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業單位治安保衛條例
A. 如何做好單位內部的治安保衛工作
按照《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規定,企業應當設置治安保衛機構或配備專職、兼職治安保衛人員,並將人員情況報主管公安機關備案。
企業應當制定內部治安保衛制度、措施,建設必要的治安巡邏防範設施,保護重要部位,排查治安隱患。重要部位應當設置技防系統並實施重點保護。
企業應當招用符合《保安服務管理條例》規定條件的保安員,制定健全的保安服務服務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度和保安員管理制度。企業內部治安保衛人員應當接受有關法律知識和治安保衛業務技能及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考核。
保安員要對進入本企業的人員、車輛和出入物品進行檢查,在企業范圍內進行治安防範巡邏和檢查,建立巡邏、檢查和治安隱患整改記錄。
單位制定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門衛、值班、巡查制度。
2、工作、生產、經營、教學、科研等場所的安全管理制度。
3、現金、票據、印鑒、有價證券等重要物品使用、保管、儲存、運輸的安全管理制度。
4、單位內部的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5、治安防範教育培訓制度。
6、單位內部發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報告制度。
7、治安保衛工作檢查、考核及獎懲制度。
8、存放有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傳染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和傳染性菌種、毒種以及武器彈葯的單位,還應當有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
9、其他有關的治安保衛制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
B. 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的文件全文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貫徹預防為主、單位負責、突出重點、保障安全的方針。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應當突出保護單位內人員的人身安全,單位不得以經濟效益、財產安全或者其他任何借口忽視人身安全。 單位應當根據內部治安保衛工作需要,設置治安保衛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治安保衛人員。
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當設置與治安保衛任務相適應的治安保衛機構,配備專職治安保衛人員,並將治安保衛機構的設置和人員的配備情況報主管公安機關備案。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的要求是:
(一)有適應單位具體情況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措施和必要的治安防範設施;
(二)單位范圍內的治安保衛情況有人檢查,重要部位得到重點保護,治安隱患及時得到排查;
(三)單位范圍內的治安隱患和問題及時得到處理,發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及時得到處置。 單位制定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門衛、值班、巡查制度;
(二)工作、生產、經營、教學、科研等場所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現金、票據、印鑒、有價證券等重要物品使用、保管、儲存、運輸的安全管理制度;
(四)單位內部的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五)治安防範教育培訓制度;
(六)單位內部發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報告制度;
(七)治安保衛工作檢查、考核及獎懲制度;
(八)存放有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傳染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和傳染性菌種、毒種以及武器彈葯的單位,還應當有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
(九)其他有關的治安保衛制度。
單位制定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不得與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相抵觸。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機構、治安保衛人員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開展治安防範宣傳教育,並落實本單位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和治安防範措施;
(二)根據需要,檢查進入本單位人員的證件,登記出入的物品和車輛;
(三)在單位范圍內進行治安防範巡邏和檢查,建立巡邏、檢查和治安隱患整改記錄;
(四)維護單位內部的治安秩序,制止發生在本單位的違法行為,對難以制止的違法行為以及發生的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應當立即報警,並採取措施保護現場,配合公安機關的偵查、處置工作;
(五)督促落實單位內部治安防範設施的建設和維護。 關系全國或者所在地區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單位是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按照下列范圍提出,報本級人民政府確定:
(一)廣播電台、電視台、通訊社等重要新聞單位;
(二)機場、港口、大型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
(三)國防科技工業重要產品的研製、生產單位;
(四)電信、郵政、金融單位;
(五)大型能源動力設施、水利設施和城市水、電、燃氣、熱力供應設施;
(六)大型物資儲備單位和大型商貿中心;
(七)教育、科研、醫療單位和大型文化、體育場所;
(八)博物館、檔案館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研製、生產、銷售、儲存危險物品或者實驗、保藏傳染性菌種、毒種的單位;
(十)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單位;
(十一)其他需要列為治安保衛重點的單位。
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當遵守本條例對單位治安保衛工作的一般規定和對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的特別規定。 公安機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指導單位制定、完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落實治安防範措施,指導治安保衛人員隊伍建設和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的治安保衛機構建設;
(二)檢查、指導單位的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發現單位有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或者治安隱患,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
