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塑料產品法律法規

塑料產品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5-04 03:35:00

㈠ 塑料袋的相關規定

中國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下發《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鑒於購物袋已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今後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應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並將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中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於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特別是超薄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限制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從源頭上採取有力措施,督促企業生產耐用、易於回收的塑料購物袋,引導、鼓勵群眾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嚴格限制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等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
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以下簡稱超薄塑料購物袋)。發展改革委要抓緊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超薄塑料購物袋列入淘汰類產品目錄。質檢總局要加快修訂塑料購物袋國家標准,制訂醒目的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研究推廣塑料購物袋快速簡易檢測方法,督促企業嚴格按國家標准組織生產,保證塑料購物袋的質量。
二、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是使用塑料購物袋最集中的場所,而且大多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為引導群眾合理使用、節約使用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對塑料購物袋明碼標價,並在商品價外收取塑料購物袋價款,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料購物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並收取。商務部要會同發展改革委制訂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的具體管理辦法,並切實抓好貫徹落實,逐步形成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的市場環境。
三、加強對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
質檢部門要建立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監督機制。對違規繼續生產超薄塑料購物袋的,或不按規定加貼(印)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的,以及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相應給予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罰。要完善質量監管措施,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執行曝光、召回、整改、處罰等制度。
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對違規繼續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等行為,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予以查處。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要加強對市場內銷售和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管理,督促商戶銷售、使用合格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銷售企業要建立購銷台賬制度,防止不合格塑料購物袋流入市場。
旅客列車、客船、客車、飛機、車站、機場及旅遊景區等不得向旅客、遊客提供超薄塑料購物袋(包裝袋),鐵道、交通、民航、旅遊等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四、提高廢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環衛部門要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切實減少被混入垃圾焚燒或填埋的廢塑料數量。廢舊物資回收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廢塑料的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指導、支持物資回收企業建立健全回收網點,充分利用價格杠桿和提供優質服務等措施促進廢塑料的回收,大力推進規模化分揀和分級利用,充分發揮塑料資源的效用。
環保部門要加大對廢塑料回收利用過程的環境監管,制訂環境准入條件、污染控制標准和技術規范並監督實施,建立廢塑料從回收、運輸、貯存到再生利用的全過程環境管理體系。
科技部門要加大對廢塑料處理處置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開發推廣提高廢塑料利用附加值的技術和產品,提高廢塑料資源利用水平。
財政、稅務部門要盡快研究制定抑制廢塑料污染的稅收政策,利用稅收杠桿調控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支持、鼓勵廢塑料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
五、大力營造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良好氛圍
結合環境日、節能宣傳周等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各種媒體,採取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重點選擇社區、村鎮、學校、超市、商場、集貿市場及車站、機場、旅遊景點等場所,廣泛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宣傳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重要意義,使廣大群眾和生產、銷售企業牢固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自覺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依法生產、銷售合格塑料購物袋。
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重復使用耐用型購物袋,減少使用塑料袋,引導企業簡化商品包裝,積極選用綠色、環保的包裝袋,鼓勵企業及社會力量免費為群眾提供布袋子等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共同營造節制使用塑料購物袋的良好氛圍。
六、強化地方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責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地區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工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各職能部門制訂具體辦法並抓好落實。發展改革、商務、質檢、工商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確保各項限產限售限用措施落實到位。要加強行政監察和執法監督檢查,切實落實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責任。對行政不作為、執法不力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追究有關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㈡ 「限塑令」是哪年頒部的,什麼時候施行的

2007年頒部,2008年施行。

2007年12月31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目的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

通知明確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成果:

實施初期,限塑令對於規范商家的塑料袋生產使用,提高公眾環境意識、引導公眾減少使用塑料袋,起到了積極作用。

據2013年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限塑令」實施以來的主要成效》顯示,從2008年到2013年,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 3以上,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使用量累計減少了670億個,累計減少塑料消耗100萬噸。

