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碑文的寫法規范
1. 普通百姓墓碑標准寫法是什麼
普通百姓墓碑標准寫法是:
墓碑標准寫法主要包括:正文、時間、落款三個內容。其中,正文主要是寫墓主人的姓名。對於逝者來說,姓名是其身份的顯著標志,必須寫在墓碑正中間、最顯著的位置,且字體要寫得大一點,周正顯眼,讓人一眼望之便知墓主人是誰。
時間是指逝者的生年和卒葬期,常見的墓碑格式一般字體要寫得較小一些。豎式墓碑寫於墓碑右邊;橫式墓碑寫於逝者名字下端或墓碑的頂端。
落款一般特指修建墓碑之人,如果墓碑是墓主人自己出資修建的話,落款可寫直系親屬的名字,比如「孝男某某某敬立」「孝女某某某敬立」。
雖然現代公墓的墓碑碑文主要為這幾方面的內容,但是每個逝者的人生、喜愛皆不相同,墓碑的樣式造型也各不相同,在刻寫墓碑碑文時,可以根據逝者的生平喜愛和墓碑的造型,刻寫一些逝者生前喜愛的座右銘和生者對死者的祝福語等信息,來彰顯逝者的個人符號,表現人文情懷。
正文一般而墓誌銘正文內容由三個方面組成。
一是要簡單介紹死者的主要生平經歷。
二是要評價死者主要的成就業績及其社會價值。
三是要寫出立碑的意義,同時對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2. 墓碑碑文的格式及寫法是怎麼樣的
墓碑碑文格式分正文、中榜、落款三部分,碑文的寫法有賦體和散文體二種。碑文寫法最佳是用賦體,即詩歌的形式寫作,尤其以四言詩及駢文最好,用散文體寫作的碑文為常見,格式里正文描述事由,時間地點人物事跡要寫清楚。
墓碑碑文的格式書寫
時間,即建墓時間,寫在墓碑右側,不寫在最上面,總是在全碑三分之二的地方開始寫,字體應該寫得很小。
正文,墓主的名字要寫兩個人, 現代墓碑上排列著夫婦,男性住在右邊,女性住在左邊。慈父某公某德配某氏某壽域或之墓,12個字排成兩行,壽域字必須是其他字的兩倍大,並且位於左右兩列的中間,正文主體的字數不能雙重,要單數。
落款,特別是出資建造該墓穴的人,即使出資人是墓室的主人,也應寫上自己孩子或孫子輩的名字。常見的情況是,孝男、某、某、某、某、孫子、某、某、敬立,兒子只有女兒時,寫孝女、某、某、某、孫、某、敬立、敬立。
字數限定,《碑文》的總字數包括時間應加倍正文落款。即16個字、21個字、31個字、36個字、41個字不能增加一個字,另外不能少一個字。必須用生老病死或金木水土火各五個字來應對。
3. 墓碑標准寫法
一、標名碑
墓碑的正面標墓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時間。這種碑多是死者子孫所立。也有學生給老師、女婿給岳父岳母、夫給妻、妻給夫、朋友之間立墓碑的。
二、簡介死者生平碑文的墓碑
墓誌較小,多為方形,刻石加蓋,上寫某官某人墓誌,叫做「書蓋」。有了「篆額」和「書蓋」,碑文和志文的前面就不必再刻題目了。當然也不是絕對不能把第一行刻成題目。如果是夫婦合葬墓,書題不寫婦名』只在寸中說明是與其妻合葬。
墓誌是存放於墓中載有死者傳記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時,無論是持家、德行、學問、技藝、政績、功業等的大小,濃縮為一份個人的歷史檔案,以補家族史、地方誌乃至國史的不足。
(3)墓碑碑文的寫法規范擴展閱讀:
墓碑碑文的寫法
墓碑文的內容、稱呼和實例:
顯祖考××太府君之靈(對祖父)
顯祖妣××太夫人之靈(對祖母)
顯考××府君之靈(對父親)
顯考諱××大人之靈(對父親)
顯妣×氏老孺人之靈(對母親)
諱先考×公××府君之墓
大文孝男士中暨孫××××
顯妣××太夫人之靈(對母親)
岳父大人之靈(對岳父)
故岳考×公諱老大人之靈(對岳父)
岳母×太夫人之靈(對岳母)
故岳妣×門某氏老孺人之靈(對岳母)
夫子××大人之靈(對老師)
先夫××君之靈(對丈夫)
4. 民間墓碑碑文範例
全國大部分地方墳墓的墓碑,特別是民間墳墓的墓碑,大多數是豎式墓碑。墓碑碑文的寫法,各地有所不同,國家單位建造的公墓與民間私人之墓也有不同。現我以民間私人豎式墓碑為例。
墓碑的寫法規范
墓碑通常有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抬頭
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
2、正文
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寫明立墓碑的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
範例:
拓展資料
1、真正的墓碑,始於秦漢。它原是下葬時豎的石柱,年來有人刻上文字。碑多是長方形,墓碑文的體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歷、功德行事或文章著作、逝世時間,然後是某年某月葬於某地,最後是銘文。
