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江蘇省行業協會條例

江蘇省行業協會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04 22:44:15

A. 江蘇省特種行業治安管理條例的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促進特種行業的健康發展,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特種行業,是指在服務業中,因經營業務的內容和性質容易被違法犯罪人員利用,需要採取特定治安管理措施的行業。包括:
(一)旅館業;
(二)典當業;
(三)公章刻制業;
(四)生產性廢舊金屬收購業;
(五)開鎖業;
(六)寄賣業,舊車輛、舊行動電話、舊筆記本電腦等舊貨交易業;
(七)金銀首飾加工、置換業;
(八)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業,汽車租賃業;
(九)印刷業(專門從事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的除外);
(十)機動車維修業;
(十一)其他依照法律、法規應當採取特定治安管理措施的行業。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治安管理的需要,對特種行業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布局。
第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特種行業治安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務(經貿)、工商行政管理、交通運輸、新聞出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特種行業治安管理工作。
第五條 各類特種行業協會應當配合公安機關實施行業治安管理,指導和督促相關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依法履行治安義務。
第六條 單位和個人發現特種行業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有權制止和舉報。
對在特種行業治安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公安機關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B. 成立協會需要哪些手續

成立協會需要以下手續:

1、籌備申請書;

2、業務主管單位同意籌備的文件;

3、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

4、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5、章程草案;(依據《社團條例》第三章第十一條。

協會屬於社會團體,可以登記為面向全社會的法人社團組織,也可以不通過登記,僅為系統內部活動的團體。



(2)江蘇省行業協會條例擴展閱讀:

精心設計和完善行業協會、商會的評價機制。

首先,對全國各級各類的行業協會商會進行清查。

其次,根據清查結果,對行業協會、商會進行評價,制定某一時間段內的政府授信行業協會、商會目錄,並將授信標准和授信結果向社會公示。

第三,對具體工作流程進行設計,制定可操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保持授信行業協會、商會或第三方中介組織的有效流動,通過按不同時間階段授信、同時授信不同的社會組織、鼓勵中介組織市場競爭等方式,促進行業協會商會健康發展。

經過多年的努力,通過市場競爭和政府培育,力求依託行業協會商會,建立起行業內的「標准普爾」性質的社會組織,提供全社會認可的專業服務,建立起具有國際水準的行業評價品牌。

C. 成立行業協會需要什麼條件

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申請成立協會必須先取得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准文件,然後才能到民政部門辦理有關手續。

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社會團體,是指中國公民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國家機關以外的組織可以作為單位會員加入社會團體。

第三條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登記。社會團體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第九條 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籌備期間不得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

第十條 成立社會團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 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於50個;

(二) 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 有固定的住所;

(四) 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五) 有合法的資產和經費來源,全國性的社會團體有10萬元以上活動資金,地方性的社會團體和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

(六) 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與其業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准確反映其特徵。

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

(3)江蘇省行業協會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第十一條申請登記社會團體,發起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登記申請書;

(二)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准文件;

(三)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

(四)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五)章程草案。

第十二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十一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向發起人說明理由。

