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按照我國稅法規定

按照我國稅法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4-30 14:48:35

㈠ 我國稅法規定的法律責任形式有三種

所謂稅收法律責任,是指稅收法律關系的主體因違反稅收法律規范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稅收法律責任依其性質和形式的不同,可分為經濟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依承擔法律責任主體的不同,可分為納稅人的責任、扣繳義務人的責任、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責任。

㈡ 根據我國稅法的規定目前在稅收徵收管理中只有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對不對

不對。
隨增值稅徵收的四小稅種,一般是有增值稅就有四小稅種(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水利基金)。

㈢ 我國現行稅法規定的納稅期限有哪幾種形式

稅法關於納稅期限的規定形式: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2,納稅期限;3,繳庫期限。

比如,企業所得稅在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5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一、增值稅納稅

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僅適於小規模納稅人。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二、消費稅納稅

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三、企業所得稅

⑴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⑵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⑶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⑷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⑸ 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企業應當在辦理注銷登記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稅務機關申報並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四、個人所得稅

(1)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期限。

⑴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⑵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投資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後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分季預繳的,納稅人在每個季度終了後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年度終了後,納稅人在3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

⑶ 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在1個納稅年度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後的次月7日內申報預繳,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⑷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⑸ 除以上規定的情形外,納稅人取得其他各項所得須申報納稅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⑹ 納稅人不能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需要延期的,按照《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和《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2)代扣代繳申報期限。

⑴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15日內繳入國庫,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代扣代收稅款憑證和包括每一納稅人姓名、單位、職務、收入、稅款等內容的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⑵ 扣繳義務人違反上述規定不報送或者報送虛假納稅資料的,一經查實,其未在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中反映的向個人支付的款項,在計算扣繳義務人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

⑷ 扣繳義務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及其他有關資料的,經縣級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延期申報。

五、教育費附加

納稅人在申報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同時進行申報。

六、資源稅

納稅人納稅期限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具體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納稅的,可以按次計算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為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稅款。

七、土地增值稅

納稅人應當自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之日起7日內向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稅務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土地增值稅。

八、房產稅

房產稅按年徵收、分期繳納。納稅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九、車船稅

車船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車船管理部門核發的車船登記證書或者行駛證書所記載日期的當月。車船稅按年申報繳納。具體申報納稅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十、煙葉稅

煙葉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收購煙葉的當天。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30日內申報納稅。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

十一、耕地佔用稅

獲准佔用耕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在收到土地管理部門的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耕地所在地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納耕地佔用稅。

十二、城鎮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稅按年計算、分期繳納。繳納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對新徵用土地,依照下列規定繳納土地使用稅:

(一)徵用的耕地,自批准徵用之日起滿1年時開始繳納土地使用稅;

(二)徵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徵用次月起繳納土地使用稅。

十三、印花稅

應納稅憑證應當於書立或者領受時貼花(申報繳納稅款)。同一種類應納稅憑證,需頻繁貼花的,應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按期匯總繳納印花稅。匯總繳納限期額由地方稅務機關確定,但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個月。

(3)按照我國稅法規定擴展閱讀

申報期限的規定:

納稅申報期限的最後一天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為期限的最後一天。

一、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申報期限

增值稅、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金融業營業稅的申報期限為1個季度。

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1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個季度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

新辦企業第一次納稅申報的所屬期為稅務登記辦理完畢的次月。

二、企業所得稅及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期限

(一)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月份或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5日內申報,4個月內匯算清繳。

(二)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季預繳。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申報,5個月內匯算清繳。

三、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期限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繳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的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10日內申報並繳納。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預繳,月份終了後15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7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

四、其它各稅,分別按法定期限申報納稅。

㈣ 根據我國稅法規定,個人每月工資薪金超過2000元的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不超過500元收5%,500----2000元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500元的 5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註: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二千元後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後的余額。)
1、比如A員工工資是3000元,扣除住房公積金、社醫保後是2600元,其個人所得稅應繳納
(2600-2000)*10%-25=35元。
2、比如B員工工資是2600元,扣除住房公積金、社醫保後是2300元,其個人所得稅應繳納
(2300-2000)*5%=15元。
3、比如C員工工資是2100元,扣除住房公積金、社醫保後是1900元,這樣他未超過2000元,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㈤ 我國稅法規定的納稅人權利包括

