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奉化防洪條例

奉化防洪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02 09:58:22

A. 福建省河道管理條例

福建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已經2005年11月14日省人民政府第42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河道采砂管理,維護河勢穩定,保障防洪、通航及涉河工程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福建省防洪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進行河道采砂及其管理活動的,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河道采砂是指在河道管理范圍內採挖砂、石、土等活動。
第三條河道采砂實行統一管理、全面規劃、總量控制、科學採挖。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領導和協調。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河道采砂的統一管理工作。
海事管理機構負責通航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航道管理機構負責通航水域航道管理工作。公安機關負責河道采砂治安管理工作,依法打擊河道采砂活動中的違法犯罪行為。
第五條河道采砂依法實行規劃制度。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內一、二、三級河道采砂規劃,經徵求航道管理機構和海事管理機構意見後,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批准前,應當徵求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縣(市、區)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內四、五級河道采砂規劃,並徵求同級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後,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六條河道采砂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禁采區和可采區;
(二)禁采期和可采期;
(三)年度采砂控制總量;
(四)可采區內采砂船隻的控制數量;
(五)沿河兩岸堆砂場的控制數量及布局。
河道采砂規劃一經批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河道采砂禁采區、可采區及時公告,並設立明顯標志。
第七條經批準的河道采砂規劃,不得擅自修改。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修改的,必須報原批准機關批准:
(一) 防洪、通航安全需要;
(二) 水工程或者橋梁等涉河工程設施出現險情;
(三)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或者發生泥石流、塌方等地質災害;
(四)其他確需修改的情形。
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臨時不宜采砂的,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規定臨時禁采期或者劃定臨時禁采區,並予以公告:
(一)水情、工情、汛情、風情發生重大變化;
(二)航道管理需要;
(三)發生地質災害;
(四)其他特殊情形。
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河道采砂規劃,於每年12月依法公告下年度河道采砂可采區的具體地點、年度采砂控制總量、開采范圍、作業方式、作業工具及其數量等。
第十條河道采砂依法實行許可制度。河道采砂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分級許可並發放許可證。
經營性河道采砂,有兩個以上申請人提出河道采砂申請的,應當依法通過招標方式作出許可決定。 河道采砂許可證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一年。河道采砂許可分級管理許可權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規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條河道采砂許可實行統一辦理制度。從事河道采砂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提交河道采砂申請書。
屬於經營性河道采砂,或者與第三方有利害關系,或者使用船舶采砂的,還必須提交相應的營業執照,與第三方達成的協議或者有關文件,船舶登記證書、檢驗證書和船員適任證書。
第十二條 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受理河道采砂許可申請後,對屬於上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發證的,應當自受理之日起5日內提出審查意見,並轉報上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或者收到轉報的河道采砂許可申請之日起5日內,徵求海事、航道管理機構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意見。海事、航道管理機構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有關材料之日起10日內提出意見;逾期未提出意見的,視為同意。
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有關部門及機構的審查意見之日起15日內,對河道采砂申請進行審查,並作出是否准予許可的決定。准予許可的,發給河道采砂許可證;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之日起5日內,將河道采砂許可辦理情況書面告知海事、航道管理機構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四條在通航水域進行河道采砂的,申請人應當依法到海事管理機構辦理水上水下施工作業許可證後,方可作業。
第十五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河道采砂申請人,由水行政主管部門依照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審批、發放河道采砂許可證:
