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有效規章
① 針對公安機關的黨風廉政建設有哪些規定
《2011年公安機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嚴禁公安民警參與征地拆遷等非警務活動,要求各地公安機關以涉案人員非正常死亡問題專項治理、涉案財物管理為重點,進一步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對公安隊伍違法違紀問題堅持「零容忍」,深入推進公安特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意見》指出,各級公安機關要把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放在首位,要認真貫徹國務院嚴格征地拆遷管理工作的有關要求,嚴禁公安民警參與征地拆遷等非警務活動,對隨意動用警力參與強制拆遷造成嚴重後果的,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2011年,要圍繞慶祝建黨90周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重大安保活動以及打黑除惡等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圍繞「大走訪」開門評警活動,督促各地扎實抓好各個環節,防止搞形式、走過場。
《意見》明確,今年要深化拓展專項治理,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兩個工作重點是:進一步抓好涉案人員非正常死亡問題專項治理,建立長效機制;部署開展涉案財物管理問題的專項治理,著力解決辦案單位和個人涉案財物管理工作中的不規范問題。對民警參與經營娛樂休閑場所問題、亂收濫罰等問題,各地公安機關可根據本地實際,選擇其中突出的進行治理。治安、消防、交通等部門、警種要對民警推銷或指定公共安全產品等問題進行治理。要鞏固警車和涉案車輛違規問題治理成果,堅決防止反彈。
② 公安工作管理的相關規定
法律分析:為了加強對有關公安工作的法律、法規和公安規章的解釋工作,明確職責許可權,統一解釋程序,保證准確執法,結合公安機關的實際,制定本規定。
下列法規、規章,由公安部進行解釋:
(一)國務院授權由公安部解釋的行政法規;
(二)公安部制發的規章;
(三)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制發的有關公安工作的規章;
(四)公安部制發的其他規范性文件。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
第二條 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人民警察是武裝性質的國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擔依法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保護人民,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職責。
第三條 公安部在國務院領導下,主管全國的公安工作,是全國公安工作的領導、指揮機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在本級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公安工作,是本行政區域公安工作的領導、指揮機關。
第四條 公安機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
③ 您好,我想請問公安部可以頒布行政法規嗎
公安部出台的規范性文件不能統稱為行政法規,公安部頒布的文件屬於部門規章,比行政法規層次要低。
④ 公安部便民三十條措施全文是什麼
公安部門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要堅持執法為民思想,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群眾利益無小事。」為了切實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公安部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徵求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決定在戶籍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等四個方面,陸續實行三十項便民利民措施。
一、戶籍管理
(一)到西部地區工作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可以根據本人意願,將戶口遷到工作地區,也可以遷回原籍。
(二)到西部地區投資、興辦實業的人員以及西部開發建設所需要的各類人才,可以不遷戶口,戶口遷入西部地區的,如果今後返回原遷出地工作、生活,也可以將戶口遷回原遷出地。
(三)在大、中城市落戶的高中級專門人才到小城鎮或者農村工作的,可以不遷戶口。
(四)考取普通高等學校、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入學時可以自願選擇是否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五)新出生嬰兒的常住戶口登記,隨父隨母自願選擇。
(六)取消出國、出境1年以上的人員注銷戶口的規定(在國外、境外定居的除外)。
(七)取消被判處徒刑、被決定勞動教養的人員注銷戶口的規定。
二、交通管理
(八)考領小型汽車駕駛證的人員年齡上限由現行的60周歲放寬到70周歲。持有小型汽車准駕車型駕駛證的人員超過70周歲的,每年審驗1次駕駛證,並進行身體檢查,符合駕駛條件的,可以繼續駕駛。
(九)現役軍人、武裝警察憑軍人、武裝警察身份證件和團以上單位出具的有關證明,可以申請考領地方駕駛證。
(十)增加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准駕車型,允許考領小型、微型自動擋載客汽車駕駛證。
(十一)允許左下肢殘疾的人員考領小型、微型自動擋載客汽車駕駛證。
(十二)取消駕駛證丟失登報聲明和30天後補領的規定,對申請補領的,48小時內補發。
(十三)暫住人員申請考領駕駛證的,由向其戶籍所在地的書面發函查詢改為網上核對,及時辦理。
(十四)駕駛證有效期滿換證和審驗業務,由地級車管所下放到具備聯網條件的縣級車管所辦理。
(十五)試行縣級車管所辦理汽車牌證業務;試行交警中隊辦理四輪農用運輸車、三輪農用運輸車、普通摩托車、輕便摩托車和拖拉機等車輛牌證業務。
