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2015公安部新禁止條例

2015公安部新禁止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04 08:29:00

㈠ 公安部「五個嚴禁」「七個一律」內容有哪些

一、公安部「五個嚴禁」的具體內容是:

1、嚴禁利用公安職權貪贓枉法、徇私舞弊。

2、嚴禁刑訊逼供、非法拘禁、濫用槍支警械。

3、嚴禁利用「保外就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放縱犯罪嫌疑人。

4、嚴禁超期羈押和對證人使用任何強制措施。

5、嚴禁亂罰款、亂攤派、亂收費和違反「收支兩條線」規定,截留、挪用、私分罰沒款物。

二、公安部「七個一律"的具體內容:

1、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掉。

2、一談到中獎了,一律掛掉。

3、一談到是公檢法稅務或領導幹部的,一律掛掉。

4、所有簡訊,讓點擊鏈接的,一律刪掉。

5、微信不認識人發來的鏈接,一律不點。

6、所有170開頭的電話,一律不接。

7、所有陌生人發的紅包,一律不點。

(1)2015公安部新禁止條例擴展閱讀: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有關規定,加強公安機關領導幹部隊伍建設,重申和制定以下五個嚴禁。

一、嚴禁違規插手工程招標、政府采購、人事安排和案件查辦,為本人或特定關系人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嚴禁近親屬在分管的業務范圍內從事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經營活動;

三、嚴禁出差、開展公務活動由企事業單位、個人接待,或者接受下級公安機關、企事業單位、個人安排出入營業性娛樂場所;

四、嚴禁違規收受現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乾股;

五、嚴禁違規相互請托為對方的特定關系人在投資入股、經商辦企業等方面提供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

凡違反上述規定,視情先行採取停止執行職務、調離原崗位、免職、責令辭職等組織措施。查實後依法依紀給予黨政紀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㈡ 《公安機關禁止逐利執法「七項規定」》具體是哪七項規定

公安部「五個嚴禁」的具體內容是:

1、嚴禁利用公安職權貪贓枉法、徇私舞弊。

2、嚴禁刑訊逼供、非法拘禁、濫用槍支警械。

3、嚴禁利用「保外就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放縱犯罪嫌疑人。

4、嚴禁超期羈押和對證人使用任何強制措施。

5、嚴禁亂罰款、亂攤派、亂收費和違反「收支兩條線」規定,截留、挪用、私分罰沒款物。

(2)2015公安部新禁止條例擴展閱讀: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有關規定,加強公安機關領導幹部隊伍建設,重申和制定以下五個嚴禁。

一、嚴禁違規插手工程招標、政府采購、人事安排和案件查辦,為本人或特定關系人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嚴禁近親屬在分管的業務范圍內從事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經營活動;

三、嚴禁出差、開展公務活動由企事業單位、個人接待,或者接受下級公安機關、企事業單位、個人安排出入營業性娛樂場所;

四、嚴禁違規收受現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乾股;

五、嚴禁違規相互請托為對方的特定關系人在投資入股、經商辦企業等方面提供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

凡違反上述規定,視情先行採取停止執行職務、調離原崗位、免職、責令辭職等組織措施。查實後依法依紀給予黨政紀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㈢ 公安部五條禁令什麼含義,警察在工作期間大量喝酒算不算違反此規定

算。工作時間飲酒,違者予以紀律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辭退或者開除
2003年1月22日,公安部為貫徹。落實依法整治、從嚴治警方針,維護公安隊伍鐵的紀律和良好形象,針對當前公安機關內部管理中突出存在的問題,出台了以槍、酒、車、賭等四個方面為主要內容的「五條禁令」,自2月1日起施行。

《五條禁令 》
一、嚴禁違反槍支管理使用規定,違者予以紀律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辭退或者開除;
二、嚴禁攜帶槍支飲酒,違者予以辭退;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開除;
三、嚴禁酒後駕駛機動車,違者予以辭退;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開除;
四、嚴禁在工作時間飲酒,違者予以紀律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辭退或者開除;
五、嚴禁參與賭博,違者予以辭退;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
民警違反上述禁令的,對所在單位直接領導、主要領導予以紀律處分。民警違反規定使用槍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槍犯罪的,對所在單位直接領導、主要領導予以撤職;情節惡劣、後果嚴重的,上一級單位分管領導、主要領導引咎辭職或者予以撤職。
對違反上述禁令的行為,隱瞞不報、壓案不查、包庇袒護的,一經發現,從嚴追究有關領導責任。
本禁令自二〇〇三年二月一日起施行。原有規定與本禁令不一致的,以本禁令為准。

㈣ 公安部六個嚴禁的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一、嚴禁未履行協作手續,跨縣及以上行政區域執行傳喚、拘傳、拘留、逮捕。

