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建設費相關法規
A. 機場建設費和燃油稅現在的具體標准
機場建設費:50元。(兒童票、嬰兒票免)
燃油稅之前是150元(怨念~巨貴)後來停收了一段時間。
現在的燃油稅:800KM以內是20元,800KM以上是50元。(兒童半價,嬰兒票免)
另外如果中途轉機的話得另外說,得交兩次。
最常見的行程如果說機票是300的話,加上100的機建和燃油,總價400。保險(20元)可選擇買或不買。
B. 機建費和燃油費新規定
一、機建燃油費怎麼算
凡是從中國境內機場乘機旅行的旅客,均需繳納機場建設費包括持免票、折扣票(如ID、AD票)和乘坐商業包機的旅客。但對下列人員除外:
1、乘坐國際及香港、澳門地區航班出境的持外交護照的旅客;
2、年齡在12周歲(不含)以下的兒童。
徵收標准
1、乘坐國內航班的旅客每人50元人民幣;
2、乘坐國際和香港、澳門地區航班的旅客每人90元人民幣(含旅遊發展基金);
3、乘坐下列機型的國內支線航班的旅客每人10元人民幣。
機型名稱機型代號
新州60EM4
沖8-400DH8
運12YN2
二、機建燃油費
機建燃油費包括兩項費用,分別是是機場建設費與燃油附加費。1992年3月,收費標准,國內收取每人次15元的機場建設費;1995年10月,國內航班每人次50元;國際航班每人次90元;2000年10月1日起,國內支線航班降低到每人次10元;2004年9月,機場建設費並入機票,被認為是取消的先兆;2015年2月5日起,國內航班機票燃油附加費取消。
C. 什麼是機建費
機建費即機場建設費,是為籌集機場建設經費而設立。機場建設費在票價外以稅款的形式徵收,並以航段為計收基礎,取消原8小時以內中轉免繳機場建設費的規定。
拓展資料:
在國內機場中轉的國際航班旅客,未出隔離區的免交機場建設費;但已辦理出入境手續的旅客,如換乘國內航班須按規定交納機場費。
(參考資料:中國網,機場建設費的存廢應由法律決定)
D. 機場建設要遵循什麼法律
法律分析:機場建設應當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機場建設管理規定》,運輸機場選址報告應當按照運輸機場場址的基本條件提出兩個或三個預選場址,並從中推薦一個場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機場建設管理規定》
第七條 運輸機場選址報告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編制。選址報告應當符合《民用機場選址報告編制內容及深度要求》。
第八條 運輸機場場址應當符合下列基本條件:(一)機場凈空、空域及氣象條件能夠滿足機場安全運行要求,與鄰近機場無矛盾或能夠協調解決,與城市距離適中,機場運行和發展與城鄉規劃發展相協調,飛機起落航線盡量避免穿越城市上空;(二)場地能夠滿足機場近期建設和遠期發展的需要,工程地質、水文地質、電磁環境條件良好,地形、地貌較簡單,土石方量相對較少,滿足機場工程的建設要求和安全運行要求;(三)具備建設機場導航、供油、供電、供水、供氣、通信、道路、排水等設施、系統的條件;(四)滿足文物保護、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等要求;(五)節約集約用地,拆遷量和工程量相對較小,工程投資經濟合理。
第九條 運輸機場選址報告應當按照運輸機場場址的基本條件提出兩個或三個預選場址,並從中推薦一個場址。
E. 什麼是機場建設費和燃油附加稅為什麼會有這項收費
機場建設費是籌集機場建設經費而設立的。機場的修建在早期有民航系統和地方兩種渠道,為了保證地方的投資回報,這一制度就一直保留下來。2012年4月份,財政部公布新的《民航發展基金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機場建設費由民航發展基金取代。於是在中國已徵收多年並備受爭議的機場建設費「壽終正寢」,不過旅客仍然要繼續繳納另一個名稱的費用——民航發展基金。
為建立規范的稅費體制和完善的價格機制,促進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結構調整,公平負擔,依法籌措交通基礎設施養護和建設資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國家稅務總局特擬定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
具體收取:
機場建設費:自2004年9月1日起,機場建設費並入機票中,收費標准為:乘坐國內航班每人50元,乘坐國際和港、澳地區航班每人90元,而乘坐支線的8 種小型航班則為每人10元。根據規定,2周歲以內的嬰兒、12周歲以內的兒童及持外交護照乘坐國際及港、澳地區航班出境的旅客可以免收機場建設費;旅客退票時機場建設費要一並退還,並在退款單中單列,不收退票手續費。
至於為什麼要收這項費用,是根據國家需要,由財政規定的。
從2015年2月5日(出票日期)開始,我國國內各家航空公司已經停止徵收燃油附加費和機場建設費。
F. 為什麼要收機場建設費
據新華社廣州4月18日專電(記者范超)17日財政部關於印發《民航發展基金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公布。新辦法規定,從今年4月1日起,原民航機場管理建設費和原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合並成民航發展基金。基金的徵收內容和標准與原機場建設費基本一致。
