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1987年的退伍安置條例

1987年的退伍安置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29 08:13:07

⑴ 87年退伍軍人按置例

1987年有效的退伍軍人安置政策,並沒有形成法規條例的,而是1958國務院頒布的文件《國務院關於處理義務兵退伍的暫行規定》。其對於安置退役軍人的主要內容是:
五、入伍時原是家居農村或者城市郊區的農民,退伍後都應當回到原居住地區參加農業生產。當地人民委員會和農業生產合作社應當對他們做好生產上的安排,幫助他們熟悉農業生產技術,給他們從事農業生產的便利。 因城市擴建或工業建設等原因徵用了農村耕地,退伍義務兵已不能在原地從事農業生產的,當地縣、市人民委員會應當按照"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辦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六、入伍時原是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的正式職員或者工人,退伍後要求恢復工作的,原工作單位應當在兩個月內安排他們的工作;在沒有安排好工作以前,原工作單位應當負責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對於因病不能堅持八小時工作的,原工作單位應當按照對具有同樣情況的一般工作人員的處理原則予以妥善處理。退伍義務兵的原工作單位已經撤銷的,應當由該單位的上一級領導機關根據具體情況予以適當安置。
七、入伍時原是學校(包括中等技術學校)未畢業的學生,退伍後要求繼續學習而本人又符合學習條件(年齡上應適當放寬)的,原學校應當在他們退伍後的下一學期開始准予復學。如果原學校已經撤銷、合並或者由於其他原因在原學校復學確困難,可以由本人或者原學校申請縣、市以上教育部門另行安排到相當的學校學習。
八、入伍時家居城市沒有固定職業,或者原來的職工已不適合國家需要的、退伍後,勞動部門應當予以就業登記,並在與一般群眾同等條件下,給予優先就業的便利,或者由當地人民委員會幫助他們參加農業生產或者其他勞動生產。

⑵ 九七年傷殘軍人退伍按置規定誰知道

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

第一條 為了做好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退伍義務兵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下列人員:
(一)服現役期滿(包括超期服役)退出現役的;
(二)服現役期未滿,因下列原因之一,經部隊師級以上機關批准提前退出現役的:
(1)因戰、因公負傷(包括因病)致殘,部隊發給《革命傷殘軍人撫恤證》的;
(2)經駐軍醫院證明,患病基本治癒,但不適宜在部隊繼續服現役以及精神病患者經治療半年未愈的;
(3)部隊編制員額縮減,需要退出現役的;
(4)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經家庭所在地的縣市、市轄區民政部門和人民武裝部證明,需要退出現役的;
(5)國家建設需要調出部隊的。
第三條 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必須貫徹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的原則和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方針。
第四條 退伍兵安置工作,在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進行。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安置工作的情況設置退伍軍人安置機構或者指定工作人員辦理退伍義務兵安置的日常工作。退伍軍人安置機構設在民政部門,人民武裝、計劃、勞動人事等各有關部門應當協助民政部門做好退伍義務兵安置的工作。
第五條 接收退伍義務兵時間,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當年的規定執行。因氣候或地理原因,經國防部批准提前或者推遲退伍的,可相應提前或推遲接收。
第六條 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認真組織接待。
第七條 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三十天內,持退伍證和部隊介紹信到縣、市、市轄區兵役機關辦理預備役登記,然後向退伍軍人安置機構報到,憑退伍軍人安置機構介紹信辦理落戶手續。
第八條 退伍義務兵原是農業戶口的,由當地退伍軍人安置機構按下列規定安置:
(一)對確無住房或者嚴重缺房而自建和靠集體幫助又確有困難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安排一定數量的建築材料和經費幫助解決;
(二)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二等功,下同)以下的,應當安排工作;
(三)對有一定專長的,應當向有關部門推薦錄用;
(四)各用人單位向農村招收工人時,在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錄用退伍義務兵。對在服役期間榮立三等功、超期服役的退伍義務兵和女性退伍義務兵,應當給予適當照顧。
第九條原是城鎮戶口的退伍義務兵,服役前沒有參加工作的,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實行按系統分配任務、包干安置辦法,各接收單位必須妥善安排。
具體安置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年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前,省、自治區、直轄市應當下達預分勞動指標,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後先安置,待國家計劃下達後統一結算;
(二)在部隊獲得大軍區(含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的榮譽稱號和立二等功以上的,安排工作時,應優先照顧本人志願;
(三)在部隊榮立三等功和超期服役的,安排工作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當照顧本人特長和志願;
(四)在部隊被培養成為有一定專業和特長的,安排工作時,應當盡量做到專業對口;
(五)無正當理由,本人要求中途退伍的;被部隊開除軍籍或除名的;在部隊或者退伍後待安排期間犯有刑事罪(過失罪除外)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處罰的,退伍軍人安置機構不負責安排工作,按社會待業人員對待。
第十條 因戰、因公致殘的二等、三等傷殘軍人,原是城市戶口的,由原徵集地的退伍軍人安置機構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原是農業戶口的,原徵集地有條件,可以在企業、事業單位安排適當工作;不能安排的,按照規定增發殘廢撫恤金,保障他們的生活。
第十一條 義務兵入伍前原是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正式職工,退伍後原則上回原單位復工復職。對於因病不能堅持八小時工作的,原工作單位應當按照對具有同樣情況的一般工作人員的安排原則予以妥善安置。退伍義務兵原工作單位已撤銷或合並的,由上一級機關或合並後的單位負責安置。
第十二條 義務兵入伍前原是學校(含中等專業學校和技術學校)未畢業的學生,退伍後要求繼續學習而本人又符合學習條件的,在年齡上可適當放寬,原學校應在他們退伍後的下一學期准予復學。如果原學校已經撤銷、合並或者由於其他原因在學校復學確有困難,可以由本人或者原學校申請縣、市以上教育部門另行安排他們到相應的學校學習。
第十三條 退伍義務兵報考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第十四條 對在服役期間家庭住址變遷,退伍時要求到父母所在地落戶安置的,經父母所在單位和當地公安機關證明,應當允許。但國家另有規定者除外。
第十五條 義務兵從兵役機關批准入伍之日起至部隊批准退出現役止,為服現役的年齡,滿十個月的,按周年計算。退伍後新分配參加工作的,其軍齡和待分配的時間應計算為連續工齡。入伍前原是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其入伍前的工齡和軍齡連同待分配的時間一並計算為連續工齡,享受與所在單位職工同等待遇。
第十六條 退伍義務兵接到安排工作的通知,逾期半年無正當理由,並經多次教育仍不報到的,退伍軍人安置機構不再負責安排工作,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社會待業人員對待。
第十七條 本條例由民政部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細則。
第十九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58年3月17日《國務院關於處理義務兵退伍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⑶ 退伍軍人安置條款條例

