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經濟特區城鄉規劃條例
Ⅰ 法律是否有規定樓盤距離岸線多遠
沒有法律規定。目前只查到一個珠海城市規劃條例明確岸線規劃 海景房離岸90米以上。《珠海市城市規劃條例(修訂草案)》《條例(修訂草案)》規定「除海島和規劃確定的港口、碼頭、船塢、自然保護區外,重要的濱河生活岸線包括前山河、馬騮洲水道、十字門水道、黃楊河、勝利河、天生河、雞啼門水道、南水瀝、磨刀門水道、坭灣門水道在內的10個濱河生活岸線,其陸域沿河縱深至少保持七十米以上,重要的濱海生活岸線包括中心城區、唐家灣新城、規劃的平沙新城等3處濱海生活岸線,其沿海縱深至少保持九十米以上。」 而其他濱水岸線退讓距離則「嚴格按照相關城鄉規劃進行。」
Ⅱ 珠海經濟特區商事登記條例實施辦法的第三章 住所和經營場所
第十九條 商事主體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應當是固定場所。
住所是商事主體的法定地址,是文書送達地址和確定司法、行政地域管轄的依據。
經營場所是商事主體從事經營活動的營業場所。
第二十條 商事主體可以設立多個經營場所。
住所和經營場所不一致,但屬於同一商事登記機關轄區的,商事主體可以向商事登記機關申請經營場所備案或者設立分支機構。
住所和經營場所不屬於同一商事登記機關轄區的,商事主體應當向經營場所所在地的商事登記機關申請設立分支機構。
第二十一條 商事主體申請經營場所備案的,應當提交經營場所使用證明。符合條件予以備案的,商事登記機關應當出具經營場所備案通知書。
已經備案的經營場所,商事登記機關應當公示。
第二十二條 在珠海經濟特區的辦公區域內,同一地址可以作為多家商事主體的住所。
前款所指辦公區域應當是市、區人民政府或經濟功能區、產業園區管委會認可的集中辦公區域。
市、區人民政府或經濟功能區、產業園區管委會應當制定集中辦公區域規劃建設管理制度,明確集中辦公的商事主體范圍及集中辦公的區域。
在同一地址上申請多家商事主體住所登記的,申請人應當對該住所擁有使用權。
第二十三條 商事主體申請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或經營場所備案時,應當提交以下證明材料:
(一)屬於自有房產的,提交房屋產權證明。
(二)屬於租(借)用房產的,提交租(借)用協議及房屋產權證明。
無法提供房屋產權證明的,屬於個體工商戶的應當提供由轄區居(村)委會、社區工作站、市場開辦單位、物業管理公司出具相關證明文件,說明該房產的權屬情況,並註明無法提供房屋產權證明的原因;其他商事主體應當提交由所在地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出具同意作為經營場所使用的證明文件,說明該房產的權屬情況及無法提供房屋產權證明的原因。
第二十四條 申請將同一地址作為多家商事主體住所登記時,需提交下列證明文件:
(一)由市投資促進部門或住所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或經濟功能區、產業園區管委會出具的該住所屬於辦公區域並同意作為申請人住所使用的證明。
(二)申請人住所在該地址上的具體編號。
第二十五條 申請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或備案的經營場所的地址應當具體到門牌、樓牌、單元牌及戶牌。同一地址作為多家商事主體的住所登記時,應當具體到戶牌內該商事主體的具體編號,並載明「集中辦公區」。
Ⅲ 廣東規劃3大副中心城市,為何佛山和東莞被排除在外
一. 廣東規劃的3大副中心城市是哪些:
“副中心城市”又叫“省域副中心城市”,既然討論到廣東的副中心城市,那麼廣東的副中心城市是何時提出來的呢?廣東共有多少個副中心城市呢?其實廣東“副中心城市”的提出時間並沒有過去多久,2018年廣東省兩會期間的時候,廣東省發布了《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的中期規劃。正是這個規劃明文規定了要把珠海市、湛江市、汕頭市,列為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
仔細琢磨一下我們會發現,廣東省的這三個省域副中心城市,分別對應了廣東省珠三角地區、粵西地區、粵北地區。令人奇怪的是,粵北地區並沒有那個地級市入選“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不是粵北地區的那幾個地級市都達不到“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標准呢?不得而知。
而“珠海市、湛江市、汕頭市”,的列為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有在情理之中,也有在意料之外。首先粵西地區,最有實力競爭這個“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級市只有湛江和茂名。可以說湛江市和茂名市實力相差不多,無論是湛江市或茂名市入選“省域副中心城市”都在情理之中;其次粵北地區,汕頭市近些年雖然經濟增速放緩,但是汕頭市作為粵東地區龍頭老大的地位依然無人能撼動。因為粵東地區的數個地級市,以前都是由汕頭(汕頭地區)拆分出來的。所以汕頭市能夠入選“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在情理之中。
而作為重頭戲珠三角地區,珠海市能夠入列“省域副中心城市”,就大大的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之外了。畢竟珠三角地區地級市眾多,包括廣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東莞市、惠州市、中山市、珠海市、江門市、肇慶市共9個地級市。且這9個地級市中,大部分都經濟實力雄厚、綜合實力強大。例如廣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東莞市,哪一個不比珠海市強?那麼為何卻偏偏要選珠海市為珠三角地區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呢?想必珠三角地區的大部分地級市都是不服氣的。
Ⅳ 仙規函(2012)135號是哪個地段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05
Ⅳ 珠海共有幾個區
法律分析:一、香洲區
香洲區隸屬於廣東省珠海市,位於南海之濱、珠江口西岸,東水連香港,南接壤澳門,背倚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廣東省珠海市中心城區,也是珠海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行政區域面積555.29平方千米。
二、金灣區
金灣區位於珠海市西南部,是2001年4月4日經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的行政區,下轄三灶、紅旗、2個鎮。海域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陸地面積190.3平方公里(三灶鎮96平方公里、紅旗鎮94.3平方公里)。區內有金海灘、飛沙灘、荷包島、亞馬遜部落、海泉灣、武林源、世外桃源等旅遊景區,2008年末,全區總人口24.03萬,區人民政府駐紅旗鎮。
三、斗門區
斗門區是廣東省珠海市轄區,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端,珠海市的西部,東連中山市,北倚江門市,與澳門水域相連,介於東經113°0.5′至113°25′,北緯21°59′至22°25′之間,即磨刀門到崖門之間,從赤鼻島至白蕉七圍交界線,東西之間最寬33.4公里。斗門於1965年7月由中山、新會劃出部分鎮村建縣,1983年7月歸屬珠海市管轄,2001年4月撤縣設區。斗門區位列2018年中國百強區第22名。
