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形容規章制度嚴格的詞

形容規章制度嚴格的詞

發布時間: 2022-05-01 22:02:46

1. 關於「規范」的成語有哪些

1、循規蹈矩 [xún guī dǎo jǔ]

[釋義] 循、蹈:遵循,依照。 規、矩是定方圓的標准工具,借指行為的准則。原指遵守規矩,不敢違反。現也指拘守舊准則,不敢稍做變動。

[出處] 宋·朱熹《答方賓生書》:「循途守轍;猶言循規蹈矩雲爾。

2、循序漸進 [xún xù jiàn jìn]

[釋義] 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出處] 《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朱熹註:「……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

3、按部就班 [àn bù jiù bān]

[釋義] 部、班:門類,次序;就:歸於。 按照一定的步驟、順序進行。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九十四回:「只好是按部就班慢慢敘下去;自然有個歸結。」

4、橛守成規 [jué shǒu chéng guī]

[釋義] 拘守已有的規章制度。

[出處] 黃人《序》:「然則操斯文進退去取之枋者,其猶橫分區域,橛守成規。」

5、規行矩步 [guī xíng jǔ bù]

[釋義] 規、矩:圓規和角尺,引伸為准則;步:用腳走。指嚴格按照規矩辦事,毫不苟且。也指辦事死板,不靈活。

[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每從兩兄;曉夕溫清;規行矩步;安辭定色。」

2. 形容規章制度的詞語有哪些

  • 立木南門[ lì mù nán mén ]

    立木:豎木於地上。 用具體事實來證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開來。多用於形容取信於民。

    出處:《史記·商君列傳》:「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 白蠟明經[ bái là míng jīng ]

    白蠟:比喻光禿空白。 明經: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屢試不中。

    出處:唐·張鷟《朝野僉載》:「張鷟號青錢學士,以其萬選萬中。時有明經董萬九上不第,號白蠟明經,與鷟為對。」

  • 不毀之制[ bù huǐ zhī zhì ]

    毀,毀壞;制,制度。不能破壞的制度。指經久不變的制度。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武宣卞皇後紀》:「而未著不毀之制,懼論報德之義,萬世或闕焉。」

  • 打破陳規[ dǎ pò chén guī ]

    打破了一般的規矩或一向實行的規章制度。

    造句:要創新,就系需要打破陳規。

  • 陳規陋習[ chén guī lòu xí ]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或習慣。

    出處:老舍《鼓書藝人》十七:「要是我們不抗戰,今天早已經亡國了。陳規陋習也一樣,你不跟它斗,它就會壓垮你。」

  • 典章文物[ diǎn zhāng wén wù ]

    指法令、禮樂、制度以及歷代遺留下來的有價值的東西。

    出處:《明史·文苑傳·徐一夔》:「幸而天歷間虞集仿六典法,纂《經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備。」

  • 廢教棄制[ fèi jiào qì zhì ]

    廢掉政教和法律制度。

    出處:《國語·周語》

  • 改而更張[ gǎi ér gèng zhāng ]

    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計劃、方法。 同「改弦更張」。

    出處:《北史·崔鴻傳》:「琴瑟不調,改而更張,雖明旨已行,猶宜消息。」

  • 改柱張弦[ gǎi zhù zhāng xián ]

    改換琴柱,另張琴弦。 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記·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瑣尾啼飢眾紛擾,惟改柱張弦,掄才訪道。」

  • 漢官威儀[ hàn guān wēi yí ]

