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兩會討論的醫療急救法律法規

兩會討論的醫療急救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5-02 13:43:39

『壹』 中國的哪一部法律法規有要求急救員持證上崗嗎

《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2013年10月22日經國家衛生紀生委委務會議討論通過,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九條規定。

『貳』 120急救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120急救車上沒有醫生和任何設備去搶救傷員,至使傷員失去了寶貴的搶救時間而死亡,應該負多少責任

『叄』 07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做出哪些重大舉措

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
......

加強醫療衛生工作。覆蓋城鄉、功能比較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已經基本建成。啟動了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央財政安排27億元國債資金用於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范圍擴大到1451個縣(市、區),佔全國總數的50.7%,有4.1億農民參加;中央財政支出42.7億元,地方財政也相應增加支出,較大幅度提高參加合作醫療農民的補助標准。以社區為基礎的城市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城鄉醫療救助工作有所加強。中央財政安排51億元,用於支持地方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取得明顯進展。

『肆』 《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屬於什麼性質文件規定

《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經2013年10月22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委務會議討論回通過,2013年11月29日,國家衛生和答計劃生育委員會令第3號公布。該《辦法》分總則、機構設置、執業管理、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6章41條,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管理辦法是一種管理規定,通常用來約束和規范行為、特殊活動的一種規章制度。其具有法律的效力,是根據法律法規制定的,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其目標人群必須遵守。
就本辦法而言,則是適用於從事院前醫療急救工作的醫療機構和人員。為加強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規范院前醫療急救行為,提高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水平,促進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發展,根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條例》等法律法規,而制定本辦法。

『伍』 跪求有關急救醫療操作規范的相關法規!

第一章 常見疾病診療

—、心臟驟停

指突然發生的生心臟有效排血量為零的狀態,多見於心臟病,也見於其他系統疾病如窒息性哮喘、急性腦血管病、中毒、電解質紊亂、正重創傷等患者。

診斷依據:

突然發生的意識喪失。

大動脈脈搏消失。

呼吸停止。

心電圖表現VF、VT或嚴重心動過緩或呈等電位線(心臟停搏)。

救治原則:

一、心室顫動

1.室顫持續則連續三次電擊:能量遞增為200、200~300、360J,其間電極板不離開皮膚。若電擊後 心電圖出現有組織電活動或呈直線則不必再電擊。

2 .開放氣道或氣管插管。

3.攜帶型呼吸器人工呼吸。

4.標准胸外按壓。

5.開放靜脈通道,靜脈注射腎上腺素lmg/次,每3~5分鍾l次。

6.持續心電監護

7.可酌情應用胺碘酮150~300mg、利多卡因1.0~1.5mg/kg、硫酸鎂1~2g。電擊、給葯、按壓循環進行。

二、無脈搏電活動(PEA)和心臟停搏

1.開放氣道或氣管插管。

2.攜帶型呼吸器人工呼吸。

3.標准胸外按壓。

4.開放靜脈通道,靜脈注射腎上腺素1mg/次或靜脈注射阿托品lmg。

5.持續心電監測。

注意點:

每次給葯後靜脈注射0.9%鹽水20m1,抬高注射肢體20°~30°數秒鍾,以加快葯物到達中心循環,並不間斷胸外心臟按壓。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葯物可以氣管內給葯,劑量加倍,用10ml生理鹽水稀釋後注人氣管,然後立即用力擠壓氣囊3至5次。

無電除顫器時,立即在心前區叩擊復律,並隨即開始心臟按壓。

轉送注意事項:

1.自主心跳恢復後,或現場急救已超過30分鍾應立即轉運。

2.在公共場合搶救心臟驟停時,不宜時間過長,可邊搶救邊運送。

3.及時通報擬送達醫院急診科。

yzszgr 2004-12-17 05:55

二、急性心肌梗死

診斷依據:

1.大多有心絞痛病史。

2.劇烈心絞痛持續時間超過半小時,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緩解。

3.心電圖表現為相對應導聯高尖T波、ST段抬高、T波倒置及病理性Q波。

救治原則:

1.吸氧。

2.生命體征監測(心電、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

3.開通靜脈通道。

4.無低血壓時,靜脈滴注硝酸甘油15μg/分鍾。

5.硫酸嗎啡3~5mg肌肉注射或加人到25%GS20m1緩慢靜脈注射或地西泮5~10mg靜脈注射。注意嗎啡的毒副作用。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時給予相應救治。

6.嚼服阿司匹林150mg。

轉送注意事項:

1.及時處理致命性心律失常。

2.持續生命體征和心電監測。

3.向接收醫院預報

yzszgr 2004-12-17 05:56

三、急性左心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於原發的心機舒縮功能障礙,心臟超負荷或心臟舒張受限,從而在有足夠靜脈迴流和血管舒縮功能正常的情況下,心排血量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靜脈系統淤血,動脈系統和組織灌流不足。左心功能受損而致肺靜脈淤血,進而引起肺水腫,有時數分鍾即達高峰。常見於大面積心肌梗死或心臟慢性病變的急性加重。

