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公務員涉密法律法規

公務員涉密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5-04 01:03:53

『壹』 我國保密法律制度體系有哪些

我國保密法律制度體系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關於公民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和國家機構具體職能的規定,是全部保密法律制度的基本依據。
2、法律。保密法律主要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有關法律中涉及保密的法律條款,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專門的保密法律。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國家安全法,公務員法等法律中涉及國家秘密的條款,都屬於保密法律體系的重要內容。
4、保密法規,保密法規包括保密行政法觀和地方性保密法規。保密行政法規主要包括經國務院批准頒布的保密法實施條例
其他相關法律實施條例、辦法和細則中有關保密條款的規定。地方性保密法規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保密法實施細則,或在其他地方性法規中規定的保密管理制度等。
保密行政規章主要由國家保密行政主管部門、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保密規章、規范性文件,也包括其他規章中的保密條款和法律授權部門對保密法律規定的解釋。
國家保密標准,國家保密標準是經授權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制定、發布實施,在國家秘密信息的產生、處理、傳輸、存儲和載體銷毀的全過程中都應嚴格抗行的標准。國家保密標准適用於全國各行各業、各單位對國家秘密的保護工作,是特殊的強制性國家標准,是國家信息安全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司法解釋,最高司法機關在司法實踐中,對相關罪名的具體適用標准作出了詳細的司法解釋,對司法實踐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國際公約或政府間協定的相關規定。在國際交往中,根據國際公約的規定,應承擔公約義務的范圍內,政府也會承擔相關保守秘密的義務,這成為保密法律法規的另一重要法律淵源。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三條 國家秘密受法律保護。
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
任何危害國家秘密安全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第九條 下列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泄露後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
(一)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三)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秘密事項;
(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
(五)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
(六)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
(七)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其他秘密事項。

『貳』 為什麼要注重對公務員保密意識的培養和提升

因為國家秘密主要通過和存在於國家各級黨政機關,加強對公務員的保密教育,提高他們的保密意識和保密防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公務員的工作性質和環境決定了其職業生涯較長,這就要求對公務員的保密法制宣傳教育具有持續性。

1、要持續將保密法制宣傳教育納入公務員上崗培訓、任職培訓的內容,打出提前量,使公務員在職業生涯剛開始就牢固樹立保密意識。

2、要將保密法制宣傳教育經常化。公務員的保密教育必須與時俱進,要讓他們及時學習最新的保密法律法規和技能。同時,要做好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教育,讓教育對象切實認識到泄密的嚴重後果和危害。



公務員法對公務員保密責任的規定:

1、根據公務員法第十四條規定,公務員應當履行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義務。

2、根據公務員法第五十九條規定,公務員應當遵紀守法,不得有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的行為。

3、公務員因違紀違法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給予處分或者由監察機關依法給予政務處分;違紀違法行為情節輕微,經批評教育後改正的,可以免予處分。

4、公務員在涉及國家秘密等特殊職位任職或者離開上述職位不滿國家規定的脫密期限的,不得辭去公職。

5、公務員有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法律和公務員紀律,經教育仍無轉變,不適合繼續在機關工作,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予以辭退。

『叄』 公務員保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條例》對國家公務員保密義務和保密紀律的規定是非常原則的。國家公務員要真正履行好保密義務,必須通過接受保密教育,了解和掌握有關的保密法律、法規、規章,了解和掌握有關的保密知識,同時,還要自覺地把自己置於保密監督之中,接受保密檢查。根據黨和國家對工作人員的一貫要求,對國家公務員履行保密義務的最基本的要求是:
(一)不該說的國家秘密不說;
(二)不該問的國家秘密不問;
(三)不該看的國家秘密不看;
(四)不該記錄的國家秘密不記錄;
(五)不在私人交往中涉及國家秘密;
(六)不在公共場所辦理、談論屬於國家秘密的事項;
(七)不在沒有保密保障的地方和設備中存貯、處理國家秘密信息和載體;
(八)不通過普通電話、明碼電報、普通郵局、計算機公用網和普通傳真遞送、傳輸國家秘密信息和載體;
(九)不攜帶密件、密品參觀、游覽和探親訪友。
此外,公務員對已知的竊取或者泄露國家秘密的行為,應當予以制止並及時向有關方面舉報。
您有什麼其他問題可以私信我,我會為您解答。

『肆』 公務員要怎樣履行保密義務

國家公務員有自覺保守國家機密和工作機密的義務。英、美、法、德、日、新等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和政府,都對公務員的這一義務制定了強制性、嚴肅性的法律規范。

英、美、法等國還規定公務員不僅是在職如此,離職以後仍須如此。日本規定公務員不論在職或離職以後,均不得泄露國家機密和工作中的機密;未經批准,不得充當法庭證人或鑒定人,以防需要公布職務上的機密事項。法國《公務員總章程》規定:除了嚴守刑法典中關於職業秘密的規則外,公務員還有義務對他在任職或行使職權中所了解的事實和情報嚴守秘密。