一、稅收知情權
納稅人有權向稅務機關了解國家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以及與納稅程序有關的情況,享有被告知與自身納稅義務有關信息的權利。納稅人的知情權主要包括:(1)稅收政策知情權。(2)涉稅程序知情權。(3)應納稅額核定知情權。(4)救濟方法知情權。
二、保密權
納稅人有權要求稅務機關對其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保密。包括納稅人的儲蓄存款、賬號、個人財產狀況、婚姻狀況等個人隱私,符合現行法律規定的做法、經營管理方式、生產經營、金融、財務狀況等商業秘密。只要納稅人不願公開的信息,同時又不是違法行為,稅務機關就應該尊重納稅人的這項權利,履行為被檢查人保守秘密的義務。納稅人的稅收違法行為不屬於保密范圍。
三、依法申請稅收優惠權
納稅人依法享有申請減稅、免稅、退稅的權利,即納稅人有權根據稅收法律規定及自己的實際情況向稅務機關申請享受稅收優惠的權利。但必須依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按照法定程序進行申請、審批。
行使享受稅收優惠權的申請人,必須是納稅義務人,不能是代扣代繳義務人。納稅人同時符合同一稅種兩個或兩個以上優惠條件的,只能選擇其中一個享受,不能重復享受。
四、陳述與申辯權
納稅人對稅務機關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享有陳述權、申辯權。
陳述權是指納稅人對稅務機關做出的決定所享有的陳述自己意見的權利,申辯權是納稅人認為稅務機關對自己所為在定性或適用法律上不夠准確,根據事實和法律進行反駁、辯解的權利。如果納稅人有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行為合法,稅務機關就無權對其實行行政處罰,即使納稅人的陳述或申辯不充分合理,稅務機關也應當解釋其行政處罰行為的原因,並將納稅人的陳述內容和申辯理由記錄在案,以便在行政復議或司法審查過程中能有所依據。
五、稅收救濟權
稅收救濟是國家機關為排除稅務具體行政行為對稅收相對人合法權益的侵害,通過解決稅收爭議,制止和矯正違法或不當的稅收行政侵權行為,從而使稅收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獲得補救的法律制度的總稱。稅收救濟權的內容包括稅務行政復議、稅務行政訴訟和稅務行政賠償。
納稅人對稅務機關所作出的決定,依法享有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國家賠償等權利。納稅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必須先依照稅務機關的納稅決定繳納或者解繳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後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強制執行措施或者稅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六、稅收監督權
納稅人有權控告和檢舉稅務機關、稅務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如索賄受賄、徇私舞弊、玩忽職守,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濫用職權多征稅款或者故意刁難納稅人等。有權檢舉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如對其他納稅人的稅收違法行為有權進行檢舉。收到檢舉的機關和負責查處的機關應當為檢舉人保密。稅務機關應當按照規定給予獎勵。
七、申請延期申報權
納稅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經稅務機關核准,可以延期申報。
凡納稅人因不可抗力的作用或客觀困難的影響,需要延期申報的,稅務機關本著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和維護納稅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原則,在納稅人提出延期申報書面申請後,可批准其在一定期限內延期辦理納稅申報。
八、申請延期繳納稅款權
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准,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這里所指的特殊困難主要是指:(1)因不可抗力,導致納稅人發生較大損失,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的;(2)當期貨幣資金在扣除應付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後,不足以繳納稅款的。納稅人滿足以上任何一個條件可以申請延期繳納稅款,稅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延期繳納稅款報告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不予批準的,從繳納稅款期限屆滿之日起加收滯納金。
九、申請退還多繳稅款權
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發現後應當立即退還;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後應當立即退還;涉及從國庫中退庫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國庫管理的規定退還。稅務機關發現納稅人多繳納稅款的,應當自發現之日起10日內辦理退庫;納稅人發現多繳稅款的,稅務機關應當自接到納稅人退還申請之日起30日內查實並辦理退庫手續。
十、其他權利
除上述基本權利之外,納稅人在實際辦稅過程中,還享有許多比較具體的權利,如請求迴避權、納稅申報方式選擇權、對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拒絕檢查權、委託稅務代理權、索取有關稅收憑證權等。
(一)請求迴避權
在稅務人員徵收稅款和查處稅收違法案件時,納稅人有權要求稅務機關對那些可能影響公正執法,或與納稅人稅收違法案件有利害關系的稅務人員迴避。
(二)納稅申報方式選擇權
目前,納稅申報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直接申報(上門申報);(2)郵寄申報;(3)電文申報(電子申報);(4)代理申報等。納稅人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在上述申報方式中選擇任意一種。
(三)對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拒絕檢查權
納稅人在接受稅務檢查時,有權要求檢查人員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的,納稅人有權拒絕檢查。
(四)委託稅務代理權
納稅人可以委託稅務代理人代為辦理稅務事宜。委託稅務代理可以是全面代理、單項代理或常年代理、臨時代理。但是,按規定必須由納稅人自行辦理的稅務事宜,稅務代理人不得辦理。
(五)索取有關稅收憑證權
1.索取完稅憑證
完稅憑證是納稅人已經履行納稅義務的證明,納稅人在繳納稅款時有權要求稅務機關開具;如果屬於代扣代繳稅款的,納稅人有權要求扣繳義務人開具。稅務機關徵收稅款時,必須給納稅人開具完稅憑證。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稅款時,納稅人要求扣繳義務人開具代扣、代收稅款憑證時,扣繳義務人應當開具。
2.索取收據或清單
稅務機關扣押、查封納稅人商品、貨物或其他財產,納稅人有權要求其開付收據,或者在稅務機關查封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時開付清單。如果稅務機關不開具有關憑據,納稅人有權拒絕合作或不履行相關義務。