診斷依據:

1.病史:勞力性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史,心臟病史。

2.臨床表現:突然發生呼吸窘迫,咳嗽、喘息,咯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甚至不斷湧出。病人被迫坐起,顏面發紺。兩肺內早期可聞及哮鳴音,硝晚出現濕性羅音。可有第三或第四心音。心率加快,呈奔馬律。可有心房顫動或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初期血壓可升高,可捫及交替脈。

救治原則:

1.純氧面罩吸人,使動脈血氧飽和度達到95%以上。對意識模糊或呼吸無力者可氣管插管,甚至給以機械輔助呼吸(CPAP)或經鼻BiPAP(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

2.使患者呈半坐位,雙小腿下垂。

3.含服硝酸甘油0.5mg,每3~5分鍾1次,然後靜脈點滴硝酸甘油,從10μg/min開始,10分~15分鍾增加5μg~15μg/min,直至250pg/min。使收縮壓維持在90~100mmHg。對頑固性高血壓或對硝酸甘油無反應者可靜脈點滴硝普鈉從2.5μg(min.kg)開始。

4.靜脈注射呋塞咪40mg,若患者正在服用此葯可先給80mg,30分鍾後無效可加倍。

5.靜脈注射硫酸嗎啡2mg,注意此葯可抑制呼吸,在老年人或COPD,患者中慎用。

轉送注意事項:

1.保持呼吸道通暢。

2.持續吸氧。

3.保持靜脈通道暢通。

4.使患者呈半坐位,小腿下垂,盡可能舒適

yzszgr 2004-12-17 05:58

四、高血壓急症

指高血壓病人由於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等因素,腦循環自身調節失調,外周小動脈暫時性強烈痙攣,血壓急劇增高,導致心、腦、腎等靶器官進行性損害等一系列表現。

診斷依據:

1.可能有高血壓、腎炎、妊娠中毒等病史。

2.臨床症狀多樣化,患者有突然出現劇烈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心悸、煩躁不安、視力模糊、皮膚潮紅、發熱等症狀甚至昏迷、抽搐,也有出現心悸、呼吸困難、急性左心衰、肺水腫、半身麻木、偏癱、失語等症狀。

3.血壓急劇上升,收縮壓超過26kPa(200mmHg)或舒張壓超過17。3kPa(130mmHg)。

救治原則:

在院前急救時以穩定病情,及時轉送醫院為基本目標。高血壓急症院前只處理症狀(如高血壓腦病症狀),不處理原發病。

1.安慰患者及其家屬,使其情緒穩定。必要時給予地西泮(安定)等。

2.吸氧。嚴密監測意識、瞳孔、生命體征等變化,保持呼吸道通暢。

3.控制血壓:院前的條件有限,時間短暫,對不伴有其他合並症、疾病的可使用緩和的降壓葯品。但血壓降低不宜過快,使血壓逐漸降低至160/90mmHg上下。可選擇硝苯吡啶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普鈉靜脈滴注。

4.降低顱內壓:伴腦水腫者,可用20%甘露醇靜脈滴注,或呋塞米、地塞米松靜注,以上葯物可配合使用。

5.控制抽搐等症狀,選用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轉送注意事項:

1、監測心電圖及生命體征。

2、途中給氧。

yzszgr 2004-12-17 06:01

五、心律失常

診斷依據:

(—)臨床表現

1、症狀:
可有心悸、無力、頭暈。室性心動過速或房顫時,重可出現暈厥。

2.體征:

①如有器質性心臟病或全身性疾病,可有相應的體征。

②心率(快或慢)及(或)心律(不規律)的改變,房顫時可有脈短絀。

(二)心電圖

常規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等對診斷具有重要的價值。

救治原則:

(—)快速心律失常

1.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包括房室結區折返性心動過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

(1)興奮迷走神經,如深吸氣後屏氣、壓迫眼球或頸動脈竇按摩。

(2)維拉帕米5mg靜脈緩慢推注(5分鍾),或西地蘭0.2~0.4mg加人25%或50%GS20ml內靜脈緩慢推注,或ATP10~20mg1~2秒內快速靜脈注射。

2.室性心動過速:

(1)血液動力學不穩定室速:

立即同步電復律,能量為10J。若為無脈室速可非同步200J電擊復律。此條適用於其他覺QRS波心動過速。

(2)血液動力學穩定的室速:

胺碘酮 150mg,10分鍾以上靜脈注射,然後以1 mg/分維持靜脈點滴6小時,再以0.5mg/分維持靜脈點滴。若無效,必要時再以150mg/分靜脈注射1次,1日內最大劑量不超過2支。有器質性心臟病或心功能不全者不宜用利多卡因、普羅帕酮、維米帕爾、地爾硫葺。