㈢ 山西立法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為何塑料袋仍無處不在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同時地球的環境也遭到了破壞,面對這種情況我國對於保護環境也是高度重視,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少的政府部門頒布了一些法令法規,禁止使用一次性的塑料產品。很多的塑料製品對於環境的影響很大,進入土壤也不可降解,山西省就明確頒布了相關的法規,對於不可以降解的一次性塑料產品堅決不能使用,但是即使已經立法禁止,在山西還是有很多塑料產品出現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山西省不僅立法禁止使用一次性的塑料產品,而且對於違反相關規定的也會進行處罰,如果是相關單位違反規定的話最高會受到十萬元的罰款。並且在賓館酒店這些場所一次性的塑料用品也不能夠主動的去提供,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在塑料袋方面情況就會有所好轉。

㈣ 廢塑料的國家規定有哪些

一、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發布《廢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規定》,新規定將在2012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將嚴格禁止一些不負責任的廢料再生加工,包括:

1、禁止在居民區加工利用廢塑料。

2、禁止利用廢塑料生產從2007年就被禁用的超薄塑料袋(厚度小於0.025mm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和厚度小於0.015mm超薄塑料袋)。

3、禁止利用廢塑料生產食品用塑料袋。

4、禁止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從事廢塑料類危險廢物的回收利用活動,包括被危險化學品、農葯等污染的廢棄塑料包裝物,廢棄的一次性醫療用塑料製品(如輸液器、血袋)等。

5、無符合環保要求污水治理設施的,禁止從事廢編織袋造粒、缸腳料淘洗、廢塑料退鍍(塗)、鹽鹵分揀等加工活動。

6、對廢塑料加工利用過程產生的殘余垃圾、濾網,禁止交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單位或個人處置。

7、禁止露天焚燒廢塑料及加工利用過程產生的殘余垃圾、濾網。

二、新規定適用於在中國國內回收的廢塑料和進口的廢塑料。尤其對於進口廢料,再生行業必須切實遵守所有相關的政策,並禁止從事以下活動:

1、禁止進口未經清洗的使用過的廢塑料。

2、禁止將進口的廢塑料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進口許可證載明的利用企業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包括將進口廢塑料委託給其他企業代為清洗。

3、禁止將進口廢塑料分揀或加工利用過程產生的殘余廢塑料未經清洗處理直接出售。

4、禁止將進口廢紙中的廢塑料,未經清洗處理直接出售。

新規定要求再生企業一旦發現屬於國家禁止進口類或者不符合環境保護控制標準的進口廢塑料,立即向口岸海關、檢驗檢疫部門和所在地環 保部門報告並配合做好相關處理工作。

此外,還鼓勵廢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對廢塑料加工利用散戶實行集中園區化管理,集中處理廢塑料加工利用產生的廢水、廢氣 和固體廢物。

規定要求省級環保、商務主管部門組織核查並公布合格的廢塑料加工利用企業名單;對核查發現問題的,應當依法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向社會公布。

從2013年1月1日開始,只有通過監管機構檢查的再生企業才允許進口廢舊塑料。

(4)塑料產品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一、按再利用途徑的不同可分為:

1、再生塑料:經工廠模塑、擠塑等預先加工後,用邊角料或不合格模製品在二次加工廠再加工制備的熱塑性塑料。

2、再加工塑料:由非原加工者,用廢棄的工業塑料制備的熱塑性塑料。

3、回收塑料:由經清洗和粉碎的廢棄製品製得的塑料。

4、可重復使用塑料:成型後製品可以多次重復使用,且性能滿足相關規定的要求的塑料。

5、可回收再利用塑料:廢棄後,允許被回收,並經過一定處理後,可再加工利用的一類塑料。

6、不可回收再利用塑料:廢棄後,不允許被回收再加工利用的一類塑料。

二、《廢塑料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或致行業重新洗牌:

工信部公布《廢塑料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明確了行業新建、已建的三大重點類型企業在廢塑料處理能力上的門檻。