(十六)車管所在具備條件的車輛交易市場,設置辦理車輛牌證業務的窗口。
(十七)從注冊登記之日起6年內,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的檢驗由1年1次改為2年1次。
(十八)凡海關進口的車輛和通過國家汽車生產主管部門審查的國產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在辦理新車注冊登記時一律免上檢測線檢測,並不收取上線檢測費用。
(十九)縮短進口車數據通報周期,提高國產車公告傳遞速度,使進口車和新公告的國產車等待辦理車輛牌證的時間,由原來的1個月減少到48小時。
(二十)所有車輛號牌號碼實行電腦公開自動選號,並可以選擇2次。
(二十一)申請辦理車輛轉籍,部分登記事項不夠規范的,由轉入地車管所負責更正,不得退檔;需要核對有關情況的,由兩地車管所內部協調。
(二十二)簡化車輛注冊登記程序,不讓群眾在檢測場和車管所之間多次往返。
(二十三)在互聯網上建立交通管理信息主頁,方便群眾上網查閱辦理車輛牌證的有關規定及考試模擬題庫,下載、使用有關表格及填寫式樣。
(二十四)群眾可以自願選擇有資質並在車管所備案的中介機構,代辦各種車輛牌證業務。開辦發牌發證郵寄、速遞業務,供群眾自願選擇。推行辦理車輛牌證「一站式」服務。
三、出入境管理
(二十五)居民憑身份證、戶口簿按需申領護照的范圍,今年內由上海、南京等25個大中城市擴大到100個大中城市,達到全國大中城市總數的1/3。
(二十六)在實行按需申領護照的大中城市,除規定的國家工作人員外,居民申請辦理《往來港澳通行證》、《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的,免交工作單位或者公安派出所的意見。
(二十七)自今年7月28日開始,廣東省中山、東莞、江門、佛山市居民個人赴香港、澳門旅遊的,可以憑本人身份證、戶口簿,申請辦理《往來港澳通行證》及訪問簽注,簽注有效期為3個月,分1次和2次往返有效,每次在港澳地區停留時間不超過7天,申請次數不受限制。申請人領取通行證件後,可自行往來港澳地區。今年9月1日擴大到北京市、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市,2004年5月1日廣東省擴大到全省。
(二十八)往來港澳商務簽注的申請范圍,由原來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內地企業的員工,擴大到內地個體工商戶和在港澳地區注冊的企業的員工。
(二十九)對外國留學生簽發與其在華學習相同期限的居留證,不再逐年辦理延期手續。
四、消防管理
(三十)推廣在互聯網上申報和受理消防行政審批業務。在公安消防部門的受理窗口、互聯網站和電話語音咨詢系統中公布消防行政審批結果。
上述三十項便民利民措施,其中,第一至七項和第二十九、第三十項措施,會後即可實行;第八至十八項、第二十至二十二項、第二十四項和第二十八項措施,於9月1日起實行;第二十五至二十七項措施,已經有明確的實行時間;第十九項、第二十三項措施,於明年1月1日起實行。
⑤ 公安部印章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
印章作為維護和體現社會誠信制度的一種手段和憑證,在我國的政治、經濟和其他社會活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不可能被其他方式所取代。確保印章的正確性、有效性,是保證法人開展正常活動,順利實現社會目的和價值的必要條件。由於印章對社會活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往往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成為不法分子牟取不正當利益或進行其他目的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加強印章刻制、變更、建檔、繳銷等管理活動尤為重要。公安部印章管理辦法是指《印章業治安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條例內容包括了對印章製作單位管理規定;對公安機關工作人員檢查印章製作單位時的要求;規定了公安機關應當建立統一的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印章製作網上備案、信息採集及查詢服務等。
【法律依據】
《印章業治安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加強印章業治安管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印章業規范發展,預防和打擊私制、偽造、變造、買賣印章等違法犯罪活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印章業的治安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印章包括公章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個人名章。公章是指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社會組織、企業單位、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以及其他組織(以下簡稱「單位或者機構」)的法定名稱章,單位或者機構冠以法定名稱的內設機構章、分支機構章和合同、財務、發票、審驗、報關等業務專用章。
具有法律效力的個人名章是指單位或者機構的法定代表人、經營者、主要負責人以及財務負責人等人員用於非因私事務的個人名章。
第四條 把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印章業治安管理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依照本條例規定對印章業實行屬地管理。
