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廣西的規章制度

廣西的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5-04 07:53:18

『壹』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復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制土地屬於國家所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沒有權利對土地進行私有化和買賣!耕地、礦山、河流、沼澤、沙漠都屬於國家!如果對這些進行了污染或者破壞要負刑事責任和恢復的義務!特別是耕地是不能侵犯的!不能做他用!

『貳』 廣西省看守所規章制度

一.認真學習國家法律和黨的政策,深挖犯罪根源,努力改造思想內,重新做人。
二.遵守容學習、生活、作息等各項規章制度,服從管教人員的管理教育。不得妨礙管教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嚴禁侮辱、漫罵、毆打管教人員。
三.保持監所正常秩序,不準高聲喧嘩、煽動哄鬧、打架斗毆、欺壓他人;不準索要他人物品;不準教唆犯罪;不準散布反動、淫穢言行;不準攜帶、製作、隱藏危及監所和人身安全的違禁物品。
四.愛護國家財產,不準損壞監所設施。
五.搞好個人和監所衛生,保持內務整潔,患病要服從治療,不準偽裝病情。
六.徹底交代罪行,檢舉揭發犯罪,不準竄通案情,不準策劃抗審。
七.必須互相監督,發現有違反監規和企圖逃跑、行凶、自殺、破壞等行為的應立即報告,不準隱瞞包庇,嚴禁打擊報復檢舉人。
八.在押人員享有的法定權利,受到法律保護。一經受到侵犯即可揭發控告,但不得誣告、誹謗。
九.在押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本監規,對違反監規者將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訓誡、責令反省、上械具; 對構成犯罪者,將依法從嚴懲處;對有立功表現者,將酌情依法從輕處理

『叄』 廣西壯族自治區本級外賓接待經費管理辦法,桂財行{2014}29號文件

為貫徹落實中央及自治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有關規定,推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制度建設,進一步規范自治區外賓接待經費管理,加強源頭治理,經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近日,自治區財政廳印發了《自治區本級外賓接待經費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於2014年5月8日起實施。《辦法》共30條,包括總則、預算管理、開支范圍及標准、陪同人員及經費管理、支出責任、監督檢查、附則等7個章節,對自治區本級外賓接待經費的預算管理、開支范圍、支出責任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辦法》要求,自治區本級外賓接待費應納入部門預算,控制預算規模,在核定的年度外賓接待費預算內安排外賓接待活動,不得超預算或無預算安排外賓接待。
《辦法》規定,各單位應當從嚴從緊控制外賓接待經費,嚴格執行接待費開支標准,不得擅自突破,不得向同級機關、下級機關、下屬單位和企業等攤派、轉嫁費用。《辦法》對我方陪同人員和經費開支管理也作出嚴格規定,要求我方陪同人員人數,應當根據禮賓要求,從嚴掌握。
《辦法》明確,外賓接待經費原則上由邀請單位負擔,其中,自治區各單位邀請的外賓團組經費支出由自治區各單位負擔,市、縣邀請的外賓團組經費支出由市、縣負擔。
《辦法》強調,除涉密內容和事項外,外賓接待經費的預決算應當按照預決算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及時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外事、財政、審計等部門應當加強對外賓接待管理和經費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反辦法規定,擅自提高接待開支標准、計劃未經批准接待外賓、違規擴大外賓接待開支范圍、報銷與接待無關的費用等行為,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辦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自治區有關政策要求,通過加強經費管理,嚴格控制外賓接待的次數、人數、規模,有效壓縮了接待費用開支。同時,從實際出發,確實考慮經濟發展和物價增長因素,科學合理提高了外賓接待開支標准,增強了《辦法》可操作性,確保外事工作順利開展。

『肆』 《政府采購法規制度匯編》廣西壯族自治區

你可以問問當地的財政局主管政府采購額部門,也許會有學習文件和版法律法規提供。我所在的省財權政廳舉的政府采購培訓就配備有比較完整的與政府采購相關法律法規提供。或者去找一些比較正規的招標投標或者政府采購網站,論壇也會有提供。

『伍』 廣西河池電動車帶人規章制度疑問

現在河池在這方面管理不是很嚴
平時電動摩托車帶人是可以的 也不需要戴帽子
但是在一些特殊路段 特定時間 就可能有人檢查
一般在晚上12點後的鬧市區 管理比較嚴

『陸』 廣西壯族自治區計程車司機管理規定

法律分析:目前我區沒有出台計程車管理規范性文件,執行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道路運輸管理條例》是針對道路客貨運輸及相關服務的,對出租汽車客運的內容只有簡單幾條涉及計程車管理,而且也沒有很明確的規定,導致在對出租汽車實施管理時法律依據不充分和管理手段不足,整個行業基本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

法律依據:《南寧市出租汽車、客運管理辦法》第一條 為加強出租汽車客運管理,提高出租汽車客運服務質量,維護運輸市場秩序,保障乘客、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道路運輸管理條例》及其他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柒』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的第八章

附則
第六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1年9月1日起施行。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地管理實施辦法〉的決定》修正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地管理實施辦法》同時廢止。