社會團體登記事項包括:名稱、住所、宗旨、業務范圍、活動地域、法定代表人、活動資金和業務主管單位。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時擔任其他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D. 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的協會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英文名稱為:Jiangsu Chemical Instry Association,縮寫JSCIA。
第二條 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是由全省石油和化工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自願聯合組成的全省性綜合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自律性的行業組織。
第三條 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的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按照市場化、社會化、民間化原則規范和發展,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進我省石油和化學工業現代化建設開展各項活動,為會員單位服務,為行業服務,為政府服務,廣泛聯系省內外石油和化工及相關行業的企業、同業組織,在政府與行業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提高協會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加強與各專業協會的協調和合作。
第四條 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是經省民政廳登記的社會團體法人,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省民政廳和業務主管單位江蘇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同時在業務工作開展方面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保持緊密協作關系。
第五條 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注冊地址為南京市北京西路17號(化工大廈),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秘書處(暫定):南京市中山東路482號。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六條 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的業務范圍:
(一)開展行業調查研究,提出有關經濟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二)開展行業統計工作,收集、分析、發布行業信息,建立電子商務信息網路,推進行業信息化建設;
(三)規范會員行為,開展行業自律,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反映會員要求,開展法律事務服務,維護會員合法權益;
(四)協助政府建立行業預警體系,協助政府組織石油和化工產品反傾銷、反補貼及保障措施等工作,維護產業安全;
(五)組織各類職業教育和再教育培訓班;接受有關部門委託,組織培訓和頒發化工高中初級技師、高中初級工和化工特種工種上崗證書;
(六)協助政府組織科技創新活動,進行技術服務,科技成果鑒定和成果推廣應用,推進行業質量建設和標准化建立工作;
(七)組織省內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組織展銷會、展覽會。對行業發展進行組織協調,對共性問題,組織研討;
(八)編輯出版有關書籍、刊物、簡訊、信息和音像資料,建立和完善行業專業網站;
(九)承擔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會員單位授權或委託的工作。
第三章 會 員
第七條 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採取單位會員制。凡在江蘇省內注冊的石油和化工及相關行業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均可以申請加入本會。
第八條 申請加入本會,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本會章程;
(二)自願申請加入本會;
(三)在我省石油和化工行業內具有一定的影響。
第九條 會員入會程序:
(一)提交會員登記表、企業營業執照或社團法人證書;
(二)在理事會閉會期間,本會秘書處根據理事會授權,審核申請、辦理入會手續,並制發會員證書;
(三)理事會每年一次聽取秘書處關於發展會員情況的匯報,並予審議確認。
第十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本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參加本會的活動;
(三)獲得本會服務的優先權;
(四)有權結合實際提出要求解決本單位、本行業有關問題的建議或提案。有權提出向政府反映情況和意見的提案;
(五)有權對本會工作提出批評或建議,實施監督;
(六)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第十一條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遵守協會章程,執行大會和理事會決議,積極參加本會各項活動,承辦和完成本會交辦的工作;
(三)積極向本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四)按規定交納會費;
(五)在本會內部交往中,開誠布公,熱情相待,發揚風格,團結協作,自覺維護本會的聲譽和合法權益。
第十二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會,並交回會員證。會員如連續兩年不交納會費或不參加本會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三條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第十四條 地方相關行業及行業管理機構,經本會邀請,本單位同意,可以作為聯系單位參加本會工作。
第四章 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
第十五條 本會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決定本會終止事項;
(五)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六條 會員代表大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會員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半數以上同意票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七條 會員代表大會每屆五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核,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但延期換屆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第十八條 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本會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大會負責。
第十九條 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會員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
(三)籌備召開會員大會;
(四)向會員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和除名;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七)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領導本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推舉名譽會長、名譽理事,聘請高級顧問;
(十一)決定會員代表大會授權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二十條 理事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一條 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二條 本會設立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第十九條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項等職權,對理事會負責。
第二十三條 常務理事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四條 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五條 本會設秘書處,為理事會辦事機構。
第二十六條 本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在本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最高任職年齡分別為:會長不超過70周歲、駐會副會長不超過65歲周歲、秘書長不超過60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四)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六)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的;
(七)熱愛本會工作,有較強的組織、協調和決策能力,願為大家服務、多作貢獻者。
第二十七條 本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如超過最高任職年齡的,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八條 本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每屆任期五年,連選可以連任,但任期最長不得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任期的,須經會員大會三分之二以上會員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方可任職。
第二十九條 本會會長為本會法定代表人。本會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他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如因特殊情況需由副會長擔任法定代表人,應由會長本人委託,經常務理事會同意後方可擔任。根據工作需要,可設立駐會執行副會長,負責秘書處日常工作。
第三十條 本會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會議;
(二)檢查會員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代表本會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四)對外代表本會。
第三十一條 本會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秘書處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
(二)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主要負責人人選,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
(四)決定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處理本會其他日常事務。
第五章 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三十二條 本會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三條 本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會員會費。
第三十四條 本會經費必須用於本會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五條 本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第三十六條 本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七條 本會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八條 本會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部門所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三十九條 本會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和挪用。
第四十條 本會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社會保險、福利待遇等,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一條 對本會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大會審議。
第四十二條 本會修改的章程,須在會員大會通過後15日內,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序及終止後財產處理
第四十三條 本會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並等原因需要注銷的,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四十四條 本會終止動議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第四十五條 本會終止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六條 本會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四十七條 本會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會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八條 本章程經2008年11月7日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九條 本章程解釋權屬本會理事會。
第五十條 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E. 江蘇省發展民營科技企業條例的條例全文