⑥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證使用管理規定有哪些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證使用管理規定第一條為了加強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全國各級公安機關,鐵路、交通、民航、森林公安機關和海關緝私部門及其人民警察。第三條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使用統一的人民警察證。第四條人民警察證是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身份和依法執行職務的憑證和標志。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在依法執行職務時,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應當隨身攜帶人民警察證,主動出示並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第五條人民警察證發放范圍為公安機關在編、在職並已經評授警銜的人民警察。嚴禁向非發放范圍人員發放人民警察證。第六條人民警察證由專用皮夾和內卡組成,必須內容齊全且同時使用方可有效。人民警察證皮夾為豎式黑色皮質,外部正面鏤刻警徽圖案、「人民警察證」字樣,背面鏤刻英文「CHINAPOLICE」字樣;內部上端鑲嵌警徽一枚和「公安」兩字,下端放置內卡。人民警察證內卡正面印製持證人照片、姓名、所在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名稱和警號,背面印製持證人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職務、警銜、血型、人民警察證有效期限,以及「人民警察證」、「CHINAPOLICE」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監制」字樣。第七條人民警察證製作、發放實行分級管理。公安部負責制定、發布證件式樣和技術標准,組織製作、發放證件皮夾。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鐵路、交通、民航、森林公安機關和海關緝私部門有關主管部門組織製作、發放本轄區或者本系統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證內卡。公安機關政工部門負責人民警察證的使用管理工作。第八條人民警察證列入公安警用裝備管理。第九條人民警察證內卡記載主要內容發生變動、確需換發的,發證部門應當及時予以換發。第十條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在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應當及時收回其人民警察證並進行備案:(一)離、退休;(二)調離公安機關;(三)辭去公職;(四)因其他原因應當收回的。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被辭退、開除公職、勞動教養、判處刑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的,所在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應當及時收繳其人民警察證並進行備案。第十一條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在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應當暫時收回其人民警察證:(一)因涉嫌違法違紀被立案審查,尚未作出結論的;(二)被停止執行職務或者被禁閉的;(三)因其他原因應當暫時收回的。第十二條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應當愛護和妥善保管人民警察證,防止遺失、被盜、被搶或者損壞。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發現人民警察證遺失、被盜、被搶或者嚴重損壞、無法繼續使用的,應當及時報告所在縣級以上公安機關並申請補辦。人民警察證嚴重損壞、無法繼續使用的,發證機關應當在辦理補辦手續時收回原證件。第十三條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不得塗改、損壞、復制、轉借、抵押、贈送、買賣人民警察證,不得將人民警察證用於非警務活動或者非法活動。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照有關規定予以紀律處分或者追究法律責任。第十四條人民警察證主管部門和管理人員違反本規定,擅自製作、發放人民警察證或者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應當依照有關規定予以紀律處分或者追究法律責任。第十五條人民警察證由公安部按照《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證技術標准》統一監制。第十六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鐵路、交通、民航、森林公安機關和海關緝私部門有關主管部門可以結合實際,根據本規定製定實施細則並報公安部備案。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人民警察證的使用管理按照本規定執行,並可結合實際制定實施細則報公安部備案。第十七條本規定自二__八年二月二十八日起施行。
⑦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公安部令
有以下幾點:一、第六條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貫徹執行消防法規,保障單位消防安全符合規定,掌握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情況;
(二)將消防工作與本單位的生產、科研、經營、管理等活動統籌安排,批准實施年度消防工作計劃;
(三)為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經費和組織保障;
(四)確定逐級消防安全責任,批准實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
(五)組織防火檢查,督促落實火災隱患整改,及時處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問題;
(六)根據消防法規的規定建立專職消防隊、義務消防隊;
(七)組織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並實施演練。
二、第七條單位可以根據需要確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對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實施和組織落實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一)擬訂年度消防工作計劃,組織實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組織制訂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並檢查督促其落實;
