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監督條例首次賦予
1. 什麼首次規定了黨的各級代表大會代表的監督責任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 2004年2月
第六條 黨的各級委員會在黨內監督方面履行下列職責: (一)領導黨內監督工作,明確同級紀委和黨委工作部門、直屬機構、派出機關以及相當於這一級別的黨組(黨委)在黨內監督方面的任務和要求; (二)制定貫徹上級黨組織和同級黨的代表大會關於加強黨內監督工作決議、決定的措施,研究解決黨內監督工作中的重要問題; (三)對黨委常委、委員,同級紀委和黨委工作部門、直屬機構、派出機關以及相當於這一級別的黨組(黨委)的領導班子及其成員進行監督; (四)對下一級黨組織及其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負責人進行監督; (五)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和基層委員會監督上級黨委、紀委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黨的中央和地方各級委員會派出的工作委員會,按照有關規定對所屬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進行監督。 第七條 黨的各級委員會委員在黨內監督方面的責任: (一)對所在委員會、同級紀委和黨委工作部門、直屬機構、派出機關以及相當於這一級別的黨組(黨委)的工作進行監督; (二)對所在委員會、同級紀委的常委、委員和黨委工作部門、直屬機構、派出機關以及相當於這一級別的黨組(黨委)的負責人進行監督; (三)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委員和基層委員會委員,對本條第(一)、(二)項所列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問題和意見,署真實姓名以書面形式或其他形式向黨委常委會、同級紀委常委會提出或向上一級黨委、紀委反映; (四)中央委員對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的意見,署真實姓名以書面形式或其他形式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或中央紀委常委會反映。 對委員署真實姓名反映的問題、意見和建議,有關部門或人員應當及時轉達,不得扣壓;有關黨組織應當及時研究、處理並以適當方式答復。 第八條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是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中央紀委在中央委員會領導下,黨的地方各級紀委和基層紀委在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領導下,在黨內監督方面履行下列職責: (一)協助同級黨的委員會組織協調黨內監督工作,組織開展對黨內監督工作的督促檢查; (二)對黨員領導幹部履行職責和行使權力情況進行監督; (三)檢查和處理黨的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的比較重要或復雜的案件; (四)向同級黨委和上一級紀委報告黨內監督工作情況,提出建議,依照許可權組織起草、制定有關規定和制度,作出關於維護黨紀的決定; (五)受理對黨組織和黨員違犯黨紀行為的檢舉和黨員的控告、申訴,保障黨員的權利。 黨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和地方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派出的紀律檢查工作委員會,按照有關規定履行監督職責。 紀委對派駐紀檢組實行統一管理。派駐紀檢組按照有關規定對駐在部門的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進行監督。 黨的地方和部門紀委、黨組紀檢組可以直接向上級紀委報告本地區、本系統、本單位發生的重大問題。 第九條 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在黨內監督方面的責任: (一)對所在委員會及其派駐機構、派出的巡視機構的工作進行監督; (二)對所在委員會常委、委員和派駐機構、派出的巡視機構的負責人進行監督; (三)黨的地方各級紀委委員和基層紀委委員,對本條第(一)、(二)項所列紀檢機關(機構)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問題和意見,署真實姓名以書面形式或其他形式向紀委常委會、同級黨委提出或反映,對所在委員會委員、常委的意見還可以向上一級黨委和紀委反映; (四)中央紀委委員對中央紀委常委的意見,署真實姓名以書面形式或其他形式向中央紀委常委會或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反映。 對委員署真實姓名反映的問題、意見和建議,有關部門、機構或人員應當及時轉達,不得扣壓;有關黨組織應當及時研究、處理並以適當方式答復。 第十條 黨員在黨內監督方面的責任和權利: (一)及時向黨組織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 (二)對黨的決議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見,在堅決執行的前提下,可以在黨的會議上或向黨的組織提出保留,並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反映,但不得公開發表同中央決定相反的意見; (三)在黨的會議上有根據地批評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勇於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 (四)檢舉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違紀違法的事實,同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 (五)參加黨組織開展的評議黨員領導幹部活動,發表意見。 第十一條黨的各級代表大會代表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除履行黨員的監督責任和享有黨員的監督權利外,按照有關規定對其選舉產生的黨的委員會、紀律檢查委員會及其成員進行監督,反映所在選舉單位黨員的意見和建議。
2. 分析判斷題 除了黨員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額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
、《紀律處分條例》規定,受到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在恢復黨員權利後( )內,不得在黨內擔任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於其原任職務的職務。(C)
A.六個月 B.一年 C.兩年 D.三年
出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十四條
2、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佔用公物歸個人使用,時間超過( ),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C)
A.一個月 B.三個月 C.六個月 D.一年
出處:《紀律處分條例》第七十三條
3、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是( )。(B)
A.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B.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C.理論聯系實際
D.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4、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違反幹部選拔任用規定的,追究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情節嚴重的, 給予( )處分。(D)
A.嚴重警告 B.撤銷黨內職務 C.留黨察看 D.開除黨籍
出處:《紀律處分條例》第六十四條
5、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 )。( C )
A.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B.改革開放 C.發展 D.體制創新
6、黨和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其配偶收受對方財物,情節較重,對該黨員應應給予( )處分。(A)
