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艾滋病防護條例
⑴ 雲南新版艾滋病防治條例出爐,這樣的條例對於大眾來說有什麼好處
對於大眾來說當然是好處多多了,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有效的防止艾滋病傳播。雲南出台了一條新的艾滋病防治條例,那就是從2021年開始,如果向自己的伴侶隱藏艾滋病事實的話,那麼這種行為會構成犯罪。其實這條規定早就應該出台了,要知道在這之前很多人會隱瞞自己艾滋病的事實,然後隨意的尋找伴侶,即便是把疾病傳播出去,也不以為然。因為這樣並不會構成犯罪,而且對於自己也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相信這種疾病一定會盡快被攻克的。
⑵ 《雲南省艾滋病防治條例》共有幾條
雲南省艾滋病防治條例是雲南省從2007年1月1日起實行的地方法規,是專門針對艾滋病防治工回作的法規。本條例答包含著政府的宣傳教育、預防治療,人們的保障措施和法律責任。
目錄概述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宣傳和教育
第三章 預防與控制
第四章 監測與報告
第五章 醫療救治
第六章 保障措施展開
⑶ 雲南新版艾滋病防治條例出台,有什麼顯著的變化
雲南出台了新版的艾滋病防治條例,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不允許向伴侶隱瞞自己艾滋病的事實,不然就很有可能會觸犯法律。這項規定可以有效的防止艾滋病的傳播,其實早就應該有此規定了。
艾滋病本身並不會致人死亡,這種病毒會導致人體的免疫力越來越差,最終患上其他疾病。而且艾滋病毒非常的狡猾,以至於到現在都是醫學上難以攻克的難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保護好自己,盡量遠離這種疾病,相信眾多的醫學家們,一定會盡快研製出治療的有效方法。
⑷ 雲南新版艾滋病防治條例,這是抗擊艾滋道路上的一大步嗎
艾滋病是世界上沒有葯可救的病,這種病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對於防控艾滋病是非常重要的,必須嚴格的實踐艾滋病防治條例,所以雲南新出了艾滋病防治條例,這對於抗擊艾滋病道路上又是一大進步。
雲南省出台的這些防範艾滋病的條例之中,第3條明確規定,向艾滋病流行嚴重的地區的居民,在結婚之前應該免費的進行艾滋病的一個篩查檢測,為了防範和截斷艾滋病的傳染,必須嚴格的做到這些條例的規定,只有嚴格的防範艾滋病,才能讓我們的社會和公共場所非常的安全。防範艾滋病必須要讓每一個人都明白艾滋病它的發病原因,以及它的傳染途徑。
⑸ 雲南向伴侶隱瞞艾滋將被追究刑責,你支持這項法律嗎
雲南向伴侶隱瞞艾滋將被追究刑責,我非常支持這項法律!
近期,雲南省通過了《雲南省艾滋病防治條例》,該《條例》明確表示,艾滋病感染者如果沒有及時告知自己配偶、或者是有性關系的對象,將會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個《雲南省艾滋病防治條例》將會在2021年3月1號起,在雲南正式施行。
其中,第二十條規定:感染者和病人應當及時向其配偶或性伴侶通報艾滋病病毒感染情況,如有本人不通報的,醫療衛生機構有權通報;第五十七條規定:感染者不及時向其配偶或性夥伴通報艾滋病病毒感染情況,如有接觸危險的人,如有配偶或性夥伴,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表明了雲南省政府對這個傳染疾病重點關注,讓人們開始重視這一疾病,如果不及時告知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在法律層面上給感染者和病人做出明確規定。我個人非常支持這項法律,代表了雲南省政府與時俱進,關注人民生命安全!
