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宣傳農民工工資條例

宣傳農民工工資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06 03:09:05

⑴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法律分析:《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為了規范農民工工資支付行為,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額獲得工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有關法律規定而制定的行政法規

法律依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第一條為了規范農民工工資支付行為,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額獲得工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有關法律規定,制定本條例。

⑵ 2020年5月1日農民工工資條例

法律分析:《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在2019年12月30日以國務院令第724號公布,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條例》是我國第一部保障農民工工資權益的專門性法規,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保障農民工工資權益的高度重視,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實踐,是根治欠薪問題、築牢民生底線、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舉措。

法律依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第二條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農民工,是指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的農村居民。

本條例所稱工資,是指農民工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後應當獲得的勞動報酬。

⑶ 農民工工資法律法規

農民工工資法律法規為:
1、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施工所需要的資金安排作為辦理施工許可證的前提條件;
2、書面工程施工合同中應當約定工程款的計量周期或者工程進度結算辦法,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及時撥付工程款,即使發生工程款糾紛,發包單位也不得因該爭議不按時撥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費用部分;
3、承包單位因發包單位未按照合同約定劃撥工程款項導致建設工程承包單位拖欠工資的,由發包單位以未結清的工程款項為限先行墊付所拖欠的工資。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 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⑷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具體做了哪些規定

【導讀】保證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然後進行公布的,《條例》從落實主體責任、規范工資支付行為、明確工資清償責任、細化重點領域治理措施、強化監管手段等方面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作了規定,那麼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具體的規定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1、明確工資清償責任,實行全程監管

在規定用人單位為工資清償責任主體的基礎上,明確了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單位招用農民工、使用違法派遣的農民工、將工作任務發包等特殊情形下的工資清償責任。規定政府投資項目所需資金必須落實到位,不得由施工單位墊資建設,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地方視情況約談政府和部門負責人,情節嚴重的給予處分。

2、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細化部門監管職責

提出要堅持市場主體負責、政府依法監管、社會協同監督,壓實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發展改革、財政、公安等部門的監管責任,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以及新聞媒體作用,強化舉報投訴,實現多方共治。

3、強化監管手段,確保工資支付

明確相關部門監督檢查許可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查詢相關單位金融賬戶及房產、車輛等情況;建立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和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設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4、規范工資支付行為,堅持源頭治理

明確以銀行轉賬或者現金形式支付工資,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等其他形式替代;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工資支付周期和具體支付日期足額支付工資,編制書面工資支付台賬並至少保存3年。

5、針對工程建設領域,細化特別規定

規定工程款支付擔保、人工費用與工程款分賬、工資專用賬戶、實名制管理、施工總承包單位代發工資、工資保證金等制度。

以上條例的制定,是為了規范農民工工資支付行為,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額獲得工資,同時各地也印發保障農民工工資宣傳手冊,同時也以實際行動,滿足農民工的切實需要。

⑸ 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全文解讀

法律分析:農民的工資支付問題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問題,為了規范農民工工資支付行為,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額獲得工資。制定了本法律。

法律依據:根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第一條規定,為了規范農民工工資支付行為,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額獲得工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有關法律規定,制定本條例。

⑹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是什麼

法律分析:是指《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是為了規范農民工工資支付行為,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額獲得工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有關法律規定而制定的行政法規。

法律依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第三條 農民工有按時足額獲得工資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拖欠農民工工資。農民工應當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完成勞動任務。

⑺ 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是什麼

2019年1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由司法部、人社部起草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草案。《條例》明確了各方責任,用法律手段治理欠薪頑症。
明確各方責任,構建共治體系
《條例》明確了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地方政府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等責任。要求用人單位通過銀行轉賬或者現金形式支付工資,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等其他形式替代,按照與農民工約定的工資支付周期和具體支付日期足額支付工資。
明確地方政府的屬地監管責任,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對轄區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負責。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中承擔組織協調、管理指導、監督檢查和查處有關案件職責;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按照職責履行行業監管責任,督辦因違法發包、轉包、違法分包、掛靠、拖欠工程款等導致的欠薪案件;明確了發展改革、財政、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門相應職責。
堅持問題導向 打造工程建設領域工資支付「綠色通道」
針對建設資金不到位、建築市場秩序和施工企業用工管理不規范等問題,規定建設單位未滿足施工所需資金安排的,不得開工建設或者頒發施工許可證,建設單位應當向施工單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擔保。
規定農民工工資實行專用賬戶管理,建設單位將人工費用與其他工程款分賬管理,按時單獨撥付到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撥付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規定推行分包單位委託施工總承包單位代發工資,施工總承包單位通過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直接將工資支付到農民工本人的銀行賬戶。規定施工總承包單位或者分包單位應當依法與所招用的農民工訂立勞動合同並進行實名登記,
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當對分包單位勞動用工實施監督管理,掌握施工現場用工、考勤、工資支付等情況,分包單位直接負責對所招用農民工的管理等。要求施工總承包單位按規定存儲工資保證金或者以金融機構保函替代工資保證金等。
加強事前事中事後監管 扎緊不敢欠 不能欠的制度籠子
事前預防上要求地方政府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台,實現部門之間工程項目審批、資金落實、施工許可、勞動用工、工資支付等信息共享。
事中監管上要求加強勞動合同簽訂、工資支付等方面的監督檢查。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在調查處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時,經批准可以依法查詢單位金融賬戶和房產、車輛等情況。
對政府投資項目政府投資資金不到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政府投資項目違規建設導致欠薪的,發生法定情形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以請求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協助處理,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涉嫌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明確對重大欠薪違法行為向社會公布,對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實施聯合懲戒。