(三)接到單位內部發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報警,及時出警,依法處置。 公安機關接到單位報警後不依法履行職責,致使公民人身、財產和公共財產遭受損失,或者有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行業、系統有監管職責的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指導、檢查本行業、本系統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過程中有玩忽職守、濫用職權行為的,參照前款規定處罰。 機關、團體的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參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高等學校治安保衛工作的具體規定由國務院另行制定。 本條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C. 如何貫徹好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
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保護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和公共財安全,維護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教學和科研秩序,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貫徹預防為主、單位負責、突出重點、保障安全的方針。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應當突出保護單位內人員的人身安全,單位不得以經濟效益、財產安全或者其他任何借口忽視人身安全。
第三條 國務院公安部門指導、監督全國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對行業、系統有監管職責的國務院有關部門指導、檢查本行業、本系統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內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對行業、系統有監管職責的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發政府有關部門指導、檢查本行政區域內的本行業、本系統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及時解決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第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的領導,督促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並及時協調解決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五條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內部治安保衛工作負責。
第六條 單位應當根據內部治安保衛工作需要,設置治安保衛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治安保衛人員。
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當設置與治安保衛任務相適應的治安保衛機構,配備專職治安保衛人員,並將治安保衛機構的設置和人員的配備情況報主管公安機關備案。
第七條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的要求是:
(一)有適應單位具體情況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措施和必要的治安防範設施;
(二)單位范圍內的治安保衛情況有人檢查,重要部位得到重點保護,治安隱患及時得到排查;
(三)單位范圍內的治安隱患和問題及時得到處理,發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及時得到處置。
第八條 單位制定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門衛、值班、巡警制度;
(二)工作、生產、經營、教學、科研等場所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現金、票據、印鑒、有價證券等重要物品使用、保管、儲存、運輸的安全管理制度;
(四)單位內部的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五)治安防範教育培訓制度;
(六)單位內部發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報告制度;
(七)治安保衛工作檢查、考核及獎懲制度;
(八)存放有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傳染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和傳染性菌種、毒種以及武器彈葯的單位,還應當有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
(九)其他有關的治安保衛制度。
單位制定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不得與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相抵觸。
第九條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人員應當接受有關法律知識和治安保衛業務、技能以及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考核。
第十條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人員應當依法、文明履行職責,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治安保衛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受法律保護。
第十一條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機構、治安保衛人員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開展治安防範宣傳教育,並落實本單位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和治安防範措施;
(二)根據需要,檢查進入本單位人員的證件,登記出入的物品和車輛;
(三)在單位范圍內進行治安防範巡邏和檢查,建立巡邏、檢查和治安隱患整改記錄;
(四)維護單位內部的治安秩序,制止發生在本單位的違法行為,對難以制止的違法行為以及發生的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應當立即報警,並採取措施保護現場,配合公安機關的偵查、處置工作;
(五)督促落實單位內部治安防範設施的建設和維護。
第十二條 在單位管理范圍內的人員,應當遵守單位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
第十三條 關系全國或者所在地區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單位是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按照下列范圍提出,報本級人民政府確定:
(一)廣播電台、電視台、通訊社等重要新聞單位;
(二)機場、港口、大型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
(三)國防科技工業重要產品的研製、生產單位;
(四)電信、郵政、金融單位;
(五)大型能源動力設施、水利設施和城市水、電、燃氣、熱力供應設施;
(六)大型物資儲備單位和大型商貿中心;
(七)教育、科研、醫療單位和大型文化、體育場所;
(八)博物館、檔案館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研製、生產、銷售、儲存危險物品或者實驗、保藏傳染性菌種、毒種的單位;
