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政策與法規專業
㈠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專業有:
國際關系(030207)
01國際關系理論
02國際關系與大眾傳播
03國際關系與跨文化交流
04當代國際關系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030501)
01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
0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01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02傳媒政治
03政治傳播與政治社會化
文藝學(050101)
01中國古典文論與美學
02文藝學原理與馬列文論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050102)
01應用語言學
02對外漢語教學
03語言信息處理
漢語言文字學(050103)
01漢語史
02文字學
03現代漢語
04漢語教學
中國古代文學(050105)
01先秦兩漢文學
02魏晉南北朝文學
03唐宋文學
04元明清文學
05中國文學批評史
中國現當代文學(050106)
01中國現代文學
02中國現代戲劇影視文學
03中國現代作家與流派
04中國當代文學與文化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050108)
01俄蘇文學
02現當代西方文學與大眾傳媒
新聞學(050301)
01新聞史
02新聞理論
03新聞業務
04網路新聞及新媒體
05報刊理論與實踐
傳播學(050302)
01理論傳播學
02應用傳播學
03傳播學研究方法
04電視文化傳播
05媒介與女性
06國際傳播
07新媒體
國際新聞學(050320)
01國際新聞史論
02國際新聞業務
03國際新聞與跨文化交流
04國際媒體
廣播電視新聞學(050321)
01廣播電視史
02外國廣播電視
03電視新聞
04紀錄片
05新聞攝影
輿論學(050322)
01輿論學基礎
02應用輿論學
03輿論調查
編輯出版學(050323)
01編輯出版理論
02出版經營與管理
03電子出版編輯
廣告學(050330)
01廣告理論與廣告史
02廣告實務
03廣告媒介
04品牌傳播
05受眾與市場
公共關系(050331)
01公共關系理論
02公共關系實務
03危機管理
04營銷公關
傳播心理學(050332)
01傳播心理基礎理論
02傳播心理應用
傳媒教育(050334)
01媒介素養教育
02比較傳媒教育
03傳媒高等教育
傳媒政策與法規(050335)
01傳媒法實務
02比較傳媒法
傳媒經濟學(050336)
01傳媒產業管理
02國際文化貿易
03文化產業管理
04影視項目管理
廣播電視語言傳播(050337)
01語言傳播發聲學
02播音主持基礎理論
03播音主持業務
04漢語普通話教學與水平測試
藝術學(050401)
01藝術美學
02藝術傳播學
音樂學(050402)
01廣播影視音樂理論
02廣播影視音樂應用
03音樂人類學
04音樂社會學與音樂傳播
美術學(050403)
01影視美術
02美術與新媒體
03當代美術創作與理論
設計藝術學(050404)
01設計藝術史論
02廣告設計
戲劇戲曲學(050405)
01戲曲歷史與理論
02戲劇歷史與理論
03廣播電視戲曲
電影學(050406)
01電影藝術史論
02電影創作
03電影電視劇表演藝術
04影視製片
廣播電視藝術學(050407)
01電視藝術理論
02電視策劃
03廣播電視文藝
04電視劇創作與理論
05電視藝術與技術
06錄音藝術
07廣播電視語言藝術
動畫學(050420)
01動畫創作
02動畫藝術理論
03動畫產業
數字媒體藝術(050421)
01數字媒體藝術理論
02數字媒體藝術與技術應用
03網路多媒體
應用數學(070104)
01微分方程求解及其應用
02不確定理論中的數學方法
03代數及其應用
04統計與計量方法
05媒體信息處理與智能計算
電路與系統(080902)
01電子測量與電路狀態診斷
02現代電子設計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080904)
01微波與衛星通信
02光纖傳輸與通信技術
03電磁兼容
04電磁輻射、散射與逆散射
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1)
01聲頻技術
02數字電視技術
03數字廣播技術
04信息網路技術
05傳輸與覆蓋監控
06信息安全技術
07移動多媒體
信號與信息處理(081002)
01DSP技術與應用
02多媒體技術
03自動控制技術
04視聽模式與人工智慧
05高性能計算及應用
06信號處理技術
07嵌入式軟硬體技術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081202)
01分布式計算與軟體
02傳媒信息安全
03智能信息處理
計算機應用技術(081203)
01互聯網應用技術
02媒體信息數據化技術
03數字娛樂與動畫技術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00)
01媒體管理
02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管理(120202)
01戰略管理
02營銷管理
03財務管理
行政管理(120401)
01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
02公共政策理論與實踐