1.按照國家和省關於"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的安置原則,當年回鄉退伍義務兵、轉業士官、復員幹部,由當地政府組織接待和接收。退伍義務兵回原徵集地30天內,持父母戶口本、本人退伍證、部隊行政介紹信、入伍通知書;轉業士官、復員幹部接到省軍安辦的接收通知後60天內,持轉業(復員)證和省軍安辦開具的接收安置通知書,到當地安置部門報到,辦理接收手續。

2.當年回鄉城鎮退伍義務兵,轉業士官的就業安置,在回原徵集地後三個月內由當地安置部門統一擬定分配計劃,報請當地政府審批,憑軍安辦開具的行政介紹信到接收單位報到。復員幹部憑省軍安辦開具的通知書辦理入戶、糧食手續,不安排工作。農村義務兵,由當地政府妥善安排其生產、生活。有專長的通過開發使用軍地兩用人才向有關部門和單位推薦錄用。

3.退伍義務兵、轉業士官、復員幹部異地安置的,除符合政策規定者外,本省籍的跨市、縣(區)安置由原入伍地與接收安置地安置部門商定,外省籍的在回安置地後60天內,由接收單位報省軍安辦批准。駐穗中央、省直單位需要的退役技術兵,在部隊確定退役後60天內由接收安置單位報省軍安辦審批辦理。

⑷ 新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條例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於2011年10月29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第608號發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1987年12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1999年12月13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下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為了規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制定本條例。條例所稱退役士兵,是指依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的規定退出現役的義務兵和士官。國家建立以扶持就業為主,自主就業、安排工作、退休、供養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妥善安置退役士兵。退役士兵安置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

拓展資料:

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學校錄取並保留入學資格或者正在普通高等學校就學的退役士兵,退出現役後2年內允許入學或者復學,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獎學金、助學金和減免學費等優待,家庭經濟困難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資助;入學後或者復學期間可以免修公共體育、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等課程,直接獲得學分;入學或者復學後參加國防生選拔、參加國家組織的農村基層服務項目人選選拔,以及畢業後參加軍官人選選拔的,優先錄取。

⑸ 國發退伍義務兵按置條例(1987)

