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法規匯編
① 消防中控系統都包含什麼
1、緊急廣播系統
緊急廣播系統 1997年該系統被緊急報警系統(Emergency Alert System,EAS)取代。
2、樓宇對講系統
樓宇對講系統主要由主機、分機、UPS電源、電控鎖和閉門器等組成。根據類型可分為直按式、數碼式、數碼式戶戶通、直按式可視對講、數碼式可視對講、數碼式戶戶通可視對講等。
3、門禁系統
門禁系統是在智能建築領域,意為Access Control System,簡稱ACS。
4、數字監控系統
數字監控系統是指通過軟硬體將監控攝像頭採集到的圖像處理成數字信號,傳送到電腦進行處理。
5、停車場管理系統
停車場管理系統是通過計算機、網路設備、車道管理設備搭建的一套對停車場車輛出入、場內車流引導、收取停車費進行管理的網路系統。
除此之外還包括氣體消防系統、數字巡更系統、周界報警系統、電梯五方報警系統、鑰匙集中管理系統。
(1)消防法規匯編擴展閱讀
消防工程系統包括:消防水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氣體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應急疏散系統、消防通訊系統、消防廣播系統、泡沫滅火系統、防火分隔設施(防火門、防火卷簾)等。
消防工程培養適應21世紀消防事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
具備掌握火災科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工業產品及其生產過程和各類設施、設備的消防安全技術與工程方法,掌握消防法規、防滅火工程技術、火災調查和滅火救援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大專院校、科研設計院所、企事業單位消防部門和公安消防部隊從事與消防有關的教學、科研和工程設計、消防管理、火災調查和組織指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② 《消防技術標准規范匯編2007》電子版
我有
《最新建築消防技術標准規范與建築防火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消防安全強制性條文》
主編:李明軍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1999頁
第一篇 建築消防技術標准規范
第一章 建築設計類防火規范
第二章 滅火系統類規范
第三章 火災報警系統與電氣安全規范
第四章 裝飾裝修和防火建材類規范
第二篇 建築防火安全技術標准規范
第一章 建築火災
第二章 建築設計防火措施及設計審核管理
第三章 建築材料的高溫性能
第四章 建築材料防火分級和應用特性
第五章 建築防火塗料
第六章 建築結構耐火
第七章 建築內部裝修防火
第八章 防火分區
第九章 安全疏散
第十章 總平面布局防火
第十一章 工業建築防爆
第十二章 建築滅火系統
第十三章 建築防煙、排煙和通風、空調防火
第十四章 消防供電與防靜電
第三篇 建築消防安全責任管理制度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防火安全責任制
第三章 消防宣傳教育和消防檢查
第四章 城市消防規劃
第五章 建築內部電氣防火管理
……………………………………。
要給地址,發給你。
③ 噴淋可以帶噴頭試壓嗎
可以的。
因為:消防噴淋頭安裝好能試壓。試壓的方法請見後文。
在消防設備安裝完成後,必須對所安裝的系統進行測試,以保證系統的正常運作。
噴淋系統的試壓和沖冼
1)一般規定
1.管網安裝完畢後,應對其進行強度試驗、嚴密性試驗和沖冼。
2.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宜用水進行。乾式噴水滅火系統、預作用噴水滅火系統應做水壓試驗和氣壓試驗。
3.系統試壓前應具備下列條件:
3.1埋地管道的位置及管道基礎、支墩等經復查符合設計要求;
3.2試壓用的壓力表不少於2隻;精度不應低於1.5級,量程應為試驗壓力值的1.5~2倍;
3.3試壓沖冼方案已經批准;
3.4對不能參與試壓的設備、儀表、閥門及附件應加以隔離或拆除;加設的臨時盲板應具有突出於法蘭的邊耳,且應做明顯標志,並記錄臨時盲板的數量。
4.系統試壓過程中,當出現泄漏時,應停止試壓,並應放空管網中的試驗介質,消除缺陷後,重新再試。
5.系統試壓完成後,應及時拆除所有臨時盲板及試驗用的管道,並應與記錄核對無誤,且應按《部分消防法規、技術規范匯編》的附錄A的格式填寫記錄。
6.管網沖冼應在試壓合格後分段進行。沖冼順序應先室外,後室內;先地下,後地上;室內部分的沖冼應按配水幹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順序進行。
7.管網沖洗宜用水進行。沖先前,應對系統的儀表採取保護措施。止回閥和報警閥等應拆除,沖冼工作結束後應及時復位。
8.沖冼前,應對管道支架、吊架進行檢查,必要時應採取加固措施。
9.對不能經受沖冼的設備和沖冼後可能存留臟物、雜物的管段,應進行清理。
10. 沖冼直徑大於100mm的管道時,應對其焊縫、死角和底部進行敲打,但不得損傷管道。
11. 管網沖冼合格後,應按《部分消防法規、技術規范匯編》附錄B的規范要求格式填寫記錄。
12.水壓試驗和水沖洗宜採用生活用水進行,不得使用海水或有腐蝕性化學物質的水。
2) 水壓試驗
1. 水壓試驗時環境溫度不宜低於5℃,當低於5℃時,水壓試驗應採取防凍措施。
2.當系統設計工作壓力等於或小於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並不應低於1.4 Mpa;當系統設計工作壓力大於1.0 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該工作壓力加0.4 Mpa。
3.水壓強度試驗的測試點應設在系統管網的最低點。 對管網注水時,應將管網內的空氣排凈,並應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後,穩壓30min,目測管網應無泄漏和無變形,且壓力降不大於0.05 Mpa。
4.水壓嚴密性試驗應在水壓強度試驗和管網沖冼合格後進行。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工作壓力,穩壓24h,應無泄漏。
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水源干管,進戶管和室內埋地管道應在回填前單獨或與系統一起進行水壓強度試驗和水壓嚴密性試驗。
3) 氣壓試驗
1.氣壓試驗的介質宜採用空氣或氮氣。
2.氣壓嚴密性試驗的試驗壓力應為0.28Mpa,且穩壓24h,壓力降不應大於0.01 Mpa。
4) 沖冼
1. 管網沖洗宜設臨時專用排水管道,其排放應暢通和安全。排水管道的截面面積不得小於被沖冼管道截面面積的60%。
2. 管網沖洗的水流流速、 流量不應小於系統設計的水流流速、 流量; 管網沖洗宜分區、分段進行; 水平管網沖洗時, 其排水管位置應低於配水支管。
3.管網的地上管道與地下管道連接前,應在配水幹管底部加設堵頭後,對地下管道進行沖冼。
4.管網沖冼應連續進行,當出口處水的顏色、透明度與入口處水的顏色基本一致時,沖冼方可結束。
5.管網沖冼的水流方向應與滅火時管網的水流方向一致。
6.管網沖冼結束後,應將管網內的水排除干凈,必要時可採用壓縮空氣吹乾。
④ 消防驗收規范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166—92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1993年7月1日