(1999年1月29日江蘇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2年4月24日江蘇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江蘇省發展民營科技企業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3年6月24日江蘇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於修改〈江蘇省發展民營科技企業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0年9月29日江蘇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關於修改〈江蘇省發展民營科技企業條例〉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條為了促進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保障民營科技企業的合法權益,規范其經營行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民營科技企業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法規保護。
第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民營科技企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鼓勵、扶持、引導民營科技企業健康發展。
第四條縣級以上科學技術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民營科技企業的政策指導、統計調查等工作;工商、稅務、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安、發展和改革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加強對民營科技企業的扶持、引導和服務。
第五條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的企業符合下列條件的,為民營科技企業:
(一)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籌資金、自願結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二)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及其發展方向,主要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以及新產品研究、開發、生產、經營業務;
(三)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佔百分之二十以上;
(四)擁有專利或者專有技術;
(五)技術性收入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產品的銷售收入佔全年總營業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技術性收入佔全年總營業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六)用於研究開發的經費支出佔全年總營業收入的百分之二以上。
第六條鼓勵民營科技企業依法成立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在為民營科技企業服務、維權、協調、自律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縣級以上社會團體登記管理、科學技術行政管理等部門應當對本地區民營科技企業成立的社會團體進行必要的指導和扶持。
第七條民營科技企業合並、分立、變更、轉制或者終止時,應當到原登記的工商、稅務等有關部門辦理相應的手續。
第八條民營科技企業依法享有以下權利:
(一)投資決策、生產經營、勞動用工、人事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權;
(二)承擔國家、省、市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的權利;
(三)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交流,申請進出口經營權和在境外投資或者設立分支機構、銷售網點的權利;
(四)加入民營科技企業協會、行業協會以及工商聯等社團組織的權利;
(五)拒絕任何單位和部門的各種攤派和不合法的收費;
(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各種優惠待遇;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九條民營科技企業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與相關政策;
(二)依法經營、照章納稅;
(三)保守國家秘密、服從和維護國家利益;
(四)保證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對用戶和消費者負責;
(五)建立健全財務、人事、勞動、環保、安全、衛生等制度;
(六)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監督、管理,按照規定時限,如實向科技、工商、稅務等行政管理部門提供財務和經營情況以及有關統計報表;
(七)依法與被聘用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並按照有關規定為職工辦理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各項社會保險;
(八)支持職工依法組織工會,保障工會依法開展活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第十條民營科技企業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民營科技企業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
第十一條鼓勵和支持國有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其科技人員利用自有專利、專有技術等科技成果依法創辦民營科技企業。
第十二條留學人員在本省創辦民營科技企業或者到民營科技企業工作的,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優惠待遇。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在職科技人員經單位批准,可以到民營科技企業工作,也可以在保證完成本職工作和不侵犯本單位技術權益、經濟利益的前提下,到民營科技企業兼職,取得合理報酬。
第十四條對應聘到民營科技企業工作的各類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社會保險、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等方面提供服務。
第十五條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在民營科技企業工作可以計算工齡。
第十六條民營科技企業中科技人員可以依法以其智力成果參與收益分配。
第十七條民營科技企業及其科技人員在科研開發、技術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或者取得重大經濟社會效益的,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八條民營科技企業在以下方面,享有同其他企業平等待遇:
(一)申請或者承擔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成果獎勵、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
(二)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
(三)新產品開發、中間試驗、高新技術企業以及高新技術產品認定;
(四)其他各類科研、生產、經營活動。
第十九條民營科技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待遇。
第二十條民營科技企業用於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按照國家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
第二十一條政府支持有關單位和企業建立民營科技企業貸款擔保公司、風險投資公司。
金融機構應當根據國家信貸政策,支持民營科技企業發展。
第二十二條規模大、技術含量高、運行質量好的大型民營科技企業集團,經省或者市政府批准,可以享受重點企業集團的待遇。
第二十三條民營科技企業購買、租賃、承包、兼並其他企業,享受相應的優惠規定。
第二十四條國家對民營科技企業的優惠待遇有新的規定的,按照國家新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五條民營科技企業應當理順產權關系。在產權界定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明晰產權歸屬。
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屬於科技人員的技術獎勵所得和個人分紅用作投資的部分,可以依法轉成股份或者投資比例。
第二十六條單位和個人合法擁有的專利、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經注冊的評估機構評估作價後,可以向民營科技企業作價投資。
第二十七條具備條件的民營科技企業,可以依法申請發行債券或者股票。
第二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對民營科技企業在勞動用工、人事管理、社會保障等方面完善相應規定。
第二十九條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減少環節、簡化手續,切實為民營科技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有關規定,對民營科技企業歧視刁難、辦事故意拖延的,民營科技企業可以向政府有關部門投訴。
第三十條民營科技企業及其有關人員違反本條例第九條規定的,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理。
第三十一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或者民事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侵害民營科技企業知識產權的;
(二)侵佔民營科技企業財物的;
(三)向民營科技企業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的。
第三十二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侵害民營科技企業合法權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民營科技企業對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F. 江蘇省建設監理協會的協會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協會的名稱
中文名:江蘇省建設監理協會
英文名:JiangSu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Consultants(JSAEC)
第二條 本協會的性質
本協會由全省從事工程項目建設監理活動的單位及成員,自願組成的地方性行業社會團體。
第三條 本協會的宗旨
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德,依照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繁榮建設監理事業,有效控制建設工程項目的投資、質量、進度,全面提高全省建設管理水平,開展工程建設監理制度化建設的有關活動,溝通信息,反映情況,熱情為會員服務。
第四條 本協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江蘇省建設廳的業務指導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江蘇省民政廳的監督管理。
