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翻譯
1. 怎麼辦好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字,做文明學生的手抄報
(一九五六年二月六日)
漢語是我國的主要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並且是世界上最發展的語言之一。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也是社會斗爭和發展的工具。目前,漢語正在為我國人民所進行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學好漢語,對於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由於歷史的原因,漢語的發展現在還沒有達到完全統一的地步。許多嚴重分歧的方言妨礙了不同地區的人們的交談,造成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許多不便。語言中的某些不統一和不合乎語法的現象不但存在在口頭上,也存在在書面上。在書面語言中,甚至在出版物中,詞彙上和語法上的混亂還相當嚴重。為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防的進一步發展的利益,必須有效地消除這些現象。
漢語統一的基礎已經存在了,這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在文化教育系統中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推廣這種普通話,是促進漢語達到完全統一的主要方法。為此,國務院指示如下:
(一)從1956年秋季起,除少數民族地區外,在全國小學和中等學校的語文課內一律開始教學普通話。到1960年,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中學和師范學校的學生都應該基本上會說普通話,小學和師范學校的各科教師都應該用普通話教學,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的教師也都應該基本上用普通話教學。各高等學校的語文教學中也應該增加普通話的內容。中等學校、高等學校的就要畢業的學生和高等學校的青年教師、助教,如果還不會說普通話,應該進行短期的補習,以便於工作。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應該分別定出大力加強各級學校漢語教學、促進漢語規范化的專門計劃,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二)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文化教育中的語文課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屬各級學校的語文課,都應該用普通話教學。戰士入伍一年之內,各級軍事學校學員入學一年之內,都應該學會使用普通話。各機關業余學校中的語文教學,也都應該以普通話為標准。
(三)青年團的各地支部和工會的各地組織,都應該採用適當的和有效的方式,在青年中和工人中大力推廣普通話。青年團員在學習和推廣普通話方面應該起帶頭作用。工廠(首先是大工廠)中的文化補習學校、文化補習班和農村中的常年民校的高級班,都應該盡可能地、逐步地推廣普通話的教學。
(四)全國各地廣播電台應該同各地的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合作,舉辦普通話講座。各個方言區域的廣播站,在它們的日常播音節目中,必須適當地包括用普通話播音的節目,以便幫助當地的聽眾逐步地聽懂普通話和學習說普通話。全國播音人員、全國電影演員、職業性的話劇演員和聲樂(歌唱)演員,都必須受普通話的訓練。在京戲和其他戲曲演員中,也應該逐步地推廣普通話。
(五)全國各報社、通訊社、雜志社和出版社的編輯人員,應該學習普通話和語法修辭常識,加強對稿件的文字編輯工作。文化部應該監督中央一級的和地方各級的出版機關指定專人負責,建立制度,訓練幹部,訂出計劃,分別在2年到5年內基本上消滅出版物上用詞和造句方面的不應有的混亂現象。
(六)全國鐵路、交通、郵電事業中的服務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商業企業中的服務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衛生事業中的工作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警察,司法機關中的工作人員,報社和通訊社的記者,文化館站的工作人員,縣級以上的機關、團體的工作人員,都應該學習普通話。上述各有關機關應該分別情況,訂出關於所屬工作人員學習普通話的具體計劃,井負責加以執行,使它們所屬的一切經常接近各方面群眾的工作人員在一定時期內都學會普通話。
(七)一切對外交際的翻譯人員,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應該一律用普通話進行翻譯。
(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應該在1956年上半年完成漢語拼音方案,以便於普通話的教學和漢字的注音。
(九)為了幫助普通話的教學,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應該在1956年編好以確定語音規范為目的的普通話正音詞典,在1958年編好以確定詞彙規范為目的的中型的現代漢語詞典,並且會同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組織各地師范學院和大學語文系的力量,在1956年和1957年完成全國每一個縣的方言的初步調查工作。各省教育廳應該在1956年內,根據各省方言的特點,編出指導本省人學習普通話的小冊子。教育部和廣播事業局應該大量灌制教學普通話的留音片。文化部應該在1956年內攝制宣傳普通話和教學普通話的電影片。
(十)為了培養推廣普通話工作的幹部,教育部應該經常舉辦普通話語音研究班,訓練各地中學和師范學校的語文教師和教育行政幹部,各機關、團體、部隊也應該派適當的幹部參加受訓。同樣,各省、市和縣的教育行政機關也應該普遍地舉辦普通話語音短期訓練班,訓練各地中、小學和師范學校的語文教師,當地機關、團體、部隊也應該派適當的幹部參加學習。
(十一)國務院設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全國的推廣普通話工作。它的日常工作,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文化部、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分工進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負責整個工作的計劃、指導和檢查;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負責全國各級學校和業余學校的普通話教學的領導,普通話師資的訓練和普通話教材的供應;文化部負責出版物上的語言規范化工作,有關普通話書刊的出版和留音片、電影片的生產;語言研究所負責普通話語音、詞彙、語法的規范的研究和宣傳。各省、市人民委員會都應該設立同樣的委員會,並以各省、市的教育廳、局為日常工作機關。
(十二)各少數民族地區,應該在各地區的漢族人民中大力推廣普通話。各少數民族學校中的漢語教學,應該以漢語音通話為標准。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台的漢語廣播應該盡量使用普通話。各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可以根據需要設立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以便統一領導在各自治區的說漢語的人民中推廣普通話的工作。
國務院總理周恩來
還有
推廣普通話宣傳提綱和宣傳口號
——全國推普周領導小組辦公室2005年修訂
1.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於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普及普通話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及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於促進人員交流,有利於商品流通和培育統一的大市場。
我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於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語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質的基本內容,推廣普及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於貫徹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方針,有利於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信息技術水平是衡量國家科技水平的標志之一。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處理水平的先決條件。推廣普及普通話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有利於推動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總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於我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需要,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的具體行動。
2. 推廣普通話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二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第三條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第四條規定:「公民有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權利。國家為公民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供條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推廣普通話和推行規范漢字。」第五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應當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第十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 第十一條規定:「漢語文出版物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 第十二條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播音用語。」第十三條規定:「提倡公共服務行業以普通話為服務用語。」第十四條規定:「廣播、電影、電視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的用語用字」。