『捌』 廣西省招投標實施辦法規定有哪些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辦法(2015年12月)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辦法》已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於2015年12月10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辦法》公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5年12月10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辦法
(2004年3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0年9月2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
《關於修改部分法規的決定》修正
2015年12月1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修訂)
第一條為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進行招標投標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招標投標工作需要,可以建立招標投標工作協調機制,及時解決招標投標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招標投標工作的指導和協調。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商務等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分工,對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監督,依法查處招標投標活動中的違法行為;財政部門依法對實行招標投標的政府采購工程建設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和政府采購政策執行情況實施監督。
監察機關依法對與招標投標活動有關的監察對象實施監察。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其所屬部門有關招標投標活動的監督管理職責分工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條自治區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統一規范的招標投標集中交易平台,為招標投標活動提供公共服務。招標投標集中交易平台不得強制指定招標,不得與行政監督部門存在隸屬關系,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鼓勵利用信息網路進行電子招標投標。電子招標投標活動及其監督管理,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下列工程建設項目,包括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采購,符合國家規定的范圍和規模標準的,必須進行招標:
(一)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基礎設施項目和公用事業項目;
(二)使用國有資金投資項目,包括使用各級各類財政性資金、國有企業及事業單位資金,並且國有資金投資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項目;
(三)國家融資項目,包括使用政府發行債券所籌資金、政府對外借款或者擔保所籌資金、政府授權投資主體融資、政府採用特許經營方式融資的項目;
(四)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資金的項目,包括使用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貸款資金、外國政府及其機構貸款資金、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援助資金的項目;
(五)法律、法規規定必須進行招標的其他項目。
第七條全部使用非國有資金、國有資金投資不佔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工程建設項目,除法律、法規規定必須進行招標的以外,項目業主可以自主決定是否招標和自主選擇招標方式。
第八條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履行項目審批、核准手續的,其招標范圍、招標方式、招標組織形式應當報項目審批、核准部門審批、核准。項目審批、核准部門應當自審批、核准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將審批、核准確定的招標范圍、招標方式、招標組織形式抄送有關行政監督部門。
招標人應當按照經審批、核準的招標范圍、招標方式、招標組織形式組織招標,確實需要改變的,應當向原審批、核准部門重新辦理有關審批、核准手續。
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適宜進行招標的項目,可以不招標:
(一)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搶險救災的;
(二)屬於利用扶貧資金實行以工代賑需要使用農民工的;
(三)需要採用不可替代的專利或者專有技術的;
(四)采購人依法能夠自行建設、生產或者提供的;
(五)已通過招標方式選定的特許經營項目投資人依法能夠自行建設、生產或者提供的;
(六)需要向原中標人采購工程、貨物或者服務,否則將影響施工或者功能配套要求的;
(七)國家規定的其他特殊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全部使用國有資金或者國有資金投資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且需要審批、核準的工程建設項目不進行招標的,應當經項目審批、核准部門確認。
第十條國有資金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應當公開招標;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邀請招標:
(一)技術復雜、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環境限制,只有少量潛在投標人可供選擇;
(二)採用公開招標方式的費用占項目合同金額的比例過大。
有前款第二項所列情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履行項目審批、核准手續的項目,由項目審批、核准部門在審批、核准項目時作出認定;其他項目由招標人申請有關行政監督部門作出認定。
第十一條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進行施工招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招標人已經依法成立;
(二)招標項目需要履行審批手續的,已經批准;
(三)招標范圍、招標方式和招標組織形式應當履行審批、核准手續的,已經審批、核准;
(四)有相應資金或者資金來源已經落實;
(五)有招標所需的設計圖紙以及技術資料。
第十二條招標活動一般包括下列程序:
(一)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按照有關規定辦理項目審批、核准手續;
