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要求法規
① 車輛限高規定標准
法律分析:車輛限高規定標准: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半掛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4米;載運集裝箱的不超過4.2米;其他載貨機動車不超過2.5米;摩托車載貨高度不超過1.5米;載客汽車行李架載貨的不超過4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四條機動車載物不得超過機動車行駛證上核定的載質量,裝載長度、寬度不得超出車廂,並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半掛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4米,載運集裝箱的車輛不得超過4.2米;
(二)其他載貨的機動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2.5米;
(三)摩托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1.5米,長度不得超出車身0.2米。兩輪摩托車載物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把0.15米;三輪摩托車載物寬度不得超過車身。
載客汽車除車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內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載貨。載客汽車行李架載貨,從車頂起高度不得超過0.5米,從地面起高度不得超過4米。
② 乘坐機動車應當遵守哪些規定
您好:乘車人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乘座公共汽車、電車和長途汽車須在站台或指定地點依次候車,待車停穩後,先下後上;不準在車行道上招呼出租汽車;不準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乘坐公共汽車、電車、出租汽車和長途汽車;機動車行駛中,不準將身體任何部分伸出車外,不準跳車;乘座貨運機動車時,不準站立,不準坐在車廂欄板上。乘用車是指在其設計和技術特徵上主要用於載運乘客及其隨身行李和/或臨時物品的汽車,包括駕駛員座位在內最多不超過9座位。它可以牽引一輛掛車。商用車輛是指在設計和技術特性上用於運送人員和貨物的汽車,並且可以牽引掛車。包括客車和貨車。乘用車不包括在內。車輛分類是各車輛標准體系中的基礎內容,不同的標准有不同的車輛分類方法,相互間既存在交叉引用,又各有側重和不同,只有正確地理解和把握不同分類方法的基本概念和適用范圍,明確具體定義的內涵與外延,才能在機動車查驗實踐中精準運用相關的標准條款,准確核定車輛類型,正確出具查驗結論。機動車輛簡稱「機動車」。由自帶動力裝置驅動或牽引,不用軌道,可在陸地上行駛的輪式「車輛」。在中國一般指在道路上行駛的,供乘用或(和)運送物品或進行專項作業的車輛,包括汽車、掛車、無軌電車、農用運輸車、摩托車、機動三輪車和運輸用拖拉機(包括帶掛車的輪式拖拉機)以及輪式專用機械車等,但不包括任何在軌道上運行的車輛。機動車輛由自帶動力裝置驅動,具有2個或2個以上車輪,不需要架線和軌道,能在道路或非道路地面上行駛,主要用於載運人員、貨物或完成某些特種工作要求的「車輛」。按用途分為轎車、客車、載貨汽車、專用運輸車、牽引車、特種用途車等。汽車是一種快速、機動、舒適、方便的陸路運輸工具。全世界的汽車保有量,客車:在設計和技術特性上用於載運乘客及其隨身行李的商用車輛,包括駕駛員座位,在內座位數超過 9 座。客車有單層也有雙層的,也可牽引一掛車。貨車:一種主要為載運貨物而設計和裝備的商用車輛,它能否牽引一掛車均可。
機動車駕駛人在一個記分周期內累積記分達到12分的,應當在十五日內到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或者違法行為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受為期七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的教育。機動車駕駛人接受教育後,車輛管理所應當在二十日內對其進行科目一考試。
【法律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77條的規定,乘坐機動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不得在機動車道上攔乘機動車;
(2)在機動車道上不得從機動車左側上下車;
(3)開關車門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4)機動車行駛中,不得干擾駕駛,不得將身體任何部分伸出車外,不得跳車;
(5)乘坐兩輪摩托車應當正向騎坐。
(6)乘車人不得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不得向車外拋灑物品,不得有影響駕駛人安全駕駛的行為。
③ 我國有哪些關於汽車的法律法規
我國關於汽車的法律法規,從大方向來看,主要有以下法律
1、《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 》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出台的關於指導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的權威行政法令。
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03年10月28日公布的關於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於2007年與2011年兩次修訂。本法分總則、車輛和駕駛人、道路通行條件、道路通行規定、交通事故處理、執法監督、法律責任、附則8章124條。
3、《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
為規范機動車維修經營活動,維護機動車維修市場秩序,保護機動車維修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機動車運行安全,保護環境,節約能源,促進機動車維修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4、《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是為保障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賠償,促進道路交通安全。
5、《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為了規范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保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保護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而制定。
④ 如何檢查八項規定車輛管理規定
檢查八項規定車輛管理規定如下:
一、嚴禁公車私駕,公務人員不準以任何理由擅自駕駛公車,不準利用職權向企業和服務對象借用車輛並駕駛,不準將公車交由親屬及非公人員駕駛,不準用公款租用車輛供自己駕駛。
