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涉密人員的規章制度

涉密人員的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5-04 08:06:55

㈠ 我國對涉密人員採取什麼的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局涉密人員的保密管理,全面規范局的保密工作,跟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秘密法》及其實施辦法,結合局實際,特製定本制度。
第二章 涉密人員分類和等級界定
第二條 本制度中所稱的涉密人員是指在工作中產生、掌握、管理和大量接觸國家秘密的人員。
第三條 在涉及絕密級國家秘密崗位工作或承擔任務的人員為核心涉密人員;在涉及機密級國家秘密崗位上工作或承擔任務的人員為重要涉密人員;在涉及秘密級國家秘密崗位上工作或承擔任務的人員為一般涉密人員。
第四條 局根據涉密人員工作任務、工作崗位和職責范圍的實際涉密情況綜合界定其涉密等級。
第五條 涉密人員的涉密等級界定,由各有關部門根據本部門承擔工作任務人員的實際涉密情況,提出初審名單,部門負責人審核確定後,報送局辦公室和局保密工作領導小組審批並存檔備案。
第六條 局對涉密人員實行動態管理。涉密人員所在部門根據涉密人員實際工作崗位、工作任務、職責范圍的變化,及時提出調整涉密等級的初審意見,經部門負責人審核後,報送局保密工作領導小組審批並進行調整。
第三章 涉密人員審查與保密責任書簽訂
第七條 局對承擔涉密任務,進入涉密崗位的人員進行嚴格審查,並對審查情況書面記載備案。重點考評其現狀政治表現、工作表現、學習及遵守保密法規制度和紀律的情況。
第八條 所有涉密人員按進廠、在崗、離崗、幾個階段簽訂保密責任書,明確自己應當承擔的保密責任和義務。
第四章 涉密人員保密教育和管理
第九條 局按照《保密教育制度》對涉密人員進行經常性的保密教育。 第十條 局對涉密人員遵守保密制度和紀律以及接受保密教育的情況要定期進行考核,建立健全保密監督和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
第五章 涉密人員流動管理
第十一條 涉密人員脫離涉密崗位實行脫密期管理制度,應清退所有涉密文件、資料及物品,並不得解除相關秘密。脫密期一般為:核心涉密人員3年;重要涉密人員2年;一般涉密人員1年。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必要時可適當延長涉密人員的脫密期。
第十二條 涉密人員退休後,在其相應的脫密期內仍由局按在職涉密人員進行管理。借調、返聘人員在涉密崗位工作的按照在職涉密人員進行管理。
第十三條 涉密人員申請調動的,經局同意,先將其調離涉密崗位,待脫密期滿,經局相關領導批准,簽訂保密承諾書後,方可辦理調動手續。對於尚在脫密期內需要辦理調動手續的特殊情況,經局保密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後,在其人事檔案註明涉密身份和脫密期,並簽訂保密承諾書後,方可辦理調動手續。
第十四條 涉密人員在脫密期一般不得辭職。對於確有特殊原因而本人堅持申請辭職的非核心涉密人員,經局批准,在其人事檔案註明涉密身份和脫密期,並簽訂保密承諾書後,方可辦理辭職手續。
第十五條 涉密人員不得擅自離職。對已經離職的涉密人員局勸其返回單位。若本人要求辭職的,按涉密人員辭職規定辦理手續。對不回局又拒不履行保密義務和手續的,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通過國家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第十六條 涉密人員調動、辭職會使國家秘密安全受到威脅的和國家另有規定不得辭職的,局可不予批准。
第六章 職責劃分和保障措施
第十七條 局保密工作領導小組對涉密人員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對涉密人員資格審查和等級審定、調動離職等進行批准,並按照小組分工抓好督促落實工作。具體負責以下工作:
(一) 涉密人員資格審查;
(二) 根據部門初審意見進行涉密人員登記審定和變更;
(三) 組織和安排涉密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
(四) 組織涉密人員保密教育活動;
(五) 根據涉密人員涉密等級擬制保密津貼發放明細;
(六) 涉密人員的脫密期管理;
(七) 對涉密人員調動辭職等進行保密審查。
第十八條 涉密人員違反保密法規,泄露相關秘密的,局將進行查處,並根據《保密獎懲制度》追究相關人員的涉密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十九條 本制度由局保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㈡ 對涉密人員管理都有哪些基本規定

