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外科規章制度
『壹』 衛生系統職稱考試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人事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人事(幹部)部門:
現將衛生部、人事部共同制定的《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
附件: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
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
第一條制訂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醫療機構內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三條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包括初級資格(醫士、醫師),中級資格(主治醫師),高級資格(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第四條臨床醫學專業初、中級資格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全國實行統一考試後,各地、各部門不再進行相應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的評審。
高級資格的取得實行考評結合的方式,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第五條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它表明持有人具有相應的學術技術水平,是受聘擔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必備條件。
第六條臨床醫學專業初級資格的考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參加國家責擬定考試大綱和命題,組建國家級題庫,組織實施考試工作,管理考試用書,規劃考前培訓,研究考試辦法,擬定合格標准等工作
人事部負責審定考試大綱和試題,會同衛生部對考試工作進行檢查、監督,指導確定合格標准。
衛生部、人事部成立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衛生部人事司,負責資格考試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條通過臨床醫學專業中級資格考試者,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職改)部門頒發人事部統一印製,人事部、衛生部用印的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各地在頒發證書時,不得附加任何條件。
第十條參加臨床醫學專業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和法律;
(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並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三)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和敬業精神;
(四)已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療機構的醫師須取得該培訓合格證書。
第十一條參加臨床醫學專業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除具備第十條所規定的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取得醫學中專學歷,受聘擔任醫師職務滿7年。
(二)取得醫學大專學歷,從事醫師工作滿6年。
(三)取得醫學本科學歷,從事醫師工作滿4年。
(四)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從事醫師工作滿2年。
(五)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
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參加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的考試:
(一)醫療事故責任者未滿 3年。
(二)醫療差錯責任者未滿 1年。
(三)受到行政處分者在處分時期內。
(四)偽造學歷或考試期間有違紀行為未滿2年。
(五)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它情形。
第十三條取得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繼續醫學教育。
第十四條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由衛生部、人事部另行制定。
第十五條本規定由衛生部、人事部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及
《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人事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人事(幹部)部門:
為貫徹落實人事部、衛生部《關於加強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的通知》(人發[2000]114號)的精神,科學、客觀、公正的評價衛生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能力,完善評價機制,提高衛生專業人員的業務素質,現將衛生部、人事部共同制定的《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及《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1、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
2、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實施辦法
附件1:
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人事部、衛生部《關於加強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的通知》(人發[2000]114號)精神,制定本暫行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內從事醫療、預防、保健、葯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以下簡稱「技術」)專業工作的人員。