㈥ 按照我國稅法規定:個人月收入不超過1600元,免個人所得稅,超過1600元不超過2100元的部分需繳納百分之五的

目前是月收入超過2000起征,2008年3月開始上調到此標准,此前是1600 也就是說,現在低於2000起征點的,不需交納個人所得稅。
一、有兩種演算法,一種是用「超率累進稅率」直接計算的慢方法。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1--------------不超過500元的-----------------5
2----------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
3----------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4----------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
5----------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
6----------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
7----------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
8----------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
9----------超過100000元的部分---------------45
表中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以每月收入額減除1600元後的余額。
計算為:2100-2000=100
應納個人所得稅額=100×5% =5
二、用速算扣除數計算
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稅率表
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法(元)
1-------不超過500元的-----------------5---------0
2------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
3------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125
4------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 ----- 375
5------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1375
6------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3375
7------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6375
8------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10375
9------超過100000元的部分------------45-----15375

(2100-2000)*5%=5元 500以內無速算扣除數

㈦ 依照我國現行稅法規定,個人應納稅所得利息的百分之20作為利息稅。如果媽媽取錢時,

按照我國目前的規定,利息紅利等收入,以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不扣除任何費用,適用稅率為20%。
稅後所得為80,那麼應納稅所得額為80/(1-20%)=100,故稅款為20元。

㈧ 按照我國現行稅收政策,相關的納稅申報期限是怎樣規定的

我國現行稅種的納稅申報期限可以概括如下:
1、增值稅。增值稅的納稅期限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的應納稅額的大小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納稅人以一個月為納稅期限的,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限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0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納稅人進口貨物的,應當自海關填發稅款繳納憑證的次日起7日內繳納稅款。
2、消費稅。消費稅的納稅期限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的應納稅額的大小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納稅人以一個月為納稅期限的,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限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0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納稅人進口貨物的,應當自海關填發稅款繳納憑證的次日起7日內繳納稅款。
3、營業稅。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五日、十日、十五日或者一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納稅人以一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以五日、十日或者十五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五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一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扣繳義務人的解繳稅款期限,比照前兩款的規定執行。銀行、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信用社等從事金融業的納稅人的納稅期限為1個季度,其他從事金融業的納稅人的納稅期限為1個月。保險業的納稅期限為1個月。