(3)尖端扭轉性室速:

①首選硫酸鎂,首劑2~5g,3~5分鍾以上靜脈注射。

②異丙腎上腺素有助於控制該類室速,但可使部分室速惡化為室顫,應慎用。

3.心室顫動/心室撲動

(1)立即非同步直流電除顫復律。200—360J

(2)查找並糾正病因或誘因,如電解質紊亂(低鉀/低鎂)、心肌缺血,洋地黃中毒或致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葯。

4.心房顫動/撲動

(l)減慢心室率 西地蘭0.2~0.4mg稀釋後緩慢靜脈注射,如西地蘭無效可用地爾硫葺5~10mg,緩慢靜脈注射,而後5~10mg/h靜脈滴注。在大多數心房撲動,西地蘭無效,需用地爾硫聾。

(2)復律

①葯物 心臟正常的孤立性房顫或高血壓病人合並房顫,可選用靜脈普羅帕硐2mg/kg,7~10分鍾靜脈推注,也可一次頓服普羅帕酮450~600mg。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病人應選用胺碘酮。

②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時,同步直流電復律。房顫100~200J,心房撲動25~50J。

(3)預激綜合症含並房顫,部分或全部經房室旁路下傳心室。

①不用作用於房室結的葯物,如西地蘭、維拉帕米、β受體阻斷劑等,因可能惡化為心室顫動。

②心室率>200次/分,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立即同步直流電復律,能量同上。

③心室率>200次/分,血流動力學穩定,可選用靜脈普魯卡因醯胺或普羅帕酮。

(二)緩慢心率性心律失常

(1)無症狀的竇性心動過緩,心率≥45次,無需治療。

(2)導致暈厥的病竇綜含征,尤其是慢-快綜含征,先臨時起搏,擇期行永久埋藏式起搏器植入。

(3)房室傳導阻滯

①I度和Ⅱ度文氏阻滯可觀察,查找與糾正病因,一般不需急診處理。

②II和 II型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應立即行臨時起搏。有明確病因或誘因可糾正的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如下壁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洋地黃中毒或抗心律失常葯(B受體阻滯劑、維拉帕米、地爾硫聾等,尤其是它們含用時)所致者,應糾正病因或誘因。這種病人大多不需要埋藏式起搏器,而無病因與誘因。

可糾正者,應擇期行埋藏式起搏器植人。

上述治療中起搏治療安全可靠應盡快實施臨時起搏,如無條件起搏或在未實現滿意起搏前可試用阿托品或異丙基腎上腺素。

轉送條件:

1.病情改善或好轉。需起搏、電復律者盡早轉送醫院治療。

2.途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

3.暢通靜脈通道。

4.做好途中心電監護

yzszgr 2004-12-17 06:04

六、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由致敏因素或非致敏因素作用於機體,引起可逆性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粘膜水腫、粘液分泌增多等病理變化,臨床表現為發作性呼氣性呼吸困難,雙肺哮鳴音的呼吸系統急症。持續24h仍不緩解的哮喘稱為哮喘持續狀態。

診斷依據:

(—)病史

1.可有反復哮喘發作史或過敏源接觸史。

2.可有激素依賴和長期應用β2受體激動劑史。

(二)症狀及體征

1.呈呼氣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大汗,精神緊張甚至昏迷。

2.查體 呼吸急促,頻率>30次/min,輔助呼吸肌參與呼吸運動,唇發紺,雙肺呼氣時間延長,滿布呼氣性哮鳴音或哮鳴音消失(沉默肺)。

救治原則:

(一)吸氧 流量為1~3L/min。

(二)擴張支氣管

1.霧化吸人β2受體激動劑:沙丁胺醇和/或抗膽鹼能葯物異丙托品。

2.氨茶鹼0.25~0.5g加人到5%或10%葡萄糖液體250ml中靜脈點滴或喘定0.25g加人25%或50%葡萄糖液體20ml緩慢靜脈注射。

3. 0.1%腎上腺素0.3~0.5m1皮下注射,必要時可間隔10~15分鍾後重復應用1~2次。

(三)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10~20mg或甲基強的松龍40~80mg靜脈注射。

(四)注意誘發及加重該病因素的處理:及時脫離致敏環境,及時發現氣胸等伴發情況。

(五)輔助呼吸 經上述治療仍無改善者,心率>140次/min或有血壓下降時,應及時行氣管插管,應用呼吸機。

注意點

皮下注射腎上腺素對危重型支氣管哮喘,年齡小於40歲,無心臟病史的患者有時很有效。但冠心病、心源性哮喘、高血壓、甲狀腺機能亢進者禁用。

轉送注意事項:

