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公務員條例53條

公務員條例53條

發布時間: 2022-05-03 23:08:48

1. 公務員法中的53條第9款說的濫用職權是指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釋義》
不得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在現代國家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再是國家管理的單純客體,而是權利的主體,其合法權益受到法律的保障。公務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既不得超越許可權,對其所擁有的裁量權也不得濫用,應當遵守平等原則、比例原則、信賴保護原則、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尊重與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尊重與保護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與其他合法權益。從中國實踐出發,公務員應特別注意不得有下列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產權益的行為:擅自製定收費、罰款項目,擴大收費范圍或提高標准,亂收費、亂罰款;無償佔用下屬單位和企業、事業單位的房屋、車輛、通訊工具、電腦等生活和辦公用品;利用職權購買和持有企業的內部職工股票,接受下屬單位和企業、事業單位贈送的信用卡;讓下屬單位和企業、事業單位出資或部分出資為自己安裝住宅電話,配備尋呼機、行動電話等;在下屬單位和企業、事業單位報銷應由個人支付的費用;讓下屬單位和企業、事業單位出資供子女上學;未經批准將國家行政機關的職能轉移到下屬或其他的經濟實體,搞有償服務;向下屬和職權范圍內的單位攤派各種費用,為本單位索要經濟贊助,亂攤派、亂集資;以各種名義向基層單位強行推銷部門自辦報刊及其他商品等等。

2. 公務員用親屬的名義開公司如何監管、舉報

公務員用親屬的名義開公司,可以直接向公務員所在的紀檢監察部門舉報。
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相關義務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於其職位特殊性,需單獨管理的,可增設其他職位類別。
是否屬於公務員,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1、依法履行公職;依法從事公務活動的人員,他不是為自己工作,也不是為某個私人的企業或者組織工作或者服務。這里所依的「法」,是廣義的「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憲法確定了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因此,政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以不同方式參與對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決策及實施的活動也是一種履行公職行為。
2、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僅以履行公職為標准,還不能作出明確的界定。有一些在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中工作的人員,他們從事的也是公務活動,但並未納入國家的行政編制序列,因而不能認定為公務員。必須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序列、履行公職的人員。對於「編制」一詞,實踐中有多種用法,除使用行政編制外,還有政法編制、國家編制、機關編制等。這里的「編制」系指各種納入國家編制管理機關管理的機構序列及人員,不僅限於行政機關編制。
3、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也就是由國家為他們提供工資、退休和福利等保障。公務員屬於國家財政供養的人員,但並不是財政供養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財政供養人員的很大一部分,如公立學校的老師、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等,雖然由國家負擔其工資福利,但不屬於公務員,因為他們不具備另外兩個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五十九條 公務員應當遵紀守法,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憲法權威、中國共產黨和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憲法、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
(二)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罷工;
(三)挑撥、破壞民族關系,參加民族分裂活動或者組織、利用宗教活動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四)不擔當,不作為,玩忽職守,貽誤工作;
(五)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
(六)對批評、申訴、控告、檢舉進行壓制或者打擊報復;
(七)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
(八)貪污賄賂,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九)違反財經紀律,浪費國家資財;
(十)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十一)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十二)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
(十三)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
(十四)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
(十五)違反有關規定參與禁止的網路傳播行為或者網路活動;
(十六)違反有關規定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十七)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
(十八)違紀違法的其他行為。

3. 公務員不得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等情況分析

《公務員法》的第九章「懲戒」部分,第53條規定,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等16種違法行為。

非領導成員公務員的定期考核採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先由個人按照職位職責和有關要求進行總結,主管領導在聽取群眾意見後,提出考核等次建議,由本機關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考核委員會確定考核等次。領導成員的考核由主管機關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3)公務員條例53條擴展閱讀

下列人員不得錄用為公務員:

(一)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的;

(三)被開除公職的;

(四)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

(五)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

4. 法》第五十三條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哪些行為

第五十三條 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
(二)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罷工;
(三)玩忽職守,貽誤工作;
(四)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
(五)壓制批評,打擊報復;
(六)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
(七)貪污、行賄、受賄,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八)違反財經紀律,浪費國家資財;
(九)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十)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十一)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
(十二)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
(十三)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
(十四)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十五)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
(十六)違反紀律的其他行為。

