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法律法規體系
❶ 簡述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保護環境基本管理制度、環境保護「三大政策」
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抄系:
1.憲法中環境保護條款-------------全國人大通過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人大常委會通過
3.環境保護國際公約 / 環境資源保護法 / 污染防治法 / 其他法律中的環境保護條款
4.環境保護行政法規---------------國務院通過
5.環境保護地方性法------------省市人大通過
6。環境保護部門規章 -------------國家環境保護及有部、委、辦、局頒布
7.環境保護地方政府規章 --------------地方政府頒布
我國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制度共有六項:
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二、「三同時」制度
三、排污收費制度
四、許可證制度
五、限期治理制度
六、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報告及處理制度
環境保護 三大政策: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政策;
(2)誰污染誰治理的政策;
(3)強化環境管理的政策。
❷ 我國頌布實施環境保護法體系,包括什麼和什麼的法律法規及什麼組成
環保方面的法多的去了,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土壤,固廢,環評等等都有單行法。環境保護法體系包括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❸ 我國環保法律體系是什麼
目前我國共頒布了6部環境保護法律、13部自然資源管理法律和34項環境保護法規;環境保護部門出台了90多項全國性環境保護規章和1020多件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初步形成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環境法律體系。
為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對破壞環境和對環境保護監管不力的行為進行制裁,新修訂的刑法專門增加了破壞資源環境保護罪和環境保護監管瀆職罪兩項罪名。
此外,與生態保護相關的標准和技術規范的制定也日趨完善,環境標志產品和環境管理體系也有了相應標准。目前已制訂重點行業的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配套修改、制訂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標准、機動車污染控制標准以及危險廢物處置標准等53項污染控制標准、4項國家環境質量標准及配套制訂的36個地法標准、17個樣品標准等約430項國家環境標准。
在環保法律體系不斷完善的同時,環境執法的力度也大大加強。各級人大、政協高度重視環境執法檢查,對各級政府環境執法實施有效監督。國家環保總局與監察部連續4年對各地貫徹《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情況進行監察和檢查,開展了關停「十五小」、檢查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工作等聲勢較大的執法行動,僅2000年環保系統的現場執法檢查就有162萬多次,有力地推動了環保工作法治化進程。
❹ 環境保護基本法律制度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三同時制度
排污收費制度
許可證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報告及處理制度
❺ 中國環保法律體系有哪些
中國現在的環來保法自律體系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基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主體,以其它境壞保護單行法、相關法、行政法、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與地方政府規章、環境保護標准體系、國際環境保護公約為環境法律體系的。
中國環保法律體系包括:
基礎——《憲法》;
環境保護主體法——《環境保護法》;
環境保護單行法——《大氣污柒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雜訊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
環境保護相關法:——《刑法》、《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
環境保護行政法;
環境保護部門規章;
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與地方性政府規章;
環境保護標准體系;
國際環境保護公約。
❻ 環保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的國家法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於2014年4月24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是為預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於2001年8月31日通過公布,自2002年1 月1日起施行。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是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制定的法律。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於2008年2月28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現行版本為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修正,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的國家法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於2014年4月24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官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❼ 環保法規
法律分析:關於環境保護的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防治污染損害,維護生態平衡,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第一條 為了防止建設項目產生新的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制定本條例。
❽ 簡述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
目前我國環境法律體系主要由五部分構成:
(1)憲法關於環境保護的規定。這是各種環境法律、法規和規章的依據。(第九條、十條、二十二條);
(2)環境保護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3)環境與資源保護單行法。一般規定的具體詳細,是進行環境管理、處理糾紛的直接依據。
(4)環境標准。
(5)其他部門法中的在關環境的法律規范。(包括中國加入或簽署的國際法或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