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5稅率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5稅率

發布時間: 2022-04-24 09:28:07

Ⅰ 個人所得稅徵收標准和稅率

個稅改革後,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根據法律規定,個人所得稅的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Ⅱ 個人所得稅實行幾級超額累進稅率

個人所得稅實行7級超額累進稅率,屬於個人營業所得的,實行5級超額累進稅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2)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5稅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應當依法辦理納稅申報:

(一)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二)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

(三)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

(四)取得境外所得;

(五)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

(六)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

(七)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並向納稅人提供其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

Ⅲ 最新的 個人所得稅稅率是多少

2010年5月是個稅第五次修正不久,此時個稅的免徵額是2000,第一檔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0的,稅率為5%;第二檔稅率為10%;
該業務員的月總收入=1000+120+80+100+200+800+500=2800
應繳稅額=500*5%+(2800-2000-500)*10%=55
實際工資:2800-55=2745
(所以說題目中給的3500扣除額與實際不符)

Ⅳ 2015最新個稅稅率表 2015個人所得稅稅率怎麼算

2015年的工資個稅起征點為3500元,在2018年10月1日最新的個稅法規定,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調整至5000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4)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5稅率擴展閱讀:

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進行納稅調整:

(一)個人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本人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額,且無正當理由。

(二)居民個人控制的,或者居民個人和居民企業共同控制的設立在實際稅負明顯偏低的國家(地區)的企業,無合理經營需要,對應當歸屬於居民個人的利潤不作分配或者減少分配。

(三)個人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而獲取不當稅收利益。

稅務機關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納稅調整,需要補征稅款的,應當補征稅款,並依法加收利息。

第九條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

Ⅳ 新個稅如何扣稅,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是多少

2019年1月1日起,新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扣稅辦法如下:

第一,新個稅綜合所得扣稅方式: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歸為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第二,新個稅其他所得扣稅方式:居民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

第三,新個稅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 = 稅前收入金額 -費用減除額-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項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速算扣除數

第四,新個稅稅率以及速算扣除數如下圖:

(5)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5稅率擴展閱讀:

新個稅的專項扣除細則: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指出自2019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可以在繳納個人所得稅前扣除。

納稅人子女在全日制學歷教育階段包括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的支出,以及子女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處於學前教育階段的支出,納稅人可選擇由夫妻一方按每孩每月1000元扣除,也可選擇夫妻雙方分別按每孩每月500元扣除。

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繼續教育發生的支出,其中屬於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按每月400元扣除,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屬於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和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扣除3600元。

一個納稅年度內,由納稅人負擔的醫葯費用支出超過1.5萬元的部分,在每年8萬元的限額內據實扣除。可扣除的醫葯費用支出包括納稅人本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葯費用支出。

納稅人本人或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以選擇由夫妻一方按每月1000元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

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在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的,按每月1500元扣除;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按每月1100元扣除;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按每月800元扣除。

納稅人贍養年滿60歲父母的支出,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經去世,納稅人贍養年滿60歲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支出可以扣除。納稅人屬於獨生子女的,按每月2000元扣除;屬於非獨生子女的,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其中每人分攤的扣除額度不得超過1000元。

Ⅵ 個人所得稅是多少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免稅率亦稱「稅率為零」,從理論上說,零稅率與免稅是不同的。免稅是指對某種課稅對象和某種納稅人,免除其本身負擔的應納稅額,而外購的貨物或勞務仍然是含稅的。稅率為零不僅納稅人本環節課稅對象不納稅,而且以前各環節轉移過來的稅款亦須退還,才能實現稅率為零。但在實際工作中,稅率為零的含義在不同稅種上的使用,並不嚴格。
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即每月5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Ⅶ 個人所得稅率是多少

工資、薪金所得,
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任職或者受雇有光的其他所得。
不予征稅的有:獨生子女補貼,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貼,托爾補助費,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獎金是指所有具有工資性質的獎金,免稅獎金另有規定。
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1,不超過500元的部分,稅率:5% ,速算扣除稅:0
2,超過500元的--2000元的部分 稅率:10% 速算扣除數:25
3,超過2000元--5000元的部分 稅率:15% 速算扣除數:125
4,超過5000元--20000元的部分 稅率:20% 速算扣除數:375
5,超過20000元--40000元的部分 稅率:30% 速算扣除數:1375
共為9級,一般的工資薪金水平還達不到那麼高,所以我就不寫了。