第五條 本協會的住所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北京西路12—1號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六條 本協會的業務范圍
(一)宣傳和貫徹工程建設監理方面的政策、法規、規章及條例;
(二)受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委託,協助起草有關建設監理法規、規章和辦法,協助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加強監理行業管理;
(三)協助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建設監理知識的普及和監理人員的培訓工作;
(四)組織會員收集、調查、研製、交流切實可行的建設監理工作軟體和硬體,加強監理行業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五)開展建設監理的調研和咨詢,了解社會各界對建設監理的評價、看法和要求;
(六)開展國內外工程建設監理有關學術活動和工作交流;
(七)負責出版「江蘇建設監理」刊物;
(八)向有關部門和單位反映會員單位對建設監理工作的意見和呼聲,並提出問題處理的可行性建議。
第三章 會 員
第七條 本協會的會員包括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
第八條 凡本省轄區內從事有關工程建設監理活動的社會團體、監理單位、教育、科研等企事業單位,以及關心支持建設監理工作的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和對建設監理工作作出貢獻的專家學者,具備下列條件,可申請加入本協會成為會員:
(一)擁護本協會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協會意願;
(三)在本協會的業務(學科)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第九條 會員入會的程序:
(一)提交入會申請書;
(二)經兩名以上會員介紹;
(三)經理事會討論通過;
(四)由理事會發給會員證。
第十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本協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參加本協會的活動;
(三)取得本協會服務的優先權;
(四)對本協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五)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第十一條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本協會的決議;
(二)維護本協會的權益;
(三)完成本協會交辦的工作;
(四)按規定交納會費;
(五)向本協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第十二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協會,並交回會員證。
會員如果一年不交納會費或者不參加本協會的活動,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三條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研究通過,予以除名。
第四章 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
第十四條 本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由各會員選派的代表組成,每四年召開一次。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決定終止事宜;
(五)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條 會員代表大會須有2/3
以上的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半數以上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六條 會員代表大會每屆四年,因特殊情況需要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1年。
第十七條 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本協會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設會長一名,副會長、常務理事若干名,人數不超過會員代表大會人數的1/3。
第十八條 理事會職權: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產生和罷免會長、副會長、秘書長;
(三)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情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及實體機構;
(七)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任用;
(八)領導本協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九條 理事會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條 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可採取通訊形式進行。
第二十一條 本協會設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本章程第十八條第一、三、五、六、七、八、九款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常務理事會人數不超過理事會人數的1/3。
第二十二條 常務理事會須有2/3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有到會常務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條 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取通訊形式進行。
第二十四條 本協會的會長、副長會、秘書長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在本協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周歲;
(四)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刑事處罰;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五條 本協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如超過最高任職年齡的,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過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六條 本協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任期四年,任期最長不得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任期,須經會員代表大會2/3以上會員代表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部門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七條 本協會法定代表人由會長或秘書長擔任。秘書長擔任法定代表人時,應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本協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條 本協會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常務理事會;
(二)檢查會員代表大會、常務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代表本協會簽置有關重要文件;
(四)處理本協會其他重大事宜。
第二十九條 本協會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
(二)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
(四)決定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處理本協會其他日常事務;
(六)組織向理事會報告年度收支情況。
第五章 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三十條 本協會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單位和個人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一條 本協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會員會費。
第三十二條 本協會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三條 本協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第三十四條 本協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五條 本協會的資產管理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代表大會及財政等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六條 本協會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三十七條 本協會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八條 本協會專職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九條 對本協會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
第四十條 本協會修改的章程,須在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15日內,經業務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四十一條 本協會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並等原因需要注銷的,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四十二條 本協會終止動議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第四十三條 本協會終止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四條 本協會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四十五條 本協會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在業務主管部門和社團登記機關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協會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六條 本協會章程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七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於本協會的理事會。
第四十八條 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G. 協會的章程舉例