第十八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 《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第十九條規定:「凡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崗位,其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說普通話的能力。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和影視話劇演員、教師、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普通話水平,應當分別達到國家規定的等級標准;對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普通話等級標準的,分別情況進行培訓。」第二十條規定:「對外漢語教學應當教授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 ( 班級 ) 和其他教育機構,有條件的應當採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課本,並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課;根據情況從小學低年級或者高年級起開設漢語文課程,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第四十九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教育和鼓勵各民族的幹部互相學習語言文字。漢族幹部要學習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少數民族幹部在學習、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同時,也要學習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進行教學,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範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六條規定:「學校應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可以用少數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教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規定:「 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在教育教學和各種活動中,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師范院校的教育教學和各種活動應當使用普通話。」
《掃除文盲工作條例》第六條規定:「掃除文盲教學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幼兒園管理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幼兒園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民族鄉的中小學可以使用當地少數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教學,同時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3. 推廣普通話的方針和政策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1986 年國家把推廣普通話列為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務,1992 年確定推廣普通話工作方針為「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在強化政府行為,擴大普及范圍,提高全民普通話應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民族語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的自由。國家鼓勵各民族互相學習語言。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教學的學校開設的漢語課程應當教授普通話,少數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使用漢語的場合要使用普通話。
正確處理普通話與漢語方言的關系,堅持社會語言生活主體化與多樣化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推廣普通話不是消滅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時也掌握國家通用語言,並在正式場合和公共交際場合自覺地使用普通話。
4. 推廣普通話工作的目標
2010 年以前,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初步普及,交際中的方言隔閡基本消除,受過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備普通話的應用能力,並在必要的場合自覺地使用普通話;本世紀中葉以前,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普及,交際中沒有方言隔閡。經過未來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國民語文素質大幅度提高,普通話的社會應用更加適應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需要,形成與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相適應的良好語言環境。
5.推廣普通話工作的基本思路
推廣普通話工作要緊緊圍繞社會需求,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遵循語言自身發展規律,依法強化政府行為。要以學校為基礎,以黨政機關為龍頭,以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為榜樣,以公共服務行業為窗口,並逐步向廣大農村地區拓展,向更寬的領域延伸,逐步實現全社會普及普通話。
6. 推廣普通話工作的基本措施
推廣普通話工作以實行目標管理、量化評估,實施普通話水平測試和開展以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為中心的宣傳教育為基本措施,不斷加大依法推進的力度, 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軌道。
7. 推廣普通話工作基本要求
推廣普通話要努力做好四個重點領域的工作:第一,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城鎮學校和幼兒園要實現普通話成為校園語言。要把普及普通話的要求納入培養目標,納入管理常規,納入教師基本功訓練,滲透到德智體美和社會實踐等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積極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創建活動,培育一批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出色的示範學校。第二,黨政機關要率先垂範,把普通話作為公務用語,並督促和帶動全社會推廣普及普通話。公務員的普通話水平要達到規定等級。第三,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要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播音用語, 播音員、節目主持人要成為全社會說好普通話的榜樣。第四,提倡商業、旅遊、郵政、電信、鐵路、民航、金融、衛生等行業以普通話為服務用語,鼓勵從業員工努力提高普通話水平。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要以普通話為工作用語,幫助幹部戰士努力提高普通話水平。
8. 推廣普通話宣傳口號
(1) 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2) 積極普及民族共同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3) 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
(4) 四海同音,萬眾一心
(5) 普通話:神州音,華夏情
(6) 普及普通話,四海是一家
(7) 面向現代化,推廣普通話
(8) 積極普及普通話,齊心協力奔小康
(9) 樹立語言規范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10) 推廣普通話,公務員要帶頭
(11) 新聞媒體要成為推廣普通話的榜樣
(12) 普通話是我們的校園語言
(13) 我是中國娃,愛說普通話
(14) 普通話: 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
(15) 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16) 溝通——從普通話開始
(17) 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
(18) 說普通話,從我做起
(19) 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
請評為最佳答案
(20) 普通話,使你我靠得更近
(21) 普通話——時代的需求,時尚的追求
(22) 普通話——讓生活更精彩,讓社會更溫馨
(23) 普通話同青春攜手,文明語和時尚並肩
半兩棉花——免談。(免彈)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無發無天)
臘月天氣——動手動腳。(凍手凍腳)。
父親向兒子磕頭——豈有此理。(豈有此禮)。
公共廁所扔石頭——引起公憤。(引起公糞)。
外婆死了兒子——無救。(無舅)。
老公拍扇——凄涼。(妻涼)。
秀才的空棺材出葬----------目中無人。(木中無人)。
王八中解元----------規矩。(龜舉)。
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帶錐子--------真行。(針行)。
何家姑娘嫁給鄭家----正合適。(鄭何氏)。
和尚的房子----------妙。(廟)。
河邊洗黃蓮----------何苦。(河苦)。
做夢變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飛飛)。
猴子學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裝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網------------自私。(自絲)。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圓)。
脫了舊鞋換新鞋------改邪歸正。(改鞋歸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歷歷在目。(粒粒在目)。
賣布不帶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窮木匠開張----------只有一句。(只有一鋸)。
磚窯裏失火----------謠言。(窯煙)。
燈盞無油------------費心。(費芯)。
鍾馗嫁妹------------鬼混。(鬼婚)
糞船過江------------裝死。(裝屎)。