第三條 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技術專業實行全國統一組織、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考試大綱、統一考試命題、統一合格標準的考試制度,原則上每年進行一次。
第四條 本規定下發之日前,已按國家規定取得衛生系列初、 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其資格繼續有效。本規定下發後,各地、各部門不再進行相應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考試和評審。通過考試取得專業技術資格,表明其已具備擔任衛生系列相應級別專業技術職務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從獲得資格證書的人員中擇優聘任。
第五條 預防醫學、葯學、護理、技術專業分為初級資格、中級資格、高級資格。全科醫學專業分為中級資格、高級資格。
(一)取得初級資格,根據有關規定,並按照下列條件聘任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
1、葯、護、技師:取得中專學歷,擔任葯、護、技士職務滿5年;取得大專學歷,從事本專業工作滿3年;取得本科學歷,從事本專業工作滿1年。
2、不符合上述條件的人員只可聘任葯、護、技士職務。
(二)取得中級資格,並符合有關規定,可聘任主治(管)醫師,主管葯、護、技師職務。
(三)高級資格的取得均實行考評結合方式,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第六條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的有關規定,第七條 人事部和衛生部共同負責國家預防醫學、全科醫學、 葯學、護理、技術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政策制定、組織協調等工作。
人事部負責審定考試大綱和試題,會同衛生部對考試工作進行指導、監督、檢查和確定合格標准。
第八條 通過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技術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並合格者,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職改)部門頒發人事部統一印製,人事部、衛生部用印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該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各地在頒發證書時,不得附加任何條件。聘任專業技術職務所需的其他條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九條 參加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技術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人員,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和法律。
(二)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和敬業精神。
第十條 參加葯學、護理、技術專業初級資格考試的人員,除具備第九條所規定的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相應專業中專以上學歷。
第十一條 參加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技術專業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除具備第九條所規定的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取得相應專業中專學歷,受聘擔任醫(葯、護、技)師職務滿7年。
(二)取得相應專業大專學歷,從事醫(葯、護、技)師工作滿6年。
(三)取得相應專業本科學歷,從事醫(葯、護、技)師工作滿4年。
(四)取得相應專業碩士學位,從事醫(葯、護、技)師工作滿2年。
(五)取得相應專業博士學位。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參加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技術專業技術資格的考試:
(一)醫療事故責任者未滿3年。
(二)醫療差錯責任者未滿1年。
(三)受到行政處分者在處分時期內。
(四)偽造學歷或考試期間有違紀行為未滿2年。
(五)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它情形。
第十三條 取得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技術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繼續醫學教育。
第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吊銷其相應專業技術資格,由發證機關收回其專業技術資格證書,2年內不得參加衛生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一)偽造學歷和專業技術工作資歷證明;
(二)考試期間有違紀行為;
(三)國務院衛生、人事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本暫行規定由衛生部、人事部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軍隊系統衛生系列初、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組織實施由總政治部負責。
第十七條 衛生部、人事部《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衛人發[2000]462號)未明確事項,均按本規定執行。
附件2:
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實施辦法
第一條 根據衛生部、人事部《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和《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以下均簡稱「暫行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以下簡稱「技術」)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在衛生部、人事部的統一領導下進行。根據《暫行規定》的要求,兩部門成立「衛生職稱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會分設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和技術等專業組)和「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衛生部人事司。具體考務工作委託衛生部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實施。
