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最新勞動監察條例

最新勞動監察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02 23:49:27

⑴ 關於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若干規定

法律分析:《關於實施若干規定》已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9次部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全文共四十八條。

法律依據:根據《關於實施若干規定》第一條規定:為了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范勞動保障監察行為,制定本規定。《關於實施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及所屬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以下簡稱勞動保障法律)的情況進行監察,適用本規定;對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進行勞動保障監察,依照本規定執行;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情況進行勞動保障監察,根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職責,依照本規定執行。

⑵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法律分析:《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是為貫徹實施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范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法律制定。

法律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一條 為了貫徹實施勞動和社會保障(以下稱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范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⑶ 勞動保障監察職責主要內容

法律分析: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

(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三)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

法律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

(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三)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

第十一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下列事項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一)用人單位制定內部勞動保障規章制度的情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

(三)用人單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情況;

(四)用人單位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的情況;

(五)用人單位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六)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

(七)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八)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遵守國家有關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的規定的情況;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察事項。

第十二條 勞動保障監察員依法履行勞動保障監察職責,受法律保護。勞動保障監察員應當忠於職守,秉公執法,勤政廉潔,保守秘密。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勞動保障監察員的違法違紀行為,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有關機關檢舉、控告。

⑷ 街道辦事處有權勞動監察嗎

街道辦事處沒有勞動監察的權利,只有勞動監察部門才有勞動監察的權利,街道辦事處可以將事情反映到勞動監察部門,由勞動監察部門處理。

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其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

勞動監察的其他情況簡介。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三條對用人單位的勞動保障監察,由用人單位用工所在地的縣級或者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上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調查處理下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的案件。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勞動保障監察管轄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指定管轄。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政府網——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⑸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用人單位上年度無用工人員未做勞動年審可以酌情處理嗎

用人單位會被罰款,而且無法通過年度的質量認證審核和安全標准化審核。勞動年檢是勞動行政部門的監察機構對所轄區域里的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情況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監督檢查。
勞動保障是指以保護勞動者的基本權益所採取的一切措施和行為的總和。勞動保障制度的目的就是以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為目的的,這是區別於其他對勞動關系調整的法律制度。勞動保障的內容是主體的獨立人格、法律地位和物質利益。主體的獨立人格是獲得法律地位的前提,而獨立的法律地位又是實現物質利益的前提。勞動保障首先要確立和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獨立人格和法律地位。勞動保障執法年審審驗證需要提交以下資料,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登記證書原件;審驗報表、用人單位報審人員的身份證;上年度勞動保障執法年審手冊和審驗證;招用工錄用登記名冊,招用外籍或台港澳人員的出示外國人就業證、台港澳人員就業證,聘用離退休人員的出示離退休證、聘書,聘用兼職或外單位在冊人員的出示原用人單位相關證明及聘書;勞動用工登記證、職工名冊、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登記表、集體合同;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社會保險費繳費憑證。
(5)最新勞動監察條例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⑹ 勞動監察條例實施細則的釋義

法律分析:實施條例的細則目的是為了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范勞動保障監察行為,才制定了本規定。勞動保障監察,是指法定的專門機關代表國家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的檢查、處理、處罰等一系列監督活動。勞動保障監察即過去所稱的勞動監察,國外亦稱勞動監察。它作為一種國家干預責任,是維護勞動者權益的重要的強制性手段,目前廣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採用。勞動法是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更要組成部分。勞動法以規范勞動關系為對象,以保護勞動者為主旨,通過行政監督,規范勞動法律制度,推進勞動標準的實施。
法律依據:《關於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若干規定》
第一條 為了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范勞動保障監察行為,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及所屬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以下簡稱勞動保障法律)的情況進行監察,適用本規定;對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進行勞動保障監察,依照本規定執行;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情況進行勞動保障監察,根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職責,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條 勞動保障監察遵循公正、公開、高效、便民的原則。實施勞動保障行政處罰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接受社會監督。
第四條 勞動保障監察實行迴避制度。

⑺ 勞動保障監察實行什麼制度

勞動保障監察實行迴避制度。
勞動保障監察是勞動保障行政機關依法對有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勞動者或其他社會組織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和糾正違法行為,並對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行政處理或行政處罰的行政執法活動。
勞動保障監察的基本屬性如下:
1、法定性,勞動保障監察的規則都是直接由法律規定的。勞動保障監察的主體必須嚴格依據法律進行監察執法活動;
2、行政性,勞動保障監察是行使行政權力的具體行政行為,被監察主體對其做出的行政處理決定或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請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3、專門性,勞動保障監察是由法定的專門機關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的監督檢查;
4、強制性,勞動保障監察是代表政府實施的,具有國家強制力,被監察主體不得拒絕。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三條 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支持、協助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
第四條 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委託符合監察執法條件的組織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受委託實施勞動保障監察的組織中的勞動保障監察員應當經過相應的考核或者考試錄用。
勞動保障監察證件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監制。
第九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
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其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對舉報屬實,為查處重大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提供主要線索和證據的舉報人,給予獎勵。

⑻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是為貫徹實施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范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法律制定。經2004年10月26日國務院第68次常務會議通過,由國務院於2004年11月1日發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一條 為了貫徹實施勞動和社會保障(以下稱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范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進行勞動保障監察,適用本條例。

對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進行勞動保障監察,依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條 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支持、協助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

第四條 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委託符合監察執法條件的組織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受委託實施勞動保障監察的組織中的勞動保障監察員應當經過相應的考核或者考試錄用。

勞動保障監察證件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監制。

第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勞動保障監察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熱點內容
合同法關於合同有失 發布:2025-02-08 05:36:27 瀏覽:433
司法考試怎麼繳費 發布:2025-02-08 05:21:06 瀏覽:906
刑法評判 發布:2025-02-08 05:16:56 瀏覽:881
改革開放四十年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08 05:05:21 瀏覽:681
合同法糾紛涉及到家人嗎 發布:2025-02-08 04:54:10 瀏覽:102
世俗道德 發布:2025-02-08 04:52:35 瀏覽:96
民事訴訟法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的規定 發布:2025-02-08 04:44:01 瀏覽:802
軍事情報條例 發布:2025-02-08 04:29:39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關於賠償物質損失的條款 發布:2025-02-08 04:01:54 瀏覽:958
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 發布:2025-02-08 04:01:16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