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雲南省葯品管理條例

雲南省葯品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30 23:01:13

❶ 2010年違反葯事法規的案例有哪些

刺五加註射液污染引起的嚴重不良事件
2008年10月5日,雲南省紅河州第四人民醫院使用黑龍江省×××制葯廠(黑龍江×××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葯業公司)刺五加註射液後發生嚴重不良事件。經查,這是一起由葯品污染引起的嚴重不良事件。
×××葯業公司生產的刺五加註射液部分葯品在流通環節被雨水浸泡,使葯品受到細菌污染,後被更換包裝標簽並銷售。2008年7月1日,昆明特大暴雨造成庫存的刺五加註射液被雨水浸泡。×××葯業公司雲南銷售人員張某從×××葯業公司調來包裝標簽,更換後銷售;中國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所、雲南省食品葯品檢驗所在被雨水浸泡葯品的部分樣品中檢出多種細菌。此外,×××葯業公司包裝標簽管理存在嚴重缺陷,管理人員質量意識淡薄,包裝標簽管理不嚴,提供包裝標簽說明書給銷售人員在廠外重新貼簽包裝。
2008年10月6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接到雲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報告,雲南省紅河州6名患者使用了標示為黑龍江省×××制葯廠(2008年1月更名為黑龍江×××葯業公司)生產的兩批刺五加註射液(批號: 200712272 1、200712151 1,規格:100ml/瓶)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其中有3例死亡。

依照有關葯事法規對上述案例分析處理

1. 案例性質
完達山葯業公司的行為嚴重違反《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刺五加註射液事件是一起由葯品污染引起的嚴重不良事件,依法應按假葯論處。
2. 案例處理
依據《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對完達山葯業公司刺五加不良事件的處理如下:
行政責任:
(1)按照《葯品召回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食品葯品監管局責令並監督黑龍江完達山制葯廠召回2007121511和2007122721兩個批次的100ml刺五加註射液,查封、扣押以上兩個批次葯品的庫存成品和留樣。
(2)由黑龍江省食品葯品監管局責令完達山葯業公司全面停產,收回葯品GMP證書,對該企業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罰,直至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
(3)由黑龍江省食品葯品監管局依法處理企業直接責任人,在十年內不得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建議該企業主管部門追究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責任。
刑事責任:
完達山葯業公司銷售人員張某等人的行為涉嫌違法犯罪,應追究其刑事責任。

❷ 《中國的禁毒》白皮書有哪些內容

前言

當今世界,全球化的毒品問題已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威脅。據1998年聯合國有關資料顯示:全世界有2100萬人遭受可卡因和海洛因之害,有3000萬人因濫用苯丙胺類興奮劑而受害。

中國西南邊境毗鄰世界最主要的毒源地「金三角」。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以來,國際毒潮不斷侵襲中國,過境販毒引發的毒品違法犯罪活動死灰復燃;吸毒人數持續上升,毒品案件不斷增多,危害日益嚴重,禁毒形勢嚴峻。1999年,全國共查獲毒品犯罪案件6?5萬起,繳獲海洛因5?364噸、鴉片1?193噸、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16?059噸,以及部分可卡因、搖頭丸(MDMA)、大麻等,破案數和繳獲毒品總量分別比1998年增加2?4%和33?6%。中國公安部門登記在冊的吸毒人數,1991年為14?8萬,1995年為52萬,1999年為68?1萬。現有吸毒人數佔全國總人口的0?54‰,吸毒人數中,吸食海洛因的佔71?5%,年齡在35歲以下的佔79?2%。截至1999年底,全國累計報告的1731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因靜脈注射毒品感染的佔72?4%。目前,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與毒品有關的違法犯罪活動,中國已由毒品過境受害國轉變為毒品過境與消費並存的受害國。

毒品禍國殃民。開展禁毒斗爭,掃除毒品禍害,是中國政府的歷史責任。在舊中國,毒品曾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領導人民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禁毒斗爭,在短短三年時間里,一舉禁絕了為患百年的鴉片煙毒,創造了舉世公認的奇跡。面對新的毒品問題,中國政府以對國家、民族、人民和全人類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嚴厲禁毒的立場,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盡最大努力禁絕毒品,造福人民。

一、堅持嚴厲禁毒的立場

中國政府認為,毒品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世界性公害,禁毒是國際社會刻不容緩的共同責任。毒品危害人民健康,滋生犯罪和腐敗,破壞可持續發展,危及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因此,對一切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必須嚴加禁絕。

中國人民對毒品危害有切膚之痛,禁毒是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維護人民的生存發展,是中國政府的崇高責任。多年來,中國政府以「禁絕毒品」為根本目標,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嚴厲禁毒的方針、政策和措施。

——把禁毒作為事關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大事來抓。將禁毒作為一項基本政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規定為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逐級建立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禁毒工作責任制,保障禁毒工作常抓不懈。

——實行綜合治理的禁毒戰略。把禁毒作為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和長期的戰略任務,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文化、教育和醫療等多種手段,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參與禁毒斗爭。

——堅持依法禁毒。按照依法治國的方略,不斷建立健全禁毒法律法規體系,依法管理管制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防範、懲治毒品犯罪,堅決打擊各類毒品違法犯罪活動,開展戒毒治療和康復工作,矯治挽救吸毒人員,確保禁毒工作在法制軌道上進行。

——確定「『四禁』並舉、堵源截流、嚴格執法、標本兼治」的工作方針。堅持禁吸、禁販、禁種、禁制,控制非法供應和防止濫用並重,禁止和打擊一切從事毒品違法犯罪活動。

——把預防青少年吸毒作為禁毒工作的基礎工程。對青少年立足於教育和保護,採取各種有力措施,組織、協調政府有關部門和各種社會組織做好預防工作,教育青少年珍愛生命,拒絕毒品。

——積極參與和推動國際禁毒合作。中國政府支持開展國際禁毒合作,並在國際禁毒領域認真履行三項主張:堅持廣泛參與、責任共擔的原則;全面實施綜合、均衡的國際禁毒戰略;高度重視替代發展,促進從根本上解決毒品問題。

在中國,禁毒工作由各級政府領導,公安禁毒部門主管,政府有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團體共同參與。1990年,中國政府成立由公安部、衛生部和海關總署等25個部門組成的國家禁毒委員會,統一領導全國的禁毒工作,負責禁毒國際合作,辦事機構設在公安部。1998年,國務院批准公安部成立禁毒局,該局同時又作為國家禁毒委員會的辦事機構。目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大多數縣(市、區)政府都建立了相應的禁毒領導機構,有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所轄的204個地(市、州)、735個縣(市、區)的公安機關組建了緝毒警察隊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公安邊防、司法、海關、葯品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也承擔相應的禁毒執法任務。中國各級政府把禁毒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並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禁毒形勢的需要,逐年增加投入。1998年,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禁毒基金會,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支持禁毒工作。

二、不斷加強禁毒立法

中國高度重視禁毒法制建設,堅持依法禁毒。近二十多年來,針對不斷蔓延的毒品問題,中國加快禁毒立法的步伐,制定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禁毒法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禁毒刑事立法逐步完善。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專門規定了製造、販賣、運輸毒品罪及其刑罰。八十年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陸續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關於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關於懲治走私罪的補充規定》等法律,進一步對懲治毒品違法犯罪作出規定,並將嚴重毒品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提高到死刑。1990年12月1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的《關於禁毒的決定》,對毒品犯罪的種類及其刑罰,對吸毒者的處罰和強制戒毒等,作了全面規定,並明確規定了中國對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犯罪的普遍管轄權。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進行了修訂,在吸收、保留《關於禁毒的決定》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對毒品犯罪的法律規定作了重要修改和補充,使中國的禁毒刑事立法進一步得到加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修訂後的刑法作出了相關司法解釋。