(一)符合河道采砂規劃確定的可采區、可采期的要求;
(二)符合年度采砂控制總量要求;
(三)符合可采區作業工具控制數量要求;
(四)符合規定的開采地點、開采范圍、作業方式;
(五)砂石棄碴處理方案和度汛措施符合防洪、通航安全要求;
(六)使用船舶采砂的,船舶登記證書、檢驗證書、船員適任證書齊全;
(七)從事經營性采砂的,有營業執照,且經營范圍符合規定。
第十六條河道沿岸村民個人自用少量砂石需要到可采區采砂的,免辦河道采砂許可證。
第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因整修河道堤防進行吹填固基或者整治河道需要采砂的,應當經上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涉及航道的還應當徵求航道管理機構意見;航道管理機構整治航道需要采砂的,應當事先徵求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海事管理機構因臨時性應急通航安全需要組織采砂的,應當告知水行政主管部門。
因吹填造地從事采砂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申請河道采砂許可證。
第十八條從事河道采砂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河道采砂許可證規定的開采地點、開采期限、開采范圍、年度采砂控制總量、作業方式、作業工具及其數量進行采砂,並及時清除砂石棄碴;在進行采砂時,應當對所開采范圍設置標識。
第十九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禁采期或者禁采區進行河道采砂活動。
在禁采期間,采砂船舶應當在碼頭、泊位或者依法公布的錨地、停泊區、作業區停泊;遇有緊急情況需要在其他水域停泊的,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
第二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河道采砂可采區、禁采區河床變化進行定期監測。經監測發現河床發生重大變化,對河道防洪、通航及其相關工程設施或者橋梁等涉河工程構成安全隱患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及航道、海事管理機構應當依據各自職責,採取相應措施,及時排除隱患。
第二十一條河道采砂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或者河道采砂許可證有效期雖尚未屆滿,但經監測已達到河道采砂許可證規定開采量的,發證機關應當及時注銷其河道采砂許可證。
第二十二條從事河道采砂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必須繳納的河道采砂管理費和礦產資源補償費,由發放河道采砂許可證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收取。
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河道采砂活動的監督檢查。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否持有河道采砂許可證進行采砂;
(二)是否按照河道采砂許可證的規定進行采砂;
(三)是否按照規定堆放砂石料、清除砂石棄碴;
(四)應當監督檢查的其他情況。
第二十四條 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通航水域河道采砂船舶水上水下施工作業和水上安全監督管理,保證船舶作業和停泊安全。
第二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土資源、公安、交通等部門及海事管理機構建立協作機制,定期開展執法巡查。發現違法行為的,由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依法處理。
第二十六條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按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未按照河道采砂許可證規定的要求采砂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屬非經營性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二)未及時清除砂石棄碴,逾期不予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對逾期不清除砂石棄碴的,除按前款規定處罰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清除,所需費用由從事河道采砂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承擔。
第二十七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雖持有河道采砂許可證,但在禁采期采砂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屬非經營性的,處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的,由海事管理機構依法處罰。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未按照規定繳納河道采砂管理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補繳,並從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處應繳納的河道采砂管理費、礦產資源補償費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在河道采砂經營活動中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等擾亂市場秩序的;
(二)阻礙水行政主管部門及海事、航道管理機構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
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本辦法規定審批、發放河道采砂許可證;
(二)對違法采砂行為不按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三)不履行本辦法規定的執法巡查和監督檢查職責,造成河道采砂秩序混亂或者造成重大責任事故;
(四)其他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行為。
第三十二條本辦法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B. 雲南從幾月份開始到幾月份是防汛期