各地考試工作由省級人事和衛生行政部門按照職能分工組織實施。
第三條 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全科醫學專業中級資格和葯學、護理、技術專業初、中級資格考試原則上每年舉行1次,考試日期定於每年10月。首次考試擬定於2001年10月20-21日。
第四條 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全科醫學專業中級資格和葯學、護理、技術專業初、中級資格考試均分4個半天進行,各級別考試均設置了「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等4個考試科目。考試原則上採用人機對話的方式。參加相應專業考試的人員,必須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方可獲得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第五條 參加考試的人員,必須符合《暫行規定》中與報名有關的各項條件。由本人提出申請,經所在單位審核同意,按規定攜帶有關證明材料到當地考試機構報名,經考試管理機構審核合格後,領取准考證,憑准考證在指定的時間、地點參加考試。
中央和國務院各部門及其直屬單位的人員參加考試,實行屬地化管理原則。
第六條 報名條件中有關學歷的要求,是指經國家教育、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正規全日制院校畢業的學歷;有關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正規學歷前後從事本專業工作時間的總和。工作年限計算的截止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當年年底。
第七條 考場原則上設在省轄市以上的中心城市或行政專員公署所在地,具有計算機教學設備的高考定點學校或高等院校。
第八條 衛生部負責組織或授權組織編寫培訓教材和有關參考資料。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盜用衛生部名義,編寫、發行考試用書和舉辦各種與考試有關的考前培訓,使考生利益受到損害。
第九條 為保證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衛生部制定資格考試培訓管理辦法,各地要按規定認真做好培訓工作。培訓單位必須具備場地、師資、教材等條件,由當地衛生部門會同人事(職改)部門審核批准,報衛生部、人事部備案。
第十條 培訓必須堅持與考試分開的原則,參與培訓的工作人員,不得參加考試命題及考試組織管理工作。應考人員參加培訓堅持自願原則。
第十一條 考試和培訓等項目的收費標准,須經當地價格主管部門核准。
第十二條 考試考務管理工作要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和紀律,切實做好試卷的命制、印刷、發送和保管過程中的保密工作。嚴格遵守保密制度,嚴防泄密。
第十三條 考試工作人員要認真執行考試迴避制度,嚴肅考場紀律,對違反考試紀律和有關規定者,要嚴肅處理,並追究領導責任。
第十四條 為促進衛生職稱考試工作順利實施,保證各地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的平穩有序進行,在2005年底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廳(局)按國家公布的考試合格標准為考試合格人員頒發全國統一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的同時,還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會同衛生廳(局)確定本地區考試合格標准,作為本地區范圍內聘任衛生系列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條件。各地確定的地區考試合格標准,報人事部、衛生部備案。
護理學初級(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報名條件
凡未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者,按照《護士條例》,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並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的畢業生(包括2009年在校畢業生),可報名參加護理初級(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一)獲得省級以上教育和衛生主管部門認可的普通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護理、助產專業學歷;
(二)獲得省級以上教育和衛生主管部門認可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護理、助產專業專科學歷;
(三)獲得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護理、助產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考生的報名資格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審核,考試合格者由衛生部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發給考試成績合格證明,作為申請護士執業注冊的有效證明。
具有護理、助產專業中專和大專學歷的人員,參加全部4個科目考試合格者,可取得護理初級(士)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具有護理、助產專業本科以上學歷者,取得考試成績合格證明,並達到《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規定的護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年限的,可直接聘任護師專業技術職務。
『貳』 黑龍江省醫療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標准有哪些
黑人發[2007]72號
各市(地)人事局,省農墾、森工總局人事局,省直各單位人事(幹部)處:
為不斷完善《黑龍江省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標准》,我們針對這幾年在執行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在徵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對其部分條款進行了修改。現將修改後的《評審標准》印發給你們,請各地、各部門從今年起,認真按新的《評審標准》做好推薦和評審工作。
二〇〇七年六月四日