江蘇省建築行業協會章程 第一條 本會名稱為江蘇省建築行業協會,英文名稱為:JIANGSU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縮寫為:JCIA。
第二條 江蘇省建築行業協會是江蘇省境內從事土木工程建築、線路、管道、設備安裝、建築裝修裝飾、咨詢監理、工程監督、建築科學研究、勘察設計及建築院校等企業、事業單位自願組成並經省民政廳注冊登記具有法人資格的非盈利性、行業性社會團體。
第三條 江蘇省建築行業協會的宗旨: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的總方針,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程中,聯合全省建築界各方面力量,堅持雙向服務,促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速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推進行業健康發展,提高經濟效益,為促使我省建築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第四條 本協會受業務主管單位江蘇省建築工程管理局、登記管理機關江蘇省民政廳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五條 江蘇省建築行業協會住所設在定淮門大街15號(江東北路388號)正泰大廈3單元21樓。 第六條 本會的業務范圍:
(一)研究探討建築業改革和發展的理論、方針、政策,接受政府委託進行專題調研,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行業發展的經濟、技術政策建議;
(二)開展行業基本情況調查,協助政府主管部門制定和實施行業發展規劃和有關法規,推進行業管理,協調執行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全行業的整體素質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三)引導和推動建築業企業面向市場,轉換經營機制,發展橫向經濟聯合和技術進步,爭創優質工程,不斷提高工程質量、經營管理水平和企業的競爭力;
(四)組織信息交流,制訂行規行約,建立行業自律機制,規范行業行為,促進行業精神文明建設;
(五)維護會員單位的合法權益,運用法律手段,開展咨詢服務;
(六)積極推廣與展示建築科技,開展技術與管理人才的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素質;
(七)發展與外界的友好往來,組織企業間技術、科學管理等方面的經驗交流,推動橫向經濟合作與技術進步,收集、編輯、出版行業有關政策法規、市場信息、有利行業發展的刊物和有關資料;
(八)承辦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會員單位委託辦理的事項,表彰和獎勵行業中的優質工程項目、優秀企業、優秀人才;
(九)根據行業發展需要,開展有利於本行業的其它活動和公益事業。 第七條 本會只吸收單位會員。
第八條 申請加入本會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凡在江蘇省境內從事土木工程建築、線路、管道、設備安裝、裝修裝飾、工程勘察設計、科研院所、建築院校等企事業單位,以及具有社團法人資格,與建築業相關的行業組織,承認本章程,自願申請參加,經批准可成為本會單位會員。
第九條 會員入會需提交入會申請書,報常務理事會通過,由秘書處辦理入會登記,並頒發會員證書。
第十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本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有權反映企業和行業共同關心的問題並向有關政府部門提出政策性建議;
(三)有權參加本會舉辦的各項活動;
(四)優先取得信息服務及書刊文獻資料;
(五)對本會工作有建議、批評和監督權;
(六)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第十一條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本會章程,執行本會決議;
(二)維護本會合法權益;
(三)積極承擔本會委託的工作;
(四)依照規定按時交納會費;
(五)關心本會工作,積極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第十二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會,交回會員證書。會員不履行義務或無故一年不交納會費,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三條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第十四條 本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罷免協會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決定終止事宜;
(五)決定工作方針、任務和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條 會員代表大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會員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六條 會員代表大會每屆四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一年。
第十七條 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本會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每屆理事會任期四年,理事在任期內不能履行職責或工作調動以及其它原因需要更換時,由所在單位另行提出理事人選,報常務理事會確認,秘書處備案。
第十八條 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常務理事;
(三)選舉和罷免會長、副會長、秘書長;
(四)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五)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七)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八)秘書長提名副秘書長,由理事會任命;
(九)領導本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十)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一)聽取並審議常務理事會的工作報告;
(十二)審議、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九條 理事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每一理事享有一票表決權。
第二十條 理事會每年召開一次,情況需要,亦可召集臨時理事會會議。
理事會由會長主持召開。
第二十一條 本協會設立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職權,並對理事會負責。