從嚴懲處毒品犯罪,是中國禁毒刑事立法的顯著特點之一。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充分體現了這一原則。其一,對毒品犯罪種類規定齊全,確保各種毒品犯罪行為受到法律制裁。該法規定了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毒品原植物種子、幼苗罪,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罪等12個罪名及刑罰,並對毒品洗錢犯罪行為作出處罰規定。其二,對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規定要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毒品的數量以查證屬實的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數量計算,不以純度折算。其三,對毒品犯罪從經濟上予以制裁。對毒品犯罪,規定了並處沒收財產或罰金,旨在剝奪毒品罪犯的非法收益,摧毀其再次實施毒品犯罪的經濟能力。其四,對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引誘、教唆、欺騙或者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因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過刑又有毒品罪行為的,從重處罰。其五,對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等嚴重的毒品罪犯處以死刑。中國在立法上對毒品犯罪從嚴懲處,是現實禁毒斗爭的需要,表明了中國嚴厲禁毒的立場。

嚴格管理、禁止濫用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是中國禁毒法制建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中國為此頒布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多達30餘項。1984年9月,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其中第三十九條規定:國家對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實行特殊的管理辦法。1987年和1988年,國務院先後發布《麻醉葯品管理辦法》和《精神葯品管理辦法》,分別對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生產、供應、運輸、使用、進出口的管理作出了明確規定。1995年,國務院發布《強制戒毒辦法》,衛生部發布《戒毒葯品管理辦法》,使戒毒工作有法可依。

為了防止易制毒化學品流入非法渠道,打擊有關違法犯罪活動,中國立法機構和政府還發布了一系列嚴格管制易制毒化學品的法規和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都對非法買賣、走私易制毒化學品和麻黃素等用於製造毒品的原料和配劑的犯罪行為,規定了嚴厲的處罰條款。

此外,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廣西、甘肅、陝西、黑龍江、寧夏、江蘇等省、自治區的地方立法機構,也從實際出發,制定了地方性禁毒法規。

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以刑事法律為主、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相配套的禁毒法律體系,為開展禁毒斗爭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三、堅決懲治毒品犯罪

中國禁毒執法機關嚴格執法,對一切毒品犯罪活動嚴厲打擊,對一切毒品犯罪分子嚴懲不貸。

針對毒品主要來自境外的情況,中國盡最大努力,嚴格查禁過境販毒。八十年代,以西南邊境及東南沿海等地區為重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組織公安機關、武警部隊、海關和群眾聯防隊協同作戰,建立了邊境一線堵、內地二線查和交通要道、機場、車站、碼頭三線截的「三道防線」。九十年代,進一步加大查禁過境販毒的工作力度,「堵源截流」,在各地主要交通線及機場、車站、海港、碼頭公開查禁毒品,形成了統一布防、分工協作,對入境毒品圍追堵截的態勢。全國公安、海關、鐵路、交通、民航、林業、郵電等有關部門,充分發揮各自職能,緝毒成效顯著。1982年以來,僅雲南省就查獲過境販毒案件7萬多起,繳獲從「金三角」流入的海洛因和鴉片80多噸。1994年5月,雲南省警方成功破獲特大跨國販毒案,抓獲「金三角」大毒梟,司法機關依法處以極刑。多年來,中國執法機關始終保持對毒品犯罪活動的高壓態勢,沉重打擊了境內外毒品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在嚴查過境販毒的同時,中國政府持續組織禁毒專項斗爭,不斷對毒品危害嚴重地區進行重點整治,狠狠打擊了國內毒品違法犯罪活動。1983年至1986年,全國連續三年開展的「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都把毒品犯罪作為重點。1992年8月,雲南省政府組織歷時83天的武裝掃毒行動,一舉搗毀了在雲南省文山州平遠鎮形成的具有黑社會性質的特大販毒販槍集團。1993年至1996年,公安部部署在西南邊境地區開展了「三年緝毒緝槍專項斗爭」。1997年,國家禁毒委員會統一部署在全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禁毒專項斗爭,取得重大戰果。1999年以來,在國家禁毒委員會統一組織下,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廣西、甘肅等重點省區,對一些毒品危害嚴重地區進行了專項重點整治,破獲了一批毒品大案,抓獲了一批毒犯,打掉了一批販毒團伙,摧毀了一批地下毒品交易市場和網路。1991年至1999年,中國禁毒執法機關共破獲毒品違法犯罪案件80餘萬起,繳獲海洛因39?67噸,鴉片16?894噸,大麻15?079噸,甲基苯丙胺23?375噸。

中國人口眾多,對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合法需求量大。在保障人民健康、滿足醫療需要的同時,中國對118種麻醉葯品和119種精神葯品實行嚴格的管制,限制其生產、經營、使用和進出口,防止流入非法渠道。各地衛生、葯品監督管理、農業、工商行政、外貿和海關、鐵路、交通、民航、公安等部門,每年都對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生產、經營、運輸、進出口等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查處非法生產、販運、供應和濫用行為。黑龍江、內蒙古、山西、陝西等中國北部省區,近年來嚴厲查處了一大批盜竊、非法買賣、濫用哌替啶等麻醉葯品的違法犯罪案件。

中國政府始終把禁種毒品原植物作為工作重點,常抓不懈,防患於未然。國家禁毒委員會每年都部署全國開展禁種鏟毒工作。各級政府層層落實禁種鏟毒責任制,發動群眾搞好宣傳教育和禁種檢查,做到種毒必究、有毒必鏟。重點山區、林區的當地政府,每年都組織人員對山區、林區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問題進行調查監控。1992年以來,國家禁毒委員會和林業部門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在東北的大興安嶺和西北的蓮花山等原始森林地區組織了航測查毒鏟毒行動。目前,中國基本禁絕了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

四、嚴格管制易制毒化學品

八十年代以來,隨著世界毒品問題的泛濫和化學合成毒品生產的擴張,跨國走私、販運各種易制毒化學品和麻黃素活動劇增。中國政府以對國際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履行有關國際禁毒公約的義務,對易制毒化學品和麻黃素實行嚴格的管制。

不斷健全管制易制毒化學品的法規和規章。中國有關部門於1988年10月發文,對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三類可供製造海洛因等毒品的化學品實行出口管制。1993年1月,中國對《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葯品和精神葯物公約》所列舉的22種易制毒化學品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1996年6月,又規定對上述22種易制毒化學品實行進口許可證管理。1997年4月,中國外貿部門發布《易制毒化學品進出口管理暫行規定》,並於1999年12月正式發布《易制毒化學品進出口管理規定》。臨近境外毒源地的雲南、四川等省,還制定了對易制毒化學品的生產、運輸、經營和使用進行全面管制的地方性法規。目前,中國政府正在制定全國性的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逐步完善管制麻黃素的法規。1992年至1998年,中國有關部門多次發布關於麻黃素管理方面的規定。1998年3月,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麻黃素管理的通知》,規定對麻黃素的生產、經營、運輸、使用、出口實行專項管理。1998年12月,有關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加強麻黃素類產品出口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對麻黃素各種鹽類、粗品、衍生物和單方制劑等12個品種全部實行出口管制。1999年6月和2000年5月,國家有關部門先後發布《麻黃素管理辦法》和《麻黃素運輸許可證管理規定》,進一步完善了對麻黃素嚴格管制的有關規定。

中國各級主管部門和執法機關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不斷加強對易制毒化學品和麻黃素生產及流通領域的監測、管理,依法保護合法生產經營,堅決打擊非法買賣、販運和走私活動。西南、西北、東北各省區在邊境地區和各出入境口岸,堅持開展既查禁毒品入境,又查禁易制毒化學品和麻黃素走私出境的「雙向查緝」工作。1997年至1999年,全國共破獲非法買賣和走私易制毒化學品案件548起,繳獲各類易制毒化學品1000多噸。