黑龍江省醫療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標准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客觀公正地評價衛生技術人員的能力與水平,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及《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黑龍江省衛生各專業特點,制定本評審標准。
第二條 在本評審標准中,醫療衛生系列劃分為臨床醫學、預防醫學、醫學輔助技術、護理、中醫和醫學科學研究六大類。其資格名稱分別為:
一、臨床醫學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名稱為: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二、預防醫學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名稱為: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衛生檢驗人員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名稱為:副主任技師、主任技師;
三、醫學輔助技術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名稱為:副主任技師、主任技師;
四、護理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名稱為:副主任護師、主任護師;
五、中醫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名稱為: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六、醫學科學研究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名稱為:副研究員、研究員。
第三條 適用范圍
一、臨床醫學專業
臨床醫學專業的評審標准適用於從事西醫l臨床診斷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根據目前我國醫療機構專業設置情況,包括以下專業:
(一)按二級學科分類設置的醫療機構分為:全科、家庭醫學、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口腔、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病與性病科、精神病、腫瘤、病理、醫學影像、計劃生育等專業。
(二)按三級學科分類設置醫療機構分為: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腎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血液病、結核病、傳染病、風濕與臨床免疫、老年醫學、急診醫學、普通外科、骨外科、胸心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小兒外科、燒傷外科、整形外科、麻醉、運動醫學、康復醫學、婦科、產科、口腔內科、 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口腔整形、核醫學、放射治療、醫學檢驗等專業。
二、預防醫學專業
預防醫學專業評審標准適用於從事流行病、營養與食品衛生、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地方病、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衛生毒理、衛生檢驗、健康教育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醫學輔助技術專業
醫學輔助技術專業的評審標准適用於醫學檢驗、病理、醫學影像、麻醉等專業中從事診斷檢查或監測等操作技術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四、護理專業
護理專業的評審標准適用於從事臨床護理及護理管理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五、中醫專業
中醫專業的評審標准適用於從事臨床中醫內、外、婦、兒、腫瘤、骨傷、肛腸、針灸、推拿、康復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六、醫學科學研究專業
醫學科學研究專業評審標准適用於從事基礎醫學研究、預防醫學研究、臨床醫學研究及中醫學研究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二章 申報條件
第四條 凡申報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第五條 晉升上一級任職資格人員必須是被聘在崗人員,且任現職內各年度考核結果要求達到合格以上。
第六條 學歷、資歷要求
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副高級任職資格:
(一)具有醫學博士學位,取得中級任職資格2年以上。
(二)具有醫學碩士學位,取得中級任職資格5年以上。
(三)醫學大學本科畢業或具有學士學位,取得中級任職資格5年以上。
二、符合下列條件,可申報正高級任職資格:
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取得副高級任職資格5年以上。
三、學歷破格條件:
(一)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破格申報副高級任職資格:
1、具有全日制普通大學醫學專科畢業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6年以上,取得中級任職資格5年以上。
2、後取得大學醫學專科畢業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取得中級任職資格5年以上。
(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破格申報副主任護師任職資格:
1、具有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護理專業畢業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5年以上,取得主管護師任職資格5年以上。
2、後取得中等專業學校護理專業畢業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8年以上,取得主管護師任職資格5年以上。
(三)從事醫學輔助技術工作人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破格申報副主任技師任職資格:
1、具有全日制中等專業醫學專業畢業學歷,從事本專業工作25年以上,取得主管技師任職資格5年以上。
2、後取得中等專業醫學專業畢業學歷,從事本專業工作28年以上,取得主管技師任職資格5年以上。
第七條 獲取及處理信息的能力
一、外語要求:
申報正、副高級任職資格人員,必須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水平達到規定標准。
二、計算機要求:
申報正、副高級任職資格人員,必須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水平達到規定標准。
第三章 評審標准
第八條 臨床醫學專業評審標准
一、副主任醫師任職資格評審標准
(一)專業理論知識
l、系統掌握臨床醫學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2、掌握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及應用學知識。
3、熟悉與本專業有關的法律和法規,掌握本專業的技術規范、技術規程和規章制度。
4、廣泛閱讀專業期刊,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用於臨床實踐。
(二)工作經歷與能力
l、平均每年參加臨床工作不少於35—40周,並能完成規定的工作量。
2、熟練掌握本專業各種常見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及常用的診治技術、用葯原理,能獨立處理較多的危急、重症。
3、具有熟練的技術操作能力,對與本專業有關的診斷治療、監測方法及各項檢查有較廣泛了解。
4、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門診醫療診斷組織和管理能力。
5、主管和負責主治的病例的確診率、治癒或有效率、搶救成功率等醫療技術達到本地區先進水平。
6、具有指導下級醫師、進修醫師或協助指導研究生臨床工作的能力與經歷。
7、掌握科研選題、課題設計及研究方法,能結合本專業實踐提出課題開展科研工作,並進行總結。
(三)業績與成果
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二條(其中l是必備條件):
1、在國家級和省級學術刊物上各發表過一篇本專業學術論文或在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三篇或在國家級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論文二篇或省級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論文四篇(要求第一作者文章至少50%以上)。
2、正式出版的技術專著(本人編寫部分在2萬字以上)。
3、正式出版的全國或省內通用的大中專醫學教材(本人編寫部分在2萬字以上)。
4、獲省(部)級三等以上科技獎一項或地市、廳局級科技二等以上獎二項的等級額定獲獎人員。
5、有重大技術突破,達到省內或國內領先水平,被省級或國家及有關部門認定,證明其技術成果者。
二、主任醫師任職資格評審標准
(一)專業理論知識
1、系統掌握臨床醫學某一領域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術理論知識,並在某領域有所專長。
2、熟悉了解與其專業領域相關學科的新進展。
3、深入了解與本專業有關的法律和法規,掌握本專業的技術規范、技術規程和規章制度。
4、廣泛閱讀國內外專業期刊,深入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能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用於醫學實踐與科學研究。
(二)工作經歷與能力
1、平均每年參加臨床工作不少於30—35周,並能完成規定的工作量。
2、在本專業常見病的診斷治療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熟練正確地救治危重病症,獨立解決復雜疑難病例的診斷及重大技術問題,承擔院內外會診。
3、具有廣博的學識和應變能力,能夠全面承擔、指導本專業各項業務工作,並在專業范圍內有自己的專長和特長。
4、具有精諶的技術操作能力,對與本專業有關的診斷治療或監測方法及各項檢查的專業技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5、具有指導培養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或帶研究生臨床工作的經歷和能力。
6、具有跟蹤本專業先進水平及獨立承擔科研工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本專業的發展提出課題,有課題的設計、組織和總結能力。
(三)業績與成果
應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二條(其中l是必備條件):
1、在國際級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論文二篇或在國家級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論文三篇或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過二篇論文或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一篇論文和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三篇論文(要求第一作者文章至少50%以上)。
2、正式出版的技術專著(本人編寫部分在3萬字以上)。
3、正式出版的全國或省內通用的大中專醫學教材的主要參編者(本人編寫部分在3萬字以上)。
4、獲省(部)級科技二等獎一項或省(部)級科技三等獎二項或地市、廳局級一等獎二項的等級額定獲獎人員。
5、主持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或在本專業領域多次突破技術難題,得到國家有關部門認定,證明其技術成果者。
第九條 預防醫學專業評審標准
一、副主任醫師(副主任技師)任職資格評審標准
(一)專業理論知識
1、系統掌握預防醫學學科本專業較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並掌握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
2、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發展現狀及趨勢,了解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並有一定見解,能吸收新科研成就應用於實際。
3、積極承擔教學任務,有指導和培養中級以下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
(二)工作經歷與能力
l、堅持本專業第一線工作,完成規定工作量,具較豐富的本專業工作經驗,每年必須有三個月在現場工作。
2、熟練掌握預防醫學學科本專業疑難病的預防或保健等較大技術問題。
3、本專業基本技術操作熟練。
4、能指導本專業全面業務工作。
5、有組織本專業工作、科學研究、調研的能力。
(三)業績與成果
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二條(其中l是必備條件):
1、在國家級和省級學術刊物上各發表過一篇論文或在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三篇或在國家級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論文二篇或省級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論文三篇(要求第一作者文章至少50%以上)。