1.吸氧

2.保持靜脈通道通暢。

3.途中嚴密觀察神志、呼吸、血壓、心率、心律等變化。

yzszgr 2004-12-17 06:05

七、急性腦卒中

卒中是由腦局部血供異常而引起的神經功能損傷,並可導致腦損傷。卒中可分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兩大類,約有85%為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多由腦血管閉塞引起,通常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栓塞和血栓形成。出血性卒中多由腦動脈破裂引起,伴有血管痙攣。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隙出血。

診斷依據:

1.病史:多有高血壓、心臟瓣膜病史或長期腦動脈硬化症狀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部分患者以往有頭痛發作史。中老年人 較多見。部分患者有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無力、嘔吐等前驅症狀。腦出血、蛛網膜下隙出血多數在活動狀態時(如 激動、用力)起病。腦梗死常於睡眠中或安靜休息時發病,發病後幾天常有症狀加重過程。

2.症狀與體征:

(1)病情輕重不一,輕者僅有頭痛、嘔吐,重者全腦症狀顯著。這些取決於出血和缺血的原發部位,出血量,血腫的擴延方向,缺血波及范圍,以及腦水腫、腦壓升高等病理改變的情況。

(2)多數病人以突然頭痛為首發症狀,繼而嘔吐、癱瘓、意識障礙等。

(3)部分患者表現為眩暈、眼球震顫、復視、吞咽困難、構音障礙、聲嘶、呃逆、同向偏盲、皮質性失明、眼肌麻痹、肢體共濟失調、感覺障礙等。

(4)患者可能出現生命體征、瞳孔改變及腦膜刺激征等。

救治要點:

在院前難以區分腦卒中的具體類型,故應穩定病情,適當對症處理並及時轉送醫院。卒中處理的要點可記憶為7個「D」:即發現(detection)、派遣(dispatch)、轉運(delivery)、進人急診(door)、資料(data)、決策(decision)和葯物(drug)。每一個環節的處理都應熟練而有效。

1.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

2.嚴密監測意識、瞳孔、生命體征等變化。

3.控制血壓:腦卒中時可能出現反應性高血壓,由於院前的條件有限,時間短暫,不宜使用降壓葯品。血壓過高或過低時,可適當選用緩和的升壓葯或降壓葯,使血壓逐漸降低至160/ 90mmHg上下。

4.降低顱內壓:急性期伴腦水腫者可用20%甘露醇靜脈滴注,或呋塞米(速尿)、地塞米松靜注,以上葯物可配合使用。

注意點

1.及時轉送醫院十分重要。急救醫療服務系統(EMSS)應優先處理和轉運有症狀和體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便在發病後1小時內行溶栓治療。

2.應用甘露醇等滲透性脫水劑過程中,其用量及葯液滴速應視心功能而定。

3.腦血管意外的病因鑒別往往需要CT確定,院前不宜貿然使用止血葯或擴血管葯。

轉送注意事項:

1.轉送途中注意監測生命體征。

2.保證氣道通暢並吸氧。

yzszgr 2004-12-17 06:06

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於體內胰島素缺乏,胰島素反調節激素增加等引起的糖和脂肪代謝紊亂。而以高血糖、高血酮症和代謝性酸中毒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

診斷要點:

1.有糖尿病特別是I型糖尿病史。

2.有誘因存在,如急性感染,葯物中斷或治療不足,精神刺激,應激,飲食失調,並發其他疾病,妊娠及分娩等。

3.起病急驟,以糖尿病症狀急劇加重為早期表現,如煩渴、多尿(或少尿)、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腹痛,甚至嗜睡、昏迷等。

3.以脫水和周圍循環衰竭、酸中毒為明顯特徵:①嚴重脫水征:皮膚乾燥、彈性減弱、眼球凹陷,口乾唇紅(為櫻桃紅),呼吸加深加快,部分患者呼氣中有爛蘋果味等;②周圍循環衰竭:四肢厥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少尿、無尿甚至休克;③精神神志障礙:神志不清、意識模糊、嗜睡、昏迷。

救治要點:

1.立即建立靜脈通道,盡早開始補液。

2.補液:視脫水和心功能情況決定補液速度和補液量。如無心、腎功能不全者應按先快後慢原則補給,開始第一、二小時補1000~2000ml,其餘則根據患者的血壓、心率、尿量、末梢循環狀態決定補液量及速度。先靜脈滴注生理鹽水。有條件應該加人胰島素,劑量為每小時4~6U。一般酸中毒不嚴重者不必補鹼。通常在院前不必補鉀,如在治療前有下列指征者:①K+<3.5mmol/L;②每小時尿量>50ml;③EKG指示有低鉀,則於開始補液同時補鉀。能口服者10%KCL10~20m1,口服,否則可將10%KCL10ml加入500ml液體中靜滴。

