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

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26 19:26:50

『壹』 北京市80歲以上老人每月政府補助100元,發放的方式是什麼

充值至老年人北京通—養老助殘卡額度賬戶。

向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殘疾人)發放養老(助殘)券,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老年人(殘疾人)提供多種方式的養老(助殘)服務,以滿足老年人和殘疾人在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服務需求。

老年人(殘疾人)可通過養老(助殘)券購買社區和社會各項養老(助殘)服務。具體標準是為60至79周歲的重度殘疾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養老(助殘)券;為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養老(助殘)券。

對10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在本市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及住院發生的,且符合本市有關醫療報銷規定的醫療費用中的個人按比例負擔部分給以補助。

(1)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擴展閱讀:

利用城鄉社區公益性用房、單位內部設施、居民空閑房屋等社會資源建立養老(助殘)餐桌。採取政府適度補助租金、項目補貼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由各級居家養老(助殘)服務工作主管部門,選擇有資質且具有一定規模的品牌餐飲企業提供社區餐飲服務。

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市具備條件的城鄉社區(村)建立養老(助殘)餐桌,為老年人(殘疾人)提供安全的配餐、就餐服務,並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提供家庭送餐服務。

『貳』 居家養老工作站是什麼性質單位是否是中央派駐的。

您好!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與醫療服務以及精神關愛服務。主要形式有兩種: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開展照料服務;在社區創辦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務。服務一般是三無"老人。2014年我國老齡人口突破2.5億大關,老齡人口比例嚴重超過老齡化標准,我國早已逐步進入老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各地開始對養老福利模式進行積極的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應運而生。
居家養老由大連市首創,它最大的特點是解決了社會養老機構不足的困難,將大齡下崗女職工和缺乏生活照顧、需要居家看護的孤老這兩個困難群體的需要相結合,調動社會和企業的力量出資建立家庭養老院,成為老人、養護員、政府和多方受益的良好模式。但如果長期採用大齡下崗女職工作為服務者,不引進年輕化的專業人才,居家養老將會很難發展到新的高度。現在全國各地高校已經陸續開辦與養老相關的專業, 相關產業更應該及時引進專業人才,完善我國養老模式。
2015年5月1日起,《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正式實施。北京居家養老 子女帶薪護理政策2016年年內出台。
現存的居家養老模式不能滿足老年人在健康、安全、快樂等方面的需求。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上也涌現出一系列如只為父母設計的桔豆電視盒子等高科技產品,是中國式養老的新形式。
居家養老工作站由社區工作站舉辦,不是中央派駐的。謝謝閱讀!

『叄』 房企眼中的養老業玩法

伴隨著日益龐大的銀色浪潮,養老產業風頭一時無兩,告別了借養老炒作的噱頭,養老地產也向著「養老社區模式」轉變,無出其右地成為各方資本競相瓜分的蛋糕。兩年前,曾經認為養老地產毫無利潤的北京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悄然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政府投建養老大資料庫引導養老產業投資,而在其他房地產企業眼中,北京「十三五」的養老產業腳步又將邁向何方?

中坤投資黃怒波:應建立養老產業大資料庫

兩年前,因為看不到房企進軍養老產業的「錢途」,黃怒波曾拋出「養老地產根本沒有利潤可言」的斷言,在業界引起不小爭議。「養老地產不是單純的地產,而是一個生態型的組合,需要山水環境、基礎設施、文化交通需求等多方面配合,條件十分苛刻。同時急需的政府長期扶持也很難到位,盈利空間的確十分有限。」

但隨著《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以下稱《條例》)的出台,他的想法開始有了轉變,用黃怒波自己的話說,就是「中國養老產業新的突破已經形成」,很多房地產企業都開始探討、研究進軍養老領域。「此前北京的《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市機構養老床位數量將達到16萬張。相較於全市那麼多的老年人,這個數量還是少了些,意味著居家養老將是未來北京養老產業的主流,無形中也為社會資本進入留下了很大空間。」黃怒波表示。

「北京的居家養老是個很現實的話題。」黃怒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之前有房地產企業到郊區建設養老社區,部分當地居民產生了疑問,認為中心城區老人到當地養老難以給該區帶來太多利潤,還可能會增加城市基礎服務的負擔。所以我們不如發動社區的力量,組建居家養老系統,為家庭和政府卸下一部分養老重擔。」

而要建立有效的居家養老體系,離不開社會資本的強有力支持。《條例》中就提出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引導、支持、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居家養老服務,並明確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企業和社會組織將享受政府給予的政策扶持。