常務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理事會的決議;
(二)推薦選舉或建議罷免會長、副會長、秘書長;
(三)籌備召開理事會;
(四)審議協會年度工作計劃、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狀況;
(五)建議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六)建議會員單位的吸收或除名;
(七)建議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八)審議、決定其它重大事項。
第二十二條 常務理事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條 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一次會議,亦可召集臨時常務理事會會議。
常務理事會由會長主持召開。
第二十四條 本協會設會長一人,副會長若幹人。
會長、副會長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從理事單位(或常務理事單位)中提名,經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民主協商,選舉產生。
大、中型骨幹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在副會長人選中應占較大比例。
本會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在本團體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理事長(會長)、副理事長(副會長)、秘書長最高年齡不超過70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四)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七)團結群眾,善於聽取不同意見,特別是會員單位意見,積極為會員單位服務;
(八)善於思考,為行業發展和主管部門的中心工作獻計獻策;
(九)有一定的組織工作能力,在「雙向」服務中,起到紐帶、橋梁作用;
(十)清正廉潔,作風正派,遵紀守法,實干精神強。
第二十五條 本協會會長、秘書長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但不超過兩屆。
第二十六條 本協會會長為本協會法定代表人。本協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七條 本協會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
(二)檢查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提名本會秘書長人選,經過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通過後正式聘任;
(四)代表本協會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第二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免除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職務;
(一)會員資格被取消的;
(二)被會員單位取消其會員代表人資格的;
(三)不能勝任其職務的;
(四)有損害協會名譽或違背協會宗旨行為的;
(五)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六)受過剝奪政治權利刑事處罰的。
第二十九條 本協會設秘書處。秘書處負責處理協會日常工作,秘書長負責秘書處工作,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負責秘書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本協會工作計劃;
(二)協調本協會各分支機構工作;
(三)決定秘書處工作人員的聘任;
(四)主編協會會刊、簡訊;
(五)處理其他日常事務。
第三十條 本協會根據工作需要可設置分支機構(分會),代表機構的設置和職責由理事會決定。 第三十一條 本會主要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企業贊助;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有償服務的收入如評優評獎、會刊、培訓、出書、宣傳等;
(五)所辦經濟實體的收入;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二條 本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會員會費。
第三十三條 本會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四條 本會按照國家有關財務規定,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第三十五條 本會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三十六條 本會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代表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或挪用。
第三十七條 本協會會員退會或被除名時,不得要求退還已繳納的會費或資助、捐贈的財產。
第三十八條 本協會應在每一會計年度製作財務預決算報告,提交會員大會審議通過,並報省建築工程管理局和省民政廳備案。 第三十九條 本章程的修改,由常務理事會提出修改意見,經理事會三分之二理事表決通過後,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
第四十條 本協會修改章程,在會員代表大會通過15日內,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省民政廳核准後生效。 第四十一條 由會員代表大會作出終止決議或由分立、合並等原因需要注銷的,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四十二條 本會終止動議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作出決議,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第四十三條 本會終止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四條 本會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四十五條 本會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會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四十六條 本章程經2002年4月25日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七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會理事會。