㈡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專業都有哪些
國際關系(030207)
01國際關系理論
02國際關系與大眾傳播
03國際關系與跨文化交流
04當代國際關系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030501)
01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
0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01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02傳媒政治
03政治傳播與政治社會化
▲文藝學(050101)
01中國古典文論與美學
02文藝學原理與馬列文論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050102)
01應用語言學
02對外漢語教學
03語言信息處理
漢語言文字學(050103)
01漢語史
02文字學
03現代漢語
04漢語教學
中國古代文學(050105)
01先秦兩漢文學
02魏晉南北朝文學
03唐宋文學
04元明清文學
05中國文學批評史
中國現當代文學(050106)
01中國現代文學
02中國現代戲劇影視文學
03中國現代作家與流派
04中國當代文學與文化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050108)
01俄蘇文學
02現當代西方文學與大眾傳媒
▲新聞學(050301)
01新聞史
02新聞理論
03新聞業務
04網路新聞及新媒體
05報刊理論與實踐
▲傳播學(050302)
01理論傳播學
02應用傳播學
03傳播學研究方法
04電視文化傳播
05媒介與女性
06國際傳播
07新媒體
▲國際新聞學(050320)
01國際新聞史論
02國際新聞業務
03國際新聞與跨文化交流
04國際媒體
▲廣播電視新聞學(050321)
01廣播電視史
02外國廣播電視
03電視新聞
04紀錄片
05新聞攝影
▲輿論學(050322)
01輿論學基礎
02應用輿論學
03輿論調查
▲編輯出版學(050323)
01編輯出版理論
02出版經營與管理
03電子出版編輯
▲廣告學(050330)
01廣告理論與廣告史
02廣告實務
03廣告媒介
04品牌傳播
05受眾與市場
公共關系(050331)
01公共關系理論
02公共關系實務
03危機管理
04營銷公關
傳播心理學(050332)
01傳播心理基礎理論
02傳播心理應用
傳媒教育(050334)
01媒介素養教育
02比較傳媒教育
03傳媒高等教育
傳媒政策與法規(050335)
01傳媒法實務
02比較傳媒法
▲傳媒經濟學(050336)
01傳媒產業管理
02國際文化貿易
03文化產業管理
04影視項目管理
▲廣播電視語言傳播(050337)
01語言傳播發聲學
02播音主持基礎理論
03播音主持業務
04漢語普通話教學與水平測試
▲藝術學(050401)
01藝術美學
02藝術傳播學
音樂學(050402)
01廣播影視音樂理論
02廣播影視音樂應用
03音樂人類學
04音樂社會學與音樂傳播
美術學(050403)
01影視美術
02美術與新媒體
03當代美術創作與理論
設計藝術學(050404)
01設計藝術史論
02廣告設計
▲戲劇戲曲學(050405)
01戲曲歷史與理論
02戲劇歷史與理論
03廣播電視戲曲
▲電影學(050406)
01電影藝術史論
02電影創作
03電影電視劇表演藝術
04影視製片
▲廣播電視藝術學(050407)
01電視藝術理論
02電視策劃
03廣播電視文藝
04電視劇創作與理論
05電視藝術與技術
06錄音藝術
07廣播電視語言藝術
▲動畫學(050420)
01動畫創作
02動畫藝術理論
03動畫產業
▲數字媒體藝術(050421)
01數字媒體藝術理論
02數字媒體藝術與技術應用
03網路多媒體
應用數學(070104)
01微分方程求解及其應用
02不確定理論中的數學方法
03代數及其應用
04統計與計量方法
05媒體信息處理與智能計算
電路與系統(080902)
01電子測量與電路狀態診斷
02現代電子設計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080904)
01微波與衛星通信
02光纖傳輸與通信技術
03電磁兼容
04電磁輻射、散射與逆散射
▲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1)
01聲頻技術
02數字電視技術
03數字廣播技術
04信息網路技術
05傳輸與覆蓋監控
06信息安全技術
07移動多媒體
信號與信息處理(081002)
01DSP技術與應用
02多媒體技術
03自動控制技術
04視聽模式與人工智慧
05高性能計算及應用
06信號處理技術
07嵌入式軟硬體技術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081202)
01分布式計算與軟體
02傳媒信息安全
03智能信息處理
計算機應用技術(081203)
01互聯網應用技術
02媒體信息數據化技術
03數字娛樂與動畫技術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00)
01媒體管理
02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管理(120202)
01戰略管理
02營銷管理
03財務管理
行政管理(120401)
01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
02公共政策理論與實踐
㈢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里各考研專業簡介誰幫忙講解下,謝謝!