頂層設計靴子落地雖已久,但不少追求投資回報「短平快」的企業家看不到居家養老產業持久的盈利模式,仍處於觀望階段。「政府有提供養老相關公共產品的責任,而因缺乏固定收益,房地產企業不敢貿然進軍時,也需要政府拿出有力的鼓勵政策。」黃怒波直言,首先提供給養老產業的土地價格不能太高。一言概之,他認為最適合北京的居家養老發展模式應該是政府定政策、建平台,通過資金補貼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談及政府在居家養老領域所要發揮的作用,黃怒波建議財政資金應向建設居家養老的大資料庫傾斜。「利用大數據,我們就能了解到某個轄區有多少老人,他們年紀多大,經濟狀況如何,然後將收集到的數據同步到附近醫院的病歷上,以應對老人的醫療需求。」

利華地產祖紹春:房企投資進軍養老產業不適用短平快

在利華地產副董事長祖紹春眼中,「養老社區模式」的新定位比此前以養老為噱頭的地產炒作要精準得多。「社區雖然不大,但是五臟俱全,老人需要的醫療、商用、服務等配套設施都完備,未來還將實現『小病不出院』的目標。這就是社區養老的優勢所在。」祖紹春表示。

合理的規劃卻難掩利潤單薄的現狀。祖紹春坦言,目前大多數房企進軍養老領域的意願並不高,「最大的原因還是利潤太低。首先養老地產需要娛樂、健身等配套設施,無形中增加了成本。其次,對於房地產業來說,銷售或出租是最重要的盈利手段,但即使在北京等區位條件極佳的項目,入住率也只在六七成左右。這種情況下,企業想要守住10%左右的盈利率都比較艱難」。

談及一些房企追求投資收益「短平快」和養老地產投資回報期長的矛盾,祖紹春反復強調,房企建設養老機構,在投資規劃時一定要循序漸進。「除了項目建設本身的支出,還要注意配套設施、培養團隊等費用,前期的規劃應把這些都囊括進來。」祖紹春表示,「同時投資也要有度,切不可貪大。」他向北京商報記者舉例稱,業內名聲在外的壽山福海老年公寓剛營業時僅有100張床位,後期經營狀況良好才慢慢增加床位,「沒有養老機構能迅速盈利,所以結合服務、管理經驗做好謀劃是最重要的」。

如今,利華地產在河北淶水的閱唐山水已經成為各界關注的養老地產樣板項目,成功或失敗決定了許多社會資本進入環京養老圈的步伐。祖紹春篤定地表示,自己闖盪養老領域的腳步還將繼續,「目前淶水這邊的工作還在繼續,大概仍有幾百畝土地待建。目前的困擾是相應的政策有些模糊,一些資金優惠政策也遲遲不落地。未來我們肯定還是會繼續推進養老項目,只是會根據不同的情況,在投資力度上有所增減。」

北控置業張文華:養老有效供給關鍵在摸清底數

同樣認可房企投資養老前景的還有北京北控置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文華。他直言近些年來政府對養老的推動非常積極,「最顯著的突破就是現在養老用地供地方式可以採用協議出讓」。據了解,對於想要進軍養老產業的企業來說,以招拍掛形式購置土地的花費幾乎佔到了建設運營成本中的最大一塊,而如果採用協議出讓,不僅能夠為資金普遍比較緊張的養老企業節省一大部分成本,還能幫助企業在北京拿到相對合適位置的土地。

在張文華看來,大多數老年人受傳統文化影響較深,比較願意在家裡養老,讓子女就近照顧,「而且目前市場上一些民營養老機構的定價相對較高,很難符合老年人傳統的消費觀念,這也就導致未來居家養老將在北京養老市場中成為主流」。不過,日前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透露,近期北京正在研究對中心城區子女照顧老人進行補貼,以引導這些地區老人盡量選擇居家養老。而隨著《條例》的出台,北京推動居家養老相關產業的步伐也在加快。「我們注意到整個城市規劃過程中對各類養老機構設施都有重點的進行了布局,居家養老特別受到關注。」張文華說。

《條例》出台一年後,在剛剛閉幕的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本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北京要增加養老設施的有效供給。張文華認為,實現「有效」供給的關鍵是摸清底數。「首先要摸清到底有多少老年人、他們的老齡程度如何,這樣就能了解具體的養老服務需求。」張文華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此外,還要摸清在居家養老過程中,哪些基礎設施需要政府幫忙提供。比如老年訂送餐服務,就要弄清楚是政府自己建餐飲中心還是找就近餐館提供服務,如果購買服務,就要對餐館的價格和衛生狀況加強監管。」北京商報記者肖瑋張暢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2-0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肆』 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何時閉幕