中國有關部門還與聯合國禁毒機構及有關國家的主管當局,聯合建立了易制毒化學品進出口的國際核查制度。僅1999年,中國就辦理進出口核查568件,發現、制止了35起非法貿易,阻止了3380噸易制毒化學品出境。1999年4月至12月,在包括中國在內的20多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聯合舉行的防止高錳酸鉀流入非法渠道的全球「紫色行動」中,中國發現非法貿易6起,阻止了1160噸高錳酸鉀出口。

自五十年代起,中國政府一直嚴格管理苯丙胺類精神葯品。針對近年來製造、販賣甲基苯丙胺犯罪活動日益猖獗的情況,中國公安機關以東南沿海地區為重點,多次部署開展了打擊制販甲基苯丙胺類犯罪的專項斗爭。1999年,國家禁毒委員會將禁毒工作方針中的禁吸、禁販、禁種「三禁並舉」,調整為禁吸、禁販、禁種、禁制「四禁並舉」,各地公安部門進一步加大了打擊制販甲基苯丙胺等制毒犯罪活動的力度,取得顯著成效。1991年至1999年,全國共破獲制販甲基苯丙胺案件360起,沉重打擊了此類犯罪活動。

五、矯治挽救吸毒人員

為了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最終消除毒品危害,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並大力開展禁吸戒毒工作,採取強制戒毒與社會幫教相結合的綜合戒毒治療康復措施,努力教育挽救吸毒人員。

中國法律規定,吸毒必戒。為此,各地建立了吸毒人員調查登記制度,建立了葯物濫用監測網路,定期收集數據資料,及時掌握吸毒人員情況。國務院發布了《強制戒毒辦法》,有關部門制定了《阿片類成癮常用戒毒療法的指導原則》和《戒毒葯品管理辦法》,規范了全國的戒毒治療工作。國家還建立了葯物依賴性研究中心、葯物濫用監測中心、葯物依賴治療中心和麻醉品實驗室,組織科研機構和專家開展科學戒毒方法和戒毒葯物研究。中國從國情出發,以強制戒毒為主體,採取多種辦法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對吸毒成癮者,一律送到由各級政府統一建立的戒毒所強制戒毒;對強制戒毒後又吸毒者,一律送司法部門管理的勞動教養所,在勞動教養中強制戒毒;對不宜收入強制戒毒所的吸毒人員,在家屬監護下和住地公安派出所的教育、管理下,令其限期戒毒。此外,一些地方在醫療單位開辦戒毒脫癮治療業務,收治自願戒毒者。一些地區還因地制宜,採取了基層組織、社會團體監督幫助吸毒人員戒毒的做法。

在中國,強制戒毒和勞教戒毒是最主要的戒毒方法,強制戒毒所和勞教戒毒所是教育挽救吸毒人員的特殊學校。《強制戒毒辦法》對強制戒毒場所的建設、管理、戒毒措施、生活保障等方面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中國公安、司法機關分別制定了有關規章,對強制戒毒所和勞教戒毒所實行等級化、規范化管理。各級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專門的戒毒場所。目前,全國共有強制戒毒所746個,戒毒勞教所(隊)168個。1999年共強制戒毒22?4萬餘人次,在所勞教戒毒人員12萬。各戒毒所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實行依法、嚴格、科學、文明管理。戒毒所都對戒毒人員進行安全科學的戒毒治療,進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嚴格的行為矯正訓練。組織戒毒人員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參加適當的生產勞動,使其既增強體能,又掌握謀生技能。戒毒人員的勞動所得,全部用來改善其生活條件。戒毒所充分尊重和保障戒毒人員的合法權益,實行警務公開制度,主動接受人大代表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國家禁毒部門與衛生防疫部門合作,在戒毒所開展了艾滋病的監測、宣傳教育和防治工作,在部分省進行了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情況調查。雲南、貴州、甘肅、廣東等省的一些戒毒所,在規范化管理方面創造了「治療醫院化、教育學校化、環境園林化、康復勞動化」的經驗,被戒毒人員稱為「告別毒品的再生之所」。

為解決戒毒復吸率高的難題,中國政府依靠人民群眾,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開展對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後的繼續幫教工作。各地的公安機關、社區組織、單位、家庭與戒毒所密切配合,把強制戒毒與幫教鞏固有機結合起來,普遍建立了社會幫教制度,組成了各種類型的幫教小組,對戒毒人員全面落實幫教措施。全國各地的工會、共青團、婦聯、個體工商業者協會等社會團體,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有針對性地對吸毒人員中的婦女、職工、青少年、個體勞動者等開展幫教工作,收到良好效果。中國各級政府和基層組織,積極幫助戒毒出所人員解決生活、工作方面的具體困難,使其在就業、升學方面不受歧視。許多戒毒人員成功戒斷毒癮,重返社會,走向新生。

禁吸戒毒是根本解決毒品問題的突破口。近年來,內蒙古、雲南、廣西、貴州等省、自治區,從開展社會幫教工作,發展到創建「無毒社區」活動,逐步探索出一條從最基層社區抓起,以禁吸戒毒為重點,帶動整個禁毒工作的新路子。其基本做法是:以城鄉小型社區(城市一般是街道,農村一般是鄉鎮)為單位,在社區政權組織統一領導下,建立覆蓋整個社區的禁毒管理機制和工作責任制,把禁毒責任分解落實到社區內的各個單位和每個人,分片包干實現無毒目標,創建「無毒社區」。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大「無毒社區」的覆蓋面,積小區為大區,最終在一縣、一市、一省實現無毒目標。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是中國開展創建「無毒社區」活動的一個典範。該市毒品問題曾經十分嚴重,1994年以後,全市以禁吸戒毒為突破口,開展創建「無毒社區」活動,普遍建立和落實縱向到幫教小組,橫向到轄區所有基層單位的禁毒工作責任制,形成全民參與禁毒斗爭的局面。目前,該市共建立幫教小組2169個,對2000多名吸毒人員全部落實了幫教措施,一年以上的戒斷鞏固率達到70%以上;已建成「無毒社區」1436個,占社區總數的90?2%,實現了社會面基本無毒害的目標。

實踐證明,創建「無毒社區」適合中國的國情,符合全民動員、綜合治理的戰略要求;「無毒社區」是持久開展禁毒斗爭的有效載體。1999年,國家禁毒委員會向全國推廣了包頭等地的先進經驗,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創建「無毒社區」活動。

六、提高全民禁毒意識

禁毒的關鍵在於喚起民眾。中國把提高全民禁毒意識作為一項治本之策和戰略任務,在全體國民中廣泛深入地開展毒品預防教育。

中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禁毒宣傳工作,每年都制定計劃,面向社會公眾開展以拒絕、抵制毒品為主要內容的毒品預防教育。各地禁毒部門與宣傳、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等部門密切合作,充分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經常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和咨詢活動,普及禁毒知識和法律知識。國家禁毒辦和各地禁毒辦還設立了禁毒咨詢服務熱線電話,雲南等一些省市創辦了禁毒報刊,在國際互聯網上開通了禁毒網頁。每年「6-3」林則徐虎門銷煙紀念日、「6-26」國際禁毒日期間,各地政府都統一組織規模較大的宣傳活動,形成禁毒宣傳高潮。鑒於吸毒是傳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徑,在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期間,衛生部門都組織開展以「拒絕毒品,防止艾滋病」為內容的宣傳活動。