該規范於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同期生效的還有《廢塑料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公告管理暫行辦法》。業內人士稱,新的行業規范或將帶來全行業的洗牌效應。

作為環保要求門檻高的行業,該規范明確了「資源綜合利用及能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所涉熱塑性廢塑料原料並不包括受到危險化學品。

農葯等污染的廢棄塑料包裝物、廢棄一次性醫療用塑料製品等塑料,及氟塑料等特種工程塑料。《規范條件》出台後將利於龍頭企業投資這一領域。

因為大量小作坊既污染了環境,也不利於行業進一步發展。對整個行業而言,一批不成規模、技術勢力弱的企業將首當其沖被責令整改。預測未來我國廢塑料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逾千億元規模。

三、「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2018年起全國試行,誰損害,誰賠償:

2017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公布從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方案》規定,違反法律法規,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做到應賠盡賠。

在試點方案基本框架的基礎上,此次印發的方案對部分內容進行了補充完善:

一是將賠償權利人范圍從省級政府擴大到市地級政府,提高賠償工作的效率。

二是要求地方細化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具體情形,明確啟動賠償工作的標准。

三是健全磋商機制,規定了「磋商前置」程序,並明確對經磋商達成的賠償協議,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賦予賠償協議強制執行效力。

㈤ 我國塑料袋法規

國辦發〔2007〕7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於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特別是超薄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限制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從源頭上採取有力措施,督促企業生產耐用、易於回收的塑料購物袋,引導、鼓勵群眾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嚴格限制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等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 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以下簡稱超薄塑料購物袋)。發展改革委要抓緊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超薄塑料購物袋列入淘汰類產品目錄。質檢總局要加快修訂塑料購物袋國家標准,制訂醒目的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研究推廣塑料購物袋快速簡易檢測方法,督促企業嚴格按國家標准組織生產,保證塑料購物袋的質量。 二、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是使用塑料購物袋最集中的場所,而且目前大多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為引導群眾合理使用、節約使用塑料購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對塑料購物袋明碼標價,並在商品價外收取塑料購物袋價款,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料購物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並收取。商務部要會同發展改革委制訂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的具體管理辦法,並切實抓好貫徹落實,逐步形成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的市場環境。 三、加強對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 質檢部門要建立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監督機制。對違規繼續生產超薄塑料購物袋的,或不按規定加貼(印)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的,以及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相應給予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罰。要完善質量監管措施,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執行曝光、召回、整改、處罰等制度。 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對違規繼續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等行為,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予以查處。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要加強對市場內銷售和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管理,督促商戶銷售、使用合格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銷售企業要建立購銷台賬制度,防止不合格塑料購物袋流入市場。 旅客列車、客船、客車、飛機、車站、機場及旅遊景區等不得向旅客、遊客提供超薄塑料購物袋(包裝袋),鐵道、交通、民航、旅遊等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四、提高廢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環衛部門要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切實減少被混入垃圾焚燒或填埋的廢塑料數量。廢舊物資回收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廢塑料的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指導、支持物資回收企業建立健全回收網點,充分利用價格杠桿和提供優質服務等措施促進廢塑料的回收,大力推進規模化分揀和分級利用,充分發揮塑料資源的效用。 環保部門要加大對廢塑料回收利用過程的環境監管,制訂環境准入條件、污染控制標准和技術規范並監督實施,建立廢塑料從回收、運輸、貯存到再生利用的全過程環境管理體系。 科技部門要加大對廢塑料處理處置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開發推廣提高廢塑料利用附加值的技術和產品,提高廢塑料資源利用水平。 財政、稅務部門要盡快研究制定抑制廢塑料污染的稅收政策,利用稅收杠桿調控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支持、鼓勵廢塑料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 五、大力營造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良好氛圍 結合環境日、節能宣傳周等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各種媒體,採取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重點選擇社區、村鎮、學校、超市、商場、集貿市場及車站、機場、旅遊景點等場所,廣泛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宣傳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重要意義,使廣大群眾和生產、銷售企業牢固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自覺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依法生產、銷售合格塑料購物袋。 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重復使用耐用型購物袋,減少使用塑料袋,引導企業簡化商品包裝,積極選用綠色、環保的包裝袋,鼓勵企業及社會力量免費為群眾提供布袋子等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共同營造節制使用塑料購物袋的良好氛圍。 六、強化地方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責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地區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工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各職能部門制訂具體辦法並抓好落實。發展改革、商務、質檢、工商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確保各項限產限售限用措施落實到位。要加強行政監察和執法監督檢查,切實落實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責任。對行政不作為、執法不力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追究有關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國務院辦公廳 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㈥ 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