二、嚴禁公車私用。公務人員,不準將公務用車用於觀光、迎親、旅遊、掃墓、接送配偶子女、探親訪友等活動;不準主管部門佔用、借用下屬單位和管理服務對象的車輛;不準因私借(租)用公車或將公車租賃他人使用。
三、嚴禁違規駕車。公務人員不準以任何理由和借口酒後駕車;不準無證駕車;不準違規使用套牌和假牌照;不準駕駛人員在工作時間內和公務活動中飲酒。
四、嚴禁公車(款)學l駕。公務人員不準用本單位車輛學習駕駛技術;不準用下屬單位和管理服務對象的車輛學習駕駛技術;不準用公款報銷個人學習駕駛技術的費用。
五、嚴禁私車公養。公務人員不準以用私車辦公事為由,將私車的各種費用以公款報銷;不準在本單位、下屬單位及管理服務對象報銷私家車的各種費用;不準利用職權人或配偶,子女名義低價購買本單位和下屬單位單位、管理服務對象的車輛。
六、嚴禁違規購置公車。不準超編制、超標准購置公務用車;不準以任何理由將公務用車掛靠在個人、下屬單位和管理服務對象名下;不準利用職權讓下屬單位或管理服務對象為主管部門購車,不準高檔配置和豪華裝修公務用車。
七、嚴禁公車亂停亂放。不準將公務用車在公共場所亂停亂放;不準將公務用車停放在歌舞廳、洗浴中心、酒吧等娛樂場所;不準將公務用車停放在樓院小區過夜;節假日,雙休日和非工作日時間,車輛一律入庫封存或定點停放,非因工作需要一律不準私自外出。
八、嚴禁違規報銷費用。不準變相用公款報銷因違反交通法規形成的罰款;不準以車輛維修、燃油費名義虛列報支其他費用;不準在下屬單位和管理服務對象報銷本單位車輛運行費用;不準隱匿和變相處理交通事故。
⑤ 2022年最新審車規定
【法律分析】:最新審車規定:1、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7座以下)享有6年免審政策;2、6-10年的車輛每兩年上線檢測一次;3、10-15年的車輛,每年上線檢測一次;4、15年以上的車輛,每半年上線檢驗一次;5、營運載客汽車5年以內每年檢1次;超過5年的每6個月檢1次;6、載貨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10年以內每年檢1次;超過10年的每6個月檢1次。7、摩托車4年以內每2年檢1次,超過4年的半年檢1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十三條 對登記後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根據車輛用途、載客載貨數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況,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對提供機動車行駛證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單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應當予以檢驗,任何單位不得附加其他條件。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發給檢驗合格標志。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的地方,任何單位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檢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維修、保養。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對機動車檢驗收取費用,應當嚴格執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准。
⑥ 車輛三包法規
法律分析:汽車三包政策是零售商業企業對所售商品實行「包修、包換、包退」的簡稱。指商品進入消費領域後,賣方對買方所購物品負責而採取的在一定限期內的一種信用保證辦法。1、換車,同一故障修理超過5次可換車在三包有效期內(三包有效期為2年或5萬公里以先到為准),如果汽車修理時間累計超過35天,或者同一個產品質量問題引發的修理累計超過5次,消費者可以換車。自銷售者開具購車發票之日起60日內或者行駛里程3000公里之內(以先到者為准)2、退車,發動機換兩回仍不正常可退車在三包有效期內,因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計進行了2次修理,嚴重安全性能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現新的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的;或發動機、變速器累計更換2次後;或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懸架系統、前/後橋、車身的同一主要
法律依據:《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
第一條 為了保護家用汽車產品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明確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以下簡稱三包)責任,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銷售的家用汽車產品的三包,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是家用汽車產品三包責任的基本要求。鼓勵家用汽車產品經營者做出更有利於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嚴於本規定的三包責任承諾;承諾一經作出,應當依法履行。
第四條 本規定所稱三包責任由銷售者依法承擔。銷售者依照規定承擔三包責任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其他經營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其他經營者追償。
家用汽車產品經營者之間可以訂立合同約定三包責任的承擔,但不得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免除本規定所規定的三包責任和質量義務。
⑦ 機動車檢測工作依據法律法規及國標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5.1執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3、計量器具型式批准管理目錄(國質檢[2005]145號公告) 4、機動車登記規定(修訂稿)(公安部令2008第102號) 5、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國質檢監(2009)121號,替代2006—87號] 6、國質檢監(2009)521通知 ·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監督管理規范[替代2007第369號] ·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檢驗資格許可辦理程序[替代2006第378號文] ·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檢驗資格許可技術條件[替代2006第379號文] ·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檢驗資格許可審查員管理規定[替代2006第380號文] ·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檢驗資格許可證書和檢驗專用章管理規范[國質檢監(2009)521] 7、關於進一步加強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工作監管的通知(國質檢監聯〔2010〕126號),3.20發 8、關於印發《交警系統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通知2010年201號 關於印發《交警系統落實社會管理創新九項措施任務分解》的通知2010年238號 9、汽車運輸業車輛技術管理規定(交通部令1990第13號) 10、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檢測和監督管理辦法(交通部令2009第11號