第一條 為了做好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退伍義務兵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下列人員:
(一)服現役期滿(包括超期服役)退出現役的;
(二)服現役期未滿,因下列原因之一,經部隊師級以上機關批准提前退出現役的:
(1)因戰、因公負傷(包括因病)致殘,部隊發給《革命傷殘軍人撫恤證》的;
(2)經駐軍醫院證明,患病基本治癒,但不適宜在部隊繼續服現役以及精神病患者經治療半年未愈的;
(3)部隊編制員額縮減,需要退出現役的;
(4)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經家庭所在地的縣、市、市轄區民政部門和人民武裝部證明,需要退出現役的;
(5)國家建設需要調出部隊的。
第三條 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必須貫徹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的原則和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方針。
第四條 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在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進行。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安置工作的情況設置退伍軍人安置機構或者指定工作人員負責辦理退伍義務兵安置的日常工作。退伍軍人安置機構設在民政部門,人民武裝、計劃、勞動人事等各有關部門應當協助民政部門做好退伍義務兵的安置工作。
第五條 接收退伍義務兵時間,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當年的規定執行。因氣候或地理原因;經國防部批准提前或者推遲退伍的,可相應提前或推遲接收。
第六條 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認真組織接待。
第七條 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三十天內,持退伍證和部隊介紹信到縣、市、市轄區兵役機關辦理預備役登記,然後向退伍軍人安置機構報到,憑退伍軍人安置機構介紹信辦理落戶手續。
第十五條 義務兵從兵役機關批准入伍之日起至部隊批准退出現役止,為服現役的軍齡,滿十個月的,按周年計算。退伍後新分配參加工作的,其軍齡和待分配的時間應計算為連續工齡。入伍前原是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其入伍前的工齡和軍齡連同待分配的時間一並計算為連續工齡,享受與所在單位職工同等待遇。

⑹ 有誰知道國家對1987年退伍兵優撫條件和標准

國務院關於發布《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的通知1987

國務院關於發布《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的通知

(國發[1987]106號)

現將《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

第一條
為了做好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退伍義務兵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下列人員:

(一)服現役期滿(包括超期服役)退出現役的;

(二)服現役期未滿,因下列原因之一,經部隊師級以上機關批准提前退出現役的:

(1)因戰、因公負傷(包括因病)致殘,部隊發給《革命傷殘軍人撫恤證》的;

(2)經駐軍醫院證明,患病基本治癒,但不適宜在部隊繼續服現役以及精神病患者經治療半年未愈的;

(3)部隊編制員額縮減,需要退出現役的;

(4)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經家庭所在地的縣、市、市轄區民政部門和人民武裝部證明,需要退出現役的;

(5)國家建設需要調出部隊的。

第三條
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必須貫徹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的原則和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方針。

第四條
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在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進行。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安置工作的情況設置退伍軍人安置機構或者指定工作人員負責辦理退伍義務兵安置的日常工作。退伍軍人安置機構設在民政部門,人民武裝、計劃、勞動人事等各有關部門應當協助民政部門做好退伍義務兵的安置工作。

第五條
接收退伍義務兵時間,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當年的規定執行。因氣候或地理原因;經國防部批准提前或者推遲退伍的,可相應提前或推遲接收。

第六條
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認真組織接待。

第七條
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三十天內,持退伍證和部隊介紹信到縣、市、市轄區兵役機關辦理預備役登記,然後向退伍軍人安置機構報到,憑退伍軍人安置機構介紹信辦理落戶手續。

第八條
退伍義務兵原是農業戶口的,由當地退伍軍人安置機構按下列規定安置:

(一)對確無住房或者嚴重缺房而自建和靠集體幫助又確有困難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安排一定數量的建築材料和經費幫助解決;

(二)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二等功,下同)以上的,應當安排工作;

(三)對有一定專長的,應當向有關部門推薦錄用;

(四)各用人單位向農村招收工人時,在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錄用退伍義務兵。對在服役期間榮立三等功、超期服役的退伍義務兵和女性退伍義務兵,應當給予適當照顧。

第九條
原是城鎮戶口的退伍義務兵,服役前沒有參加工作的,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實行按系統分配任務、包干安置辦法,各接收單位必須妥善安排。具體安置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年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前,省、自治區、直轄市應當下達預分勞動指標,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後先安置,待國家計劃下達後統一結算;

(二)在部隊獲得大軍區(含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的榮譽稱號和立二等功以上的,安排工作時,應優先照顧本人志願;

