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建築工程審計相關法律法規
❶ 四川省是否有「工程審計審減額超過5%部分的審計費由施工單位承擔」這樣的規定
合同有約定,就執行,沒有就不要管了。合同約定就是法律依據。平心而論,這也不算是霸王條款,站在建設單位的角度,施工單位多估冒算,造成建設單位額外的支付審計單位的審計費,對建設單位是不公平的,按照合同法過錯的原則,這樣約束也是合情合理的。這個規定適用於建設單位沒有自己的力量來審計,或者為公平原則,合同雙方將工程決算審計委託有資質的第三方:審計單位。
❷ 建築工程竣工審計時間的法律規定是什麼,具體時間是多少天
1.建築工程竣工審計時間的沒有法律規定;2.具體時間應以雙方簽訂的合同約定為准,合同中約定的時間要求具有法律效力3.若合同中沒有就此進行約定,可以其他時間約定(如付清價款)為法律依據;4.建議落實未如期完成審計的問題原因所在,積極協調解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是特別過分的問題而又根本沒有希望解決,盡量不打官司,否則對以後的市場形象有影響。
❸ 工程項目審計的主要法律有哪些
比較多吧。
工程方面:從項目立項,到項目核准,取得各種許可(土地、水資內源、壓礦、容文物、軍事設施、環保等等),開工證等幾個證的辦理。行業規定等。
財務方面:基建核算辦法,會計准則。工程預算及結算規定。
其他方面:合同法、審計法等。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❹ 工程審計國家有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第十六條審計機關對本級各部門(含直屬單位)和下級政府預算的執行情況和決算以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審計監督。
第二十二條審計機關對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進行審計監督。
《審計機關關於國家建設項目竣工決算審計實施辦法》第四條建設項目的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與建設項目有關的財務收支,應當依法接受審計機關的審計。審計機關對上述單位與建設項目有關的財務收支的審計,不受審計管轄范圍的限制。
第十八條審計機關按照審計程序進行審計監督。對建設項目設及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審計,要分別下達審計通知書、審計意見書和審計決定。對建設項目審計查出的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財務收支行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和規定進行處理。
(4)四川省建築工程審計相關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工程審計包括兩大類型:工程造價審計和竣工財務決算審計
造價審計一般是對單項、單位工程的造價進行審核,其審計過程與乙方的決算編制過程基本相同,即按照工程量套定額。這由造價工程師完成。
對於建設單位來說,由於造價審計只是審核單項、單位工程的合同造價,一個建設項目的總的支出是由很多單項、單位工程組成的,而且還有很多支出比如前期開發費用、工程管理雜費等是不需要造價審計的,所以還要有一個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就是將造價工程師審定的,和未經造價工程師審核的所有支出加在一起,審查其是否有不合理支出,是否有擠占建設成本和計劃外建設項目的現象等,來確定一個建設項目的總的造價。這由注冊會計師完成。
❺ 建築工程涉及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①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版和國招標投標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② 行政法規:《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③ 部門規章:《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注冊監理工程師管理規定》、《建設工程監理范圍和規模標准規定》、《建築工程設計招標投標管理辦法》、《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建築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監督規定》、《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房屋建築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建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
❻ 關於建築工程的法律法規
與建設工程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具體規定是什麼?
說實話,你的這個回題目太大,沒有人答能給你比較全面的答復。我簡單的說說:
1、與建設工程有關的法律有:建築法、城市規劃法、招投標法、合同法、勞動法等等,太多了。
2、所謂法規,實際就是具有一定法律效應的規章、規程、規范的統稱,這些就更多了,如各項工程施工規范、驗收規范、安全生產法規、部門規章、行業規范等等太多了,沒法說。
❼ 建築工程相關法律法規具體有哪些
另外針對我國監理企業深陷的「取費低、待遇低、素質低、影響差」惡性循環,未來政策還需推進監理服務價格合理化,各級價格主管部門也應加強對監理市場價格行為的監管。
概而言之,責權利一致對於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築工程品質而言可謂至關重要:合理的責任設定,是充分調動各主體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前提;責任一經確定,權力(包括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是其履行的保障;實行利益驅動,也能夠更有效地發揮各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❽ 建築工程的法律法規有什麼
三十八、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是指對於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和其它技術措施項目,其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建設項目按規定通過了環境影響評價和完成了環境保護設施施工圖等工作後,建設單位必須填寫環境保護「三同時」送審單,報送環境保護管理部門辦理審核手續。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後,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五十四、建築施工單位開工環保申報登記制度
在城市市區范圍進行建築施工,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建築施工雜訊的建築施工單位,須在工程開工前15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該工程的項目名稱、施工場所和期限、可能產生的環境雜訊值以及所採取的雜訊防治措施等情況。
五十五、夜間建築施工作業審批制度
在城市市區,禁止夜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但搶修、搶險作業和因生產工藝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而進行夜間建築施工作業時,必須有工地所在地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審批許可證明。經許可的夜間作業必須公告附近居民,公告牌的內容和格式應符合規定的要求。
八十二、控制雜訊污染——讓我們互相監督
在現代都市生活,你可能時常會被各種雜訊所煩惱。如果你受到工業企業、經營性娛樂場所或建築施工所產生的雜訊的危害,可以向當地環保部門投訴;如果你的生活因居民裝修房屋、家庭娛樂、高音喇叭或公共場所使用的音響設備產生的雜訊的危害,你可以向當地的公安機關投訴,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你可以找你們當地的媒體來報道此事 新聞媒體都喜歡報道這種事的
❾ 建築工程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與建築工程相關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行政法規有:《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建築活動,實施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法。
本法所稱建築活動,是指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
❿ 工程審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審計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門的財政收支,國有的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規定應當接受審計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依照本法規定接受審計監督。
因此,凡是由財政支出投資興建的建設工程項目都必須依法接受審計。其他資金投資建設的工程項目,投資人也可以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