第一章 總 則
第1.0.1條 為了提高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施工質量,確保系統正常運行,防止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制訂本規范。
第1.0.2條 本規范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設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施工及驗收。不適用於生產和貯存火葯、炸葯、彈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險的場所設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施工及驗收。
第1.0.3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施工,必須受公安消防監督機構監督。系統在交付使用前必須經過公安消防監督機構驗收。
第1.0.4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施工及驗收,除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准、規范的規定。
第二章 系統的施工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2.1.1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施工應按設計圖紙進行,不得隨意更改。
第2.1.2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前,應具備設備布置平面圖、接線圖、安裝圖、系統圖以及其它必要的技術文件。
第2.1.3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竣工時,施工單位應提交下列文件:
一、竣工圖;
二、設計變更文字記錄;
三、施工記錄(包括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四、檢驗記錄(包括絕緣電阻、接地電阻的測試記錄);
五、竣工報告。
第二節 布 線
第2.2.1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布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電氣裝置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第2.2.2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布線,應根據現行國家標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的規定,對導線的種類、電壓等級進行檢查。
第2.2.3條 在管內或線槽內的穿線,應在建築抹灰及地面工程結束後進行。在穿線前,應將管內或線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
第2.2.4條 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
第2.2.5條 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不應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
第2.2.6條 敷設在多塵或潮濕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均應作密封處理。
第2.2.7條 管路超過下列長度時,應在便於接線處裝設接線盒:
一、管子長度每超過45m,無彎曲時;
二、管子長度每超過30m,有1個彎曲時;
三、管子長度每超過20m,有2個彎曲時;
四、管子長度每超過12m,有3個彎曲時;
第2.2.8條 管子入盒時,盒外側應套鎖母,內側應裝護口,在吊頂內敷設時,盒的內外側均應套鎖母。
第2.2.9條 在吊頂內敷設各類管路和線槽時,宜採用單獨的卡具吊裝或支撐物固定。
第2.2.10條 線槽的直線段應每隔1.0~1.5m設置吊點或支點,在下列部位也應設置吊點或支點:
一、線槽接頭處;
二、距接線盒0.2m處;
三、線槽走向改變或轉角處。
第2.2.11條 吊裝線槽的吊桿直徑,不應小於6mm。
第2.2.12條 管線經過建築物的變形縫(包括沉降縫、伸縮縫、抗震縫等)處,應採取補償措施,導線跨越變形縫的兩側應固定,並留有適當餘量。
第2.2.13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導線敷設後,應對每迴路的導線用500V的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他絕緣電阻值不應小於20MΩ 。
第三節 火災探測器的安裝
第2.3.1條 點型火災探測器的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探測器至牆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0.5m。
二、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
三、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 應小於0.5m。
四、在寬度小於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 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距端牆的距離,不應大於探測器安裝間距 的一半。
五、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安裝時,傾斜角不應大於45°。
第2.3.2條 線型火災探測器和可燃氣體探測器等有特殊安裝要求的探測器,應符合現行有關國家標準的規定。
第2.3.3條 探測器的底座應固定牢靠,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當採用焊接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
第2.3.4條 探測器的「+」線應為紅色,「-」線應為藍色,其餘線應根據不同用途採用其它顏色區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
第2.3.5條 探測器底座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於375px的餘量,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
第2.3.6條 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後的探測器底座應採取保護措施。
第2.3.7條 探測器的確認燈,應面向便於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第2.3.8條 探測器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並應採取防塵、防潮、防腐蝕措施。
第四節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
第2.4.1條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在牆上距地(樓)面高度1.5m處。
