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

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02 17:09:14

⑴ 深圳:努力打造全球創新版圖重要一極

9月29日,市長陳如桂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產業規劃(2019-2025)》等事項。
會議強調,要高舉好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面旗幟,大力推動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質量發展,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機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爭當重要科技領域領跑者、新興前沿交叉領域開拓者,努力打造全球創新版圖中的重要一極。要集中打造重點片區,強化產業空間保障,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打造成為深圳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科技體制改革先行區、新興產業聚集區、開放創新引領區及創新創業生態區,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強有力支撐。
會議傳達了全省安全生產工作緊急視頻會議精神,對我市安全生產工作作出進一步部署。會議強調,要全面落實中央、省有關工作要求,深刻吸取江蘇G25長深高速特別重大交通事故教訓,警鍾長鳴、舉一反三,切實防範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加強大型活動和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管控,繼續做好交通、消防、食品、葯品、生產等各領域安全監管工作,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迎大慶,切實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安全有序穩定的環境。
會議還審議了其他事項。

⑵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的第八章

核心區建設
第六十一條 為發揮創新資源優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帶動示範區整體發展,根據自主創新資源分布狀況,在示範區設立核心區,具體范圍由市人民政府確定。
第六十二條 市人民政府支持產學研用創新體系建設、科技成果研發、轉化和股權激勵、科技金融改革、科技經費改革、新型產業組織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政府采購、工商管理、社會組織管理等體制機制創新的政策和措施在核心區先行先試。
第六十三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通過劃分管理許可權、簡化管理程序、直接委託等方式,推進核心區行政審批改革。核心區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統一辦理、聯合辦理、集中辦理等方式,優化審批流程,減化審批環節。
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減少執法層次、適當下移執法重心的原則,推進核心區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核心區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承擔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的行政執法權。
第六十四條 核心區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和核心區的實際需要,研究制定和實施有利於組織和個人在核心區創新創業的政策和措施。
第六十五條 核心區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通過規劃實施、環境建設、業態調整等方式,推動核心區的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的統籌配置,吸引創新要素在核心區聚集,建設高端產業集群。

⑶ 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著力推進協同創新,完善開放式創新體系

(十六)探索有深圳特色的協同創新模式。鼓勵跨部門、跨區域、跨領域協作,促進創新要素有序流動。構建多渠道、多形式、網路化的協同格局,促進創新要素廣泛聚集。加速創新要素聚合、裂變,促進創新資源高效利用。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資結合,各類創新資源充分發揮協同效能的創新模式。
(十七)加強區域創新合作。分層次推進深莞惠、泛珠三角和更大區域的合作。利用特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優勢、良好的創新環境和強大的產業化能力,在區域協作中強化深圳的區域創新中心地位。支持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強與市外相關機構的合作,發揮新理念、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對區域創新的促進作用,構建功能互補、分工合理的區域創新體系,形成創新協作的區域格局。
(十八)全力推進深港科技合作。不斷創新深港合作機制,促進香港金融、商貿、信息、教育、人才、科研等優勢與深圳創新創業環境有機融合,深入推進「深港創新圈」建設,努力拓展合作新領域、新方式、新內容。強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對科技和產業創新的促進作用,發展科技服務業和信息服務業,探索深港技術和創新成果跨境轉移轉化的新機制。
(十九)擴展國際科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圍繞深圳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中心,全力推進科技創新的國際合作。支持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承擔和組織國際重大科技合作項目。鼓勵國外大學、科研機構、跨國公司等來深設立研發機構,搭建聯合研究平台,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來深創新創業。鼓勵本土科技企業走出去,參與全球競爭。開展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的國際科技合作,提升城市國際科技地位和核心競爭力。

⑷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介紹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在推進自主創新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先行先試、探索經驗、做出示範的區域。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部指出,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對於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面將發揮重要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

⑸ 五年鑄就中原創新發展之核

5年前,這里是一片朝氣蓬勃的希望之地;今天,在這片創新熱土上培育、集聚了全省60%的國家級創新平台、61%的高新技術企業、50%的創新型龍頭企業、2/3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和80%以上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歷經5年雕琢磨礪,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下簡稱「鄭洛新自創區」)已成為引領全省創新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科技部發布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0》顯示,河南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提升至第17位,達到近年來最高位次。這一成績背後,鄭洛新自創區引領帶動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作用至關重要。
5年來,鄭洛新自創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強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試,不斷強化有效政策供給,多方協同推進創新引領型企業、平台、人才、機構和科技金融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先行先試」勇開新路
「加快推進自創區建設30條意見」、「促進自創區高質量發展20條措施」、《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等先行先試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完善,累計為企業等創新主體減稅204億元,引導企業研發投入616億元……持續釋放的「政策紅利」,推動自創區核心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取得突破,為全省改革創新蹚出了一條條新路子,得到了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創新磁場」匯聚能量
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等一批「國字型大小」創新平台先後落地;智能感測器、智能裝備和生物醫葯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平台加速建設……各類創新資源匯流成河,推動了15個自創區產業集群專項順利實施,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一批優勢特色創新型產業集群已初步培育形成。
「創新接力」只爭朝夕
在全國169家高新區中,鄭州高新區排名進入20強,居第17位;洛陽高新區居第37位;新鄉高新區3年提升26個位次,居第66位……鄭洛新自創區建設持續邁上新台階,創新發展實力持續提升,各項創新指標領跑全省。
5年建設,讓鄭洛新自創區化蛹成蝶,以豐碩成果為黨的百年華誕獻禮:截至2020年,鄭洛新三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3883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數量達7823家,分別佔全省的61.3%和66.2%;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29件,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2倍;技術合同成交額達306.8億元,佔全省的79.8%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7.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
以鄭洛新自創區建設為抓手,河南正在加速駛入依靠創新驅動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⑹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一共批復多少個