二、嚴禁未履行協作手續,跨縣及以上行政區域查封、扣押、凍結與案件有關的財物、文件。

三、嚴禁在管轄爭議解決前,擅自派警跨所屬公安機關管轄區域辦案。依法依規進行先期處置的除外。

四、嚴禁對異地公安機關依法提出且法律手續完備的辦案協作請求不予配合、故意阻撓、製造管轄爭議、爭奪案源戰果,或者設置條件、收取費用、推諉拖拉。

五、嚴禁違反保密規定泄露異地公安機關提出的辦案協作請求信息。

六、嚴禁未按規定報經批准,佩戴槍支跨所屬公安機關管轄區域執行任務。現場緊急情況除外。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一十八條 需要到異地執行傳喚的,辦案人民警察應當持傳喚證、辦案協作函件和人民警察證,與協作地公安機關聯系,在協作地公安機關的協作下進行傳喚。協作地公安機關應當協助將違法嫌疑人傳喚到其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其住處、單位進行詢問。

㈤ 公安部幾條禁令幾項規定

為嚴明紀律,樹立公安隊伍良好形象,中國公安部於2003年1月22日發布了「五條禁令」。 這「五條禁令」是:

一、嚴禁違反槍支管理使用規定,違者予以紀律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辭退或者開除。

二、嚴禁攜帶槍支飲酒,違者予以辭退;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開除。

三、嚴禁酒後駕駛機動車,違者予以辭退;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開除。 】

四、嚴禁在工作時間飲酒,違者予以紀律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辭退或者開除。

五、嚴禁參與賭博,違者予以辭退;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

㈥ 公安部六個嚴禁的內容

法律分析:一、嚴禁未履行協作手續,跨縣及以上行政區域執行傳喚、拘傳、拘留、逮捕。

二、嚴禁未履行協作手續,跨縣及以上行政區域查封、扣押、凍結與案件有關的財物、文件。

三、嚴禁在管轄爭議解決前,擅自派警跨所屬公安機關管轄區域辦案。依法依規進行先期處置的除外。

四、嚴禁對異地公安機關依法提出且法律手續完備的辦案協作請求不予配合、故意阻撓、製造管轄爭議、爭奪案源戰果,或者設置條件、收取費用、推諉拖拉。

五、嚴禁違反保密規定泄露異地公安機關提出的辦案協作請求信息。

六、嚴禁未按規定報經批准,佩戴槍支跨所屬公安機關管轄區域執行任務。現場緊急情況除外。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一十八條 需要到異地執行傳喚的,辦案人民警察應當持傳喚證、辦案協作函件和人民警察證,與協作地公安機關聯系,在協作地公安機關的協作下進行傳喚。協作地公安機關應當協助將違法嫌疑人傳喚到其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其住處、單位進行詢問。

㈦ 公安部五條禁令內容

公安部五條禁令

一、嚴禁違反槍支管理使用規定,違者予以紀律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辭退或者開除。
二、嚴禁攜帶槍支飲酒,違者予以辭退;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開除。
三、嚴禁酒後駕駛機動車,違者予以辭退;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開除。
四、嚴禁在工作時間飲酒,違者予以紀律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辭退或者開除。
五、嚴禁參與賭博,違者予以辭退;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

㈧ 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十不準指什麼

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十不準:

一、不準徇私枉法,辦人情案,向違法犯罪人員通風報信。

二、不準違反國家規定亂沒收、亂罰款,禁止內定和下達罰沒款指標。

三、不準亂收費。不準在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區、市)政府規定和批准之外另立收費項目和標准。不準用警察職權代其他部門收費、征稅、罰款。

四、不準參與舞廳、歌廳、飯館、發廊、錄像放映點、按摩浴室的經營或者充當保護人,不準在其中佔有乾股、暗股、明股。

五、不準為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討債、逼債,插手經濟糾紛。

六、不準經商辦企業,公安幹警不準從事第二職業,不準以警察職權為親友經商提供任何方便條件。已經開辦的公司企業,必須立即與公安業務部門和基層科所隊脫鉤,不準經營由公安機關監督管理的行業。

七、不準利用職權強行推銷社會公共安全產品。

八、不準在公務活動中接受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

九、不準強買強要、白吃白拿。

十、不準參與、保護、包庇走私活動。

凡違反上述規定之一的,按黨紀、政紀、警紀查處。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131號公安部關於廢止《公安機關和公安幹警十不準的規定》和《集貿市場消防安全管理辦法》的決定:

經清理,現決定廢止1993年9月24日發布實施的《公安機關和公安幹警十不準的規定》(公安部令第14號)和1994年12月25日發布實施的《集貿市場消防安全管理辦法》(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9號)。本決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2014年4月12日

(8)2015公安部新禁止條例擴展閱讀:

人民警察的職責與紀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六條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

(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三)維護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

(四)組織、實施消防工作,實行消防監督;

(五)管理槍支彈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

(六)對法律、法規規定的特種行業進行管理;

(七)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的場所和設施;

(八)管理集會、遊行、示威活動;

(九)管理戶政、國籍、入境出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

(十)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

(十一)對被判處拘役、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執行刑罰;

(十二)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

(十三)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

(十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二十二條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泄露國家秘密、警務工作秘密;

(三)弄虛作假,隱瞞案情,包庇、縱容違法犯罪活動;

(四)刑訊逼供或者體罰、虐待人犯;

(五)非法剝奪、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體、物品、住所或者場所;

