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的法律法規
❶ 法律規定" 虛假宣傳" 的規定
法律規定虛假宣傳處罰辦法:發布虛假廣告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等。
【法律依據】
《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兩年內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廣告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並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准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
❷ 中國有什麼關於人民對宣傳商品時的法律
與廣告有關的法律有很多。
一、主要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 ;《廣告管理條例》 (1987)。
二、特殊行業的:
《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2000年1月13日);《煙草廣告管理暫行辦法》(1995年12月20日,1996年12月30日作出修改,對違反辦法規定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可以處10000元以下的罰款);《獸葯廣告審查標准》(1995年3月28日);《醫療器械廣告管理辦法》(1992年8月8日發布,1992年10月1日執行),《醫療器械廣告審查標准》(1995年3月3日),《醫療器械廣告審查辦法》(1995年3月8日發布);《葯品廣告管理辦法》(1992年6月1日發布施行),《葯品廣告審查辦法》(1995年3月22日)、《葯品廣告審查標准》(1995年3月28日);《農葯廣告審查標准》(1995年3月28日)、《農葯廣告審查辦法》(1995年4月7日);《化妝品廣告管理辦法》(1993年10月1日施行);《食品廣告管理辦法》(1993年10月1日施行),《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1997年2月1日施行);《房地產廣告發布暫行規定》(1997年2月1日施行);《醫療廣告管理辦法》(1993年9月27日發布);《酒類廣告管理辦法》(1995年11月17日發布,1999年12月30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規定,自2000年1月1日起,對低度發酵酒(葡萄酒、水果酒、黃酒等)的廣告不再實行發布數量、時間、版面的限制);《臨時性廣告經營管理辦法》(1995年6月1日發布);《戶外廣告登記管理規定》(1995年12月8日發布);《廣告顯示屏管理辦法》(1996年2月29日發布);《店堂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工商局第81號令;《廣告語言文字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工商局第84號令等。
三、其他法律法規中涉及的:
《民法通則》、《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物權法》等。
❸ 法制宣傳有那些內容
我國前十個全國法制宣傳日的主題是如下。
2001年:增強憲法觀念,推進依法治國。
2002年:學習宣傳憲法,推進民主法制建設。
2003年:依法治國,執政為民。
2004年: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法制觀念。
2005年:弘揚憲法精神,構建和諧社會。
2006年:落實『五五』普法規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2007年:弘揚法治精神,推進依法治國。
2008年: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
2009年: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2010年:弘揚法治精神,促進社會和諧。
(3)宣傳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法制宣傳教育的原則:
(1)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安排和落實法制宣傳教育各項任務,服務經濟建設,服務改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群眾。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在服務群眾中教育群眾。宣傳教育內容要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宣傳教育形式要為群眾喜聞樂見。
(3)堅持求實創新,與時俱進。探索內在規律,轉變工作觀念,創新工作形式。
(4)堅持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制定年度計劃,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❹ 關於虛假宣傳的法律法規
虛假宣傳行為是指經營者為獲取市場競爭優勢和不正當利益,對商品或提供的服務進行虛假和隱忍誤解的宣傳行為。那麼,我國法律對虛假宣傳行為是如何進行規定的呢?華律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相關內容,請閱讀下文進行了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祝您閱讀愉快!