1.公共關系理論方向
該研究方向旨在培養學術型和應用型人才,本研究方向力爭使我國公關理論的發展能夠緊跟業界實踐的飛速發展。
該研究方向以公共關系的思想、觀念、流派與創新點為主要研究內容。其特色在於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本體性研究。
該方向的畢業生既可以參與到業界實踐中,就業於企業、公關公司、各類營銷傳播公司、媒體;也可以繼續深入研究,前往高校等研究單位。
2.公共關系實務方向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可以使基礎理論與公關實踐相結合,從而豐富公共關系理論,推進學術研究的規范化和系統化,並且為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內容為公共關系實踐的工具、技術、技巧與策略,及在各類社會組織中的應用。
該方向的畢業生既可以在各類企事業單位供職,解決這類單位對公共關系研究和戰略操作人才的急需現狀;此外還可以在科研單位或實際應用機構任職,繼續研究有關理論。
3.危機管理方向
該研究方向利用專業知識為社會、企業服務,解決企業等組織體的日常以及特殊危機事件,防患於未然,或者把危害降到最小。
該方向的研究內容為危機管理,特別是危機傳播的原理、理論、原則與技巧。其特色為關注企業與公共危機、注重實踐應用。
培養高素質的研究型、專業性人才,解決企事業單位對研究和危機管理機制操作人才的急需現狀。
4. 營銷公關方向
該研究方向重點培養學術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使公共關系理論的發展能夠緊跟和業界一線實踐的需要。隨著公共關系在企業營銷傳播活動中戰略及戰術地位上的不斷提升,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公共關系系特開設「營銷公關」研究方向。
該研究方向的研究內容為公共關系在企業營銷傳播活動中的戰略、戰術地位,以及應用。隨著國內外學者對營銷公關研究的深入, 「營銷公關」的理論體系被重新構築、修整。不僅作為戰術工具對「營銷公關」加以研究,在戰略上對「營銷公關」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公共關系系敏銳把握國內外公共關系實踐發展脈搏及業界對此研究領域的強烈需求,已組成由教授、副教授、博士生、研究生組成的研究團隊在此領域開展了深入地研究活動,開辟了國內「營銷公關」研究先河,特設立此研究方向。
本專業方向的畢業生既可以供職於企業、公關公司、各類營銷傳播公司、媒體、各類事業單位,又可以奔赴各類科研單位進行該領域的深入研究。
傳播心理學專業(050332)
1.傳播心理基礎理論方向
傳播心理學的學科定位:傳播心理學是一門傳播學與心理學的交叉學科。它既屬於應用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又可以歸入傳播理論的一個次級學科。傳播心理學專業可分為三個方向:傳播心理基礎理論方向、傳播心理應用方向、傳播心理測量與分析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內容:初步掌握現代心理學的五種理論(指神經生物論、行為主義論、精神分析論、人本主義論和認知論)的主要代表者、主要觀點,在心理學發展史上做出的貢獻和局限性。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對這幾種理論進行揚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將有關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傳播活動中,分析傳受者的認知規律、行為規律、意識和潛意識活動及人格健康發展等問題。傳播心理基礎理論方向的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傳播心理基礎理論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也即方法論總的原則)。傳播心理基礎理論具體有兩種研究取向:科學主義研究取向(即客觀實驗的研究範式,主要用以有關傳受者的生理機制和感知覺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文主義的研究取向(即堅持文化科學的心理觀和主觀經驗範式的人文主義的研究取向,主要用以有關人的本性、價值觀、經驗、需要、動機等方面的研究)。傳播心理基礎理論方向的研究重點及特色優勢:本方向主要是運用現代心理學的五種理論去分析傳受者的心理和行為。從國內有關傳播心理研究的情況看,較系統、較全面地從現代心理學視角闡釋傳受者心理和行為是我校傳播心理研究所的獨創,現在已逐步為學界所認同。通過學習可以提高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批判地繼承西方心理學理論的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並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
從目前我國傳播心理發展的現狀看,專業研究人員和教學人員很缺。我們培養的學生既受到高校新聞與傳播專業的歡迎,也受到傳播業界的重視,甚至我們的碩士生在高校政治輔導員的競爭中也顯示出自己的優勢。
2.傳播心理應用方向