(二)編制招標文件;
(三)發布招標公告或者發出投標邀請書。採取資格預審的,發布資格預審公告,發售資格預審文件,按照資格預審文件載明的標准和方法對潛在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
(四)發售招標文件;
(五)根據需要,可以組織所有潛在投標人現場踏勘;
(六)澄清或者修改招標文件;
(七)接受投標文件,投標人按照招標文件要求的方式和金額,提交投標保證金;
(八)開標;
(九)組建評標委員會;
(十)評標;
(十一)提交評標報告,確定中標候選人;
(十二)公示中標候選人;
(十三)定標,發中標通知書;
(十四)退還未中標的投標人投標保證金以及銀行同期存款利息;
(十五)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提交招標投標情況的書面報告;
(十六)中標人按照招標文件要求提交履約保證金,簽訂合同,退還中標人投標保證金以及銀行同期存款利息。
國家對行業招標程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三條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採用公開招標方式的,應當至少各選擇一家國家和自治區指定的媒介發布資格預審公告和招標公告。指定媒介發布依法必須進行招標項目的境內資格預審公告、招標公告,不得收取費用。
在不同媒介發布的同一招標項目的資格預審公告或者招標公告的內容應當一致。
第十四條招標人應當根據招標項目的特點和需要編制招標文件。
招標文件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招標公告或者投標邀請書;
(二)投標人須知,主要包括招標人、項目概況、資金來源以及比例和落實情況、招標范圍、計劃工期、質量要求、投標人資質條件或者能力、投標文件編制要求、投標報價說明、遞交投標文件的方式、投標地點和截止時間、投標有效期、評標方法、投標保證金金額以及提交方式等;
(三)評標標准;
(四)技術要求,包括主要設備、材料、主要技術參數、技術規范、工藝設計以及施工組織方案編制要求等;
(五)商務要求,包括投標報價以及計算公式、價格分析等;
(六)合同要求,包括合同標准格式、通用條款、專用條款等;
(七)附件,包括圖紙目錄、投標文件格式、最高投標限價或者最高投標限價的計算方法等;
(八)採用工程量清單招標的,應當提供工程量清單;
(九)投標輔助材料。
第十五條招標人採取資格預審的,應當按照資格預審文件載明的條件、標准和方法對資格預審申請人進行資格審查。
資格預審後,招標人應當書面告知資格預審合格的申請人獲取招標文件的時間、地點和方法,並同時向資格預審不合格的申請人說明其未通過資格預審的理由。
第十六條招標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
招標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以不合理條件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
(一)對潛在投標人提出與招標項目實際要求不符或者高於項目實際需要資質等級要求的;
(二)以帶資、墊資承包建設項目作為招標、投標條件的,但採用特許經營方式建設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投資項目除外;
(三)以抽簽、搖號等博彩方式進行資格審查的;
(四)依法應當公開招標的項目不按照規定在指定媒介發布招標公告和資格預審公告,或者在不同媒介發布的同一招標項目的招標公告和資格預審公告的內容不一致的;
(五)要求投標人獲得特定行政區域獎項、特定行業業績,或者限定投標人注冊地址,或者要求投標人提交超過本辦法第十七條規定的投標保證金或者提交各類投標押金的;
(六)其他不合理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的行為。
第十七條招標人在招標文件中要求投標人提交投標保證金的,投標保證金不得超過項目估算價的百分之二。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境內投標人,以現金或者支票形式提交投標保證金的,應當從其基本賬戶轉出。國家對投標保證金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八條投標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招標人應當拒收:
(一)投標文件逾期送達或者未送達到指定地點的;
(二)投標文件未按照招標文件要求密封的;
(三)提交投標文件的申請人未通過資格預審的。
第十九條投標人應當對提交投標文件的真實性負責。
第二十條禁止投標人與招標人、投標人與投標人之間相互串通投標。
禁止投標人弄虛作假騙取中標。
第二十一條投標人不得有下列以他人名義投標的行為:
(一)掛靠有資質單位並以其名義投標;
(二)通過受讓或者租借等方式從其他單位獲取資格、資質證書投標;
(三)由其他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在自己編制的投標文件上加蓋印章和簽字;
(四)項目負責人或者主要技術人員不是本單位人員;
(五)以現金或者支票形式提交的投標保證金不是從投標人基本賬戶轉出;
(六)其他以他人名義投標的行為。
投標人不能提供項目負責人、主要技術人員的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等勞動關系證明材料的,視為存在前款第四項規定的情形。
第二十二條開標應當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宣布在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前收到的投標文件數量;
(二)宣布開標紀律、開標人員名單;
(三)確認投標人或者其委託人是否到場;
(四)檢查並確認投標文件密封是否完好;
(五)開啟密封完好且符合招標文件密封要求的投標文件;
(六)設有標底或者最高投標限價的,宣讀標底或者最高投標限價;
(七)宣讀投標人名稱、投標報價和投標文件的其他內容;
(八)製作開標過程記錄。開標記錄由招標人代表、投標人代表、記錄員以及有關監督人員簽字確認,並存檔備查。
第二十三條自治區應當建立跨行業、跨地區的全區統一綜合評標專家庫。
全區統一綜合評標專家庫在招標投標集中交易場所設立抽取評標專家的網路終端。
第二十四條評標由招標人依法組建的評標委員會負責。
評標委員會的專家成員應當從全區統一綜合評標專家庫或者依法組建的專家庫內相關專業的專家名單中以隨機抽取方式確定。政府投資項目的評標專家,應當從全區統一綜合評標專家庫中抽取。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評標委員會成員在評標過程中享有同等權利,獨立評審,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干涉,並對所提出的評審意見承擔責任。
第二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
(一)投標人或者投標人主要負責人的近親屬;
(二)招標項目主管部門或者招標投標行政監督部門的工作人員;
(三)與投標人有經濟利益關系,可能影響對投標公正評審的人員;
(四)在招標投標活動中從事違法行為而受過行政處罰未滿三年或者刑事處罰的人員;
(五)與投標人有其他利害關系的人。
評標委員會成員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主動提出迴避。招標人應當對評標委員會成員是否有前款規定的情形進行審查。
第二十六條評標應當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宣讀評標紀律;
(二)確定評標委員會主任委員;