(三)在部隊榮立三等功和超期服役的,安排工作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當照顧本人特長和志願;

(四)在部隊被培養成為有一定專業和特長的,安排工作時,應當盡量做到專業對口;

(五)無正當理由,本人要求中途退伍的;被部隊開除軍籍或除名的;在部隊或者退伍後待安排期間犯有刑事罪(過失罪除外)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處罰的,退伍軍人安置機構不負責安排工作,按社會待業人員對待。

第十條
因戰、因公致殘的二等、三等革命傷殘軍人,原是城市戶口的,由原徵集地的退伍軍人安置機構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原是農業戶口的,原徵集地區有條件的,可以在企業、事業單位安排適當工作;不能安排的,按照規定增發殘廢撫恤金,保障他們的生活。

第十一條
義務兵入伍前原是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正式職工,退伍後原則上回原單位復工復職。對於因殘、因病不能堅持八小時工作的,原工作單位應當按照對具有同樣情況的一般工作人員的安排原則予以妥善安置。退伍義務兵原工作單位已撤銷或合並的,由上一級機關或合並後的單位負責安置。

第十二條
義務兵入伍前原是學校(含中等專業學校和技術學校)未畢業的學生,退伍後要求繼續學習而本人又符合學習條件的,在年齡上可適當放寬,原學校應在他們退伍後的下一學期准予復學。如果原學校已經撤銷、合並或者由於其他原因在原學校復學確有困難,可以由本人或者原學校申請縣、市以上教育部門另行安排他們到相應的學校學習。

第十三條
退伍義務兵報考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第十四條
對在服役期間家庭住址變遷,退伍時要求到父母所在地落戶安置的,經父母所在單位和當地公安機關證明,應當允許。但國家另有規定者除外。

第十五條
義務兵從兵役機關批准入伍之日起至部隊批准退出現役止,為服現役的軍齡,滿十個月的,按周年計算。退伍後新分配參加工作的,其軍齡和待分配的時間應計算為連續工齡。入伍前原是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其入伍前的工齡和軍齡連同待分配的時間一並計算為連續工齡,享受與所在單位職工同等待遇。

第十六條
退伍義務兵接到安排工作的通知後,逾期半年無正當理由,並經多次教育仍不報到的,退伍軍人安置機構不再負責安排工作,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社會待業人員對待。

第十七條
本條例由民政部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細則。

第十九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一九五八年三月十七日《國務院關於處理義務兵退伍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⑺ 義務兵提前退伍有關條令條例

《關於義務兵提前退出現役的暫行規定》規定:

一、正在服現役的義務兵,凡符合1987年12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第二條第二款所列五項原因之一,經部隊師(旅)以上機關批准提前退出現役的,原徵集地退伍軍人安置機構應予接收,並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妥善安置。

二、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義務兵,經師(旅)以上機關批准,作提前退出現役處理:

1、入伍前有犯罪行為或犯有嚴重錯誤,明顯不符合《關於徵集兵員政治條件的規定》的;

2、入伍後因過失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服刑期滿後不宜留隊服現役的;

3、因刑事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宣告緩期執行,考驗期滿後不宜繼續留隊服現役的;

4、被處勞動教養,期滿解除勞教後,不宜留隊服現役的;

5、圖謀行凶、自殺或搞其他破壞活動,繼續留隊確有現實危險的。作提前退出現役處理的義務兵,由批准機關作出書面決定辦理退伍手續,由原徵集地退伍軍人安置機構負責接收。家居城鎮的退伍軍人安置機構不負責安排工作(犯過失罪者除外),交街道辦事處,按待業人員對待。

三、 正在服現役的義務兵,凡被部隊除名或開除軍籍的,部隊不辦理退伍手續,由師(旅,)以上機關出具證明,遣返回原徵集地,公安部門憑部隊出具的證明,依照戶口管理的有關規定給予辦理落戶手續。家居城鎮的,交由街道辦事處接收。退伍安置機構不負責安排工作。

四、 凡符合本規定第二條第3、4、5款情形之一以及第三條,被處理退役的義務兵,可隨時辦理手續,退出現役。

義務兵提前退出現役的工作,政策性強。各單位在執行中要按照規定標准,嚴格掌握。對入伍後思想落後,一般違反組織紀律,犯有打架斗毆、小偷小摸等錯誤,情節較輕的,應加強教育或按《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給予適當處分,不應作提前退出現役處理。

(7)1987年的退伍安置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規定,

退伍義務兵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下列人員:

1、服現役期滿(包括超期服役)退出現役的;