第2.4.2條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牢固,並不得傾斜。
第2.4.3條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於250px的餘量,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第五節 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
第2.5.1條 火災報警控制器(以下簡稱控制器)在牆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高度不應小於1.5m;落地安裝時,其底宜高山地坪0.1~0.2m。
第2.5.2條 控制器應安裝牢固,不得傾斜。安裝在輕質牆上時,應採取加固措施。
第2.5.3條 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並應固定牢靠;
二、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並與圖紙一致,字跡清晰不易退色;
三、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2根;
四、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不小於500px的餘量;
五、導線應綁紮成束;
六、導線引入線穿線後,在進行管處應封堵。
第2.5.4條 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插頭。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
第2.5.5條 控制器的接地,應牢固,並有明顯標志。
第六節 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
第2.6.1條 消防控制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裝。
第2.6.2條 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採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其長度不宜大於2m,且應採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於0.5m。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箱),應採用鎖母固定,並應根據配管規定接地。
第2.6.3條 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第2.6.4條 消防控制設備盤(櫃)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並有明顯標 志。
第七節 系統接地裝置的安裝
第2.7.1條 工作接地線應採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電纜,不得利用鍍鋅扁鐵或金屬軟管。
第2.7.2條 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體的工作接地線,在通過牆壁時,應穿入鋼管或其它堅固的保護管。
第2.7.3條 工作接地線與保護接地線,必須分開,保護接地導體不得利用金屬軟管。
第2.7.4條 接地裝置施工完畢後,應及時作隱蔽工程驗收。驗收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測量接地電阻,並作記錄;
二、查驗應提交的技術文件;
三、審查施工質量。
第三章 系統的調試
第一節 一 般 規 定
第3.1.1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應在建築內部裝修和系統施工結束後進行。
第3.1.2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調試前應具備本規范第2.1.2條和第2.1.3條所列文件及調試必需的其它文件。
第3.1.3條 調試負責人必須由有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所有參加調試人員應職責明確,並應按照調試程序工作。
第二節 調試前的准備
第3.2.1條 調試前應按設計要求查驗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備品備件等。
第3.2.2條 應按本規范第二章的要求檢查系統的施工質量。對屬於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應會同有關單位協商解決,並有文字記錄。
第3.2.3條 應按本規范第二章要求檢查系統線路,對於錯線、開路、虛焊和短路等應進行處理。
第三節 調 試
第3.3.1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調試,應先分別對探測器、區域報警控制器,集中報警控制器、火災警報裝置和消防控制設備等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正常後方可進行系統調試。
第3.3.2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電後,應按現行國家標准《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的有關要求對報警控制器進行下列功能檢查:
一、火災報警自檢功能;
二、消音、復位功能;
三、故障報警功能;
四、火災優先功能;
五、報警記憶功能;
六、電源自動轉換和備用電源的自動充電功能;
七、備有電源的欠壓和過壓報警功能。
第3.3.3條 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電源和備用電源,其容量應分別符合現行有關國家標準的要求,在備用電源連接充放電3次後,主電源和備用電源應能自動轉換。
第3.3.4條 應採用專用的檢查儀器對探測器逐個進行試驗,其動作應准確無誤。
第3.3.5條 應分別用主電源和備用電源供電,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各項控制功能和聯動功能。
第3.3.6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在連續運行120h無故障後,按本規范附錄一填寫調試報告。
第四章 系統的驗收
第一節 一 般 規 定
第4.1.1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竣工驗收,應在公安消防監督機構監督下,由建設主管單位主持、設計、施工、調試等單位參加,共同進行。
第4.1.2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驗收應包括下列裝置:
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裝置(包括各種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區域報警控制器和集中報警控制器等);
二、滅火系統控制裝置(包括室內消火栓、自動噴水、鹵代烷、二氧化碳、乾粉、泡沫等固定 滅火系統的控制裝置);
三、電動防火門、防火卷簾控制裝置;
四、通風空調、防煙排煙及電動防火閥等消防控制裝置;