(三)依據評標標准和方法進行評審;
(四)向招標人提交書面評標報告和中標候選人名單。
第二十七條評標委員會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准和方法進行評標。在評標時,評標標准和方法不得修改和補充。
評標方法包括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綜合評估法或者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評標方法。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一般適用於具有通用技術、性能標准或者招標人對其技術、性能沒有特殊要求的招標項目。
評標委員會對各個評審因素進行量化時,應當將量化指標建立在同一個基礎或者同一標准上,使各投標文件具有可比性。
第二十八條經評標委員會評審,所有投標被否決或者部分投標被否決後,有效投標不足三個,導致投標明顯缺乏競爭的,招標人在分析招標失敗的原因採取相應措施後,應當依法重新招標。
第二十九條評標委員會完成評標後,應當向招標人提交書面評標報告。評標報告應當如實記載以下內容:
(一)評標基本情況和數據表;
(二)開標記錄;
(三)評標委員會成員名單;
(四)符合要求的投標一覽表;
(五)否決情況說明;
(六)評標標准、評標方法或者評標因素一覽表;
(七)經評審的價格或者評分比較一覽表;
(八)經評審的投標人排序;
(九)推薦的中標候選人名單與簽訂合同前要處理的事宜;
(十)澄清、說明、補正事項紀要;
(十一)評標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其處理結果或者處理建議。
評標報告應當由評標委員會全體成員簽字。評標委員會成員對評標結果有不同意見的,應當以書面形式說明其不同意見和理由,拒絕在評標報告上簽字又不書面說明其不同意見和理由的,視為同意評標結果,由評標委員會作出書面說明並存檔。
評標委員會完成評標後,招標人應當按照規定封存評標資料。
第三十條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應當自收到評標報告之日起三日內公示中標候選人,公示期不得少於三個工作日。招標人在規定時間內拒不公示中標候選人的,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責令其公示。
公示期滿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招標人應當在公示期結束後五日內,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定標辦法確定中標人,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同時將中標結果通知所有未中標的投標人。
投標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對評標結果有異議的,應當在中標候選人公示期間提出。招標人應當自收到異議之日起三日內作出答復;作出答復前,應當暫停招標投標活動。
招標人應當自確定中標人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提交招標投標情況的書面報告,並附評標報告。
第三十一條招標人不得向中標人提出壓低報價、增加工作量、縮短工期或者其他違背中標人意願的要求,並作為發出中標通知書和訂立合同的條件。
第三十二條招標人不具備自行招標條件的,應當委託具有國家規定相應資格的招標代理機構代理招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為其指定招標代理機構。其中,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政府投資項目,應當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方式確定招標代理機構。
第三十三條招標代理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與招標人、投標人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
(二)接受同一招標代理項目的投標代理或者投標咨詢業務;
(三)出租、出借資格證書;
(四)擅自增加委託代理合同之外的收費項目或者提高收費標准;
(五)以明示或者暗示方式授意評標委員會成員選擇意向中標人或者為意向中標人加分;
(六)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三十四條自治區建立招標投標信用記錄公示制度,完善信用記錄公示平台,實現招標投標信用信息資源共享。對招標人、投標人、招標代理機構、評標委員會成員等招標投標活動參加人的招標投標違法行為以及處理結果,由作出行政處理決定的部門,自決定作出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在信用記錄公示平台上公告。
第三十五條進入招標投標集中交易平台招標投標的項目實行目錄管理,集中交易目錄由自治區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制定並公布。
列入招標投標集中交易目錄的項目應當在集中交易平台進行招標投標,接受監督管理,禁止任何形式的場外招標投標;未列入招標投標集中交易目錄的項目,招標人可以自主選擇是否進入集中交易平台進行招標投標。
第三十六條未按照本辦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履行不招標情形確認手續的,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向監察機關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通報,並依法在信用記錄公示平台上進行公告;對政府投資的項目,暫停項目建設或者暫停投資安排。
未按照本辦法第十條第二款規定履行邀請招標情形認定手續的,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向監察機關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通報,並依法在信用記錄公示平台上進行公告;對政府投資補助和貼息的項目,可以核減、收回或者停止撥付投資補助和貼息資金。
第三十七條項目審批核准部門、有關行政監督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法審批、核准項目招標范圍、招標方式、招標組織形式的;
(二)限制、排斥本地區、本系統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參加投標的;
(三)不按照規定處理投訴和舉報的;
(四)非法干涉招標人自主選擇招標代理機構、組建評標委員會或者確定中標人;
(五)違法收取額外費用的;
(六)其他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行為。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列入招標投標集中交易目錄的項目,在招標投標集中交易平台之外進行交易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九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法律、行政法規已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條本辦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玖』 求助!清代廣西倉儲制度建設---主要是社倉建設的資料及研究

