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岀入境管理條例

岀入境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24 06:09:47

①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規定什麼不屬於出境的行為

您好,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為了便利本國公民通關,增強本國公民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並為下一步繼續推出自助通關等便利提供法律授權,新法規定具備條件的口岸,應當為我國公民出入境提供專用通道等便利措施。將華僑在境內申請回國定居的受理機關由公安機關調整到僑務部門,進一步精簡審批環節。定居國外的我國公民要求回國定居的,應當在入境前向我駐外使館、領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其他駐外機構提出申請,也可由本人或者經由國內親屬向擬定居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僑務部門提出申請。定居國外的我國公民在境內辦理教育、醫療、社會保險等需要提供身份證明的,可以憑本人的護照證明其身份。此規定解決了華僑因為在國內無戶口和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難的問題。
2012年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7號公布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第93條決定,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二、內容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出境入境管理,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安全和社會秩序,促進對外交往和對外開放,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國公民出境入境、外國人入境出境、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的管理,以及交通運輸工具出境入境的邊防檢查,適用本法。
第三條國家保護中國公民出境入境合法權益。
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應當遵守中國法律,不得危害中國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
第四條公安部、外交部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有關出境入境事務的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其他駐外機構(以下稱駐外簽證機關)負責在境外簽發外國人入境簽證。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負責實施出境入境邊防檢查。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及其出入境管理機構負責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
公安部、外交部可以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委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門受理外國人入境、停留居留申請。
公安部、外交部在出境入境事務管理中,應當加強溝通配合,並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密切合作,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
第五條國家建立統一的出境入境管理信息平台,實現有關管理部門信息共享。
第六條國家在對外開放的口岸設立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
中國公民、外國人以及交通運輸工具應當從對外開放的口岸出境入境,特殊情況下,可以從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批準的地點出境入境。出境入境人員和交通運輸工具應當接受出境入境邊防檢查。
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負責對口岸限定區域實施管理。根據維護國家安全和出境入境管理秩序的需要,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以對出境入境人員攜帶的物品實施邊防檢查。必要時,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以對出境入境交通運輸工具載運的貨物實施邊防檢查,但是應當通知海關。
第七條經國務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根據出境入境管理的需要,可以對留存出境入境人員的指紋等人體生物識別信息作出規定。
外國政府對中國公民簽發簽證、出境入境管理有特別規定的,中國政府可以根據情況採取相應的對等措施。
第八條履行出境入境管理職責的部門和機構應當切實採取措施,不斷提升服務和管理水平,公正執法,便民高效,維護安全、便捷的出境入境秩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法》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條例解答

1.條例草案審查的考慮。
一是處理好條例與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關系。作為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配套行政法規,條例對於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經作了明確規定的內容,不再重復規定;對於出境入境管理法設立的相關制度措施需要進一步明確、細化的,作了具體規定。
二是處理好維護國家安全與便利外國人入境出境的關系。條例在規范普通簽證簽發管理和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時,既考慮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加強相關審核措施,使不該進的人進不來,需要管的人管得住,又要為正常人員往來提供必要的便利。
三是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經對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作了比較全面的規范,條例重點對普通簽證的類別和簽發作了規定,對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作了進一步細化。
2.普通簽證類別的調整。
實施細則根據外國人申請入境的事由,將普通簽證分為D字、Z字、X字、F字、L字、G字、C字、J字8類,分別對應定居、工作、學習、訪問、旅遊、過境、乘務、記者等事由。其中,F字簽證和L字簽證涵蓋多種入境事由,例如,同樣持L字簽證的人員,既可能是旅遊,也可能是探親,還可能是處理私人事務,簽證類別與入境事由的對應性不強,不利於外國人入境後的服務和管理。為了使簽證類別能夠准確反映外國人入境事由,實現外國人入境後的精細化管理,條例在保留現行簽證分類基本不變的基礎上,重點對現行F字簽證、L字簽證作了拆分,並新增加了R字簽證,普通簽證類別由目前的8類調整為12類。
3.關於設立R字簽證的考慮。
答:為了更好地吸引海外優秀人才來華,以適應我國引智引資的需要,出境入境管理法將「人才引進」規定為普通簽證的申請事由。條例根據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規定,在普通簽證類別中增加了R字(人才)簽證,發給國家需要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今後,凡是符合中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的引進條件和要求的外國人,可以申請R字(人才)簽證,並按照規定享受相應的入境出境便利。
4.海外華人入境。
針對海外華人的特點,專門設立了Q字簽證,主要發給申請入境探親的海外華人,以便駐外使領館對申請Q字簽證的海外華人簽發有效期、停留期較長的簽證,為其回國探親提供便利。同時,條例還專門設立了團聚類居留證件,主要發給因家庭團聚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海外華人。
5.金融、教育、醫療、電信等單位在辦理業務時需要核實外國人身份信息的考慮
為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有利於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發揮出入境管理的社會服務功能。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於社會單位的核實申請,應當出具國籍等身份情況是否屬實的核實意見,不提供具體的外國人個人信息,做到規范信息核實行為,保障外國人的合法權益。