五、火災事故廣播、消防通訊、消防電源、消防電梯和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裝置;
六、火災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控制裝置。
第4.1.3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驗收前,建設單位應向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提交驗收申請報告,並附下列技術文件:
一、系統竣工表 ;
二、系統的竣工圖;
三、施工記錄(包括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四、調試報告; 五、管理、維護人員登記表。
第4.1.4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驗收前,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應進行操作、管理、維護人員配備情況檢查。
第4.1.5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驗收前,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應進行施工質量復查。復查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電源、備用電源、自動切換裝置等安裝位置及施工質量;
二、消防用電設備的動力線、控制線、接地線及火災報警信號傳輸線的敷設方式;
三、火災探測器的類別、型號、適用場所、安裝高度、保護半徑、保護面積和探測器的間距 等;
四、本規范第4.1.2條的一~五款中各種控制裝置的安裝位置、型號、數量、類別、功能及安 裝質量;
五、火災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控制裝置的安裝位置和施工質量。
第二節 系統竣工驗收
第4.2.1條 消防用電設備電源的自動切換裝置,應進行3次切換試驗,每次試驗均應正常。
第4.2.2條 火災報警控制器應按下列要求進行功能抽驗:
一、實際安裝數量在5台以下者,全部抽驗;
二、實際安裝數量在6~10台者,抽驗5台;
三、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台者,按實際安裝數量30%~50%的比例、但不少於5台抽驗。 抽驗 時每個功能應重復1~2次,被抽驗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 術條件》中的功能要求。
第4.2.3條 火災探測器(包括手動報警按鈕),應按下列要求進行模擬火災響應試驗和故障報警抽驗:
一、實際安裝數量在100隻以下者,抽驗10隻;
二、實際安裝數量超過100隻,按實際安裝數量5%~10%的比例,但不少於10隻抽驗。 被抽 驗探測器的試驗均應正常。
第4.2.4條 室內消火栓的功能驗收應在出水壓力符合現行國家有關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的條件下進行,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工作泵、備用泵轉換運行1~3次;
二、消防控制室內操作啟、停泵1~3次;
三、消火栓處操作啟泵按鈕按5%~10%的比例抽驗。 以上控制功能應正常,信號應正確。
第4.2.5條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抽驗,應在符合現行國家標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的條件下,抽驗下列控制功能:
一、工作泵與備用泵轉換運行1~3次;
二、消防控制室內操作啟、停泵1~3次;
三、水流指示器、閘閥關閉器及電動閥等按實際安裝數量的10%~30%的比例進行末端放水試 驗。 上述控制功能、信號均應正常。
第4.2.6條 鹵代烷、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等滅火系統的抽 驗,應在符合現行各有關系統設計規范的條件下按實際安裝數量的20%~30%抽驗下列控制功能:
一、人口啟動和緊急切斷試驗1~3次;
二、與固定滅火設備聯動控制的其它設備(包括關閉防火門窗、停止空調風機、關閉防火閥、 落下防火幕等)試驗1~3次;
三、抽一個防護區進行噴放試驗(鹵代烷系統應採用氮氣等介質代替)。 上述試驗控制功能 、信號均應正常。
第4.2.7條 電動防火門、防火卷簾的抽驗,應按實際安裝數量的10~20%抽驗聯動控制功能,其控制功能、信號均應正常。
第4.2.8條 通風空調和防排煙設備(包括風機和閥門)的抽驗,應按實際安裝數量的10%~20%抽驗聯動控制功能,其控制功能、信號均應正常。
第4.2.9條 消防電梯的檢驗應進行1~2次人工控制和自動控制功能檢驗,其控制功能、信號均應正常。
第4.2.10條 火災事故廣播設備的檢驗,應按實際安裝數量的10~20%進行下列功能檢驗:
一、在消防控制室選層廣播;
二、共用的揚聲器強行切換試驗;
三、備用擴音機控制功能試驗。 上述控制功能應正常,語音應清楚。
第4.2.11條 消防通訊設備的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消防控制室與設備間所設的對講電話進行1~3次通話試驗;
二、電話插孔按實際安裝數量的5%~10%進行通話試驗;
三、消防控制室的外線電話「119台」進行1~3次通話試驗。
上述功能應正常,語音應清楚。
第4.2.12條 本節各項檢驗項目中,當有不合格者時,應限期修復或更換,並進行復驗。復驗時,對有抽驗比例要求的,應進行加倍試驗。復驗不合格者,不能通過驗收。
第三節 系 統 運 行
第4.3.1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投入運行前,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使用單位應有經過專門培訓,並經過考試合格的專人負責系統的管理操作和維護。
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正式啟用時,應具有下列文件資料:
1. 系統竣工圖及設備的技術資料;
2. 操作規程;
3. 值班員職責;
4. 值班記錄和使用圖表。
三、應建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技術檔案。
四、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保持連續正常運行,不得隨意中斷。
第4.3.2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定期檢查和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每日應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功能,並應按附錄三、附錄四的格式填寫系統運行和控制器 日檢登記表。
二、每季度應檢查和試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下列功能,並應按附錄五的格式填寫季度登記表。
1. 採用專用檢測儀器分期分批試驗探測器的動作及確認燈顯示。
2. 試驗火災警報裝置的聲光顯示。
3. 試驗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等報警功能、信號顯示。
4. 對備用電源進行1~2次充放電試驗,1~3次主電源和備用電源自動切換試驗。
5. 用自動或手動檢查下列消防控制設備的控制顯示功能:
