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條例
①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充分體現什麼原則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充分體現的原則:
一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二要堅持從嚴治黨的原則;
三要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四要堅持黨員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五要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
② 修訂黨紀處分條例,要體現什麼的要求,突出黨紀特色
修訂黨紀處分條例,要體現黨規黨紀嚴於國家法律的要求,突出黨紀特色,重點對違反黨的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的行為作出處分規定。
③ 如何抓好新《准則》《條例》的貫徹落實
一、把學習貫抄徹《准則》和《條例》襲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重要抓手。
二、把學習貫徹《准則》和《條例》體現到監督執紀問責全過程。
三、加強對學習貫徹《准則》和《條例》情況的監督檢查。
四、自覺做學習貫徹《准則》和《條例》的表率。
④ 2017年新修訂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新《條例》體現了怎樣的改革思路
2017年國務院對《建設源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進行了修訂。新修改的《條例》在簡政放權、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面,設計了很多操作性強的制度措施,對於全面提高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水平意義重大。
條例的修改主要體現在:一是刪除有關行政審批事項;二是簡化環評程序;三是細化環評審批要求;四是強化事中事後監管;五是加大對未批先建、竣工驗收中弄虛作假等行為的處罰力度;六是強化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新《條例》突出強化了建設單位的主體責任,加快推動業主從「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轉變,抓住了根本和核心。這是環境管理供給側改革的重大進步和成果。
⑤ 運用我國政治制度的有關知識,說明該《條例》的指定是如何體現人民民主的。
人民民主就是來人民當家自做主的體現
《條例》屬於行政法規,《條例》制定體現人民民主,主要體現在制定主體是方面
在我國,行政法規分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全國適用)和地方行政法規(地方適用)兩種
對於國務院制定的《條例》,例如已經廢止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因為國務院是根據全國人大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產生,所以說,立法(這個立法指的是廣義的立法)主體就體現了人民民主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大還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就更能體現人民民主了,因為這種條例是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人民代表大會就是人民選舉出來的代表組成的
⑥ 《條例》中對違反哪些六大紀律的行為給予相應的黨紀處分
《條例》中對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違反群眾紀律、違反工作紀律和違反生活紀律這六大紀律的行為給予相應的黨紀處分。
1、違反政治紀律行為
發表危害黨的言論等行為、破壞黨的團結統一等行為、損害中央權威、妨礙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實施行為、對抗組織審查行為、組織和參加迷信活動行為、叛逃及在涉外活動中損害黨和國家尊嚴利益行為、違反政治規矩等行為。
2、違反組織紀律行為
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等行為、侵犯黨員權利行為、違反組織工作原則等行為、違規辦理因私出國(境)證件和在國(境)外擅自脫離組織等行為。
3、違反廉潔紀律行為
以權謀私行為、違規接受禮品禮金和服務等行為、違規從事營利活動行為、違反工作生活待遇規定等行為、違反佔有、使用公款公物等行為、違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規定行為、權色交易等行為。
4、違反群眾紀律行為
侵害群眾利益行為、漠視群眾利益行為、侵佔群眾知情權等行為。
5、違反工作紀律行為
黨組織失職行為、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行為、失泄密行為、違反外事工作紀律等行為。
6、違反生活紀律行為
生活奢靡行為、違反家庭倫理和社會公德等行為。
(6)體現條例擴展閱讀
1、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警告;
(二)嚴重警告;
(三)撤銷黨內職務;
(四)留黨察看;
(五)開除黨籍。
2、黨的紀律處分工作堅持以下原則:
(一)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對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把紀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二)黨紀面前一律平等。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嚴肅、公正執行紀律,黨內不允許有任何不受紀律約束的黨組織和黨員。
(三)實事求是。對黨組織和黨員違犯黨紀的行為,應當以事實為依據,以黨章、其他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為准繩,准確認定違紀性質,區別不同情況,恰當予以處理。
(四)民主集中制。實施黨紀處分,應當按照規定程序經黨組織集體討論決定,不允許任何個人或者少數人擅自決定和批准。上級黨組織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作出的處理決定,下級黨組織必須執行。
(五)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處理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應當實行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做到寬嚴相濟。
參考資料來源:共產黨員網—《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⑦ 黨的准則與與條例有哪些
一是《准則》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緊扣廉潔自律、堅持正面倡導、面向全體黨員、突出關鍵少數,強調自律,重在立德,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高標准,展現了共產黨人高尚的道德追求,是向全黨發出的道德宣誓和對人民的庄嚴承諾。《條例》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突出政黨特色、黨紀特色,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圍繞黨紀戒尺要求,開列負面清單,強調他律,重在立規,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二是能夠促進黨員幹部廉潔自律工作的深入開展。《規定》提出的八項嚴格禁止性要求,細化了黨員領導幹部在經濟和社會交往方面的政策界限,充實完善了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行為規范。有利於黨員領導幹部提高警惕性和防範意識,未雨綢繆,廉潔自律;有利於增強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監督的針對性,提高巡視、專項檢查、考察考核、信訪舉報、社會監督等監督方式的效果。三是體現了黨中央和各級黨組織對廣大黨員幹部的關心和愛護。新修訂頒布《規定》,在黨內早打招呼,早提醒,允許《規定》發布後三十日內主動說清問題的可考慮從寬處理,既是對黨員幹部的嚴格要求,更是對黨員幹部的關心、愛護,同時對犯有這些違紀行為的同志也是一種改過自新和挽救。
⑧ 新修共產黨員紀律處分條例在哪些方面體現了對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從嚴要求
一是紀法分開:70多項與法律重合內容刪除,黨紀嚴於法律。條例修訂: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修訂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修訂後,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
二是劃定紅線:強調追責,明確6類「負面清單」。條例修訂: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把黨章關於紀律的要求具體化,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
三是十八大以來成果制度化:方向精準,體現從嚴治黨常態化。條例修訂:將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落實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等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制度化、常態化。
⑨ 制定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體現了怎樣的治理方式
以制定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這一小切口,解決建設文明幸福現代化的大問題版。條例從權文明行為基本規范入手,以法治的剛性和硬度推動文明生活方式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共同構成了精神文明建設的制度保障。學習領會條例精神,形成踐行條例的良好氛圍,積極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秩序,持續提升支持服務經濟發展的文明服務水平,讓文明的「軟實力「成為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