從1992年開始至今,航空旅客登機前,都要單獨繳納機場建設費,這一收就是20年,質疑和爭論一直不斷。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機場徵收機場建設費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公開透明上。
「合並機場建設費和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改徵民航發展基金,既有簡並收費項目的考慮,也有拓寬和改善資金使用的考慮。」武漢大學稅法研究中心主任熊偉說,前期公眾對機場建設費的質疑不斷,可能也是此次調整的動機之一。
然而,民航發展基金的推出,並沒有消除公眾的疑慮,反而使爭論進一步升級。不少人認為,新辦法是「換湯不換葯」,雖然換了個「馬甲」,徵收的費用內容和標准與原來的機場建設費基本一致。
「政府性基金對公民和企業來說也是一種財產犧牲,我主張用法律來設定,最起碼也應該由國務院的行政法規來設定。否則,政府性基金容易被濫用,侵害私人財產權。」熊偉說。
熊偉說,不管機場的投資者是誰,無論國有還是民營,乘客除了向機場間接付費外,還要因為使用機場而向政府繳費,這個說法很多人都難以接受。所以,完全可以將所有的費用直接由航空公司支付,航空公司再通過票價轉由乘客負擔。機場收取的費用,政府作為投資人,可以通過利潤的途徑參與分配。
而政府之所以不願意採用這種方式,是因為很多機場盈利能力不夠,沒有利潤可以分配。所以,更傾向於通過政府性基金的方式,直接從乘客手中拿錢。
現存民航發展基金應該如何改進?熊偉認為,政府首先要向公眾說明徵收這筆基金的法律依據。此外,還應向公眾公布資金的詳細使用計劃;對於重大支出,要聽取公眾的意見;對於資金的使用效果,要由獨立機構定期評估,並向社會公布。
G. 機場建設費有必要嗎財政學 法律
有必要。
機場建設費是籌集機場建設經費而設立的。機場的修建在早期有民航系統和地方兩種渠道,為了保證地方的投資回報,這一制度就一直保留下來。2012年4月份,財政部公布新的《民航發展基金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機場建設費由民航發展基金取代。
根據財政部及中國民用航空總局《關於改革民航機場管理建設費徵收管理方式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綜〔2004〕51號),從2004年8月1日起,各航空運輸企業和機票銷售代理機構銷售旅行日期在2004年9月1日(含)以後的機票時,按規定隨機票一並加收機場建設費。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從2004年9月1日起,旅客在中國境內機場乘坐國內、地區和國際航班,由原在機場辦理機場建設費繳納手續,改為在購買機票時一並繳納。
H. 什麼是機建費
機場建設費是籌集機場建設經費而設立的。機場的修建在早期有民航系統和地方兩種渠道,為了保證地方的投資回報,這一制度就一直保留下來。2012年4月份,財政部公布新的《民航發展基金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機場建設費由民航發展基金取代。
從2004年9月1日起,旅客在中國境內機場乘坐國內、地區和國際航班,由原在機場辦理機場建設費繳納手續,改為在購買機票時一並繳納。
凡是從中國境內機場乘機旅行的旅客,均需繳納機場建設費包括持免票、折扣票(如ID、AD票)和乘坐商業包機的旅客。
(8)機場建設費相關法規擴展閱讀
徵收標准
1、乘坐國內航班的旅客每人50元人民幣;
2、乘坐國際和香港、澳門地區航班的旅客每人90元人民幣(含旅遊發展基金);
3、乘坐下列機型的國內支線航班的旅客每人10元人民幣。
機型名稱 機型代號
DONIER328 D38
ART-72 AT7
CRJ-200 CRJ
ERJ145 ERJ
新州60 EM4
沖8-400 DH8
運12 YN2
I. 現在坐飛機還有機建費和燃油附加費嗎
沒有。
2015年2月5日起,國內各家航空公司將停止徵收燃油附加費,旅客只需支付機票費用與50元民航發展基金即可出行。
2015年2月1日生效的國內航空煤油綜合採購成本為每噸3782元,低於《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關於建立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與航空煤油價格聯動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每噸4140元的基準油價。業內普遍認為,國內航油綜合採購成本下降,是此次燃油附加費取消的關鍵原因,不過今後如果油價上漲,將適時重新收取該項費用。
(9)機場建設費相關法規擴展閱讀:
國內復征:
2018年6月4日,國航和昆明航空發布公告稱,自2018年6月5日(含)起,開始徵收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徵收標准為:800公里(含)以下航線每位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費,800公里以上航線每位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費。
復征上調
受燃油價格上漲的影響,自2018年10月5日(出票日期)起,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再度上漲,800公里(含)以下航線每位旅客收取20元燃油附加費,800公里以上航線每位旅客收取30元燃油附加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