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新法規定一年內累計

新法規定一年內累計

發布時間: 2022-04-26 11:24:54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在我國,國家高度重視食品安全,早在1995年就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在此基礎上,2009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為了從制度上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更好地保證食品安全而制定的,其中確立了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為基礎的科學管理制度,明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作為制定、修訂食品安全標准和對食品安全實施監督管理的科學依據。
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對保健食品、網路食品交易、食品添加劑等當前食品監管中存在的難點問題都有涉及,讓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商家承擔連帶責任,新安法修訂呈現很多的亮點:
1、突出「嚴」字,讓制度「帶電長牙」
新的法律修改力度非常大,原來104條,現在足足增加了50條,變成154條。主要從八個方面強化了制度構建。第一,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由分段監管變成食葯監部門統一監管。第二,建立最嚴格的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對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和食用農產品銷售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細化和完善。第三,更加突出預防為主、風險防範,對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風險評估這些食品安全中最基礎的制度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第四,實行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充分發揮各個方面,包括媒體、廣大消費者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作用。第五,突出對特殊食品的嚴格監管,明確規定對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實行注冊制度。第六,加強對農葯的管理,禁止劇毒農葯用於果蔬茶葉,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葯。第七,加強對食用農產品的管理,將食用農產品的市場銷售納入食品安全法的調整范圍。第八,建立最嚴格的法律責任制度,進一步加大違法者的違法成本。
2、突出「罰」字,新增行拘處罰,最高罰貨值30倍
第一,強化了食品安全刑事責任的追究。對違法行為的查處,新食品安全法首先要求執法部門對違法行為進行判斷,如果構成犯罪,直接由公安部門進行偵查,追究刑事責任。如果不構成犯罪,才是由行政執法部門進行行政處罰。同時新法還規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管理工作。
第二,大幅度提高了行政罰款的額度。比如對生產經營添加葯品的食品,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違法行為,現行食品安全法規定,最高可以處罰貨值金額10倍的罰款,但是新食品安全法就規定最高可以處罰貨值30倍,處罰的幅度有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對重復的違法行為增設了處罰的規定。針對多次、重復被罰而不改正的問題,新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對在一年內累計三次因違法受到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的食品生產經營者,給予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的處罰。
第四,對非法提供場所的行為增設了處罰。為了加強源頭監管、全程監管,對明知從事無證生產經營或者從事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等違法行為,仍然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的行為,食品葯品監管部門也要進行處罰。
第五,強化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知情權,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在顯著標示,未按規定進行標示、情況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第五,強化民事法律責任的追究。實行首負責任制,要求接到消費者賠償請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消費者在法定情況下可以要求十倍價款或者三倍損失的懲罰性賠償金。
3、突出「管」字,讓監管亮出「利齒」
第一,實行風險分級管理,監管部門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結果等確定監管重點、方式和頻次,實施風險分級管理。
第二,完善復檢制度,對檢驗結論有異議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可以自收到檢驗結論之日起7個工作日提出申請復檢。
第三,增設臨時限量和臨時檢驗方法制度,對有證據證明食品存在安全隱患但食品安全標准未作相應規定的,相關部門可規定食品中有害物質的臨時限量值和臨時檢驗方法。
第四,增設生產經營者自查制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定期自查食品安全狀況,發現有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潛在風險的,立即停止生產經營並向監管部門報告。
第五,增設責任約談制度,食品生產者未及時採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的,監管部門可對其負責人進行責任約談,監管部門未及時消除的,本級政府可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責任約談,地方政府未履行食品安全職責的,未及時消除地域性重大食品安全隱患的,上級政府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責任約談。
4、突出「治」字,讓社會共治護佑「舌尖」安全
「要管好食品安全,不僅需要依靠監管部門的執法。更需要社會各界的一致關注,協同共管。」
在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中,充分體現出了全社會協同共治的大思路。除了強調經營者和行政部門的責任、職權,也非常重視社會組織、新聞媒體乃至消費者個人的作用。
在新法中,提到食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業規范和獎懲機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術等服務,引導和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對違反本法規定,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進行社會監督。此外,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准和知識的公益宣傳,並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有關食品安全的宣傳報道應當真實、公正。
同時,新法明確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公布本部門的電子郵件地址或者電話,接受咨詢、投訴、舉報。接到咨詢、投訴、舉報,對屬於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受理並在法定期限內及時答復、核實、處理;對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的,應當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並書面通知咨詢、投訴、舉報人。有權處理的部門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及時處理,不得推諉。對查證屬實的舉報,給予舉報人獎勵。