黏窩窩摻黃蓮--------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葯鋪裏開抽屜--------找玩。(找丸)。
癩蝦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唱戲的騎馬----------不行。(步行)。
炒鹹菜不放醬油------有言在先。(有鹽在先)。
從河南到湖南--------難上加難。(南上加南)。
打燈籠搬石頭--------照辦。(照搬)。
大水沖走土地廟------留神。(流神)。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樑----------小人之輩。(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觔斗--------顛倒是非。(顛倒試飛)。
耗子掉到水缸裏------時髦。(濕毛)。
老和尚住山洞--------沒事。(沒寺)。
貨輪出了海----------外行。(外航)。
火燒旗桿------------長嘆。(長炭)。
黃鼠狼鑽雞籠--------投機。(偷雞)。
醬缸裏泡石頭--------一言難盡。(一鹽難進)。
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圓音)。
老母雞抱空窩--------不簡單。(不見蛋)。
吃人參----------候補。(後補)。
皮皇帝的媽媽--------皮太厚。(皮太後)。
千年的石佛像--------老實人。(老石人)。
牽著羊進照相館------出洋相。(出羊相)。
牆上栽菜------------無緣。(無園)。
扇著扇子說話--------瘋言瘋語。(風言風語)。
十兩紋銀------------一定。(一錠)。
守著廁所睡覺--------離死不遠。(離屎不遠)。
唐僧的書------------一本正經。(一本真經)。
小碗兒吃飯----------靠天。(靠添)。
肉鍋丟進河----------昏昏沉沉。(葷葷沉沉)。
王八肚裡插雞毛------歸心似箭。(龜心似箭)。
寺後有個洞----------妙透了。(廟透了)。
壽星齊仙鶴----------沒路了。(沒鹿了)。
十八個錢放兩下------久聞久聞。(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後邊扎小辮------違法亂紀。(尾發亂系)。
爐子翻身------------倒楣。(倒煤)。
飯鍋冒煙------------迷糊了。(米糊了)。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火燒旗桿——長炭(嘆)
糞坑關刀——文(聞)不能,武(舞)也不能。
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以下為一些常用的歇後語: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
財到光棍手——一去無回頭
盲人吃湯丸——心中有數
(24) 文明語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話融匯東西南北情
(25) 心相印,語相通,共奔小康樂融融
(26) 實現順暢交流,構建和諧社會
2. 新聞采編考試會考哪些內容
一般來講,主要是關於新聞方面的如何采訪報道,如何寫新聞,新聞分析,還有時事政治題,新聞史學問題,新聞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政策,重要講話,世界主要媒體,
題型主要有選擇,分析,論述,填空,名詞解釋幾種。
3. 【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辦法】條款的英文翻譯。。。
Article VI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advertisements in China should uphold national dignity and interests and respect the motherland'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hall not contain endanger national unity,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of the content.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should not appear the national flag, national emblem, national anthem and national leaders of the image and sound. Shall not use or tamper with well-known leaders as a commercial advertising terms.
Article VII of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advertisements in China should uphold national unity and compliance with national ethnic and religious policy, shall not contain advocacy of national division, the contents of the NBA season.
4. 中國的哪些法律中有對中國語言的規定
中國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是專門對中國語言及文字進行規范的法律。版根據該法規定,權國家通用的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第三條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
5. 講下面的翻譯成英語
Eight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safeties
The customer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net and the Internet loading is more and more, the network and the information safeties have become all countries telecommunication takes charge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o carry the camp, the company needs to be resolve urgently of problem.《 The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 in this aspect, should with 《 the telecommunication regulation 》 and 《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 management way 》 for foundation, aim at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network and the information safety, adopt the big space, heavy measure, strict means, malicious punishment etc. provision, the 隱 that resolves the network and informations safety suffer from.When it's necessary,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way of doing of other nations, for the sake of the demand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treatment emergency, can adopt certain time inside, or a certain time inside, to a certain or a few business, adopt the correspondence control measure of the restrict.
Nine direct check
The administration measure should be further sound.《 The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 should the clear statement provision to various violate the rules behavior of various administration measure, with the norm market behavior, support fair fair of market order.The administration measure be included in 《 the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 , make the administration measure have the authority of the method, took charge of the strength enlargement to the telecommunication market, also expressed that the telecommunication takes charge of the property that the organization had the precise judicial organization on the certain meaning.Should still with 《 anti- be to compete the method falsely 》 opposite should, the anti- 壟 that build up telecommunication's carrying the business breaks the measure.
《 The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 the code number that should have already take charges, rise to rule for the law.At the same time, take the widespread service fund and take to take charge of the fee, this since is international up the way of doing that go through, is also the measure that the domestic is other to take charge of the section to have already practice, this takes charge of the level towards strengthenning the ability of take charge of construction and raising, very beneficial place.
The charge system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should bring into the category of the examination, the fair and fair that maintenance compete, let clearly white white of consumer consume.
