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檢測站規章制度
1. 四川省超限檢測站人員配置
即:每站配備治超人員不少於25名,每班配備的正式執法人員不少於2名。超載超限卸貨處理點視情編員,每班配備人員不少於4名。
人員配置。車輛超載超限檢測站及卸貨處理點實行聯合執勤一站式查處機制,由公安交警、交通路政、運政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各站(點)要明確指定負責人,實行24小時執勤和「4班3運轉」工作模式。超載超限檢測站人員配置按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關於印發四川省公路治超檢測站管理考核辦法的通知》(交路路政函〔2012〕237號)明確的ii類超限檢測站人員要求配置。即:每站配備治超人員不少於25名,每班配備的正式執法人員不少於2名。超載超限卸貨處理點視情編員,每班配備人員不少於4名,其中交通民警不少於2名,交通路政不少於1名、運政不少於1名。
2. 忘記過超限站怎麼處罰
忘記過超限站對行為人不會進行拘留但是會被處罰。如果在超限站不進站進行檢測的車輛將會被監控系統抓拍進行處罰,具體的處罰內容需要根據相關交管部門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會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法律分析】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內容可知,對於車輛是需要進行超載檢測的,因此可知在高速路口或者規定的地方是有相應的超限檢測站點的,關於車輛的所有人、駕駛人以及其他人員如果採取故意堵塞公路超限檢測站的通行車道或者強行通過公路超限檢測站等等方式來擾亂超限檢測秩序的,又或者採取短途駁載等方式逃避超限檢測的,需要由公路管理機構強制對其進行拖離或者扣留行為人車輛,治超站查超限運輸車會根據其超載的情形進行相應的處罰,沒有超過1000千克的,對其予以警告;超過1000千克的,每超1000千克會罰款500元,最高不可以超過3萬元;如果構成違反治安管理的相應行為的話,將會依法對其給予治安管理相應處罰;如果行為人構成犯罪的話,將會依法追究行為人的相關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第三十九條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有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以設立固定超限檢測站點,配備必要的設備和人員。固定超限檢測站點應當規范執法,並公布監督電話。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固定超限檢測站點的管理。
《公路超限檢測站管理辦法》第四十條車輛所有人、駕駛人及其他人員採取故意堵塞公路超限檢測站通行車道、強行通過公路超限檢測站等方式擾亂超限檢測秩序,或者採取短途駁載等方式逃避超限檢測的,由公路管理機構強制拖離或者扣留車輛,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 武袁公路有沒有超限檢測
有
公路超限檢測站作為公路管理機構的派出機構,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執行關車輛超限治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四)監督當事人對超限運輸車輛採取卸載、分裝等消除違法狀態的改正措施;
(五)收集、整理、上報有關檢測、執法等數據和動態信息;
(六)管理、維護公路超限檢測站的設施、設備和信息系統;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4. 一類治超站的管理規定
《公路超限檢測站管理辦法》(交通運輸部令2011年第7號)對治超檢測站的建設、管理、運行作了細致的規定。作為交通行政執法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有效治理超限超載的重要載體和現代化手段,對全國超限超載車輛監控網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為加強治理車輛超限超載檢測站(以下簡稱「治超檢測站」)管理,規范治理車輛超限超載(以下簡稱「治超」)行為,形成全國性超限超載車輛監控網路,建立長效治超機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5]30號)等法律規范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結合全國治理車輛超限超載的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5. 如何舉報超限檢測站
可以到超限的行政部去申訴。公路超限檢測站是交通系統的路政管理執法站點,歸各地的路政管理局(分局)管理,即原來的路政監理所,現與原征稽隊伍合並作為公路管理機構的派出機構,負責路超限檢測站的建設、運行等具體監督管理工作,由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在經批準的公路管理經費預算中統籌安排公路超限檢測站的建設和運行經費,並實行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或者挪用。
(5)超限檢測站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一、公路超限檢測站的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車輛超限治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制定公路超限檢測站的各項管理制度;
(三)依法對在公路上行駛的車輛進行超限檢測,認定、查處和糾正違法行為;
(四)監督當事人對超限運輸車輛採取卸載、分裝等消除違法狀態的改正措施;
(五)收集、整理、上報有關檢測、執法等數據和動態信息;
(六)管理、維護公路超限檢測站的設施、設備和信息系統;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二、限檢測站按照布局和作用,分為Ⅰ類檢測站和Ⅱ類檢測站:
Ⅰ類檢測站主要用於監控國道或者省道的省界入口、多條國道或者省道的交匯點、跨省貨物運輸的主通道等全國性公路網的重要路段和節點;
Ⅱ類檢測站主要用於監控港口碼頭、廠礦等貨物集散地、貨運站的主要出入路段以及省內貨物運輸的主通道等區域性公路網的重要路段和節點。
公路超限檢測站的設置,應當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總量控制、適時調整的原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提出方案,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Ⅰ類檢測站的設置還應當符合交通運輸部有關超限檢測站的規劃。
6. 4.2高欄用過超限站嗎
4.2高欄不用過超限站。
按照2015年交通法的規定,4.2米藍牌貨運車輛不再實行貨運資格證,而且4.2米藍牌貨運車輛不用再進入超限站進行檢測各地交通管理部門應嚴格按照國家法律進行實施,只要4.2米貨車沒有交通違法行為,不用再進超限站。
管理規定