(三)擬訂消防安全工作的資金投入和組織保障方案;
(四)組織實施防火檢查和火災隱患整改工作;
(五)組織實施對本單位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的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有效,確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
(六)組織管理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
(七)在員工中組織開展消防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和培訓,組織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實施和演練;
(八)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委託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當定期向消防安全責任人報告消防安全情況,及時報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問題。未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單位,前款規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實施。
第八條實行承包、租賃或者委託經營、管理時,產權單位應當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築物,當事人在訂立的合同中依照有關規定明確各方的消防安全責任;消防車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設施和其他建築消防設施應當由產權單位或者委託管理的單位統一管理。承包、承租或者受委託經營、管理的單位應當遵守本規定,在其使用、管理范圍內履行消防安全職責。
第九條對於有兩個以上產權單位和使用單位的建築物,各產權單位、使用單位對消防車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設施和其他建築消防設施應當明確管理責任,可以委託統一管理。
⑧ 關於公安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公安部法律法規抄是規范公安襲民警執法辦案的規定,只對公安機關有效,不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章
如《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有關規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有關規定》《公安機關辦理賭博案件有關規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有關規定》、《公安機關基層基礎建設綱要》等,只能叫法規,不能叫法律
⑨ 公安部規定
要改進調查研究。部黨委成員要緊緊圍繞事關公安工作長遠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結合重點工作確定調研課題,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下基層調研時間每人每年至少30天。要增強調研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既要到工作開展好的地方去總結經驗,也要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做到聽真話、察實情、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走馬觀花。要精簡會議活動。從嚴控制各類會議數量,嚴格限制參會人數,切實提高會議實效。要嚴格會議紀律,不組織與會議無關的活動,不提高會議用餐、住宿標准,嚴禁以任何名義發放禮品、紀念品,嚴禁借召開會議之機公費旅遊。要精簡文件簡報。凡國家法律法規、黨內法規和公安部已有明文規定的,公安部一律不再印發文件;對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要規范表彰考核。從嚴控制公安部表彰活動數量和規模,除中央批準保留表彰項目以及適時組織開展全國性重大專項工作和其他特殊任務表彰活動外,原則上不組織專項表彰。表彰獎勵主要面向基層一線,從嚴控制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立功受獎。要加強工作統籌。加強對開展全國性專項打擊整治工作的謀劃統籌。凡分管單位組織開展涉及多個部門、警種的全國性專項行動,部黨委成員要在事先協調一致的基礎上,提交部黨委統一研究,科學安排。要簡化公務接待。部黨委成員下基層調研和檢查指導工作時,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人員。不用警車開道,不搞交通管制,不安排到交界迎送,不搞民警列隊歡迎,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不接受超標准接待,不接受各種紀念品或土特產,不安排宴請,不上高檔菜餚,自助餐也要注意節儉。要規范公務出訪。除涉及跨國辦案、機制性雙邊或多邊會晤等特殊情況需要出國外,不安排一般性出國考察和照顧性出訪,出訪活動必須按照批準的內容、路線、日程執行。外方所贈禮品,嚴格按有關規定處理。要改進新聞報道。對部黨委成員的工作動態,要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抓好涉及全局性或具有重要導向和影響作用的會議活動的報道,壓縮報道篇幅、字數。要嚴格文稿發表,部黨委成員代表部黨委發表講話和文章,須經部黨委批准。對各地、各部門、各警種、各單位舉辦的各類活動,除部黨委統一安排外,部黨委成員不發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要加強督促檢查。部黨委成員要認真執行規定,自覺接受監督,並在每年年底的部黨委民主生活會上就執行情況作出說明。公安部機關有關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對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各項規定落到實處。
⑩ 公安部的法規政策對全國有效嗎
有效。因為公安部是國家的執法部門,法規政策是對全國而言的所以說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