1998年5月至7月,中國政府在北京舉辦了為期兩個月的全國禁毒展覽,中國國家領導人、社會各界人士和青少年學生共166萬人次前往參觀,反響強烈,影響深遠。國家禁毒委員會還將展覽內容製作成《全國禁毒展覽掛圖》,下發全國各地,並組織了長達半年的巡迴展覽,直接接受教育的觀眾達1?66億多人次。全國禁毒展覽的成功舉辦,使中國的禁毒宣傳教育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對增強全民禁毒意識,推動各項禁毒工作全面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政府尤其重視對青少年進行毒品預防教育。1991年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1999年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對保護青少年不受毒品危害作出規定。按照禁毒預防教育從小抓起的思路,各級政府把對中小學生的禁毒預防教育作為禁毒工作的基礎工程。1997年,國家教育委員會會同國家禁毒委員會下發通知,規定把禁毒教育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正式納入中小學德育教育教學大綱,要求在大中小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禁毒教育。國家禁毒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共同編寫了適合學生閱讀的禁毒系列叢書。共青團在青少年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禁毒宣傳活動,動員組織廣大青少年向毒品宣戰。許多省區開展了以青少年為主要對象的毒品預防教育活動。1999年,根據國家禁毒委員會的要求,全國縣以上各級禁毒部門在24223所中小學校建立了毒品預防教育聯系點,直接指導學校開展禁毒教育。

近年來,中國各地結合開展創建「無毒社區」活動,逐步把禁毒宣傳引向社區,覆蓋到社會各個角落。各級政府通過加強基層政權和群眾性自治組織的建設,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鄉鎮、居(村)委會在禁毒工作中的作用,結合創建「文明社區」,積極做好毒品預防教育的基礎性工作。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結合實際工作,開展了職工禁毒教育、青少年志願者義務禁毒宣傳和「拒絕毒品進家庭」活動。各地的愛國宗教團體發揚棄惡揚善的優良傳統,積極動員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參與禁毒斗爭。各級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者協會,認真貫徹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關於在全國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經營者中廣泛開展禁毒教育的通知》,加強了對8000萬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的毒品預防教育。近年來,國家禁毒委員會不斷將各種禁毒宣傳材料發送到全國的強制戒毒所、治安拘留所、收容教育所、看守所、勞動教養所、監獄、工讀學校,加強對易染毒特殊人群的毒品預防教育。

為了使毒品預防教育系統化、經常化,國家禁毒委員會統一部署,從1999年到2001年,在全國建設禁毒教育「五個一工程」: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要建立一所禁毒教育基地,各大中小學校每年都

❸ 雲南省中小學食品安全知識競賽營養膳食賽題

把題告訴我才好為你解答

❹ 滇虹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滇虹葯業集團創建於1993年,前身為中美合資昆明滇虹葯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研發導向型、集生產和營銷為一體的現代化制葯企業集團。滇虹葯業現有員工3000餘名,營銷網路覆蓋全國乃至東南亞國家及非洲地區。作為雲葯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滇虹葯業勇於創新、積極開拓,已成長為中國醫葯行業的知名企業。
通過持續的品牌建設,滇虹葯業主品牌"康王"以其廣泛的美譽度和影響力,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及最高人民法院聯合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同時上榜"亞洲最具價值500強品牌"。集團旗下產品以質量可靠贏得眾多患者青睞。其中包括被譽為"去屑專家"的"康王發用洗劑"以及被譽為"皮疾剋星"的"皮康王"、婦科知名產品"丹莪婦康煎膏"等一批享譽國內外的品牌產品。伴隨企業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不斷提升,公司正式確立了"植根於品牌的以葯品為主體,以功能性個人護理品和保健品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消費者大健康產業發展戰略。在這一戰略指引下,滇虹葯業積極推動中國負責任的自我保健及自我葯療事業進程,推動設立國際自我保健日。同時展開產業整合,打造中葯標准化平台,集中優勢資源將民族品牌做強做大。
滇虹葯業被國家五部委聯合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被中華全國工商聯和國家稅務總局評為"誠信納稅"企業,被全國總工會和中華全國工商聯評為"雙愛雙評"先進企業。
依託高質量的產品優勢和良好的企業文化積淀,滇虹葯業氣勢如虹,開疆拓土,在大健康產業領域以良好的發展態勢傲視同儕。 秉持"以人為本、艱苦奮斗、科技興葯"的企業理念,懷著"關注健康,造福人類"的企業追求,滇虹願與社會各界人士攜手,共襄醫葯產業美好未來。
公司網站: http://www.dihon.com
法定代表人:何勇
成立日期:1997-03-05
注冊資本:20512.8205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雲南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530000622604706W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資、未上市)
英文名:Diho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人員規模:5000-9999人
企業地址:雲南省昆明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科醫路45號
經營范圍:生產銷售自產的化學原料葯、化學葯制劑、中葯提取物、中葯制劑及化妝品、牙膏、衛生用品、食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Ⅰ類6858-5醫用冷療、低溫、冷藏設備及器具;Ⅱ類6864-2醫用衛生材料及敷料(非無菌類敷料、護創材料)等產品)、進口葯品分包裝(軟膏劑);中葯(不包括:列入《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和《中國稀有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的中葯材加工以及中葯飲片的蒸、炒、炙、煅等炮製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葯保密處方產品的生產)、化學葯、日化產品、生物制劑、食品的產品研究和技術研發。(以上項目不涉及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企查查查看滇虹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❺ 二十世紀什麼時候中國獲得"無毒國"的美譽

中國獲得「無毒國」的美譽是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准確的時間是1956年-1979年,一共23年。

進入20世紀80年代,販毒、吸毒現象又開始在中國復甦,並由沿海地區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地。

為做好禁毒工作,中國政府先後制定了各項有關禁毒的法規和措施。

1、1979年7月1日頒布、1980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71條規定:「製造、販賣、運輸鴉片、海洛因、嗎啡或者其他毒品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罰金」。

第二款規定:「一貫或者大量製造、販賣、運輸前款毒品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2、1981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重申嚴禁鴉片煙毒的通知》。

3、1982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禁絕鴉片煙毒問題的緊急指示》。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提高了販毒罪的定刑。同年,雲南省率先成立了禁毒領導機構。

4、1987年11月,國務院頒布《麻醉葯品管理辦法》。

5、1988年12月,國務院頒布《精神葯物管理辦法》。

6、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這是中國禁毒史上的第一部法律。

7、1994年5月,經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非法種植罌粟,非法運輸、買賣、存放、使用罌粟殼的,依法給予處罰。

8、1995年1月,國務院發布《強制戒毒辦法》,對吸毒者強制戒毒進行具體規定。

(5)雲南省葯品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毒品的危害

1、身體依賴性,由於反復用葯所造成的一種強烈的依賴性。

毒品作用於人體,使人體體能產生適應性改變,形成在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狀態。一旦停掉葯物,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出現一系列嚴重反應,稱為戒斷反應,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葯者為了避免戒斷反應,就必須定時用葯,並且不斷加大劑量,使吸毒者終日離不開毒品。

2、精神依賴性

毒品進入人體後作用於人的神經系統,使吸毒者出現一種渴求用葯的強烈慾望,驅使吸毒者不顧一切地尋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現精神依賴後,即使經過脫毒治療,在急性期戒斷反應基本控制後,要完全康復原有生理機能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

更嚴重的是,對毒品的依賴性難以消除。這是許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復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醫、葯學界尚待解決的課題。

3、毒品危害人體的機理

中國流行最廣、危害最嚴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屬於阿片燈葯物。在正常人的腦內和體內一些器官,存在著內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體。在正常情況下,內源性阿片肽作用於阿片受體,調節著人的情緒和行為。

人在吸食海洛因後,抑制了內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漸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狀態,一旦停用就會出現不安、焦慮、忽冷忽熱、起雞皮疙瘩、流淚、流涕、出汗、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這種戒斷反應的痛苦,反過來又促使吸毒者為避免這種痛苦而千方百計地維持吸毒狀態。冰毒和搖頭丸在葯理作用上屬中樞興奮葯,毀壞人的神經中樞。