《公路超限檢測站管理辦法》對治超檢測站的建設、管理、運行作了細致的規定。作為交通行政執法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有效治理超限超載的重要載體和現代化手段,對全國超限超載車輛監控網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為加強治理車輛超限超載檢測站管理,規范治理車輛超限超載行為,形成全國性超限超載車輛監控網路,建立長效治超機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
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法律規范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結合全國治理車輛超限超載的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7. 4米2貨車沒進超限站怎麼辦
如果在超限站不進站進行檢測的貨車將會被監控系統抓拍處罰,具體的處罰要根據相關交管部門處理。
《公路超限檢測站管理辦法》第四十條車輛所有人、駕駛人及其他人員採取故意堵塞公路超限檢測站通行車道、強行通過公路超限檢測站等方式擾亂超限檢測秩序,或者採取短途駁載等方式逃避超限檢測的,由公路管理機構強制拖離或者扣留車輛,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有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以設立固定超限檢測站點,配備必要的設備和人員。固定超限檢測站點應當規范執法,並公布監督電話。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固定超限檢測站點的管理。「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30號)規定:「加強監控網路建設。結合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建設一批標准化、規范化且通過計量檢定的超限超載檢測站,逐步形成全國性超限超載車輛監控網路,對超限超載車輛實行長期、有效的監控檢測。「
《國家九部委關於印發全國車輛超限超載長效治理實施意見的通知》(交公路發596號)規定:「建立健全路面治超監控網路。加強治超檢測站點規范化建設,在全國建設一批標識統一、設施完備、管理規范、信息共享的治超檢測站點和治超信息管理系統,完善全國治超路面監控網路。「
8. 內蒙古自治區公路車輛超限超載運輸檢測站管理辦法
內蒙古自治區治理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治理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行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公路安全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自治區行政區域內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的治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超限運輸,是指貨物運輸車輛載物超過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准規定的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准,在公路上行駛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超載運輸,是指貨物運輸車輛載物超過核定載質量,在公路上行駛的行為。
第三條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應當堅持政府領導、部門協作、標本兼治、長效治理的原則。
第四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本行政區域內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聯席會議和行政執法聯動制度,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
第五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六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所屬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公路管理機構(以下簡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公路管理機構)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
發展改革、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安全生產監督、經濟和信息化、監察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治理的相關工作。
第七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應當建立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信息系統,對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違法行為進行登記、抄告、處理和公示。
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舉報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違法行為。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及時調查處理。
第二章源頭治理
第九條生產、改裝貨物運輸車輛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車輛外廓尺寸、軸荷、質量限值等機動車安全技術標准。禁止銷售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貨物運輸車輛。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拼裝貨物運輸車輛或者擅自改變貨物運輸車輛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徵。
第十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辦理車輛登記,應當當場查驗。對於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貨物運輸車輛,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予以登記和發放號牌、車輛行駛證,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不得發放道路運輸證。