2、正式出版的技術專著(本人編寫部分在2萬字以上)。
3、正式出版的全國或省內通用的大中專醫學教材(本人編寫部分在2萬字以上)。
4、獲省(部)級三等以上科技獎一項或地市、廳局級科技二等以上獎二項的等級額定獲獎人員。
5、有重大技術突破,達到省內或國內領先水平,被省級或國家及有關部門認定,證明其技術成果者。
二、主任醫師(主任技師)任職資格評審標准
(一)專業理論知識
1、精通預防醫學學科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並能將相關專業知識有機地與本專業知識結合、指導工作。
2.及時掌握本專業國內外發展現狀與趨勢,並吸取最新科研成就應用於實際工作。
3、積極承擔教學任務,有培養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
(二)工作經歷與能力
l、堅持本專業第一線工作,完成規定工作量,具有豐富的本專業工作經驗,每年至少有三個月時間堅持在現場進行調查、了解或研究工作。
2、精通本專業業務,熟練解決本專業疑難及新發現疾病的預防、保健等重大技術問題。
3、熟練掌握本專業基本技術操作,了解或應用本專業最新技術。
4、能夠組織、指導本專業全面業務技術工作,是本專業或學科的學術、技術帶頭人。
5、有主持本專業科學研究、調研的能力。
(三)業績與成果
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二條(其中1是必備條件):
1、在國際級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論文二篇或在國家級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論文三篇或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過二篇論文或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一篇論文和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三篇論文(要求第一作者文章至少50%以上)。
2、正式出版的技術專著(本人編寫部分在3萬字以上)。
3、正式出版的全國或省內通用的大中專醫學教材的主要參編者(本人編寫部分在3萬字以上)。
4、獲省(部)級科技二等獎一項或省(部)級科技三等獎二項或地市、廳局級一等獎二項的等級額定獲獎人員。
5、主持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或在本專業領域多次突破技術難題,得到國家有關部門認定,證明其技術成果者。
第十條 醫學輔助技術專業評審標准
一、副主任技師任職資格評審標准
(一)專業理論知識
1、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了解本專業儀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保養知識。
3、掌握醫學影像、核醫學、醫學檢驗、麻醉等專業中相關專業的理論知識。
4、全面了解本專業的新技術、新進展。
(二)工作經歷與能力
1、堅持在業務第一線工作,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平均每年從事本專業的工作時間不少於35—40周,具有較豐富的技術工作經驗。
2、掌握本專業業務技術工作,有指導下級技術人員工作的能力。
3、掌握較復雜的技術操作,並具備解決較疑難技術問題的能力。
4、靈活運用相關專業的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三)業績與成果
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二條(其中1是必備條件):
l、在國家級和省級學術刊物上各發表過一篇論文或在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三篇或在國家級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論文二篇或省級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論文三篇(要求第一作者文章至少50%以上)。
2、正式出版的技術專著(本人編寫部分在2萬字以上)。
3、正式出版的全國或省內通用的大中專醫學教材(本人編寫部分在2萬字以上)。
4、獲省(部)級三等以上科技獎一項或地市、廳局級科技二等以上獎二項的等級額定獲獎人員。
5、有重大技術突破,達到省內或國內領先水平,被省級或國家及有關部門認定,證明其技術成果者。
二、主任技師任職資格評審標准
(一)專業理論知識
1、精通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理論,系統掌握本專業的技術知識。
2、熟練掌握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能掌握相關學科的新進展。
3、及時掌握本專業技術工作的國內外發展現狀及趨勢,並有創新意識。
(二)工作經歷與能力
1、堅持在業務第一線工作,完成規定工作量,在本專業工作不少於30—35周,具有較豐富的技術工作經驗。
2、能組織、指導本專業全面業務技術工作,是本專業或學科的技術骨幹。
3、能熟練、正確地解決疑難的技術問題,並能了解或應用最新技術。
4、能協助科主任做好本專業的工作,具備指導下級技術人員工作的能力和有專業科學研究的能力,並能撰寫較高水半的論文。
(三)業績與成果
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二條(其中l是必備條件):
l、在國際級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論文二篇或在國家級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論文三篇或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過二篇論文或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一篇論文和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三篇論文(要求第一作者文章至少50%以上)。
2、正式出版的技術專著(本人編寫部分在3萬字以上)。
3、正式出版的全國或省內通用的大中專醫學教材的主要參編者(本人編寫部分在3萬字以上)。
4、獲省(部)級科技二等獎一項或省(部)級科技三等獎二項或地市、廳局級一等獎二項的等級額定獲獎人員。
5、主持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或在本專業領域多次突破技術難題,得到國家有關部門認定,證明其技術成果者。
『叄』 新生兒配奶間工作制度
你的孩子已經過了新生兒期,40天大出現吐奶的情況,作為一個小兒外科醫生,我這樣幫您分析和建議
1)如果之前沒有任何類似的病史,請注意孩子現在是不是著涼了或者消化不好。
2)如果出生以後一直有吐奶病史,需要警惕幾種疾病,一個是先天性幽門狹窄,還有就是腸旋轉不良,這兩種是新生兒吐奶的最大外科因素。如果嘔吐一直不能緩解,及時到小兒外科就診。
3)試著餵奶後把小孩靠在你肩膀上,輕輕拍背部,有利於小孩奶液進入胃腸道。