5. 如何理解公務員法第53條第14項

公務員法第53條規定: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第14項 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關於第14項所指的「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從立法本意來看,本條規定並不是禁止公務員的一切經濟行為,目的在於禁止公務員參與到營利性的經營活動中去,成為各種營利性經營活動的主體或者直接參與者,從而導致公權力被濫用。因此,只要公務員不參與經營,不擔任營利性組織職務,其合法的經濟行為是受法律保護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公務員可以以個人身份在證券市場上進行申購、購買股票等有價證券的活動,但是不準參與上市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以及在上市企業兼職。

6. 公務員法第五十三條規定

公務員法於2005年4月27日正式頒布,其中就有此規定。
《公務法》
第五十九條(十六)違反有關規定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7. 如何理解《公務員法》第五十三條(十四項)規定

法條原文是:
第五十三條 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
(十四)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所謂「營利性活動」,是指投資經商辦企業或在企業中持有明股、乾股或暗股。具體來說,就是不準個人或者借他人名義經商、辦企業、不準違反規定擁有非上市公司(企業)的股份或者證券、不準個人在國(境)外注冊公司或者投資入股。對於投資股票等證券市場,國家是有限制的放寬的,允許公務員進行證券投資,但必須符合相關規定。
不得兼任職務的意思是,不準違反規定在經濟實體、社會團體等單位中兼職或者兼職取酬,以及從事有償中介活動。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滿意的話還請採納。

8. 公務員可以擔任公司法人、股東、董事、監事嗎公司是私營有限公司的那種。

摘要 《公司法》第58條規定:「國家公務員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2005年修訂的新《公司法》雖然已經刪去了該規定,但是《公務員法》第53條規定:「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十四)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第42條:「公務員因工作需要在機關外兼職,應當經有關機關批准,並不得領取兼職報酬。」

9. 國家公務人員可以跟相關工作的人合作么

國家公務人員不可以跟相關工作的人合作。
根據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53條第(14)項之規定,公務員不得「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顯而易見,公務員不可以開公司。
《公務員法》第42條還規定:「公務員因工作需要在機關外兼職,應當經有關機關批准,並不得領取兼職報酬」。從立法精神上看,該條規定與上述規定並不矛盾。

10. 公務員受到何種處分的時候才是一定期限內不得晉升職務級別和工資檔次的

記過。

記過的處來分期是12個月自,也就是說這12個月內肯定不能被列為考察對象,那就不可能提職晉級。

由於處於處分期,根據《公務員考核規定(試行)》,記過是處分期間參加年度考核,只寫評語,不定等次,第二年也不能提拔。比如2018年3月12日被記過,2019年3月12日,處分解除。2019年年度考核是不定等次。2020年依然不能被列為考察對象,因為上一年度的考核結果不是稱職以上。

(10)公務員條例53條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二款就規定:黨員依法受到政務處分,行政處罰,應當追究黨紀責任的,黨組織可以根據生效的政務處分,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經核實後依照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

該款規定中的可以意味著紀委不是必須依據行政處罰認定的情況進行違紀認定,核實意味著對行政處罰類案件在進行黨紀責任追究時,紀委必須經過一定程序,對行政機關移送的相關材料進行認真審核,不能不經核實,直接照搬行政機關的認定,對黨員作出黨紀處分。

熱點內容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
思想道德文獻 發布:2025-02-07 23:19:44 瀏覽:87
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5-02-07 23:07:21 瀏覽:394
法學考研英語要求 發布:2025-02-07 22:53:53 瀏覽:308
山東司法廳長原廳長簡歷 發布:2025-02-07 22:48:32 瀏覽:643
婚姻法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解除 發布:2025-02-07 22:20:18 瀏覽:903
新婚姻法2020第三者財產 發布:2025-02-07 22:12:58 瀏覽:268
深圳消防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07 21:57:19 瀏覽:334
大學依法治國論文 發布:2025-02-07 21:43:59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