4、城建稅。由於城建稅是由納稅人在繳納增值稅、消費稅及營業稅時同時繳納,所以其繳納期限與上述三稅的期限一致。
5、資源稅。納稅人的納稅期限為一日、三日、五日、十日、十五日或者一個月,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具體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納稅的,可以按次計算納稅。納稅人以一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以一日、三日、五日、十日或者十五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五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一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稅款。扣繳義務人的解繳稅款期限,比照前兩款的規定執行。
6、車輛購置稅。納稅人購買自用應稅車輛的,應當自購買之日起60日內申報納稅;進口自用應稅車輛的,應當自進口之日起60日內申報納稅;自產、受贈、獲獎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並自用應稅車輛的,應當自取得之日起60日內申報納稅。其中的「購買之日」系指納稅人購車發票上上註明的銷售日期;「進口之日」系指納稅人報關進口的當天。車輛購置稅稅款應當一次繳清。
7、企業所得稅。繳納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四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納稅人應當在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報表和預繳所得稅申報表;年度終了後四十五日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決算報表和所得稅申報表。
8、外商投資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地方所得稅,按年計算,分季預繳。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五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應當在每次預繳所得稅的期限內,向當地稅務機關報送預繳所得稅申報表;年度終了後四個月內,報送年度所得稅申報表和會計決算報表。
9、個人所得稅。除特殊情況外,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在取得應納稅所得或者代扣代收稅款的次月7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所得並繳納稅款。具體規定如下:
(1)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納稅款,按月計征,由納稅人在次月7日內繳人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採掘業、遠洋運輸業、遠洋捕撈業等特定行業的納稅人,其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考慮其工作的特殊性,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自年度終了之日起30日內,合計全年工資、薪金所得,再按12個月平均並計算實際應納的稅款,多退少補。
(2)對於賬冊健全的個體工商戶,其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人在次月7日內申報預繳,年度終了後3個月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對賬冊不健全的個體工商戶,其生產、經營所得的應納稅款,由稅務機關依據《稅收徵收管理法》自行確定徵收方式。
(3)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收入之日起30日內申報納稅;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應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7日內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4)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利息、股息、紅利、財產租賃、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等,按次計征。取得所得的納稅人應當在次月7日內將應納稅款繳人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
(5)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其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應納稅所得,若在境外以納稅年度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應在所得來源國的納稅年度終了、結清稅款後的30日內,向中國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若在取得境外所得時結清稅款的,或者在境外按所得來源國稅法規定免於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應當在次年1月1日起30日內,向中國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5)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其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應納稅所得,若在境外以納稅年度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應在所得來源國的納稅年度終了、結清稅款後的30日內,向中國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若在取得境外所得時結清稅款的,或者在境外按所得來源國稅法規定免於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應當在次年1月1日起30日內,向中國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10、土地增值稅。納稅人應當自轉讓房產合同簽訂之日起7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11、房產稅。房產稅按年徵收、分期繳納。納稅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12、城鎮土地使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年計算、分期繳納。繳納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13、車船使用稅。車船使用稅按年徵收、分期繳納。納稅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14、契稅。納稅人應當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原文鏈接:http://china.findlaw.cn/jingjifa/caishuifa/caishuijiufen/nssb/55027.html#p1

㈨ 根據我國稅法規定,個人每月工資薪金超過2000元的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那是今年9月1日前的事了,9月1日後,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免徵額提高到3500元了,超過3500元的部分才繳納個人所得稅

熱點內容
江都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8 15:09:01 瀏覽:689
申請勞動法律援助要錢的嗎 發布:2025-02-08 14:57:08 瀏覽:817
婚前合同如何寫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8 14:48:29 瀏覽:162
崑山市司法 發布:2025-02-08 14:48:28 瀏覽:396
王萬熊律師 發布:2025-02-08 14:47:46 瀏覽:419
刑法國有公司 發布:2025-02-08 14:47:44 瀏覽:54
lol皮城執法官怎麼加點 發布:2025-02-08 14:24:21 瀏覽:338
道德的火焰資源 發布:2025-02-08 14:22:05 瀏覽:398
執業葯師葯事管理與法規筆記 發布:2025-02-08 14:21:04 瀏覽:563
中國行政與刑事法治世紀展望 發布:2025-02-08 13:44:26 瀏覽: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