傳播心理學是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傳播心理應用方向是傳播心理學專業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內容:系統掌握傳播心理學在實踐中的研究思路與方法;充分了解傳播心理應用研究的概貌和研究的前沿內容。傳播心理應用方向研究在大眾傳播及人際傳播中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規律。尤其重視在新聞、廣告、影視、網路等傳播的重要領域中所出現的傳者與受者特定的心理活動規律以及提高大眾傳播活動效能的心理依據與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傳播心理應用研究的重要作用在於通過揭示這些心理現象的規律,幫助傳播活動的參與者運用這些規律去預測和控制傳播實踐領域中心理現象的發生與發展。傳播心理應用方向的研究依賴科學的態度,即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態度。吸納其母體學科心理學和傳播學的具體研究方法,採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不斷揭示傳播實踐領域中心理現象的規律。目前本方向在新聞心理研究和廣告心理研究方面具有優勢。新聞心理主要研究新聞主體的心理和行為、心理現象和心理生活、共有的和特殊的心理及新聞主體之間的心理互動等問題。新聞心理現象是傳播心理學研究的主幹部分。新聞心理研究有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前者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增強對新聞主體作為人的本質認識;其二,可以不斷提升對新聞實踐的理性認識。後者主要表現在新聞傳播者按照新聞受眾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進行採制,編播活動;運用新聞心理學理論和知識指導、調控自我,優化心理素質,形成健康的心態。廣告心理研究主要探討在廣告傳播活動中傳者與受眾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其應用。廣告對其受眾心理的影響是廣告傳播效果的核心目標;同時廣告傳者在廣告傳播中的心理活動也直接影響廣告傳播的效果。因此,廣告心理研究愈來愈受到學界和業界的重視。我院在傳播心理應用方向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除了上述研究較為成熟以外,在網路傳播心理、影視傳播心理、主持人的心理研究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果。
傳播心理應用方向是培養具備傳播心理學的研究視角和創新開拓的研究意識,掌握傳播心理學理論並能夠與實踐相結合的具有較高科研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適用於傳播業界和科研及高校等領域。
傳媒教育專業(050334)
1.媒介素養教育方向
媒介素養教育研究方向,是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內、傳媒教育二級學科中的一個三級學科。本研究方向是由新聞學、傳播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交叉而成的新興學科,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其根本目標是使人們充分認識媒介、有效利用媒介,培養和提高合理運用媒介的能力和素養,創造人與媒介共生的環境,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由於信息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所以,媒介素養教育具有全民性、終身性,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科學地利用信息資源,有效地抵制信息犯罪,媒介素養教育具有重要的社會學意義。
媒介素養教育從英國學者和丹麥教育工作者於20世紀30年代率先提出到現在,已經成為很多國家教育系統中的正規教學內容。在我國,由於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接觸大眾媒介的機會越來越多,廣播、電視、網路等大眾媒介無時無刻不對人們產生著影響。如何引導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正確、有效地使用媒介,同時又能規避負面信息帶來的影響,已成為國內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外媒介素養教育的發展史及基本理論,並努力進行我國媒介素養教育本土化的實踐,在實踐和研究中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和示範課程,為推進我國媒介素養教育做出貢獻。在研究方法上,除尊重傳統的、規范的研究方法如文獻法、比較法、調查法等之外,還將以問題為中心,選用質的研究方法和量的研究方法等。同時,努力探索媒介哲學、媒介研究方法等在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的運用。媒介素養教育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研究重點放在基礎理論的建設上,以便使該學科有持續發展的動力。中國傳媒大學的媒介素養教育學科方向是建立在我校強勢新聞傳播學學科群基礎上的新興學科方向,有雄厚的新聞傳播學研究基礎和教學基礎作為本研究方向的後盾,本方向具有獨特的學科優勢和鮮明的廣播電視特色。
通過本研究方向的培養,學生將掌握媒介素養教育領域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在現實的媒介環境中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從而為現代社會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本方向的培養目標主要是:我國高等學校、科研機構中的媒介素養教育研究與開發人員;我國大、中、小學校媒介素養教育的師資;媒體、特別是青少年教育節目,媒體教育欄目的策劃、評論等人才;國家青少年教育機構、青少年教育研究機構的教育、管理、推廣等相關人才。
2.比較傳媒教育方向