⑹ 雲南省艾滋病防治條例的內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預防、控制艾滋病的傳播和蔓延,救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務院《艾滋病防治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艾滋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建立政府領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機制,採取宣傳教育、行為干預和關懷救助等措施,實行綜合防治。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領導,制定艾滋病預防和控制計劃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艾滋病防治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實行目標責任管理,採取有效預防控制措施,防止艾滋病的傳播和蔓延。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艾滋病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根據實際建立專家咨詢委員會,指導艾滋病防治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工會、共青團、婦聯、紅十字會等社會團體應當協助人民政府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以及社區組織應當協助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
第五條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全社會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協調和指導有關部門和社會組織開展艾滋病防治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第七條 科技、衛生、食品葯品監督等部門應當開展艾滋病防治研究工作,促進艾滋病治療葯物、診斷試劑、疫苗的研究開發與臨床應用。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對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對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或者因執行公務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及因此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給予補助、撫恤。
第二章 宣傳和教育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公民的法制教育和社會道德教育,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展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宣傳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
第十條 宣傳、衛生等部門應當組織編寫、印發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資料,保證宣傳教育活動的持續開展。
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應當設置專題、專欄和開播公益性廣告,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公益宣傳。
第十一條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學校進行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和骨幹教師的培訓,保證學校艾滋病防治知識課程的開設。
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將艾滋病防治知識列入健康教育課程並保證課時,提高學生防治艾滋病的意識和能力。
第十二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衛生監督機構、采供血機構的有關人員和社區組織的艾滋病咨詢人員進行培訓。
工商、公安、文化、人口和計劃生育、旅遊等部門,應當配合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對提供住宿、娛樂服務的營業性公共場所的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進行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培訓。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應當對本單位人員進行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
第十三條 文化、工商行政部門應當指導提供住宿、娛樂服務的營業性公共場所的經營者在其經營場所公開張貼、擺放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品,對其從業人員和消費者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
第三章 預防與控制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艾滋病流行情況,制定針對不同人群的行為干預計劃,組織有關部門推廣行為干預措施,幫助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險行為的人群改變行為。
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應當支持行為干預措施的實施。
第十五條 公安機關負責打擊賣淫、嫖娼、販毒、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凈化社會環境。
第十六條 公安機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會同衛生行政部門對被依法逮捕、拘留和在監獄中執行刑罰以及依法收容教育、隔離戒毒和強制性教育矯治的賣淫、嫖娼、吸毒等人員進行艾滋病檢測;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醫療服務。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依法獲准離開監管場所時,監管機構應當及時通報其住所地的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社區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
第十七條 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負責口岸的艾滋病監測、出入境人員的艾滋病檢測工作,有針對性地提供咨詢服務;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應當及時通報所在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第十八條 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應當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免費提供安全套;在機場、碼頭、車站、工地等人口集中場所,設置安全套發售設施。
提供住宿、娛樂服務的營業性公共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在營業場所擺放安全套或者設置安全套發售設施,宣傳推廣使用安全套。
第十九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艾滋病免費咨詢檢測機構,並向社會公布其工作地點和聯系方式。
艾滋病咨詢檢測機構應當為自願進行艾滋病咨詢和檢測的人員提供免費咨詢、篩查檢測等服務;對檢測發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治療咨詢,並指導其到醫療機構診治。
單位和個人應當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有關艾滋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第二十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將確診的艾滋病檢測結果告知本人,是未成年人的應當告知其父母或者監護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應當將感染艾滋病的事實及時告知其配偶或者性伴侶;如不告知的,其住所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有權告知其配偶。