    原指漢朝官吏的服飾制度。後常指漢族的統治制度。

  • 出處:《後漢書·光武帝紀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

3. 形容十分嚴格的成語有哪些

1、嚴於律己[ yán yú lǜ jǐ ] :律:約束。嚴格地約束自己。

出 處:宋·陳亮《謝曾察院君》:「嚴於律己;出而見之事功;心乎愛民;動必關天治道。」

4. 關於規章制度的成語

【白蠟明經】:白蠟:比喻光禿空白。明經: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屢試不中。

【補敝起廢】:補:修整;敝:破舊;起:起用;廢:廢棄。修整破舊的東西,起用廢棄的東西。比喻恢復舊的制度。

【不毀之制】:毀:毀壞;制:制度。不楞破壞的制度。指經久不變的制度。

【柴天改物】:指改朝換代。改物,改變前朝的文物制度。

【朝章國典】:朝廷與國家的典章制度。同「朝章國故」。

【朝章國故】:朝廷與國家的典章制度。

【陳規陋習】: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或習慣。

【打破常規】:常規:沿襲下來的規矩。打破了一般的規矩或一向實行的規章制度。

【打破陳規】:打破:突破;陳規:陳舊的規章制度。打破了一般的規矩或一向實行的規章制度。

【大明法度】:明:嚴明;法度:規矩,制度。大力嚴明制度、法規

【典章文物】:指法令、禮樂、制度以及歷代遺留下來的有價值的東西。

【方正賢良】:方正:正直;賢良:才能,德行好。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廢教棄制】:教:指政教;制:法律制度。廢掉政教和法律制度。

【改而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計劃、方法。同「改弦更張」。

【改弦更張】:更:改換;張:給樂器上弦。改換、調整樂器上的弦,使聲音和諧。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計劃、方法。

【改弦易張】:猶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計劃、方法。

【改玉改行】:指死者身份改變,安葬禮數也應變更。後指改變制度或改朝換代。同「改步改玉」。

【改柱張弦】:改換琴柱,另張琴弦。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綱常名教】:綱常:三綱五常;名教:以正名分為中主心的封建禮教。舊時為維護和加強封建制度而對人們思想行為而設置的一整套規范。

【固守成規】:成規:現成的規矩、制度。指思想固執保守,守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漢官威儀】:原指漢朝官吏的服飾制度。後常指漢族的統治制度。

【解弦更張】:更:改換;張:給樂器上弦。改換、調整樂器上的弦,使聲音和諧。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計劃、方法。

【九品中正】:指中國古代魏、晉、南北朝維護世族特權的官吏選拔制度。代指等級制度。

【掘墓人】:挖墓穴埋葬死者的人。比喻摧毀舊制度的人。

【橛守成規】:拘守已有的規章制度。

【夔龍禮樂】:夔龍:相傳為虞舜二臣,夔為樂官,龍為諫官。指可以作為規范的禮樂制度。

【禮崩樂壞】:指封建禮教的規章制度遭到極大的破壞。

【立木南門】:立木:豎木於地上。用具體事實來證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開來。多用於形容取信於民。

【連中三元】:三元:科舉制度稱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

【泥古守舊】:泥古:拘泥於古代的成規或說話。拘泥古代的制度或說法,不知變通。

【清規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規則和戒條。現比喻束縛人的繁瑣不合理的規章制度。

【數典忘祖】:數:數著說;典:指歷來的制度、事跡。談論歷來的制度、事跡時,把自己祖先的職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

【賢良方正】: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蕭規曹隨】:蕭何創立了規章制度,死後,曹參做了宰相,仍照著實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辦事。

【因襲陳規】:沿用老規章。因襲:繼續使用。陳規:過時了的規章制度。

【有例不興,無例不滅】:列:慣例,指舊有的常規;興:提出;滅:廢除。有慣例就不再起用新辦法,無慣例也不能違背常規。指遵循舊的典章制度。

【中正九品】:品:等級。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實行選拔官吏的等級制度。

【重規疊矩】:規與規相重,矩與矩相迭。指前後相合,重疊的規矩與制度。比喻因襲、重復。

【遵而不失】: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違失。

【遵而勿失】: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違失。

5. 關於遵守紀律的成語

1.一定之規----一定的規律或規則。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2.二心私學----二心:有異心;私學:私自仿效。對上懷有異心,不遵守法令而徇私。

3.四維不張----四維:舊時稱禮、義、廉、恥為四維;張:展開,推行。四維不能伸張。比喻綱紀廢弛,政令不行。

4.五馬六猴----形容不守規矩、不受管束的人。

5.匕鬯不驚----匕:古代的一種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廟祭祀用物。形容軍紀嚴明,所到之處,百姓安居,宗廟祭祀,照常進行。

