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警察沒收條例

警察沒收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30 05:45:50

『壹』 警察沒收東西需要開收據嗎

警察沒收東西需要開收據的。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警察在罰款或者沒收個人財產時,都需要開出相應的收據。如果沒有收據,當事人有權拒絕罰款和沒收行為。
法律分析
為了防止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利用當場處罰權亂罰款、濫罰款,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並有效預防私自截留、坐支、挪用、私分、侵吞罰款問題的發生,同時也是為了嚴格規范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的當場處罰行為,切實維護國家利益。(1)必須出具法定的罰款收據。無論是當場收繳的罰款,還是被處罰人自行到銀行繳納的罰款,都應當按照規定全部上繳國庫。如果不向被處罰人出具罰款收據,既難以證明處罰行為的存在,也很容易導致罰款流失,流人執法機關自己的「小金庫」甚至執法人員個人腰包,損害國家利益。向被處罰人出具罰款收據,一方面,表明執行當場處罰的人民警察是在履行法定職責,同時也為公安機關或者審計部門對其執法情況進行監督提供了事實依據;另一方面,也表明被處罰人履行了繳納罰款的義務,並為被處罰人申請法律救濟,提供了事實依據。 (2)罰款收據必須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當場收繳罰款須向被處罰人出具省級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是針對實踐中一些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收繳罰款不給收據或者出具自行印製的收據等問題而設定的一項基本執法准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一百零六條 人民警察當場收繳罰款的,應當向被處罰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被處罰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貳』 派出所沒收個人物品及罰款的合法程序

對於這方面問題在《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有具體規定,並受《行政處罰法》的規范與約束。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十一章涉案財物的管理和處理
第一百六十二條 對於依法扣押、扣留、查封、抽樣取證、追繳、收繳的財物以及由公安機關負責保管的先行登記保存的財物,公安機關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挪用、調換或者損毀。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涉案財物的保管費用由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承擔。
第一百六十三條 對涉案財物應當統一管理,有條件的公安機關辦案部門應當指定不承擔具體辦案工作的民警負責本部門涉案財物的接收、保管、移交等管理工作。
公安機關可以建立專門的涉案財物保管場所、賬戶,並指定其內設部門負責對辦案部門保管的涉案財物進行集中統一管理。
對查封的場所、設施、財物,可以委託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損毀或者擅自轉移、處置。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損失,公安機關先行賠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一百六十四條 公安機關涉案財物管理部門和辦案部門應當建立電子台賬,對涉案財物逐一編號登記,載明案由、來源、保管狀態、場所和去向。
第一百六十五條 辦案人民警察應當在依法提取涉案財物後的二十四小時內將財物移交涉案財物管理人員,並辦理移交手續。對查封、先行登記保存的涉案財物,應當在採取措施後的二十四小時內,將法律文書復印件及涉案財物的情況送交涉案財物管理人員予以登記。
在異地或者在偏遠、交通不便地區提取涉案財物的,辦案人民警察應當在返回單位後的二十四小時內移交。
對情況緊急,需要在提取涉案財物後的二十四小時內進行鑒定、辨認的,經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在完成鑒定、辨認後的二十四小時內移交。
在提取涉案財物後的二十四小時內已將涉案財物處理完畢的,不再移交。
因詢問、鑒定、辨認、檢驗等辦案需要,經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辦案人民警察可以調用涉案財物,並及時歸還。
第一百六十六條 對容易腐爛變質及其他不易保管的物品、危險物品,經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在拍照或者錄像後依法變賣或者拍賣,變賣或者拍賣的價款暫予保存,待結案後按有關規定處理。
對易燃、易爆、毒害性、放射性等危險物品應當存放在符合危險物品存放條件的專門場所。
對屬於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佔有的財物,應當在登記、拍照或者錄像、估價後及時返還,並在案卷中註明返還的理由,將原物照片、清單和領取手續存卷備查。
對不宜入卷的物證,應當拍照入卷,原物在結案後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第一百六十七條在作出行政處理決定時,應當對涉案財物一並作出處理。
第一百六十八條對在辦理行政案件中查獲的下列物品應當依法收繳:
(一)毒品、淫穢物品等違禁品;
(二)賭具和賭資;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四)偽造、變造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票證、印章等;
(五)倒賣的車船票、文藝演出票、體育比賽入場券等有價票證;
(六)主要用於實施違法行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以及直接用於實施毒品違法行為的資金;
(七)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收繳的其他非法財物。
前款第六項所列的工具,除非有證據表明屬於他人合法所有,可以直接認定為違法行為人本人所有。
違法所得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沒收。
多名違法行為人共同實施違法行為,違法所得或者非法財物無法分清所有人的,作為共同違法所得或者非法財物予以處理。
第一百六十九條收繳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決定。但是,違禁品,管制器具,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非法財物價值在五百元以下且當事人對財物價值無異議的,公安派出所可以收繳。
追繳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決定。但是,追繳的財物應當退還被侵害人的,公安派出所可以追繳。
第一百七十條對收繳和追繳的財物,經原決定機關負責人批准,按照下列規定分別處理:
(一)屬於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的合法財物,應當及時返還;
(二)沒有被侵害人的,登記造冊,按照規定上繳國庫或者依法變賣、拍賣後,將所得款項上繳國庫;
(三)違禁品、沒有價值的物品,或者價值輕微,無法變賣、拍賣的物品,統一登記造冊後銷毀;
(四)對無法變賣或者拍賣的危險物品,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主管部門組織銷毀或者交有關廠家回收。
第一百七十一條 對應當退還原主或者當事人的財物,通知原主或者當事人在六個月內來領取;原主不明確的,應當採取公告方式告知原主認領。在通知原主、當事人或者公告後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按無主財物處理,登記後上繳國庫,或者依法變賣或者拍賣後,將所得款項上繳國庫。遇有特殊情況的,可酌情延期處理,延長期限最長不超過三個月。