③ 出入境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入境管理法
2005-04-26

(1985年11月2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中國公民出入中國國境的正當權利和利益,促進國際交往,特製定本法。
第二條中國公民憑國務院主管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簽發的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證件出境、入境,無需辦理簽證。
第三條中國公民出境、入境,從對外開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通行,接受邊防檢查機關的檢查。
第四條中國公民出境後,不得有危害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

第二章出境
第五條中國公民因私事出境,向戶口所在地的市、縣公安機關提出申請,除本法第八條規定的情形外,都可以得到批准。
公安機關對中國公民因私事出境的申請,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通知申請人。
第六條中國公民因公務出境,由派遣部門向外交部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地方外事部門申請辦理出境證件。
第七條海員因執行任務出境,由港務監督局或者港務監督局授權的港務監督辦理出境證件。
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批准出境:
一、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認定的犯罪嫌疑人;
二、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結民事案件不能離境的;
三、被判處刑罰正在服刑的;
四、正在被勞動教養的;
五、國務院有關主管機關認為出境後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邊防檢查機關有權阻止出境,並依法處理:
一、持用無效出境證件的;
二、持用他人出境證件的;
三、持用偽造或者塗改的出境證件的。

第三章入境
第十條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要求回國定居的,應當向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辦理手續,也可以向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公安機關辦理手續。
第十一條入境定居或者工作的中國公民,入境後應當按照戶口管理規定,辦理常住戶口登記。入境暫住的,應當按照戶口管理規定辦理暫住登記。
第四章管理機關
第十二條因公務出境的中國公民所使用的護照由外交部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地方外事部門頒發,海員證由港務監督局或者港務監督局授權的港務監督頒發,因私事出境的中國公民所使用的護照由公安部或者公安部授權的地方公安機關頒發。
中國公民在國外申請護照、證件,由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頒發。
第十三條公安部、外交部、港務監督局和原發證機關,各自對其發出的或者其授權的機關發出的護照和證件,有權吊銷或者宣布作廢。

第五章處罰
第十四條對違反本法規定,非法出境、入境,偽造、塗改、冒用、轉讓出境、入境證件的,公安機關可以處以警告或者10日以下的拘留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受公安機關拘留處罰的公民對處罰不服的,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可以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訴,由上一級公安機關作出最後的裁決,也可以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六條執行本法的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索取、收受賄賂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處罰;有其他違法失職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十七條中國公民往來香港地區或者澳門地區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另行制定。
第十八條在同中國毗鄰國家接壤邊境地區居住的中國公民臨時出境、入境,有兩國之間協議的,按照協議執行,沒有協議的按照中國政府的規定執行。
國際列車和民航國際航班乘務人員、國境鐵路工作人員的出境、入境,按照協議和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公安部、外交部、交通部根據本法制定實施細則,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第二十條本法自1986年2月1日起施行。