⑻ 國家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國家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如下:
1、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有權依法投訴,或者申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提起訴訟;
2、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為,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
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公開舉報投訴電話、網站等渠道,依法接受對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舉報、投訴。對於舉報、投訴的處理實行首問負責制,屬於本部門受理的,應當依法及時處理;不屬於本部門受理的,應當及時轉送相關部門,相關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投訴人。
大部分農民工工資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甚至是唯一來源。如果工資不能正常發放,不僅影響農民工個人家庭生活,還可能引發群體性勞動糾紛。

法律依據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第二十四條 建設單位應當向施工單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擔保。
建設單位與施工總承包單位依法訂立書面工程施工合同,應當約定工程款計量周期、工程款進度結算辦法以及人工費用撥付周期,並按照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支付的要求約定人工費用。人工費用撥付周期不得超過1個月。第二十八條 施工總承包單位或者分包單位應當依法與所招用的農民工訂立勞動合同並進行用工實名登記,具備條件的行業應當通過相應的管理服務信息平台進行用工實名登記、管理。未與施工總承包單位或者分包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並進行用工實名登記的人員,不得進入項目現場施工。
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當在工程項目部配備勞資專管員,對分包單位勞動用工實施監督管理,掌握施工現場用工、考勤、工資支付等情況,審核分包單位編制的農民工工資支付表,分包單位應當予以配合。
施工總承包單位、分包單位應當建立用工管理台賬,並保存至工程完工且工資全部結清後至少3年。

⑼ 農民工工資新規

法律分析:《保障農民工工資條例》2021年5月1號正式實施,其中一條是:農民工工資必須按月支付,並嚴懲拖欠農民工工資,後果嚴重的將涉嫌犯罪,要追究施工單位的責任。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條例出台5月1號開始實施,特別提出來一個就是農民工工資,必須按月支付,這個支付的周期不能超過一個月。

法律依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第一條 為了規范農民工工資支付行為,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額獲得工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有關法律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農民工,是指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的農村居民。 本條例所稱工資,是指農民工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後應當獲得的勞動報酬。

第三條 農民工有按時足額獲得工資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拖欠農民工工資。農民工應當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完成勞動任務。

⑽ 農民工工資管理辦法最新

法律分析:農民工工資管理辦法:
本辦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建築業企業(以下簡稱企業)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農民工。本辦法所指建築業企業,是指從事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線路管道設備安裝工程、裝修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活動的企業。等等。從立法目的來說,我國的工資立法目前主要還是勞動部頒行的《工資支付暫行條例》(部門規章),各省市在《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的基礎上實行了《企業工資支付條例》,我省在此基礎上出台了《安徽省工資支付規定》。上述立法在內容上均未對農民工群體做出特別規定,而以往官方都是以政府文件的方式強調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這次將農民工工資支付上升到法規層面,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對農民工工資支付的保障,也是對歷年農民工工資政策文件的匯總和集成。《條例》開宗明義說規范農民工工資支付行為,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額獲得工資,其立法價值在於追求勞資雙方關系的和諧。實踐中由於用人單位太強勢,而農民工過於弱勢,如果法律對用人單位和農民工進行同等保護,必然導致勞資雙方關系不平衡,背離勞動合同法應有的價值取向。因此,側重保護農民工付出勞動的工資報酬合法權益才能取得勞資雙方關系的相對平衡。《條例》不僅要解決勞動關系領域的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還要解決無勞動關系時的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的高度重視和真切體察。
法律依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第二條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農民工,是指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的農村居民。
本條例所稱工資,是指農民工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後應當獲得的勞動報酬。

熱點內容
海事法院院長的級別 發布:2025-02-07 18:49:16 瀏覽:672
社會公民懂法識法的演講稿 發布:2025-02-07 18:39:32 瀏覽:792
秀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7 18:26:11 瀏覽:629
司法部門投票 發布:2025-02-07 17:32:33 瀏覽:298
環境衛生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7:26:05 瀏覽:626
大法官五行 發布:2025-02-07 17:13:28 瀏覽:567
國有企業改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6:26:57 瀏覽:380
法學好找女 發布:2025-02-07 15:59:52 瀏覽:96
公司聘用法律顧問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02-07 15:55:39 瀏覽:35
道德一般屬於 發布:2025-02-07 15:50:27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