5、「食品添加劑」不允許隨便生產
談到食品添加劑,很多消費者基本的認識就是「飄香劑」、「一滴香」、「牛肉膏」等違法違規添加物。提到食品添加劑,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可以說,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正確添加使用食品添加劑,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也更有利於食品的存儲和加工。而當前,讓普通民眾較為擔心的問題是,一些不法商家往往違法使用工業原料、化工用品進行食品加工,或是在使用食品添加劑時,超量添加。這些行為,都會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在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條中,明確提出要對食品添加劑生產實行許可制度。從當前來看,我國只針對食品生產、經營設立了許可制度,沒有為食品添加劑生產設立專門的許可制度,這一新增制度很有必要。目前生產食品添加劑的企業,既有按照標准生產的合法企業,也有一些企業乃至小作坊,完全不按照相關標准生產,市場上的食品添加劑也良莠不齊,因此新法從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環節進行控制。
6、網上食品交易更加規范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條中,明確指出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
目前,打開一些團購網站、微信朋友圈,裡面銷售食品的商家比比皆是。細心的消費者或許會關注到,其中一些商家並未取得生產經營許可手續。特別是微信朋友圈,很多私家菜館多是在居民家裡,基本上都沒有餐飲服務許可證、營業執照。如何才能確保在網上購買食品、餐飲消費時,確保飲食健康安全?
此前的《食品安全法》中,對食品網上交易並未有所涉及。發生糾紛時,由於責任主體確定困難,多數參照地方政府部門制定的一些條例來處置。而新《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有了明確的說法。它強調了第三方平台的責任,不僅要審查許可證,對違法商戶還要及時制止、報告、停止服務,這會促使第三方平台加強審核。第三方平台主動監管是個途徑,消費者的舉報也是個途徑,消費者向第三方平台舉報入網經營者有違法行為並有確切證據,也應該視為第三方平台已經「發現」,第三方平台應該進行調查,並承擔起法律規定的義務。
新法實施後,網購各方的法律責任將更明確,消費者維權難度降低,可避免被「踢皮球」的尷尬。比如,今後消費者網購的食品有問題,在無法找到經營者的情況下,可以要求第三方交易平台先賠償,不但可以要求賠償食品本身的價錢,還可以要求賠償受到的損失等費用。
7、加大對保健食品監管力度,要求標簽要寫明成分含量
在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八條指出: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內容應當真實,與注冊或者備案的內容相一致,載明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並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葯物」。保健食品的功能和成分應當與標簽、說明書相一致。
長期以來,在保健食品銷售市場上,一些誇大宣傳,欺騙消費者的現象並不少見。個別不法商家利用普通消費者專業知識欠缺,又極度關注身體健康的心理,大肆售賣保健食品,甚至有人聲稱保健食品具有「療效」。
此前,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也需要注冊或備案,也要求載明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但並沒有要求載明「含量」,所以出現了一隻甲魚生產幾噸「龜鱉營養液」,一克蟲草生產幾噸「蟲草粉」的保健食品,這實際上也是欺騙消費者。針對此類現象,食品安全法修訂中給予了及時關注。現在以法律的形式要求標明含量,能有效保障保健食品消費者的知情權。同時,這一條款要求保健食品的說明書、標簽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葯物」,對於一些不具備足夠知識的消費者,也能防止他們被欺騙。
8、嬰幼兒奶粉實行與葯品等同的管理制度
面對公眾所關心的國內嬰幼兒食品安全等問題,新版《食安法》中第八十一條規定,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對出廠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實施逐批檢驗,保證食品安全。
生產嬰幼兒配方食品使用的生鮮乳、輔料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等,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准,保證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
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將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及標簽等事項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注冊時,應當提交配方研發報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學性、安全性的材料。
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同一企業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嬰幼兒配方乳粉 「備案」變成「注冊」,一字之差表明嚴管決心。在新法出台之前,針對嬰幼兒奶粉配方,只需要提交資料簡單作個備案就可以了,而新法修改出台後,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產品配方應當到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由備案變成注冊,一字之差,表明相關執法部門嚴格管理嬰幼兒乳製品的決心。
9、果蔬茶葯,禁止使用劇毒、高毒農葯
在農葯管理上,新版《食安法》中第四十九條明確規定,食用農產品生產者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標准和國家有關規定使用農葯、肥料、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使用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葯期的規定,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業投入品。禁止將劇毒、高毒農葯用於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葯材等國家規定的農作物。
此項規定為劇毒、高毒農葯使用加了一道「緊箍咒」
當前,如何解決農殘超標的問題,保障餐桌上的安全,是很多消費者最關心的事。修改後的《食品安全法》,明確提出在蔬菜、瓜果等的生產中禁止使用劇毒農葯,無疑為其添加了一道「緊箍咒」,同時,體現了我國對劇毒、高毒農葯嚴厲監管的決心。
不過,單靠立法禁止使用劇毒、高毒農葯並不能徹底地解決問題,解決農殘超標還得從源頭抓起,真正落實劇毒、高毒農葯購買實名化、全流程追溯。
10、轉基因產品應按規定標示
目前,轉基因食品存在著標識字體小,消費者難以辨識、極易混淆的情況,有些廠家生產轉基因食品還故意不標識。針對轉基因食品標注規范等問題,新版《食安法》中第六十九條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顯著標示。第一百二十五條的規定,若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未按規定進行顯著標示,相關部門可以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最高可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⑵ 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一法規,在多長時間內無累積記分的機動車駕駛人,可以延長機動車駕駛證的審驗期