3.可以鼓勵患者口服淡鹽水。

4.及時轉送醫院。

轉送注意事項:

1.轉送途中注意監測生命體征。

2.保持靜脈通道通暢。

3.必要時吸氧。

yzszgr 2004-12-17 06:07

九、過敏反應

指人體接觸各種理化、生物等過敏原後引起機體發生的速發型變態反應。

診斷依據:

1.有或可疑有過敏原(某些食物、葯物、化學品等)接觸史。

2.急性發病。

3.皮膚瘙癢、皮疹、心慌、喘急,嚴重者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意識障礙。

救治原則:

1.過敏原明確者迅速脫離之。

2.有缺氧指征者給予吸氧。

3.通暢氣道,維持有效通氣,必要時採用鼻面罩或氣管插管,使用呼吸復甦氣囊或攜帶型呼吸機進行呼吸支持。

4.酌情選用苯海拉明、異丙嗪、葡萄糖酸鈣、糖皮質激素等葯物,肌注或靜脈注射抗過敏。

5.對過敏性休克者即刻度下注射腎上腺素0.5~1mg,同時選用上述治療。

6.心跳、呼吸驟停者即刻於以心肺復甦。

7.其他對症處理。

轉送注意事項:

1.維持有效通氣。

2.建立靜脈通道且使用必要抗過敏葯物。

3.監測生命體征。

yzszgr 2004-12-17 06:08

十、電擊傷

指電流通過人體導致機體組織損傷的病理過程。

診斷依據:

1.有觸電史。

2.體表可有一處或多處電灼所致組織壞死、焦化或炭化傷痕。

3.可有精神緊張、頭暈、乏力、心悸、抽搐、紫紺、心律失常、意識障礙甚至心跳呼吸驟停。

救治原則:

1.迅速脫離電源。

2.有缺氧指征者給予吸氧。

3.心跳、呼吸驟停者即刻予以心肺復甦。

4.保護體表電灼傷創面。

5.對症處理。

轉送注意事項:

1.心跳呼吸驟停者應建立有效通氣與給氧。心跳恢復或在有效心臟按壓同時轉送醫院。

2.危重患者建立靜脈通道。

3.檢查是否存在其他合並外傷,如電擊傷後從高處跌落致骨折等創傷。

4.監測生命體征。

yzszgr 2004-12-17 06:09

十一、溺水

診斷依據:

1.有淹溺史。

2.可有面部青紫、腫脹、肢體濕冷、腹脹、意識障礙甚至心跳呼吸驟停。

救治原則:

1.清除口腔、呼吸道異物,通暢氣道,維持有效通氣。必要時採用鼻面罩或氣管插管,使用呼吸復甦氣襄或攜帶型呼吸機進行呼吸支持。

2.迅速倒出呼吸道、胃內積水。

3.有缺氧指征者給予吸氧。

4. 心跳、呼吸驟停者即刻予以心肺復甦。

5.建立靜脈通道,維持有效循環。淡水淹溺者選用0.9~3%氯化鈉液靜滴,海水淹溺者選用5%葡萄糖液靜滴。

6.其他對症處理。

轉送注意事項:

1.危重患者建立靜脈通道。

2.監測生命體征。

yzszgr 2004-12-17 06:10

十二、中暑

診斷依據:

1.有高溫環境中作業或烈日曝曬史。

2.可有口渴、頭暈、多汗或皮膚乾熱、體溫升高、肌肉痙攣、意識障礙等。

救治原則:

1.使患者迅速脫離高溫環境。

2.有缺氧指征者予以吸氧。

3.給予體表物理降溫。高熱者同時葯物降溫,選用氯丙嗪25~50mg加人0.9%氯化鈉液靜脈滴注。

4.循環衰竭者靜脈補液同時酌情選用多巴胺、山莨菪鹼靜脈點滴。

5.有腦水腫者酌情選用20%甘露醇、糖皮質激素靜滴。

6.心跳、呼吸驟停者即刻予以心肺復甦。

7.其他對症處理。

轉送注意事項:

1.確保靜脈通道暢通。

2.心跳呼吸驟停者應建立有效通氣道並給氧,在有效心臟按壓條件下轉送醫院。

3.監測生命體征。

yzszgr 2004-12-17 06:11

十三、急性中毒

指各種動植物毒素、化學葯品、有毒氣體等毒物侵入人體,導致機體組織受損、臟器功能障礙的病理過程。

診斷依據:

1.有毒物接觸史(經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等途徑)。

2.有受損臟器功能障礙的臨床表現以及所接觸毒物特有的中毒表現。

3.可有脈搏、呼吸、血壓、神志的異常變化甚至心跳呼吸驟停。

救治原則:

1.使患者迅速脫離有毒環境或毒物,如脫去被毒物污染的衣物等。

2.有缺氧指征者給予吸氧,如一氧化碳中毒者給予高流量吸氧。

3.通暢氣道,維持有效通氣,必要時採用鼻面罩或氣管插管,使用呼吸復甦氣囊或攜帶型呼吸機進行呼吸支持。

4.建立靜脈通道,滴注5%~10%葡萄糖注射液,同時靜脈使用速尿促進毒物排泄。有機磷中毒者根據中毒程度靜注適量阿托品和氯磷定等特殊解毒葯。

5.心跳、呼吸驟停者即刻於心肺復甦。

轉送注意事項:

1.頻繁嘔吐且意識不清者,將患者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誤吸而窒息。

2.保證氣道通暢,監測生命體征。

yzszgr 2004-12-17 06:13

十四、動物性傷害
(一)、毒蛇咬傷

我國已發現的毒蛇有40餘種,其中常見的約10種。根據所分泌毒液的性質,大致將毒蛇分為3類:神經毒為主的,如金環蛇,銀環蛇;血液毒為主的,如竹葉青,五步蛇;混合毒的,如蝮蛇,眼鏡蛇等。

診斷依據:

1.毒蛇咬傷史,局部留有牙痕,疼病和腫脹。

2.神經毒吸收速度快,危險性大,症狀輕,易被忽略,但後果嚴重,可引起呼吸肌麻痹和肌肉癱瘓。

3.血液毒產生症狀早且重,具有強烈的溶組織、溶血和抗凝作用,可引起血壓下降和休克。

4.混含毒除具有上述兩種毒素的中毒特徵外,還產生毒素的協同作用。但造成死亡的主要為神經毒。

救治原則:

1.目的是防止蛇毒繼續被吸收,並盡可能減少局部損害。

2.防止毒素擴散 ①綁扎傷肢近心端,以阻斷靜脈血和淋巴迴流,應隔10~20分鍾放鬆1次,以免組織壞死;②傷肢制動,放低。

3.中草葯治療 具有解毒,消炎,止血,強心,利尿,抗溶血等作用,有外用和內服兩種葯物。常用葯物有蛇葯片等。

4.有條件時盡快肌注破傷風抗毒素注射液1500單位(2毫升)。

5.有條件時注射抗蛇毒血清。

轉送注意事項:

1.途中吸氧。

2.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二)、人、獸咬傷

1.有人、獸咬傷史。

2.咬傷的局部有齒痕,廣泛組織水腫,皮下出血,血腫,同時可伴有肌肉或軟組織的撕裂傷。

3.通常傷口污染嚴重。

救治原則:

較淺傷口,可不清創只用碘酒,酒精消毒包紮。

1.較深傷口,消毒後注意止血。

2.建議到防疫站進一步處理。

3.有條件時肌注破傷風抗毒素。

(三)、蜂蜇傷

1.有蜂蜇傷史。

2.局部紅腫,疼痛,數小時後自行消退,多無全身症狀。

3.蜂蜇傷可引起全身反應,類似血清病。

救治原則:

1.早期用冰冷敷患部減輕腫脹。

2.抬高患肢。

3.口服抗組胺類葯物對產生的蕁麻疹有效。

4.靜脈注射皮質激素類葯物可減少遲發性炎症反應。

5.出現過敏休克時,可給予1:1000腎上腺素0.5~1.0m1肌肉注射,酌情給予其它抗休克葯。

yzszgr 2004-12-17 06:14

十五、創傷

由機械、化學、熱力、電流、核等兩種以上因素致傷稱為復合傷;由機械致傷因素造成的大於兩個部位的損傷,其中一個部位達到嚴重程度損傷,稱為多發傷。如果各部位均不嚴重時稱為多處傷。無論戰時還是和平時,創傷都有很高的發生率。如果院前時間不太長,現場急救以基本生命支持為主;城市院前高級生命支持不一定比基本生命支持的最終救治效果好。

創傷病人死亡呈現三個峰值分布,第一死亡高峰在1h內,此即刻死亡的數量占創傷死亡的50%,多為嚴重的顱腦損傷、高位脊髓損傷,心臟、主動脈或其它大血管的破裂及呼吸道阻塞等。這類病人基本都死於現場,稱為現場死亡,只有極少數病人可能被救活,這是院前急救的難點。第二死亡高峰出現在傷後2~4h內,稱為早期死亡,其死亡數占創傷死亡的30%,死亡原因多為腦、胸或腹內血管或實質性臟器破裂、嚴重多發傷、嚴重骨折等引起的大量失血。這類病人是院前急救的重點。危重多發傷後第一個小時稱為「黃金1小時」這一小時的頭10分鍾又是決定性的時間,此被稱為「白金10分鍾」,比黃金更貴重,這段時間內如果出血被控制,不發生窒息,即可避免很多創傷病人死亡。「白金10分鍾」期間是以減少或避免心臟停跳發生為處置目標,為後續的搶救贏得時間。為了達到改進創傷救治的效果,院前急救的反應時間要向「白金10分鍾」努力。