2、服現役期末滿,因下列原因之一,經部隊師級以上機關批准提前退出現役的:

(1)因戰、因公負傷(包括因病)致殘、部隊發給《革命傷殘軍人撫恤證》的;

(2)經駐軍醫院證明,患病基本治癒,但不適宜在部隊繼續服現役以及精神病患者經治療半年未愈的;

(3)部隊編制名額縮減,需要退出現役的;

(4)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經家庭所在地的縣、市、市轄區民政部門和人民武裝部證明,需要退出現役的;

(5)國家建設需要調出部隊的。

參考資料來源:桃江縣政府網——關於義務兵提前退出現役的暫行規定

⑻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是哪年實施的

2011年11月1日。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於2011年10月29日發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退役內士兵安置條例》是為規范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第608號發布。

(8)1987年的退伍安置條例擴展閱讀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一)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

(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

(三)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

(四)是烈士子女的。

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退役士兵在艱苦地區和特殊崗位服現役的,優先安排工作;因精神障礙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予以妥善安置。

符合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退役時自願選擇自主就業的,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第一節的規定辦理。

⑼ 我國最早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頒布是什麼時間

我國最早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頒布是1987年12月日。

1987年12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1999年12月13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下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於2011年10月29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第608號發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9)1987年的退伍安置條例擴展閱讀:

退役士兵安置政策改革前後的變化:

2011年10月29日,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了新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1987年12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1999年12月13日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對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今年,是義務兵不再安排工作的第一年,為了使退役士兵更加了解我市安置政策,保障退役士兵合法權益,特將改革前後安置政策進行對比說明,以方便退役士兵正確選擇退役方式。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是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條例》實施前,實行政府為城鎮退役士兵安排工作和鼓勵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相結合,農村退役士兵不安置的方式。改革後,取消城鄉差別,實行以扶持就業為主,自主就業、安排工作、退休、供養以及繼續完成學業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安置方式。