④ 2021年外國人入境新規定

2021年外籍人員抵達中國第一入境點後,將在機場進行核酸檢測,並按入境點防疫部門要求,在指定地點隔離14-28天 (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至14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隔離期間及結束時,外籍人員還需按照當地疫情防控中心的要求進行數次核酸檢測。如果所有的測試結果都是陰性,外籍人員方可結束隔離。
2021年外籍人士入華需要滿足:
1持有外交,公務,禮遇,C字簽證的外籍人士可以入境。
2持有2020年3月28日以後頒發的簽證的外籍人士可以入境。
3持有有效的中國工作類、私人事務類和團聚類居留許可的外籍人士可以入境。
4持有2020年3月28日以後過期的中國工作類、私人事務類和團聚類居留許可的外籍人士可以重新辦理簽證入境。
5 持有永久居留證的外國公民。
其次,中國駐英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俄羅斯、菲律賓、印度、烏克蘭和孟加拉國等國大使館都發布了公告:
1 所在這些國家的外籍人士需要持2020年11月3日後簽發的簽證才能入境中國。
2 所在這些國家的外籍人士持有中國工作類、私人事務類和團聚類居留許可不被允許入境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第十條 國人持簽證入境後,按照國家規定可以變更停留事由、給予入境便利的,或者因使用新護照、持團體簽證入境後由於客觀原因需要分團停留的,可以向停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換發簽證。
第十一條 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所持簽證遺失、損毀、被盜搶的,應當及時向停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補發簽證。

⑤ 中國入境最新規定

1.根據國家移民局相關指示,全國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將:
繼續為外國人提供簽回證延期和停留居留證件辦理答服務;
對有緊急需要的將加急辦理相關證件;
由各地出入境管理部門根據當地情況,安排預約辦證、取證等服務。
2.除武漢口岸關閉離漢出境通道外,國內各個口岸簽證機關仍正常運轉,外國人過境免簽政策也未因此次疫情作相關調整,各陸、海、空口岸繼續對外開放運轉,外國人可憑有效的出境入境證件正常出入境。
3.另外,為了防控疫情擴張,部分國家和地區已針對疫情實施相應的入境管制措施。建議如有出境需要的外國人提前了解清楚目的地國家或地區對人員入境的規定和操作,避免因無法入境造成不必要的時間或經濟損失。

⑥ 中國人民出境入境應從什麼通行接受邊防檢查機關的檢查

中國人民出境入境應從對外開放的海口通行接受邊防檢查機關的檢查。
法律分析
出境是指由中國內地前往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由中國內地前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由中國大陸前往台灣地區。入境是指由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進入中國內地,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進入中國內地,由台灣地區進入中國大陸。國家會對出入境進行管理,出入境是指一國公民經本國政府主管機關批准和前往國家或地區以及途經國家或地區的許可,持規定有效的證件和簽證,通過對外開放或指定的口岸從本國出境進入其他國家地區,或者從其他國家或地區返回本國境內。出入境的概念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一國公民經本國政府批准,持用合法證件出入本國國(邊)境;二是指外國人持用合法的證件,經一國政府批准入出該國國境。對中國公民和外國人出境、入境申請經審查批准後,依法給申請人簽發與其申請相應的證件。出入境邊防檢查是出入境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中國人民出境入境應從對外開放的海口通行接受邊防檢查機關的檢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
第四條 在簽證簽發管理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管理工作中,外交部、公安部等國務院部門應當在部門門戶網站、受理出境入境證件申請的地點等場所,提供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律法規和其他需要外國人知悉的信息。
第二十三條 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因證件遺失、損毀、被盜搶等原因未持有效護照或者國際旅行證件,無法在本國駐中國有關機構補辦的,可以向停留居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辦理出境手續。
第二十四條 所持出境入境證件註明停留區域的外國人、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批准臨時入境且限定停留區域的外國人,應當在限定的區域內停留。

