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風景名勝區法規建設

風景名勝區法規建設

發布時間: 2022-05-03 17:38:55

A. 浙江省風景名勝區條例的第四章 建 設

第二十二條 風景名勝區內的各項建設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風景名勝區內建築物、構築物的選址、布局及其造型、風格、色調、高度、體量等,應當與周圍景物和環境相協調,並避免對主要景觀造成觀賞障礙和游覽線路阻斷。
第二十三條 風景名勝區內不得設立各類開發區。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內不得新建、擴建賓館、酒店、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以及其他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建築物、構築物;已經建設的建築物、構築物,應當按照規劃要求逐步遷出。
第二十四條 風景名勝區及其外圍保護地帶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的工業生產設施。
風景名勝區及其外圍保護地帶不得建設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的集中貯存、處置設施或者場所,不得建設垃圾填埋場。
第二十五條 風景名勝區內應當嚴格控制新建住宅。風景名勝區內農村居民申請新建住宅的,應當在規劃確定的居住區內依法建設。
風景名勝區內規劃確定需要拆除的已建住宅,不得翻建、改建、擴建,但可以進行修繕。無法通過修繕保障使用安全的,應當在規劃確定的居住區內優先安排住宅建設。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通過資金扶持、居住條件改善等措施引導居民遷入規劃確定的居住區。
第二十六條 風景名勝區內的建設項目,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後,依照本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規劃、用地、環境影響評價等審批手續。
第二十七條 風景名勝區內的重大建設項目,依照城鄉規劃法、《浙江省城鄉規劃條例》的規定需要取得選址意見書的,選址意見書由省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核發。省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核發選址意見書前,應當徵求建設項目所在地的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意見。
風景名勝區內的重大建設項目,依照城鄉規劃法、《浙江省城鄉規劃條例》的規定不需要取得選址意見書的,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出規劃條件或者核定規劃要求前,應當將擬提出的規劃條件或者擬核定的規劃要求報省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核准。
依照國務院《風景名勝區條例》的規定需要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核准選址方案的索道、纜車等重大建設工程,省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依照本條前兩款規定核發選址意見書或者核准規劃條件、規劃要求前,應當將選址方案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核准。
第二十八條 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編制范圍內的建設項目,應當按照城鄉規劃法、《浙江省城鄉規劃條例》規定的程序,依據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風景名勝區內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編制范圍外的建設項目,應當依照城鄉規劃法、《浙江省城鄉規劃條例》的規定,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風景名勝區內重大建設項目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前,應當將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報省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徵求意見。
第二十九條 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編制范圍內的臨時建設,應當嚴格控制。確需臨時建設的,應當按照城鄉規劃法、《浙江省城鄉規劃條例》規定的城市、鎮規劃區內臨時建設的許可條件和程序,辦理臨時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或者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三十條 風景名勝區內建設項目規劃許可內容的變更、建設工程竣工規劃核實、房屋用途變更管理、臨時建築用途管理等依照城鄉規劃法、《浙江省城鄉規劃條例》的規定執行。

B. 風景名勝區的規定

2006年9月國務院公布的《風景名勝區條例》規定:
「國家對風景名勝區實行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
「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置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和統一管理工作。」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風景名勝資源的義務,並有權制止、檢舉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行為。」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明確,禁止以各種名義和方式變相旅遊,禁止違反規定到風景名勝區舉辦會議和活動。