⑽ 1987年12月12日國家發布退伍義務兵按置條例文件

《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是指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退伍義務兵安置的重要軍事行政.法規。1987年11月17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同年12月12日國.務.院發布施行。共19條。《條例》規定:「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必須貫徹從哪裡來、回到哪裡去的原則和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方針。」退伍義務兵原是農業戶口的,由當地退伍軍人安置機.構按下列規定安置:
(1)對確無住房或者嚴重缺房且自建和集體幫助又確有困難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安排一定數量的建築材料和經費幫助解決;
(2)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二等功)以上的,應當安排工作;
(3)對有一定專長的,應當向有關部門推薦錄用;
(4)各用人單位向農村招.收工.人時,在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錄用退伍義務兵。對在服役期間榮立三等功、超期服役的退伍義務兵和女性退伍義務兵,應當給予適當照顧。原是城鎮戶口的退伍義務兵,服役前沒有參加工作的,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實行按系統分配任務、包干安置的辦法,各接收單位必須妥善安排。《條例》還對安置的具體辦法作出了規定。
《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
第一條
為了做好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退伍義務兵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下列人員:
(一)服現役期滿(包括超期服役)退出現役的;
(二)服現役期末滿,因下列原因之一,經部.隊師級以上機.關批准提前退出現役的:
(1)因戰、因公負傷(包括因病)致.殘、部.隊發給《革.命傷.殘軍人撫恤證》的;
(2)經駐軍醫院證明,患病基本治癒,但不適宜在部.隊繼續服現役以及精神病患者經治療半年未愈的;
(3)部.隊編制名額縮減,需要退出現役的;
(4)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經家庭所在地的縣、市、市轄區民政部門和人.民武.裝部證明,需要退出現役的;
(5)國.家建設需要調出部.隊的。
第三.條
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必須貫徹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的原則和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方針。
第四條
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在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進行。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安置工作的情況設置退伍軍人安置機.構或者指定工作人員負責辦.理退伍義務兵安置的日常工作。退伍軍人安置機.構設在民政部門,人.民武.裝、計劃,勞動人事等各有關部門應當協助民政部門做好退伍義務兵的安置工作。
第五條
接收退伍義務兵時間,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當年的規定執行。因氣候或地理原因,經國防部批准提前或者推遲退伍的,可相應提前或推遲接收。
第六條
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認真組.織接待。
第七條
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三十天內,持退伍證和部.隊介紹信到縣、市、市轄區兵役機.關辦.理預備役登記,然後向退伍軍人安置機.構報到,憑退伍軍人安置機.構介紹信辦.理落戶手續。
第八條
退伍義務兵原是農業戶口的,由當地退伍軍人安置機.構按下列規定安置:
(一)對確無住房或者嚴重缺房而自建和靠集體幫助又確有困難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安排一定數量的建築材料和經費幫助解決;
(二)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二等功、下同)以上的,應當安排工作;
(三)對有一定專長的,應當向有關部門推薦錄用;
(四)各用人單位向農村招.收工.人時,在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錄用退伍義務兵。對在服役期間榮立三等功、超期服役的退伍義務兵和女性退伍義務兵,應當給予適當照顧。
第九條
原是城鎮戶口的退伍義務兵,服役前沒有參加工作的,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實行按系統分配任務、包干安置辦法,各接收單位必須妥善安排。
具體安置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每年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前, 省、 自.治區、直轄市應當下達預分勞動指標,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後先安置,待國.家計劃下達後統.一結算;
(二)在部.隊獲得大軍.區(含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的榮譽稱號和立二等功以上的,安排工作時,應優先照顧本人志願。
(三)在部.隊榮立三等功和超期服役的,安排工作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當照顧本人特長和志願;
(四)在部.隊被培養成為有一定專.業和特長的, 安排工作時,應當盡量做到專.業對口;
(五)無正當理由,本人要求中途退伍的;被部.隊開除軍籍或除名的;在部.隊或者退伍後待安排期間犯有刑事罪(過失罪除外)被.判外有期徒刑以上處罰的,退伍軍人安置機.構不負責安排工作,按社.會待業人員對待。
第十條
因戰、因公致.殘的二等、三等革.命傷.殘軍人,原是城市戶口的,由原徵集地的退伍軍人安置機.構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原是農業戶口的,原徵集地區有條件的,可以在企業、 事業單位安排適當工作; 不能安排的,按照規定增發殘廢撫恤金,保.障他們的生活。
第十一條
義務兵入伍前原是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正式職工,退伍後原則上回原單位復工復職。對於因殘,因病不能堅持八小時工作的,原工作單位應當按照對具有同樣情況的一般工作人員的安排原則予以妥善安置。退伍義務兵原工作單位已撤銷或合並的,由上一級機.關或合並後的單位負責安置。
第十二條
義務兵入伍前原是學校(含中等專.業學校和技術學校)末畢業的學.生,退伍後要求繼續學習而本人又符合學習條件的,在年齡上可適當放寬,原學校應當在他們退伍後的下一學期准予復學。如果原學校已經撤銷、合並或者由於其他原因在原學校復學確有困難,可以由本人或者原學校申請縣、市以上教.育.部門另行安排他們到相應的學校學習。
第十三.條
退伍義務兵報考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第十四條
對在服役期間家庭住址變遷,退伍時要求到父母所在地落戶安置的,經父母所在單位和當地公.安機.關證明,應當允許。但國.家另有規定者除外。
第十五條
義務兵從兵役機.關批准入伍之日起至部.隊批准退出現役止, 為服現役的軍齡,滿十個月的,按周.年計算。退伍後新分配參加工作的,其軍齡和待分配的時間應計算為連續工齡。入伍前原是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其入伍前的工齡和軍齡連同待分配的時間一並計算為連續工齡,享受與所在單位職工同等待遇。
第十六條
退伍義務兵接到安排工作的通知後,逾期半年無正當理由,並經多次教育仍不報到的,退伍軍人安置機.構不再負責安排工作,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社.會待業人員對待。
第十七條
本條例由民政部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細則。
第十九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58年3月17日《國.務.院關於處理義務兵退伍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1⑨87年12月12日國.務.院發布)

熱點內容
網路安全立法過程 發布:2025-02-08 23:40:38 瀏覽:552
詐騙罪立法目的 發布:2025-02-08 23:39:25 瀏覽:820
司法三效果 發布:2025-02-08 23:33:26 瀏覽:534
刑事訴訟法的公民代理 發布:2025-02-08 23:28:23 瀏覽:731
與道德有關的詩 發布:2025-02-08 23:08:55 瀏覽:973
廣州天河法院招聘 發布:2025-02-08 23:03:48 瀏覽:675
東方市的律師 發布:2025-02-08 22:54:46 瀏覽:977
全國法律碩士報名人數 發布:2025-02-08 22:46:13 瀏覽:23
勞動法休息休假的案例 發布:2025-02-08 22:39:05 瀏覽:512
廣東職工代表大會條例 發布:2025-02-08 22:37:11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