⑧ 車輛管理規定細則
法律分析:第一條 加強公司司機班紀律,確保公司車輛的行車安全,提高公司的運作效率,制定本管理細則。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司機是指為公司領導、各項目公司、各職能部門提供駕駛服務的人員。
第三條 司機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及有關交通安全管理的規章、規則,安全駕車的同時還應遵守本公司的相關規章制度。
第四條 司機應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盡心盡職為公司服務的精神。
第五條 司機應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應隨時待命,有特殊情況不能上班者,必須按公司制度請假。接受任務後,應立即到位靜候,不得延誤。
第六條 司機執行任務時,應根據工作需要聽從車輛使用人的安排。車輛使用人開會、談判、履行公司公務,司機應將車停好在允許停放的位置或停車場、停車庫,並在車輛旁或駕駛室等候。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 《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管理細則》
第一條 為降低行政成本,推進節能減排,規范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采購管理,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所稱公務用車,是指黨政機關用於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分為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一般公務用車是指用於辦理公務、機要通信、處置突發事件等公務活動的機動車輛。執法執勤用車是指用於辦案、監察、稽查、稅務征管等執法執勤公務的專用機動車輛。公務用車包括轎車、越野車及多功能乘用車。
第三條 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主管部門)負責制訂和發布《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
第四條 《目錄》按照企業申報、專家評審、社會公示、聯合發布的程序產生。《目錄》的制訂和發布,應當公開、公正、科學、高效,並接受社會監督。
第五條 主管部門組織汽車行業第三方機構的技術經濟專家組成《目錄》評審專家組(以下簡稱專家組)。專家組主要職責如下:
(一)申報企業和車型的技術審查;(二)參與《目錄》車型專項核查;(三)與《目錄》相關的其他技術支持。
⑨ 15年車輛年檢新規2021年新規定是什麼
2021年年檢新規中,15年以上的車輛,每半年檢驗一次。
對超過6年不滿10年的非營運小微型客車(麵包車除外),檢驗周期由每年檢驗1次放寬至每兩年檢驗1次,即私家車10年內僅需上線檢測2次,分別是第6年、第8年。
對10年以上的私家車,仍然按照原規定的檢驗周期執行,即10-15年的車輛,每年檢驗一次。
關於6年免檢的要求
「6年免檢」是指符合免檢車輛范圍的車輛六年內不需要「上線檢測「 ,但需每兩年通過「交管12123」APP申請辦理免檢合格標志業務,申請不通過的要前往車管所辦理免檢合格標志業務。也就是說免檢≠不檢,只是不需要開車上線檢測。
享受六年免檢政策的條件:注冊登記6年以內(第2年、第4年);≤9座;非營運(私家車);小微型客車、摩托車。
不享受免檢的車型麵包車;非法改裝被依法處罰的車輛;發生過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的車輛;車輛自出廠之日起,超過4年未辦理注冊登記手續的,6年內仍按原規定每兩年上線檢驗。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車輛年檢
⑩ 關於電動三輪車新交通法規是怎麼規定的屬於機動車嗎
電動三輪車屬於機動車,新交通法規的規定如下:
1、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2、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3、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
機動車包括:輪式自行專用機械,指設計行駛速度在10公里/小時以上,裝有充氣輪胎,可以在道路上自行行駛的專用機械。
區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主要是從車輛有沒安裝動力裝置來區分,安裝了動力裝置即為動力車,不安裝動力裝置即為非動力車,且不論這種動力來源於燃油、燃氣、電力或其他。
機動車是由動力裝置驅動或牽引、在道路上行駛的、供乘用或(和)運送物品或進行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以及部分游樂設施(如電動攝位車、電動滑板車、電動腳踏車等)。可分類為汽車及汽車列車、摩托車及輕便摩托車、拖拉機運輸機組、輪式專用機械車和電動車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條 登記後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根據車輛用途、載客載貨數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況,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對提供機動車行駛證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單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應當予以檢驗,任何單位不得附加其他條件。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發給檢驗合格標志。
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的地方,任何單位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檢驗。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維修、保養。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對機動車檢驗收取費用,應當嚴格執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