我國《憲法》規定,保守國家秘密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憲法》及《保密法》規定的公民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也是公務員應當履行的義務。

我國的國家秘密主要集中在黨政軍機關,公務員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會接觸到國家秘密,有的可能還會經常甚至大量地處理一些涉及國家秘密的事項。公務員的職業特點決定了其在保守國家秘密方面負有特殊的責任,比普通公民要承擔更多的義務。

在《公務員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中,都明確規定了公務員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公務員履行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是無條件的,不履行義務或不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伍』 公務員保守國家秘密要注意哪些事項

公務員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主要包括這樣幾個方面。

1.掌握並嚴格執行保密法律法規和具體規章制度:保密法律法規是開展保密工作的法律依據,也是保守國家秘密的基本行為規范,遵守、執行保密法律法規是履行保守國家秘密義務的基本要求。公務員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都應當自覺遵守、執行保密法律法規。

2.接受保密宣傳教育:公務員要自覺接受保密宣傳教育,學習有關的保密法律法規,了解自己應當承擔的保密責任和義務,增強自身的保密觀念,掌握必要的保密知識和技能,切實提高保密能力。

3.依法管理和使用國家秘密:公務員要嚴格管好涉密載體,把住製作、收發、傳遞、使用、復制、保存、維修和銷毀等各個環節,必要時,還要採取相應技術防護手段。要按照保密要求和國家保密標准配備、使用保密設施、設備等物防手段,確保國家秘密安全。

4.接受保密檢查:公務員要自覺接受、支持配合保密檢查,不迴避矛盾,不隱藏短處,通過檢查把泄密隱患消除於萌芽之中,防患於未然。

5.制止和糾正違反保密規定的行為:公務員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發現違反保密規定的行為,國家秘密已經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時,應當立即制止和糾正違法行為、採取補救措施,避免或減輕泄密危害後果,及時將有關情況向發生泄密或可能發生泄密的機關、單位報告,或者向有關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報告。在有關機關開展調查處理時,應主動配合、協助。

『陸』 國家關於涉密人員管理的法律法規

你問的時候還沒有專門的。現在有了,可以去買一本涉密人員管理手冊

『柒』 國家公務員應遵守的保密守則有哪些

一、不詢問、閱聽、記錄不該知曉的國家秘密事項;不泄露所知悉的國家秘密。
二、不在無保密保障的場所閱辦、存放秘密文件、資料。
三、不擅自或指使他人復制、摘抄、銷毀或私自留存帶有密級的文件、資料。
四、不在非保密筆記本或未採取保密措施的電子信息設備中記錄、傳輸和儲存黨和國家秘密事項。
五、不攜帶秘密文件、資料進入公共場所或進行社交活動。
六、不準用無保密措施的通信設施和普通郵政傳遞黨和國家秘密;嚴禁密電明傳、明密混用。
七、不準與親友和無關人員談論黨和國家秘密,領導幹部要管好身邊工作人員和配偶、子女。
八、不在私人通信及公開發表的文章、著作、講演中涉及國家秘密。
九、非經批准,不得在涉外活動或接受記者采訪中涉及國家秘密。
十、不在出國、出境訪問、考察等外事活動中攜帶涉密文件、資料或物品;確因工作需要攜帶的,須按有關規定到保密部門辦理審批手續,並採取嚴格的保密措施。

『捌』 公務員搞國家秘事會被收手機手機有可能關機不如果給他打電話發信息他能看見么

作為公務員,必須有愛國愛家愛生活的情懷。政府國家的秘密,都要保護好。必須具備一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政治覺悟。

作為公務員,應該先有國再有家最後是自己。由於保密的原因,國家公務員在做須保密的工作時,是不準將手機帶入工作場所的。如果在工作場所內查到手機,手機是會被沒收的。

至於你所問的第二個問題,手機可能是關機不?打電話發消息能收到嗎?這種情況國家政府肯定考慮到了的,涉及國家政府秘密的工作,肯定是高度機密的,手機、網路等信息傳播途徑、工具,肯定是不能使用的,至於能不能收到消息,這個就不知道了,我所能知道的只有你看不到這些消息或電話。

而且這種工作時間一般都不是固定的,完全是機動的,什麼時候沒有事情了就什麼時候結束。

順便再給大家科普一下

公務員保密草案規定,機關、單位工作人員應遵守的規定包括:不詢問、閱聽、記錄不該知悉的國家秘密;不在無保密保障的情況下製作、收發、傳遞、復制、使用、保存、銷毀國家秘密載體;不攜帶國家秘密載體到公共場所或者參加外事活動,不在公共場所談論國家秘密;不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不在無保密措施的通信設備中傳輸國家秘密;不引帶與工作無關人員到軍事禁區、國家規定的非對外開放區或者涉密場所活動;不對機關、單位隱瞞自己或他人泄密行為。草案規定,機關、單位根據崗位劃定涉密人員范圍,並實行分類管理;機關、單位任用、聘用涉密人員,應當按規定履行審查手續;加強在崗保密教育培訓,涉密人員保密教育培訓每年應當不少於4學時;涉密人員離職離崗後,在脫密期內,出境、就業等應採取限制措施。