103 net fusions
《 The telecommunication regulation 》 the 45th regulation rule settle:" Mr. delivers the orchestration programming and profession managements of the information instry supervisor section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t should accept State Department with the telecommunication net, appropriation telecommunication net, the broadcast television." The technical progress, new business flow out now, th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layer of the traditional meaning and the category concept of the business layer, have already taken place the variety, and just continue to take place the variety.The network level, the fusion of the business level incline to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International go to some nations to has already tried or just the way of doing that try, if the telecommunication of England takes charge of the organization, integration after change name to the correspondence management bureau, it takes charge of the contents and then include the telecommunication net, broadcast the television delivers the net, the resources that it manage includes the telecommunication net code number, radio frequency etc..This kind of mode, adapted the new technique, new business circumstance after appear, match the development regulation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stry, worthy of affirmation.《 The telecommunication regulation 》 and international top definition concerning" telecommunication", have already met with the consensus, the broadcast television that has the telecommunication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 delivers the net and among them some business, such as the interaction TV, IPTV, develop the power head currently is very fierce, the fusion of the business need to be on the law system a" three nets blend" makes a provision.
《 The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 should as soon as possible of a pedestal to the norm market, while draw up should consider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 much and much.
(看看能不能幫到你?)
6.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規范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的財務行為,加強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健康發展,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國家有關法律制度,結合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特點,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於各級各類廣播電視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
第三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堅持勤儉辦事業的方針;正確處理事業發展需要和資金供給的關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國家、單位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
第四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合理編制單位預算,嚴格預算執行,完整准確編制單位決算,真實反映單位財務狀況;依法組織收入,合理安排支出;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經濟核算,建立科學的財務核算和指標體系,實施績效評價,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資產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資產,防止資產流失;參與單位重大經濟決策和對外簽訂經濟合同等事項,加強對單位經濟活動的財務控制和監督,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防範財務風險。
第五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財務會計機構,配備具備從業資格的財務會計人員。
省級以上(含副省級)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設置總會計師;規模較大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設置總會計師。總會計師按照《總會計師條例》規定的任職資格設置並履行職責。
第六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的全部財務活動在單位負責人領導下,由單位財務部門統一管理。
第二章 單位預算管理
第七條 單位預算是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根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目標和年度計劃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預算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組成。
第八條 國家對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實行核定收支、定額或者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轉和結余按規定使用的預算管理辦法。
定額或者定項補助標准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財力可能,結合廣播電視事業特點、事業發展目標和計劃、單位收支及資產狀況確定。定額或者定項補助可以為零。少數非財政補助收入大於支出較多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可以實行收入上繳辦法。具體辦法由財政部門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制定。
第九條 預算編制原則:
(一)堅持合法合規的原則。根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及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目標和計劃編制單位預算。
(二)堅持完整性和統一性原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將全部財務收支在預算中予以反映,並按照國家預算表格和統一的口徑、程序及計算依據編制單位預算。
(三)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則。單位預算應當自求平衡,不得編制赤字預算。
(四)堅持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的原則。既要考慮事業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國家財力的可能和單位的收入狀況、資產狀況,保證重點,兼顧一般。
(五)堅持厲行節約、注重績效的原則。挖掘內部潛力,努力增收節支,加強績效管理,推進績效評價與預算編制的有機結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第十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按照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預算編制的有關要求,根據預算年度事業發展目標、計劃與財力可能,以及預算年度收支增減因素、以前年度資金結轉結余、人員和資產等狀況,參考以前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編制單位預算。
第十一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根據年度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目標、計劃和預算編制的規定,提出預算建議數,經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報財政部門(一級預算單位按照規定程序報財政部門,下同)。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根據財政部門下達的預算控制數編制預算,由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報財政部門,經法定程序審核批復後執行。
第十二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批準的預算。預算執行中,國家對財政補助收入和財政專戶管理資金的預算一般不予調整。
上級下達的事業計劃有較大調整,或者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增加或減少支出,對預算執行影響較大時,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報主管部門審核後報財政部門調整預算;財政補助收入和財政專戶管理資金以外部分的預算需要調增調減的,由單位自行調整並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
收入預算調整後相應調增或者調減支出預算。
第十三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全面加強預算管理,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調整和績效考評等管理制度。
第十四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決算是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根據預算執行結果編制的年度報告。
第十五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及時編制年度決算,由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後報財政部門審批。
對財政部門批復調整的事項,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及時進行調整。
第十六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加強決算的填報、審核和分析,保證決算數據的真實、完整、准確,規范決算管理工作。
第三章 收入管理
第十七條 收入是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為開展廣播電視業務及其他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
第十八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的收入包括:(一)財政補助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財政撥款。(二)事業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開展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播出、傳輸、接收、監測等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不計入事業收入;從財政專戶核撥給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的資金和經核准不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計入事業收入。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三)上級補助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
(四)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附屬獨立核算單位按照有關規定上繳的收入。
(五)經營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即本條上述規定范圍以外的各項收入,包括投資收益、利息收入、捐贈收入等。
第十九條 事業收入包括:(一)廣告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因播出、刊登廣告收取的收入。(二)收視費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收取的電視節目收視費收入。(三)節目銷售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銷售節目取得的收入。(四)合作合拍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與國內外單位和機構合作廣播電視節目或合拍影視節目取得的收入。(五)節目製作和播放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為其他單位製作和播放廣播電視節目取得的收入。
