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殯葬條例i

殯葬條例i

發布時間: 2022-05-03 21:22:03

⑴ 殯葬的管理條例

(1997年7月11日國務院第60次常務會議通過1997年7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25號發布)
目 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殯葬設施管理
第三章遺體處理和喪事活動管理
第四章殯葬設備和殯葬用品管理
第五章罰則
第六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第三條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第四條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
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備案。
第五條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國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佔或者少佔土地的方式處理骨灰。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實行火葬的具體規劃,將新建和改造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基本建設計劃。
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墓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
第六條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自願改革喪葬習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殯葬工作規劃和殯葬需要,提出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公墓、殯儀服務站等殯葬設施的數量、布局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
第八條建設殯儀館、火葬場,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提出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建設殯儀服務站、骨灰堂,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批;建設公墓,經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利用外資建設殯葬設施,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審批。
農村為村民設置公益性墓地,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第十條禁止在下列地區建造墳墓:
(一)耕地、林地;
(二)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區;
(三)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
(四)鐵路、公路主幹線兩側。
前款規定區域內現有的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應當限期遷移或者深埋,不留墳頭。
第十一條嚴格限制公墓墓穴佔地面積和使用年限。按照規劃允許土葬或者允許埋葬骨灰的,埋葬遺體或者埋葬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和使用年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節約土地、不佔耕地的原則規定。
第十二條殯葬服務單位應當加強對殯葬服務設施的管理,更新、改造陳舊的火化設備,防止污染環境。
殯儀服務人員應當遵守操作規程和職業道德,實行規范化的文明服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財物。 第十三條遺體處理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運輸遺體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確保衛生,防止污染環境;
(二)火化遺體必須憑公安機關或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醫療機構出具的死亡證明。
第十四條辦理喪事活動,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十五條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禁止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 第十六條火化機、運屍車、屍體冷藏櫃等殯葬設備,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禁止製造、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葬設備。
第十七條禁止製造、銷售封建迷信的喪葬用品。禁止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出售棺材等土葬用品。 第十八條未經批准,擅自興建殯葬設施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建設、土地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取締,責令恢復原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十九條墓穴佔地面積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條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強制執行。
第二十一條辦理喪事活動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由民政部門予以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製造、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葬設備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製造、銷售,可以並處製造、銷售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製造、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沒收,可以並處製造、銷售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三條殯儀服務人員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財物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退賠;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85年2月8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殯葬管理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⑵ 殯葬有什麼新規定

法律分析:一,凡是購買墓地必須有火化證明。

二, 墓地不是永久,20年一個周期。

三, 殯儀館國家所有,任何人不得承包.

四,不滿足火化條件可以土葬。

法律依據:《殯葬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第三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第四條 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

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備案。

第五條 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國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佔或者少佔土地的方式處理骨灰。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實行火葬的具體規劃,將新建和改造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基本建設計劃。

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墓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

第六條 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自願改革喪葬習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⑶ 國務院1997,225號令《殯葬管理條列》

你可以在網路搜下嘛!不過我可以復制給你:
殯葬管理條例
(1997年7月11國務院第六十次常務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促進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 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 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第三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工作。縣 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 管理工作。
第四條 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 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 葬。
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 市人民政府劃定,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國務院 民政部門備案。
第五條 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國家提倡以骨灰寄存 的方式以及其他不佔或者少佔土地的方式處理骨灰。縣 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實行 火葬的具體規劃,將新建和改造殯儀館、骨灰堂納入城 鄉建設規劃和基本建設計劃。
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和設立的市、自 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墓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
第六條 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自願改革喪葬 習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章 殯葬設施管理
第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 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殯葬工作規劃和殯葬需要,提出殯 儀館、火葬場、骨灰堂、公墓、殯儀館服務站等殯葬設 施的數量、布局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
第八條 建設殯儀館、火葬場,由縣級人民政府和 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提出方案,報本 級人民政府審批,建設殯儀館服務站、骨灰堂,由縣級 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批 ;建設公墓,經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 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 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利用外資建設殯葬設施、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 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審批。
農村為村民設置公益性墓地,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 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第十條 禁止在下列地區建造墳墓;
(一)耕地、林地;
(二)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區;
(三)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
(四)鐵路、公路主幹線兩側。
前款規定區域內現有的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 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應當限期遷 移或者深埋,不留墳頭。
第十一條 嚴格限制公墓墓穴佔地面積和使用年限 。按照規劃允許土葬或者允許埋葬骨灰的,埋葬遺體或 者埋葬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使用年限,由省、自治區、 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節約土地、不佔耕在的原則規定。
第十二條 殯葬服務單位應當加強對殯葬服務設施 的管理,更新、改造陳舊的火化設備,防止污染環境。
殯儀服務人員應當遵守操作規程和職業道德,實行 規范化的文明服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財物。
第三章 遺體處理和喪事活動管理
第十三條 遺體處理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運輸遺體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確保衛 生、防止污染環境;
(二)火化遺體必須憑公安機關或者國務院衛生行 政部門規定的醫療機構出具的死亡證明。
第十四條 辦理喪事活動,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 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十五條 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禁止在公墓和農村 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
第四章 殯葬設備和殯葬用品管理
第十六條 火化機、運屍車、屍體冷藏櫃等殯葬設 備,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禁止製造、銷售不 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葬設備。
第十七條 禁止製造、銷售封建迷信的喪葬用品。 禁止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出售館材等土葬用品。
第五章 罰則
第十八條 未經批准,擅自興建殯葬設施的,由民 政部門會同建設、土地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取締,責令恢 復原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 以下的罰款。
第十九條 墓穴佔地面積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 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 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條 將應當火華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 農村的公益性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的 ,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強制執 行。
第二十一條 辦理喪事活動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 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由民政部門予以制止; 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 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 製造、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 葬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製造 、銷售,可以並處製造、銷售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 款。
製造、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門會同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沒收,可以並處製造、銷售金額 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三條 殯儀服務人員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財物 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退賠;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85年2月 8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殯葬管理的暫行規定》同 時廢止。