2、舊式墓碑有兩種,一是標名碑。墓的下面標明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時間,碑的背面不刻寫碑文。二是背面刻寫碑文的墓碑。墓碑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歷、著作、逝世年月、葬時葬地,最後是銘文,多為韻文,大多數是死者後代請托別人撰寫的。
3、墓碑銘文書寫的格式,一般行文從右向左,分為四段。第一段寫逝者的生歿年月日;第二段是碑題,寫逝者的姓名;第三段寫立碑人;第四段寫立碑時間。碑文直行刻寫,字體的大小,四段文字中以碑題文字最大,一般為5厘米*3厘米,其他三段文字的字體大小相當,一般為2厘米*2.5厘米。
5. 為父母立碑碑文怎麼寫
為父母立碑碑文,可以使用和墓碑的格式,具體如下:
1、稱謂姓名,先考,顯考,先妣,顯妣是會常用的詞,先考意思是家族沒有人的身份比死者更高了,這里就用先,考是男性尊稱。顯考,就是還有身份比死者高的人,還未過世,就只能用顯考。先妣和顯妣只是差別在妣,這是女性的意思。
2、生卒日期,這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痕跡的時間周期,一般寫「生於****年**月**日,終於****年**月**日」,這一列字要講究合生老,年份一般正常寫,加上生於,年,月,日,就是九個字,最多加三個字。
3、立碑人的書寫方式,立碑人一般選擇子,孫,曾孫這樣的書寫方式,這個部分需要行數符合合生老,採用縱向書寫的方式比如「孝孫楊**」可以改成「孝孫男楊**」。
合墓墓碑的形態
為了多刻字其形體又演變為方形、長方形,開始埋於墓穴內或墓外,參照房屋建築,碑頂加上碑帽,飾刻動、植物或山水花紋,碑身刻上死者簡歷。標明是獨葬與妻、妾、子、女等合葬。
附刻陰宅(即墳墓)風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乾地支表明)。中產之家立中等墓碑,窮家僅可立上留個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磚碑或種植某種長青樹為標識。
從而墓碑由實用品逐漸轉化為文化藝術品,其功能、形態、質地、文飾也越發多樣化了。名人墓碑更加講究碑身多用花剛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頂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鑲嵌死者的燒瓷像。墓碑成為記載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榮譽狀」和裝飾品了。這很符合國人的光宗耀祖、澤及後代、流芳千古的社會風尚。
6. 古代墓碑碑文的格式
墓碑通常有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抬頭,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內,有的也可以省容去不寫。
2、正文,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
墓碑的書寫,其內容比較豐富。包括風水情況、籍貫、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孫、立碑人、安葬或重葬的日期。
(6)墓碑碑文的寫法規范擴展閱讀
碑文的概念顧名思義,凡是為制各種碑上寫的文字都叫碑文。我國制碑的俗習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碑的出現,當時的碑,如宮館中的測影碑,宗廟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後來有人刻上相應的文字,就逐漸形成各種碑文。
碑和碑文的種類我國從漢朝以後,刻碑的風氣逐漸普及,幾乎處處可碑,事事可碑。
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宮室之碑,橋道之碑,壇井之碑,家廟之碑,風土之碑,災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觀之碑,托物之碑等。
前人實行,後人效法,中國的名勝古跡,竟形成獨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圍極廣的實用文體。
7. 墓碑的格式及碑文書寫
墓碑格式
墓碑通常有: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抬頭
