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法條例二條生效日
A. 新消法三包規定
2013年10月25日第二次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新消法三包規定主要指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規定的經營者「退貨、更換、修理」義務。
關聯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四條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第二十五條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B. 假一賠三 新消法生效
新消法:迴避「知假買假」 「假一賠三」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高票通過了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下稱新消法),這是消法實施20年以來的首次修訂。
網路購物、金融消費近年來發展驚人,今年「雙11」未到,電商的又一輪爭奪戰已烽煙彌漫,如何解決消費方式更新為消費者權益保護帶來的新課題,1993年頒布的消法亟待改進。
4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公布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下稱消法修正案草案),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此後,二審、三審逐步展開,消法「首修」拉開序幕。
消法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會長河山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相比4月份出台的消法修正案草案,最終出台的新消法在多個領域又有新突破。
從「一倍」賠償到「假一賠三」
相比消法修正案草案,新消法最大的亮點在於,對制假造假的懲罰性賠償從兩倍提高到了三倍。
據了解,懲罰性賠償是1993年所頒布消法的核心條款之一,即「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4月28日,消法修正案草案將「一倍」改作了「兩倍」。河山對《中國經濟周刊》說,消法修正草案將「一倍」改成「兩倍」沒有意義。在漢語中,「一倍」與「兩倍」相同,其結果是一樣的。「一倍」是加倍賠償,是假一賠二,「兩倍」也是假一賠二。這樣的修改沒必要,反而給人造成誤解,以為是假一賠三。
消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後,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5次召開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律師等對包括懲罰性賠償在內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匯集意見。
最終,增加懲罰性賠償力度的意見在新消法中得以體現。10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主任賈東明在發布會上公布了新消法的具體內容,懲罰性賠償的額度從草案中的「兩倍」增加到「三倍」。
與此同時,商品價格三倍賠償之外,若經營者明知商品或服務存在缺陷而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死傷,消費者可要求經營者賠償醫療費、誤工費等經濟損失,並加兩倍的懲罰性賠償。
如何判定商品或服務存在缺陷?消費者維權中一直存在舉證難、鑒定費用高等問題。此次新消法規定,經營者提供的耐用商品或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糾紛的,由經營者承擔相關舉證責任。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杜濤表示,這一「舉證責任倒置」,將切實解決消費者維權難的問題。
網路購物「後悔權」首入消法
消法修正案草案審議過程中,另一關注重點聚焦於如何規范網路購物。
新消法規定,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
這是網路購物「後悔權」首入消法,也是消法第一次對網路購物做出規范。
1993年消法頒布時,中國還沒有網路購物。河山表示,合同法原理將買賣分為有退貨保留的買賣和無退貨保留的買賣兩種,通常由買賣雙方自行約定,如一些商家承諾不滿意就退貨,而另一些商家則表示商品一經售出概不退貨,此次新消法在網路購物中將無理由退貨確定為法定準則,對維護消費者權益而言是一個進步。
河山表示,相比4月出台的消法修正案草案,新消法對無理由退貨又添加了若干附加條件,進一步規范了經營者與消費者雙方行為,增加了法律的可操作性。例如新消法規定,退回商品的運費需由消費者自行承擔,與此同時,包括定做、鮮活易腐商品、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已拆封的音像製品、報紙期刊等四類產品不享受無理由退貨。無理由退貨退回的商品必須保持完好。
京東、凡客誠品、蘇寧易購等各大網路購物平台目前退換貨服務大多符合或高於新消法中出台的無理由退貨標准,例如凡客誠品承諾普通商品自簽收之日起30日內可辦理退換貨服務。因商品質量問題造成的退、換貨,凡客承擔郵寄或快遞費用。因此無理由退貨的新規將主要對中小電商造成壓力。
C. 消法對於退換貨的法律規定是怎麼樣的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同時,經營者應當在簽收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向消費者返還已支付的貨款。
一方面,消費者退回的商品應當完好。商品能夠保持原有品質、功能,包括商品本身、配件、商標標識、使用說明書等齊全的,視為商品完好。消費者基於查驗需要而打開商品包裝,或者為確認商品的品質、功能而進行合理的調試不影響商品的完好。
另一方面,經營者對能夠完全恢復到初始銷售狀態的無理由退貨商品,可以作為全新商品再次銷售;對不能夠完全恢復到初始狀態的無理由退貨商品再次銷售的,應當通過顯著的方式將商品的實際情況標注。
(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以下簡稱供貨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銷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規定給予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生產者之間,銷售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訂立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有不同約定的,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D. 《消法》規定了消費者哪些權利
新《消法》的立法精神和重要內容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充實細化消費者權益規定,加大了對消費者的保護力度;二是強化經營者義務與責任,著力解決消費者維權難問題;三是規范網路購物、個人信息保護等新興領域突出問題;四是進一步明確行政部門的監管職責,加大了對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五是明確消費者協會性質和職能,更加註重發揮消費維權的社會監督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六方面:
一:消費者有七日「後悔權」
原消法中,沒有直接具體規定可以退換貨的天數,根據《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執行『三包』規定,僅有電視機、自行車等商品以及手機執行『三包』規定。
而新消法規定,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除了特殊情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消費者需要為「反悔」埋單,承擔退貨運費。
二:個人信息列入保護范圍
「近年來,因住宿、網上購物等因素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的事件時有發生。更有甚者,一些經營者利用職務之便將消費者個人信息用作牟利的工具。這次,新《消法》明確規定,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他人發送商業性信息。」將個人信息受到保護作為消費者的一種權益確認下來,是消法修訂的一大進步。
三:維權糾紛舉證責任倒置
維權過程中消費者反映較多的問題就是舉證難。新消法規定,對於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的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
四:精神損害賠償入法
新消法規定,欺詐消費者的懲罰性賠償從『退一賠一』提至『退一賠三』,不足500元賠償的按500元賠償。如果因為商品和服務存在缺陷造成死傷的,新消法中,首次增加了精神損害賠償。而原消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原價的一倍。
將『賠償』標准與原則,從兩倍提高至三倍,顯然是對消費者權益的重視。
五:銷售假冒產品記入信用檔案
新消法明文規定,「黑店家」將上黑榜公諸於眾,這樣不僅影響了這些店家在市場上的口碑,還給其在未來辦理一些手續的時候設置了限制,像個人信用記錄一樣如影隨形。
六:違法廣告代言人負連帶責任
新消法規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E. 消費者保護法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寫的挺通俗的一看就明白。第二章 消費者的權利
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第九條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第十一條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十二條 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的權利。
第十三條 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消費者應當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第十四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
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第三章 經營者的義務
第十六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
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
第十七條 經營者應當聽取消費者對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意見,接受消費者的監督。
第十八條 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並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
賓館、商場、餐館、銀行、機場、車站、港口、影劇院等經營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對消費者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第十九條 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並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採取召回措施的,經營者應當承擔消費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費用。
第二十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第二十一條 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租賃他人櫃台或者場地的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第二十二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消費者索要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
第二十三條 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該瑕疵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除外。
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
F. 2021新消法服裝三包規定時間
在購買後七天內,吊卡未剪、未穿過、未洗滌過的服裝尺碼不合的可包換;
開包裝時發現服裝嚴重開線、變形、色染不均勻、有明顯破損和油漬的可包換;
在購買後七天內,第一次正常洗滌時發現服裝嚴重脫色、變形,經檢測確認後可包換。
G. 2015年新消法規定買到過期商品怎麼賠償
你好!
1、按照2014年3月15日生效的新消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賠。
2、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其他損害的,除賠償損失外,消費者可以主張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H. 消法退換貨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退換貨規定如下:
1、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2、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3、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五條 【無理由退貨制度】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第五十二條 【造成財產損害的民事責任】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