⑷ 殯葬管理條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殯葬管理條例》於1997年7月11日經國務院第60次常務會議通過,1997年7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25號發布;根據2012年1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28號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正。該《條例》分總則、殯葬設施管理、遺體處理和喪事活動管理、殯葬設備和殯葬用品管理、罰則、附則6章24條,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85年2月8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殯葬管理的暫行規定》予以廢止。

⑸ 殯葬管理條例2019第二十條有哪些內容

《殯葬管理條例》第二十條的主要內容如下: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 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 期改正。

⑹ 西安市殯葬條例

你好
西西安市人民政府發布的殯葬條例為以下幾條

第一條 為了加強殯葬管理,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國務院和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殯葬管理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市民政行政管理部門是全市殯葬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機關,市殯葬管理處負責本辦法的具體組織實施。公安、衛生、市容、交通、土地、工商、規劃、環境保護等部門應當協同民政行政管理部門做好有關殯葬管理工作。
第三條 縣行政區域內建設殯儀館、火葬場,由縣民政行政管理部門提出方案,報縣人民政府審批;區行政區域內建設殯儀館、火葬場,由市民政行政管理部門提出方案,報市人民政府審批。
縣行政區域內建設殯儀服務站、骨灰堂,由縣民政行政管理部門審批;區行政區域內建設殯儀服務站、骨灰堂,由市民政行政管理部門審批。
第四條 劃定碑林、新城、蓮湖、灞橋、雁塔、未央、閻良為我市火葬區(不包括灞橋區的狄寨鄉和洪慶鎮的硯灣村、岳家溝、車丈溝、孝義溝以東山原地區)。
設有火葬場的長安區、臨潼區、戶縣的火葬區由各區、縣人民政府根據本區、縣具體情況劃定。
凡未劃入火葬區的地區均為土葬區。但在土葬區內的國家幹部和全民所有制企事業單位的職工死亡後應就近實行火葬。
第五條 火葬地區的公民死亡後一律實行火葬,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借故土葬,更不得為土葬提供方便。禁止將火葬地區內死亡人員的遺體運往外地。
第六條 土葬地區要積極推行喪葬改革,各村民委員會應利用荒山瘠地建立集體公墓。禁止亂葬亂埋。擅自在公墓以外地區埋葬者,一經發現,由村民委員會責令喪主就地平毀。嚴禁按照族系建立戶族墳地。未建立公墓又無荒山瘠地可利用的地區,應實行平地深埋、不留墳頭的葬法。
為鼓勵土葬區農民死亡後實行火葬,從本辦法實施之日起土葬區農民死亡實行火葬的,運屍、殯殮、火化費均減收30%。
提倡農村集資興建骨灰堂。
第七條 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少數民族可按本民族習俗辦理喪事,實行土葬的應在公墓或有關部門指定的地點埋葬。自願火葬的,所在單位或當地人民政府應予支持,他人不得干涉。
第八條 華僑和港、澳、台胞及外國人的喪葬事宜,在不違背有關法律的前提下,本著尊重死者生前遺願的原則辦理,要求就地火葬者,殯葬行政管理部門應妥善處理,要求土葬的,由外事、僑務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出具身份證明,由鄉鎮人民政府按有關規定劃給墓地,合理收取用地補償費。
第九條 遺體火化前,殯葬服務部門必須檢查有關部門出具的死亡證明書,在醫院死亡的,由醫院出具證明;自殺、他殺、車禍、露屍、浮屍等非正常死亡的,由公安部門出具證明;因工傷事故死亡的,由其所在單位出具證明;現役軍人死亡的,由所在部隊團以上機關出具證明;居(村)民在家死亡的,由所在居(村)委會出具證明。
第十條 為保障環境衛生,嚴防病菌傳播,公民死亡後應在48小時(夏季24小時)內,由殯葬服務單位將屍體運送殯儀館,急性傳染病死亡者的遺體處理,有關部門和喪屬必須嚴密封閉,迅速運送火化。因故需要保存的遺體,必須在有冷凍設備的殯儀館存放,除特殊情況外,存放期限不得超過一個月,超過時限的遺體,殯儀館可對遺體進行火化。
第十一條 火葬區內,禁止在殯儀館以外的院落、道路、醫院、居民小區等公共場所搭棚設祭、焚燒祭品雜物和舉行治喪活動。禁止在殯儀活動中燃放鞭炮和沿途拋撒紙錢,禁止在殯儀活動中進行封建迷信及有礙市容觀瞻和交通秩序的活動。
第十二條 火葬地區內遺體運送業務由殯儀館承辦。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承攬遺體運送業務。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為火葬地區內的非法土葬提供車輛等交通工具。醫院不得擅自將死亡人員遺體交由非殯儀專用車運送。
第十三條 禁止在鐵路、公路、河流堤岸兩側以及名勝古跡,文物保護區、風景區、水庫周圍100米內埋葬屍體。上述區域內現有的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革命烈士墓、知名人士墓、華僑祖墳和具有歷史、藝術、科研價值的古墓外,應限期遷移或平毀。逾期未遷者,由殯葬行政管理部門督促有關部門就地平毀。
第十四條 殯葬用品實行專產專營制度,未經批准,不得生產和銷售。禁止生產銷售封建迷信喪葬用品,嚴禁在火葬區內出售紙扎品、棺木骨灰盒和刻制墓碑。
第十五條 經營性骨灰公墓由殯葬事業單位建立,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建立。
第十六條 建立公墓不得佔用耕地。墓穴佔地面積應嚴格控制;土葬改革區埋葬遺體不得超過3平方米;火葬區安葬單人骨灰不得超過1平方米;安葬多人骨灰不得超過3平方米。
第十七條 將火葬地區內應當火化的遺體進行土葬的,由民政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其家屬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強制改正。一切費用由死者家屬承擔,並處以200元以下罰款。對不按規定進行火葬的,有關單位不得發給喪葬補助費和撫恤金,已經發放的應限期收回。拒不收回的,對有關單位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