診斷依據:

1、有明確的致傷因素存在的外傷史,清醒者可出現傷處疼痛。

2、全身有一處或多處傷痕。

3、嚴重時出現呼吸困難、休克、昏迷等。

救治原則:

1.迅速脫離致傷因子,判斷傷員有無威脅生命的徵象。如心跳呼吸驟停,立即施行心肺復甦術。對休克者予以抗休克治療。

2.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必要時氣管插管。

3.傷口的處理:用無菌紗布或敷料包紮傷口,對開放性氣胸或胸壁塌陷致反常呼吸者需用大塊棉墊填塞創口,並予以固定。

4.疑有頸椎損傷者應予以頸托固定,胸腰椎損傷者應用平板或鏟式擔架搬運,避免脊柱的任何扭曲。

5.骨折需妥善固定,常用各種夾板或就地取材替代之。

6.對合並胸腹腔大出血者,需快速補充血容量,建

『陸』 2013年兩會醫療保險新政策

兩會醫保的新政策有:
1.完善城鄉居民高血脂門診用葯保障機制。
2.將出院後的慢病隨訪管理納入醫療服務項目。
3.將新冠患者院後康復醫療納入醫保。
4.將醫養結合機構優先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5.將兒童罕見病用葯納入醫保。
6.將產後抑鬱診療費納入生育保險報銷范圍。
【法律依據】
《2020年5月28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將新冠患者院後康復醫療納入醫保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副主委、廣州市政協副主席於欣偉指出,一些新冠肺炎患者特別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盡管已經出院,但是受損的器官功能並未完全恢復,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部分患者可能遺留永久的功能障礙和殘疾。由此,他建議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的康復醫療納入醫保,按比例給予報銷。

『柒』 兩會對醫企退人員編制問題

法律分析:推進公立醫院取消事業編制(保留事業單位性質),實行全員合同聘用制,這是大勢所趨。目前的醫療現狀相信去過醫院的人都很清楚,看病難、看病貴、醫患關系等已經到不得不改的時候,保留事業單位性質能減小改革的阻力;實行合同聘用制能解放醫院人員流動、增加各醫院的競爭性,最終實現優勝劣汰,良心醫院必將勝出,從而實現良性發展。

法律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三條 醫療機構的類別:

(一)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醫院、專科醫院、康復醫院;

(二)婦幼保健院、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

(四)中心衛生院、鄉(鎮)衛生院、街道衛生院;

(五)療養院;

(六)綜合門診部、專科門診部、中醫門診部、中西醫結合門診部、民族醫門診部;

(七)診所、中醫診所、民族醫診所、衛生所、醫務室、衛生保健所、衛生站;

(八)村衛生室(所);

(九)急救中心、急救站;

(十)臨床檢驗中心;

(十一)專科疾病防治院、專科疾病防治所、專科疾病防治站;

(十二)護理院、護理站;