⑦ 最新澳門出入境規定

最新澳門出入境規定如下:內地公民往來香港、澳門以及港澳同胞來往內地,須向對外開放口岸或者指定口岸的邊防檢查站出示出入境證件,填交出境、入境登記卡,接受查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邊防檢查站有權阻止出境、入境:
1、未持有往來港澳通行證件,港澳同胞回鄉證或其他有效證件的;
2、持用偽造、塗改等無效的往來港澳通行證或者港澳同胞回鄉證的,冒用他人往來港澳通行證件或者港澳同胞回鄉證的;
3、拒絕交驗證件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九條 內地公民往來香港、澳門以及港澳同胞來往內地,須向對外開放口岸或者指定口岸的邊防檢查站出示出入境證件,填交出境、入境登記卡,接受查驗。第二十二條 前往港澳通行證在有效期內一次使用有效。往來港澳通行證有效期五年,可以延期二次,每次不超過五年,證件由持證人保存、使用,每次前往香港、澳門均須按照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十條的規定辦理申請手續,經批準的作一次往返簽注。經公安部特別授權的公安機關可以作多次往返簽注。第二十三條 港澳同胞來內地後遺失港澳同胞回鄉證,應向遺失地的市、縣或者交通運輸部門的公安機關報失,經公安機關調查屬實,出具證明,由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簽發一次有效的入出境通行證,憑證返回香港、澳門。港澳同胞無論在香港、澳門或者內地遺失港澳同胞回鄉證,均可以按照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重新申請領取港澳同胞回鄉證。第二十六條 持用偽造、塗改等無效的或者冒用他人的前往港澳通行證、往來港澳通行證、港澳同胞回鄉證、入出境通行證的,除可以沒收證件外,並視情節輕重,處以警告或五日以下拘留。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文件全文

1.條例草案審查的考慮。
一是處理好條例與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關系。作為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配套行政法規,條例對於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經作了明確規定的內容,不再重復規定;對於出境入境管理法設立的相關制度措施需要進一步明確、細化的,作了具體規定。
二是處理好維護國家安全與便利外國人入境出境的關系。條例在規范普通簽證簽發管理和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時,既考慮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加強相關審核措施,使不該進的人進不來,需要管的人管得住,又要為正常人員往來提供必要的便利。
三是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經對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作了比較全面的規范,條例重點對普通簽證的類別和簽發作了規定,對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作了進一步細化。
2.普通簽證類別的調整。
實施細則根據外國人申請入境的事由,將普通簽證分為D字、Z字、X字、F字、L字、G字、C字、J字8類,分別對應定居、工作、學習、訪問、旅遊、過境、乘務、記者等事由。其中,F字簽證和L字簽證涵蓋多種入境事由,例如,同樣持L字簽證的人員,既可能是旅遊,也可能是探親,還可能是處理私人事務,簽證類別與入境事由的對應性不強,不利於外國人入境後的服務和管理。為了使簽證類別能夠准確反映外國人入境事由,實現外國人入境後的精細化管理,條例在保留現行簽證分類基本不變的基礎上,重點對現行F字簽證、L字簽證作了拆分,並新增加了R字簽證,普通簽證類別由目前的8類調整為12類。
3.關於設立R字簽證的考慮。
答:為了更好地吸引海外優秀人才來華,以適應我國引智引資的需要,出境入境管理法將「人才引進」規定為普通簽證的申請事由。條例根據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規定,在普通簽證類別中增加了R字(人才)簽證,發給國家需要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今後,凡是符合中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的引進條件和要求的外國人,可以申請R字(人才)簽證,並按照規定享受相應的入境出境便利。
4.海外華人入境。
針對海外華人的特點,專門設立了Q字簽證,主要發給申請入境探親的海外華人,以便駐外使領館對申請Q字簽證的海外華人簽發有效期、停留期較長的簽證,為其回國探親提供便利。同時,條例還專門設立了團聚類居留證件,主要發給因家庭團聚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海外華人。
5.金融、教育、醫療、電信等單位在辦理業務時需要核實外國人身份信息的考慮
為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有利於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發揮出入境管理的社會服務功能。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於社會單位的核實申請,應當出具國籍等身份情況是否屬實的核實意見,不提供具體的外國人個人信息,做到規范信息核實行為,保障外國人的合法權益。