第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公安、民政行政管理部門可扣留其車輛,並處以200元以下罰款。
第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處以非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條 未經批准,擅自建設殯儀館、火葬場、殯儀服務站的,由民政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建設、土地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取締,責令恢復原狀,並處以非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一條 在火葬區內,非法經營紙扎品、棺木和碑石等殯葬用品和生產經營封建迷信殯葬用品者,由殯葬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取締。並處以非法所得3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
第二十二條 未經批准,擅自建立經營性骨灰公墓和骨灰堂的,由民政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建設、土地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取締,責令恢復原狀,並處以30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三條 在殯儀活動中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利用喪事從事封建迷信活動的,對當事人處以200元罰款。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予以處罰。
第二十四條 執行本辦法所處罰款,一律上繳市財政,罰款收據由財政部門統一制發。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六條 對拒絕、阻礙殯葬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或者侮辱、毆打殯葬管理工作人員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希望對你有幫助
謝謝

⑺ 國家喪葬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25號,《殯葬管理條例》已經1997年7月11日國務院第60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總理:李鵬1997年7月21日
摘自《人民日報》1997.8.6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行殯葬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第三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第四條 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
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備案。
第五條 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國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佔或者少佔土地的方式處理骨灰。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實行火葬的具體規劃,將新建和改造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基本建設計劃。
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墓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
第六條 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自願改革喪葬習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章 殯葬設施管理

第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殯葬工作規劃和殯葬需要,提出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公墓、殯儀服務站等殯葬設施的數量、布局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
第八條 建設殯儀館、火葬場,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提出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建設殯儀服務站、骨灰堂,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審批;建設公墓,經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利用外資建設殯葬設施,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審批。
農村為村民設置公益性墓地,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第十條 禁止在下列地區建造墳墓:
(一)耕地、林地;
(二)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區;
(三)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
(四)鐵路、公路主幹線兩側。
前款規定區域內現有的墳墓,除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應當限期遷移或者深埋,不留墳頭。
第十一條 嚴格限制公墓墓穴佔地面積和使用年限。按照規劃允許土葬或者允許埋葬骨灰的,埋葬遺體或者埋葬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和使用年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節約土地、不佔耕地的原則規定。
第十二條 殯葬服務單位應當加強對殯葬服務設施的管理、更新、改造陳舊的火化設備,防止污染環境。
殯儀服務人員應當遵守操作規程和職業道德,實行規范化服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財物。