(六)節目傳輸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為用戶傳送廣播電視節目取得的收入。(七)技術服務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對外提供技術服務、技術咨詢、翻譯服務、信息服務、計量檢測、設備技術安裝和維修等取得的收入。(八)其他事業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除上述各項收入以外的收入,包括培訓收入、門票收入等。
第二十條 經營收入包括:(一)銷售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非獨立核算部門銷售商品取得的收入。(二)經營服務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非獨立核算部門對外提供經營服務取得的收入。(三)租賃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出租房屋、場地和設備等取得的收入。(四)其他經營收入,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在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播出、傳輸、接收、監測等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取得的除上述各項收入以外的收入。
第二十一條 收入管理的要求:(一)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依法組織收入,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二)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使用財政部門和稅務部門統一印製的票據,並建立健全各種專用收款收據、銷售發票等票據的管理制度。(三)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各項收入應當及時入賬,不得由下屬單位或其他單位違規代存代管資金,防止流失。(四)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將各項收入全部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第二十二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對按照規定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應當按照國庫集中收繳的有關規定及時足額上繳,不得隱瞞、滯留、截留、挪用和坐支。
第四章 支出管理
第二十三條 支出是廣播電視事業單位開展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播出、傳輸、接收、監測等業務及其他活動發生的資金耗費和損失。
第二十四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支出包括:(一)事業支出,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開展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播出、傳輸、接收、監測等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發生的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基本支出是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為了保障其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項目支出是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在基本支出之外所發生的支出。(二)經營支出,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在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播出、傳輸、接收、監測等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三)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即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用財政補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對附屬單位補助發生的支出。(四)上繳上級支出,即實行收入上繳辦法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按照規定的定額或比例上繳上級單位的支出。
(五)其他支出,即本條上述規定范圍以外的各項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捐贈支出等。
第二十五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將各項支出全部納入單位預算,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各項支出應當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由單位財務部門按照經法定程序批復的預算,堅持量入為出,統一安排使用。單位業務部門按照財務部門核定的預算和規定的程序使用資金。
第二十六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開支范圍及開支標准;沒有統一規定的,由廣播電視事業單位作出規定,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的規定違反法律制度和國家政策的,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應當責令改正。
第二十七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在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中,應當正確歸集實際發生的各項費用;不能歸集的,應當按照規定的比例合理分攤。
經營支出應當與經營收入配比。
第二十八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從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取得的有指定項目和用途並且要求單獨核算的專項資金,應當專款專用、單獨核算,並按照規定向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報送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完成後,應當報送專項資金支出決算和使用效果的書面報告,接受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的檢查和驗收。
第二十九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逐步建立健全支出定額標准體系,合理使用資金,控制支出規模。
第三十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等有關規定。
第三十一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加強支出的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第三十二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依法加強票據管理,確保票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使用正確,不得使用虛假票據。
票據經辦部門和人員應當對票據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財務部門應當加強票據的審核,拒絕報銷虛假票據。
第三十三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強化成本意識、加強經濟核算,具備條件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可以根據開展廣播電視業務活動及其他活動的實際需要,實行內部成本核算辦法。
第三十四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應當按照核算對象將廣播電視業務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進行歸集、分配和計算,其費用可以劃分為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一)直接費用是指直接從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播出、傳輸、接收、監測等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和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二)間接費用是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內部各業務部門為組織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播出、傳輸、接收、監測等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和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三)期間費用是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內部行政後勤管理部門發生的各項費用。
第三十五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其成本費用應當按照支出用途分別歸集到單位事業支出、經營支出等相應科目中。
第三十六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其基本建設支出、對外投資、各種罰款、贊助和捐贈支出以及國家規定不得列入成本費用的其他支出,不得計入成本費用。
第三十七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應當建立成本費用與相關支出的核對機制,以及成本核算分析報告制度。
第五章結轉和結余管理
第三十八條 結轉和結余是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年度收入與支出相抵後的余額。
結轉資金是指當年預算已執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執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結余資金是指當年預算工作目標已完成,或者因故終止,當年剩餘的資金。
經營收支結轉和結余應當單獨反映。
第三十九條 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的管理,應當按照同級財政部門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 非財政撥款結轉按照規定結轉下一年度繼續使用。非財政撥款結余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職工福利基金,剩餘部分作為事業基金用於彌補以後年度單位收支差額;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一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加強事業基金的管理,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則,統籌安排,合理使用,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規模。
第六章 專用基金管理
第四十二條 專用基金是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按照規定提取或設置的有專門用途的資金。
專用基金管理應當遵循先提後用、收支平衡、專款專用的原則,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規模。
第四十三條 專用基金包括:
(一)修購基金,即按照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並按照規定在相應的購置和修繕科目中列支(各列50%),以及按照其他規定轉入,用於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維修和購置的資金。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較少的事業單位可以不提取修購基金。
(二)職工福利基金,即按照非財政撥款結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規定提取轉入,用於單位職工的集體福利設施、集體福利待遇等的資金。
(三)其他基金,即按照其他有關規定提取或者設置的專用資金。
第四十四條 各項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辦法,國家有統一規定的,按照統一規定執行;沒有統一規定的,由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確定。
第七章資產管理
第四十五條 資產是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佔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
第四十六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的資產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和對外投資等。
第四十七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單位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和規范資產配置、使用和處置管理,維護資產安全完整,保障事業健康發展。
第四十八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按照科學規范、從嚴控制、保障事業發展需要的原則合理配置資產。根據單位資產存量狀況、人員編制和有關資產配置標准,編制資產購置計劃,按照部門預算管理的有關要求列入年度部門預算,並履行相關政府采購規定。
第四十九條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各種存款、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應收及預付款項和存貨等。
第五十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貨幣資金的內部管理制度,構建資金安全管理風險防控機制。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立、使用和管理銀行賬戶。
第五十一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對應收款項和預付款項應當按時清理結算,加強管理。
第五十二條 存貨是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在開展廣播電視業務活動及其他活動中為耗用而儲存的資產,包括廣播影視節目、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