⑨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五十九條第三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法第五十九條 對涉嫌違反出境入境管理的人員,可以當場盤問;經當場盤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繼續盤問:
(一)有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二)有協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三)外國人有非法居留、非法就業嫌疑的,意思是說違反以上條例的外國人員,相關部門可以進一步進行審問並作出相應處理。

⑩ 出入境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 (1986年12月3日國務院批准,年12月26日公安部、外交部、交通部發布
1994年7月13日國務院批准修訂,1994年7月15日公安部、外交部、交通部發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本實施細則適用於中國公民因私事出境、入境。所稱"私事",是批:定居、探親、訪友、繼承財產、留學、就業、旅遊和其他非公務活動。

第二章 出境

第三條 居住國內的公民因私事出境,須向戶口所在地的市、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回答有關的詢問並履行下列手續:

(一) 交驗戶口簿或者其他戶籍證明;

(二) 填寫出境申請表;

(三) 提交所在工作單位對申請人出境的意見;

(四) 提交與出境事由相應的證明。

第四條 本實施細則第三條第四項所稱的證明是指:

(一) 出境定居,須提交擬定居地親友同意去定居的證明或者前往國家的定居許可證明;

(二) 出境探親訪友,須提交親友邀請證明;

(三) 出境繼承財產,須提交有合法繼承權的證明;

(四) 出境留學,須提交接受學校入學許可證件和必需的經濟保證證明;

(五) 出境就業,須提交聘請、僱用單位或者僱主的聘用,僱用證明;

(六) 出境旅遊,須提交旅行所需處匯費用證明。

第五條 市、縣公安局對出境申請應當在30天內,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的應當在60天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通知申請人。

申請人在規定時間沒有接到審批結果通知的,有權查詢,受理部門應當作出答復;申請人認為不批准出境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的,有權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訴,受理機關應當作出處理和答復。

第六條 居住國內的公民經批准出境的,由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並附發出境登記卡。

第七條 居住國內的公民辦妥前往國家的簽證或者入境許可證件後,應當在出境前辦理戶口手續,出境定居的,須到當地公安派出所或者戶籍辦公室注銷戶口。短期出境的,辦理臨時外出的戶口登記,返回後憑執照在原居住地恢復常住戶口。

第八條 中國公民回國後再出境,憑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者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或者其他有效出境入境證件出境。

第三章 入境

第九條 在境外的中國公民短期回國,憑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者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或者其他有效入境出境證入境。

第十條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要求回國定居的,應當在入境前向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提出申請,也可由本人或者經由國內親屬向擬定居地的市、縣公安局提出申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核發回國定居證明。

第十一條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要求回國工作的,應當向中國勞動、人事部門或者聘請、僱用單位提出申請。

第十二條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回國定居或者回國工作抵達目的地後,應當在30天內憑回國定居證明或者經中國勞動、人事部門核準的聘請、僱用證明到當地公安局辦理常住戶口登記。

第十三條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短期回國,要按照戶口的管理規定,辦理暫住登記。在賓館、飯店、旅店、招待所、學校等企業、事業單位或者機關、團體及其他機構內住宿的,就當填寫臨時住房登記表;住在親友家的,由本人或者親友在24小時內(農村可在72小時內)到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戶籍辦公室辦理暫住登記。