第三章 遺體處理和喪事活動管理

第十三條 遺體處理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運輸遺體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確保衛生,防止污染環境;
(二)火化遺體必須憑公安機關或者國家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醫療機構出具的死亡證明。
第十四條 辦理喪事活動,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十五條 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禁止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

第四章 殯葬設備和殯葬用品管理

第十六條 火化機、運屍車、屍體冷藏等殯葬設備,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 標准。禁止製造、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葬設備。
第十七條 禁止製造、銷售封建迷信的喪葬用品。禁止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出售棺材等土葬用品。

第五章 罰則

第十八條 未經批准,擅自興建殯葬設施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建設、土地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取締,責令恢復原狀,沒收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十九條 墓穴佔地面積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條 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強制執行。
第二十一條 辦理喪事活動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由民政部門予以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 製造、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葬設備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製造、銷售,可以並處製造、銷售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製造、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沒收,可以並處製造、銷售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三條 殯儀服務人員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財物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退賠;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85年2月18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殯葬管理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⑻ 關於殯葬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 現在沒有這方面的專門法律,2012年12月3日民政部分布了《關於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指導意見(民發〔2012〕211號》

  2. 內容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

為切實保障群眾基本殯葬需求,提升殯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和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國發〔2012〕29號)和《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國發〔2012〕17號)要求,現就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重要意義

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為城鄉低收入群眾乃至全體社會成員身故後提供遺體接運、存放、火化、骨灰存放等基本殯葬服務,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民生工程。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各地陸續出台了一批以面向不同群眾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用為主要內容的惠民殯葬政策,不同程度地減輕了群眾喪葬負擔,增強了群眾參與殯葬改革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但是,惠民殯葬政策還存在覆蓋范圍窄、保障水平低、分布不平衡、實施方式單一等問題,特別是城鄉之間、不同群體之間殯葬服務救助保障水平差距較大,對於群眾主動進行葬式葬法改革的鼓勵性措施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參與殯葬改革的積極性,制約了殯葬改革的順利推行和殯葬事業的健康發展。


各地必須深刻認識到,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著力保障群眾基本殯葬需求是切實減輕群眾殯葬支出負擔、實現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民的重要途徑,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應有之義,是保護資源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要求,是深化殯葬改革、推動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內在動力。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加大資金投入,把實施惠民殯葬政策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舉措,全面推進,抓實抓好。


二、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滿足群眾殯葬需求、維護群眾殯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基本殯葬服務納入政府公共服務保障范圍,著力解決城鄉居民基本殯葬需求,大力支持綠色環保、生態節地、文明節儉的殯葬方式,加快建立健全保障基本、覆蓋城鄉、持續發展的殯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基本殯葬服務均等化。


(二)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加大供給。充分發揮政府在推行惠民殯葬政策中的主導作用,在明確各級政府殯葬公共服務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其加大殯葬公共服務供給和政策支持力度,按照統一與分級相結合的原則,統籌安排惠民殯葬政策配套資金,不斷增強惠民殯葬公共財政保障能力。


2.統籌城鄉,明確重點。統籌城鄉區域間殯葬公共服務供給,加大惠民殯葬政策向農村、貧困地區和城鄉低收入群體傾斜力度,重點解決好重點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城市「三無」人員等特殊困難群體的基本殯葬需求問題,有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3.保障基本,逐步增項。立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殯葬工作實際,合理確定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進度安排,優先保障遺體接運、存放、火化、骨灰存放等基本殯葬公共服務的供給,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惠民標准,豐富惠民形式。


4.提升服務,注重實效。要切實落實惠民殯葬政策措施,不斷加強殯葬公共服務機構設施和能力建設,完善與基本殯葬服務相配套的設施設備,規范惠民相關程序和辦理要求,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確保殯葬活動的全程救助落到實處。


(三)主要目標。保障群眾基本殯葬需求,鼓勵群眾主動參與殯葬改革,有效提高遺體火化和骨灰生態安葬水平,力爭到「十二五」末,在全國火葬區全面建立基本殯葬服務保障制度,基本實現殯葬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具體措施

(一)明確政策要求。各地要結合實際,科學制訂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工作方案和實施辦法,積極爭取以政府發文或協調相關部門聯合發文形式發布實施。要明確惠民具體項目、政策覆蓋人群、救助保障標准、資金來源渠道、申請條件程序等內容,盡可能簡化操作程序,減少結算環節,推行惠民項目減免「一站式」結算服務,確保便民、快捷、高效。要加強與優撫褒揚、社會救助、養老保險等制度的銜接,通過多種方式,對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低保對象、因病或非因公死亡參保人員的基本殯葬需求給予保障;對於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城市「三無」人員、無名屍體的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可按照當地標准實報實銷。