1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上海張江、深圳、江蘇蘇南、天津、湖南長株潭、成都高新區、西安高新區、杭州、珠三角、河南鄭洛新、山東半島、遼寧沈大。

⑺ 技術信息中的商業秘密都包括哪些

「技術信息」指企業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信息和經驗做出的技術方案,包括以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或者其他形式的載體所表現的設計、工藝、數據、配方、訣竅、程序等形式。「技術信息中的商業秘密」指技術秘密,技術秘密應當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價值性、先進性、秘密性,技術秘密主要包括:技術設計、應用試驗、工藝流程、設計圖紙、試驗方式和試驗記錄、產品配方、技術訣竅、產品模型、計算機源程序、關鍵數據等。來源: (1)《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國家稅務局、北京市地方稅務局關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技術秘密鑒定辦法(試行)》(2)《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2009修正)》(3)《廣東省技術秘密保護條例》(4)《浙江省技術秘密保護辦法》詳情咨詢本同律師事務所

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深圳。

深圳成為先行區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機會。對於在深圳的普通工作者來說,也會帶來一定的新的就業方向和新的產業就業機會。如果把握住也是可以實現自己的進步的。當然,也意味著深圳將進一步繁榮。

建設先行示範區的四大中心體系包括:

1、提升金融總部集聚區功能,著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

2、提升深港創新融合發展引擎功能,著力打造更具輻射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3、提升人文高地功能,著力打造更具軟實力的「文化教育中心」。

4、提升城市會客廳功能,著力打造更具影響力的「服務交流中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發展目標:

到2025年,深圳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典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到本世紀中葉,深圳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先進城市之林,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

⑼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的發展歷程

中關村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電子一條街(1983年1月——1988年4月)
1980年10月23日,此前曾兩次到美國矽谷參考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春先與6名科技人員一起,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支持下,成立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這一舉動拉開了科技人員面向市場、自主創業的序幕。1984年前後,中關村地區有了一批「下海」經商的科技人員,他們通過創辦民營科技企業的方式,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途徑。到1987年,以「兩通兩海」(即四通公司、信通公司、科海公司、京海公司)為代表的近百家科技企業聚集在自白石橋起沿白頤路(今中關村大街)向北至成府路和中關村路至海淀路一帶、東至學院路,形成大寫的英文字母「F」型地區,被人們稱為「電子一條街」。
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時期(1988年5月——1999年5月)
1988年5月10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例》,並規定,以中關村地區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區劃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的政策區范圍。5月20日,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例》,由此,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正式成立。1994年4月,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將豐台園、昌平園納入實驗區政策區范圍。1999年1月,經國家科委批准,試驗區區域再次調整,將電子城、亦庄園納入實驗區政策區范圍。從此,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形成「一區五園」的空間格局。
中關村科技園區時期(1999年6月——2009年2月)
1999年6月5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原則同意北京市政府和科技部《關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請示》中關於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意見和關於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發展規劃。8月10日,北京市政府發出通知,決定將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管理委員會更名為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2006年1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告第五批通過審批的20家國家級開發區(2006年第3號)。調整後的中關村科技園區總面積為23252.29公頃,包括海淀園、豐台園、昌平園、德勝園(含雍和園)、電子城(含健翔園)、亦庄園(包括通州光機電一體化園區和通州環保園區、石景山園、大興生物醫葯產業基地等,形成了「一區十園」的空間格局)。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時期(2009年3月——至今)
2009年3月13日,國務院《關於同意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批復》發布,明確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新定位是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目標是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該條例明確規定:「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由海淀園、豐台園、昌平園、電子城、亦庄園、德勝園、石景山園、雍和園、通州園、大興生物醫葯產業基地以及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批准劃定的其他區域等多園構成。」

⑽ 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搶抓產業發展新機遇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力量突破互聯網、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創意、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關鍵共性技術,圍繞產業需求部署創新鏈,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以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為重點,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基於數字技術的先進製造業。加強創新支撐服務體系建設,發展研發服務、信息服務、創業服務、技術交易、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轉化等高技術服務業,培育新業態。
(十一)積極優化產業組織形態。引進和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總部,建立健全企業總部引進、支持和服務體系。進一步強化行業龍頭企業創新帶動作用,鼓勵優勢企業並購重組,形成以大企業為龍頭的專業化創新協作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鏈。創新研發組織形態,提升研發整體競爭力。建設若干專業特色鮮明、服務功能完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打造一批產業鏈關聯效應明顯的集聚區。加強創新創業基地、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設,提升園區專業化服務能力,培育和壯大創新主體,搶占科技產業發展制高點。
(十二)不斷拓展科技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空間。統籌規劃,優化空間布局,通過盤活土地存量、差別地價政策、建設主體多元化、供地供房並舉、分割出讓等措施,完善管理機制,強化空間保障,支持科技創新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熱點內容
合同法關於合同有失 發布:2025-02-08 05:36:27 瀏覽:433
司法考試怎麼繳費 發布:2025-02-08 05:21:06 瀏覽:906
刑法評判 發布:2025-02-08 05:16:56 瀏覽:881
改革開放四十年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08 05:05:21 瀏覽:681
合同法糾紛涉及到家人嗎 發布:2025-02-08 04:54:10 瀏覽:102
世俗道德 發布:2025-02-08 04:52:35 瀏覽:96
民事訴訟法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的規定 發布:2025-02-08 04:44:01 瀏覽:802
軍事情報條例 發布:2025-02-08 04:29:39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關於賠償物質損失的條款 發布:2025-02-08 04:01:54 瀏覽:958
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 發布:2025-02-08 04:01:16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