(1)防排煙設備(可半年檢查1次)、電動防火閥、電動防火門、防火卷簾等的控制 設備;
(2)室內消火栓、自動噴水滅水系統的控制設備;
(3)鹵代烷、二氧化碳、泡沫、乾粉等固定滅火系統的控制設備;
(4)火災事故廣播、火災事故照明燈及疏散指示標志燈。
6. 強制消防電梯停於首層試驗。
7. 消防通訊設備應在消防控制室進行對講通話試驗。
8. 檢查所有轉換開關。
9. 強制切斷非消防電源功能試驗。
三、每年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功能,應做下列檢查和試驗,並應按附錄五的格式填寫年檢登 記表。
1. 每年應用專用檢測儀器對所安裝的探測器試驗1次;
2. 進行第4.3.2條二款中除1、2以外的各項試驗,其中第5項(3)試驗可作模擬試驗;
3. 試驗火災事故廣播設備的功能。
第4.3.3條 探測器投入運行2年後,應每隔3年全部清洗一遍,並做響應閾值及其它必要的功能試 驗,合格者方可繼續使用,不合格者嚴禁重新安裝使用。
⑤ 您能發一份消防技術標准規范匯編 2015版給我嗎
目前還沒有電子版的。
消防技術標准規范匯編(2015年版)上下冊
【圖書名稱】消防技術標准規范匯編(2015年版)上下冊(包含66種規范)
【書號】978-7-5182-0107-0
【出版日期】2015年4月
【印刷日期】2015年4月
【開本】16 開 【裝幀】平裝
【頁數】1969 頁 【定價】320.00元
【出版社】中國計劃出版社
本書面向消防工程設計、施工、監理人員及管理部門,生產廠家,消防部門等。
《消防技術標准規范匯編》是我社拳頭產品,它的出版極大地方便了設計、施工、驗收人員執行國家消防技術標准規范,深受市場歡迎。"匯編"自1993年首版以來已歷經三次修訂,至2007年已出版四版。
近年來,國務院有關部委陸續對一些消防技術標准進行了修訂,同時又有一批新的標准頒布施行,原《消防技術標准規范匯編》(2007年版)已不能適應和滿足廣大讀者的使用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2007年版"匯編"的基礎上,重新編輯了這本《消防技術標准匯編》(2015年版)。
內容簡介:
《消防技術標准規范匯編》(2015年版)共收入國家現行標准66個。在2007年版"匯編"的基礎上作了如下修訂:(1)收入了21個替代標准,其中,《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代替了《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06和《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年版),《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51-2010代替了《低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151-92(2000年版)和《高倍數、中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196-93(2002年版);(2)收入最新局部修訂標准2個;(3)收入新標准19個。以上修訂保證了新匯編本的權威性、可靠性和實用性。
《消防技術標准規范匯編》(2015年版)除了可供消防相關人員使用外,還可作為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考試考生備考的配套參考用書。
圖書目錄:
上冊目錄
1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
2 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 50028-2006)
3 氧氣站設計規范(GB 50030-2013)
4 乙炔站設計規范(GB 50031-91)
5 農村防火規范(GB 50039-2010)
6 鍋爐房設計規范(GB 50041-2008)
7 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 50058-2014)
8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 50067-97)
9 冷庫設計規范(GB 50072-2010)
10 潔凈廠房設計規范(GB 50073-2013)
11 石油庫設計規范(GB 50074-2014)
12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13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設計安全規范(GB 50089-2007)
14 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 50098-2009)
15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 50116-2013)
16 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 50140-2005)
17 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51-2010)
18 地下及覆土火葯炸葯倉庫設計安全規范(GB 50154-2009)
19 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 50156-2012)(2014年版)
20 地鐵設計規范(GB 50157-2013)
21 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 50160-2008)
22 煙花爆竹工程設計安全規范(GB 50161-2009)
2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66-2007)
下冊目錄
24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GB 50174-2008)
25 氫氣站設計規范(GB 50177-2005)
26 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 50183-2004)
27 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93-93)(2010年版)
28 發生爐煤氣站設計規范(GB 50195-2013)
29 水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范(GB 50219-2014)
30 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 50222-95)
31 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 50229-2006)
32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1-2005)
33 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3-2007)
34 泡沫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81-2006)
35 飛機庫設計防火規范(GB 50284-2008)
36 消防通信指揮系統設計規范(GB 50313-2013)
37 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38-2003)
