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費稅法規定
⑴ 請問福利費、差旅費、招待費、各自占的比率是多少超出比例部分如何處理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內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容,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福利費在工資總額的14%范圍內扣除。差旅費中列支補助按人均100元1天標准以內。
員工在出差途中,因工作需要,臨時增加出差行程到新的出差地點,或者變更出差行程到其它出差地點,都需要經領導書面審批後方可進行,否則擅自變動或者更改行程,差旅費是無法報銷的。
(1)差旅費稅法規定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應用指南規定:沒有規定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的,企業應當根據歷史經驗數據和實際情況,合理預計當期應付職工薪酬。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大於預計金額的,應當補提應付職工薪酬;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小於預計金額的,應當沖回多提的應付職工薪酬。
原來工資總額的14%屬於稅法規定的扣除比例,不屬於財政部規定的企業計提比例(會計處理應遵循財政部的有關規定)。因此職工福利費屬於沒有規定計提比例的范圍。
⑵ 企業差旅費稅前扣除標準是什麼
是否可以參考國稅發[2000]84號文件中對差旅費的扣除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第八條規定,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根據《稅務部門現行有效失效廢止規章目錄》(國家稅務總局令第23號)規定,《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已全文廢止。 因此,企業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費用支出,准予在稅前扣除。差旅費的證明材料應包括:出差人員姓名、地點、時間、任務、支付憑證等內容,在稅務機關進行差旅費合理性判斷時,有可能會將其列入考慮因素。
⑶ 差旅費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報銷的差旅費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規定,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不屬於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者不屬於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征稅。如單位除實報實銷所有差旅費用外,還另外給予員工差旅費津貼名義的福利,則該部分福利收入屬於應稅收入,應予征稅。
⑷ 差旅費稅率
差旅費是企業發生的一項費用名稱,並非增值稅單個稅目,所以不能直接給出具體稅率
差旅費包含:企業雇員為生產經營而差生的出差期間的住宿費、交通費、包干補助等具體項目
住宿費稅率,根據住宿企業性質和優惠稅率可能有0%,1%,3%,6%
交通費涉及稅率:加計扣除政策的徵收率3%,9%;通行費:不徵收,3%,9%
拓展資料:
什麼是差旅費?
差旅費是指出差期間因辦理公務而產生的交通費、住宿費和公雜費等各項費用。差旅費是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的一項重要的經常性支出項目。
差旅費報銷范圍
1、差旅費核算的內容:用於出差旅途中的 費用支出,包括購買車、船、火車、飛機的票費、住宿費、伙食補助費及其他方面的支出。
2、一般情況下,單位補助出差伙食費就不再報銷外地餐費了,或者報銷餐費就不再補助出差伙食費。
3、至於外地餐券不能計入差旅費中,稅法上並沒有相關的文件規定。
差旅費開支范圍包括: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補助費和公雜費等。差旅費的證明材料包括:出差人員姓名、地點、時間、任務、支付憑證等。差旅費中列支補助按人均100元1天標准以內。
差旅費報銷原則
1、差旅費必須在各部門預算總額內控制開支, 超預算不得開支。
2、員工出差必須事前提出書面申請,填制出差申請單,經其直屬上級批准。凡未得事先批準的,一律不予報銷。
3、員工出差途中,因工作需要臨時增加出差行程到新的出差地點,經出差簽批人書面/郵件確認後,其增加的行程作為另一次出差時間,與原出差時間不連續計算;
4、出差標准:員工出差乘坐交通工具、住宿、補助基本標准見集團差旅費報銷管理制度(管字007)。
差旅費報銷流程
1、出差人員填制差旅費報銷單--直屬上級審查 分管副院長核准 財務人員審核--出納結算付款。各分管領導應對差旅費報銷的真實性、合理性負全面責任。
2、財務人員、稽核人員、資金管理人員按規定對報銷手續、預算額度、票據合法性、真實性、出差標准進行審核並對此負責。
差旅費注意事項
1、員工報銷時按財務部門規定填制報銷單據,附原始票據:包括出差申請、機票(明折明扣票)、火車票、汽車票、船票、住宿發票、會議通知、過路費、過橋費等 ,無本人姓名的原始發票須在背面簽名。
2、乘坐飛機的,訂票費、改簽費、退票費、往返機場的車費不予報銷。
3、出差補助天數=出差返程日期-出差出發日期。
4、須按財務規定取得並填寫真實合法的憑證。對項目填寫不完整或字跡模糊不清的不予報銷;對塗改、偽造或變造原始票據、虛報出差天數的,不予報銷。
5、原始票據丟失、毀損的,當事人需作出詳細書面說明及需報銷單據明細項目、金額,經直屬上級與所在部門第一負責人簽批後,報學院、學校分管領導簽批報銷。
6、超標乘坐交通工具的,其交通費的報銷,按其應乘坐的交通工具類別計算報銷金額,超額部分自行承擔。
⑸ 差旅費補助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差旅費補助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下列不屬於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律貼或者不屬於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征稅:
1、獨生子女補貼;
2、 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庭成員的副食補貼;
3、 托兒補助費;