6.匕鬯無驚----形容法紀嚴明,無所驚擾。同「匕鬯不驚」。

7.鄉規民約----指由當地村民共同制定並要求共同遵守的規約。

8.上下有節----節:節度。不論職位高低都有法度約束。

9.下陵上替----在下者凌駕於上,在上者廢弛無所作為。謂上下失序,綱紀廢墜。陵,通「凌」。

10.大吃大喝----狼吞虎咽地吃。指沒有節制,沒有計劃地吃喝。指進行大規模、高檔次的吃喝活動。

11.方外司馬----方外:指世外,超脫了世俗禮教之外;司馬:古代官名。雖然當了官,卻不拘於禮教法規。

12.風流浪子----風流成性不受習俗慣例和道德規范約束的放盪不羈的人。指不務正業過著放盪生活的人。

13.不軌之徒----不守法紀或圖謀作亂的人。

14.王法無情----王法:封建時代稱國家法律。國家的法律是不講情面的。

15.立木南門----立木:豎木於地上。用具體事實來證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開來。多用於形容取信於民。

16.必經之路----經:經過。必定要經過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須遵循的規律或做事必須遵守的法則。

17.井然有序----井然:整齊不亂的樣子。序:次序。整整齊齊,次序分明,條理清楚。

18.正身明法----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19.目無法紀----不把國家法律放在眼裡。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20.目無組織----不顧組織紀律的規定。

21.自由散漫----不受限制和約束,不守紀律。

22.烏合之眾----象暫時聚合的一群烏鴉。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23.烏合之卒----象暫時聚合的一群烏鴉。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24.烏合之師----象暫時聚合的一群烏鴉。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軍隊。

25.烏集之眾----猶言烏合之眾。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26.令行禁止----下令行動就立即行動,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嚴正,執行認真。

27.弁髦法紀----弁:黑布帽子;髦:兒童眉際的垂發;弁髦:蔑視,拋棄。指蔑視拋棄法令和紀律。

28.嚴於律己----律:約束。嚴格地約束自己。

29.言出法隨----言: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話一說出口,法律就跟在後面。指法令一經公布就嚴格執行,如有違犯就依法處理。

30.因私枉法----因:因為;枉:歪曲,破壞。因為私人感情而破壞法律。指因私不能秉公辦事。

31.以身試法----身:親身,親自;試:嘗試。試著親身去做觸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32.執法如山----執行法律象山一樣不可動搖。

33.執法犯法----指執行法律的人違背法律。

34.壇壇罐罐----壇:一種口小肚子大的陶器;罐:盛東西用的大口陶瓷器皿。形容舊有的條條框框或規矩等。

35.壞法亂紀----破壞法制和紀律。

36.奸回不軌----奸回:邪惡;不軌:不守法規。比喻行為不正,不守法規。

37.纖毫無犯----形容軍紀嚴明,絲毫不加侵犯。

38.紀綱人論----紀綱:綱法,制度;人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及行為准則。封建社會中應遵守的法度綱常、行為准則。

39.綱紀廢弛----綱:政綱;紀:法紀;廢弛:頹廢鬆弛。國家的政綱、法紀、秩序鬆弛不振。

40.綱常名教----綱常:三綱五常;名教:以正名分為中主心的封建禮教。舊時為維護和加強封建制度而對人們思想行為而設置的一整套規范。

41.納民軌物----納:容納;民:老百姓;軌:法度;物:器物。指將百姓納入遵守法度、惜用器物的正道。

42.法貴必行----法律貴在切實執行。

43.雞犬不驚----形容行軍紀律嚴明,連雞狗都沒有受到驚動。也指平安無事。

44.雞犬無驚----形容行軍紀律嚴明,連雞狗都沒有受到驚動。也指平安無事。同「雞犬不驚」。

45.陳規陋習----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或習慣。

46.亂七八糟----形容無秩序,無條理,亂得不成樣子。

47.違法亂紀----違犯法令,破壞綱紀。

48.網目不疏----網目:指法網;疏:疏漏。比喻法令法規細致周密。

49.左程右准----程:章程,規程;准:准則,標准。合乎章程准則。比喻所作遵循法度。

50.瓦合之卒----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湊合在一起一樣的士兵。比喻沒有組織紀律的軍隊。