機關、單位須加強手機使用保密管理

草案規定,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不得在互聯網或者其他非涉密網路發布。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等公共信息網路及其他傳媒編輯、發布信息,應當履行保密義務,不得涉及國家秘密。嚴禁在互聯網計算機上存儲處理涉密信息。

《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中寫道:

國家公務員是指在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依法行使國家行政權力、執行國家公務的人員。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規定,公務員有法定的權利,也有法定的義務,為規范國家公務員的行為,使其有效執行國家行政事務,以服務於政府秩序及社會秩序的穩定,《條例》第六條對國家公務員必須履行的義務規定了八項。其中第六項規定,國家公務員必須「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同時,在第三十一條中又相應規定了公務員必須嚴格遵守的保密紀律,該條第九項規定了國家公務員必須嚴格遵守紀律,不得有泄露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行為。這表明,《條例》作出這樣的規定得必要的。因為,大量國家秘密事項都是在國家機關的公務活動中形成或運作的,而公務員又是國家公務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和參與者。他們因為職責的需要,國家賦予其承辦、處理國家秘密事項的權力。也就應當承擔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責任。因而,國家有必要對公務員的涉密行為加以規范、約束,以保障國家秘密、工作秘密的安全。

《條例》對國家公務員保密義務和保密紀律的規定是非常原則的。國家公務員要真正履行好保密義務,必須通過接受保密教育,了解和掌握有關的保密法律、法規、規章,了解和掌握有關的保密知識,同時,還要自覺地把自己置於保密監督之中,接受保密檢查。根據黨和國家對工作人員的一貫要求,對國家公務員履行保密義務的最基本的要求是:

(一)不該說的國家秘密不說;

(二)不該問的國家秘密不問;

(三)不該看的國家秘密不看;

(四)不該記錄的國家秘密不記錄;

(五)不在私人交往中涉及國家秘密;

(六)不在公共場所辦理、談論屬於國家秘密的事項;

(七)不在沒有保密保障的地方和設備中存貯、處理國家秘密信息和載體;

(八)不通過普通電話、明碼電報、普通郵局、計算機公用網和普通傳真遞送、傳輸國家秘密信息和載體;

(九)不攜帶密件、密品參觀、游覽和探親訪友。

此外,公務員對已知的竊取或者泄露國家秘密的行為,應當予以制止並及時向有關方面舉報。機、單位應當加強手機使用保密管理,涉密人員不得在手機中存儲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不得在手機通話中涉及國家秘密事項,不得用手機發送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

『玖』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規定公務員的泄密行為將會受到哪些處分

根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第二十六條泄露國家秘密、工作秘密,或者泄露因履行職責掌握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造成不良後果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9)公務員涉密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根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第四十八條受到處分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對處分決定不服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的有關規定,可以申請復核或者申訴。

復核、申訴期間不停止處分的執行。

行政機關公務員不因提出復核、申訴而被加重處分。

第四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公務員復核、申訴的機關應當撤銷處分決定,重新作出決定或者責令原處分決定機關重新作出決定:

(一)處分所依據的違法違紀事實證據不足的

(二)違反法定程序,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三)作出處分決定超越職權或者濫用職權的。

第五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公務員復核、申訴的機關應當變更處分決定,或者責令原處分決定機關變更處分決定:

(一)適用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國務院決定錯誤的

(二)對違法違紀行為的情節認定有誤的;

(三)處分不當的。

第五十一條行政機關公務員的處分決定被變更,需要調整該公務員的職務、級別或者工資檔次的,應當按照規定予以調整;行政機關公務員的處分決定被撤銷的,應當恢復該公務員的級別、工資檔次,按照原職務安排相應的職務,並在適當范圍內為其恢復名譽。

被撤銷處分或者被減輕處分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工資福利受到損失的,應當予以補償。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判決給錢沒錢 發布:2025-02-08 00:04:29 瀏覽:767
二建法規編 發布:2025-02-08 00:03:48 瀏覽:359
法律援助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5-02-07 23:53:51 瀏覽:236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
思想道德文獻 發布:2025-02-07 23:19:44 瀏覽:87
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5-02-07 23:07:21 瀏覽:394
法學考研英語要求 發布:2025-02-07 22:53:53 瀏覽:308
山東司法廳長原廳長簡歷 發布:2025-02-07 22:48:32 瀏覽:643
婚姻法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解除 發布:2025-02-07 22:20:18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