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開荒地的法律法規

開荒地的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4-27 02:23:00

1. 把別人家祖墳推平,開荒種地,屬什麼違法行為

要看具體的情況來分析。如果是故意毀壞他人墳墓則依法受到治安處罰。如果出現侮辱或者盜竊屍體的,就構成犯罪。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五條 規定故意損壞污損他人墳墓或損壞丟棄他人屍骨骨灰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如從墳墓中、停屍間、或從其他任何停放屍體的地方秘密竊取屍體。屍體,是指已經死亡的人的身體的全部或者一部。盜竊屍體的一部分的,則會觸犯侮辱屍體罪。

而且私開荒地有可能構成非法佔用耕地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土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 開荒地新政策國家規定

開荒地國家新政策年規定:開荒者有權使用被開荒的土地,可以用來耕種,但不能用於建房。對於開荒地,一般是維持原有開荒者的使用權。但如果原有開荒者在開荒後又撂荒,後續的開荒者能否取得開荒地的使用權,要看前一個開荒者是否構成了撂荒的事實。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四十七條 第一款、第二款
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徵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徵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將徵收范圍、土地現狀、徵收目的、補償標准、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徵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3. 國家對開荒土地的政策是什麼

一、開荒前需要明確荒地的所屬:如果是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可以進行開荒並用於農業,但不能用於建房;如果是歸村集體的荒地,需要和村集體進行協商之後才可開墾使用。對於「四荒地」(指的是荒山、荒溝、荒丘以及荒灘),國家是鼓勵開荒的,如果村集體內沒有人開發,也可承包給集體以外的人。二、【法律依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條開墾未利用的土地,必須經過科學論證和評估,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可開墾的區域內,經依法批准後進行。禁止毀壞森林、草原開墾耕地,禁止圍湖造田和侵佔江河灘地。第四十一條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對農村開荒地如何規定

荒溝、荒山等荒地都屬於農村集體所有,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通過招標、拍賣等方式進行發包。經依法承包的,取得土地使用權。未經村集體同意的開荒地,應當返還給村集體。

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四十四條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適用本章規定。

第四十五條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的,應當簽訂承包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承包期限等,由雙方協商確定。以招標、拍賣方式承包的,承包費通過公開競標、競價確定;以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承包費由雙方議定。

第四十六條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直接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實行承包經營,也可以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折股分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後,再實行承包經營或者股份合作經營。

(4)開荒地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土地管理,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第三條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全面規劃,嚴格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制止非法佔用土地的行為。

第四條 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前款所稱農用地是指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

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遊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第五條 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國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設置及其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提出檢舉和控告。

第七條 在保護和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進行有關的科學研究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5. 自己開荒的土地受法律保護嗎

法律分析】:自己開荒的土地受不受法律保護根據情況而定:1、如果開荒的土地沒有所有權,開荒土地屬於個人行為,沒有獲得荒地的承包經營權,在面臨徵收情況時,自然就不會獲得土地徵收補償費;2、開荒地如果是依法的,受法律保護,對開墾的荒地有使用權,面臨個人開荒地應該給與補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九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條 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第十二條 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登記,依照有關不動產登記的法律、行政法規執行。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6. 農民開荒地受保護嗎

是不容易獲得保護的,農村開荒的土地,其所有權仍屬於農村集體組織所有,其所有權不屬於個人,所以不能與承包土地享有同等權利。根據《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的規定: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佔有人佔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及其利息。所以,應當支付本著物盡其用的物權法原則,開墾荒地形成的佔有當屬於善意佔有,佔有人因佔有使用該地所得的收獲物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同時佔有人為使邊角荒地成為能夠耕種的田地而投入的人力和物力等有益費用也應當受到保護。善意佔有人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