C. 山東省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的第五章 建 設

第二十六條 在風景名勝區從事各項建設活動,必須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進行。
第二十七條 在風景名勝區不得開辦工礦企業,不得建設鐵路、站場、倉庫、醫院等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的設施;在一、二、三級保護區內不得建設各類開發區、度假區。
風景名勝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應當對原有建築物進行清理整頓,對不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要求的建築物限期拆除或者外遷。
第二十八條 在風景名勝區從事新建、改建和擴建等項目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按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申領風景名勝區建設選址審批書,並按照程序辦理有關計劃、旅遊、土地使用、文物保護等審批手續。
第二十九條 除國家另有規定外,申領風景名勝區建設選址審批書,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查同意後,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一級保護區內建設項目的建設選址審批書,由省人民政府審定;
(二)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二級保護區內所有建設項目和三級保護區內的重大建設項目、以及省級風景名勝區一級保護區內的所有建設項目和二級保護區內的重大建設項目的建設選址審批書,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三)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級保護區內的其他建設項目和四級保護區內的建設項目、省級風景名勝區二級保護區內的其他建設項目和三級保護區內的所有建設項目、以及市、縣級風景名勝區一級保護區內的所有建設項目的建設選址審批書,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審定,並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部門備案;
(四)屬市、縣級風景名勝區其他建設項目的建設選址審批書,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定。
第三十條 前條規定的重大建設項目包括:
(一)專用公路、索道、纜車、水庫、廣播電視和通信設施;
(二)總建築面積超過三千平方米或者佔地面積超過二千平方米的建設項目;
(三)設置風景名勝區徽志的標志建築;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建設項目。
第三十一條 嚴禁在風景名勝區規劃批准前或者違反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建設索道、纜車等重大建設項目。
第三十二條 風景名勝區建設項目的設計任務,由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承擔;建設項目的設計方案,必須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建設項目的設計布局、高度、體量、造型和色彩等,必須保持風景名勝區原有特色,並與周圍景觀和環境相協調。
第三十三條 風景名勝區建設項目的施工任務,由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承擔。
施工場地應當文明整齊,不得亂堆亂放。位於游覽區內的施工場地應當設立圍欄,確保游覽安全。
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後,施工單位應當清理施工場地,並由建設單位負責恢復植被。