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式定於2015年1月23日(星期五)上午9:00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屆時,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將作政府工作報告。

會議議程
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建議本次的會議議程為:
1.聽取和審議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審議北京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書面報告,審查和批准北京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與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3.審議北京市201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預算草案的書面報告,審查和批准北京市2014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和2015年預算;
4.審議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草案)》的議案;
5.審議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情況的書面報告;
6.聽取和審議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7.聽取和審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8.聽取和審議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9.選舉事項。

大會預計開6天半。

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將於29日閉幕

『伍』 北京地鐵6號線試點魔窗系統 黑庄戶農民房核准延期批復

北京將擴大集中式居家養老機構試點

昨天下午,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和信訪工作等事項。會議要求,積極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擴大集中式居家養老機構試點。提高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完善養老服務運營扶持政策。做好政策銜接,推動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落實好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將養老服務工作納入「七有」「五性」評價監測體系。加強對民辦公助養老機構的監管,嚴厲打擊以「以房養老」名義開展非法集資等侵害老年人權益行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北京市90歲以上老人有什麼待遇

北京市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將享受免費乘坐公交車,免費游覽公園、風景名勝等優待政策,9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還將享受每月100元至 200元津貼。
65歲以上 免費坐公交
北京市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憑專用老年優待乘車證可以全天不限次免費乘坐市域內所有地面公交車。城市公交車站要設置無障礙等候專區,方便老年人乘車。城市公共交通車輛要設立不低於坐席數10%的老幼病殘孕專座。

65歲以上 免費逛公園
市、區(縣)級政府投資主辦或控股公園、風景名勝等旅遊景區對本市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收門票費(大型活動期間除外)。60至64周歲老年人可以繼續以50元的優惠價格購買市屬公園通用年票。提倡非政府投資主辦或控股的公園、風景名勝等旅遊景區,對老年人給予適當優惠。

60歲以上 免費去博物館
市、區(縣)級財政支持的各類博物館(院)、美術科技和紀念場館、烈士紀念建築物、名人故居、公共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向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開放。

特困老人 享受養老補貼
低收入、純老年戶、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及高齡等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根據條件可享受50元至250元不等的居家養老服務補貼。

90歲以上 發放高齡津貼
從今年起向具有北京市戶籍、年滿9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其中,90周歲至99周歲的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200元。
符合高齡津貼發放條件的人員,可向戶籍所在地的居(村)委會提出申請,經公示、核實、審查、核准後的次月開始發放。從申請人年滿90周歲或年滿100周歲的當月起計發。

老年人 就醫六優先
大、中型醫療機構對老年人就醫提供「六優先」(掛號、就診、化驗、檢查、交費、取葯)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老年人實行「三優先」(就診、出診、建立家庭病床)服務。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老年人免收普通門診掛號費,免費建立健康檔案,對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和生活困難補助的老年人免收家庭病床查床費。社區服務中心每年為無社會養老保障的老年人免費提供一次體檢。

『柒』 居家養老的介紹

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與醫療服務以及精神關愛服務。主要形式有兩種: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開展照料服務;在社區創辦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務。服務一般是三無」老人。2014年我國老齡人口突破2.5億大關,老齡人口比例嚴重超過老齡化標准,我國早已逐步進入老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各地開始對養老福利模式進行積極的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應運而生。居家養老由大連市首創,它最大的特點是解決了社會養老機構不足的困難,將大齡下崗女職工和缺乏生活照顧、需要居家看護的孤老這兩個困難群體的需要相結合,調動社會和企業的力量出資建立家庭養老院,成為老人、養護員、政府和多方受益的良好模式。但如果長期採用大齡下崗女職工作為服務者,不引進年輕化的專業人才,居家養老將會很難發展到新的高度。現在全國各地高校已經陸續開辦與養老相關的專業, 相關產業更應該及時引進專業人才,完善我國養老模式。2015年5月1日起,《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正式實施。北京居家養老 子女帶薪護理政策2016年年內出台。1現存的居家養老模式不能滿足老年人在健康、安全、快樂等方面的需求。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上也涌現出一系列如只為父母設計的桔豆電視盒子等高科技產品,是中國式養老的新形式

