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過關條例
⑴ 香港出入境的內容和規定
一、出入境內容和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1、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出境入境管理,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安全和社會秩序,促進對外交往和對外開放,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國公民出境入境、外國人入境出境、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的管理,以及交通運輸工具出境入境的邊防檢查,適用本法。
第三條 國家保護中國公民出境入境合法權益。
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應當遵守中國法律,不得危害中國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
第四條 公安部、外交部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有關出境入境事務的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其他駐外機構(以下稱駐外簽證機關)負責在境外簽發外國人入境簽證。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負責實施出境入境邊防檢查。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及其出入境管理機構負責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
公安部、外交部可以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委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門受理外國人入境、停留居留申請。
公安部、外交部在出境入境事務管理中,應當加強溝通配合,並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密切合作,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
第五條 國家建立統一的出境入境管理信息平台,實現有關管理部門信息共享。
第六條 國家在對外開放的口岸設立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
中國公民、外國人以及交通運輸工具應當從對外開放的口岸出境入境,特殊情況下,可以從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批準的地點出境入境。出境入境人員和交通運輸工具應當接受出境入境邊防檢查。
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負責對口岸限定區域實施管理。根據維護國家安全和出境入境管理秩序的需要,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以對出境入境人員攜帶的物品實施邊防檢查。必要時,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以對出境入境交通運輸工具載運的貨物實施邊防檢查,但是應當通知海關。
第七條 經國務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根據出境入境管理的需要,可以對留存出境入境人員的指紋等人體生物識別信息作出規定。
外國政府對中國公民簽發簽證、出境入境管理有特別規定的,中國政府可以根據情況採取相應的對等措施。
第八條 履行出境入境管理職責的部門和機構應當切實採取措施,不斷提升服務和管理水平,公正執法,便民高效,維護安全、便捷的出境入境秩序。
2、中國公民出境入境
第九條 中國公民出境入境,應當依法申請辦理護照或者其他旅行證件。
中國公民前往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還需要取得前往國簽證或者其他入境許可證明。但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政府簽訂互免簽證協議或者公安部、外交部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國公民以海員身份出境入境和在國外船舶上從事工作的,應當依法申請辦理海員證。
第十條 中國公民往來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國公民往來大陸與台灣地區,應當依法申請辦理通行證件,並遵守本法有關規定。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中國公民出境入境,應當向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交驗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旅行證件等出境入境證件,履行規定的手續,經查驗准許,方可出境入境。