38 乾粉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47-2004)
39 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GB 50351-2014)
40 建築內部裝修防火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354-2005)
41 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2005)
42 煤礦井下消防、灑水設計規范(GB 50383-2006)
43 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施工與驗收規范(GB 50498-2009)
44 有色金屬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 50630-2010)
45 酒廠設計防火規范(GB 50694-2011)
46 醫用氣體工程技術規范(GB 50751-2012)
47 水電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 50872-2014)
48 防火卷簾、防火門、防火窗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877-2014)
49 抗爆間室結構設計規范(GB 50907-2013)
50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 50974-2014)
51 火炸葯生產廠房設計規范(GB 51009-2014)
52 鋼結構防火塗料應用技術規范(CECS 24:90)
53 建築防火封堵應用技術規程(CECS 154:2003)
54 合成型泡沫噴霧滅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CECS 156:2004)
55 煙霧滅火系統技術規程(CECS 169:2004)
56 油浸變壓器排油注氮裝置技術規程(CECS 187:2005)
57 注氮控氧防火系統技術規程(CECS 189:2005)
58 建築鋼結構防火技術規范(CECS 200:2006)
59 旋轉型噴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技術規程(CECS 213:2012)
60 自動消防炮滅火系統技術規程 (CECS 245:2008)
61 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技術規程(CECS 263:2009)
62 惰性氣體滅火系統技術規程(CECS 312:2012)
63 三氟甲烷滅火系統技術規程(CECS 359:2014)
64 城市消防站建設標准(建標152-2011)
65 消防詞彙 第1部分:通用術語(GB/T 5907.1-2014)
66 消防安全標志(GB 13495-92)
本匯編標准規范用詞說明
⑥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選編的本書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年6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4年7月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年10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年9月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1996年8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1996年8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1995年12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1997年11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1995年10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1990年9月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1994年5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1996年3月1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1997年5月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1999年4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2003年8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錄)(1997年3月14日) 煤礦安全監察條例(2000年11月7日)
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2001年4月21日)
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2001年8月2日)
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2001年7月9日)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02年1月26日)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2002年5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02年6月28日)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3年3月11日)
工傷保險條例(2003年4月27日)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2003年11月24日)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04年1月1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1996年10月30日)
煤炭生產許可證管理辦法(1994年12月20日)
鄉鎮煤礦管理條例(1994年12月20日)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1991年2月22日)
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1989年3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04年4月30日)
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2004年12月27日)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2002年10月1日)