『肆』 華西醫院門診部有婦科嗎婦科醫生哪個好
有婦科的,所有的醫生都是比較優秀的。
門診二樓開放診斷室31間,分別設置甲狀腺乳腺外科、胃腸外科、肝膽胰脾外科、普通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中西醫痔瘺科、胸外科、皮膚科、血管外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中西醫結合科、感染科、心理衛生、神經內科、風濕免疫科、消化內科、腫瘤科、血液內科、骨科、腎臟內科、小兒外科、心臟外科、婦科、小兒內科等專家、專科門診以及便門門診。
門診三樓設置外科治療室、眼科專科門診及眼科特殊檢查室、耳鼻喉科專科門診及耳鼻喉內窺鏡檢查室、麻醉專科門診、理療康復科診斷室及治療室。實驗醫學科、超聲診斷科、病理科以及心電圖室、超聲心動圖室、肌電圖、腦電圖、腦血流圖、植物神經功能檢查、胃腸纖維內窺鏡、直腸鏡、肺功能檢查室、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室等均位於門診三樓。
(4)小兒外科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華西醫院門診部的相關情況:
1、門診醫師由華西醫院派出。其中一級專家15人,二級專家4人,三級專家8人,四級專家26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佔56%以上。
2、門診科建立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各類醫療服務流程、行為及崗位規范。醫務人員嚴格執行各項制度、醫療服務流程行為與崗位規范。
『伍』 山東省日照市人們醫院是不是合作醫療定點醫院
肯定是啊 日照市人民醫院始建於1949年,現為全市唯一一所三級綜合性醫院,全市的醫療、教學、科研、保健中心,是濟寧醫學院的非直屬附屬醫院。2002年5月由老城區整體東遷至新市區醫院佔地285畝,其中醫療區佔地190畝。業務用房5萬余平方米(門診樓1.03萬m2,綜合病房樓2.8萬m2,保健病房樓1.06萬m2)。開放床位926張。2006年全院共完成門診診療37.5萬人次,出院人數3萬餘人次,開展各類手術1.1萬例。泰安路126號。現有在職正式職工893人。其中高級職稱169人,中級職稱338人;博士、碩士60人,本科以上學歷人員達50%以上。擁有西門子16層螺旋CT、R200數字化胃腸機、飛利浦高檔數字化彩超、數字化DR、美國通用2000D數字化乳腺機、日立磁共振、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套數字內窺鏡等先進醫療設備400餘台(套),設備總值近億元。設有行政職能科室16個,臨床科室32個,醫技科室20個,其中小兒外科為省級特色專科,有市級重點學科6個、市級重點建設專科6個,超聲科承擔了一項國家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設有全市「120」急救中心、白內障復明中心、矯形外科中心、臨床檢驗中心等。堅持「科教興院」,重視加強與國內外醫療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加入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跨省市醫療協作網,建立了與荷蘭伊薩拉醫院、韓國早安醫院的友好關系,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措施,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學習引進先進技術,成功開展了冠狀。動脈搭橋術、肝移植術、腎移植術、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冠狀動脈造影加支架置入術、復雜腦瘤切除、斷肢再植、角膜移植、腫瘤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腔鏡微創外科手術等先進技術,多項技術達到國內同級醫院先進水平。近年來,獲得省、市級科技進步獎150餘項,獲國家專利6項。不斷加強內部管理,重視管理隊伍建設,規范設備購置、新葯引進等各項工作,逐步健全各級各類人員職責及規章制度。全面推行院務公開,所有設備物資采購、基建工程項目一律招標,實現了「陽光作業」。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注重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積極採取措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努力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安全的醫療服務,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先後榮獲全省衛生系統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模範愛嬰醫院、全省百佳醫院、全省優質醫療服務單位、淮海經濟協作區十佳醫院等稱號
『陸』 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
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坐落於杉玉林市中心,交通方便,是桂東南最大的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屬衛生部核定的全國 500家最大的綜合性醫院之一。
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前身是1938年(民國27年)1月1日成立的鬱林衛生區省立醫院。1942年3月,鬱林衛生區衛生事務所與省立鬱林中心衛生院合並改組為省立鬱林中心衛生院。1943年6月,鬱林中心衛生院改名為省立鬱林醫院。1944年成立鬱林縣衛生院,地址在蒲塘圩,抗日戰爭結束後遷回鬱林縣城公共會場後面。1947年省立鬱林醫院與鬱林縣衛生院合並,改名為鬱林公立醫院。1949年11月,鬱林縣解放,我人民政府接管後與1950年1月改名鬱林專區人民醫院,院址在縣城東門口,即現在玉林地區中醫院位置。1951年夏季,鬱林縣劃歸容縣專區管轄後改名容縣專區人民醫院。1957年秋改稱玉林專區人民醫院。1958年移點到玉林縣城東郊廣東坡(即醫院現址)進行擴建,與1960年冬季擴建竣工後搬遷。1968年10月改稱玉林地區人民醫院。「文化大革命」期間,曾與玉林地區中醫院、玉林地區衛生防疫站,玉林地區衛生學校附院等三家醫院單位合並為玉林地區衛生防治院。1978年恢復玉林地區人民醫院建制。1997年10月,玉林「撤地設市」,更名為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