第二十一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將被依法逮捕、拘留和在監獄中執行刑罰以及依法收容教育、隔離戒毒和強制性教育矯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相關信息通報公安機關、司法行政等部門;將符合救助條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相關信息通報民政部門;將生活困難的艾滋病病人遺孤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未成年人的相關信息通報教育部門。
衛生、公安、司法行政、民政、教育、勞動保障等有關部門及醫療衛生機構、社會組織、村(居)民委員會等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的信息資料實行保密管理,未經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不得向無關人員公開。
第二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采供血的管理,預防艾滋病經血液途徑傳播。
第二十三條 艾滋病流行嚴重地區的公民婚前應當進行艾滋病免費篩查檢測,接受醫學咨詢服務。
艾滋病流行嚴重地區的確定,由省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公布。
第二十四條 醫療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應當按照規定為孕產婦提供艾滋病免費篩查檢測,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免費提供母嬰傳播阻斷服務;醫療機構應當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提供免費咨詢、檢測、母嬰阻斷葯物、嬰兒檢測試劑、嬰兒喂養代乳品及指導,並對產婦和嬰兒進行隨訪。
第二十五條 衛生、公安、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中,推廣吸毒人員社區葯物維持治療和清潔針具的使用。
吸毒人員應當接受艾滋病免費篩查檢測。
第二十六條 艾滋病病毒毒種及其樣本的採集、保藏、使用、運輸和對外交流等,按照國家菌(毒)種和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艾滋病檢測單位應當執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防止實驗室感染和艾滋病病毒擴散,醫療廢棄物應當進行無害化處理。
艾滋病防治研究單位和其他有關單位需要使用、保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人體組織、器官、細胞、骨髓、血液和精液等,應當經省衛生行政部門批准。
第二十七條 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采供血機構、科研機構等對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應當進行消毒處理。
第二十八條 衛生、公安、司法行政、人口和計劃生育等部門應當制定艾滋病職業暴露應急預案,對可能或者已發生艾滋病職業暴露的人員採取防護和救治措施。
公安、司法行政部門及醫療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相關科研機構應當對其工作人員進行艾滋病職業暴露防護培訓,提供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護用品,對已發生艾滋病職業暴露的人員及時採取救治措施。
第二十九條 省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職業暴露評估專家委員會和建立滿足艾滋病職業暴露預防性用葯需要的葯品儲備庫,確保職業暴露後的預防性抗病毒葯物供應。
第三十條 提供住宿、娛樂服務的營業性公共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對可能造成艾滋病傳播的公用物品和器具進行消毒,保證其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
提供住宿、娛樂服務的營業性公共場所中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應當每半年進行艾滋病檢測;經營者不得安排未經過艾滋病檢測和取得健康合格證明的人員直接為顧客服務。
第三十一條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故意將艾滋病傳染他人。
第四章 監測與報告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艾滋病監測、檢測和信息網路系統建設。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艾滋病監測、檢測和信息網路系統的管理,對艾滋病流行態勢進行分析預測,為制定預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第三十三條 建立艾滋病篩查實驗室應當經省衛生行政部門批准。
開展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實驗室應當符合國家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
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對全省篩查實驗室進行業務指導。
第三十四條 省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預防、控制艾滋病的需要,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後,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醫療衛生機構對艾滋病流行嚴重地區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險行為的人群實施艾滋病檢測。
第三十五條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艾滋病疫情監測與管理,分析疫情及流行趨勢,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建立檔案,進行隨訪。
第三十六條 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報告疫情。
第三十七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報告、通報和公布艾滋病疫情。
第五章 醫療救治
第三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艾滋病醫療救治和社區關懷服務網路,將其納入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第三十九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成立艾滋病治療專家組,負責艾滋病臨床治療的技術指導。
第四十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服葯服務網路,培訓服葯監督人員,保障治療的正常開展。
第四十一條 醫療機構應當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診斷、治療、咨詢服務。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要求救治的,醫療機構不得推諉和拒絕接診。
第四十二條 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科學研究機構用於艾滋病診斷治療研究的醫療器材應當進行消毒處理,防止醫源性感染、實驗室感染的發生。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四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艾滋病防治機構建設,建立艾滋病防治專項資金。省財政應當對艾滋病流行嚴重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艾滋病防治給予補助。