比較傳媒教育是傳媒教育專業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是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內、傳媒教育二級學科中的一個三級學科。它屬於應用性學科,藉助新聞學、傳播學、教育學等學科理論,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研究國際傳媒教育中核心的基礎性問題和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發現世界傳媒教育發展的規律,從而提高對傳媒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和規律性的把握,為我國傳媒教育的發展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比較傳媒教育屬於傳媒教育中的一個新興學科,它主要採用中、外比較為主的研究方法,研究世界各國傳媒教育的歷史發展、傳媒教育的政策、傳媒教育的模式、傳媒教育的特點及規律、傳媒教育的實施途徑與方法,以及各個國家傳媒教育的不同特點。比較不同學校、不同類型的傳媒教育、不同媒介對受眾的影響、傳媒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勢。本研究方向除採用比較研究方法進行研究外,還採用文獻法、訪談法、定量研究等方法。研究重點主要為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傳媒教育發展歷史、現狀、問題、趨勢等。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體現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客體上。研究的客體包含兩條線索,傳媒教育中的重大問題比較和不同國別或地區之間的傳媒教育比較。
本研究方向將促使學生掌握世界傳媒教育及其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特別是在傳媒教育實踐中的實踐能力。本研究方向主要的培養目標是,為我國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培養傳媒教育的研究與開發人員;為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提供師資;為媒體、特別是青少年教育節目、媒體教育欄目等培養策劃、評論人才。
3.傳媒高等教育方向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現代傳媒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日漸突出,透視傳媒時代高等教育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及其應變之道,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新使命。在分領域的高等教育譜系中,傳媒領域的高等教育也成為重要的研究領域和事業領域,加強傳媒高等教育的研究,在世界傳媒高等教育的譜系中找到恰當的位置,乃當務之急。
本研究方向致力於傳媒高等教育理論、傳媒與高等教育之間的互動以及傳媒高等教育特殊規律。本研究方向致力於從宏觀上把握傳媒時代高等教育的特點和趨勢,微觀上側重於對國內外傳媒院校的研究,對其發展特點,學科專業設置、課程設置、師資結構、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問題進行理論和實證研究,為國內傳媒院校的發展提供發展思路,並致力於開辟具有中國高校文化特點的院校研究道路。
本研究方向將培養學生從高等教育理論出發,掌握傳媒高等教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國內外傳媒院校的個案研究為基礎,以傳媒領域學科專業教育為基點,從多學科視角對傳媒高等教育進行研究,掌握傳媒院校及其學科專業的基本發展規律,從而培養學生從事傳媒高等教育研究和實踐的理念、方法和能力。本研究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傳媒領域的高等教育理論研究人員和傳媒院校(系)管理人才。
傳媒政策與法規(050335)
傳媒政策與法規屬於法學與新聞傳播學的交叉學科。隨著中國社會的民主與法治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傳媒領域日新月異的變革,對於傳媒政策與法律的研究也日益變得重要,對於相關理論、學術研究和實務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傳媒政策與法規碩士專業建設正是順應這樣的時代需求而設立的。
本專業的培養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傳媒政策與法律的理論基礎,能夠運用社會科學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本學科專門的研究方法進行學術研究,能夠對傳媒政策與法律領域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進行獨立研究,同時具有對於傳媒法律的實務問題和相關傳媒業務問題獨立處理的能力。本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到相關政府部門、傳媒和法律實務部門從事實務和研究工作,也可進行更高層次的研究工作,為從事高校教學工作提供基礎。
1.傳媒法實務方向
傳媒法實務方向主要研究傳媒法領域的相關實務問題。內容包括涉及憲法、行政法、民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司法制度、程序法等領域與傳媒有關的法律實務,以及傳媒政策、傳媒法律規范與傳媒行業自律的關系等。一、研究方向總體描述:
2.比較傳媒法方向
比較傳媒法方向主要研究中外及國際社會傳媒領域法律問題理論與實務的異同及相互影響。內容包括傳媒法理論的比較研究、傳媒法實務的比較研究、傳媒法學與傳媒法律歷史的比較研究等。
傳媒經濟學專業(050336)
傳媒經濟學是新興的交叉學科,研究范圍主要體現了經濟學、管理學和傳播學的交差和融合。本專業培養既懂得傳播學的理論,具備經濟學的系統理論知識和經營管理知識,掌握傳媒經濟的特殊規律,又了解傳媒產業的政策法規,熟悉傳媒產業經營管理實踐的高級專業人才。具體培養目標為:
⑴為各高校和研究機構輸送傳媒經濟理論的研究人才;
⑵為各級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培養高層次傳媒經濟管理人才;
⑶為傳媒企業培養高層次的經濟管理人才。
傳媒經濟學專業下設傳媒產業系統、傳媒產業經營與管理、傳媒產業組織、國際文化貿易、文化產業研究和製片管理六個方向。
1.傳媒產業管理方向
培養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熟悉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和法規;熟悉我國傳媒產業管理的有關政策法規;具有寬厚的專業基礎知識,牢固掌握系統的傳媒產業分析理論和方法。利用產業組織理論和管理理論,站在國家傳媒發展戰略的高度探討傳媒政策與法規及其與傳媒經濟管理的互動關系,認真分析和總結我國關於傳媒發展的政策與法規的歷史軌跡、經驗教訓及其政策啟示;深入研究傳媒市場規律以及我國傳媒產業經濟管理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對策;對傳媒產業的組織深入研究,提出傳媒組織運行的規律特徵和管理措施;對傳媒產業的集團化經營進行深入剖析,提出傳媒集團化經營的前提條件、目標戰略和管理措施等。本方向研究生適合從事傳媒產業的管理研究與實際工作。
2.國際文化貿易方向
文化產業和文化貿易的飛速發展呼喚既懂國際文化貿易理論,又熟悉國際文化市場的高級人才。國際文化貿易是一個嶄新的,集傳媒經濟、國際貿易、文化研究、經濟學、傳播學等知識為一體的跨專業學科領域,瞄準國際文化貿易發展的前沿問題和最新動向。以國際文化貿易理論、文化市場理論、國際傳播、傳媒與文化經濟學、影視貿易、圖書版權貿易、演出會展貿易、應用傳播學、WTO與國際文化貿易等為主幹專業課程,重點培養掌握國際文化貿易基本理論與方法,廣泛了解國際文化貿易前沿問題,熟練掌握國際文化營銷與策劃、市場運作、談判技巧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能在文化部門、媒體機構、涉外經濟貿易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構從事文化外貿管理、調研、開發和策劃等方面工作的專業型、實用型、創新型高級人才。
3.文化產業管理方向
文化產業的高速發展急需大量既懂得文化產業的發展政策,又熟悉市場經濟和管理的復合型高級人才。現代的文化產業管理已經涉及到經濟學、管理學、營銷學、文化藝術學、產業政策學、傳播學等多學科的知識領域,屬於交叉學科,並且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本研究方向從文化產業的基本發展規律出發,既注重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政策的宏觀領域研究,也注重對文化產業組織經營管理效率的微觀領域研究,通過科學的專業訓練,培養學生具有嚴謹的專業素質和寬厚的知識背景,能夠熟練掌握理論研究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能夠適應文化產業發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本研究的畢業生應該能夠在國家的政府管理部門、文化產業研究機構或者文化產業組織從事政策研究、產業管理、項目策劃和運營等方面的工作。
4.影視項目管理方向
本研究方向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既有智慧又有創造能力、既懂藝術又懂經濟管理和市場運作的影視策劃人、製片人、發行人及其他高級項目管理人才。
影視項目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新興學科,主要研究影視項目(包括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及其他影視產品)的經營管理及市場運作規律。
影視項目管理是一門交叉型學科,從學科上看它是影視藝術與經濟管理的結合,要求既要懂得藝術又要懂得經濟管理和市場運作;其次它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我們強調在提高學生綜合理論素養的同時注重對學員創作實踐能力及商業運作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的培養。
本專業的導師都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又有藝術創作實踐及項目運作經驗,既懂理論又有實戰經驗,在科研及藝術創作方面均有顯著成果。
本專業將實行雙導師制,我們將聘請有業界有名望、業績突出而有深厚功底的著名製片人擔任兼職導師,與校內導師一起負責本專業研究生的培養。本專業的每個研究生都將同時擁有兩位導師。校內導師主要負責理論教學,兼職導師則主要負責指導藝術實踐。
本專業學制為三年(本科與本專業相近(如製片管理)的學生可為兩年);第一年以理論學習為主,第二年要求學生到業界參與藝術創作和項目運作實踐,學生畢業時除了完成畢業論文以外,還要求每個學生完成一部創作作品或項目運作策劃書作為畢業設計作品。
㈣ 碩士研究生新新聞與傳播新聞評論方向是幹啥的
一、中傳新傳類專碩和學碩的區別
很多同學都被中傳招生簡章中各種專業名字搞懵了,不僅有新聞學、傳播學還有一個新聞與傳播?他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呢?