答:一、保密法對涉密信息系統的保密管理作出了以下新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
存儲、處理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以下簡稱涉密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實行分級保護。
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國家保密標准配備保密設施、設備。保密設施、設備應當與涉密信息系統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
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規定,經檢查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條
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涉密信息系統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
(二)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
(三)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
(五)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二、涉密人員的保密管理作出了新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
在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以下簡稱涉密人員),按照涉密程度分為核心涉密人員、重要涉密人員和一般涉密人員,實行分類管理。
任用、聘用涉密人員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審查。
涉密人員應當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品行,具有勝任涉密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涉密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三十六條
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掌握保密知識技能,簽訂保密承諾書,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第三十七條
涉密人員出境應當經有關部門批准,有關機關認為涉密人員出境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第三十八條
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脫密期管理。涉密人員在脫密期內,應當按照規定履行保密義務,不得違反規定就業,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㈢ 國家秘密載體印製資質一般涉密人員須遵守哪些規章制度

涉密人員要在涉密業務工作開展過程中,遵守所有保密相關的規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保密組織機構及保密責任(含歸口管理責任)管理辦法
保密風險評估管理辦法
涉密人員管理辦法

國家秘密載體管理辦法
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管理辦法

信息系統、信息設備和存儲設備及保密設施設備管理辦法

涉密業務及過程管理辦法
保密監督檢查管理辦法

泄密事件報告查處管理辦法
保密工作考核與獎懲管理辦法
保密工作經費管理辦法
保密工作檔案管理辦法
保密教育培訓管理辦法
保密資格(質)證書管理辦法

㈣ 涉密人員的保密管理要求

涉密人員的保密管理要求如下:
1、涉密人員負有維護國家秘密安全的責任和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應自覺遵守有關的法規和制度,接受保密組織的教育和監督;
2、選拔任用涉密人員,要依照機要幹部的標准和保密幹部專業化要求,進行嚴格審查,並報上級保密工作部門備案。不得使用臨時聘用人員;
3、涉密人員管理由單位組織、人事和保密部門共同實施,並對涉密人員在崗情況每年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聯合檢查。對檢查中發現不宜留在涉密崗位的,應堅決調離;
4、涉密人員上崗前,必須先參加保密工作部門舉辦的保密業務培訓;
5、涉密人員在崗、離崗和出國(境)前及涉密外事活動前必須進行保密教育,不斷強化政治業務素質;
6、涉密人員必須與單位保密組織簽定保密責任書,履行保密責任和保密義務,遵守保密紀律和有關規定;
7、涉密人員辭職、調動,單位應徵求上級保密工作部門的意見,並視情況進行脫密期管理。脫密期一般為六個月至三年;
8、涉密人員調動或退休須及時清退個人承辦、保管的密件,經有關部門驗證無誤後,方可予以辦理工作調動或退休手續。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二十五條 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國家秘密載體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秘密載體;
(二)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毀國家秘密載體;
(三)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秘密載體;
(四)郵寄、托運國家秘密載體出境;
(五)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秘密載體出境。第二十四條 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涉密信息系統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
(二)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
(三)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
(五)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㈤ 涉密人員管理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涉密人員管理的基本內容有如下幾點:

1、單位應當按照涉密程度對涉密崗位和涉密人員的涉密等級做出界定。涉密崗位和涉密人員的涉密等級分為核心(絕密級)、重要(機密級)和一般(秘密級)三個等級。

2、涉密人員的涉密等級,應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進行調整。

3、進入涉密崗位的人員,單位人事部門應當會同保密工作機構進行審查和培訓。

4、單位應當與涉密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保密責任書包括涉密人員的保密義務和責任及享有的權利等基本內容。