第二十四復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制門對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行為,除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外,實行累積記分制度。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累積記分達到規定分值的機動車駕駛人,扣留機動車駕駛證,對其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教育,重新考試;考試合格的,發還其機動車駕駛證。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在一年內無累積記分的機動車駕駛人,可以延長機動車駕駛證的審驗期。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⑶ 新勞動法中規定的,累計要作一年以上有年休假,累計是個什麼概念

你們人事好有才!
那連續工作1年以上才可以享受年休假,他要是把雙休和法定節日休息都要剔除的話,是不是中國就沒有1個人能享受年休假了?因為沒有1個人能連續工作了.
累計計算的時候,當然不能剔除雙休和法定節日了.但是病假和事假等是可以剔除的.
如果你在這一年裡沒有請假,那麼2010年1月1日到公司的,到2010年12月31日滿1年,從2011年1月1日起開始享受年休假.這點毋庸置疑.但是具體可以享受幾天,各地方政策有所不同.

我們上海市的政策是,你在2011年這個自然年度里,在職的自然日/365天*5天,是你在2011年可以享受年休假的天數,小數點後抹零,忽略不計.打個比方,如果你在4月10日離職,那麼離職前,你可以申請享受的年假天數為1天,具體計算方法為:(31天+28天+31天+10天)/365*5=1.36天,小數點後忽略,得出1天.

如果你已累計滿10年的話,那年休假的基數為10天,把前面公式中的5改成7就可以了

⑷ 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累計滿一年的員工可以休年假5天,如果與上一單位沒有辦理離職如何計算

這個要到勞動部門去查,一般來說是按照勞動部門記錄的繳納社會保險的月數來確定的。不論是不是辦理了離職手續,你人離開企業,單位為了不繼續給你繳納保險,是會盡快給你辦理減員的,這個不用你擔心,而且就是單位不去辦理,勞動部門不會管那麼多,只要一個月他不辦,一個月他就給你交保險,一個月就算在累計工作時間裡面。而且,你到新單位,新單位辦理增員手續,也是需要原單位減員以後才可以,因為一個人在一個城市只能辦理一份社保。不管誰交,反正只要是單位交而不是個人按照靈活就業人員自己交,就算。
保險起見,你到勞動部門咨詢下更好一點。

⑸ 新法規定一年內累計多少次因違法受到罰款,警告等

4次

⑹ 最新勞動法年休假規定2021

年假規定休年假是工作累計滿一年職工的權利,年假的計算方法為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當年度的年休假: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而對於休年假期間的工資應當正常發放,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職工未休年假的工資計算: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職工累積工作滿一年即可以享受年假,並且休假期間工資照常發放。如果單位對年假有異議,不允許休年假,職工可以根據勞動法要求單位給予年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⑺ 2015年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有什麼亮點

六個方面罰則設置確保「重典治亂」。

一是強化刑事責任追究。新法對違法行為的查處上做了一個很大改革,即首先要求執法部門對違法行為進行一個判斷,如果構成犯罪,就直接由公安部門進行偵查,追究刑事責任;如果不構成刑事犯罪,才是由行政執法部門進行行政處罰。此外還規定,行為人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則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管理工作。

二是增設了行政拘留。新法對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經營病死畜禽、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葯等嚴重行為增設拘留行政處罰。

三是大幅提高了罰款額度。比如,對生產經營添加葯品的食品,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等性質惡劣的違法行為,舊的食品安全法規定最高可以處罰貨值金額10倍的罰款,新法規定最高可以處罰貨值金額30倍的罰款。