D. 風景名勝區條例的文件解讀

國務院對1985年6月頒布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現行條例)作了全面修訂,新的《風景名勝區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將於2006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了准確理解新條例的立法精神,記者采訪了國務院法制辦的負責人。問:為什麼要對現行條例進行修訂?答:風景名勝資源是極其珍貴的自然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切實保護好這些資源,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課題。我國風景名勝資源豐富,長期以來,黨和政府對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十分重視。現行條例對加強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現行條例的一些規定已經不能適應風景名勝區管理工作的需要,實踐中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風景名勝區規劃制度不完善,風景名勝區規劃的編制、修改工作滯後,規劃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規劃權威性不夠,隨意變更規劃的現象仍然存在。對風景名勝區的保護措施不力,許多地方對風景名勝資源重開發、輕保護,沒有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系,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現象還很嚴重。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設置比較混亂,政企不分,權責不清。風景名勝區門票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的收取、使用制度不完善,使風景名勝區保護難以形成良性循環,影響了風景名勝區保護目標的實現。法律責任規定得過於原則,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夠,可操作性不強,給執法工作帶來困難。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有必要在總結風景名勝區管理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現行條例進行修訂。新條例共7章52條,主要規定了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保護、利用與管理等內容。問: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的設立作了哪些規定?答:為了科學、合理地設立風景名勝區,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維護風景名勝區內有關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的設立主要作了以下規定:一是,明確了風景名勝區的概念、設立原則和分級。風景名勝區,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游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設立風景名勝區,應當有利於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並分別規定了申請設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條件和程序。二是,明確了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的關系。新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不得重合或者交叉;已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重合或者交叉的,風景名勝區規劃與自然保護區規劃應當相協調。三是,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的人民政府應當在報請審批前,與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充分協商。因設立風景名勝區對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政府或者政府部門修改風景名勝區規劃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問: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的規劃作了哪些規定?答:風景名勝區規劃是做好風景名勝區工作的前提,是風景名勝區保護、利用和管理的重要依據,為了規范風景名勝區規劃的編制、審批和修改,解決當前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規劃作了以下規定:一是,規定風景名勝區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並規定了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應當包含的具體內容。二是,明確了風景名勝區規劃的編制、審批機關和許可權。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詳細規劃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審批;省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詳細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審批。三是,進一步規范了風景名勝區規劃的具體編製程序。為了提高風景名勝區規劃編制的質量,保證其科學性和合理性,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並按照經審定的風景名勝區范圍、性質和保護目標,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編制。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公眾和專家的意見,並在必要時進行聽證,報送審批的材料中應當包括社會各界的意見和意見採納的情況以及未予採納的理由。風景名勝區規劃經批准後,應當向社會公布,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查閱。四是,明確了風景名勝區規劃的地位,強化了規劃的權威性,並明確了修改程序。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不得擅自修改。確需對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中的風景名勝區范圍、性質、保護目標、生態資源保護措施、重大建設項目布局、開發利用強度以及風景名勝區的功能結構、空間布局、遊客容量進行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對其他內容進行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備案。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確需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問:新條例對正確處理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的關系,作了哪些規定?答:為了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保護,進一步處理好風景名勝資源保護與利用的關系,新條例明確了風景名勝區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即國家對風景名勝區實行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並從以下方面作了規定:一是,要求對風景名勝區內的景觀和自然環境實行嚴格保護,不得破壞或者隨意改變。在風景名勝區內禁止進行修建儲存危險物品的設施和開荒、開礦等活動,並對設置、張貼廣告,舉辦大型游樂活動等行為作出了嚴格限定。禁止違反風景名勝區規劃,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在核心景區內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已經建設的,應當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逐步遷出。二是,明確規定了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建設活動,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後,依法辦理審批手續;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修建纜車、索道等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的選址方案應當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核准。明確規定了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並與景觀相協調,不得建設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的設施。三是,要求風景名勝區內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依照國家有關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的規定執行。風景名勝區內涉及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和文物保護以及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還應當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問: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作了哪些規定?答: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是風景名勝區內各類活動的管理主體。為了進一步規范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更好地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新條例明確了設立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主體及管理機構的職責。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置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和統一管理工作。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實現政企職能分開,切實履行好管理職能。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得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不得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風景名勝區內的交通、服務等項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通過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企業。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與經營企業簽訂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問: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的門票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作了哪些規定?答:為了規范風景名勝區門票和資源有償使用費的收取和使用,新條例明確了風景名勝區門票的出售單位及門票價格確定的原則。進入風景名勝區的門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出售。門票價格依照有關價格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風景名勝區內交通、服務等項目的經營企業,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問:新條例對違反風景名勝區管理的違法行為規定了什麼樣的法律責任?答:為了切實加強對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有效制止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違法行為,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內的有關違法行為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一是,加重了對嚴重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對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山、採石、開礦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在核心景區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等行為,規定了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或者限期拆除,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0萬元至100萬元罰款的處罰。二是,區分違法行為的不同主體,對單位違法行為和個人違法行為分別規定了法律責任。對未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禁止范圍以外的建設活動的單位,規定了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處20萬元至50萬元罰款的處罰;對實施的上述違法行為的個人,也規定了相應的處罰。三是,對批准實施有關違法行為的地方人民政府以及有關主管部門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規定了相應的行政責任,並在刑事責任方面與刑法作了銜接。四是,把行政處罰與承擔民事責任相結合。在對侵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的財產的違法行為規定行政處罰的同時,要求違法者承擔民事責任,以增加其違法成本。

E. 風景名勝區策劃中管理利用和管理有哪些明確規定

風景名勝區策劃中管理利用和管理有哪些明確規定?我在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的網站上看到是這樣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作出了相關的規定:第三十二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的特點,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開展健康有益的游覽觀光和文化娛樂活動,普及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第三十三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規劃,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改善交通、服務設施和游覽條件。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置風景名勝區標志和路標、安全警示等標牌。第三十四條風景名勝區內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依照國家有關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的規定執行。風景名勝區內涉及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和文物保護以及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還應當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第三十五條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實施情況、資源保護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評估。對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糾正、處理。第三十六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強安全管理,保障游覽安全,並督促風景名勝區內的經營單位接受有關部門依據法律、法規進行的監督檢查。禁止超過允許容量接納遊客和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區域開展游覽活動。第三十七條進入風景名勝區的門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出售。門票價格依照有關價格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風景名勝區內的交通、服務等項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者。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經營者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第三十八條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第三十九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得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不得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風景名勝區策劃:綠維創景】