娛樂場所管理條例(1999年3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1984年1月6日)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1991年3月22日)
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實施辦法(1997年11月19日)
國家賠償費用管理辦法(1995年1月25日)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2004年1月9日)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2003年5月19日)
安全生產行政復議暫行辦法(2003年2月18日)
安全生產監督罰款管理暫行辦法(2004年11月3日)
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條件規定(2003年7月4日)
煤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監察規定(2003年7月4日)
煤礦礦用安全產品檢驗管理辦法(2002年10月8日)
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管理暫行辦法(2001年11月26日)
國有煤礦瓦斯治理安全監察規定(2005年1月6日)
國有煤礦瓦斯治理規定(2005年1月6日)
煤礦安全監察行政處罰辦法(2003年7月2日)
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規定(2003年6月20日)
煤礦安全監察罰款管理辦法(2003年7月14日)
煤礦安全監察員管理辦法(2003年6月13日)
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2004年12月28日)
煤礦安全監察員培訓考核辦法(2002年4月26日)
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管理辦法(2004年5月21日)
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2004年10月26日)
安全生產行業標准管理規定(2004年11月1日)
煤炭生產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2004年5月21日)
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辦法(2004年12月28日)
小型露天採石場安全生產暫行規定(2004年12月28日)
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2002年10月8日)
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02年10月8日)
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定點生產管理辦法(2002年10月8日)
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建設項目安全審查辦法(20134年12月14日)
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2004年5月17日)
非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2004年5月17日)
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2004年5月17日)
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2004年5月17日)
建設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規定(2004年7月5日)
民用爆破器材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2004年8月25日)
煤礦安全評價導則(2003年11月19日)
非煤礦山安全評價導則(2003年6月24日)
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辦法(2003年7月14日)
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與使用管理規則(2001年4月9日)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1999年7月12日)
氣瓶安全監察規定(2003年4月24日)
游樂園管理規定(2001年2月23日)
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1999年5月25日)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2001年11月14日)
消防監督檢查規定(2004年6月9日)
安全驗收評價導則(2003年5月23日)
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2004年10月20日)
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2004年12月28日)
⑦ 消防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建設不符合標准規定,違反了消防法律法規匯編
公安部印發消防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的規定的。
⑧ 消防技術標准規范匯編的目錄
上冊
1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2城鎮燃起設計規范(GB50028-2006)
3氧氣站設計規范(GB50030-91)
4乙炔站設計規范(GB50031-91)
5村鎮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J39-90)
6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
7小型火力發電廠設計規范(GB50049-94)
8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47-94)
9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67-97)
10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
下冊
20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21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2003)
22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92)(1999年版)
⑨ 消防技術標准規范匯編的基本信息
圖書書名:《2007年版消防技術標准規范匯編(上下冊)》
書籍定價:210.00 元
出 版 社:中國計劃出版社; 第1版
ISBN號碼:9787801777683
出版日期:(2007年5月1日)
書本頁數:2168頁
書本開數:16開
尺寸重量:3.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