4、影響壽命

據國外有關部門統計,吸毒者多數短命,一般壽命不超過四十歲。

5、助長傳染病

吸毒不僅損害本人健康,還會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傳播等公共衛生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傳播。原因是靜脈注射毒品者共用不潔注射器造成艾滋病感染率極高,特別是吸毒婦女,更是傳播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這是由於吸毒者本身可以造成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此外,吸毒婦女為了獲得購買毒品的金錢,不得不淪為賣淫女,而成為各種性病和感染傳播的高危人群和重要感染源。

❻ 醫葯、醫療器械企業常見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一、產品質量的法律風險
l 根據《產品質量法》第四條生產者、銷售者依照本法規定承擔產品質量責任。
l 第四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於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於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二、經營管理中的法律風險
l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經營者不得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
l 第二十二條經營者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l 投標者不得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投標者和招標者不得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
l 第二十七條投標者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投標者和招標者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的,其中標無效。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l 財務問題的法律風險 醫療器械行業的特點是資本投入大,回款周期長。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往往一方面承受著生產廠家業績的壓力,無條件地下單、訂貨,一方面因為醫院的管理體制,無法及時取得貨款。所以,經營企業資金壓力特別大,不得不通過貸款或融資來緩解資金壓力。貸款或融資一是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二是增加了法律訴訟的風險。
l 稅務方面的法律風險 隨著國家稅務機關對於高收入行業稽查力度的加強,醫療器械行業也成為稅務機關的重點監控對象。一方面,國家鼓勵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稅收優惠政策,一方面,國家對於避稅、逃稅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三、醫療器械公司法人風險
《民法通則》第49條有規定: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l (一)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l (二)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l (三)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l (四)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l (五)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l (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四、委託生產的法律風險
l 針對委託方,委託不具備本條例規定條件的企業生產醫療器械,或者未對受託方的生產行為進行管理的,按照新《條例》第六十六條第(五)項規定處罰。
l 針對受託方,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委託生產終止後,受託方繼續生產受託產品的,按照新《條例》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處罰。
l 針對委託雙方,未辦理委託生產備案手續的,按照新《條例》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處罰。
五、綜合法律風險
l 合同糾紛
l 人事勞動糾紛

❼ 雲南省職工醫保條例

雲南省農村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及比例
1、門診補償:
(1)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每次就診處方葯費限額10元,衛生院醫生臨時補液處方葯費限額50元。
(2)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100元。
(3)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4)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5)中葯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
(6)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限額5000元。
2、住院補償
(1)報銷范圍:
A、葯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准,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
B、60周歲以上老人在興塔鎮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2)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2017年雲南省醫保報銷比例
3、大病補償
(1)鎮風險基金補償: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
(2)鎮級合作醫療住院及尿毒症門診血透、腫瘤門診放療和化療補償年限額1.1萬元。
雲南省農村醫療保險問答
問:我父母現在都住在安徽農村,參加了新型農村醫療保險,請問這種保險報銷金額有沒有封頂,最多能報多少?另外,我現在想給他們再買一份大病醫療保險,請問將來這這個險種報銷時會不會有沖突?
如果在本省內的醫院看病,報銷比例能不能達到50%,另外,醫療票據就一份,如果報了農村醫療保險,還有沒有辦法再去保險公司報大病醫療保險?
答:新農合最高封頂為四萬元每年,報銷比例為除起付線以後鎮級醫院為最高80%依次為縣級60%級和省級45%,和其它商業保險不沖突。請保留各項資料復印件並讓收你材料的新農合辦公室蓋他們的公章去報銷商業保險。
雲南省農村醫療保險溫馨提示
與2007年制度啟動時相比,2010年發布的新版《安徽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葯品目錄》中,甲、乙類葯品已達2422個品種,比上一版《葯品目錄》增加了300多種葯品。同時,醫保基金支付范圍逐步擴大,門診特大病、慢性病規定病種的范圍不斷增加。
另外,雲南省通過做好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結算服務,重點解決在城鄉之間流動的安徽省農村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進而實現醫保關系在不同制度與不同地區之間順暢地轉移接續。通過與「長三角」地區開展醫保管理協作與經辦服務的對接,不斷完善異地就醫結算辦法,方便我省參保人員能更好地享受異地醫保待遇。
2015年,雲南省繼續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這項民生工程,並提高了醫保的報銷待遇。為幫助廣大參保居民進一步了解居民醫保政策,掌握如何參保、就診、報銷等相關程序,從而更好地享受政府惠民政策,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日前公布了居民醫保2015-2016年度待遇及報銷政策。
雲南省參保人員待遇
參保人員參保繳費後自本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期間,憑醫保卡、社會保障卡、身份證(18周歲以下參保人員可憑戶口簿,以下簡稱:有效證件),可享受下列待遇:
①住院報銷待遇②特殊病門診待遇③普通門診待遇④生育費用補助待遇⑤殘疾人裝配輔助器具補助待遇
●1.雲南省住院報銷待遇
一級醫院住院:
醫保范圍內費用超過200元(起付標准)以上部分報銷90%;
二級醫院住院:
醫保范圍內費用超過400元(起付標准)以上部分報銷80%;
三級醫院住院:
醫保范圍內費用超過600元(起付標准)以上部分報銷70%;
異地(轉院及異地急診)住院:
醫保范圍內費用超過600元(起付標准)以上部分報銷50%。
住院起付標准和基金支付比例詳見下表:
醫療機構普通居民起付標准(門檻費)在校學生少年兒童及18周歲以下居民起付標准基金支付比例(報銷比例)
三級醫院60030070%
二級醫院40020080%
一級醫院20010090%
異地就醫60030050%
1、一個結算年度內,參保居民住院、門診特殊病和普通門診的累計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16萬元。
2、使用乙類葯品和診療項目,需個人先自付一定費用。
●2.雲南省特殊病門診待遇
參保人員患有冠心病、高血壓三期、糖尿病、精神病、肝硬化、惡性腫瘤、腎透析、腎移植術後、帕金森病、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肝豆狀核變性、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癲癇、丙型肝炎、前列腺癌(內分泌治療)、膀胱腫瘤(灌注治療)、肝移植術後、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後、康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小兒腦癱等27個病種,經申請確認後,享受每月限額下60%至80%的報銷待遇。
●3.雲南省普通門診待遇
參保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發生的政策范圍內的醫療費,統籌基金支付50%(在其他居民定點醫院發生的普通門診不享受此待遇)。單次就醫費最高報銷限額為40元。一個年度內最高報銷限額為160元,其中:男滿60周歲和女滿55周歲以上的參保居民最高報銷限額為240元。普通門診的報銷不設病種限制,醫療費用直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算。
●4.雲南省生育費用補助待遇
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參保居民生育,順產(含助娩產)補助600元、剖宮產補助1200元。
●5.雲南省參保殘疾人裝配輔助器具補助待遇
參保居民中持有殘疾證的下肢殘疾人、7周歲以下聽力障礙兒童,在殘疾人裝配輔助器具定點機構裝配下肢假肢、配備助聽器給予補助。每5年對持證下肢殘疾人裝配的普通大腿假肢每具補助2000元,小腿假肢每具補助1000元,7周歲以下聽力障礙兒童配備助聽器每隻補助2400元。
雲南省醫保報銷辦理須知
●1.本地住院就醫
參保人員應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持有效證件在醫院辦理醫保住院手續,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出院時在醫院直接報銷結算。不在定點醫院就醫或不在醫院辦理醫保住院手續的,所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報銷。
●2.特殊病門診待遇的申請辦理
參保人員填寫《雲南省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特殊病種門診申請表》,並附近期相關病歷、醫學檢查報告單,報雲南省醫保中心特殊病鑒定辦公室,由雲南省醫保中心組織醫療保險專家進行鑒定,符合條件的發放《門診特殊病治療卡》,憑卡享受特殊病門診待遇。鑒定每三個月組織一次。
●3.異地就醫辦理手續
參保人員所患疾病在三級醫院(含專科醫院)難以確診或無治療手段的,可申請轉往異地住院診治。異地轉院須填寫《異地轉院申請表》,經雲南省三級以上定點醫院簽署意見後,報雲南省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備案後,轉入異地治療。
參保人員在異地突發疾病,確需住院醫療的,應當在當地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在入院後3日內向醫保中心電話備案。
轉院及異地急診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支付。出院後一個月內,攜帶轉院審批表、住院費用明細清單、發票單據、出院小結和有效證件到醫保中心報銷結算。
●4.生育費用補助待遇辦理
生育出院後一月內,憑有效證件、准生證、嬰兒出生證明、醫療發票、費用明細清單和出院小結,向醫療保險管理中心申報。
●5.新生兒先天性疾病報銷辦理
新生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等先天性疾病,自出生之日起三個月內辦理新生兒參保手續的,從其出生之日開始享受居民醫保待遇。因先天性疾病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憑有效證件、住院發票、費用明細清單和出院小結,於出院後30日內,向醫療保險管理中心申報。
大病醫療保險待遇
參保人員因病住院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其個人承擔在政策范圍內超起付線2萬元以上的部分,可享受大病保險待遇,按照50%-80%比例報銷。具體分段比例為:
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2萬元以上分段報銷比例
0~5萬元(含)50%
5萬元~10萬元(含)60%
10萬元~30萬元(含)70%
30萬元(不含)以上80%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❽ 葯品的批准文號的制定規則