(二)堅持統籌推進。各地要遵循先易後難、先起步再提標的方法,有重點、有步驟、分層次地推動本地區惠民殯葬政策實施,逐步從重點救助對象擴大到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從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延展到獎補生態安葬方式。未出台惠民殯葬政策的地區要爭取於2012年年底之前將城鄉困難群眾基本殯葬需求納入保障范圍,列入地方財政預算。已經出台惠民殯葬政策的地區,要逐步擴大惠民范圍,增加服務項目,提高保障標准。要堅持遺體火化和骨灰生態安置並重,積極推動將樹葬、深埋、海撒等節地生態的骨灰安葬方式和土葬改革區群眾自願火化行為納入惠民政策覆蓋范圍,給予獎勵或補貼。要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研究制訂農村居民、流動人口、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的惠民殯葬政策,努力實現殯葬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完善激勵措施。各地要積極出台政策措施鼓勵推行惠民殯葬政策,建立惠民殯葬政策出台情況定期通報制度,並將政策實施情況納入當地殯葬改革目標責任考核,將考核情況與評選表彰、示範創建、等級評定等工作掛鉤。同時,通過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資助殯葬設施建設改造項目、殯葬相關規劃立項等途徑,優先扶持政策出台地區,鼓勵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出台惠民殯葬政策。


四、落實惠民殯葬政策的保障機制

(一)爭取公共投入。各地民政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支持,將殯葬救助保障等公共服務支出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建立健全殯葬公共服務投入和穩定增長機制。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劃要求,將保障群眾基本殯葬需求放在重要位置,爭取政府重點安排預算為城鄉基本生活困難家庭解決基本殯葬服務費用,並為採取骨灰撒散等生態安葬方式的身故者提供免費服務。要不斷加大與基本殯葬服務相配套的設施設備的更新改造力度,健全以遺體火化、骨灰存放及生態安葬為主的殯葬公共服務網路,保障惠民殯葬政策順利實施。


(二)明確職責分工。各地民政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協同配合,建立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作的惠民殯葬工作機制。要負責制訂惠民殯葬政策具體實施辦法,指導殯葬服務單位做好服務對象資格審查、費用結算、檔案管理等工作,不斷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要加強與財政部門的協調,將實施惠民殯葬政策所需資金納入年度預算,足額安排,定期結算,並隨火化人員數量增減和物價部門收費標准調整做出相應調整。


(三)加強宣傳引導。各地要著力抓好惠民殯葬政策的落實工作,切實加強惠民殯葬專項資金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公開透明。要建立健全惠民殯葬政策公開公示制度,利用宣傳單、服務卡、公示牆等多種形式,將惠民政策實施內容、惠及人群、減免報銷方式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主動向社會公開,擴大政策知曉度,不斷提高群眾參與殯葬改革的主動性。要充分發揮惠民殯葬政策的綜合社會效益,將其與實行火葬、推行生態殯葬、倡導移風易俗結合起來,加強政策宣傳,強化輿論引導,形成以惠民政策帶動遺體火化普及、節地生態安葬、喪事文明簡辦的效果,營造推動殯葬改革的良好氛圍。

⑼ 殯葬管理條例修訂內容

法律分析: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法律依據:《殯葬管理條例》 第二條: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第三條: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第四條: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

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備案。

⑽ 關於墳墓喪葬等法律規定有哪些湖南省有哪些規定

關於墳墓喪葬等的寬泛的規定散見於《民法通則》106條第二款、117條第二款或者《物權法》第36、37條,以及刑法的侮辱屍體罪。
專門性的規定,全國的有:殯葬管理條例(2012年修正本)、關於特殊墳墓處理問題的通知
民發[2000]93號。湖南全省的有:湖南省實施《殯葬管理條例》辦法。相關專門規定全文附後:
行政法規殯葬管理條例(2012年修正本)

(1997年7月11日國務院第60次常務會議通過1997年7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25號發布根據2012年1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28號公布自2013年1月1
日起施行的《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第三條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第四條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
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備案。
第五條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國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佔或者少佔土地的方式處理骨灰。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實行火葬的具體規

劃,將新建和改造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基本建設計劃。
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墓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
第六條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自願改革喪葬習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章殯葬設施管理
第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殯葬工作規劃和殯葬需要,提出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公墓、殯儀服務站等殯葬設施的數量、布局