51.居官守法----舊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規。

52.有典有則----典:法則;則:准則。指有法可供依據的准則或法度。

53.身無擇行----指一身行為遵循法則而無其它選擇。

54.守文持正----守:遵守;文:法度;持正:堅持正道。指遵守法度,堅持正道。

55.條條框框----被視為固定的、不能變通的條例規定。

56.魚貫而入----象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

57.畫一之法----指全體遵行、無一例外的法令政策。

58.國之四維----指治國的綱紀准則。

59.枉法取私----枉:歪曲,違反;法:法律;取:謀取;私:私利。曲解、破壞法律以謀取私利。指官吏違法亂紀,包庇壞人壞事。

60.敗法亂紀----敗壞法令,擾亂紀律。

61.明罰敕法----罰:刑罰;敕:整飭。嚴明刑罰,整頓法度。

62.祖宗家法----封建時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規。

63.視為具文----具文:指徒有形式而不起實際作用的一紙空文。形容面對法規法令、文書條款等,僅將其看作一紙空文而全然不加以執行、實施。

64.規繩矩墨----指應當遵守的標准、法則。同「規矩繩墨」。

65.恪守成憲----恪守:謹守。謹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66.按堵如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來一樣安居樂業。

67.知法犯法----知道法律,又違反法律。指明知故犯。

68.秋毫不犯----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69.秋毫無犯----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70.徇私枉法----遷就私情而違反法紀。

71.徒法不行----徒:只。光有好的法令,並不能自行於世。意思是法令必須要有人推行。

72.悖逆不軌----悖逆:違反正道,犯法作亂;不軌:不合法規。指違背正道,不守法規。

73.絕地天通----絕:斷絕。斷絕天神降落地上,地神升到天上。指使天地各得其所,人於其間建立固定的秩序紀綱。

74.金科玉律----科:舊指法律條文;律:規章,法則。原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比喻必須遵守、不能變更的信條。

75.官俗國體----官場上的和世俗的規矩和禮節。

76.奉公如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77.威刑不肅----威:權威;刑:刑律;肅:整肅。權威和法紀都不能整肅。

78.威尊命賤----威:威力。法令尊嚴、生命賤微,指軍令如山倒,寧可犧牲生命,不得抗令。
79.通同作弊----作弊:用欺騙的手段做違法亂紀或不合規定的事情。串通一起做壞事。

80.清規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規則和戒條。現比喻束縛人的繁瑣不合理的規章制度。

81.凌亂無章----凌:侵犯,引申為交錯。形容雜亂而無秩序。

82.頓綱振紀----整頓朝綱,重振法紀。

83.肆行不軌----軌:指行動應遵循的規則。任意橫行,不守規則,違法亂紀。

84.短垣自逾----垣:短牆;逾:越過。自己越過短牆。舊比喻親身違背禮製法度。

85.鼓角相聞----鼓:戰鼓;角:號角。戰鼓聲、號角聲不斷傳出。形容軍隊駐地警戒,備戰不懈,紀律森嚴。

86.鵷班鷺序----鵷鷺飛行皆有行序。比喻百官朝見時非常有秩序。

87.濫用職權----指過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權力。

88.越分妄為----越:超越;分:本分;妄:胡亂。超越本分而胡作非為。形容不按一定的職責范圍和規定辦事。
89.柳營試馬----柳營:軍營。比喻帶兵的將領紀律嚴明。

90.雷打不動----形容態度堅定,不可動搖。也形容嚴格遵守規定,決不變更。

91.貪臟枉法----貪污受賄,違犯法紀。

92.雁行有序----雁行:指雁飛時有序的行列,引申為兄弟。指兄長弟幼,年齡有序,如同雁之依行而有次序。

93.毫毛不犯----毫:細毛。一絲一毫也不侵佔。形容非常廉潔或守紀律。

94.蕭規曹隨----蕭何創立了規章制度,死後,曹參做了宰相,仍照著實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辦事。