(十三)醫學檢驗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寧療護中心

(十四)其他診療機構。

『捌』 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的解讀

一、《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出台的背景與目的院前醫療急救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政府主辦的、非營利性的公益事業,是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的提供者。院前醫療急救在滿足人民群眾日常醫療急救需求,應對SARS等疫情和數次嚴重地震災害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是災害事故多發的國家,地震、洪澇、火災頻發,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居世界前列。同時,人民群眾的日常醫療需求也給院前醫療急救提出了更高的標准和要求。但近年來院前醫療急救發生的一些事件,反映出我國院前醫療急救無論在硬體、軟體還是管理方面均與人民群眾的需求存在差距,嚴重影響制約了日常醫療急救和應對突發事件醫療救援能力。當前,院前醫療急救工作存在管理不夠規范統一、人員不足、經費不足等問題。為進一步對院前醫療急救工作進行規范,需出台《辦法》。二、制定的原則一是加強行業管理。《辦法》主要從行業管理角度,對院前醫療急救的機構設置、執業行為、網路建設、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規范和促進。二是注重規劃。明確了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全國院前醫療急救工作的監督管理,規劃和指導全國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院前醫療急救工作的監督管理,規劃和實施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同時,應當將院前醫療急救網路納入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三是因地制宜。我國幅員遼闊,經濟發展情況復雜,院前醫療急救發展不平衡,某些標准不宜「一刀切」。因此,《辦法》對於院前醫療急救網路建設、救護車配備標准等工作,要求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按照國家相關工作要求,根據區域服務人口、服務半徑、地理環境、交通狀況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四是加強監管。針對當前存在的未經批准擅自使用「120」或者其他帶有院前醫療急救呼叫性質號碼的,未經批准擅自開展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未經批准擅自使用「黑救護車」開展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因費用原因影響救治的等情況,《辦法》依據現有法律法規作出了規定。三、《辦法》的主要內容本《辦法》分6章,共41條。分別是:總則、機構設置、執業管理、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重點規定了以下內容:(一)院前醫療急救的定義。《辦法》中的院前醫療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的網路醫院(以下簡稱急救網路醫院)按照統一指揮調度,在患者送達醫療機構救治前,在醫療機構外開展的以現場搶救、轉運途中緊急救治以及監護為主的醫療活動。(二)院前醫療急救的公益性。院前急救是由政府主辦的公益性事業,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繫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屬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應由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按照「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則,統一組織實施。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保證院前醫療急救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和醫療服務需求相適應。(三)建立院前醫療急救網路。為統籌並充分利用有限的區域院前醫療急救資源,避免或減少醫院內部二次調度,縮短呼叫反應時間,提高急救效率,《辦法》要求設立院前醫療急救網路。院前醫療急救網路以急救中心(站)為主體,按照急救半徑和呼叫反應時間,由衛生行政部門確定醫院共同組成網路。有條件的地方由急救中心和隸屬於急救中心的急救站點組成網路,其他地方由急救中心和醫院組成網路。(四)關於醫療救護員。目前,我國從事院前醫療急救工作的主要為醫護人員,但由於國家對院前醫療急救投入不足,院前醫療急救任務重、風險高、收入低,院前醫療急救人員緊缺又急需。為緩解人員緊缺問題,借鑒國際經驗,《辦法》規定了醫療救護員的相關內容。醫療救護員是當前醫學專業院前醫療急救人員的重要補充,應符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第四批新職業情況說明的定義,運用救護知識和技能,對各種急症、意外事故、創傷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施行現場初步緊急救護。(五)關於院前醫療急救呼叫號碼。「120」是原衛生部與信息產業部於2004年確定的院前醫療急救唯一特服呼叫號碼。為提高效率、避免資源浪費,《辦法》第十三條規定:「全國院前醫療急救呼叫號碼為『120』。急救中心(站)設置『120』呼叫受理系統和指揮中心,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置『120』呼叫號碼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院前醫療急救呼叫電話。」各地各單位要按照《辦法》的有關規定,對現有的其他號碼予以規范整頓,統一使用「120」作為本地院前醫療急救呼叫號碼。(六)進一步明確執業規范。院前醫療急救工作應當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操作規范、診療指南。醫師和護士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取得相應執業資格證書。醫療救護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上崗前,應當經設區的市級急救中心培訓考核合格。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網路醫院應當按照就近、就急、滿足專業需要、兼顧患者意願的原則,將患者轉運至醫療機構救治。同時,《辦法》中明確了院前醫療急救的「幾個不準」:第一,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及其內設機構、個人不得使用急救中心(站)的名稱開展院前醫療急救工作;第二,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置「120」呼叫號碼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院前醫療急救呼叫電話;第三,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網路醫院不得因費用問題拒絕或者延誤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第四,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網路醫院不得將救護車用於非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第五,除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網路醫院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使用救護車開展院前醫療急救工作。(七)其他內容。《辦法》還明確了院前醫療急救的相關法律責任。附則中規定,本辦法所稱救護車是指符合國家救護車行業標准、用於院前醫療急救的特種車輛。在突發事件中,公民、法人和其他單位開展的衛生救護不適用於本辦法。四、《辦法》在緩解院前醫療急救專業人員緊缺問題方面能夠發揮積極作用為緩解院前醫療急救專業人員緊缺問題,《辦法》從多個方面作出規定,一是將醫療救護員納入從事院前醫療急救的專業人員,規定醫療救護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上崗前經設區的市級急救中心培訓考核合格,可以輔助醫療救護工作。二是規定在技術職務評審、考核、聘任等方面,給予從事院前醫療急救的專業人員適當優惠。三是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保證院前醫療急救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和醫療服務需求相適應。但是,造成院前醫療急救專業人員緊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財政投入、技術職稱、福利待遇等,涉及部門較多,從根本上緩解專業人員緊缺問題還需要多部門配合,共同努力。

熱點內容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
貴州計生條例2017 發布:2025-02-08 08:06:35 瀏覽:8
公司大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8 08:02:52 瀏覽:202
遺囑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8 07:45:20 瀏覽:178
勞工道德風險評估表 發布:2025-02-08 07:38:32 瀏覽:821
人大最高立法權包括 發布:2025-02-08 07:25:34 瀏覽:485
今年是民法典 發布:2025-02-08 07:25:33 瀏覽:168
婚姻法中孳息的解釋 發布:2025-02-08 07:14:26 瀏覽:93
道德基礎測試 發布:2025-02-08 06:53:40 瀏覽:79
重慶大學法律碩士難不難 發布:2025-02-08 06:48:09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