(一)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存貨管理制度。單位資產管理部門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嚴格收發手續,完善存貨驗收、入庫、保管和出庫制度,防止丟失、損壞、變質。(二)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加強自製節目、外購節目和合作合拍節目等管理,建立健全廣播影視節目的製作、購置、驗收入庫、播出等制度,確保廣播影視節目安全、規范、有效管理。
(三)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部門應當建立材料明細賬,定期與財務部門的材料總賬進行核對,做到賬賬相符。
(四)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存貨定額管理制度,科學制定材料儲備定額和主要材料消耗定額,保持合理的存貨庫存量。
(五)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對存貨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盤點,保證賬實相符。存貨盤盈、盤虧應當按照規定處理。
第五十三條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准,但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固定資產一般分為六類:房屋及構築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傢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明細目錄由國務院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第五十四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一)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固定資產維護和保養,制定操作規程,建立技術檔案和使用情況報告制度。
(二)購建和調入的固定資產,由單位資產管理部門負責驗收,單位財務部門參與驗收。購進專用設備和新建的房屋及構築物竣工時,應當有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驗收。經驗收後的固定資產應當及時入賬並交付使用。
(三)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報廢和轉讓,按照規定程序辦理。
(四)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對固定資產清查、盤點。年度終了前應當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盤點,保證賬賬、賬卡、賬實相符。對於盤盈、盤虧的固定資產應當及時按照規定處理。
(五)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對單位固定資產實行動態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並按照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的規定定期報送固定資產購置、使用和處置等情況。
第五十五條 在建工程是指已經發生必要支出,但尚未達到交付使用狀態的建設工程。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在建工程管理,在建工程達到預定使用狀態時,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工程竣工財務決算和資產交付使用。
第五十六條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而能為使用者提供某種權利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財產權利。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加強本單位無形資產的評估確認、開發、保護、使用和轉讓管理。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轉讓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取得的收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取得無形資產發生的支出應當計入事業支出。
第五十七條 對外投資是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利用貨幣資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向其他單位的投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對外投資。在保證單位正常運轉和事業發展的前提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對外投資的,應當履行相關審批程序。廣播電視事業單位不得使用財政撥款及其結余進行對外投資,不得從事股票、期貨、基金、企業債券等投資,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合理確定資產價值。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對投資企業和投資項目的管理,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第五十八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資產處置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競爭、擇優的原則,嚴格履行相關審批程序。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出租、出借資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
第五十九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大型儀器、設施設備等資產的共享、共用。
第八章 負債管理
第六十條 負債是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要以資產或勞務償還的債務。
第六十一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的負債包括借入款項、應付款項、暫存款項、應繳款項等。
應繳款項包括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收取的應當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應繳稅費以及其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上繳的款項。
第六十二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對不同性質的負債分類管理,及時清理並按照規定辦理結算,保證各項負債在規定期限內歸還。
第六十三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財務風險控制機制,規范和加強借入款項管理,嚴格執行審批程序,不得違反規定舉借債務和提供擔保。
第九章 事業單位清算
第六十四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發生劃轉、撤銷、合並、分立時,應當進行清算。
第六十五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清算應當在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對單位的財產、債權、債務等進行全面清理,編制資產負債表、財產目錄和債權、債務清單,提出財產作價依據和債權、債務處理辦法,做好資產的移交、接收、劃轉和管理工作,並妥善處理各項遺留問題。
第六十六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清算結束後,經主管部門審核並報財政部門批准,其資產分別按照下列辦法處理:(一)因隸屬關系改變,成建制劃轉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其全部資產無償移交,並相應劃轉經費指標。(二)轉為企業管理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全部資產扣除負債後,轉作國家資本金。需要進行資產評估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三)撤銷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全部資產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核准處理。(四)合並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全部資產移交接收單位或新組建單位。合並後閑置的資產,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核准後處理。
(五)分立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資產按照有關規定移交分立後的事業單位,並相應劃轉經費指標。
第十章 財務報告和財務分析
第六十七條 財務報告是反映廣播電視事業單位一定時期財務狀況和事業成果的總結性書面文件。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定期向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以及其他有關的報表使用者提供財務報告。
第六十八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在編制年度財務報告前,應當對財產、債權、債務等進行全面清查盤點,並編制盤存表,對盤盈、盤虧、報廢、毀損等按照規定程序辦理。
第六十九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報送的年度財務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財政撥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資產投資決算報表等主表、有關附表以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
第七十條 財務情況說明書,主要說明事業發展情況、事業單位收入及其支出、結轉、結余及其分配、資產負債變動、對外投資、資產出租出借、資產處置、固定資產投資、績效考評、社會效益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對本期或者下期財務情況發生重大影響的事項,以及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
第七十一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定期開展財務分析,財務分析的內容包括預算編制與執行、資產使用、負債情況、收入支出狀況、定員定額情況等。
第七十二條 財務分析指標分為財務指標和業務指標兩類。
(一)財務指標包括:預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人員支出與公用支出分別占事業支出的比率、人均基本支出、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增長率、固定資產利用率、事業收入與經營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比率、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增長率、頻率(頻道)收入成本比率、每分鍾節目(欄目)製作成本等。
(二)業務指標包括:廣播電視節目播出時間(小時/年)、廣播電視節目自辦率、廣播電視節目首播率、發射機千瓦小時費用、發射機千瓦小時電費、發射機停播率等。
除上述指標外,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可以根據本單位業務特點增加財務分析指標。
第十一章財務監督
第七十三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財務監督主要包括對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結轉和結余管理、專用基金管理、資產管理、負債管理等的監督。
第七十四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財務監督應當實行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後監督相結合,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相結合。
第七十五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經濟責任制度、財務信息披露制度等監督制度。
第七十六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依法接受主管部門和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十二章 附 則
第七十七條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基本建設投資的財務管理,應當執行本規則,但國家基本建設投資財務管理制度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七十八條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的適用,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另行規定。
第七十九條 接受國家經常性資助的社會力量舉辦的廣播電視公益服務性組織和社會團體,依照本制度執行;其他社會力量舉辦的廣播電視公益服務性組織和社會團體可以參照本制度執行。
第八十條 下列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或者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的特定項目,不執行本制度:(一)納入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和廣播電視事業單位附屬獨立核算的生產經營單位;(二)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接受外單位要求投資回報的經營項目;(三)經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批準的具備條件的其他廣播電視事業單位。
第八十一條 廣播電影電視科學研究單位和學校執行同行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
第八十二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財政部門和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制度,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補充規定,報財政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備案。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本制度,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內部財務管理辦法,並報主管部門備案。
第八十三條 本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7. 推廣普通話資料!!!!急~!!!