1. 新聞學和傳播學的區別
新聞學和傳播學都屬於新聞傳播領域的學術性碩士,這二者之間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第一,一般來說,本科是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同學報考新聞學研究生可能性大,本科是傳播學或者其他專業的同學報考傳播學研究生的可能性更大。
第二,學科發展的時間不同。在我國,新聞學出現很多年之後才有傳播學。並且,新聞學有更多土生土長的色彩,傳播學的目前的主要理論基本上都是從國外引進的。但是,傳播學的涵蓋范圍實際上更大,是包括新聞學的。
第三,新聞學重視實踐,傳播學重視理論。傳播學是「學」,理論性很強,是要通過對現實世界的現象的觀察及測量得出一定結論的。但是新聞學是」術「,理論性並不強,偏向於實務,關鍵看你的實際操作能力。當然,在研究生層面,不管是新聞學和傳播學都需要做理論研究的,這是為將來打基礎的。
第四,研究方法有所不同。傳播學是社會科學,運用各種社會研究方法展開,更偏向於實證研究,通過數據進行量化分析。新聞學是人文科學,偏向於定性研究,針對新聞實踐活動進行歸納總結。
第五,所學課程有所不同。大家現在看新聞學和傳播學相關的書就可以看出來了。新聞學主要學習新聞史、新聞理論和新聞業務,可能後續還會學習廣播電視學等。而傳播學學習的都是傳播學基礎、網路傳播等。
第六,就業方向不同。新聞學的同學畢業後主要去媒體工作,做采寫編評相關的工作。如果你是一名有新聞理想的同學,那學習新聞學肯定沒錯的。傳播學的同學畢業之後,廣告、公關、營銷等方向的就業會比較多。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事情,畢竟最後的就業是要看個人能力和個人選擇的。
2. 學碩和專碩的區別
大家從名字上也能知道,中國傳媒大學的專碩叫做新聞與傳播(MJC),既包含新聞學同學考研要學習的內容,也包含傳播學同學考研要學習的內容。但是啊,學的多不代表學的難。在這里,大家可以這樣去理解,專碩偏向於就業,所以需要知識面廣一些,但是學的東西並不是很深。學碩偏向於學碩,需要學習的東西專注而精通,學的知識面可能比較窄,但是學的要很深刻,理解要很到位。
中傳新聞傳播類專碩和學碩的區別
1. 分數線分析
MJC的分數線確實不算低,而且各個方向都是單獨劃分分數線的。各個方向每年的報考人數都難以確定,比如10方向,之前的分數一直都比較低,報考的人數也比較少,但是今年的分數竟然高達382。考研的同學普遍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態,就是去年某方向分數太高了,今年就不敢報了。結果很多同學都是抱著同樣的想法,結果就導致之前的低分專業由於競爭激烈分數變得非常高。雖然MJC分數比較高,但是其專業課的試卷題目比較簡單,這兩年老師判卷給分也比較松。所以好好准備的話,兩門專業課都上120不是一件難事。
2. 英語二
注意哦!MJC考的是英語二,英語二的難度要比學碩的英語一的難度低很多呢。
3. 334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
參考書目:
段鵬《傳播學基礎:歷史、框架與外延》第二版,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彭蘭《網路傳播概論》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王軍《傳媒法規與倫理》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胡正榮《傳播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邵培仁、陳兵《媒介管理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宮承波《新媒體概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宮承波、庄捷等《媒介融合概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現代傳播》等期刊
334測試的是考生對新聞傳播專業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所以在學習334的時候進行專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334也包含了各類傳播學相關的知識。
4. 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參考書目:
袁軍、哈艷秋《中國新聞事業史教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李磊《外國新聞史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雷躍捷《新聞理論》,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何梓華《新聞理論教程》(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梁一高《現代新聞采訪學教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劉明華《新聞寫作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方毅華《新聞編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舒《新聞評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王燦發《現代新聞業務基礎教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440的學習分為三大塊:新聞史、新聞理論和新聞業務,在考試中,針對這三塊的考察也是不同的。新聞史重在考察學生背誦情況、新聞理論重在考察學生對於理論的理解和邏輯思維能力、新聞業務重在考察學生進行采寫編評的實操能力。
以上,就是對於中傳新聞學、傳播學和新聞與傳播專業的介紹。到底報考哪個專業是需要大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報考的。如果大家一定要問難度的話,只能說,新聞與傳播的報錄比是最恐怖的,報考的人數多激烈也比較大。但是從題目上看,新聞與傳播的題目確實比較基礎,而且對跨專業的考生比較友好。但是,大家想一想,既然決定了考研,就不要懼怕困難,哪個研究生考起來容易啊?正是因為中傳的新聞傳播類研究生認可度強含金量高才分數高的呀!既然選擇了考研,肯定要選擇一個好的專業去考,要不然都對不起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㈤ 中國傳媒大學的研究生專業都有哪些
產業經濟學、政治學理論、國際關系、外交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
廣告學、傳媒經濟學、編輯出版學、國際新聞學、輿論學、傳媒教育、語言傳播、藝術史論、傳媒藝術學、音樂學、戲劇戲曲學、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播音主持藝術學、美術學、設計藝術學、動畫藝術學、數字媒體藝術、互動藝術與技術、藝術與科學、計算數學、應用數學、物理電子學;
