1970年制定的《關於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海牙公約》(Hague Convention on the Taking of Evidence in Civil or Commercial Matters),該公約在1997年9月6日對南非發生效力,南非按照該公約的規定在有關締約國內調查取證。在國外調查取證方面,除了該公約外,南非國內法也有相關的規定。根據南非《法院統一規則》的規則三十八第三條規定「在方便或為公正之目的所必要的情況下」,通常是在證人不願或不能到南非出庭作證的情況下,法院可指令任命一位特派員調取證人證據。規則三十八第四條規定,在特派員是在南非調取證據的情況下,可用傳票傳喚證人。南非《外國法院證據法》規定了在南非可跨境傳喚某些國家的證人。目前,這種互惠安排僅存在於某些南部非洲國家之間,如:波札那、賴索托、馬拉維、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和辛巴威。
四、南非法院對外國判決、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
一)南非法院對外國判決的承認和執行
http://lwwzx.com/Freepaper/internationallaw/2006-08-24/Freepaper_20060824175926_17905.html
⑼ 海狗可以人工養殖嗎我要專家回答,有權威的數劇和法律等
滿意答案沈陽天馬飛16級2011-03-29 海狗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認定的瀕危動物,全世界只有納米比亞受到聯合國授權可以合理捕殺海狗,因此只有納米比亞的海狗產品才是合法的。國內的還多海狗產品都不是源自於納米比亞,所用的是加拿大海豹科動物海豹。海豹在加拿大數目龐大往往受到當地人殘暴的屠殺。由於海狗和海豹外形長的比較相似,因此在國內很多不法分子利用這點,大肆將加拿大的海豹宣傳成海狗謀取暴利。現在歐盟已經禁止所以加拿大的海豹貿易了。中國台灣地區也大力抵制加拿大的海豹貿易。保護級別: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鰭足目,海狗科。 不許人工養殖 追問: 不許人工養殖,國家有法律與法規嗎?什麼法第幾條謝了 回答: 叫國家瀕危滅絕動物保護法 補充: 農業部關於貫徹執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強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通知農業部關於貫徹執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強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