『叄』 如何理解和適用沒收、扣押、收繳等執法手段的相關規定 詳細�0�3

"沒收、扣押、收繳"等執法手段的相關規定 "沒收、扣押"等措施,是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經常用到的執法手段。

2004 年1 月1 日施行的(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以下簡稱《程序規定))中,新增加了一種"收繳"措施。在具體辦案過程中,如何合法地使用這些手段,對公安民警依法辦案和依法行政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1、沒收的概念:沒收是國家機關對違法行為人的財物強制無償收繳的一種處罰。 沒收有行政法刑法上的區別:刑法上的沒收是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規定,對觸犯刑律的犯罪分子所給予的一種刑罰處罰;

而行政法上的沒收,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據行政管理法律和法規將違法行為人的非法所得、實施違法行為的工具和設施、違禁物品等強制無償收歸國有或封存、銷毀的一種行政處罰措施。

1996 年10 月1 日施行的《行政處罰法》第八條明確規定:"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屬於行政處罰的種類之一。

2、對《程序規定》中"沒收"概念的理解和適用。 2004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程序規定》,

通篇十五章205 條,卻沒有用單獨的章節和條文對公安機關常用的行政處罰措施和行政強制措施進一步予以明確,這給民警在理解和適用"沒收、收繳、扣押"等措施時帶來一定的難度。

《程序規定》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指出該規定的制定依據就是《行政處罰法》及其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

《程序規定》第177 條的規定與《行政處罰法》第53 條的規定相一致,在此就不再贅述。對於沒收措施的性質和對象,(行政處罰法》第8 條已經做出明確規定。

即"沒收"的性質是一種行政處罰措施,它與《刑法》中的"沒收財產"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也有別於其他的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處罰法》規定,沒收的對象只能是"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

因此,我們在運用《程序規定》中的沒收措施時,

就應該嚴格遵守《行政處罰法》對沒收對象的規定,只能對違反公安行政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人的"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進行沒收。

這里的違法所得是指違反國家法律規定,採用非法手段或不正當方法所獲得的收人和利益;

(3)警察沒收條例擴展閱讀:

第四十八條 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罰款決定後,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第四十九條 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五十條 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在水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應當在二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准,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第五十三條 除依法應當予以銷毀的物品外,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

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返還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

