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公司規章制度表
❶ 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應如何向員工公示麻煩告訴我
在勞動者與企業發生勞動爭議後,企業的規章制度並不當然成為爭議處理的依據。版因為根權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能夠爭議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9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4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新的《勞動合同法》第4條第4款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規章制度的公示方法很多,包括公告欄張貼、公司網站公布、電子郵件通知、員工手冊發放、規章制度培訓、規章制度考試、規章制度傳閱等。
規章制度公示與否對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影響極大,直接關繫到勞動爭議案件的勝敗。根據實踐經驗,從便於企業舉證角度出發,規章制度的公示需注意以下操作細節:
1、發放員工手冊必須有員工的簽收記錄。
2、規章制度培訓必須保留受培訓人員的簽到記錄。
3、規章制度考試應當將試卷作為員工檔案資料保存。
4、可在員工入職表或勞動合同中約定:員工已充分閱讀公司規章制度,願意遵照執行。
❷ HR如何做好企業規章制度的建立及公示
一、HR如何做好企業規章制度的建立
企業規章制度要作為管理企業的內部「法律」,作為對違紀員工的處罰依據,必須要經過相應的程序。在制定或修改規章制度過程中,建議作好以下幾個環節工作:
(1)職工代表大會:主要是針對人員較多的企業,一般採用職工代表大會的形式討論有關規章制度等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事項。職工代表的產生一般要經選舉程序,即通過「員工代表推薦表」形式推選員工代表。職工代表要有相應合理的人數。
(2)全體職工大會:主要針對企業員工不太多的企業適用的一種民主機制。如果召開全體職工代表大會,要求到會人員均有進行簽到,這是關鍵的一個重要環節。其簽到表應當作檔案資料裝訂成冊進行保管。
(3)員工大會(代表大會)簽到表管理:1、簽到表上應列印或註明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定額管理的討論、修改;2、簽到表應分部門進行簽名,記錄參加會議人員情況。3、註明會議時間、地點,註明該部門應到多少人,實到多少人。
(4)會議議程與會議記錄:註明會議時間、地點,經討論的規章制度項目,員工意見、工會代表意見、表決結果。
(5)員工大會或員工代表大會的橫幅、照片、錄像資料保存。
二、企業規章制度制定後如何進行公示?
勞動合同法嚴格規定了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制定的程序和生效條件。經過法定程序制定並向勞動者公示後,規章制度對勞動者才具有約束力。本律師在勞動法在線HR俱樂部全國實戰課程上以及法律顧問單位的HR打電話溝通時,我總結:規章制度的公示方式一般做到8種,今天給大家一起分享:
1、直接將規章制度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在勞動合同中專款約定「用人單位所規定的規章制度、員工手冊及雙方簽訂的其他協議作為本合同的附件,與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如其內容按規定程序進行修改,則可視為本合同相關條款已做變更,勞動者已經詳細閱讀,並願遵守用人單位的《勞動規章制度》」,讓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上簽字。
2、將規章制度以手冊形式發給員工,交由員工閱讀,並且在閱讀後簽字確認。用人單位應保留規章制度的發放證據。
3、將規章制度放在公司網站上由員工瀏覽,通過計算機技術手段記錄員工瀏覽規章制度的情況。
4、將規章制度在廠區公共區域將規章內容全文公告,並且將規章制度的公示現場以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備案。
5、將規章制度發到員工個人郵箱里,保留發信記錄。
6、將員工對於企業規章制度的了解情況作為考核項目,定期或者不定期考核員工對規章制度的了解情況,記錄規章制度考核結果並讓員工簽字確認。
7、召開全體職工大會或者組織全體職工對規章制度進行集中學習、培訓,讓員工在規章制度學習培訓報到表上簽名。
8、可以進行相應規章制度的考試,並保留規章制度的試卷。