F. 山東省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的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風景名勝區規劃、建設和管理,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保護、建設和其他管理。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區,是指風景名勝資源比較集中、自然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和游覽條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定命名、劃定范圍,供人們游覽、觀賞、休閑和進行科學文化教育活動的區域。
第四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必須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堅持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
第五條 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的風景名勝區工作,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工作;跨行政區域的風景名勝區的建設規劃,由其共同的上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
計劃、文物、旅遊、宗教、公安、林業、環保、國土資源、物價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共同做好風景名勝區管理工作。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設立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按照本條例規定和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具體負責風景名勝區管理工作。
設在風景名勝區的所有單位,必須服從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統一管理,並接受其上級主管部門領導或者業務指導。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風景名勝區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加大對風景名勝區保護、規劃和建設等方面的投入。
第八條 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資源共享、設施共用、環境共保的原則,對風景名勝區進行統籌規劃,科學管理。

G. 風景名勝區條例的文件全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保護、利用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區,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游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
第三條
國家對風景名勝區實行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
第四條
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置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和統一管理工作。
第五條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風景名勝資源的義務,並有權制止、檢舉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行為。 第七條
設立風景名勝區,應當有利於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
新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不得重合或者交叉;已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重合或者交叉的,風景名勝區規劃與自然保護區規劃應當相協調。
第八條
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能夠反映重要自然變化過程和重大歷史文化發展過程,基本處於自然狀態或者保持歷史原貌,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具有區域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
第九條
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應當提交包含下列內容的有關材料:
(一)風景名勝資源的基本狀況;
(二)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范圍以及核心景區的范圍;
(三)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性質和保護目標;
(四)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游覽條件;
(五)與擬設立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協商的內容和結果。
第十條
設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林業主管部門、文物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組織論證,提出審查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公布。
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由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組織論證,提出審查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一條
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的人民政府應當在報請審批前,與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充分協商。
因設立風景名勝區對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第十二條
起施行。
第十三條
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編制,應當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區域協調發展和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服從保護的原則,突出風景名勝資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
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風景資源評價;
(二)生態資源保護措施、重大建設項目布局、開發利用強度;
(三)風景名勝區的功能結構和空間布局;
(四)禁止開發和限制開發的范圍;
(五)風景名勝區的遊客容量;
(六)有關專項規劃。
第十四條
風景名勝區應當自設立之日起2年內編制完成總體規劃。總體規劃的規劃期一般為20年。
第十五條
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應當根據核心景區和其他景區的不同要求編制,確定基礎設施、旅遊設施、文化設施等建設項目的選址、布局與規模,並明確建設用地范圍和規劃設計條件。
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
第十六條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第十七條
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
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按照經審定的風景名勝區范圍、性質和保護目標,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編制。
第十八條
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公眾和專家的意見;必要時,應當進行聽證。
風景名勝區規劃報送審批的材料應當包括社會各界的意見以及意見採納的情況和未予採納的理由。
第十九條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後,報國務院審批。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審批。
第二十條
省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省級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審批。
第二十一條
風景名勝區規劃經批准後,應當向社會公布,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查閱。
風景名勝區內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服從規劃管理。
風景名勝區規劃未經批準的,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各類建設活動。
第二十二條
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不得擅自修改。確需對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中的風景名勝區范圍、性質、保護目標、生態資源保護措施、重大建設項目布局、開發利用強度以及風景名勝區的功能結構、空間布局、遊客容量進行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對其他內容進行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備案。
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確需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
政府或者政府部門修改風景名勝區規劃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第二十三條
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規劃期屆滿前2年,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組織專家對規劃進行評估,作出是否重新編制規劃的決定。在新規劃批准前,原規劃繼續有效。 第二十四條
風景名勝區內的景觀和自然環境,應當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嚴格保護,不得破壞或者隨意改變。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的各項管理制度。
風景名勝區內的居民和游覽者應當保護風景名勝區的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和各項設施。
第二十五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對風景名勝區內的重要景觀進行調查、鑒定,並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
第二十六條
在風景名勝區內禁止進行下列活動:
(一)開山、採石、開礦、開荒、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動;
(二)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
(三)在景物或者設施上刻劃、塗污;
(四)亂扔垃圾。
第二十七條
禁止違反風景名勝區規劃,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在核心景區內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已經建設的,應當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逐步遷出。
第二十八條
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范圍以外的建設活動,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修建纜車、索道等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的選址方案應當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核准。