(六)敲詐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賄賂;

(七)毆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八)違法實施處罰或者收取費用;

(九)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或者受雇於任何個人或者組織;

(十一)玩忽職守,不履行法定義務;

(十二)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㈨ 氧氣袋可以帶上火車嗎

可以。

2015年國家鐵路局最新發布的鐵路《禁止攜帶物品目錄》中,將「供病人吸氧的袋裝醫用氧氣」排除在外。

由於氧氣是助燃劑,屬易燃易爆品,多年來一直被禁止攜帶上火車,這也給一些需要長期吸氧的患者出行帶來了麻煩。

此次國家鐵路局、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鐵路《禁止攜帶物品目錄》公告,因考慮到一些特殊旅客的需求,專門調整了個別禁止攜帶物品的范圍,如禁止攜帶的「氧氣」就不包括「供病人吸氧的袋裝醫用氧氣」。

以往攜帶型氧氣一般儲存在氧氣罐里,而罐裝氧氣是把氧氣通過高壓壓縮存儲在氣罐里,如遇高溫、磕碰導致氣罐破裂的話會引起物理性爆炸。而目前醫用氧氣袋材質是橡皮密封的,柔韌性較好,能攜帶的氧氣量僅2至3升,袋內壓力則屬於常壓,不易發生意外爆炸。

袋裝氧氣壓力很低,從專業角度來說是可以在火車、高鐵,甚至飛機上使用的,但使用過程中還是要注意安全。如需攜帶醫用氧氣袋乘坐火車,最好選擇有食葯監准字型大小、符合國家標準的醫用氧氣袋,並避開煙頭等明火。而一般醫用氧氣袋攜帶氧氣量不多,僅供正常吸氧半小時,所以患者最好在疾病發作時使用。

(9)2015公安部新禁止條例擴展閱讀:

氧氣袋顧名思義就是用來裝氧氣的袋子,主要由無毒、無有害化學作用的材料合成。氧氣袋攜帶方便,操作簡單,可以用於家庭保健,也可以用於醫療單位外出急救輸送用。

注意事項

1、充氧時不要超過規定的使用壓力10.6Kpa(約0.1公斤/厘米2)

2、初次使用時應先充入空氣,將出氣口朝下,邊拍邊排氣,將剩餘的隔離劑全部排出。

3、吸氧量大小用夾子調節。壓力過低時,應在袋外加壓。

4.、氧氣袋充氧備用時,請關緊軋頭,不要受擠壓,不可近火。

5、氧氣袋停用時,應避光,避熱,避免與尖銳的物和化學物品接觸,以及過分擠壓。袋內應充存小量空氣,以防長期存放時膠布發生粘連。

6、氧氣通常呈氣態,無色無味,在加壓呈液態,或固態,在充氧是應先充入其他氣體,如:空氣,氮氣。出氣口朝下方,避免危險爆炸,邊拍邊排,這樣才能把剩餘氣體完全排除。

網路-氧氣袋

㈩ 公安部關於禁止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的規定有哪些

凡是屬於債務,合同等經濟糾紛,公安機關絕對不得介入。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條例規定,對禁止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有明確的規定,工作中,必須劃清經濟犯罪和經濟糾紛的界限,決不能把經濟糾紛當作詐騙等經濟犯罪來處理。嚴禁非法干預經濟糾紛問題的處理。對經濟糾紛問題,應由有關企事業及其行政主管部門,仲裁機關和人民依法處理,公安機關不要去干預。更不允許以查處詐騙等經濟犯罪為名,以收審,扣押人質等非法手段去插手經濟糾紛問題。否則,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追究有關當事人和主管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各地公安機關承辦經濟犯罪案件,必須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案件管轄的規定。要正確區分詐騙,等經濟犯罪與經濟合同糾紛的界限,准確定性。凡屬債務,合同等經濟糾紛,公安機關絕對不得介入。 如果當事人確屬經濟糾紛,可以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投訴。公安機關介入經濟糾紛有弊也有利。正確行使權力會迅速有力地解決債務,合同等經濟民事糾紛,節省大量司法資源。錯誤行使權力會破壞正常的經濟秩序,阻滯經濟的發展進步,還會發生公安民警利用權力進行尋租的行為。因此,公安機關應當正確介入經濟糾紛,而不是絕對不得介入經濟糾紛。

法律依據
《關於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若干規定》 第二條 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應當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並重、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並重、查證犯罪與挽回損失並重,嚴格區分經濟犯罪與經濟糾紛的界限,不得濫用職權、玩忽職守。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5-02-07 23:53:51 瀏覽:236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
思想道德文獻 發布:2025-02-07 23:19:44 瀏覽:87
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5-02-07 23:07:21 瀏覽:394
法學考研英語要求 發布:2025-02-07 22:53:53 瀏覽:308
山東司法廳長原廳長簡歷 發布:2025-02-07 22:48:32 瀏覽:643
婚姻法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解除 發布:2025-02-07 22:20:18 瀏覽:903
新婚姻法2020第三者財產 發布:2025-02-07 22:12:58 瀏覽:268
深圳消防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07 21:57:19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