以上企業規章制度的公示方式,至於什麼是最有效的公示方法,企業根據自己特點,例如硬體設施,企業文化、人員素質等等,尋求適合本企業的最佳公示方式,以達到使所有的勞動者對企業規章制度熟知,以減少由於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對勞動者沒有約束力,而使用人單位承擔的不利法律後果。
三、規章制度應加強檔案管理:
(1)所有的文檔材料存檔:規章制度文本、崗位職責文本、員工代表選舉表、大會會議簽到記錄、會議記錄、培訓記錄、公示記錄等會議材料均要存檔保存。會議材料最好裝訂成冊,並由工會蓋騎逢章。
(2)對會議之後新進人員,應進行專題培訓,並將培訓簽到表存檔保存。
(3)規章制度有修訂的,修訂的內容及程序也應作存檔管理。
❸ 規章制度應該如何公示
一、一般可採取的公示方法如下:
(1)員工手冊發放:用人單位將規章制度編印成冊,每個員工均發放一本;
(2)規章制度培訓: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組織公司的全體員工進行規章制度的集中學習;
(3)規章制度考試:用人單位以公司的規章制度為內容組織員工進行開卷或閉卷的考試,以此來加深對公司規章制度的理解;
(4)規章制度的傳閱:如果員工數量不多,可將規章制度交由員工傳閱;
(5)公司網站公布:在公司的網站或區域網上進行公示;
(6)電子郵件通知:向員工發送電子郵件,通知員工閱讀規章制度並回復確認;
(7)公告欄張貼:在公司內部設置的公告欄上張貼供員工閱讀。
律師提醒:從用人單位的舉證角度來看,公司網站公布、電子郵件通知等方式並不利於用人單位舉證。而在使用其他幾種方式時,也要注意:發放員工手冊應該有員工簽收的記錄,規章制度的培訓應該有培訓的簽到記錄,規章制度考試應該將試卷作為檔案材料保存,公告欄張貼也應該拍攝下來照片保存。
二、規章制度是指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是用人單位制定的組織勞動過程和進行勞動管理的規則和制度的總和。也稱為內部勞動規則,是企業內部的"法律"。規章制度內容廣泛,包括了用人單位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根據1997年11月勞動部頒發的《勞動部關於對新開辦用人單位實行勞動規章制度備案制度的通知》,規章制度主要包括:勞動合同管理、工資管理、社會保險福利待遇、工時休假、職工獎懲,以及其他勞動管理規定。
用人單位制定規章制度,要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保障勞動者的勞動權利,督促勞動者履行勞動義務。制定規章制度應當體現權利與義務一致、獎勵與懲罰結合,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本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制度的直接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❹ 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怎麼公示規章制度才利於舉證
首先要保證公司規章制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沒有與法律法規相抵觸的內條款。公司規章制度容需要公示,這樣一個起到廣而告之的作用,使員工知道需要在工作中應該遵守什麼,怎樣遵守。其次是公示後如果員工發生了違反行為,按規章制度進行處罰時員工無話可說,員工提起勞動仲裁時公司沒有就處罰不存在瑕疵。三是《勞動合同法》相關條款的要求。
至於公示,一個是在公司顯著位置張貼,二是組織專門的學習,最好是在前兩個的基礎上在印冊發放,人手一份。
❺ 單位的規章制度必須公示才有效嗎
單位的規章制度需要公示並且需要和勞動者協商。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條,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因此,今後凡是沒有經過公示或告知勞動者的規章制度,就不具有規章制度應有的法律效力,否則該規章制度是不能適用於公司的勞動合同管理,據此做出的處理決定可能就會被認定為無效。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
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❻ 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應如何向員工公示