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
第八條建設殯儀館、火葬場,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提出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建設殯儀服務站、骨灰堂,由縣級人民政
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批;建設公墓,經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利用外資建設殯葬設施,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審批。
農村為村民設置公益性墓地,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第十條禁止在下列地區建造墳墓:
(一)耕地、林地;
(二)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區;
(三)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
(四)鐵路、公路主幹線兩側。
前款規定區域內現有的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應當限期遷移或者深埋,不留墳頭。
第十一條嚴格限制公墓墓穴佔地面積和使用年限。按照規劃允許土葬或者允許埋葬骨灰的,埋葬遺體或者埋葬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和使用年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政府按照節約土地、不佔耕地的原則規定。
第十二條殯葬服務單位應當加強對殯葬服務設施的管理,更新、改造陳舊的火化設備,防止污染環境。
殯儀服務人員應當遵守操作規程和職業道德,實行規范化的文明服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財物。
第三章遺體處理和喪事活動管理
第十三條遺體處理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運輸遺體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確保衛生,防止污染環境;
(二)火化遺體必須憑公安機關或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醫療機構出具的死亡證明。
第十四條辦理喪事活動,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十五條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禁止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
第四章殯葬設備和殯葬用品管理
第十六條火化機、運屍車、屍體冷藏櫃等殯葬設備,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禁止製造、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葬設備。
第十七條禁止製造、銷售封建迷信的喪葬用品。禁止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出售棺材等土葬用品。
第五章罰則
第十八條未經批准,擅自興建殯葬設施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建設、土地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取締,責令恢復原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十九條墓穴佔地面積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條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第二十一條辦理喪事活動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由民政部門予以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製造、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葬設備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製造、銷售,可以並處製造、銷售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製造、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沒收,可以並處製造、銷售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三條殯儀服務人員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財物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退賠;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四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85年2月8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殯葬管理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關於特殊墳墓處理問題的通知民發[2000]9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僑辦、港澳辦、台辦、民(宗)委(廳、局)、文物局:
經研究決定,現就有關特殊墳墓處理問題通知如下:
一、對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區域內現有的革命烈士墓、知名人士墓和古墓,凡是被列入國家級、省級、市(縣)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和文物保

護單位的,應就地做好原基地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未被列入重點而散葬的烈士墓,經報請當地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可將遺骨火化,將骨灰安放或安葬在當地的烈士陵園或公墓;
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知名人士墓遷入當地公墓;已普查登記的古墓葬應予保留並加以保護,平整墳墓過程中,如發現文物應立即報告當地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國家保護文物
的有關法規妥善處理。二、對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區域內散葬的回民基地,原則上遷入當地的回民公墓。如沒有回民公墓,當地民族工作部門要協調建立回民公墓,在回民公
墓未建立前,按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第十條第二款規定辦理。三、對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區域內現有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墓地,原則上遷入當地的公墓(包括華僑公墓)。對一些重要的知名愛國人士、台灣重要上
層人士的墳墓以及重點僑務工作對象的祖墓,原則上予以保留,具體對象宜從嚴把握,必須由省僑辦和主管港澳事務的部門(對台胞)提出名單,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批准。對被保留的墳墓,1985年2月8日國務院《關於殯葬管理的暫行規定》發布後建造和修復的,超出面積、擴大規模的部分要予以清理。四、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台同胞的范圍要嚴格掌握,由省級有關主管部門負責認定。處理上述問題時,華僑,外籍華人、港澳台同胞的配偶、父母、祖父母等直系親屬可參
照對華僑、外籍化人、港澳台同胞的政策處理。
民政部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國務院港澳辦公室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國家文物局
二000年四月十七日

湖南省實施《殯葬管理條例》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根據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殯葬活動及其管理。

第三條
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殯葬改革工作的領導,把殯葬管理納入政府工作的目標管理,把殯葬事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把殯葬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列入當地城鄉建設規劃和基本建設計劃。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民政部門做好殯葬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和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協助做好本區域本單位的殯葬管理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對積極推行殯葬改革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七條
對違反《殯葬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行為,公民有權向民政、監察等部門檢舉、揭發,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
第二章火化與管理

第八條
實行火葬的地區由省人民政府劃定:
對劃定區域內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不具備火葬條件的鄉(鎮),由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經市、州人民政府審核,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可暫不實行火葬。
省人民政府沒有劃定實行火葬的地區和依照前款規定批準的暫不實行火葬的鄉(鎮)的公民死亡後可以土葬。

第九條
火葬區的公民死亡後,應當全部火化:
非火葬區的公民在火葬區區域內死亡的,應當火化。
非火葬區的公民死亡,生前遺囑火化或者表示要求實行火化的,應當遵照其意願火化,他人不得干涉。

第十條
死亡後應當火化的遺體應當就地或者就近火化;因特殊原因,需要將遺體運回死者生前居住地火化的,應當持死者生前居住地的縣(市、區)民政部門出具的證明,並經死亡地的縣(市、區)民政部門批准。