我國對虛假宣傳的有關規定有哪些
這里的宣傳是指經營者以廣告或意外的各種手段宣傳方式,其中商品包裝上的標簽和說明也算在其中。
華律網
虛假宣傳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1.質量的虛假表示:在這類虛假宣傳中,生產者可能會虛假表示商品產地或出示虛假的獲獎獎狀依次誘導消費者認可其商品質量或商家商譽
2.價格虛假表示:經營者利用價格公開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十分普遍,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虛構原價謊稱打折,謊稱報價、最低價等,以部分低價商品作為宣傳誘餌。
3.變相廣告宣傳行為:這是指雖然不採取商業廣告的形式,但同樣達到商業廣告效果的行為,如通過欺騙性的啟事、聲明。
4.詆毀性比較廣告行為:對比廣告一般是商家常使用的一種宣傳模式,但是對於在對比廣告中捏造事實、誹謗或不適當的比較手法遍地或攻擊其他競爭對手的行為是違法的。
各國對於虛假宣傳行為的觸犯一般通過競爭法和廣告法進行規定,一般包括宣傳停止、行政罰款、民事賠償等。
1.行政責任:廣告法中規定的行政責任包括停止發布虛假廣告宣傳行為,更正廣告,罰款等制度
2.民事責任:發布虛假廣告對廣告接受者已經造成損害的,根據民事賠償的法律,責任人應當賠償受害者損失。
3.刑事責任:對於散布虛假廣告達到犯罪程度的情節嚴重處二年一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以罰金。
❺ 我國有哪些法律法規把你知道的寫出來不少於五個
我國的法律法規有:
1、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 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等。
2、行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等。
3、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等。
4、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等。
5、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
7、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和科學知識普及工作,鼓勵和支持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志願者開展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和保護知識的宣傳活動。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野生動物保護知識教育。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和保護知識的宣傳,對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❻ 宣傳活動應該遵循哪些法律法規
宣傳的內容要合法、健康、向上,形式也要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❼ 法律規定虛假宣傳怎麼處罰
法律分析:法律規定虛假宣傳的處罰:經營者利用廣告和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並可根據情節處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二十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八條規定對其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或者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八條規定,屬於發布虛假廣告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處罰。
❽ 法律法規宣傳內容
法律分析:為提高執法人員行政執法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強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制定本制度。學習、宣傳的主要內容為國土資源法律法規規章及相關的法律法規。人員集中學習法制時間,學習要理論聯系實際,著眼於理論的運用,提高執法能力,集中學習方式可以由專業人員講課也可以組織專題發言,或採用其他行之有效的辦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十二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第十五條醉酒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醉酒的人在醉酒狀態中,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應當對其採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
❾ 關於虛假宣傳的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虛假宣傳認定:1、行為的主體是廣告主、廣告代理製作者和廣告發布者。2、上述主體在客觀上對其商品或服務做虛假廣告或以其他方式進行虛假宣傳。3、上述虛假廣告或虛假宣傳達到了引人誤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會危害性。4、主觀方面,廣告經營者在明知或應知情況下,方對虛假廣告負法律責任廣告主,則不論其主觀上處於何種狀態,均必須對虛假廣告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先行賠償。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前款規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或者作推薦、證明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❿ 廣播電視新聞宣傳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 廣播電視類法律法規大全
1、《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保障廣播電視信號安全優質播出,維護用戶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權益,依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制定本規定。
2、《無線電管理條例 》
為了加強無線電管理,維護空中電波秩序,有效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保證各種無線電業務的正常進行,制定本條例。
3、《廣播電視無線電管理 》
本辦法是《無線電管理規則》在全國廣播電視范圍內的實施細則,全國無線電廣播電視台站和有可能對廣播電視正常接收產生干擾的單位、部門和個人均應認真執行、嚴格遵守。 4、《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廣播電台、電視台和采編、製作、播放、傳輸廣播電視節目等活動。
5、《有線電視管理辦法細則 》
為加強有線電視的管理,根據《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制定本細則。
6、《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考試辦法 》
廣電總局關於印發《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辦法(試行)》的通知 主持人資格管理規定 《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管理暫行規定》經2004年6月15日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7、《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 》
《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經2003年8月18日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8、《廣播電影電視處罰規定》
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影電視行政機關和經法律、法規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縣級以上廣播電影電視管理部門實施行政處罰,適用《行政處罰法》和本規定。
9、《廣告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於1994年10月27日通過,現於公布,自1995年2月1日起施行。
10、《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
《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1、《葯品廣告審查辦法 》
《葯品廣告審查辦法》經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審議通過,現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局令順序號發布。本辦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12、《醫療廣告管理辦法》
《醫療廣告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13、《 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 》
《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4、《廣告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
《廣告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5、《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管理規定 》
《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管理規定》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審議通過,現予公布。
二、新聞出版類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5、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7、《非法經營罪立案標准》
8、《著作權法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9、《侵犯著作權罪》
10、《印刷業管理條例》
11、《印刷品承印管理規定》
12、《印刷業經營者資格暫行條件規定》
13、《出版管理條例》 14、《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
15、《出版管理行政處罰實施管理辦法》
16、《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管理辦法》 17、《報紙出版管理規定》
18、《期刊出版管理規定》
19、《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
20、《圖書質量管理規定》 21、《音像製品管理條例》
22、《音像製品批發、零售、出租管理辦法》
23、《報刊記者站管理辦法》
24、《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25、《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26、《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