國葯准字Z代表此葯品是中成葯,主要成份是中葯。國葯准字H代表此葯品是西葯,化學成份合成。

❾ 昆明市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分級情況統計表怎麼填

您好,其實您只需要按照真實情情況來填寫就可以了,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的。只要是真實情況都會給予通過的。所以您放心去填寫就好。

昆明市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
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0號)、《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8號)、《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2014年第58號公告)等法規規章,為規范我市醫療器械監督管理,結合昆明市醫療器械監管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在昆明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醫療器械經營活動及其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細則。
第三條 按照醫療器械風險程度,醫療器械經營實施分類管理。經營第一類醫療器械不需許可和備案,經營第二類醫療器械實行備案管理,經營第三類醫療器械實行許可管理。
第四條 醫療器械經營方式按照銷售對象的不同分為批發、零售和批零兼營。
醫療器械批發,是指將醫療器械銷售給具有資質的經營企業或者使用單位的醫療器械經營行為。
醫療器械零售,是指將醫療器械直接銷售給消費者的醫療器械經營行為。
醫療器械批零兼營,是指企業同時具有上述兩種經營方式。
第五條 從事零售業務(含批零兼營企業的零售業務)的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只能經營由消費者個人自行使用的醫療器械,經營品種范圍設定可參照《昆明市家庭常用醫療器械目錄(2015版)》,但不限於目錄所列的內容。
第六條 經營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或雲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另有規定的醫療器械產品的企業,應當遵其規定。
第二章 經營許可與備案管理
第七條 昆
明市食品葯品監督局負責主城區第三類醫療器械批發和批零兼營企業的許可(含同時經營二類醫療器械的備案)以及部分零售醫療器械的連鎖門店的許可和備案;主
城區各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昆明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委託,負責行政區域內只批發第二類醫療器械的企業備案以及零售醫療器械的單體零售門店和部分
連鎖門店的許可和備案;主城區以外的各縣、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昆明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委託,負責行政區域內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的許可和備案。
第八條 接受委託的縣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醫療器械經營許可、備案。
第九條 從事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活動的企業,除應當具備符合《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第七條設定的條件和《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還應當符合本細則的規定。企業是否符合備案和許可條件,由市、縣(區)兩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現場核查後認定。
第十條 企業應建立與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相適應的組織機構,並明確各機構管理許可權和職責。
第十一條 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質量管理人員應當熟悉國家和地方有關醫療器械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和所經營醫療器械的相關知識,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及《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規定的資格要求,不得有相關法律法規禁止從業的情形。
第十二條 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是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的主要責任人,全面負責企業日常管理,應當提供必要的條件,保證質量管理機構或者質量管理人員有效履行職責,確保企業按照《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要求經營醫療器械。
第十三條 企業應當具有與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相適應的質量管理機構或者質量管理人員。企業質量負責人應當獨立履行職責,在企業內部對醫療器械質量管理具有裁決權,承擔相應的質量管理責任。企業質量負責人不得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企業負責人兼任。
第十四條企業質量管理機構或者質量管理人員應當履行以下職責:
(一)組織制訂質量管理制度,指導、監督制度的執行,並對質量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糾正和持續改進;
(二)負責收集與醫療器械經營相關的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實施動態管理;
(三)督促相關部門和崗位人員執行醫療器械的法規規章及本規范;
(四)負責對醫療器械供貨者、產品、購貨者資質的審核;
(五)負責不合格醫療器械的確認,對不合格醫療器械的處理過程實施監督;
(六)負責醫療器械質量投訴和質量事故的調查、處理及報告;
(七)組織驗證、校準相關設施設備;
(八)組織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與報告;
(九)負責醫療器械召回的管理;
(十)組織對受託運輸的承運方運輸條件和質量保障能力的審核;
(十一)組織或者協助開展質量管理培訓;
(十二)其他應當由質量管理機構或者質量管理人員履行的職責。
第十五條 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質量負責人和其他質量管理人員應當在職在崗,具有國家認可的相關專業學歷或者職稱,不得在其他單位兼職。