『捌』 居家養老是什麼意思

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與醫療服務以及精神關愛服務。主要形式有兩種: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開展照料服務;在社區創辦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務。服務一般是三無」老人。2014年我國老齡人口突破2.5億大關,老齡人口比例嚴重超過老齡化標准,我國早已逐步進入老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各地開始對養老福利模式進行積極的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應運而生。
居家養老由大連市首創,它最大的特點是解決了社會養老機構不足的困難,將大齡下崗女職工和缺乏生活照顧、需要居家看護的孤老這兩個困難群體的需要相結合,調動社會和企業的力量出資建立家庭養老院,成為老人、養護員、政府和多方受益的良好模式。但如果長期採用大齡下崗女職工作為服務者,不引進年輕化的專業人才,居家養老將會很難發展到新的高度。現在全國各地高校已經陸續開辦與養老相關的專業, 相關產業更應該及時引進專業人才,完善我國養老模式。
2015年5月1日起,《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正式實施。北京居家養老 子女帶薪護理政策2016年年內出台。
現存的居家養老模式不能滿足老年人在健康、安全、快樂等方面的需求。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上也涌現出一系列如只為父母設計的桔豆電視盒子等高科技產品,是中國式養老的新形式。

『玖』 如何完善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服務

2015年5月1日,《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正式實施,明確居家養老服務要在政府主導下,以城鄉社區為依託,以社會保障制度為支撐,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企業、社會組織提供專業化服務,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志願者提供公益互助服務,滿足居家老人社會化服務需求。

三年來,全市共扶持養老照料中心建設項目256個。同時,社區養老服務驛站也成為打造居家養老「總服務台」。按照「設施政府無償提供、運營商低償運營」思路,委託社會力量開展連鎖化運營,驛站為老年人提供周邊、身邊、床邊能夠享受到的日間照料、呼叫服務、助餐服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等服務功能。2016年至2017年,全市計劃建設350個驛站,截至8月底,已開業運營226個。

『拾』 事業單位失能老人可申請長護金嗎

據了解,按照政策,即將享受養老護理補貼的對象為具有重慶市戶籍的城鄉低保對象、城市「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對象中年滿60周歲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具體包括:肢體、智力、精神、視力四類一、二級重度殘疾失能老年人和因病癱瘓卧床不起6個月以上的重病失能老年人;具有銅梁區戶籍的城鄉低保對象、城市「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對象中的年滿80周歲的高齡老年人(不含前述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從2015年7月1日起執行。

如何申請領取補貼?養老護理補貼由本人或委託代理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申請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養老護理補貼的對象須提交戶口簿、身份證、低保證、殘疾人證(第二代)等材料的原件及復印件。

申請經濟困難高齡老年人養老護理補貼的對象須提交的材料基本一樣。由委託代理人申請的,還需提供委託書和代理人的居民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等相關證明材料。集中供養的城市「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對象可由其所在供養機構向當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統一申請辦理。

失能老人國家補助標準是多少?

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誰來護理他們?近日,記者從區民政局獲悉,按照相關政策,我區四類高齡、失能老人可申請領取護理補貼,補貼標准為每人每月200元。地區不同,補貼標准不一樣,請以當地政府發布的標准為准。

北京失能老人補貼

2017年起,北京市經濟困難的失能老人、高齡老人可以領取「居家養老服務補貼」,補貼直接打入養老卡中,惠及全市各類困難老人4.8萬人。

今年底前,全市65歲以上老人將可拿到「養老卡」。明年起,啟動60歲以上老人養老卡制卡工作。

昨日,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來到海淀區,對其「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落實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金融局和海淀區政府等多部門進行工作匯報。

據市民政局介紹,《關於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和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已起草完成,有望明年1月實施,全市大約有4.8萬各類困難老人可享受該補貼。其中失能老人每月可獲得最低300元,用於購買護理服務;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70歲以上的「失獨」老人每月有不低於100元補貼,用於購買服務。這些補貼並不以現金方式發放,而是以「電子代金券」的形式打入養老卡中,只能用於購買預防保健、就醫陪護、居家護理、生活照料等照料護理服務,由150餘家養老服務單位提供,且不得以其他商品代替服務。當年未用盡的補貼額度可延期到次年年底前使用。

熱點內容
勞動法是全國通用嗎 發布:2025-02-09 11:50:07 瀏覽:595
人民法院警示教育案例選編第四輯 發布:2025-02-09 11:44:22 瀏覽:844
謝丹律師 發布:2025-02-09 11:38:26 瀏覽:994
清華大學法學院招生簡章 發布:2025-02-09 11:18:52 瀏覽:303
上海勞動法試用期工資規定 發布:2025-02-09 11:07:05 瀏覽:126
中南政法法學院 發布:2025-02-09 10:42:14 瀏覽:693
行政法案例分析要點 發布:2025-02-09 10:40:16 瀏覽:435
女朋友和我分手後死了我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10:37:56 瀏覽:969
月息3違約金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9 09:01:01 瀏覽:551
刑事訴訟法再審抗訴 發布:2025-02-09 08:58:44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