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軟體工程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行政管理、文化產業、新媒體、新媒體、互聯網信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藝術碩士 電影領域、藝術碩士 廣播電視領域、新聞與傳播碩士、出版碩士、工程碩士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工程碩士 集成電路工程領域;
工程碩士 計算機技術領域、工商管理碩士(MBA) 、英語筆譯、日語口譯、法律(法學) 。
(5)傳媒政策與法規專業擴展閱讀:
中國傳媒大學,位於首都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語言藝術類行業特色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入選高校,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發起單位。
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
學校有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0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10個專業碩士類別;2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傳播學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
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動畫學
博士後流動站: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中國語言文學、信息與通信工程 。
㈥ 傳媒專業學什麼
傳媒類專業的主要學習內容為廣告學、新聞采編與製作(網路傳媒)、國際貿易(傳媒經濟專業方向)等課程。
國際貿易(傳媒經濟專業方向)主要是學習經濟學、傳媒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相關業務的基本訓練,從而具備在各類傳媒業務部門,以及其他宣傳部門、企事業單位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
傳媒廣告學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廣告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接受廣告策劃和創意、電腦圖形設計與製作、攝影攝像等基本理論和技能訓練,掌握廣告實施與經營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新聞采編與製作(網路傳媒)則需要掌握新聞學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網路傳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術。還要了解網路傳播道德與法規、懂得網路媒體經營和管理理念及技能。
相關院校
國內: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浙江傳媒學院、南京傳媒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南京藝術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師范大學、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河北傳媒學院、山西傳媒學院、武漢傳媒學院、四川傳媒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河北美術學院。
英國:卡迪夫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利茲大學、華威大學、謝菲爾德大學、蘭卡斯特大學、薩塞克斯大學、、拉夫堡大學、倫敦大學瑪麗皇後學院、萊斯特大學、東英吉利亞大學、威斯敏斯特大學等。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普渡大學、賓州州立大學、俄亥俄大學、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亞利桑那大學圖森分校、西北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愛荷華大學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傳媒專業
㈦ 考研!中國傳媒大學傳媒政策與法規專業疑問
暈,要怎樣的指導?
跨專業考的是挺多的,而且只要認真努力,還是有希望的
大二開始准備,已經不錯了
我一直都帶學生,自己也是這么考上來的,感同身受
是煎熬~~~加油!!!
㈧ 傳媒專業考研有哪些方向
傳媒類考研大概分為四大類:新聞類、傳播類、廣告類和藝術類。新聞類專業包括新聞學;廣播電視學;輿論學;國際新聞學;編輯出版學。傳播類專業包括傳播學;傳媒經濟學;傳媒教育學;傳媒政策與法規等等。
新聞類專業:
①新聞學學碩(包括新聞理論、新聞業務、新聞史、報刊理論、網路新聞等方向)
②廣播電視學(包括廣播電視史論、廣播學、電視學、紀錄片學、媒介文化傳播等方向)
③輿論學(包括應用輿論學、輿論學基礎等方向)
④國際新聞學(包括國際新聞史論、國際新聞業務、跨文化交流、國際媒體等方向)
⑤編輯出版學(包括編輯出版理論、出版經營與管理等方向)
傳播類專業:
①傳播學學碩(包括傳播理論與歷史、傳播研究方法、應用傳播、媒介與女性、傳播心理學、媒介素養、國際傳播等方向)
②傳媒經濟學(包括文化產業管理、傳媒產業管理、國際文化貿易、影視項目管理等方向)
③傳媒教育學;④傳媒政策與法規;⑤融媒體研究。
廣告類專業:
①廣告學學碩(包括廣告理論和廣告史、廣告實務、廣告媒介、品牌傳播、市場與受眾、公共關系、區域品牌等方向)
②新媒體產業;③品牌策劃與營銷。
藝術類專業:
①播音主持;②影視編導;③傳媒藝術學;④藝術史論。
㈨ 中國傳媒大學的法學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的法學專業還可以,只能算一般的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文版法學部權成立於2013年6月,是中國傳媒大學四個學部之一,由文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學院、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有聲媒體中心(掛靠)等教學、科研機構組成。
學部設中國語言文學系、漢語國際教育系、應用語言學系、法學系、社會學系、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所、漢語國際推廣研究所、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傳媒政策與法規研究所、國際關系研究所、政治學研究所等。
學部現有全日制在校生本科生450餘名,碩士研究生500餘名,博士研究生40餘名,外國留學生200餘名。近些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