4、 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指按財政部門規定,個人因公在城區、郊區工作,不能在工作單位或返回就餐,確實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據實際誤餐頓數,按規定的標准發給的誤餐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⑹ 會計報銷差旅費怎麼核算呢
差旅費是指出差期間因辦理公務而產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補助費和公雜費等。發生差旅費時,應根據費用的歸屬部門計入對應的費用科目;如費用為員工出差前預支的,還應通過「其他應收款」科目進行核算。以管理部門人員出差為例,具體賬務處理如下:員工出差後報銷,借款:行政費用差旅費,貸款:銀行存款,員工出差前預付款及出差後報銷:借款:行政費用差旅費,貸款:其他應收款,出差後有現金盈餘:借入:庫存現金,行政費用差旅費,貸款:其他應收款。
拓展資料:
1、報銷時應注意以下事項:員工報銷時,應按財務部規定填寫報銷單,並附原始單據。原始票據主要包括出差申請單、機票(清零扣除)、火車票、船票、住宿發票。差旅補貼天數=出差返回日期出差出發日期。旅客必須按照財務規定取得並填寫真實合法的憑證。不完整的物品或字跡難以辨認的物品將不予報銷;對於更改、偽造或更改的原始票據,或虛假報告旅行天數,將不予報銷。
2、出差人員乘坐超出標準的車輛,在報銷交通費用時,按照其應乘坐的交通方式計算報銷金額,超出部分由本人承擔。在差旅費的核算中,分錄如下:從財務部預借差額費用:借款:其他應收款,貸款: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出差後憑發票及相關領導簽字確認的報銷單報銷差旅費:當差旅費大於預借金額時:借款:行政費用差旅費,貸款: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差旅費低於預借金額時:借款:行政費用差旅費,庫存現金,貸款:其他應收款具體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等根據出差員工所在部門確定。
3、現行會計准則、一般財務規則和稅法對差旅費應包含哪些具體內容沒有具體規定。在實踐中,更多地參考了《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的規定:差旅費是指工作人員的臨時永久居留。城市間交通費用、住宿費用、食品補貼以及因區域外公務旅行而產生的城市內交通費用。因此,大多數公司實際上包括以下類型的差旅費:交通費:出差期間的車票、船票、機票等;車輛費用:如果您自帶車輛,出差時的汽油費、通行費和停車費;住宿費;補貼和補貼:誤餐補貼、交通補貼等。市內交通費用:目的地公交車及租賃費用雜費:托運行李、訂票費等。
⑺ 差旅費報銷的稅務規定
1、稅法只是提到納稅人發生和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差旅費,在稅務機關稽查時能夠提供合法的支持憑證,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但是對出差補助費的扣除標准,一直也沒有明確的規定。
2、但是在工資薪金支出中卻有明確的規定,即計稅工資包括企業發放的各種工資、獎金、補貼、津貼等以及其他形式的工資性支出等。
3、根據上述情況我看還是把出差補助作為出差人的工資發放為妥,這樣就要把補助記入工資收入,超過起征點單位負責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特此回答!
⑻ 差旅費企業所得稅扣除標准
差旅費稅前扣除標準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企業發生的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符合生產經營常規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應符合三個基本原則:真實性、相關性、合理性。真實性是稅前扣除的首要原則,要求納稅人提供證明支出確屬實際發生的合法、有效憑證。
差旅費是指工作人員臨時到常駐地以外地區公務出差所發生的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補助費和市內交通費。
差旅費分類:
交通費:出差途中的車票、船票、機票等;
車輛費用:如果是自帶車輛,出差路上的油費、過路費、停車費等;
住宿費;
補助、補貼:誤差補助、交通補貼等;
市內交通費:目的地的公交、出租等費用;
雜費:行李托運、訂票費等。
⑼ 差旅費報銷稅率怎麼算
差旅費的報銷稅率實際上也是要按照國家的20%稅率來報的,一般一天如果要是超過800的部分都需要繳納20%的稅率。
對於差旅費的賬務處理,會計准則並無具體規定,僅在會計科目"管理費用"的使用說明時提到一點.根據差旅費報銷人員性質不一樣,按照會計原則,實務中的差旅費報銷主要計入"管理費用--差旅費"和"銷售費用(營業費用)差旅費"兩個會計科目.對於一些特殊情況的差旅費,需要分析後,遵循會計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確定計入的會計科目。
報銷差旅費的增值稅怎麼算?
根據新的法規,從2019年4月1日起,企業員工的運輸服務可以抵扣進項稅,納稅人取得不動產支付的進項稅,可以一次性抵扣.以下說的企業,都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
1、先報銷員工的差旅費,收集這幾類票據,機票行程單、火車票、汽車票。
2、判斷是否符合抵扣的要求.登記個人信息,一般是姓名、身份證號,這個人當時必須是公司的員工.如果報銷供應商及客戶的差旅費,不能抵扣.當時是公司的員工,但是後來離職了,是可以抵扣的。
3、可以作為進項稅額抵扣的憑證還有,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注意普票的項目必須是"客運服務"。
4、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取得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如果是中介公司開出的發票,項目是服務費,不能抵扣。
5、提供國際旅客運輸服務,稅法規定的是增值稅零稅率或免稅,因此,企業員工的購買國際差旅費票據,例如機票行程單、火車票、船票、等,不能抵扣進項稅額。
6、可抵扣進項稅額的計算公式:火車票、汽車票、機票行程單:可抵扣進項稅=(票價+燃油附加費)÷(1+9%)×9%;火車票:可抵扣進項稅=票面金額÷(1+9%)×9%;汽車票、船票:可抵扣進項稅=票面金額÷(1+3%)×3%
7、企業登記台賬.企業當期抵扣的差旅費進項稅,除了專用發票外,其他的都要登記台賬,台賬需要登記:姓名、交通方式、起止地、時間、金額、可抵扣金額、記賬的憑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