第四章 出境入境檢查

第十四條 中國公民應當從對外開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出境、入境,向邊防檢查站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者其他出境入境證件,填交出境、入境登記卡,接受查檢。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邊防檢查站有權阻止出境、入境:

(一) 未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者其他出境入境證件的;

(二) 持用無效護照或者其他無效出境入境證件的;

(三) 持有偽造、塗改的護照、證件或者冒用他人護照、證件的;

(四) 拒絕交驗證件的。

具有前款第二、三項規定的情形的,並可依照本實施細則第二十三條的規定處理。

第五章 證件管理

第十六條 中國公民出境入境的主要證件--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由持證人保存、使用。除公安機關和原發證機關有權依法吊銷、收繳證件以及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有權依法扣留證件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扣留證件。

第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有效期5年,可以延期2次,每次不超過5年。申請延期應在護照有效期滿前提出。

在國外,護照延期,由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辦理。在國內,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的護照延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及其授權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居住國內的公民在出境前的護照延期,由原發證的或者戶口所在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

第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分1年一次有效和2年多次有效兩種,由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頒發。

第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通行證,是入出中國國(邊)境的通行證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及其授權的公安機關簽發。這種證件在有效期內一次或者多次入出境有效。一次有效的,在出境時由邊防檢查站收繳。

第二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其他出境入境證件的持有人,如因情況變化,護照、證件上的記載事項需要變更或者加註時,應當分別向市、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或者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提申請,提交變更、加註事項的證明或者說明材料。

第二十一條 中國公民持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其他出境入境證件因即將期滿或者簽證頁用完不能再延長有效期限,或者被損壞不能繼續使用的,可以申請換發,同時交回原持有的護照、證件;要求保留原護照的,可以與新護照合訂使用。護照、出境入境證件遺失的,應當報告中國主管機關,在登報聲明或者掛失聲明後申請補發。換發和補發護照、出境入境證件,在國外,由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辦理;在國內,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及授權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

第二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其他出境入境證件的持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護照、出境入境證件予以吊銷或者宣布作廢:

(一) 持證人因非法進入前往國或者非法居留被關回國內的;

(二) 公民持護照、證件招搖撞騙的;

(三) 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活動的。

護照和其他出境入境證件的吊銷和宣布作廢,由原發證機關或者其上級機關作出。

第六章 處罰

第二十三條 持用偽造、塗改等無效證件或者冒用他人證件出境、入境的,除收繳證件外,處以警告或者5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的補充規定》確的有關條款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 偽造、塗改、轉讓、買賣出境入境證件的,處10日以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的補充規定》的有關條款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編造情況,提供假證明,或者以行賄等手段,獲取出境入境證件,情節較輕的,處以警告或者5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的補充規定》的有關條款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在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和本實施細則時,如有利用職權索取、收受賄賂或者有其他違法失職行為,情節輕微的,由主管部門酌情予以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的補充規定》的有關條款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中國公民因公務出境和中國海員因執行任務出境管理辦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八條 本實施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

熱點內容
立水橋律師 發布:2025-02-11 15:58:04 瀏覽:364
就業證明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1 15:45:57 瀏覽:126
法學概論下載 發布:2025-02-11 15:32:58 瀏覽:435
大連市勞動法產假規定 發布:2025-02-11 15:29:11 瀏覽:605
廣西社區矯正條例 發布:2025-02-11 14:58:38 瀏覽:250
農民工維權法律知識講座信息 發布:2025-02-11 14:52:20 瀏覽:498
行政法適用從舊兼從輕 發布:2025-02-11 14:09:13 瀏覽:648
入選區黨委法律顧問 發布:2025-02-11 13:50:16 瀏覽:453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尋親路 發布:2025-02-11 13:34:31 瀏覽:770
刑法的私塾pdf 發布:2025-02-11 13:12:04 瀏覽: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