95.盪檢逾閑----逾、盪:超越;閑、檢:指規矩、法度。形容行為放盪,不守禮法。

96.整齊畫一----畫一:一致。形容有秩序,不凌亂。

97.囂風遂行----囂風:喧鬧的風氣。指不安靜,不遵守紀律的風氣逐漸興盛起來。

98.男女授受不親----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99.令之以文,齊之以武----令:命名,引申為施教;齊:使整齊。指用政治道義教育部隊,用軍紀軍法來統一步伐。

6. 形容規矩嚴格的成語

老成持重 , 循規蹈矩 , 庄嚴肅目 , 鄭重其事 , 法無兩適。

規矩
詞語釋義:
【1】指規和矩。
《荀子·禮論》:「規矩誠設矣,則不可欺以方圓」
【2】指規則、禮法。引申為人的言行正派、老實。
《紅樓夢》第七回:「親友知道,豈不笑話咱們這樣的人家,連個規矩都沒有?」
【3】指成規;老例。
《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如今我拿待上司的規矩待他,他還心上不高興。」

7. 有哪些詞語可以用來形容管理制度

令行禁止、不毀之制、井然有序、有條不紊、開拓進取、追求卓越、嚴於律己、真抓實干、精兵簡政、以身作則、行勝於言、以人為本、擇優錄取、一盤散沙、眾志成城、優勝劣汰、柴天改物、朝章國典、陳規陋習、雷厲風行、大刀闊斧、興利除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去繁就簡、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8. 有誰知道有關遵守規章制度的成語

循規蹈矩 墨守成規 言聽計從 謹小慎微 安分守己

暫時想出來這么多了- -

--------------------------------------------慎言慎行……?
規行矩回步……?
安分守己應該算是答褒義了吧,其實要看是從哪個方面看。

9. 表示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的成語

循規蹈矩
xún guī dǎo jǔ
【解釋】循、蹈:遵循,依照。規、矩是回定方圓的標答准工具,借指行為的准則。原指遵守規矩,不敢違反。現也指拘守舊准則,不敢稍做變動。

【出處】宋·朱熹《答方賓王書》:「循塗守轍,猶言循規蹈矩雲爾。」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褒義。有時用來指人的行為;或處事原則;有時指藝術創作中死守清規戒律;不敢有創新和突破。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正音】矩;不能讀作「jù」。

【辨形】矩;不能寫作「距」。

【近義詞】安分守己、規行矩步

【反義詞】胡作非為、隨心所欲

【辨析】~和「安分守己」、「奉公守法」;都有作事「規矩老實」的意思。不同在於:「安分守己」偏重在守本分;不胡亂來;~偏重在拘泥保守墨守成規;缺少大膽和創新;「奉公守法」偏重在奉行公事;遵守法令;不徇私情。

【例句】
(1)他很老實;一向~;沒有亂說亂動的行跡。
(2)一般地說;~;照章辦事;總會風險小些。

10. 加強管理,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用四個字來形容

令行禁止(即有令則行,有禁則止,該做的堅決執行,不該做的堅決禁止)

熱點內容
經濟補償金新勞動法 發布:2025-02-08 12:01:47 瀏覽:184
上海徐匯法院地址 發布:2025-02-08 11:59:39 瀏覽:296
2017勞動法辭職違約金 發布:2025-02-08 11:42:14 瀏覽:347
重慶電動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8 11:25:45 瀏覽:203
商務談判合同法 發布:2025-02-08 11:03:21 瀏覽:619
行政法3大塊 發布:2025-02-08 10:09:47 瀏覽:333
遼寧大學法律碩士排名 發布:2025-02-08 09:38:54 瀏覽:8
應寶市法律援助志願者章程 發布:2025-02-08 09:30:28 瀏覽:259
法治是制度嗎 發布:2025-02-08 09:16:40 瀏覽:55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