A.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
B.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C.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D.不追究其責任
出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七十五條
7、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建設( )的同時,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實行( )相結合。(C)
A.物質文明;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
B.政治文明;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
C.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
D.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
出處:黨章總綱
8、黨員如果沒有正當理由,連續( )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或不交納黨費,或不做黨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認為是自行脫黨。(B)
A.4 B.6 C.8 D.10
出處:黨章第1章第9條
9、黨和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公司)、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在經濟往來中,在賬外暗中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屬何種違紀行為?(B)
A.貪污 B.受賄 C.索賄 D.私分
出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八十九條
10、為謀取( ),給予黨和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以財物,是行賄行為。(C)
A.利益 B.正當利益 C.不正當利益 D.個人利益
出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九十條
11、個人借用公款超過( )不還的, 追還所欠公款,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但確因生活困難到期無力歸還的除外。(B)
A.三個月 B.六個月 C.一年 D.兩年
出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一十六條
12、國家機關、國家撥給經費的團體和事業單位,挪用財政資金或者科研、教育、衛生、軍工等專項資金的,追究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情節較重的,給予( )處分。(C)
A.撤銷黨內職務
B.留黨察看
C.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
D.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
出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條
13、( )首次規定了黨的各級代表大會代表的監督責任。(B)
A.《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B.《黨內監督條例》
C.《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
D.《中國共產黨章程》
出處:《專家分析黨內監督條例亮點,有四個「前所未有」》
14、某黨員非法買賣土地使用權,情節嚴重,應當給予( )處分。(C)
A.嚴重警告 B.留黨察看 C.開除黨籍 D.留黨察看或開除黨籍
出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零九條
15、嫖娼、賣淫,或者組織、強迫、介紹、教唆、引誘、容留他人嫖娼、賣淫,或者故意為嫖娼、賣淫提供方便條件的,給予何種處分?(A)
A.開除黨籍 B.留黨察看 C.撤銷黨內職務 D.留黨察看或開除黨籍
出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五十六條
16、《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 )監督的法規保障地位。(B)
A. 各人民群眾團體的 B.輿論
C.人民群眾的直接 D.人民政協的
出處:《專家分析黨內監督條例亮點,有四個「前所未有」》
二、判斷題:
17、對於嚴重違犯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黨組織,同級黨的委員會在查明核實後,應根據情節嚴重的程度,作出進行改組或予以解散的決定,並報上一級黨的委員會審查批准,正式宣布執行。(錯誤,依據黨章第7章第42條)
正確答案:對於嚴重違犯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黨組織,上一級黨的委員會在查明核實後,應根據情節嚴重的程度,作出進行改組或予以解散的決定,並報再上一級黨的委員會審查批准,正式宣布執行。
18、黨的基層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錯誤,黨章第五章第30條)
正確答案:黨的基層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至五年,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兩年或三年。
19、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團體、社會中介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都必須(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錯誤,黨章第五章第29條)
20、中國共產黨的黨徽黨旗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致。黨的各級組織和每一個黨員都要維護黨徽黨旗的尊嚴。要按照規定製作和使用黨徽黨旗。(正確,黨章第十一章第53條)
21、黨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 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黨和國家政策、社會主義道德,危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依照規定應當給予黨紀處分的,都必須受到追究。(正確)
出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九條
22、黨員受到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兩年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錯誤)
正確答案:黨員受到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一年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出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十二條
23、黨員、群眾和下級黨組織對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意見、民主生活會情況和整改措施,應當按照規定如實上報,並將民主生活會情況和整改措施及時在一定范圍通報。黨員有權了解本人所提意見和建議的處理結果。(正確)
出處: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第二十三條規定
24、留黨察看處分的最長期限不超過三年。(錯誤)
正確答案:留黨察看處分的最長期限不超過二年
出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十四條
25、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中國公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錯誤,黨章第2條)
正確答案: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