四是對重復違法行為加大處罰。新法規定,行為人在一年內累計3次因違法受到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的,給予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的處罰。

五是非法提供場所增設罰則。為了加強源頭監管、全程監管,新法對明知從事無證生產經營或者從事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等違法行為,仍然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的行為,規定最高處以10萬元罰款。

六是強化民事責任追究。新法增設首負責任制,要求接到消費者賠償請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同時消費者在法定情形下可以要求10倍價款或者3倍損失的懲罰性賠償金。此外,新法還強化了民事連帶責任,規定對網路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能履行法定義務、食品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認證機構出具虛假的論證結論,使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與相關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食葯監總局解讀八亮點成就「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其亮點如下:

亮點一:刑事責任優先

亮點二:違法行為最高可處30倍罰款

亮點三:增加行政拘留和治安管理處罰

亮點四:資格處罰力度加大 五年市場禁入

亮點五:一年三次違法責令停產至吊銷許可證

亮點六:網購食品出問題網站賠償損失

亮點七:懲罰性賠償最低賠1000元

亮點八:確立首負責任制

具體內容見下圖:

⑻ 新《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和第二款——法律責任如何定論

新《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和第二款法律責任定論方法:

以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第十三款來定論,「(十三)食品生產企業、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按規定製定、實施生產經營過程式控制制要求。」處罰是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

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原文如下:

第一百二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者未按規定對采購的食品原料和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進行檢驗;

(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未按規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規定配備或者培訓、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三)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進貨時未查驗許可證和相關證明文件,或者未按規定建立並遵守進貨查驗記錄、出廠檢驗記錄和銷售記錄制度;

(四)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

(五)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經洗凈、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飲服務設施、設備未按規定定期維護、清洗、校驗;

(六)食品生產經營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證明或者患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食品經營者未按規定要求銷售食品;

(八)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未按規定向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或者未按備案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等技術要求組織生產;

(九)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未將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標簽等向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十)特殊食品生產企業未按規定建立生產質量管理體系並有效運行,或者未定期提交自查報告;

(十一)食品生產經營者未定期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或者生產經營條件發生變化,未按規定處理;

(十二)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未按規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十三)食品生產企業、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按規定製定、實施生產經營過程式控制制要求。

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用水,使用洗滌劑、消毒劑,或者出廠的餐具、飲具未按規定檢驗合格並隨附消毒合格證明,或者未按規定在獨立包裝上標注相關內容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給予處罰。

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者未按規定對生產的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質量監督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食用農產品銷售者違反本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8)新法規定一年內累計擴展閱讀:

新食品安全法亮點解讀:

(一)建立最嚴監管制度

1、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終結了「九龍治水」的食品安全分段監管模式,從法律上明確由食品葯品監管部門統一監管。

2、建立最嚴格的全過程的監管制度。新法對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和食用農產品銷售等環節,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監管以及網路食品交易等新興業態等進行了細化和完善。

3、更加突出預防為主、風險防範。新法進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風險評估制度,增設了責任約談、風險分級管理等重點制度。

4、建立最嚴格的標准。新法明確了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參與食品安全標准制定工作,加強了標准制定與標准執行的銜接。

5、對特殊食品實行嚴格監管。新法明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產品配方實行注冊制度。

6、加強對農葯的管理。新法明確規定,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葯,特別強調劇毒、高毒農葯不得用於瓜果、蔬菜、茶葉、中草葯材等國家規定的農作物。

7、加強風險評估管理。新法明確規定通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或者接到舉報發現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等情形,必須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

8、建立最嚴格的法律責任制度。新法從民事和刑事等方面強化了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

(二)設置罰則確保「重典治亂」

1、強化刑事責任追究。新法對違法行為的查處上做了一個很大改革,即首先要求執法部門對違法行為進行一個判斷,如果構成犯罪,就直接由公安部門進行偵查,追究刑事責任;如果不構成刑事犯罪,才是由行政執法部門進行行政處罰。

此外還規定,行為人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則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管理工作。

2、增設了行政拘留。新法對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經營病死畜禽、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葯等嚴重行為增設拘留行政處罰。

3、大幅提高了罰款額度。比如,對生產經營添加葯品的食品,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等性質惡劣的違法行為,現行食品安全法規定最高可以處罰貨值金額10倍的罰款,新法規定最高可以處罰貨值金額30倍的罰款。

4、對重復違法行為加大處罰。新法規定,行為人在一年內累計3次因違法受到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的,給予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的處罰。

5、非法提供場所增設罰則。為了加強源頭監管、全程監管,新法對明知從事無證生產經營或者從事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等違法行為,仍然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的行為,規定最高處以10萬元罰款。

