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最新殯葬管理條例

最新殯葬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04 03:51:29

Ⅰ 殯葬管理條例2012年修訂內容

法律分析:將第二十條修改為:「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法律依據:《殯葬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第三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第四條 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

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備案。

第五條 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國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佔或者少佔土地的方式處理骨灰。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實行火葬的具體規劃,將新建和改造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基本建設計劃

Ⅱ 縣殯葬管理考核辦法

法律分析:考核原則:

(一)公平、公正、公開;

(二)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定量為主;

(三)實事求是、注重實效;

(四)年度考核與責任書到期考核相結合。

法律依據:《殯葬管理條例》 第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殯葬工作規劃和殯葬需要,提出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公墓、殯儀服務站等殯葬設施的數量、布局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

Ⅲ 河南省殯葬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河南省殯葬管理辦法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喪葬活動及其管理。

法律依據:《河南省喪葬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保護土地資源和環境,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Ⅳ 火化證明在村委怎麼開

法律分析:相關人員的身份證,戶口本。包括死者的身份證或戶籍證明,死者家庭戶口本、送屍親屬的身份證或能證明與死者關系的有效證件。

法律依據:《殯葬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Ⅳ 「天價殯葬費」屢屢出現,如何規范殯葬行業

近幾年,殯葬市場上各種天價殯葬費頻繁出現。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還是對殯葬改革宣傳教育的力度不夠。致使殯葬改革推行起來困難多,難度大,難以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殯葬改革進展緩慢。 再加上殯葬管理條例遲遲不能出台,也在社會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完善殯葬行業的體系。

完善基本公共殯葬服務體系,著力明確政府職責,完善基本公共殯葬服務,強化公益導向。預計國家將建立基本的公共殯葬服務體系,包括遺體運輸、臨時儲存、火化、灰燼儲存和生態埋葬五項基本服務,並實行政府價格管理,向城鄉經濟困難群眾免費提供特困家屬、最低安全物品等,滿足群眾基本喪葬需求。

總而言之,規范殯葬業的目的是節約土地、人力和財力。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從而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殯葬改革局面,使天價殯葬費的現象從市場上消失。

Ⅵ 殯葬法規對土葬的處罰

法律分析:殯葬管理條例規定民政部門有權對違法土葬的行為責令限期改正。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法律依據:《殯葬管理條例》第四條 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備案。

第三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Ⅶ 農村公墓建設國家有什麼規定

法律分析: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法律依據:《殯葬管理條例》 第三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Ⅷ 殯葬改革政策法規

殯葬改革政策的法規主要是:「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殯葬改革是指積極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舊的喪葬習俗,節儉辦喪事。火葬是殯葬改革的方向。但是並不是完全強制群眾實行火葬。提倡火葬,逐步限制土葬,最終完全用火葬代替土葬。在暫時還不具備火葬條件的地方,本著有利於發展生產建設的原則,由當地政府統一規劃土葬用地,以鄉或自然村為單位,利用荒山瘠地建立公墓。
提倡平地深埋,不留墳頭的葬法。改革舊的殯葬禮俗,改革的目的是破除看風水、選墳地、搭靈棚、擺路祭、出大殯、打幡摔盆、燒香化紙、收送挽幛等迷信和鋪張浪費現象,大力提倡文明、儉朴、節約辦喪事的殯葬禮俗。減少鋪張浪費的靡靡之風。樹立良好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之風。
殯葬的禮儀和習俗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變化。世界各國民族眾多,殯葬習俗紛繁龐雜。歷史上,中國各民族有天葬、水葬、土葬、火葬、野葬、崖葬、保存干屍等多種葬法,廣大漢族地區以土葬最為普遍,火葬在歷史上曾受封建統治者禁止。
在改革過程中,領導幹部要帶頭宣傳、認真貫徹落實殯葬改革的方針、政策,為群眾做出表率,一定依靠群眾的自覺行動,推動殯葬改革工作的發展。 中國的殯葬改革始終貫穿著辯證唯物主義的無神論思想,對「靈魂不滅」的迷信思想和落後的殯葬習俗是有力的改造。

法律依據
《殯葬管理條例》
第二十條 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Ⅸ 火葬場建設選址有什麼相關法律嗎

法律分析:一、《殯葬管理條例》中對殯儀館的建設有相關的規定:

1、建設殯儀館、火葬場,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提出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建設殯儀服務站、骨灰堂,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批;建設公墓,經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2、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二、《殯儀館建築設計規范》中給出了殯儀館建設選址的標准:

1、殯儀館的選址應符合國家的土地使用原則和當地總體規劃的要求。

2、設有火化間的殯儀館宜建在當地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側,並應有利於排水和空氣擴散。

3、殯儀館應選交通方便,水、電供應有保障的地方。

4、殯儀館在選址時應留有發展餘地。

法律依據:《殯葬管理條例》

第八條 建設殯儀館、火葬場,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提出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建設殯儀服務站、骨灰堂,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批;建設公墓,經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利用外資建設殯葬設施,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審批。

農村為村民設置公益性墓地,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殯儀館建築設計規范》

3.0.1 殯儀館的選址應符合國家的土地使用原則和當地總體規劃的要求。

3.0.2 設有火化間的殯儀館宜建在當地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側,並應有利於排水和空氣擴散。

3.0.3 殯儀館應選交通方便,水、電供應有保障的地方。

3.0.4 殯儀館在選址時應留有發展餘地。

Ⅹ 全國殯葬新規定

法律分析:一般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備案。

法律依據:《殯葬管理條例》 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熱點內容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
思想道德文獻 發布:2025-02-07 23:19:44 瀏覽:87
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5-02-07 23:07:21 瀏覽:394
法學考研英語要求 發布:2025-02-07 22:53:53 瀏覽:308
山東司法廳長原廳長簡歷 發布:2025-02-07 22:48:32 瀏覽:643
婚姻法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解除 發布:2025-02-07 22:20:18 瀏覽:903
新婚姻法2020第三者財產 發布:2025-02-07 22:12:58 瀏覽:268
深圳消防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07 21:57:19 瀏覽:334
大學依法治國論文 發布:2025-02-07 21:43:59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