清代倉儲制度的衰敗與飢荒
晚清,飢荒頻繁發生。水、旱、蝗等各種自然災害之後,伴隨而來的往往是飢民遍野、餓草載
途。如「丁戊奇荒」,前後僅幾年時間,直接死於飢餓的就有一千萬人。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晚
清飢荒如此嚴重呢?晚清倉儲制度的衰敗恐怕是一個重要原因。
「為政之要,首在足食」①,糧食儲備事關國計民生。清入關後不久便著手恢復、設立倉儲,
歷經康、雍、乾幾朝,倉儲制度得以確立並不斷完善,且一直延續到晚清。
「常平倉谷,乃民命所關,實地方第一緊要之政」。⑧作為最重要、最普遍的官倉,常平倉主
要設治於各直省州縣。與前代相比,清代的常平倉制有所創新和發展,主要表現為:從采買倉
谷、倉魔管理,到出果比例以及監督體系等等,其制度更為嚴密、周詳。倉谷來源是建立倉儲的
首要間題,清代的常平倉谷主要有三種來源:最主要的是采買,即從財政經費中撥款采購;再就
是捐納,包括捐監、捐輸、攤捐,是指通過捐谷向官府買取功名或官職;在某地嚴重乏糧的情形
下,朝廷還常下令截遭彌補各地常平倉收貯之不足。一般來說,每年秋夭各地常平倉都要采買
糧食,以補足倉額。為了避免領款後拖延不買之弊,清政府規定了采買期限。常平倉谷還要定
期盤查,如發現有侵蝕、挪移、霉爛等,嚴加處罰,根據不同數額,分別處以擬徙、斬監侯、革職、
降級等並實行追賠的辦法,補足倉谷。正常年景下,常平倉的基本作用是調節平抑糧價,每年秋
收季節糧價低廉,常平倉買進新糧,刺激糧價適度上漲,次年春夏青黃不接時按「存七案三」比
例將存糧賣出,即所謂「春夏出果,秋冬來還」。常平倉的另一個作用是災年販恤貧民,逢遇自然
災害,清政府照例要對農民進行販濟,常平倉谷便可發揮它的這一功用。
京通倉指設於北京、通州的京倉、通倉,共有15倉,有魔1362座。主要用於貯存遭糧,以保
證官傣、軍需供應,兼有平巢、販濟之用。京通倉事務由倉場衙門管理,北京設有總督倉場侍郎,
也稱倉場總督,戶部滿、漢侍郎中各出一員擔任,下轄坐糧廳,設於通州,各倉設有倉監督,滿、
漢各一人。清代的官倉,除了上述常平倉、京通倉以外,還有營倉、旗倉、水次倉、內倉等,各有不
同的功用。
社倉設於鄉村,名為民辦,公舉所管之人,實際上政府的干預、監督較多,這也是清代社倉
的一個重要特點。社倉積谷,以民間自行輸納為主要來源,歷朝都曾議定獎勵民間捐谷的辦法,
按捐谷數額,或免差役,或給匾,或給頂戴,或給花紅。另外,往往有官撥谷本。社倉谷石初儲於
鄉村公所、寺院,也有租借富家房屋的,等谷息增多後按常平倉庶例建倉儲存。社倉盡管有民選
之社長,但仍要受到州縣監督。倉廉的修建和維修,要報明州縣存案。
義倉,順、康、雍各朝屢次諭令各州縣設立義倉,但直到乾隆年間,直隸、山西、江蘇、江西等
省方陸續設立。義倉谷石在正常年景下,加息出借,遇有災荒,出谷碾米。義倉設有倉正、倉副
加以管理,其支散手續、呈報核查等都與社倉相同。
應該說,這一整套較完善的倉儲制度在清代前期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起到了一定的積極
作用。然而,時至晚清,隨著封建王朝的日趨沒落,倉儲制度在實施中弊竇叢生,逐漸走向衰敗。
第一,不及時采買。按例每年秋天常平倉都要采買倉谷,填補出集、放販後倉額之不足。但
地方官員往往只顧個人私利,無視采買之重任,領銀後拖延時日,不及時采買。「僅以集價存公,
屢經交代,挪新掩舊,任意侵吞,以致倉廉空虛,毫無儲備。,,@在收購時,青役、里保也「多方需
索規費,以致有力之家輒賄求書吏,匿報其承領者並不上谷,惟加倍繳價入官,名為幫費。』,④這
樣,「朝廷足食之經,為私家肥囊之計」。⑤
第二,倉應管理不善。盡管清廷一再強調倉魔對糧食儲備的重要意義,其建造、修繕、管理
也都有一套制度,但各地倉庶在實際管理中卻十分混亂,尤其是到了晚清,倉魔管理幾於廢馳,
直接影響到倉儲的質量。『
首先,受自然災害、戰爭破壞以及年久失修的魔座不能得到修復。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對
倉庶的破壞是比較大的,我們僅舉幾個例子,1842年,福建大雨,上杭縣11座倉魔被水沖倒,
倉谷漂失。1853年,湖南末陽大水成災,12間倉魔倒塌,貴州鎮遠縣「縣倉漫水,漂失谷石。』,@
安徽霍山縣大水入城,常平等倉均被淹沒。1879年,甘肅文縣等地發生強烈地震,倉廉倒塌,禮
縣震塌6間,泰安各倉存者無幾。戰爭對倉傲的破壞也很嚴重,尤其是經過太平天國革命,戰事
激烈的江南地區許多州縣的倉谷、倉魔盪然無存。⑦據光緒初年上諭說:「近年以來各州縣不但
倉儲多虛,並倉座亦多無存。」⑧西北地區在回民大起義的沖擊下,許多州縣的廉舍也「悉毀無
存。」⑥盡管後來也曾設法重建,但效果不大,大部分地區的倉庶則沒有修復,除了吏抬敗壞,地
方官對此漠不關心之外,經費缺短也是重要原因。正如東三省總督錫良所奏報的:「各城舊官倉
自經庚子亂後,多已坍廢,……各屬建倉需費甚矩,當此度支奇細之際,實屬無從籌措。』心
其次,由於倉吏玩忽職守,不能按時檢查、修護,倉谷霉爛也為常事。以京通倉為例,據載:
「京通各處倉魔屋瓦滲漏,牆壁損壞者十居八九,所貯米石漸至潮濕霉爛。』,@「米色亦多不純」,
往往攙有灰土、石塊等雜物,當然,也有很多情況是倉吏故意攙進去以此謀私利的。更有甚者,
「各魔座官任意開放」廉門,比如,1859年(咸豐九年)居然發現在倉廉內生火做飯之舉,「北新