具備條件的口岸,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應當為中國公民出境入境提供專用通道等便利措施。
第十二條 中國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準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證件或者拒絕、逃避接受邊防檢查的;
(二)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於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決定不準出境的;
(四)因妨害國(邊)境管理受到刑事處罰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被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遣返,未滿不準出境規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決定不準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準出境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條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要求回國定居的,應當在入境前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其他駐外機構提出申請,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經由國內親屬向擬定居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僑務部門提出申請。
第十四條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在中國境內辦理金融、教育、醫療、交通、電信、社會保險、財產登記等事務需要提供身份證明的,可以憑本人的護照證明其身份。
(1)香港過關條例擴展閱讀
三、調查和遣返
第五十八條 本章規定的當場盤問、繼續盤問、拘留審查、限制活動范圍、遣送出境措施,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實施。
第五十九條 對涉嫌違反出境入境管理的人員,可以當場盤問;經當場盤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繼續盤問:
(一)有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二)有協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三)外國人有非法居留、非法就業嫌疑的;
(四)有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或者從事其他違法犯罪活動嫌疑的。
當場盤問和繼續盤問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定的程序進行。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需要傳喚涉嫌違反出境入境管理的人員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十條 外國人有本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當場盤問或者繼續盤問後仍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進一步調查的,可以拘留審查。
實施拘留審查,應當出示拘留審查決定書,並在二十四小時內進行詢問。發現不應當拘留審查的,應當立即解除拘留審查。
拘留審查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復雜的,經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批准可以延長至六十日。對國籍、身份不明的外國人,拘留審查期限自查清其國籍、身份之日起計算。
第六十一條 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拘留審查,可以限制其活動范圍:
(一)患有嚴重疾病的;
(二)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
(三)未滿十六周歲或者已滿七十周歲的;
(四)不宜適用拘留審查的其他情形。
被限制活動范圍的外國人,應當按照要求接受審查,未經公安機關批准,不得離開限定的區域。限制活動范圍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十日。對國籍、身份不明的外國人,限制活動范圍期限自查清其國籍、身份之日起計算。
第六十二條 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遣送出境:
(一)被處限期出境,未在規定期限內離境的;
(二)有不準入境情形的;
(三)非法居留、非法就業的;
(四)違反本法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規需要遣送出境的。
其他境外人員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遣送出境。
被遣送出境的人員,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一至五年內不準入境。
第六十三條 被拘留審查或者被決定遣送出境但不能立即執行的人員,應當羈押在拘留所或者遣返場所。
第六十四條 外國人對依照本法規定對其實施的繼續盤問、拘留審查、限制活動范圍、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該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決定。
其他境外人員對依照本法規定對其實施的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十五條 對依法決定不準出境或者不準入境的人員,決定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通知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不準出境、入境情形消失的,決定機關應當及時撤銷不準出境、入境決定,並通知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
第六十六條 根據維護國家安全和出境入境管理秩序的需要,必要時,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以對出境入境的人員進行人身檢查。人身檢查應當由兩名與受檢查人同性別的邊防檢查人員進行。
第六十七條 簽證、外國人停留居留證件等出境入境證件發生損毀、遺失、被盜搶或者簽發後發現持證人不符合簽發條件等情形的,由簽發機關宣布該出境入境證件作廢。
偽造、變造、騙取或者被證件簽發機關宣布作廢的出境入境證件無效。
公安機關可以對前款規定的或被他人冒用的出境入境證件予以注銷或者收繳。
第六十八條 對用於組織、運送、協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的交通運輸工具,以及需要作為辦案證據的物品,公安機關可以扣押。
對查獲的違禁物品,涉及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以及用於實施違反出境入境管理活動的工具等,公安機關應當予以扣押,並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處理。
第六十九條 出境入境證件的真偽由簽發機關、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或者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認定。
⑵ 去香港過關時可以帶多少酒
根據《中國籍旅客帶進物品限量表》的規定,香港、澳門地區居民及因私往來香港、澳門地區的內地居民,可免稅攜帶12度以上酒精飲料限1瓶(0.75升以下)進境。其他旅客可免稅攜帶12度以上酒精飲料限2瓶(1.5升以下)進境。
第二類物品:煙草製品、酒精飲料
1、香港、澳門地區居民及因私來往香港、澳門地區的內地居民,免稅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絲250克;免稅12度以上酒精飲料限1瓶(0.75升以下);
2、其他旅客,免稅香煙400支,或雪茄100支,或煙絲500克;免稅12度以上酒精飲料限2瓶(1.5升以下)。
(2)香港過關條例擴展閱讀:
獲准進境定居的中國籍非居民旅客攜運進境其在境外擁有並使用過的自用物品及車輛,應在獲準定居後3個月內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主管部門簽發的定居證明,向定居地主管海關一次性提出申請。
上述自用物品中,除本規定所附《定居旅客應稅自用及安家物品清單》所列物品需征稅外,經海關審核在合理數量范圍內的的准予免稅進境。
其中完稅價格在人民幣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物品每種限1件。自用小汽車和摩托車准予每戶進境各1輛,海關照章征稅。
獲准進境的自用物品及車輛,應自海關批准之日起6個月內從批準的口岸運進,物品進境地海關憑定居地主管海關的批准文件,對其中的機動交通工具,同是憑旅客填具的"進口貨物報關單"辦理驗放手續。
⑶ 香港海關帶貨過關規定是什麼
辦理出境手續只需持本人的有效證件和已填妥的出境登記卡,排隊辦理出境手續。各關口也均有明顯的標志,指示持不同證件人士的出境通道,請注意核對,選擇正確通道出境。注意事項:2013年3月1日起實施,每人可以攜帶不超過1.8公斤的嬰兒奶粉。違例者一經定罪,可被罰款港幣500,000元及監禁2年。從香港出境,回內地入境時需注意: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總值超過人民幣5000元(含5000元,下同)的自用物品,超出部分海關予以征稅放行;攜帶超過1500毫升的酒精飲料(酒精含量12度以上),或超過400支的香煙,或超過100支的雪茄,或超過500克的煙絲,對超出限量但仍屬自用的部分,海關予以征稅放行;攜帶超過20000元的人民幣現鈔,或超過摺合5000美元的外幣現鈔,超出部分海關按現行有關規定辦理。