根據《雲南省防洪條例》第十九條規定5月1日-10月31日為雲南省的防汛期。
《雲南省防洪條例》版已由雲南省第九屆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於2000年5月26日審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C. 南昌市水利局的主要職責

(一)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江西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南昌市城市防洪條例》、《南昌市城市水土保持條例》、《南昌市城市湖泊保護條例》、《南昌市城市供水和節約用水管理條例》、《南昌市城市污水處理費徵收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組織起草水務管理地方性法規、規章並監督實施。
(二)貫徹執行國家和省里有關水行政的工作方針、政策,擬定全市水務工作的方針、政策、發展戰略規劃、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以及水資源、防洪排澇、供水、排水、節水、水土保持、污水處理及回用等專業規劃並組織實施。
(三)統一管理全市水資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負責組織全市水資源的監督和調查評估;擬定全市水長期供求計劃、水量分配方案和城市水源規劃,並負責監督實施;制定全市各行業用水定額;負責城市湖泊水系保護監督和管理調度;組織有關國民經濟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及重大建設項目的水資源和防洪的論證工作;組織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含辦理開采礦泉水、地熱水取水許可證)和水資源費徵收制度,對水資源保護實施監督管理;發布水資源公報。
(四)負責城市供水、排水管理工作,擬定全市計劃用水、節約用水政策;編制全市計劃用水、節約用水規劃,制定有關標准;組織、承擔和監督全市計劃用水;負責指導協調和監督全市節約用水工作。
(五)按照國家資源與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標准,擬定全市水資源保護規劃;組織水功能區的劃分和向飲水區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監測江河湖庫的水量、水質,審定水域納污能力,並向環保部門提出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
(六)負責全市水務企業的行業管理,負責水務行業的特許經營管理,依法監管供水企業的資質,組織審核相關的水價格,負責全市供排水水質日常監測和監管工作。
(七)主管全市河道、堤防、水庫、湖泊(包括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河口灘塗等水域及其岸線,負責全市重要河道的綜合治理、開發和保護;編制、審查中小型水務基建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報告;負責水工程的建設管理;對政府投資的水務資金進行宏觀調節和監督管理;負責水工程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的審批工作;負責市管涉河建設項目審查和河道采砂規劃及審批管理。
(八)承擔南昌市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日常工作,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全市防洪抗旱工作;組織制訂市內主要江河湖泊防禦洪水預案;組織制訂全市重要水工程度汛方案;組織制訂全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對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實施防汛抗旱調度;負責全市防汛抗旱信息工作。
(九)組織、指導水政、水保監督和水行政執法;協調並仲裁部門間和縣區間的水事糾紛。
(十)負責全市防洪、排澇、供水、排水及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管理及維護工作;負責排水許可管理;負責污水處理費的使用監管工作。
(十一)負責全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組織全市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及預防監督工作;歸口管理農村「四荒」資源的開發治理;負責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管理工作。
(十二)指導農村水利工作和行業的水電管理;組織協調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村水電電氣化、農業節水灌溉和鄉鎮供水以及農村飲水工作。
(十三)擬定水務行業的經濟調節措施;指導水務行業的經營工作;負責水務固定資產的監管;研究提出有關水務的財務政策、信貸、價格等經濟調節意見,並組織實施。
(十四)負責全市水工程質量監督,組織監督國家和部、省頒發的水務行業質量標准和工程規程規范的實施,主管全市水務建築市場。
(十五)組織、指導全市水務設施、水域及其岸線的管理和保護;組織指導全市水工程登記、安全鑒定工作;組織建設和管理具有控制性的或跨縣區的重要水工程;組織指導水工程的安全監管。
(十六)組織水務科技研究和技術推廣,負責管理全市水科技、教育、對外合作事項,指導和管理全市水務隊伍建設。
(十七)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部門、本系統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十八)承辦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D. 非法洗沙舉報電話有誰知道

非法洗沙,主管單位是水利局,你可以向當地的水利局監察大隊舉報投訴。

根據《中華內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容例》第四十四條、《福建省防洪條例》第四十六條、《福建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有關條款規定,對未辦理河道采砂許可證或違反采砂規劃的,擅自進行河道采砂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或者給予警告、罰款處理。

(4)奉化防洪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下列活動,必須報經河道主管機關批准;涉及其他部門的,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批准:

(一)采砂、取土、淘金、棄置砂石或者淤泥;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特定活動,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

第八十一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經行政許可,擅自從事依法應當取得行政許可的活動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採取措施予以制止,並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
貴州計生條例2017 發布:2025-02-08 08:06:35 瀏覽:8
公司大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8 08:02:52 瀏覽:202
遺囑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8 07:45:20 瀏覽:178
勞工道德風險評估表 發布:2025-02-08 07:38:32 瀏覽:821
人大最高立法權包括 發布:2025-02-08 07:25:34 瀏覽:485
今年是民法典 發布:2025-02-08 07:25:33 瀏覽:168
婚姻法中孳息的解釋 發布:2025-02-08 07:14:26 瀏覽:93
道德基礎測試 發布:2025-02-08 06:53:40 瀏覽:79
重慶大學法律碩士難不難 發布:2025-02-08 06:48:09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