第十一條
按照本辦法規定必須火化的遺體,由死者生前所在單位或村(居)民委員會出具死亡證明後火化。但下列情況除外:
(一)在醫院(含其他醫療機構,下同)死亡的,喪主憑醫院出具的死亡通知書,及時通知殯儀館接運遺體,並辦理手續後火化。
(二)因交通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非正常死亡者遺體,由司法部門法醫鑒定後,通知喪主辦理手續後火化。
(三)無名、無主遺體,由公安部門法醫鑒定後,通知殯儀館接運、火化。
前款第(三)項所需的火化費用,由縣(市、區)財政列支。

第十二條
火葬區內的醫院應加強醫院太平間的管理,死亡者遺體運出醫院太平間時,應當及時告知民政部門,防止將遺體運出非法土葬。

第十三條
火葬區內的縣(市、區)應當建立火化殯儀館。
火化殯儀館的設施和設備建設,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

第十四條
殯儀館根據同喪主約定的時間、地點接運死者遺體,也可以由喪主自行運送遺體到殯儀館。
禁止前款規定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經營性的遺體運送等殯儀服務活動。

第十五條
殯儀館應當根據同喪主約定的日期火化遺體。遺體在殯儀館的保存期限一般不得超過7天,因特殊情況需要延期保存的,應當經民政等有關部門批准。
因患傳染病死亡的,醫院或者喪主應當及時報告衛生部門,並依照傳染病防治規定對遺體處理後火化。

第十六條
殯儀館應當嚴格遵守殯葬管理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殯儀服務收費項目和標准,加強內部管理,改善服務條件,確保服務質量。
殯儀服務人員應當遵守操作規程,實行規范、文明服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要、收受財物。

第十七條
按有關規定對應當發放喪葬費、撫恤費的,有關單位應當憑殯儀館出具的遺體火化證明辦理。
第三章骨灰處理與公墓管理

第十八條
骨灰可以由死者親屬保存,也可以寄存在骨灰堂,或者葬於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提倡不留骨灰或者骨灰深埋。
禁止將骨灰裝入棺木後再行土葬。

第十九條
經營性公墓一般以縣(市、區)為單位建立。公益性公墓一般以村為單位建立。
公墓的建立與管理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建造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

第二十條
嚴格控制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的墓穴佔地面積。
允許土葬的單人遺體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4平方米;多人的遺體合葬,每增加1人,可以增加用地2平方米。
安葬兩人以下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1平方米;安葬3人以上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2平方米。

第二十一條
墓穴的使用時間為20年。逾期繼續使用的,應當重新辦理使用手續;逾期未辦理手續的,作無主墓穴處理。
禁止建造永固性墓穴。禁止恢復和建造宗族墓地。禁止建造活人墓。

第二十二條
禁止倒賣炒賣、傳銷或變相傳銷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禁止跨市、州設立經營性公墓辦事機構。

第二十三條
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應當建立在荒山荒地等土地上。
禁止在鐵路、公路主幹道、通航河道兩側,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文物保護區、耕地、風景名勝區、住宅區和自然保護區內新建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或者其他墳墓。
前款區域范圍內已建的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研價值的墓地外,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進行清理,通知墓主在規定時間內遷移、深埋、不留墳頭。
第四章喪事活動管理

第二十四條
辦理喪事活動,應當遵守社會公德,不得妨礙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和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得污染環境。
城區公民死亡後,應當在殯儀館或者其他室內場所舉行弔唁活動。禁止佔道搭靈棚辦理喪事活動。禁止在出殯沿途燃放鞭炮和拋撒冥紙、冥鈔。

第二十五條
製造、銷售喪葬用品,必須經縣級以上民政部門審查同意後,到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領營業執照。
工商行政管理、民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喪葬用品製造和銷售的管理。製造、銷售喪葬用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民政部門的檢查和監督。

第二十六條
禁止製造、銷售冥鈔、紙人、紙馬、紙房及其他迷信喪葬用品。
禁止在實行火葬的地區製造、出售棺木等土葬用品。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將骨灰裝棺土葬的,由民政部門責令喪主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當地鄉鎮人民政府強制執行,所需費用由喪主承擔。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在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以外的地方建造墳墓;恢復和建造宗族墓地;建造永固性墓穴、活人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當事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強制平毀、遷移,所需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
(一)未經審批擅自開辦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的;
(二)公墓內超面積建造墓穴或者超標准樹立墓碑的;
(三)製造、銷售封建迷信喪葬用品或者在火葬區區域內製造、銷售土葬用品的。

第三十條
在殯儀活動中妨礙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進行封建迷信活動或者破壞殯葬設施;從事非法經營性殯儀服務活動;倒賣炒賣、傳銷或變相傳銷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的,由民政、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予以制止,並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處理。

