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法律法規
A. 廢止法律屬於立法活動嗎
屬於。
立法權是國家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權力;第二類中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
規范化法律文件系統化的形式主要有三種:法律匯編、法律編纂、法律清理。
1.法律匯編
法律匯編(或法規匯編)是指將規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標准進行排列匯編成冊的一項規范性法律文件系統化的整理歸類活動。法律匯編並不改變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內容,不對法律規范進行加工,因此,法律匯編本身不屬於法的創制活動,主要是一項技術性整理和歸類活動,這是法律匯編和法典編纂的主要區別。
2.法律編纂
法律編纂是指對屬於某一類的或某一部分法的全部規范性法律文件進行整理、審查、補充、修改,或者在此基礎上編制一部新的系統化的法律的法律創制活動。如果這種法律編纂活動是以制定一部法典為目標,這種法律編纂活動就叫做法典編纂。因此,法律編纂不同於法律匯編,它並不是一項單純的技術性活動,而是一種重要的法律創制活動,並且,這項活動只能由有關國家立法機關進行。
3.法律清理
法律清理,也叫法規清理,是指有關國家立法機關或授權機關根據國家的統一安排或法律的規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對一定時期和范圍的規范性法律文件進行審查、清理、整理等,並重新確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動。根據我國的實踐,法律清理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根據國家的統一安排而有計劃進行的法律清理活動;另一種是根據法律的規定,即當一部新法律或法規頒布以後,對凡與新法有關涉的有關法律、法規要做相應的清理工作,以確定有關法律、法規是否仍然有效、及對其進行修訂工作。
B. 民法典頒布後哪些法律廢止
民法典頒布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註:《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C. 國務院廢止《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等三部法規,條例中有哪些規定
《條例》主要對社會撫養費的管理作了嚴格規定,特別是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作了嚴格要求。許多地方已經開放了三孩政策,並調整了計劃生育的相關規定。
除了生活的壓力外,它還與年輕人的思想有一定的關系。因為今天的人們渴望自由,渴望自由。生孩子意味著他們的自由將受到限制。他們不能放棄任何他們想做的事。當然,這種生活不是他們想要的,所以這種想法的原因導致他們不想要孩子。當然,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可能還有其他原因。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既然我們要鼓勵每個人出生,就必須推動一系列相關措施來解決每個人的擔憂,從而真正推動這一政策的實施。
D. 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廢止,這些法令的廢棄會帶來什麼影響
我國各級政府每年都廢止、修訂、發布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規,法規制定的時候都有徵求意見,定稿公布,廢止也都及時地告知了民眾,這是依法治國的必要操作。法律的廢止是因為某些條款對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太適用了。
以大多數人關心的婚姻法為例,我們來看看會帶來什麼影響。
E. 我國廢止一部法規或者法律需要什麼樣的流程
我國的法律廢止
近年來,我國通過對法律、法規的清理,加強了法律廢止工作,廢止了1978年底以前及建國以後由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頒布的111件法律,宣告了1978年底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己經不再適用的民族自治地方的組織條例48件,廢止了1949年至1984年由國務院(含前政務院)發布或批准發布的1604件法規,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同時也顯露了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是:
(一)對廢止法律的立法許可權末作明確規定,實踐中存在著行使法律廢止權無立法依據的現象。例如,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否有權廢止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在立法上並無明確規定。從憲法第67條規定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來看,它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對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並無廢止權。而該條第七款卻明確規定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以撤銷方式廢止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由此可以推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如無全國人大的特別授權,是不能廢止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的。根據法理「對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公職人員,凡法律未予允許的,都是禁止的」原則,也可以得出上述結論。
(二)對廢止法律的立法程序未作規定,使這項活動的進行缺乏程序法的約束和保障。我國制定法律、法規的活動雖無系統的立法程序法規范,但仍有一些散見於憲法,組織法、議事規則等法律、法規中的程序規定,對於行政法規的制定,還專門頒布了《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而關於法律廢止方面的程序,卻幾乎無任何法律作出抽象規定,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法律廢止的一大缺項。由於缺少一定程序的規范,對於法律廢止案的提起、審議、討論、表決、公布等,都基本上處於無序狀態。這種狀況雖在一定程序上有利於對法律廢止實踐的探索和經驗的總結,但在總體上是弊大於利的。
F. 民法典廢除的九部法律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通過,並於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共九大法條同時廢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同時廢止。
G. 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廢止,對人們會產生哪些影響
民法典已經從2021年1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作為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法典也會在以後的生活當中,逐漸開始影響我們的衣食住行。
民法典開始實施以後,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會同步廢止。首部民法典雖然基本繼承了相關法律的內容,但是其中的變化我們也是需要知道的。畢竟這些變化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三、合同編由於我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原有的合同法已經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了。所以在民法典當中,對於合同相關規定的完善還是很多的。
在民法典當中,更加強調了對於合同格式條款提供一方,相關提示說明的義務。畢竟,合同不是你自己想改就能改的。另外,也是明確了電子合同的交付時間。在現在電子合同越來越普遍的當下,通過法律的形式明確電子合同的相關規定也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
各位大仙,對於民法典的開始實施,以及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法律的廢止,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H. 行政法規可以停止廢止
法律行政法規可以廢止。一般出現了法律本身規定了有效期限,期限結束,該法即自動終止;法律為某一特定情況而制定,一旦該情況消失,即應廢除該法;以新法取代舊法的情況。在追究刑事責任上,對於新法與舊法上的沖突,刑法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