倉空魔內有多人在內安鍋造飯。』艱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第三,變賣、娜用、慢盜倉谷嚴重。常平倉所存稻穀,經常被各該地方官員私行變賣,「任意
侵挪」,彌補各該州縣虧空,然後,「捏造冊籍」,不是「以無為有」,便是「折銀代價。』,。這種情況
在清前期就時有發生,比如,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直隸南部因旱欠收,乾隆皇帝詢問為何
不動用倉谷,一了解才得知,該處倉谷已「所存無多」,其原因則是「不肖官吏,平日任意侵挪虧
缺。』,@晚清則更加嚴重,我們舉東北的情況作為例子,錫良任東三省總督後,奏報當地旗倉米
石挪用情況,他說,東北旗倉應存米13萬石,義州、寧遠、廣寧、鳳凰四倉米石被挪用,實存11
萬石。由於「事隔多年,官非一任,其或因公動用,情尚可原,或經手物故,無處著追。』心清統治
者歷來都非常重視的京通倉儲,米石被侵盜現象也十分嚴重,「每於收米發米之時,青役串通家
人少進多出,監督失於覺察,漸成虧空。」臨進倉偷竊、攔路偷米情況也很突出,「各倉潛米出入
處所,匪徒串通看街兵役,於糧米車輛必由之處,並不修墊,且故意刨挖深坑,淤泥蓄水,凱>}翻
車破袋,向車夫需索搬杠,肆行偷戳,營棄無從過問,街兵包庇分臟。』,功
第四,監督體制有名無實。清代倉儲管理的監督體制是比較完備的,處罰也很嚴厲,如能切
實貫徹,對革除積弊、懲治貪官污吏是會有一定作用的。但令人遺憾的是大都不能付之實行。拿
常平倉的盤查來說,大多欺瞞掩飾,形同虛文。一些地方聽說上面要派大員查核倉谷,便趕緊向
當地富戶或他倉挪借,據奏報,常常有「不肖有司等聞欽差將至,向紳拎富戶挪移借貸,以掩飾
其虧空之項,而紳拎富戶等畏其威勢,或迫於情面,不得已代為應付。』,@各地還往往採取拖延
辦法.「經年累月,盤查無期,甚或歷官數任,歷時十數載,仍事懸擱者,比比皆是」。湯盤查時,官
吏也大都不實際勘核,只是「按籍而稽,」憑倉吏一結了事,」一紙空文,飾詞申復。』,⑩即使親臨
盤查,也難免倉吏作弊,量谷時,倉吏於解中置物,這樣一來,一解解地量,也無法查出。
第五,積錢以代穀日盛。其實,早在乾隆末年,有的地方已貯銀以代谷,但還不很普遍。道
光以後,尤其是咸同年間,倉制混亂不堪,積錢不積谷,寢成風氣。對此,清廷一再申傷:「國家設
立常平倉,原備民間緩急之需……僅將谷價貯庫,碎遇需米之時,豈銀兩所能濟用。』心但各省
督撫大吏私將積谷改為積錢,任意侵挪,藉肥私囊。光緒年間,倉儲更是衰敗不堪,各地矇混欺
上,空言技寒。有識之士憂心忡忡,江蘇巡撫昊元炳曾就積谷積錢利弊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
說:「或有存錢較存谷簡便,且可生息之論。不知干凈潔谷,足可支十年而不壞。歷時過久,尚有
以陳易新之法。積錢既多,易啟虧挪。且時遇凶歉,谷價騰長,購買無由,多錢又不如多谷。』,@此
後,雖再三諭令復規積谷,然吏治疲玩,因循成風,各省對奉旨事件,不過通行曉示,並不付諸行
動,以致徒煩文犢,毫無成效。
之所以各地多以積錢代谷,主要是由於「各地方官往往不以民事為重,』,』』惟恐貯谷過多,平
時難於照產,離任難於交盤。』,。另外,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觀念的隨之變化也是積錢之風日
盛的一個原因。當時,有些人認為積錢優於積谷,資產階級維新派就曾提出積谷不如積錢,積錢
不如興學的主張,影響頗大。東三省總督錫良的一段話就很有代表性,他認為,目前要想規復倉
儲困難重重,已屬不易,而且也無必要。基於此,他主張。「與其有名無實,徒滋弊端,何如明定章
程,……請自宣統二年秋後起,將旗民地米一律折征銀兩,盡征盡解。}} r}
由於「倉儲積弊日久且深,;.,各倉虧空十分嚴重。先拿京通倉來說,乾隆年間倉谷足可支
用2。多年,而道光末葉,」不過僅支一歲。⑩「京倉需米孔殷,」倉額不足,歲歲告急。常平倉的虧
空則更加嚴重,而且在清前期就已很明顯。1727年(雍正五年),福建省「各屬倉谷錢糧虛懸者
甚多,有銀谷兩空者.有無名而僅存價值者,至於實貯存倉者則十無三四。』,⑧乾隆末年,有的州
縣常平倉已名存實亡,比如浙江嘉興、桐鄉等6縣「倉谷有缺谷數百石及百餘石者。"1815年
(嘉慶二十年),「直隸省各州縣常平倉谷缺額至一百五十餘萬石。』,留道光朝以後,很多地方「或
谷空而倉存,或倉紀而地在。".1830年(道光十年),戶部查覆常平倉谷,實存140。萬石,虧缺
霉變270萬石,集缺、借缺300餘萬石,共缺額180。萬石。三十年後的1860年(咸豐十年),全
國常平倉谷,僅有523萬石。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只有348萬石,其中,河南省存25萬石,
山西省為41萬石,廣西僅有600餘石。這個數字與一百四十多年前的乾隆朝相比,實是少得驚
人,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這三個省的常平倉存谷分別為239萬石,230萬石和138萬石。
鑒於官倉積弊太甚,很多人把目光轉向民倉,提出大力興辦民倉以逐漸取代官倉。當初,清
統治者倡導民倉之時,其本意是要用社倉、義倉「輔常平倉之不足』,。希冀「以一鄉濟一鄉之眾,
以數歲救一歲之荒,』,。無奈,「日久弊生。」民倉盡管沒有官倉的弊端,但民倉本身的各種弊病
也是難以避免的,尤其是「倉正偷賣分肥,州縣借端挪借,青役從中侵蝕,遂至日就虧缺,僅勝空