註:稅率表所列的所得額是在「每月收入額-800或4000元或北京是1200起征點」的基礎上所得出的金額。一些地方的起征點是不同的。要按照您們當地的規定。

計算公式: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每月收入額-800或4000元或北京是1200起征點)*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

個體工商戶和合夥企業繳納的都是個人所得稅
稅率表如下:
1。不超過5000元的,稅率:5%,速算扣除數:0
2。超過5000元--10000元的部分,稅率:10% 速算扣除數:250
3。超過10000元--30000元的部分,稅率20% 速算扣除數:1250
4。超過30000元--50000元的部分,稅率30% 速算扣除數:4250
5。超過50000元的部分,稅率:35% 速算扣除數:6750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也是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
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勞務報酬所得,
使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實行加成徵收。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對應納稅所得額額超過20000原值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應納稅額征5成;超過50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因此勞務報酬所得實際上適用20%,30%,40%的三級超額累進稅率。
計算公式: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或=(每次收入額-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或=每次收入額*(1-20%)*20%
3。每次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或=每次收入額*(1-2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勞務報酬所得使用的速算扣除數表:
1。不超過20000元的部分 稅率:20% 速算扣除數:0
2。超過20000元--50000元的部分 稅率:30% 速算扣除數:2000
3。超過50000元的部分 稅率:40% 速算扣除數:7000

如果單位或個人為納稅人代付稅款,應當將單位或個人支付給納稅人的不含稅支付額(或稱納稅人取得的不含稅收入額)換算為應納稅所得額,然後按規定計算應代付的個人所得稅款。
計算公式:
1。不含稅收入額不超過3360元的: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800)/(1-稅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2。不含稅收入額超過3360元的: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速算扣除數)*(1-20%)]/[1-稅率*(1-20%)]
或=[(不含稅收入額-速算扣除數)*(1-20%)]/當級換算系數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不含稅勞務報酬收入是用稅率表:
1。未超過3360元的部分,稅率20% ,速算扣除數:0元,換算系數:無。
2。超過3360元--21000元的部分,稅率20%,速算扣除數:0元,換算系數:84%
3。超過21000元--49500元的部分,稅率30% ,速算扣除數:2000元,換算系數:76%
4。超過49500元的部分 ,稅率40%,速算扣除數:7000,換算系數:68%。

偶然所得!
以每次收入為一次。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20%

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20%,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故其實際稅率為14%
計算公式如下: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1-30%)
=(每次收入額-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1-30%)
=每次收入額*(1-20%)*20%*(1-30%)

Ⅷ 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稅率

勞務報酬按次計算,800以下免稅。其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

1、800-4000扣除800後20%計算4000以後扣除20%後再按照20%稅率;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

3、每次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4、超過20000-50000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2000超過5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7000;

5、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8)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5稅率擴展閱讀

勞務報酬所得與工薪所得的區別(僱傭與非僱傭):

1、工薪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2、勞務報酬是指個人獨立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即個人與被服務單位發生直接勞務關系),提供勞務的個人與被服務單位沒有穩定的、連續的勞動人事關系,也沒有任何勞動合同關系,其所得也不是以工資薪金形式領取的。

Ⅸ 個人所得稅最高多少呀

沒有最高個人所得稅只有最高個人所得稅稅率,最高個人所得稅稅率最高為45%。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

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9)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5稅率擴展閱讀: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1、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3、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4、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5、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6、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熱點內容
屬於經濟法有 發布:2025-02-11 08:58:02 瀏覽:233
史法治 發布:2025-02-11 08:31:41 瀏覽:204
南寧鐵路運輸法院 發布:2025-02-11 08:30:53 瀏覽:271
跳槽自己開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1 07:59:36 瀏覽:669
應建全法律法規規章起草 發布:2025-02-11 07:45:33 瀏覽:958
食品安全規章制度銷售 發布:2025-02-11 07:36:23 瀏覽:518
北京交通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2-11 07:21:27 瀏覽:850
微法院繳費 發布:2025-02-11 06:50:45 瀏覽:819
侵佔罪是刑法多少條 發布:2025-02-11 06:49:55 瀏覽:886
新舊工傷保險條例區別 發布:2025-02-11 06:33:54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