第十一條運輸不可解體物品需要改裝貨物運輸車輛的,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貨物運輸車輛生產企業按照規定的車型和技術參數進行改裝。
第十二條公安、交通運輸、質監、工商等部門應當及時查處從事或者使用非法拼裝、改裝貨物運輸車輛的行為。對檢查發現的非法改裝、拼裝貨物運輸車輛,應當依法責令貨物運輸車輛的單位或者貨物運輸車輛所有人自行拆解。
對駕駛非法改裝、拼裝外廓尺寸和主要承載構件貨物運輸車輛的駕駛人,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處罰;對從事非法改裝、拼裝貨物運輸車輛的企業,或者無營業執照從事非法拼裝、改裝貨物運輸車輛的企業,由工商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第十三條本辦法所稱貨物運輸源頭單位和個人(以下簡稱貨運源頭單位),是指依法從事礦產品、建材、機械等生產加工企業和貨運站場以及其他從事貨物運輸裝載、配載的經營者。
旗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依法取得行政許可並注冊登記的重點貨運源頭單位向社會公示。
第十四條貨運源頭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明確有關從業人員職責,建立並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二)配置符合標準的貨物稱重、計量、監控設備;
(三)對貨物裝載、計重、開票等有關從業人員進行培訓;
(四)對貨物運輸車輛駕駛人員出示的車輛行駛證、道路運輸證和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進行登記;
(五)建立健全貨運源頭單位治理超限超載登記、統計制度和檔案,並按照規定向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報送相關信息;
(六)接受執法人員實施的監督檢查,為巡查和進駐人員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並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
第十五條貨運源頭單位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為沒有號牌或者車輛行駛證、道路運輸證的貨物運輸車輛裝載、配載貨物;
(二)為未出示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的駕駛人員駕駛的貨物運輸車輛裝載、配載貨物;
(三)為擅自改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徵的貨物運輸車輛裝載、配載貨物;
(四)不按照規定裝載、配載貨物;
(五)擅自放行超限超載貨物運輸車輛;
(六)為超限超載的貨物運輸車輛提供虛假裝載、配載證明。
第十六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通過進駐或者巡查等方式,對重點貨運源頭單位實施監督管理。
對貨運源頭單位集中的區域,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貨運源頭單位主要出入口實施定點監管應當經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七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涉及其他部門職責范圍的違法行為,應當及時移送有關部門,並定期將貨運源頭單位違法案件移送相關部門的情況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
第十八條貨運源頭單位的生產、經營許可機關,注冊登記機關或者主管部門應當協助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做好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對其移送的案件依法查處,並將查處結果及時抄告移送案件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
第十九條貨運源頭單位所在地的蘇木鄉鎮人民政府應當配合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做好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源頭治理工作。
第三章路面治理
第二十條貨物運輸車輛載物應當符合國家有關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准,嚴禁違法超限運輸。
第二十一條貨物運輸車輛載物應當符合核定的載質量,嚴禁超載運輸。
第二十二條旗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蘇木鄉鎮人民政府可以根據保護鄉道、村道的需要,在鄉道、村道的出入口設置必要的限高、限寬設施,但是不得影響消防和衛生急救等應急通行需要,不得向通行車輛收費。
第二十三條貨物運輸車輛載運不可解體物品,車貨總體的外廓尺寸或者總質量超過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的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准,確需在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行駛的,貨物運輸經營者應當依法經公路管理機構審批,取得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
公路超限運輸影響交通安全的,公路管理機構在審批超限運輸申請時,應當徵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意見。
經批准進行超限運輸的貨物運輸車輛,應當隨車攜帶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按照指定的時間、路線和速度行駛,並懸掛明顯標志。
禁止租借、轉讓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禁止使用偽造、變造的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
第二十四條固定超限檢測站點的設置應當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臨時超限檢測站點的設置應當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治理超限運輸工作的主管機構批准。
第二十五條新建、改建公路時,應當將固定超限檢測站點作為公路附屬設施的組成部分,與公路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運行。
第二十六條固定或者臨時超限檢測站點的建設應當按照統一的規范進行,其建設規模、檢測設備和執法人員配備應當與貨物運輸車輛流量相適應。
固定超限檢測站點應當為相關執法人員提供必要的日常辦公場所。
第二十七條固定超限檢測站點應當在顯著位置公示批准機關、行政執法人員、監督電話、超限超載認定標准、超限超載檢測程序和行政處罰標准等信息。
第二十八條固定超限檢測站點應當根據貨物運輸車輛的流量,合理設置貨物運輸車輛檢測通道、車輛引道和配建相應規模的停車區、卸載區,不得因檢測車輛影響其它車輛的正常通行和交通安全。