第二十九條
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下列活動,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報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一)設置、張貼商業廣告;
(二)舉辦大型游樂等活動;
(三)改變水資源、水環境自然狀態的活動;
(四)其他影響生態和景觀的活動。
第三十條
風景名勝區內的建設項目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並與景觀相協調,不得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
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建設活動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並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周圍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資源和地形地貌。
第三十一條
國家建立風景名勝區管理信息系統,對風景名勝區規劃實施和資源保護情況進行動態監測。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每年向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報送風景名勝區規劃實施和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保護的情況;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將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保護的情況,及時抄送國務院有關部門。 第三十二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的特點,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開展健康有益的游覽觀光和文化娛樂活動,普及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
第三十三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規劃,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改善交通、服務設施和游覽條件。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置風景名勝區標志和路標、安全警示等標牌。
第三十四條
風景名勝區內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依照國家有關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涉及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和文物保護以及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還應當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實施情況、資源保護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評估。對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糾正、處理。
第三十六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強安全管理,保障游覽安全,並督促風景名勝區內的經營單位接受有關部門依據法律、法規進行的監督檢查。
禁止超過允許容量接納遊客和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區域開展游覽活動。
第三十七條
進入風景名勝區的門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出售。門票價格依照有關價格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的交通、服務等項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者。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經營者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第三十八條
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九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得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不得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或者限期拆除,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山、採石、開礦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的;
(二)在風景名勝區內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的;
(三)在核心景區內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的。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實施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禁止范圍以外的建設活動,未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對個人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修建纜車、索道等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的選址方案未經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核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核發選址意見書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個人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荒、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在景物、設施上刻劃、塗污或者在風景名勝區內亂扔垃圾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處50元的罰款;刻劃、塗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下列活動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設置、張貼商業廣告的;
(二)舉辦大型游樂等活動的;
(三)改變水資源、水環境自然狀態的活動的;
(四)其他影響生態和景觀的活動。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對周圍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資源和地形地貌造成破壞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恢復原狀或者採取有效措施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施工。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風景名勝區規劃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立各類開發區的;
(二)風景名勝區自設立之日起未在2年內編制完成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
(三)選擇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的;
(四)風景名勝區規劃批准前批准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建設活動的;
(五)擅自修改風景名勝區規劃的;
(六)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其他行為。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立該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過允許容量接納遊客或者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區域開展游覽活動的;
(二)未設置風景名勝區標志和路標、安全警示等標牌的;
(三)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的;
(四)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的;
(五)允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的;
(六)審核同意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不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的建設活動的;
(七)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第四十九條
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一款、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違法行為,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有關部門已經予以處罰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再處罰。
第五十條
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一款、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違法行為,侵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的財產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
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責令限期拆除在風景名勝區內違法建設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立即停止建設活動,自行拆除;對繼續進行建設的,作出責令限期拆除決定的機關有權制止。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對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責令限期拆除決定的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第五十二條
本條例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1985年6月7日國務院發布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H. 兩違整治是哪兩違第十三條規定

摘要 「兩違」即「違法用地違法建設」,指的是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行為,具體包括:

熱點內容
經濟法稅收試題答案 發布:2025-02-08 02:26:36 瀏覽:237
民法典的法治 發布:2025-02-08 02:17:37 瀏覽:688
廣東省生育保險條例2016 發布:2025-02-08 02:13:09 瀏覽:848
2016婚姻法第三者怎麼處理 發布:2025-02-08 02:05:07 瀏覽:524
江蘇省法律援助基金會 發布:2025-02-08 01:50:53 瀏覽:255
合同法債權規定 發布:2025-02-08 01:47:23 瀏覽:453
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 發布:2025-02-08 01:06:26 瀏覽:654
檔案法規檔案政策 發布:2025-02-08 00:26:39 瀏覽:335
道德經都 發布:2025-02-08 00:20:03 瀏覽:489
民事訴訟法判決給錢沒錢 發布:2025-02-08 00:04:29 瀏覽: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