H. 南京市裝飾行業協會的協會章程

南京市裝飾行業協會章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0號《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保障協會工作的正常秩序,保護會員企業及個人的基本權利,特製定本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本會的中文名稱為:南京市裝飾行業協會
本會的英文譯名為:
本會的英文縮寫為:NDTA
第二條本會是由本市從事裝飾施工、科研、設計、材料銷售等同業經濟組織、相關單位和執業人員在自願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行業性、地方性和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
第三條本會履行服務、代表、自律、協調等基本職能,其宗旨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的基本方針。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及社會道德風尚。充分發揮社團在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梁作用;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中介作用;維護會員合法權益、保障公平競爭的維權作用。動員全市裝飾行業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勞動者,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促進我市裝飾行業的健康發展。
第四條本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南京市建設委員會、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南京市民政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五條本會的住所在江蘇省南京市解放路40號。
第二章業務范圍
第六條本會的業務范圍。
協助政府主管部門加強行業管理,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維護會員單位的合法權益,督促會員遵紀守法,參與市場競爭。
協助政府主管部門進行裝飾企業的資質初審和裝飾行業個人執業資格審查。
協助政府主管部門開展本行業內的企業與工程項目的創優評選活動,不斷提高裝飾工程質量和企業管理水平。
協助政府主管部門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加強對裝飾工程現場服務,以維護工程建設質量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協助政府主管部門調研製定有關裝飾行業的技術標准、施工與驗收規范和定額標准,加強對施工企業的動態跟蹤服務。
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反映會員單位的意見和合理要求,為政府主管部門決策提供依據,配合政府主管部門解決裝飾行業在改革和發展中的實際問題,促進裝飾行業健康發展。
組織開展本行業內的教育和培訓活動,舉辦各類業務講座和研討班,不斷提高本行業的整體素質。
開展裝飾工程咨詢、價格評估和行業政策法規調研等服務工作。
加強橫向聯系,開展本行業學術技術、經濟信息的交流;開發新產品、推廣新的科研成果;編輯發行會刊、價格指導和材料信息。
代錶行業進行反傾銷、反補貼、反壟斷等調查和應訴。
法律規定、政府委託的其它職責。
第三章會員
第七條本會實行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制度(以下統稱會員)。
擁護本會的章程;
有加入本會的意願;
在本會裝飾行業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影響。
第九條會員入會的程序是:
提交入會申請書;
經秘書處對照入會條件審查,報會長批准;
由理事會授權秘書處發給會員證,並向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報告。
第十條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本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參加本會的活動;
獲得本會服務的優先權;
對本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第十一條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執行本會的決議;
維護本會合法權益;
完成本會交辦的工作;
按規定交納會費;
向本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第十二條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會,並交回會員證。會員如果1年不交納會費或不參加本會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三條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第四章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
第十四條本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制定和修改章程;
選舉和罷免理事;
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決定終止事宜;
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條會員代表大會須有2/3以上的會員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代表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六條會員代表大會每屆5年。因特殊情況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1年。
第十七條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本會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第十八條理事會的職權是:
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向會員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選舉和罷免會長、副會長、秘書長;
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領導本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九條理事會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條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一條本會設立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第十八條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項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
第二十二條常務理事會須有2/3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條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四條本會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在本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刑事處罰的;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五條本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如超過最高任職年齡的,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六條本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任期五年。可連選連任,但最長不得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任期的,須經會員代表大會2/3以上代表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七條本會會長為本會法定代表人,並不再兼任其他社團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條本會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
檢查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代表本會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第二十九條本會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
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辦理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
決定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處理其他日常事務。
第五章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三十條根據行業發展需要,依據「一市一業一會」的設立原則,本會下設「家裝、材料、設計、價格」等專業委員會。財務、資產由本會統一管理。
第三十一條本會經費來源:
會費;
捐贈;
政府資助;
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二條本會按照政府有關部門的核准標准收取會員會費。
第三十三條本會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行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四條本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第三十五條本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六條本會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代表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七條本會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三十八條本會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九條本會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條對本會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
第四十一條本會修改的章程,須在會員大會通過後15日內,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
第七章終止程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四十二條本會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並等原因需要注銷的,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四十三條本會終止動議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第四十四條本會終止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五條本會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四十六條本會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團體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八章附則
第四十七條本章程經2004年1月11日會員大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八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會的理事會。
第四十九條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I. 有江蘇省攝影行業條例管理么

還沒有出台

熱點內容
深圳消防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07 21:57:19 瀏覽:334
大學依法治國論文 發布:2025-02-07 21:43:59 瀏覽:114
法院補償器 發布:2025-02-07 21:30:25 瀏覽:238
人大立法環保調研 發布:2025-02-07 21:13:41 瀏覽:382
欽州人民法院領導 發布:2025-02-07 21:08:57 瀏覽:227
私募基金公司出具法律意見書 發布:2025-02-07 20:52:10 瀏覽:642
司法拍賣成交率 發布:2025-02-07 20:26:14 瀏覽:254
梧州十大傑出律師 發布:2025-02-07 20:19:36 瀏覽:680
所得稅立法 發布:2025-02-07 20:04:38 瀏覽:131
法社會中的戀愛與婚姻的論文 發布:2025-02-07 19:26:09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