蔽,繼則曠廢日久,並魔座亦復無存。』,,主要表現在:第一,社長作弊侵蝕谷石。朝廷一再強調
「必有忠信樂善之良民,方可以主社倉之出入,』,。然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開倉出借時,社長往
往先串通親屬,私立借約,多開借紙,多借多拿,青黃不接谷貴之時,社長則私行盜賣,從中漁
利。加之社倉「多零星散貯,稽查為難,』唱這也為社長暗地侵挪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第二,捐輸
困難。民倉積谷主要來源於捐輸,一般來說,「在富饒之家,自有蓄積,雖遇欠收而無藉乎倉谷,
則當輸納之時,往往退縮不前,至貧乏之家,仰給社倉,固為殷切,而每歲所收僅供生計,又無余
粟可納。;.尤其是由於社長串通作弊侵蝕谷石,「以致殷實之戶,不樂捐輸。,,@第三,州縣官不
實心經理。清代民倉名義上是民間自辦,但實際上政府幹預較多,從倉谷來源到出納管理,州縣
官都有稽查之責。州縣官員也因此可從中謀利,「官為經理,大半藉端挪移,日久並不歸款。』,,
難怪朝廷上諭也不無感嘆說:「州縣官實心視百姓為一體者,豈可多得,今以常平之谷為國家之
公儲,關系己身之考成,尚且侵欺挪用,虧空累累,況民間之社倉,安能望其盡心經理。」。另外,
根據倉儲管理追賠之制,如各地社倉發現虧缺,由社長賠償。一些社長往往為賠償缺谷而傾家
盪產,其結果無人再願充任,社倉「因屢選社正付不得其人,權交地保看管。』,⑩由於以上種種弊
端,民倉的虧空也同樣很嚴重。比如,四川滬州為「產米最饒之區,」社倉谷嘉慶時有京斗二萬七
千餘石,道光時,「僅存京斗八千四百餘石,計虧空二萬余石之多。』,。陝西省道光年間,「社倉缺
額六十餘萬石。"a}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查覆東北民倉存儲情況,遼陽等四廳州縣挪用社倉
積谷,應存13萬石,折銀10萬余兩,實存9萬余兩。
倉儲制度的衰敗必然帶來一系列後果。從清統治者建立倉儲的目的來看,除了保證軍需及
官吏傣祿,還有二個很重要的方面:一是以防凶荒,「各省常平、社倉系依照周官荒政而設,原以
備水一旱遍災,祟借放娠之用』,9;二是穩定社會經濟、鞏固統治秩序,正如清廷上諭所說:「國以
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民安而國運昌隆,食足而民生樂利。』,。如果說清代前期,從主要方面來
說,倉儲還是能起到這些作用的話,那麼,到了晚清,由於倉儲制度的衰敗以及越為越嚴重的倉
儲空虛,倉儲的這些功用日益削弱乃至喪失。限於篇幅,在這里主要探討倉儲制度衰敗與晚清
飢荒的關系。
首先,由於倉儲有名無實,常平等倉無法起到預防飢荒的作用。晚清,飢荒頻繁嚴重,便說
明了這一點。據統計,在我國歷史上,從公元前108年到1911年,有史可稽的飢荒就有1828
次,有一些地區,幾乎年年有飢荒。究其原因,除了其它一些因素外,倉儲空虛不能不說是其中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各省州縣設立常平倉存貯谷石,定有額數,原以備本處水旱遍災。」。可
是,晚清時期,倉儲衰敗不堪,很多地方甚至連廉座都盪然無存,「一至欠年,束手無策』,⑩,只好
「請開放販銀,截留潛糧』,珍,伸手向國家要錢、糧。而晚清政府本已庫府空虛,財政拮據,巨額賠
款.大量軍費開支、統治者的奢侈糜費,再加上黃河屢屢決口,經常是上百萬以至千萬的河工之
費,這些國家財政已力不能支,盡管幾乎每年都要撥款、調糧救濟一些地區的飢荒,但也很有
限。朝廷不無指責地說:「但使存倉之谷能足原額之半,則以一邑之粟,販一邑之飢,何至張皇失
措,動輒束手?』,。以丁戊奇荒為例,這場大飢荒以晉豫為中心,遍及直隸、陝西、甘肅數省,前後
持續幾年,尤以1877年(丁丑年),1878年(戊寅年)兩年最重。就其旱災程度而言,「略與道光
丙午(1846年)相仿,」但隨之而至的飢荒卻十分嚴重,這固然有著諸多方面的原因,但當地儲
備空虛可以說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飢荒發生後,河南在奏報本地乏糧的情況時說;「全省災區
缺糧,不特無樹皮草根可挖,抑且無糧可購。哀鴻遍野,待哺嗽嗽,道瑾相望。」⑩河南巡撫兼東
河河道總督李鶴年請借外省糧食,戶部質問道:河南本地常平倉谷按定額應有95萬余石,為何
要舍近求遠?倉內是不是有95萬石糧食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即便有,面對幾百萬飢民也無異
於杯水車薪。災後,朝廷企圖以此為契機整飾各省倉儲,上諭說:「晉豫兩省遇此巨災,朝廷轉念
窮黎,截槽發格至再至三,恩施所被有加無已,凡有血氣同深感泣,設他省再有如晉豫者,將請
竭夭庚之正供而為販恤之資乎?為今之計,非但補救其既往,更當圖備於將來,」「各省必須整修
倉魔,常平倉采買倉谷,補足定額,民倉由官紳商民樂輸,例得獎敘。;}a0山西巡撫曾國荃似乎也
下了很大決心,動用部分部撥銀兩買補倉谷。但據後任山西巡撫張之洞奏報,各州縣倉谷雖經
曾國荃買補、「現通計買至七成,分散畸零,僅備一區,無裨全局,」實際上,曾國荃已將販銀挪作
他用,他自己還辯解說:「晉省三年奇災,庫空如洗,旗祿兵響州縣坐支,每遇萬分緊急之時,不
得不於贓捐項下通融絕注。』,。可見,這場大飢荒過後,朝廷雖諭令各省以此為戒,整傷倉儲,但