(十)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單位;
(十一)其他需要列為治安保衛重點的單位。
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遵守本條例對單位治安保衛工作的一般規定和對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的特別規定。
第十四條 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當確定本單位的治安保衛重要部位,按照有關國家標准對重要部位設置必要的技術防範設施,並實施重點保護。
第十五條 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當在公安機關指導下制定單位內部治安突發事件處置預案,並定期演練。
第十六條 公安機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指導單位制定、完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落實治安防範措施,指導治安保衛人員隊伍建設和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的治安保衛機構建設;
(二)檢查、指導單位的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發現單位有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或者治安隱患,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
(三)接到單位內部發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報警,及時出警,依法處置。
第十七條 對認真落實治安防範措施,嚴格執行治安保衛工作制度,在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有關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十八條 單位治安保衛人員因履行治安保衛職責傷殘或者死亡的,依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評定傷殘、批准烈士的規定給予相應的待遇。
第十九條 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存在治安隱患的,公安機關應當責令限期整改,並處警告;單位逾期不整改的,造成公民人身傷害、公私財產損失、或者嚴重威脅公民人身安全、公私財產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建議有關組織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單位治安保衛人員在履行職責時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應當賠禮道歉,給他人造成損害的,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單位賠償後,有權責令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侵權的治安保衛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的費用;對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侵權的治安保衛人員,單位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治安保衛人員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屬於受單位負責人指使、脅迫的,對單位負責人依法給予處分,並由其承擔賠償責任;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公安機關接到單位報警後不依法履行職責,致使公民人身、財產和公共財產遭受損失,或者有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行業、系統有監管職責的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指導、檢查本行業、本系統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過程中有玩忽職守、濫用職權行為的,參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二十二條 機關、團體的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參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D. 中石化可以調二年前的監控嗎
中石化加油站監控保存時長規定如下:
按中石化公司系統最新規定,凡加油站監控設備正常情況下必須是有效保存期限90天。
監控畫面定期以覆蓋的形式運行,所以凡在這90天期間的監控錄像資料基本都可以查到,如遇有急特殊情況除外。 您好;按中石化公司系統最新規定,凡加油站監控設備正常情況下必須是有效保存期限90天。監控畫面定期以覆蓋的形式運行,所以凡在這90天期間的監控錄像資料基本都可以查到,一般監控時間保存都在一到三個月之間,超過三個月需要消耗更多的財力物力,一般單位也沒有必要保存這么,大多監控錄像保存時間都在一個月左右。 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 (以下簡稱 條例 規定視頻監控應當能夠清晰分辨人和物的外表特徵,圖像資料保存時間不少於30日。
視頻監控、入侵探測、緊急報警裝置應當按照規定和需求與公安機關聯網,或者與單位監控室、值班室相聯。對於治安保衛重點單位, 條例 規定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應急演練,學校、幼兒園則每學期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公安機關派員指導。
【(4)企事業單位治安保衛條例擴展閱讀】按照 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 第十二條規定,治安保衛重點單位和單位治安保衛重要部位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以及國家、省有關規范,設置安全防範措施。
沒有相關標准、規范的,單位應當對治安保衛重要部位確定治安保衛工作責任人員,根據安全防範需要設置必要的視頻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緊急報警裝置、實體防護裝置或者其他安全技術防範設施,實施重點保護。
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工程建設及使用產品和設備應符合法律、法規及技術標准、規范和規定要求,視頻監控應當能夠清晰分辨人和物的外表特徵。
圖像資料保存時間不少於三十日,視頻監控、入侵探測、緊急報警裝置應當按照規定和需求與公安機關聯網,或與單位監控室、值班室相聯。監控設備主要是看硬碟的大小,中石化一般來說硬碟較大,能存放一個月的監控視頻,一年可能是沒有辦法查到視頻的 一般的監控的錄像的存儲時間為30天~30天後就會有新的視頻覆蓋了~有的地方的錄像存儲時間更短才7天哦~因為存儲空間和設備也是一項不小的成本 當然監控器錄像保存多久還跟幾個因素有關系,例如硬碟的大小、攝像頭清晰度、攝像頭數目以及錄像配置碼率等。因為硬碟越大錄像保存時間越長,而攝像頭越高清保存的時間就相對的越長。
而攝像機數目越多,在硬碟容量不變情況下,保存時間越短。錄像配置碼率,以及移動偵測等等,報警設置等,對保存時間有影響,但是影響不算大,可以忽略不計。
E. 《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現在還有效嗎
《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是2004年9月13日國務院第64次常務會議通過的文件,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截止目前沒有廢止,仍然在施行中。
F. 私營企業和私立學校安全保衛在《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范疇嗎
摘要 您好,只要內部設有保安的,都應執行,私營企業和私立學校也包括在內!