⑷ 請問從香港一次可以帶多少港幣過關拜託各位大神
根據《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出境人員攜帶不超過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幣現鈔出境的,大約為接近40000港幣,無須申領《攜帶證》,海關予以放行;出境人員攜帶外幣現鈔金額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應向外匯指定銀行申領《攜帶證》;
海關憑加蓋外匯指定銀行印章的《攜帶證》驗放,出境人員原則上不得攜帶超過等值10000美元的外幣現鈔出境。出境人員可以向外匯局申領《攜帶證》:
1.人數較多的出境團組;
2.出境時間較長或旅途較長的科學考察團組;
3.政府領導人出訪;
4.出境人員赴戰亂、外匯管制嚴格、金融條件差或金融動亂的國家;
5.其他特;殊情況。
(4)香港過關條例擴展閱讀
《攜帶證》客戶流程
1.客戶在銀行提取現鈔或購買外幣支付憑證金額,填寫攜帶外匯出境申請,提供出國護照、有效簽證、通行證或出國旅遊通知書等相關證明材料;
2.銀行經辦人員審核無誤後,按國家外匯管理局簽發規定,簽發《攜帶外幣出境許可證》交給客戶。
特別提示
1.《攜帶外幣出境許可證》自簽發之日起30天內一次使用有效;
2.如攜帶出境的外匯金額超過國家外管局規定的限額,還應向銀行出具當地外管局的核准文件。
⑸ 從深圳過關進香港,帶食品有啥限制
禁止入境的食品:
1、新鮮水果、茄科蔬菜;
2、蛋、皮張、蹄骨角類及肉回類(生肉、香腸、火答腿、鹹肉、肉鬆等);
3、動物水產品、奶及奶製品、動物血液及其製品。
允許帶入但必須申報檢疫的食品:
1、乾果、乾菜、腌製品、冷凍菜;
2、非種用糧谷、豆類。
拓展資料:
香港特區政府對所有禁運/受管制物品的進出口均有嚴格規管。
常見的禁運/受管制物品包括危險葯物、精神葯物、受管制化學品、抗生素、槍械、彈葯、武器、爆竹煙花、戰略物品、未經加工鑽石、動物、植物、瀕危物種、電訊設備、野味、肉類、家禽、蛋類及配方粉。
旅客如沒有有效牌照、許可證、衛生證明書或書面准許而把上述物品帶進/帶離香港特區,可遭檢控,而有關物品亦會被檢取及充公。
對攜有禁運/受管制物品入境的旅客所處以的罰則,將視乎規管這類物品進出口的有關法例而定。
⑹ 香港海關關於攜帶物品出入境的規定
沒有規定說去香港不能帶肉類。
香港海關關於攜帶物品出入境部分限制出境物品:
1、旅行自用物品
非居民旅客及持有前往國家或地區再入境簽證的居民旅客攜進旅行自用物品限照相機、攜帶型收錄音機、小型攝影機、手提式攝錄機、手提式文字處理機每種一件。超出范圍的,需向海關如實申報,並辦理有關手續。經海關放行的旅行自用物品,旅客應在回程時復帶出境。
2、金、銀及其製品
旅客攜帶金、銀及其製品進境應以自用合理數量為限,其中超過50克的,應填寫申報單證,向海關申報;復帶出境時海關憑本次進境申報得數量核放。攜帶或托運出境在中國境內購買的金、銀及其製品(包括鑲嵌飾品、器皿等新工藝品),海關驗憑中國人民銀行制發的「特種發票」發行。
3、外匯
旅客攜帶外幣、旅行支票、信用證等進境,數量不受限制。居民旅客攜帶1,000美元(非居民旅客5,000美元)以上或等值的其它外幣現鈔進境,須向海關如實申報;復帶出境時,海關驗憑本次進境申報的數額核放。旅客攜帶上述情況以外的外匯出境,海關驗憑國家外匯管理局制發的「外匯攜帶證」查驗放行。
4、人民幣
旅客攜帶人民幣進出境,限額為6000元。超出6000元的不準進出境。
5、中葯材、中成葯
旅客攜帶中葯材、中成葯出境,前往國外的,總值限人民幣300元;前往港澳地區的,總值限人民幣150元。寄往國外的中葯材、中成葯,總值限人民幣200元;寄往港澳地區的,總值限人民幣100元。進境旅客出境時攜帶用外匯購買的、數量合理的自用中葯材、中葯,海關憑有關發貨票和外匯兌換水單放行。麝香以及超出上述規定限值的中葯材、中成葯下准出境
(6)香港過關條例擴展閱讀:
第一條 為了照顧國家派往國外工作、學習人員(以下簡稱出國人員)的合理需要,加強對國家限制進口物品的管理,特製定本規定。
第二條 出國人員進出境攜帶的行李物品以自用合理數量為限。出國人員進境時攜帶的行李物品,在本規定附件《出國人員帶進物品限量表》(以下簡稱《限量表》)規定的品種、數量內給予免稅。出國人員在外工作、學習每滿六個月(180天)的,准予免稅帶進《限量表》第四、五項物品各一件,最多連續免稅四年,其中經援人員和承包勞務人員不受最高連續免稅年限限制。臨時出國人員在外不滿六個月(180天)的,每公歷年首次進境准予征稅帶進《限量表》第四、五項物品各一件。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長期出國人員」是指因公連續在國外工作、學習一年以上的人員。「經援人員」是指執行政府間對外經濟技術等援助協議的長期出國人員。「承包勞務人員」是指經國務院或經貿部批准,有權經營對外承包勞務業務的公司,為執行與外商簽訂的勞務或承包工程合同,所派出的持因公普通護照的各種工程技術、管理人員及各工種人員。「臨時出國人員」是指因公臨時派往國外工作、學習不滿一年的各類人員。
第四條 長期出國人員,由海關發給《進口免稅物品登記證》(以下簡稱《登記證》)。進境時由長期出國人員本人(包括免驗人員)將所帶物品填報在《登記證》上,以便海關查驗核放。《登記證》的發放范圍,由海關從嚴掌握。