國務院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
來源:人民網
(一九五六年二月六日)
漢語是我國的主要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並且是世界上最發展的語言之一。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也是社會斗爭和發展的工具。目前,漢語正在為我國人民所進行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學好漢語,對於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由於歷史的原因,漢語的發展現在還沒有達到完全統一的地步。許多嚴重分歧的方言妨礙了不同地區的人們的交談,造成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許多不便。語言中的某些不統一和不合乎語法的現象不但存在在口頭上,也存在在書面上。在書面語言中,甚至在出版物中,詞彙上和語法上的混亂還相當嚴重。為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防的進一步發展的利益,必須有效地消除這些現象。
漢語統一的基礎已經存在了,這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在文化教育系統中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推廣這種普通話,是促進漢語達到完全統一的主要方法。為此,國務院指示如下:
(一)從1956年秋季起,除少數民族地區外,在全國小學和中等學校的語文課內一律開始教學普通話。到1960年,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中學和師范學校的學生都應該基本上會說普通話,小學和師范學校的各科教師都應該用普通話教學,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的教師也都應該基本上用普通話教學。各高等學校的語文教學中也應該增加普通話的內容。中等學校、高等學校的就要畢業的學生和高等學校的青年教師、助教,如果還不會說普通話,應該進行短期的補習,以便於工作。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應該分別定出大力加強各級學校漢語教學、促進漢語規范化的專門計劃,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二)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文化教育中的語文課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屬各級學校的語文課,都應該用普通話教學。戰士入伍一年之內,各級軍事學校學員入學一年之內,都應該學會使用普通話。各機關業余學校中的語文教學,也都應該以普通話為標准。
(三)青年團的各地支部和工會的各地組織,都應該採用適當的和有效的方式,在青年中和工人中大力推廣普通話。青年團員在學習和推廣普通話方面應該起帶頭作用。工廠(首先是大工廠)中的文化補習學校、文化補習班和農村中的常年民校的高級班,都應該盡可能地、逐步地推廣普通話的教學。
(四)全國各地廣播電台應該同各地的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合作,舉辦普通話講座。各個方言區域的廣播站,在它們的日常播音節目中,必須適當地包括用普通話播音的節目,以便幫助當地的聽眾逐步地聽懂普通話和學習說普通話。全國播音人員、全國電影演員、職業性的話劇演員和聲樂(歌唱)演員,都必須受普通話的訓練。在京戲和其他戲曲演員中,也應該逐步地推廣普通話。
(五)全國各報社、通訊社、雜志社和出版社的編輯人員,應該學習普通話和語法修辭常識,加強對稿件的文字編輯工作。文化部應該監督中央一級的和地方各級的出版機關指定專人負責,建立制度,訓練幹部,訂出計劃,分別在2年到5年內基本上消滅出版物上用詞和造句方面的不應有的混亂現象。
(六)全國鐵路、交通、郵電事業中的服務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商業企業中的服務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衛生事業中的工作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警察,司法機關中的工作人員,報社和通訊社的記者,文化館站的工作人員,縣級以上的機關、團體的工作人員,都應該學習普通話。上述各有關機關應該分別情況,訂出關於所屬工作人員學習普通話的具體計劃,井負責加以執行,使它們所屬的一切經常接近各方面群眾的工作人員在一定時期內都學會普通話。
(七)一切對外交際的翻譯人員,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應該一律用普通話進行翻譯。
(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應該在1956年上半年完成漢語拼音方案,以便於普通話的教學和漢字的注音。
(九)為了幫助普通話的教學,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應該在1956年編好以確定語音規范為目的的普通話正音詞典,在1958年編好以確定詞彙規范為目的的中型的現代漢語詞典,並且會同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組織各地師范學院和大學語文系的力量,在1956年和1957年完成全國每一個縣的方言的初步調查工作。各省教育廳應該在1956年內,根據各省方言的特點,編出指導本省人學習普通話的小冊子。教育部和廣播事業局應該大量灌制教學普通話的留音片。文化部應該在1956年內攝制宣傳普通話和教學普通話的電影片。
(十)為了培養推廣普通話工作的幹部,教育部應該經常舉辦普通話語音研究班,訓練各地中學和師范學校的語文教師和教育行政幹部,各機關、團體、部隊也應該派適當的幹部參加受訓。同樣,各省、市和縣的教育行政機關也應該普遍地舉辦普通話語音短期訓練班,訓練各地中、小學和師范學校的語文教師,當地機關、團體、部隊也應該派適當的幹部參加學習。
(十一)國務院設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全國的推廣普通話工作。它的日常工作,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文化部、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分工進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負責整個工作的計劃、指導和檢查;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負責全國各級學校和業余學校的普通話教學的領導,普通話師資的訓練和普通話教材的供應;文化部負責出版物上的語言規范化工作,有關普通話書刊的出版和留音片、電影片的生產;語言研究所負責普通話語音、詞彙、語法的規范的研究和宣傳。各省、市人民委員會都應該設立同樣的委員會,並以各省、市的教育廳、局為日常工作機關。
(十二)各少數民族地區,應該在各地區的漢族人民中大力推廣普通話。各少數民族學校中的漢語教學,應該以漢語音通話為標准。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台的漢語廣播應該盡量使用普通話。各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可以根據需要設立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以便統一領導在各自治區的說漢語的人民中推廣普通話的工作。
國務院總理周恩來
8. 普通話,規範字的手抄報內容,短的,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這是在1955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上確定的。這個定義實質上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提出了普通話的標准
9. 關於推廣普通話的資料,要詳細!100分!!!