G. 公安部93號令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號是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於1991年12月17日簽發的命令。第93號令《中國公民往來台灣地區管理辦法》是為保障台灣海峽兩岸人員往來,促進各方交流,維護社會秩序制定。
公安部93號令簡要內容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台灣海峽兩岸人員往來,促進各方交流,維護社會秩序,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大陸居民前往台灣
第三章台灣居民來大陸:第十三條台灣居民要求來大陸的,向下列有關機關申請辦理旅行證件:
第四章出境入境檢查:第二十三條大陸居民往來台灣、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須向開放的或指定的出入境口岸邊防檢查站出示證件,填交出境、入境登記卡,接受查驗。
第五章證件管理:第二十五條大陸居民往來台灣的旅行證件系指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和其他有效旅行證件。
第六章處罰
第七章附則:第四十三條本辦法由公安部負責解釋。第四十四條本辦法自1992年5月1日起施行。
(7)企事業單位治安保衛條例擴展閱讀
赴台灣旅遊辦理證件需要提交的資料
1、學生人員需要提供「學生證復印件」或「在校證明」。
2、在職人員提供任職半年以上「在職證明信」。
3、退休和無業人員提供存期三個月以上本人名義5萬元以上銀行存款證明原件、或同等金額銀行存單復印件。
4、有良好出境記錄的護照或5萬元人民幣保證金。
5、填寫「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申請書」並需要本人簽字。所以盡量是由本人前去辦理該手續。
H. 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條例是法律嗎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專表大會和全國人民屬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總稱。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治安保衛條例不屬於法律,可以算規章制度。
I. 如何根據內保條例處罰單位
根據《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第十九條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存在治安隱患的,公安機關應當責令限期整改,並處警告;單位逾期不整改,造成公民人身傷害、公私財產損失,或者嚴重威脅公民人身安全、公私財產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建議有關組織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是為規范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保護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和公共財產安全,維護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教學和科研秩序制定。
(9)企事業單位治安保衛條例擴展閱讀:
《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相關規定
第十三條
關系全國或者所在地區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單位是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按照下列范圍提出,報本級人民政府確定:
(一)廣播電台、電視台、通訊社等重要新聞單位;
(二)機場、港口、大型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
(三)國防科技工業重要產品的研製、生產單位;
(四)電信、郵政、金融單位;
(五)大型能源動力設施、水利設施和城市水、電、燃氣、熱力供應設施;
(六)大型物資儲備單位和大型商貿中心;
(七)教育、科研、醫療單位和大型文化、體育場所;
(八)博物館、檔案館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研製、生產、銷售、儲存危險物品或者實驗、保藏傳染性菌種、毒種的單位;
(十)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單位;
(十一)其他需要列為治安保衛重點的單位。
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當遵守本條例對單位治安保衛工作的一般規定和對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的特別規定。
第十四條
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當確定本單位的治安保衛重要部位,按照有關國家標准對重要部位設置必要的技術防範設施,並實施重點保護。
第二十條
單位治安保衛人員在履行職責時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應當賠禮道歉,給他人造成損害的,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單位賠償後,有權責令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侵權的治安保衛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的費用;
對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侵權的治安保衛人員,單位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治安保衛人員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屬於受單位負責人指使、脅迫的,對單位負責人依法給予處分,並由其承擔賠償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公安機關接到單位報警後不依法履行職責,致使公民人身、財產和公共財產遭受損失,或者有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行業、系統有監管職責的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指導、檢查本行業、本系統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過程中有玩忽職守、濫用職權行為的,參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二十二條
機關、團體的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參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高等學校治安保衛工作的具體規定由國務院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