第五十四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行政處罰的監督檢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肆』 警察有沒收東西的權利嗎

新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第十一條辦理治安案件所查獲的毒品、淫穢物品等違禁品,賭具、賭資,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於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應當收繳,按照規定處理。
違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財物,追繳退還被侵害人;沒有被侵害人的,登記造冊,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所得款項上繳國庫。
1、出具證明項鏈是你自己買的,但是前提是買項鏈的錢不能是違法所得。
2、關於取保候審所交保釋金:
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國家安全部
關於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被取保候審人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但在取保候審
期間涉嫌重新犯罪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的,執行機關應當暫扣其交納的保證金,待
人民法院判決生效後,決定是否沒收保證金。對故意重新犯罪的,應當沒收保證金
;對過失重新犯罪或者不構成犯罪的,應當退還保證金。
另外想說明的是我國的取保候審期限一般不超過12個月,人民檢察院解除取保候審時,會通知公安機關退還保證金。意思就是到了期限這個保證金是要退還的。

『伍』 人民警察免予刑事處罰後怎麼處理

人民警察免予刑事處罰後會由其相關部門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或行政處分。
法律分析
人民警察免予刑事處罰後會依據人民警察法相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對受行政處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降低警銜、取消警銜。對違反紀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時可以對其採取停止執行職務、禁閉的措施。民警受到行政處罰的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雖然一般情況下不會開除當事人,但是會按照公務員條例對警察給予降級,取消警銜,單位內部進行行政處分等這些措施。對一個人民警察來說,應當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避免出現執法違法的行為。警察行政處罰的種類: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對違反紀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時可以對其採取停止執行職務、禁閉的措施。人民警察違反規定使用武器、警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人民警察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或者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賠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七條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第三十七條之一因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期限為三年至五年。被禁止從事相關職業的人違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的決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情節嚴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其從事相關職業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規定的,從其規定。

『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條規定

規定如下:

第三十六條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和警械,由國務院公安部門統一監制,會同其他有關國家機關管理,其他個人和組織不得非法製造、販賣。

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警械、證件為人民警察專用,其他個人和組織不得持有和使用。

違反前兩款規定的,沒收非法製造、販賣、持有、使用的人民警察警用標志、制式服裝、警械、證件,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警察沒收條例擴展閱讀

人民警察法的修訂:

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2次會議通過,1995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0號頒布。

根據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9次會議通過、2012年10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9號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的決定》修正)。

『柒』 警察有權利沒收手機么

沒有權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五條,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出示執法證件,可以查驗居民身份證:

(一)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實施現場管制時,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

(三)發生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突發事件時,需要查明現場有關人員身份的;

(四)在火車站、長途汽車站、港口、碼頭、機場或者在重大活動期間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場所,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

(五)法律規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絕人民警察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分別不同情形,採取措施予以處理。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證。但是,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條,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泄露國家秘密、警務工作秘密;

(三)弄虛作假,隱瞞案情,包庇、縱容違法犯罪活動;

(四)刑訊逼供或者體罰、虐待人犯;

(五)非法剝奪、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體、物品、住所或者場所;

(六)敲詐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賄賂;

(七)毆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八)違法實施處罰或者收取費用;

(九)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或者受雇於任何個人或者組織;

(十一)玩忽職守,不履行法定義務;

(十二)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捌』 警察沒收的東西會交到哪

您好,警察沒收的東西一般來說,在經人民法院審理後,依照我國刑法規定應當追繳的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除依法應當返還被害人的財物以及依法銷毀的違禁品外,應當上繳國庫。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公安機關在偵查案件時,對發現的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無罪的各種財物,會進行查封扣押,在刑事審判中作為證據使用,在人民法院做出生效判決後,對應返還的財產返還,應上繳的財產上繳國庫。
法律依據
《關於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36.對於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的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財物以及依法銷毀的違禁品外,必須一律上繳國庫。查封、扣押的涉案財產,依法不移送的,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裁定後,由人民法院通知查封、扣押機關上繳國庫,查封、扣押機關應當向人民法院送交執行回單;凍結在金融機構的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裁定後,由人民法院通知有關金融機構上繳國庫,有關金融機構應當向人民法院送交執行回單。
37.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款中規定:「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不能扣劃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對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適用刑事訴訟法第五編第三章規定的程序,由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
《刑事訴訟法》第三百條:人民法院經審理,對經查證屬於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應當裁定予以沒收;對不屬於應當追繳的財產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請,解除查封、扣押、凍結措施。