未見實效。
第二,倉儲空度,常平等倉平抑根價作用有限。「因谷有貴賤之時,貴時病民,故減價以集使
民不病;賤則傷農,故增價以來,使農不傷。』,@常平倉的基本作用就是適時巢朵,平抑糧價。從
理論上說,這一政策不僅可以調節季節性糧價變動,而且還能抑制災荒引起的糧價騰漲。但實
際上,有研究表明,這種作用並不明顯。晚清,由於平案中的各種弊病日益嚴重以及倉谷缺乏,
各地常平倉這一平抑糧價的作用更加有限,尤其是一遇災欠,米價大漲。比如:1846年(道光二
十六年),秦豫旱災,由於無糧平集,「糧價大漲,百姓紛紛逃荒。"岔1856年(咸豐六年),江蘇發
生數卜年未有之大旱,河水皆涸,禾苗枯搞,加上蝗蟲成災,米價騰貴,江北「斗粟值金一兩,」這
一年皖北「斗米八百錢。』,,1861年(咸豐十一年),常熟陰雨成災,時米價每石五千餘。1900年
(光緒二十六年)。貴州發生飢荒,「省城歷年籌辦積谷十二萬余石分勺平集,瞬將告竣,各屬所
存倉谷亦皆出果將盡。糧石日少,米價日昂。自夏及秋,為時尚久,米糧同乏,娠案俱窮。』,楊1902
年(光緒二十八年),四川大荒,米價一石漲至十金以外。近代中國糧價暴漲是很嚴重的,湖南素
為產米之地,但在晚清也是飢荒連年,米價昂貴,比如說長沙,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斗米須
干文,1866年(同治五年),則為四千餘,1870年(同治九年),漲至五千六百,「官府不聞平案之
舉。』.,}以至於人們產生一種心理恐慌,稍一有災兆,米價便大漲,「偶見偏隅蜿孽,遂雲四境災
荒,或謂陽為旱征,或謂雨為水兆,一唱眾知,頃刻騰昂。』,。
第三,倉內乏谷,各倉眼濟災民的政策在實行中大打拆扣0濟作為一項重要救災措施,也
是常平等倉的另一主要功用。災荒一旦發生,各地要及時報災,勘核後根據災情採取不同的救
災措施,對於災區「極貧」、「次貧」的飢民一般是給予娠濟的,主要包括娠米、設粥廠等。這項政
策對於挽救飢民生命、減輕受災程度無疑是會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的。但由於倉儲衰敗,娠濟政
策在實施中大打折扣。我們只要舉幾個例子便足以說明間題。1862年(同治元年),湖南旱蝗嚴
重,「義谷已發完,尚不能敷。』,叭864年(同治三年),浙江海寧粥廠每夭有無數災民餓死,「蓋以
逃難者多,糧絕故也。"1873年(同治十二年),奉天大水,各地「素鮮蓋藏,」「去年雖獲斗石之
糧,早已食盡,關領倉斗之粟,亦已無存……各戶誠屬有糧者少,』心等待救濟的54萬飢民「僅
按每口先放栗米一倉斗,」餘下則久無音信。
可見,倉儲空虛,致使常平等倉平抑糧價,娠恤災民的作用受到很大局限。飢荒中,飢餓至
極的災民往往吃一些原本不能當作食物的東西,比如糠批,樹皮、野草、觀音土以至吃人。這樣
的事例不勝枚舉,據載,1856年(咸豐六年)大旱中,江蘇一些地方「民食罄竭,采野蔬石粉糊
口。"1877年(光緒三年),山西太原等府,由於亢旱日久,官民捐販,力均不支,災民「挖草根樹
皮以度歲。樹皮既盡,亢久野草亦不復生,甚至研石成粉,和土為丸。"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
大水後,飢民達730多萬,僅清口一地,每天餓死二三百人,沐陽有11萬飢民,每日有數百人餓
死,1911年,江蘇米糧絕跡,以至於「上海一隅所存之米,僅可供本埠十日之用,無錫等屬或為
產米之區,或為積米之地,亦已察報顆粒無存」,@據統計,這一年餓死幾十萬人。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倉儲制度的衰
敗,必然引起或加重飢荒,而連續不斷的嚴重飢荒所造成的成百上千以至幾萬、幾十萬、上百萬
的飢民、流民,勢必引發一系列的社會間題,加劇各種社會矛盾,導致社會的動盪、不安。可見,
完善的倉儲制度以及豐裕的倉儲是國家經濟發展,政治穩固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能力有現,請見諒.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5-02-07 23:53:51 瀏覽:236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
思想道德文獻 發布:2025-02-07 23:19:44 瀏覽:87
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5-02-07 23:07:21 瀏覽:394
法學考研英語要求 發布:2025-02-07 22:53:53 瀏覽:308
山東司法廳長原廳長簡歷 發布:2025-02-07 22:48:32 瀏覽:643
婚姻法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解除 發布:2025-02-07 22:20:18 瀏覽:903
新婚姻法2020第三者財產 發布:2025-02-07 22:12:58 瀏覽:268
深圳消防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07 21:57:19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