六十二年來,醫院走過了一條艱苦創業的道路。她從原來只有32個人,40張病床,主要設備只配備一些常規檢驗儀器、普通小手術器械和20毫安X光機一台,只能開展闌尾切除手術的小醫院,發展到現在開放病床650張,正式編制職工1004人,佔地面積102406.5平方米,其中醫療用房面積32677.8平方米,年門診量60萬多人次,年出院病人1.6萬人次,分科較細,設備較全,技術水平較高,能擔負起全市五縣二區、廣東毗鄰地區的醫療、預防、科研、教學等重要任務的綜合性醫院。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乘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醫院建設飛速發展,蒸蒸日上。經過銳意改革,落實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醫療設備不斷更新,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尤其是九十年代以來,堅持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基本方針和方向。在管理上,大力倡導「服務在先、優質為本、有益社會、發展醫院、改善個人」的辦院宗旨,明確醫療服務以病人為中心,醫院發展以質量效率為基礎,持續發展以職工素質為依據的管理思路。圍繞實施科學管理。加強人才培養,提高醫療質量為目標,針對市場經濟下如何加強行業規范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使醫院綜合實力屬廣西級醫院先進行列。
目前,醫院已擁有一大批現代化程度高的先進醫療儀器。如核磁共振美國產的Max-640全身CT,德國西門子900c呼吸機710麻醉機,德國貝朗血透機,體外循環機,300毫安帶電視x光機,前列腺射頻儀,彩色經顱多普勒,電磁波定位碎石機,彩色B超,美國產的OEC9600c臂數字成影機,大型全自動化儀,電視胃腸電子鏡顯像儀,纖支鏡,腹腔鏡等大型現代化醫療器械。
如今,醫院擁有一支臨床經驗豐富,技術水平、理論水平高的醫療技術骨幹隊伍。有主任醫師8人,副高技術職稱64人,中級技術職稱293人,其中主治醫師92人,醫院被廣西醫科大學認定為教學醫院。在這些高中級技術人員的主持和帶領下,醫療工作達到較高水平,現能開展了斷肢(指)再植術、腎移植術、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經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術、射頻消融術、腦血管畸形、急性腦血栓形成的介入放射治療等,聽神經瘤切除、巨大腦膜瘤切除、各種肌皮瓣、骨瓣移植等高難度顯微外科手術,頸椎前後路、胸椎、骶椎的高難度手術等100多項重點專科已初具規模。近年來,我院承擔了各級科研課題100多項,獲國家和省市級科研成果獎30餘項。1998年到1999年,在國家級刊物及學術會議發表論文76篇,在省級刊物及學術會議發表論文111篇。
幾年來,醫院先後被廣西區黨委、政府、區衛生廳、玉林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醫院」、「文明單位」,1996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衛生部授予「愛嬰醫院」,1999年獲三級甲等醫院、高等醫學院校醫院。
『柒』 聚焦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三大焦點是什麼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印發《關於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完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三大焦點:
提高醫生收入是否會導致醫療費用上漲?
根據指導意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重慶、四川、陝西、青海、寧夏等11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各選擇3個市(州、區),除西藏外的其他省份各選擇1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進行試點。
采訪了解到,一些地方在薪酬改革實踐中,並未增加患者的醫療自付支出。數據顯示,2015年,成都市新都區第二人民醫院醫務人員平均工資較2012年增加13%;而該院的「葯佔比」較2012年下降6.87%;抗菌葯物采購價格平均下降56%,共實現葯品讓利1527萬元;門診、住院患者次均費用分別為131.17元、5557.89元,均低於成都市區級公立醫院平均水平。
調整後的醫療費用按規定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捌』 為什麼兒童外科是獨立的一個外科
你所說的兒童外科即小兒外科。
小兒外科只是一種大外科的細分,只有在大型綜合性醫院才能細化專業分科。或在專業兒童醫院,有小兒外科。
主治醫師即中級職稱的醫生,要看具體是什麼心臟手術了,手術等級制度有嚴格的劃分,就是說,住院醫師(初級職稱)能主刀哪些手術,主治醫師又能主刀哪些手術,等等。要是一個留學歸來的博士學位的主治醫師,是能勝任某些手術的。
外科劃分是依據不同解剖部位來劃分的,如:骨外科、神經外科、心臟外科、血管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腹部外科、胃腸外科、肝膽胰外科、甲狀腺乳腺外科等等,這是大外科的劃分,醫院越大,劃分越細。像骨外科又可劃分為:創傷外科、足踝外科、手外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骨腫瘤科、矯形外科等。
祝:健康快樂!
『玖』 手術分級制度的分級標准
手術依據其技術難度、復雜性和風險度,將手術分為四級:
1、一級手術:手術過程簡單、技術難度較低、、風險度較小的各種手術。
2、二級手術:手術過程不復雜、技術難度一般、風險度中等的各種手術。
3、三級手術:手術過程較復雜、技術難度較大、風險度較大的各種手術。
4、四級手術:手術過程復雜、技術難度大、風險度大的各種手術。
(9)小兒外科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手術許可權
(一)低年資住院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可主持一級手術。
(二)高年資住院醫師:在熟練掌握一級手術的基礎上,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可逐步開展二級手術。
(三)低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二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三級手術。
(四)高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
(五)低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四級手術。
(六)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四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或根據實際情況可主持新技術、新項目手術及科研項目手術。
(七)主任醫師:可主持四級手術以及一般新技術、新項目手術或經主管部門批準的高風險科研項目手術。
(八)對資格准入手術,除必須符合上述規定外,手術主持人還必須是已獲得相應專項手術的准入資格者。
參考資料
網路-手術分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