5、單位對在崗涉密人員應當進行保密教育培訓,每人每年度不少於15學時。

6、建立涉密人員保密自查制度。對涉密人員的保密義務和責任情況,應當進行監督考核。涉密人員嚴重違反保密法律法規應當調離涉密崗位。

7、單位應當根據涉密人員涉密等級,給予相應的保密補貼。

8、涉密人員脫離單位,應當與原單位簽訂保密承諾書。單位應當對其實行脫密期管理。核心涉密人員的脫密期為3年至5年,重要涉密人員的脫密期為2年至3年,一般涉密人員的脫密期為1年至2年。

9、單位應當及時將涉密人員名單在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登記備案。因私出國(境)的,應當按有關規定審批。出國(境)前應當對其進行保密教育。涉密人員擅自出國(境)的,單位應當立即向上級機關或有關部門報告。

㈥ 對涉密人員上崗有哪些保密要求

《保密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掌握保密知識技能,簽訂保密承諾書,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首先,涉密人員上崗前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在涉密崗位工作,不僅需要具備很強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還要具備很強的保密意識和相應的保密專業知識技能。任用涉密人員,必須堅持先培訓、後上崗。機關、單位對涉密人員上崗前的保密教育培訓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保密形勢和敵情教育,保密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教育,保密知識技能教育,崗位職責教育等。其次,涉密人員上崗前應當簽訂保密承諾書。簽訂保密承諾書對於提高涉密人員保密意識,強化涉密人員保密責任具有重要意義。保密承諾書的主要內容包括了解並遵守各項保密制度、知悉並履行保密義務、自願接受保密審查、承擔法律責任等。機關、單位應當把保密承諾書的簽訂和管理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來抓,建立健全保密承諾長效管理機制。

㈦ 涉密人員應履行哪些保密義務和責任

涉密人員的保密義務和責任,概括起來包括以下方面:1、製作屬於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及其他物品和屬於國家秘密的設備及產品。2、收發、傳遞密件、密品。3、使用密件、密品。4、復制、摘抄、匯編密件。5、攜帶密件、密品外出時都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法律分析
1、認真遵守國家保密法律、法規、規章和本單位的保密制度,履行保密義務,資源接受保密審查,對工作職責范圍內的保密工作負有領導責任。2、不提供虛假個人信息,不違規記錄、存儲、復制國家秘密信息,不違規留存國家秘密載體,不以任何方式泄露所接觸和知悉的國家秘密。3、結合本部門、部位的實際,制定具體的保密管理制度和措施,未經單位審查批准,不擅自發表涉及未公開工作的文章、著述。4、與所屬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涉密人員簽訂保密承諾書,建立崗位責任制,把保密責任落實到人。5、有計劃地組織本部門、部位工作人員進行保密教育、培訓,增強所屬工作人員保密意識,掌握必備的保密知識和技能。6、對所屬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涉密人員辭職、調動、因私出國(境)申請提出意見。7、對所屬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涉密人員執行保密制度、遵守保密紀律情況進行監督、考核。8、定期對保密環境和涉密載體進行檢查,及時消除泄密隱患。9、自己或所屬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涉密人員發生泄密事件時,積極採取補救措施並及時向所在機關、單位報告,決不隱瞞。發現他人違反保密規定、泄露國家秘密時,立即予以制止,並及時報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三十五條 在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以下簡稱涉密人員),按照涉密程度分為核心涉密人員、重要涉密人員和一般涉密人員,實行分類管理。任用、聘用涉密人員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審查。涉密人員應當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品行,具有勝任涉密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涉密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三十六條 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掌握保密知識技能,簽訂保密承諾書,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第三十七條 涉密人員出境應當經有關部門批准,有關機關認為涉密人員出境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判決給錢沒錢 發布:2025-02-08 00:04:29 瀏覽:767
二建法規編 發布:2025-02-08 00:03:48 瀏覽:359
法律援助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5-02-07 23:53:51 瀏覽:236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
思想道德文獻 發布:2025-02-07 23:19:44 瀏覽:87
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5-02-07 23:07:21 瀏覽:394
法學考研英語要求 發布:2025-02-07 22:53:53 瀏覽:308
山東司法廳長原廳長簡歷 發布:2025-02-07 22:48:32 瀏覽:643
婚姻法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解除 發布:2025-02-07 22:20:18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