法律分析:《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 是為改善和保護經濟特區的環境,禁止生產、運輸、銷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規定。

法律依據:《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

第一條 為了防治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經濟特區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本經濟特區內禁止生產、運輸、銷售、儲存、使用下列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塑料製品:(一)含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袋類,包括購物袋、日用塑料袋、紙塑復合袋等商品包裝袋和用於盛裝垃圾的塑料袋;(二)含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餐飲具類,包括盒(含蓋)、碗(含蓋)、碟、盤、飲料杯(含蓋)等;(三)省人民政府根據實際確定的其他需要禁止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具體禁止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種類實行名錄管理。禁止名錄的制定和調整由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論證評估後提出,報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向社會公布。

㈦ 與塑料容器有關的法律法規

參見相關國標

㈧ 限制塑料製品使用相關法規

國務院辦公廳2008年發出《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㈨ 塑料製品企業環境保護辦法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本市的生活和生態環境,防止一次性塑料製品污染,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包括一次性可降解塑料製品和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是指以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為原料生產的一次性使用的在自然環境中難以降解的塑料餐飲具、塑料袋、塑料薄膜和塑料鞋等。
第三條  本辦法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實施。工商行政管理、技術監督、衛生、環衛等部門依照職責協同實施。
第四條  凡在本市生產一次性塑料製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登記。
第五條  禁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現有生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飲具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產品上標注經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回收標志,並負有回收責任,完成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回收指標。
禁止銷售和經營中使用未經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認可、未標注回收標志的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餐飲具。
第六條  禁止生產、銷售和經營中使用厚度在0.025毫米(含0.025毫米)以下的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包裝袋和塑料薄膜。
第七條  旅館及游泳場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鞋。
第八條  鼓勵和扶持企業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及國家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的替代品,同時鼓勵和扶持興建回收利用廢塑料資源的項目。
在本市生產一次性可降塑料製品及原料須經國家環境標志認證委員會認證,並在其製品上印製環境標志。
在本市銷售的一次性可降解塑料製品,應具有生產企業產品的認證證明。
第九條  機場、碼頭、車站、風景旅遊區(點)等公共場所及市內各單位、居民生活區內應當設置一次性塑料製品收集容器。
第十條  禁止在公共場所亂丟塑料包裝袋、塑料餐飲具等一次性塑料製品。
第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的行為,按下列規定處罰:
(一)違反本辦法第四條規定的,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並責令其補辦申報登記手續。
(二)違反本辦法第五條第一款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技術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海口市禁止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違反本辦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的,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

㈩ 塑料製品需要生產許可證嗎

法律分析: 國家禁止生產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沒有塑料袋生產許可證這種證件。

法律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第一條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熱點內容
道德經都 發布:2025-02-08 00:20:03 瀏覽:489
民事訴訟法判決給錢沒錢 發布:2025-02-08 00:04:29 瀏覽:767
二建法規編 發布:2025-02-08 00:03:48 瀏覽:359
法律援助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5-02-07 23:53:51 瀏覽:236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
思想道德文獻 發布:2025-02-07 23:19:44 瀏覽:87
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5-02-07 23:07:21 瀏覽:394
法學考研英語要求 發布:2025-02-07 22:53:53 瀏覽:308
山東司法廳長原廳長簡歷 發布:2025-02-07 22:48:32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