7. 國家對農村個人開荒土地有什麼規定

首先要明確,所開荒的土地到底是屬於是國家所有,還是屬於集體所有。對於開荒者來說,國家有法律規定,開荒者有權使用被開荒的土地,可以用來耕種,但不能用於建房。對於開荒地,一般是維持原有開荒者的使用權。但如果原有開荒者在開荒後又撂荒,後續的開荒者能否取得開荒地的使用權,要看前一個開荒者是否構成了撂荒的事實。如果種植一年生的作物,一直過了兩年都沒有人再打理,可以視為是撂荒。
如果所有權屬於村集體的開荒地,村集體可以依法追回開荒地的使用權。但是根據最高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村集體必須對開荒者進行賠償。當遇到征地時,對於開荒地的征地補償標准,目前確是一個法律空白。但從原則上來講,開荒地的補償應該與農地的補償是一樣的。村民如果想取得所開荒土地的承包使用證,可以與村集體協商。先與村集體簽訂相關的承包合同,然後再向政府申請發證。
目前的法律雖然對於開荒地獲得承包使用證沒有專門的法律條文,但可以從其他相關的法律中推導出依據來。應當鼓勵向開荒者發放土地承包證,因為這符合中國的國情,有利於充分利用中國越來越緊張的耕地資源。
「四荒地」是農村較豐富的土地資源,包括依法歸我國農民集體使用的「四荒地」和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四荒地」,具體為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未利用的土地,屬於現行經濟環境中未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土地,但它們屬於寶貴資源的一種。 「四荒地」既可以採取家庭聯產承包的方式進行承包,也可以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進行承包;既可以承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也可以承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
目前國家鼓勵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發展休閑農業,對中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利用「四荒地」發展休閑農業,其建設用地指標給予傾斜。另外,還將加快制定鄉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條件依法從事旅遊經營的管理辦法。

8. 農村荒地,誰開荒歸誰嗎

農民向來都勤勞,在農村,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老者閑來無事就將自己房屋周邊的土地開墾出來,種上一些蔬菜,開辟成一個菜園。還有的人會在道路兩旁的空地上開墾一塊地,種上黃豆、油菜、玉米等等,雖然開墾的田地面積不大,但多少能幫農民增加一點收入。

雖然地一直都是農民自己種,但很多農民心裡卻不踏實,總擔心有一天自己辛苦開墾的荒地會被村裡收回去。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農村開墾荒地的所有權問題。

另外,很多農民也關心,開墾的荒地上種植的農作物可以領取補貼嗎?對此國家也有明文規定,在未經批准開墾的土地或者在禁止開墾的土地上種植的農作物,是不享受任何補貼的。而且在有的地方,對於農民私自開墾的荒地,村委會還要收取適當的承包費。所以農民朋友們在開墾荒地前一定要先搞清楚當地的政策,以免好不容易費力開墾了荒地,卻無法正常使用。

9. 私自開荒怎麼處罰

法律分析:私開荒地的話有可能構成非法佔用耕地罪。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10. 私自開荒650畝會判什麼刑

未經批准私自挖山取土,按照其性質,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非法采礦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如果私自開荒的土地,確實屬於新產生的河灘等,不屬於國家或集體所有的公益林地、山林地等,可以不以犯罪論處,但所開荒地應該收回國有或集體所有。因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土地都是國有的或集體所有的。如果所開「荒地」是國家的或集體的山林、公益林等,就要承擔刑事責任了。毀壞國家公益林5畝以上的,要處以刑罰並予以經濟處罰。如果認罪態度好,悔罪並積極賠償,或者植樹植草,恢復山林、公益林原貌,可以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緩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或者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採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第三百四十四條 違反國家規定,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及其製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
違反國家規定,非法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入侵物種,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熱點內容
月息3違約金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9 09:01:01 瀏覽:551
刑事訴訟法再審抗訴 發布:2025-02-09 08:58:44 瀏覽:371
財經法規習題集 發布:2025-02-09 08:53:13 瀏覽:838
集體土地司法強拆 發布:2025-02-09 08:37:26 瀏覽:538
第三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08:26:03 瀏覽:301
行政法派出機關類型 發布:2025-02-09 08:25:17 瀏覽:74
全國法院系統學術 發布:2025-02-09 08:24:34 瀏覽:770
論民法的精神 發布:2025-02-09 08:24:31 瀏覽:389
教師法律法規學習 發布:2025-02-09 08:18:17 瀏覽:201
社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2-09 08:01:14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