法律依據:《廣東省城鄉規劃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以下簡稱城鄉規劃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城鄉規劃的制定、修改、實施,在規劃區內的建設,以及對歷史文化和自然風貌的保護等活動。
本條例所稱城鄉規劃,是指對一定時期內城鄉土地利用和空間布局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城鄉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村莊規劃和特定地區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分為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和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特定地區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本條例所稱特定地區,是指經國家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置的開發區、產業園區以及其他成片開發地區。
第四條 鼓勵開展城市設計工作。城市設計應當注重歷史文化和自然風貌的保護,體現嶺南文化和地方特色。
Ⅵ 我國現行城鄉法規體系有哪部分構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城鄉規劃法規體系的等級層次應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等,以構成完整的法規體系。
1.《城鄉規劃法》 採集者退散
《城鄉規劃法》是我國城鄉規劃法規體系中的基本法,對各級城鄉規劃法規與規章的制定具有不容違背的規范性和約束力。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2.城鄉規劃行政法規
國務院有權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國務院1993年6月發布的《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和2008年4月發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就是我國城鄉規劃法規體系中的行政法規。行政法規與法律雖是兩個不同等級層次,但它同樣是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制定的基本依據。
3.地方性法規考試大論壇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以及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根據《城市規劃法》相繼制定了地方性的規劃條例或者實施細則、實施辦法。在《城鄉規劃法》頒布實施後,各地會根據《城鄉規劃法》修改或正重新編制有關城鄉規劃的地方性法規。
較大的市是指:
(1)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
(2)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採集者退散
(3)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採集者退散
4.部門規章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建設部等所公布的《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建制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規劃管理辦法》、《村鎮規劃編制辦法》、《近期建設規劃工作暫行辦法》、《城市規劃強制性內容暫行規定》、《城市綠線管理辦法》、《城市紫線管理辦法》、《城市藍線管理辦法》、《城市黃線管理辦法》等都屬於部門規章范疇,是我國城鄉規劃法規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5.地方政府規章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都根據城鄉規劃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製定了配套的地方行政規章。
Ⅶ 我國現行的城市規劃法規體系有哪些組成
(1)縱向法規體系:由各級人#大和政府按其立法職權制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行政措施四內個層次容的法規文件構成。
(2)橫向法規體系:分為
A、主幹法(基本法),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是城市規劃規劃法體系的核心,具有綱領性和原則性的特徵;
B、配套法,是用來闡明規劃法有關條款的實施細則,特別史在規劃編制和開發控制方面,主要包括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技術規范。如《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等;
C、相關法,指城市規劃領域之外,與城市規劃密切相關的法規。如《土地管理法》、《環境保護法》、《文物法》等。
Ⅷ 珠海市城市更新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城市更新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城市更新實行城市更新單元規劃和城市更新計劃管理制度。
法律依據:《珠海經濟特區城市更新管理辦法》 第四條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城市建成區依照本辦法規定,可列為城市更新區域,實施城市更新:(一)危房集中或者建築物不符合消防、交通等公共安全需要的。(二)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亟需完善的。(三)環境惡劣,妨害公共衛生或者社會治安的。(四)土地用途、建築物使用功能低效落後,需要進行功能轉換或者產業轉型升級的。(五)經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政府)批準的其他情形。
Ⅸ 珠海在哪裡
珠海,是廣東省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東與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南與澳門陸地相連,橫琴新區與澳門隔江相望,西鄰江門市,北與中山市接壤。設有8個國家一類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素有「百島之市」之稱。
珠海先後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生態文明獎」等稱號。
2020年2月,被確定為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
珠海市的氣候條件:
珠海市地處珠江口西岸,瀕臨廣闊的南海,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終年氣溫較高,1979~2000年年平均氣溫22.5℃;氣候濕潤,年平均相對濕度80%;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達到2061.9毫米。
珠海常受南亞熱帶季候風侵襲,多雷雨。4月至9月盛行東南季風,為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盛行東北季風,為旱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