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和第二類醫療器械批發企業質量負責人應當具有醫療器械相關專業(醫療器械、生物醫學工程、機械、電子、醫學、生物工程、化學、葯學、
護理學、康復、檢驗學、管理學、計算機等專業)大專以上學歷或者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同時應當具有3年以上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工作經歷。
第十六條 企業應當設置或者配備與經營范圍和經營規模相適應的,並符合相關資格要求的質量管理、經營等關鍵崗位人員。
(一)從事體外診斷試劑批發業務的質量管理人員中,應當有1人為主管檢驗師,或具有檢驗學相關專業大學以上學歷並從事檢驗相關工作3年以上工作經歷。從事體外診斷試劑驗收和售後服務工作的人員,應當具有檢驗學相關專業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具有檢驗師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二)從事植入和介入類醫療器械經營人員中,應當配備醫學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並經過生產企業或者供應商培訓的人員。
(三)從事角膜接觸鏡、助聽器等需要驗配的醫療器械經營人員中,應當配備具有相關專業或者職業資格的人員。
(四)從事其他有特殊要求的醫療器械經營人員中,應當配備具有相關專業或者職業資格的人員。
第十七條 從事驗收、售後服務、庫房保管、銷售等人員應當具有中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並經過醫療器械法律法規和專業知識的上崗培訓,售後服務人員應當經過生產企業或者其他第三方的技術培訓並取得企業售後服務上崗證。
第十八條 企業應當對員工進行健康管理,建立員工健康檔案,質量管理、驗收、庫房管理等直接接觸醫療器械崗位的人員,應當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身體條件不符合相應崗位特定要求的,不得從事相關工作。
第十九條 企業應當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的法規、規章和相關規定製定符合企業實際的,覆蓋醫療器械經營全過程質量管理制度,並保存相關記錄或者檔案,包括以下內容:
(一)質量管理機構或者質量管理人員的職責;
(二)質量管理的規定;
(三)采購、收貨、驗收的規定(包括采購記錄、驗收記錄、隨貨同行單等);
(四)供貨者資格審核的規定(包括供貨者及產品合法性審核的相關證明文件等);
(五)庫房貯存、出入庫管理的規定(包括溫度記錄、入庫記錄、定期檢查記錄、出庫記錄等);
(六)銷售和售後服務的規定(包括銷售人員授權書、購貨者檔案、銷售記錄等);
(七)不合格醫療器械管理的規定(包括銷毀記錄等);
(八)醫療器械退、換貨的規定;
(九)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報告規定(包括停止經營和通知記錄等);
(十)醫療器械召回規定(包括醫療器械召回記錄等);
(十一)設施設備維護及驗證和校準的規定(包括設施設備相關記錄和檔案等);
(十二)衛生和人員健康狀況的規定(包括員工健康檔案等);
(十三)質量管理培訓及考核的規定(包括培訓記錄等);
(十四)醫療器械質量投訴、事故調查和處理報告的規定(包括質量投訴、事故調查和處理報告相應的記錄及檔案等);
從事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批發業務的企業還應當制定購貨者資格審核、醫療器械追蹤溯源、質量管理制度執行情況考核的規定。從事第三類醫療器械零售業務的企業還應建立購買人信息登記的規定,保證銷售信息可追溯。
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建立質量管理自查制度,於每年年底前向負責日常監督檢查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交年度自查報告。
第二十條企
業應當根據經營范圍和經營規模建立並執行相應的質量管理記錄制度,包括進貨查驗和銷售記錄等制度。進貨查驗記錄(包括采購記錄、驗收記錄)和銷售記錄信息
應當真實、准確、完整。進貨查驗記錄和銷售記錄應當保存至醫療器械有效期後2年;無有效期的,不得少於5年。植入類醫療器械進貨查驗記錄和銷售記錄應當永
久保存。
從事醫療器械批發業務的企業,其購進、貯存、銷售等記錄應當符合可追溯要求。鼓勵企業採用信息化等先進技術手段進行記錄。
第二十一條 企業應當具備與所經營醫療器械產品相適應的技術培訓和售後服務的能力,或者約定由國家認可的第三方機構或所受權經營的生產企業(包括進口總代理商)提供技術支持,並有效開展工作。
第二十二條 企業應當具有與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相適應的經營場所和庫房。經營場所和庫房不得設在居民住宅內、軍事管理區(不含可租賃區)以及其他不適合經營的場所,省、市人民政府對企業經營場所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經營場所應當整潔、衛生,不得兼作生活區域使用。
第二十三條 在昆明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醫療器械批發業務的企業,經營場所與庫房不得分離設置於主城區和主城區之外的行政區域,經營場所和庫房地址的設置均不得超過2個以上地址。
第二十四條 經營場所應配備固定電話、電腦、列印機、辦公桌椅、檔案櫃等必備辦公設備,醫療器械批發企業經營場所使用面積不小於100平方米。
第二十五條 醫療器械零售企業經營場所面積應當與其經營范圍和經營規模相適應,並符合以下要求:
(一)配備陳列貨架和櫃台;
(二)相關證照懸掛在醒目位置;
(三)公布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電話,設置顧客意見簿;
(四)經營需要冷藏、冷凍的醫療器械,應當配備具有溫度監測、顯示的冷櫃;
(五)經營可拆零醫療器械,應當配備醫療器械拆零銷售所需的工具、包裝用品,拆零的醫療器械標簽和說明書應當符合有關規定。
第二十六條零售的醫療器械陳列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一)按分類以及貯存要求分區陳列,並設置醒目標志,類別標簽字跡清晰、放置准確;
(二)醫療器械的擺放應當整齊有序,避免陽光直射;
(三)需要冷藏、冷凍的醫療器械放置在冷藏、冷凍設備中,應當對溫度進行監測和記錄;
(四)醫療器械與非醫療器械應當分開陳列,有明顯隔離,並有醒目標示。
第二十七條 從事驗配類醫療器械零售業務的,經營場所還至少應符合以下要求:
(一)應當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公示驗配程序、驗配人員資質、衛生管理制度等內容。
(二)經營Ⅲ-6822醫用光學器具、儀器及內窺鏡設備(角膜接觸鏡)的,經營場所應設置檢查驗光室、配戴台、洗手裝置、干手器等,配備視力表、裂隙燈、電腦驗光儀、眼光鏡片箱(儀)、角膜曲率儀、焦度計、瞳距儀等眼部檢查、測量設施設備。
(三)經營Ⅱ-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助聽器)的,經營場所應具備助聽器驗配所需的相關設施設備,應有符合要求的測聽室、測聽儀、驗配室、效果評估室、電腦等。
第二十八條 醫療器械庫房的選址、設計、布局、建造、改造和維護應當符合醫療器械貯存的要求,防止醫療器械的混淆、差錯或者被污損,並具有符合醫療器械產品特性要求的貯存設施、設備。應當在醒目位置應當張貼醫療器械驗收、入庫、貯存、出庫以及退換貨的制度、規定或程序。
第二十九條庫房內醫療器械與非醫療器械應當分開存放,並有明顯隔離和醒目標志。醫療器械貯存作業區、輔助作業區應當與辦公區和生活區分開一定距離或者有物理隔離措施,且不得存放與貯存管理無關的物品。葯品經營企業經營醫療器械的,應當設置醫療器械專區或專庫。
醫療器械產品應當分類、分批次存放,應當按質量狀態採取控制措施,實行分區管理,並使用色標加以區分,分區和色標設置包括:待驗區(黃色)、合格區(綠色)、不合格區(紅色)、退貨區(黃色)、發貨區(綠色)。植入介入類產品應當設立專區或專櫃,退貨產品應當單獨存放。
第三十條庫房的條件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一)庫房內外環境整潔,無污染源;
(二)庫房內牆光潔,地面平整,房屋結構嚴密;
(三)有防止室外裝卸、搬運、接收、發運等作業受異常天氣影響的措施;
(四)庫房有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能夠對無關人員進入實行可控管理。
第三十一條庫房應當配備與經營范圍和經營規模相適應的設施設備,包括:
(一)醫療器械與地面之間有效隔離的設備,包括貨架、地墊或托盤等;
(二)避光、通風、防塵、防潮、防水、防火、防蟲、防鼠、防污染等設施;
(三)符合安全用電要求的照明設備;
(四)包裝物料的存放場所;
(五)有特殊要求的醫療器械應配備的相應設施設備。
第三十二條庫房溫度、濕度應當符合所經營醫療器械說明書或者標簽標示的要求。對有特殊溫濕度貯存要求的醫療器械,應當配備有效調控及監測溫濕度的設備或者儀器。
第三十三條批發需要冷藏、冷凍貯存運輸的醫療器械,應當配備以下設施設備:
(一)與其經營規模和經營品種相適應的冷庫;
(二)用於冷庫溫度監測、顯示、記錄、調控、報警的設備;
(三)能確保製冷設備正常運轉的設施(如備用發電機組或者雙迴路供電系統);
(四)企業應當根據相應的運輸規模和運輸環境要求配備冷藏車、保溫車,或者冷藏箱、保溫箱等設備;
(五)對有特殊溫度要求的醫療器械,應當配備符合其貯存要求的設施設備。
第三十四條 根據《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和醫療器械的貯存特點,從事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批發業務的企業,庫房面積應滿足以下條件:
(一)經營類代碼為Ⅲ類、Ⅱ類6840臨床檢驗分析儀器及診斷試劑(含診斷試劑)的,庫房面積不得少於60平方米,冷庫容積不得少於20立方米。
(二)經營類代碼為Ⅲ-6821醫用電子儀器設備,Ⅲ-6822醫用光學器具、儀器及內窺鏡設備,Ⅲ-6846植入材料人工器官,Ⅲ-6845體外循環及血液處理設備,Ⅲ-6877介入器材產品的,庫房面積不得少於50平方米。
(三)經營類代碼為Ⅲ-6815注射穿刺器械、Ⅲ-6863口腔科材料、Ⅲ-6864醫用衛生材料及敷料、Ⅲ-6865醫用縫合材料及粘合劑、Ⅲ-6866醫用高分子材料及製品的,庫房面積不得少於150平方米。
(四)經營上述類代碼以外的其他Ⅲ類醫療器械的,庫房面積不得少於30平方米。
(五)只從事Ⅱ類醫療器械(不含體外診斷試劑)批發業務的,應與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相適應,庫房面積不作具體要求,庫房應能滿足分區和色標化管理的需要,設置符合醫療器械貯存特性要求的設施設備。
同時經營以上類別產品的,庫房面積和條件按上述類別進行累加。
第三十五條 有下列經營行為之一的,企業可以不單獨設立醫療器械庫房:
(一)僅經營《昆明市家庭常用醫療器械目錄》(2015版)中所列品種的單體葯品零售企業和醫療器械零售門店,且經營場所的陳列條件能滿足產品陳列需求和質量管理要求的;
(二)僅經營《昆明市家庭常用醫療器械目錄》(2015版)中所列品種的連鎖零售門店(葯店);
(三)全部委託為其他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提供貯存、配送服務的醫療器械經營企業進行存儲的;
(四)僅經營醫療器械軟體或者醫用磁共振、醫用X射線、醫用高能射線、醫用核素設備等大型醫用設備的;
(五)國家和省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可以不單獨設立醫療器械庫房的情形。
第三十六條 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具有符合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要求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保證經營的產品可追溯。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應當具有以下功能:
(一)具有實現部門之間、崗位之間信息傳輸和數據共享的功能;
(二)具有醫療器械經營業務票據生成、列印和管理功能;
(三)具有記錄醫療器械產品信息(名稱、注冊證號或者備案憑證編號、規格型號、生產批號或者序列號、生產日期或者失效日期)和生產企業信息以及實現質量追溯跟蹤的功能;
(四)具有包括采購、收貨、驗收、貯存、檢查、銷售、出庫、復核等各經營環節的質量控制功能,能對各經營環節進行判斷、控制,確保各項質量控制功能的實時和有效;
(五)具有供貨者、購貨者以及購銷醫療器械的合法性、有效性審核控制功能;
(六)具有對庫存醫療器械的有效期進行自動跟蹤和控制功能,有近效期預警及超過有效期自動鎖定等功能,防止過期醫療器械銷售。
鼓勵經營第二類醫療器械的企業建立符合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要求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
第三十七條 企業為其他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提供貯存、配送服務的,應滿足《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第三十一條、《雲南省醫療器械代儲代配企業標准》和昆明市關於醫療器械代儲代配活動的有關要求。
第三章 監督檢查
第三十八條
昆明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和各縣(區)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根據職權范圍或職責分工以及工作責任目標的要求,定期或者不定期對行政區域內醫療器械經營
企業符合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要求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規范經營活動。對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按照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要求進行全項目自查的年
度自查報告,應當進行審查,必要時開展現場核查。
第三十九條昆明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根據省局的年度日常監督檢查計劃制定全市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的監管重點、檢查頻次和覆蓋率,並組織實施。各縣區、開發(度假)園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年度日常監督檢查計劃的制定和組織實施。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現場檢查:
(一)上一年度監督檢查中存在嚴重問題的;
(二)因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受到行政處罰的;
(三)新開辦的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
(四)通過審查年度報告發現存在質量風險的經營企業;
(五)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認為需要進行現場檢查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一條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在對企業的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企業不具備原經營許可條件或者與備案信息不符,能夠與企業取得聯系的,可按照《雲南省醫療器械生產經
營使用單位約談制度(試行)》對企業進行約談,經約談,企業仍不改正其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按照《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相關條款進行處罰;無法與企
業取得聯系的,由原許可或備案部門在其政務網站對企業信息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一個月內,企業未到發證或備案部門辦理相關手續或作出說明的,原發證或備
案部門依法注銷其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或者在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信息中予以標注,並向社會公告。
第四十二條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監管檔案,記錄許可和備案信息、日常監督檢查結果、違法行為查處等情況,並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實施重點監管。
第四章 附則
第四十三條 本細則中的主城區指五華區、盤龍區、官渡區、西山區、呈貢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滇池旅遊度假區八個行政區域。
第四十四條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在進行許可和備案現場核查時,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負責人和質量負責人應當到場協助並接受考核,企業法定代表人無法到場的,應提交授
權委託書。檢查人員根據企業經營方式、經營模式和所申請的經營范圍確定合理缺項,對適用項目逐項進行核查,全部符合的,評定為合格;有項目不合格的,判定
為不合格;要求限期整改的,企業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改。
第四十五條 本細則實施前已取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或已備案的企業,應當在許可證變更和延續以及備案憑證變更時達到《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和本細則的要求。
第四十六條 本細則自2015年XX月XX日起實施。國家和地方法規、規章另有要求或後續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❿ 請問雲南省葯監局的詳細地址和電話 如何辦理省級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謝謝!