在勞動者抄與企業發生勞動爭議後,企業的規章制度並不當然成為爭議處理的依據。因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能夠爭議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9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4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新的《勞動合同法》第4條第4款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規章制度的公示方法很多,包括公告欄張貼、公司網站公布、電子郵件通知、員工手冊發放、規章制度培訓、規章制度考試、規章制度傳閱等。 規章制度公示與否對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影響極大,直接關繫到勞動爭議案件的勝敗。根據實踐經驗,從便於企業舉證角度出發,規章制度的公示需注意以下操作細節:1、發放員工手冊必須有員工的簽收記錄。2、規章制度培訓必須保留受培訓人員的簽到記錄。3、規章制度考試應當將試卷作為員工檔案資料保存。4、可在員工入職表或勞動合同中約定:員工已充分閱讀公司規章制度,願意遵照執行。
❼ 公司必須要有的規章制度都有哪幾種
一、行政管理,包括考勤管理、印章管理、著裝管理、後勤管理、衛生管理、安全管理、檔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辦公設備管理、辦公用品管理、社會保障、工資福利、崗位職責、績效考核等方面;
二、財務管理,包括現金管理、費用開支、差旅費標准、電話費標准、賬冊報表管理、數據統計分析、計量管理、倉儲管理等內容;
三、生產管理,包括崗位職責、操作規程、產品標准、工藝流程、控制參數、安全規程、設備管理、現場管理、質量管理、產品檢驗等;
四、業務管理,包括采購管理、銷售管理、經銷商管理、價格管理、物流運輸、市場調研、宣傳推廣、客戶服務等內容;
五、其他的如產品研發、科技創新、資本運作、進出口貿易等一般小企業是不涉及的。
(7)公示公司規章制度表擴展閱讀:
作用
(1)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可以保障企業合法有序地運作,將糾紛降低到最低限度;
(2)好的企業規章制度可以保障企業的運作有序化、規范化,降低企業經營運作成本;
(3)規章制度可以防止管理的任意性,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對職工來講服從規章制度,比服從主管任意性的指揮更易於接受,制定和實施合理的規章制度能滿足職工公平感的需要;
(4)優秀的規章制度通過合理的設置權利義務責任,使職工能預測到自己的行為和努力的後果,激勵員工為企業的目標和使命努力奮斗;
(5)良好的規則制度為企業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為企業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
❽ >>企業規章制度該如何公示
公司員工王某離職時,主張其在該公司工作期間存在加班,但公司認為其加班未經過主管領導的審批,不符合公司《考勤管理制度》的要求,所以不認可其加班事實。王某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要求補發加班工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認為公司不能提供該《考勤管理制度》已向王某進行過公示的證據,因此該制度對王某不具有約束力,公司應向其支付加班工資。 案例二 一家合資服裝公司制定了《員工獎懲制度》,其中明確寫明了公司各崗位員工的工作紀律及違紀的處罰標准,並且在中、高層管理幹部會議上正式宣布實施,對全體員工生效。隨後不久,公司依據《員工獎懲制度》對兩個在公司里吵架的員工王某和李某作出了解除勞動合同的處理,王某和李某以他們不知道有上述制度為由申請勞動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認為公司的《員工獎懲制度》未事先向勞動者公示,不可以作為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裁決公司與王某和李某恢復勞動關系。 【律師點評】 上述兩起都是由於企業對規章制度的公示方法或手段欠妥,而導致企業敗訴的案例。實務中,雖然很多企業也知道規章制度公示的重要性,但由於欠缺證據意識,因此,雖然也採取了公示,如上述案例,但發生爭議後卻因舉證不能而無法得到法律的支持。 關於如何公示、公示的方式及形式,法律上均無明文規定。實踐中可用作公示或告知的手段很多,比如,很多企業將規章制度掛在公告欄中進行公示,還有一些IT企業或大公司利用自己發達的內部網路進行公示,或發送「公共郵件」等,這些方法雖然簡捷高效,卻不能有效地防範法律風險,由於存在舉證困難的問題,一旦員工否認,企業將會非常被動。因此,為了方便證據的固定和保留,我們建議用人單位首選發放員工手冊的辦法,即將企業的規章制度匯編成冊或者融合在企業的員工手冊里,讓員工簽收,確認已知悉該規章制度的全部內容並同意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