6、強化民事責任追究。新法增設首負責任制,要求接到消費者賠償請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同時消費者在法定情形下可以要求10倍價款或者3倍損失的懲罰性賠償金。

此外,新法還強化了民事連帶責任,規定對網路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能履行法定義務、食品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認證機構出具虛假的論證結論,使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與相關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三)規定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1、行業協會要當好引導者。新法明確,食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業規范和獎懲機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術等服務,引導和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

2、消費者協會要當好監督者。新法明確,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對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進行社會監督。

3、舉報者有獎還受保護。新法規定,對查證屬實的舉報應當給予舉報人獎勵,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政府和監管部門要予以保密。同時,參照國外的「吹哨人」制度和公益告發制度,明確規定企業不得通過解除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等方式對舉報人進行打擊報復,對內部舉報人給予特別保護。

4、新聞媒體要當好公益宣傳員。新法明確,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准和知識的公益宣傳,並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同時,規定對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四)強化互聯網食品交易監管

1、明確網路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一般性義務,即要對入網經營者實名登記,要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2、明確網路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管理義務,即要對依法取得許可證才能經營的食品經營者許可證進行審查,特別是發現入網食品經營者有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並立即報告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對發現嚴重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即停止提供網路交易平台的服務。

3、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義務,包括消費者通過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購買食品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入網的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要求賠償,如果網路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提供者對入網的食品經營者真實姓名、名稱、地址和有效方式不能提供的,

要由網路食品交易平台提供賠償,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賠償後,有權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者生產者進行追償,網路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供者如果做出了更有利於消費者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

(五)強化企業主體責任

1、要求健全落實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出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並加強對其培訓和考核。要求企業主要負責人對本企業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負責,認真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強化生產經營過程的風險控制。提出要在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加強風險控制,要求食品生產企業建立並實施原輔料、關鍵環節、檢驗檢測、運輸等風險控制體系。

3、增設食品安全自查和報告制度。提出食品生產經營者要定期檢查評價食品安全狀況;條件發生變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採取整改措施;有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潛在風險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經營,並向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報告。

(六)強化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

1、強化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針對一些地方不重視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監管能力不足的問題,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

2、實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制。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要求上級人民政府要對下一級人民政府和本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工作做出評議和考核。

3、強化對小作坊、食品攤販等監管。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要求省級人大或省級人民政府制定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等的具體管理辦法。按照《立法法》的規定,法律規定明確要求有關國家機關對專門事項作出配套具體規定的,有關國家機關應當自法律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作出規定。

4、強化責任追究。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強化了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責任追究,要求對不依法報告、處置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對本行政區域內涉及多環節的區域性食品安全問題未及時組織進行整治,未建立食品安全全程監管工作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等情形,設立了相應的行政處分。 [5]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食品安全法

⑼ 法律規定,一年內連續曠工15天或者累積30天公司有權開出員工,而我們公司規定一年之內滿3天,就可以

你所說的「一年內連續曠工15天或者累積30天公司有權開出員工」,是出自1982年國務院頒布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該條例已於2008年被廢止!
之後,國家對於開除員工的權利沒有新的規定,因此,公司的規定並不違法的。

但是,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條規定,公司在制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時,應當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所以,公司的上述規定,必須經過公司內部的民主程序,才是合法有效的。

曠工,一般是指員工在未請假,或請假未批准時缺勤的行為。
該行為是對勞動合同和契約精神的嚴重違反,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企業都是不能被接受的。

希望能幫到你!

⑽ 新勞動法里規定的帶薪年假所指的累計工作滿一年是指什麼

在同一個工作單位,參加工作的有效時間滿一年。

熱點內容
法社會學在中國的地位 發布:2025-02-10 07:34:37 瀏覽:674
民法典對賠償的 發布:2025-02-10 07:30:27 瀏覽:484
公司法實物出資比例 發布:2025-02-10 07:16:02 瀏覽:713
銀川中級人民法院新聞 發布:2025-02-10 07:15:50 瀏覽:25
新刑事訴訟法第33條 發布:2025-02-10 06:59:51 瀏覽:951
勞動合同法重要意義 發布:2025-02-10 06:28:26 瀏覽:826
朝國刑法 發布:2025-02-10 06:18:30 瀏覽:633
金華法院判決 發布:2025-02-10 05:36:59 瀏覽:471
婚姻法中婚後財產分配 發布:2025-02-10 05:19:15 瀏覽:152
民法基本制度 發布:2025-02-10 05:13:03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