第二十九條固定或者臨時超限檢測站點和流動稽查使用的計量器具應當依法定期進行檢定;未定期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的計量器具,其檢測數據不得作為卸載、行政處罰的依據。
第三十條公路管理機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可以在實行計重收費的車輛通行費收費站對超限超載貨物運輸車輛進行處理。
第三十一條經檢測認定為超限的貨物運輸車輛,運輸可解體物品的,公路管理機構應當責令承運人採取卸載、分裝等改正措施。
經檢測認定為超限的貨物運輸車輛,運輸不可解體物品且未辦理超限運輸許可手續的,公路管理機構應當責令承運人停止違法行為,並告知其到有關部門辦理超限運輸許可手續。
經檢測未超限超載的貨物運輸車輛,公路管理機構應當立即放行。
第三十二條超限超載貨物運輸車輛需要協助卸載或者保管貨物的,應當支付必要的勞務或者保管等費用,其收費標准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價格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承運人應當在3日內對卸載的貨物進行處置;逾期不處置的,由公路管理機構依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十三條公路管理機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涉嫌超限超載運輸的貨物運輸車輛,應當依法經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檢測方可認定。禁止通過目測的方式認定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
貨物運輸車輛駕駛人應當按照超限超載檢測指示標志或者公路管理機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執法人員的指揮接受超限超載檢測,不得故意堵塞通行車道、強行沖卡或者以其他方式擾亂檢測秩序,不得採取短途駁載等方式逃避檢測。
第三十四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開展路面治理聯合執法。
公路管理機構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治理超限超載監控網路,對貨物運輸車輛進行超限超載檢查。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已經作出具體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六條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第(二)、(五)項規定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並處以1000元罰款。
第三十七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第(一)、(三)、(四)、(五)、(六)項規定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並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按照每輛次處以1000元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行政執法部門實施行政處罰取得的罰款,應當全部上繳國庫,實行罰繳分離、收支兩條線管理。
第三十九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公路管理機構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貨物運輸車輛辦理注冊登記和發放號牌、車輛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道路運輸證的;
(二)違反規定為超限貨物運輸車輛辦理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的;
(三)違反規定放行超限超載貨物運輸車輛的;
(四)違法扣留貨物運輸車輛或者使用依法扣留的貨物運輸車輛;
(五)接到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未及時組織核查,並依法處理的;
(六)其他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行為。
第五章附則
第四十條本辦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實施。
9. 公路上的超限檢測點都是做什麼的呢
公路超限檢測站作為公路管理機構的派出機構,其主要職責是:(一)宣傳、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車輛超限治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二)制定公路超限檢測站的各項管理制度;(三)依法對在公路上行駛的車輛進行超限檢測,認定、查處和糾正違法行為;(四)監督當事人對超限運輸車輛採取卸載、分裝等消除違法狀態的改正措施;(五)收集、整理、上報有關檢測、執法等數據和動態信息;(六)管理、維護公路超限檢測站的設施、設備和信息系統;(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公路上的超限檢測點都是做什麼的呢
10. 超限檢測站允許磅的誤差是百分之多少
1/3較大稱重的允許誤差為1e。
地磅誤差范圍國家標準是對行業的規范,而精準度不同,地磅秤的價格也會有所差異性。其實想要了解好誤差情況,可以按照一些基礎方法來進行檢測。
因為地磅誤差范圍國家標准也都是有不同稱重,重量的情況劃分,所以誤差也不能一概而論。按照國家標准來講,少於1千克的誤差必須為零而50公斤的誤差要在50克以內,如果是150公斤以上的稱重,那麼允許誤差是在100克,所以可以根據這樣的一個標准來確定好地磅秤是否合格。
治理超限職責
經省人民政府批准,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以設立固定超限檢測站。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以根據需要,在高速公路入口處設置有稱重檢測設備的超限運輸勸返站。
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鄉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在縣道、鄉道設置明顯的限載、限高、限寬、限長警示標志,在鄉道出入口或者主要節點設置必要的限高、限寬設施,但是不得影響消防和衛生急救等應急通行,不得向通行車輛收費。
公安機關應當依據治理超限職責,與公路路政管理機構建立健全路面執法協作和聯合治理超限工作機制,在固定超限檢測站設立警務室,維護固定超限檢測站的交通和治安秩序。
貨運車輛應當按照超限檢測指示標志或者公路路政管理人員的指揮接受超限檢測,承運人應當出示道路運輸證、從業資格證、駕駛證、機動車行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