『玖』 警察能沒收營業執照嗎

法律分析:警察的主要任務是維護社會治安秩序,解決民間糾紛等,對於違反治安管理等規定,應按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規定,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罰款或拘留等處罰,至於個體商販的營業執照,其發放、扣繳、吊銷等,這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事,不屬公安機關的工作范圍。所以警察是無權沒收營業執照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第七十二條未將營業執照置於住所或者營業場所醒目位置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三條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提供虛假材料的,由公司登記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並可以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吊銷營業執照。

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因過失提供有重大遺漏的報告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情節較重的,處以所得收入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並可以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吊銷營業執照。

『拾』 如何理解和適用沒收、扣押、收繳等執法手段的相關規定 詳細

"沒收、扣押、收繳"等執法手段的相關規定 "沒收、扣押"等措施,是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經常用到的執法手段。

2004 年1 月1 日施行的(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以下簡稱《程序規定))中,新增加了一種"收繳"措施。在具體辦案過程中,如何合法地使用這些手段,對公安民警依法辦案和依法行政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1、沒收的概念:沒收是國家機關對違法行為人的財物強制無償收繳的一種處罰。 沒收有行政法和刑法上的區別:刑法上的沒收是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規定,對觸犯刑律的犯罪分子所給予的一種刑罰處罰;

而行政法上的沒收,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據行政管理法律和法規將違法行為人的非法所得、實施違法行為的工具和設施、違禁物品等強制無償收歸國有或封存、銷毀的一種行政處罰措施。

1996 年10 月1 日施行的《行政處罰法》第八條明確規定:"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屬於行政處罰的種類之一。

2、對《程序規定》中"沒收"概念的理解和適用。 2004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程序規定》,

通篇十五章205 條,卻沒有用單獨的章節和條文對公安機關常用的行政處罰措施和行政強制措施進一步予以明確,這給民警在理解和適用"沒收、收繳、扣押"等措施時帶來一定的難度。

《程序規定》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指出該規定的制定依據就是《行政處罰法》及其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

《程序規定》第177 條的規定與《行政處罰法》第53 條的規定相一致,在此就不再贅述。對於沒收措施的性質和對象,(行政處罰法》第8 條已經做出明確規定。

即"沒收"的性質是一種行政處罰措施,它與《刑法》中的"沒收財產"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也有別於其他的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處罰法》規定,沒收的對象只能是"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

因此,我們在運用《程序規定》中的沒收措施時,

就應該嚴格遵守《行政處罰法》對沒收對象的規定,只能對違反公安行政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人的"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進行沒收。

這里的違法所得是指違反國家法律規定,採用非法手段或不正當方法所獲得的收人和利益;

(10)警察沒收條例擴展閱讀:

第四十八條 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罰款決定後,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第四十九條 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五十條 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在水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應當在二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准,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第五十三條 除依法應當予以銷毀的物品外,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

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返還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

第五十四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行政處罰的監督檢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熱點內容
老婆出軌保證書怎麼寫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8 17:52:03 瀏覽:844
民法通則健康權 發布:2025-02-08 17:43:30 瀏覽:822
成都共享單車法規 發布:2025-02-08 16:34:16 瀏覽:102
新婚姻法沒有證據能離婚嗎 發布:2025-02-08 15:54:51 瀏覽:46
刑法分論案例 發布:2025-02-08 15:36:42 瀏覽:562
江都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8 15:09:01 瀏覽:689
申請勞動法律援助要錢的嗎 發布:2025-02-08 14:57:08 瀏覽:817
婚前合同如何寫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8 14:48:29 瀏覽:162
崑山市司法 發布:2025-02-08 14:48:28 瀏覽:396
王萬熊律師 發布:2025-02-08 14:47:46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