26、任何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不能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如遇緊急情況,也不可以代表黨組織作出決定。(錯誤,黨章第二章第16條)
正確答案:任何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不能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如遇緊急情況,必須由個人作出決定時,事後要迅速向黨組織報告。
27、對於應當經集體討論決定的事項而未經集體討論,也未徵求其他成員意見,由個人或少數人決定的,除遇緊急情況外,應當區別情況追究主要責任人的責任。(正確)
出處: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第十四條規定
28、黨的各級領導班子應當制定、完善並嚴格執行議事規則,保證決策科學、民主。按照議事規則應當由集體討論決定的事項,必須列入會議議程。 (正確)
出處: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第十三條規定
29、《黨紀處分條例》中所指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錯誤)
正確答案: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
出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三十八條
30、黨和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公司)、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政府采購和招投標法律、法規的,追究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正確)
出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二十四條
給點分吧
3. 《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什麼監督的法規保障地位
《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輿論監督的法規保障地位
4. 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什麼監督的法規保障地位
29、《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監督的法規保障地位。答案:B
A.各人民群眾團體的監督B.輿論監督C.人民群眾的直接監督D.人民政協的監督
5. 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監督的法規保障
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輿論監督的法規保障
6. 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什麼監督的法規保障地位
協
黨委就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以黨委書記為最高領導,國家最高的為黨中央,以下各省、市、縣設立黨委,有政法委、紀檢委、組織部、發改委等等部門,是國家的執政黨核心和本執政區域最高領導組織。
政府就是國家行政部門,是具體負責國家行政事務的,也是 最主要的、部門最多、行政事務最大、最直接面對老百姓的部門。國家最高政府機構的為國務院,直接領導各部委。最高領導為國務院總理。以下各省、市、縣設立各級政府,由公安局、交通局、民政局、工商局、稅務局、衛生局、文化局、勞動局、建設局、公路局、教育局......等幾十家負責社會方方面面具體行政事務的單位組成。
人大。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開會討論、表決、商議、通過各項關系重大的黨、政府決定。如行政領導的任職、地方性規章、部門規章的出台、緊急事務、等等。
政協就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發揚民主的重要形式。政治協商會議,只有參政議政的權利,沒有決定權。
簡單的說, 黨委一「招手」,政府就得「動手」,人大「舉手」,政協「拍手」(鼓掌)。招手的是董事長,動手的是經理、員工,舉手只是個形式,拍手是給董事長面子。
7. 《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什麼監督的法規保障地位
《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輿論監督)監督的法規保障地位。
8. 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中國共產黨建黨82年、執政54年的第一部黨內監督條例,它立法的目的是加強黨內監督,發展黨內民主,維護黨的團結統一,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堅持黨的先進性。這次對《條例》的修改,有五大亮點:
亮點一,首次正式確立各級紀委為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亮點二,明確提出黨內監督的重點,是各級領導機關、領導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的主要負責人;亮點三,首次規定了黨代表的監督權利和責任,從而為全面深入推行黨代會常任制找到了最佳切入點;亮點四,將各地在實踐中探索並總結的監督辦法和經驗,上升為黨內法規制度;亮點五,以黨的法規形式,確認輿論監督的地位和作用。監督條例的出台,看起來好像只是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一小步,實質則是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嚴格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一大步。
結合基層黨員實際工作和生活,我認為作為一名合格黨員,首先要牢固樹立黨章黨規黨紀意識,認真學習領會《條例》的規定,嚴格遵守,強化黨內監。其次要積極參加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在生活會中積極發言,認真做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民主生活會,進一步統一思想,改進作風,加強監督,增進團結。最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把《條例》作為自己的行為規范嚴格執行,並且要貫徹到實際工作當中去,堅持將《條例》對照檢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要以認真務實的精神認真履行《條例》賦予的監督職責,既要自覺接受監督、又要正確行使黨內監督的各項權利。
9. 《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 )監督的法規保障地位。
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輿論監督的法規保障地位。
黨內監督的主要內容是:
(一)遵守黨章黨規,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模範遵守憲法法律情況;
(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確保全黨令行禁止情況;
(三)堅持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貫徹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原則情況;
(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情況;
(五)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作風建設,密切聯系群眾,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情況;
(六)堅持黨的幹部標准,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執行幹部選拔任用工作規定情況;
(七)廉潔自律、秉公用權情況。
10. 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什麼監督的法規保障地位
法律分析:黨內監督條例中首次賦予輿論監督的法規保障地位。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第四條:黨內監督必須貫徹民主集中制,依規依紀進行,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