參考資料:《海關對我出國 人員進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規定》 國務院
⑺ 香港入境最新政策是什麼
【法律分析】
香港特區政府已對非香港居民實施入境限制,以下措施現已生效:
1、非香港居民於抵港當日或抵港前14天曾到訪中國內地、澳門、澳洲或紐西蘭以外的地方,將被拒絕入境。
2、所有入境旅客入境時均須接受強制檢疫。非香港居民如持有免簽證期或簽證/出境簽注/入境許可證的逗留時間不足以覆蓋強制檢疫期,將被拒絕入境。
3、如果某人在中途停留地離開飛機,則在適用現行入境限制時,為了計算相關旅行歷史,乘客將被視為曾停留在該中途停留地。
請遵照衛生署邊防人員指示的檢疫程序。任何提供虛假信息或不遵守檢疫要求的人均屬犯罪。
如有查詢,請聯絡衛生署職員或瀏覽網頁:
https : //www.coronavirus.gov.hk/eng/inbound-travel.html
以上信息與政府發布的信息不一致的,以政府發布的信息為准。
【法律依據】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第三十一條 應急預案啟動前,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突發事件的實際情況,做好應急處理准備,採取必要的應急措施。應急預案啟動後,突發事件發生地的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預案規定的職責要求,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的統一指揮,立即到達規定崗位,採取有關的控制措施。醫療衛生機構、監測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應當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的統一指揮,相互配合、協作,集中力量開展相關的科學研究工作。
⑻ 從大陸到香港入境時,什麼東西不能帶
茶葉,牛肉乾,糖是可以帶的。
根據香港海關禁運/受管制物品規定:
常見的禁運/受管制物品包括危險葯物、精神葯物、受管制化學品、抗生素、槍械、彈葯、武器、爆竹煙花、戰略物品、未經加工鑽石、動物、植物、瀕危物種、電訊設備、野味、肉類、家禽、蛋類及配方粉。
旅客如沒有有效牌照、許可證、衛生證明書或書面准許而把上述物品帶進/帶離香港特區,可遭檢控,而有關物品亦會被檢取及充公。
對攜有禁運/受管制物品入境的旅客所處以的罰則,將視乎規管這類物品進出口的有關法例而定。
(8)香港過關條例擴展閱讀
香港過關時間:
羅湖口岸通關時間6:30-24:00,繁忙時段7:00-9:00,18:00-20:00。
皇崗口岸通關時間是24小時,繁忙時段7:00-10:00,16:00-20:00。
福田口岸通關時間6:30-24:00。
沙頭角口岸通關時間7:00-20:00,繁忙時段16:30-19:00。
(蛇口)港澳客運碼頭通關時間是24小時,通關時間、輪候時間較短。
⑼ 香港過關能帶幾條煙
煙草
(1)凡年滿十八歲的旅客,可以免稅攜帶下列煙草產品進入香港,供其本人自用。
(2)19支香煙。
(3)或1支雪茄,如多於1支雪茄,則總重量不超過25克。
(4)或25克其他製成煙草。
(5)旅客如無遵守上述規定可遭檢控或罰款。在香港,任何人管有應課稅品未向海關申報或作出不誠實虛假申報都是違法行為。
(9)香港過關條例擴展閱讀:
免稅優惠
應課稅品
香港特區是一個自由港。進口或出口貨物均毋須繳付任何關稅,只有四類應課稅品需要繳稅,包括:
1.酒類
2.煙草
3.碳氫油類
4.甲醇
旅客攜帶煙酒入境數量規定 (2010年8月1日起生效)
飲用酒類
凡年滿十八歲的旅客,可以免稅攜帶1升在攝氏20度的溫度下量度所得酒精濃度以量計多於30%的飲用酒類進入香港,供其本人自用。
持香港身份證的旅客,則必須離港不少於24小時才可以享有以上豁免數量
煙草
凡年滿十八歲的旅客,可以免稅攜帶下列煙草產品進入香港,供其本人自用:
19支香煙;或1支雪茄,如多於1支雪茄,則總重量不超過25克;或25克其它製成煙草。
非作貿易、營商或商業用途
任何作貿易、營商或商業用途的應課稅品均無免稅優惠。攜有該等物品的旅客必須:
1.使用紅通道;
2.向海關人員申報攜有該等物品的目的;以及
3.向海關關長呈交報關單。
旅客如沒有遵守香港法例第109章《應課稅品條例》的有關規定,可遭檢控或罰款。
檢控/罰款
入境旅客如就其所管有而超逾免稅優惠數量的應課稅品不向海關人員作出申報,或作出虛假或不完整的申報,可遭檢控。
香港海關可根據香港法例第109章《應課稅品條例》,向違規旅客作出有代價地不予檢控的安排,施加以下罰則:
有代價地不予檢控罪行的種類
1.管有應課稅貨品
2.沒有就應課稅貨品作出申報或作出虛假或不完整的申報,對攜有禁運/受管制物品入境的旅客所處以的罰則,將視乎規管這類物品進出口的有關法例而定。
⑽ 2021香港恢復通關9月
摘要 日前港府就《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下多項規例修訂刊憲,延長其有效期至9月30日!其中包括香港法例第599C章 《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第599E章《外國地區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