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和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
2.正文
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和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
碑文自古以來,就是殯葬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記錄逝者的一生。
(7)墓碑碑文的寫法規范擴展閱讀
墓誌銘
墓誌銘常常由:標題、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標題
標題一般由死者名、文種名組成。如《柳子厚墓誌銘》。
2.正文
一般而墓誌銘正文內容由三個方面組成。第一:要簡單介紹死者的主要生平經歷;第二:要評價死者主要的成就業績及其社會價值;第三:要寫出立碑的意義,同時對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註明立碑的單位名稱、撰文者姓名,同時署上成文日期。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墓誌銘立碑單位名稱或撰文者個人姓名已寫在標題下,所以落款只註明成文日期即可。
功德碑
古代歌頌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絕跡,但今天為了表彰一些先進的個人,比如捐資建校等也會立碑給以紀念,這可以稱作當代功德碑。這類功德碑通常也有標題、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標題
標題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稱謂、文種名稱構成。如《某某先生捐資建校紀念碑》。
2.正文
正文敘述在何時、何地、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麼好人好事,同時正文也需要闡明立碑單位或個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稱或者姓名,並署明立碑日期。
8. 給父母立墓碑的寫法是什麼
給父母立墓碑的寫法:
1、格式、內容齊全
墓碑碑文由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而內容基本上包括墓主的基本信息(如姓名、籍貫等),立碑人以及立碑時間。
2、碑文須簡潔明了
碑文用來記述父母親的生平,看似簡單卻也不簡單。碑文忌繁瑣,宜簡潔。為自己的父母寫碑文,最好省去細節。縱然父母親的一生有很多值得銘記的地方,但能夠讓後人紀念的最好方式是記住他們的生平。
3、立碑人的信息一定要完整
墓碑上有立碑人的信息,目的是為了讓後代在看墓碑信息時能夠了解逝者及其後代,這一點在很多地區特別的重要。
父母合葬碑文的樣式
父母合葬碑文的樣式及寫法會與單人墓碑碑文寫法略有不同。合葬墓碑碑文主要有碑名、逝者的生卒日期、立碑人、立碑時間等,這都是比較基礎的,需要注意的是碑文上名字的寫法。
父母合葬碑文一般會遇到一方在世,但是又想百年後給合葬,碑會先立著,這種時候,在世一方的名字可以選擇刻上去,或者不刻上去。刻上去的話,名字的顏色要區分開,生者的名字需要描黑。
大部分區域的習慣是,如果是生者一般名字不上色或者上紅色,過世的人名一般塗金色或者黑色為主,不刻名字則需要預留位置,方便後面雕刻上名字。
9. 墓碑碑文的格式及寫法是什麼
墓碑碑文的格式及寫法是:
碑文格式一般由時間、正文、落款和字數限定四部分組成。
1、時間
即建墓時間,寫在墓碑右側,不寫在最上面,總是在全碑三分之二的地方開始寫,字體應該寫得很小。
2、正文
墓主的名字要寫兩個人, 現代墓碑上排列著夫婦,男性住在右邊,女性住在左邊。 「慈父某公某德配某氏某壽域(或之墓)」12個字排成兩行,「壽域」字必須是其他字的兩倍大,並且位於左右兩列的中間。 正文主體的字數不能雙重,要單數。
3、落款
特別是出資建造該墓穴的人,即使出資人是墓室的主人,也應寫上自己孩子或孫子輩的名字。 常見的情況是,「孝男、某、某、某、某、孫子、某、某、敬立」兒子只有女兒時,寫「孝女、某、某、某、孫、某、敬立、敬立」
4、字數限定
《碑文》的總字數包括時間應加倍正文落款。 即,16個字、21個字、31個字、36個字、41個字……不能增加一個字。 另外,不能少一個字。 必須用「生老病死」或「金木水土火」各五個字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