推廣普通話宣傳提綱和宣傳口號
——全國推普周領導小組辦公室2005年修訂
1.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於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普及普通話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及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於促進人員交流,有利於商品流通和培育統一的大市場。
我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於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語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質的基本內容,推廣普及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於貫徹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方針,有利於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信息技術水平是衡量國家科技水平的標志之一。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處理水平的先決條件。推廣普及普通話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有利於推動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總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於我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需要,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的具體行動。
2. 推廣普通話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二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第三條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第四條規定:「公民有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權利。國家為公民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供條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推廣普通話和推行規范漢字。」第五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應當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第十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 第十一條規定:「漢語文出版物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 第十二條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播音用語。」第十三條規定:「提倡公共服務行業以普通話為服務用語。」第十四條規定:「廣播、電影、電視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的用語用字」。第十八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 《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第十九條規定:「凡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崗位,其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說普通話的能力。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和影視話劇演員、教師、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普通話水平,應當分別達到國家規定的等級標准;對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普通話等級標準的,分別情況進行培訓。」第二十條規定:「對外漢語教學應當教授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 ( 班級 ) 和其他教育機構,有條件的應當採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課本,並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課;根據情況從小學低年級或者高年級起開設漢語文課程,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第四十九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教育和鼓勵各民族的幹部互相學習語言文字。漢族幹部要學習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少數民族幹部在學習、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同時,也要學習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進行教學,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範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六條規定:「學校應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可以用少數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教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規定:「 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在教育教學和各種活動中,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師范院校的教育教學和各種活動應當使用普通話。」
《掃除文盲工作條例》第六條規定:「掃除文盲教學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幼兒園管理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幼兒園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民族鄉的中小學可以使用當地少數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教學,同時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3. 推廣普通話的方針和政策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1986 年國家把推廣普通話列為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務,1992 年確定推廣普通話工作方針為「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在強化政府行為,擴大普及范圍,提高全民普通話應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民族語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的自由。國家鼓勵各民族互相學習語言。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教學的學校開設的漢語課程應當教授普通話,少數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使用漢語的場合要使用普通話。
正確處理普通話與漢語方言的關系,堅持社會語言生活主體化與多樣化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推廣普通話不是消滅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時也掌握國家通用語言,並在正式場合和公共交際場合自覺地使用普通話。
4. 推廣普通話工作的目標
2010 年以前,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初步普及,交際中的方言隔閡基本消除,受過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備普通話的應用能力,並在必要的場合自覺地使用普通話;本世紀中葉以前,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普及,交際中沒有方言隔閡。經過未來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國民語文素質大幅度提高,普通話的社會應用更加適應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需要,形成與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相適應的良好語言環境。
5.推廣普通話工作的基本思路
推廣普通話工作要緊緊圍繞社會需求,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遵循語言自身發展規律,依法強化政府行為。要以學校為基礎,以黨政機關為龍頭,以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為榜樣,以公共服務行業為窗口,並逐步向廣大農村地區拓展,向更寬的領域延伸,逐步實現全社會普及普通話。
6. 推廣普通話工作的基本措施
推廣普通話工作以實行目標管理、量化評估,實施普通話水平測試和開展以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為中心的宣傳教育為基本措施,不斷加大依法推進的力度, 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軌道。
7. 推廣普通話工作基本要求
推廣普通話要努力做好四個重點領域的工作:第一,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城鎮學校和幼兒園要實現普通話成為校園語言。要把普及普通話的要求納入培養目標,納入管理常規,納入教師基本功訓練,滲透到德智體美和社會實踐等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積極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創建活動,培育一批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出色的示範學校。第二,黨政機關要率先垂範,把普通話作為公務用語,並督促和帶動全社會推廣普及普通話。公務員的普通話水平要達到規定等級。第三,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要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播音用語, 播音員、節目主持人要成為全社會說好普通話的榜樣。第四,提倡商業、旅遊、郵政、電信、鐵路、民航、金融、衛生等行業以普通話為服務用語,鼓勵從業員工努力提高普通話水平。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要以普通話為工作用語,幫助幹部戰士努力提高普通話水平。
8. 推廣普通話宣傳口號
(1) 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2) 積極普及民族共同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3) 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
(4) 四海同音,萬眾一心
(5) 普通話:神州音,華夏情
(6) 普及普通話,四海是一家
(7) 面向現代化,推廣普通話
(8) 積極普及普通話,齊心協力奔小康
(9) 樹立語言規范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10) 推廣普通話,公務員要帶頭
(11) 新聞媒體要成為推廣普通話的榜樣
(12) 普通話是我們的校園語言
(13) 我是中國娃,愛說普通話
(14) 普通話: 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
(15) 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16) 溝通——從普通話開始
(17) 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
(18) 說普通話,從我做起
(19) 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
(20) 普通話,使你我靠得更近
(21) 普通話——時代的需求,時尚的追求
(22) 普通話——讓生活更精彩,讓社會更溫馨
(23) 普通話同青春攜手,文明語和時尚並肩
(24) 文明語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話融匯東西南北情
(25) 心相印,語相通,共奔小康樂融融
(26) 實現順暢交流,構建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