第三十一條
阻礙民政、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部門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職工違反本辦法規定,除根據本辦法給予處罰外,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三條
民政部門、殯葬管理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殯葬管理中徇私舞弊、索賄受賄、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由有關部門按管理許可權對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四條
少數民族和宗教人士的殯葬活動國家另有規定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居民、華僑以及外國人的殯葬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1986年2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湖南省殯葬管理實施辦法》同時廢止。
第十六條
殯儀館應當嚴格遵守殯葬管理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殯儀服務收費項目和標准,加強內部管理,改善服務條件,確保服務質量。
殯儀服務人員應當遵守操作規程,實行規范、文明服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要、收受財物。

第十七條
按有關規定對應當發放喪葬費、撫恤費的,有關單位應當憑殯儀館出具的遺體火化證明辦理。
第三章骨灰處理與公墓管理

第十八條
骨灰可以由死者親屬保存,也可以寄存在骨灰堂,或者葬於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提倡不留骨灰或者骨灰深埋。
禁止將骨灰裝入棺木後再行土葬。

第十九條
經營性公墓一般以縣(市、區)為單位建立。公益性公墓一般以村為單位建立。
公墓的建立與管理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建造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

第二十條
嚴格控制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的墓穴佔地面積。
允許土葬的單人遺體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4平方米;多人的遺體合葬,每增加1人,可以增加用地2平方米。
安葬兩人以下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1平方米;安葬3人以上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2平方米。

第二十一條
墓穴的使用時間為20年。逾期繼續使用的,應當重新辦理使用手續;逾期未辦理手續的,作無主墓穴處理。
禁止建造永固性墓穴。禁止恢復和建造宗族墓地。禁止建造活人墓。

第二十二條
禁止倒賣炒賣、傳銷或變相傳銷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禁止跨市、州設立經營性公墓辦事機構。

第二十三條
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應當建立在荒山荒地等土地上。
禁止在鐵路、公路主幹道、通航河道兩側,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文物保護區、耕地、風景名勝區、住宅區和自然保護區內新建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或者其他墳墓。
前款區域范圍內已建的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研價值的墓地外,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進行清理,通知墓主在規定時間內遷移、深埋、不留墳頭。
第四章喪事活動管理

第二十四條
辦理喪事活動,應當遵守社會公德,不得妨礙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和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得污染環境。
城區公民死亡後,應當在殯儀館或者其他室內場所舉行弔唁活動。禁止佔道搭靈棚辦理喪事活動。禁止在出殯沿途燃放鞭炮和拋撒冥紙、冥鈔。

第二十五條
製造、銷售喪葬用品,必須經縣級以上民政部門審查同意後,到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領營業執照。
工商行政管理、民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喪葬用品製造和銷售的管理。製造、銷售喪葬用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民政部門的檢查和監督。

第二十六條
禁止製造、銷售冥鈔、紙人、紙馬、紙房及其他迷信喪葬用品。
禁止在實行火葬的地區製造、出售棺木等土葬用品。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將骨灰裝棺土葬的,由民政部門責令喪主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當地鄉鎮人民政府強制執行,所需費用由喪主承擔。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在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以外的地方建造墳墓;恢復和建造宗族墓地;建造永固性墓穴、活人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當事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強制平毀、遷移,所需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
(一)未經審批擅自開辦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的;
(二)公墓內超面積建造墓穴或者超標准樹立墓碑的;
(三)製造、銷售封建迷信喪葬用品或者在火葬區區域內製造、銷售土葬用品的。

第三十條
在殯儀活動中妨礙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進行封建迷信活動或者破壞殯葬設施;從事非法經營性殯儀服務活動;倒賣炒賣、傳銷或變相傳銷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的,由民政、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予以制止,並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處理。

第三十一條
阻礙民政、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部門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職工違反本辦法規定,除根據本辦法給予處罰外,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三條
民政部門、殯葬管理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殯葬管理中徇私舞弊、索賄受賄、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由有關部門按管理許可權對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四條
少數民族和宗教人士的殯葬活動國家另有規定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居民、華僑以及外國人的殯葬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1986年2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湖南省殯葬管理實施辦法》同時廢止。

熱點內容
江蘇省法律援助基金會 發布:2025-02-08 01:50:53 瀏覽:255
合同法債權規定 發布:2025-02-08 01:47:23 瀏覽:453
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 發布:2025-02-08 01:06:26 瀏覽:654
檔案法規檔案政策 發布:2025-02-08 00:26:39 瀏覽:335
道德經都 發布:2025-02-08 00:20:03 瀏覽:489
民事訴訟法判決給錢沒錢 發布:2025-02-08 00:04:29 瀏覽:767
二建法規編 發布:2025-02-08 00:03:48 瀏覽:359
法律援助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5-02-07 23:53:51 瀏覽:236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