申辦《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相關規定

一、行政許可依據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條

二、申請范圍

醫療器械

三、申請材料

根據《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規定,開辦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應當向雲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以下材料:(一)《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開辦)申請表;(二)法定代表人、企業負責人的基本情況及資質證明,包括身份證明,學歷證明,職稱證明,任命文件的復印件,工作簡歷;(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擬辦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或營業執照原件和復印件;(四)生產場地證明文件,包括房產證明或租賃協議和被租賃方的房產證明的復印件,廠區總平面圖,主要生產車間布置圖。有潔凈要求的車間,須標明功能間及人物流走向;(五)企業生產、質量和技術負責人的簡歷、學歷或者職稱證書的復印件;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登記表、證書復印件,並標明所在部門和崗位;高級、中級、初級技術人員的比例情況表;內審員證書復印件;(六)擬生產產品范圍、品種和相關產品簡介。產品簡介至少包括對產品的結構組成、原理、預期用途的說明及產品標准;(七)主要生產設備和檢驗儀器清單;(八)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文件目錄;包括采購、驗收、生產過程、產品檢驗、入庫、出庫、質量跟蹤、用戶反饋、不良事件監測和質量事故報告制度等文件、企業組織機構圖;(九)擬生產產品的工藝流程圖,並註明主要控制項目和控制點。包括關鍵和特殊工序的設備、人員及工藝參數控制的說明;(十)擬生產無菌醫療器械的,須提供潔凈室生產環境檢測報告。由省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認可的檢測機構出具的一年內的符合《無菌醫療器具生產管理規范》(YY0033)的合格檢驗報告;(十一)申請材料真實性的自我保證聲明。列出申報材料目錄,並對材料作出如有虛假承擔法律責任的承諾。

四、辦理程序

1、申請單位填寫《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申請表》,並按規定提交材料;2、省食品葯品監督監督管理局對申報資料進行審查,並派人到申請單位進行現場檢查;3、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決定是否給予發證。

五、辦理時限

30個工作日

六、收費依據、標准

七、承辦部門

雲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處

附件:

申報資料用A4紙,編制目錄及頁碼,按順序裝訂成冊,復印件需加蓋企業公章。提交材料一式一份,申請表一式三份。

熱點內容
中國行政與刑事法治世紀展望 發布:2025-02-08 13:44:26 瀏覽:549
駕培機構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8 13:32:17 瀏覽:918
姓名變更條例 發布:2025-02-08 13:31:26 瀏覽:809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法規則 發布:2025-02-08 13:11:43 瀏覽:662
法院解查封 發布:2025-02-08 12:54:48 瀏覽:848
初級經濟法法律關系要素舉例 發布:2025-02-08 12:27:34 瀏覽:618
經濟補償金新勞動法 發布:2025-02-08 12:01:47 瀏覽:184
上海徐匯法院地址 發布:2025-02-08 11:59:39 瀏覽:296
2017勞動法辭職違約金 發布:2025-02-08 11:42:14 瀏覽:347
重慶電動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8 11:25:45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