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員和艾滋病職業暴露高危人員應當享受崗位補貼,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四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將治療艾滋病用葯列入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將參加醫療保險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檢查治療費用列入報銷范圍;對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願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提供就業服務。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基本醫療保險及其經辦機構,應當納入艾滋病防治專項資金補助范圍。
第四十五條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為艾滋病致孤兒童發放《免費就學證》,學校對其免收義務教育所需費用,減免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學費等相關費用,並為其身份保密。
第四十六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為符合國家和省規定條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費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和抗病毒葯物治療,逐步減免抗機會性感染治療的費用。
第四十七條 民政部門應當將符合救助條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納入政府救助范圍,給予生活救助。
民政部門對因患艾滋病導致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鎮居民,應當納入城鎮低保范圍;對農村因患艾滋病導致家庭生活困難的,應當列為特困戶救助對象。
民政部門應當將艾滋病致孤兒童和老人納入城鎮低保范圍和農村五保戶供養范圍,並適當提高救助標准。採取收養、家庭寄養、福利機構供養等方式安置,對接受艾滋病致孤兒童的家庭給予生活補助。
第四十八條 工會、共青團、婦聯、紅十字會和慈善機構可以設立艾滋病救助資金,接受社會捐助,為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救助。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未依法履行防治艾滋病管理、保障和防治職責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通報批評;造成艾滋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造成艾滋病傳播、流行以及其他嚴重後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依法履行艾滋病疫情報告、通報或者公布職責,或者隱瞞、緩報、謊報艾滋病疫情的;
(二)發生或者可能發生艾滋病傳播時,未及時採取預防控制措施的;
(三)對采供血等行為未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發現違法行為不及時查處的;
(四)其他有失職、瀆職行為的。
第五十一條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造成艾滋病傳播、流行以及其他嚴重後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並可以依法吊銷有關責任人員的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依法履行艾滋病監測職責的;
(二)未依法履行艾滋病疫情報告職責,或者隱瞞、緩報、謊報艾滋病疫情的;
(三)未按規定進行艾滋病病毒相關檢測的;
(四)未經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向無關人員公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的;
(五)未按照規定對本單位內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實施消毒或者無害化處理的。
第五十二條 醫療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可以並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造成艾滋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並可以依法吊銷有關責任人員的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向無關人員公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的;
(二)未依法履行艾滋病疫情報告職責,或者隱瞞、緩報、謊報艾滋病疫情的;
(三)未按照規定對本單位內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實施消毒或者無害化處理的;
(四)推諉、拒絕接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
第五十三條 提供住宿、娛樂服務的營業性公共場所的經營者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未在營業場所擺放安全套或者設置安全套發售設施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部門依法吊銷其執業許可證件。
第五十四條 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在政府資助范圍內未按規定為孕產婦提供免費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檢測或者未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提供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服務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主要負責人、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五條 提供住宿、娛樂服務的營業性公共場所的經營者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的經營者,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部門依法吊銷其執業許可證件。
第五十六條 阻礙、拒絕艾滋病防治監督人員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七條 執行職務的工作人員,向無關人員泄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相關資料的,由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八條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故意傳播艾滋病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五十九條 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
艾滋病,是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引起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但未出現臨床症狀,或者出現臨床症狀,但未達到國家規定的艾滋病病例診斷標准者,包括艾滋病急感期、無症狀期和艾滋病前期的患者。
艾滋病病人,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出現臨床症狀,並達到規定的艾滋病病例診斷標準的患者。
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險行為的人群,是指有賣淫、嫖娼、多性伴、男性同性性行為、注射吸毒等危險行為的人群。
艾滋病監測,是指連續、系統地收集各類人群中艾滋病(或者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其相關因素的分布資料,對這些資料綜合分析,為有關部門制定預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及時可靠的信息和依據,並對預防控制措施進行效果評價。
艾滋病檢測,是指採用實驗室方法對人體血液、其他體液、組織器官、血液衍生物等進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抗體及相關免疫指標檢測,包括監測、檢驗檢疫、自願咨詢檢測、臨床診斷、血液及血液製品篩查工作中的艾滋病檢測。
行為干預措施,是指能夠有效減少艾滋病傳播的各種措施,包括針對經注射吸毒傳播艾滋病的美沙酮維持治療等措施;針對經性傳播艾滋病的安全套推廣使用措施,以及規范、方便的性病診療措施;針對母嬰傳播艾滋病的抗病毒葯物預防和人工代乳品喂養等措施;早期發現感染者和有助於危險行為改變的自願咨詢檢測措施;健康教育措施;提高個人規范意識以及減少危險行為的針對性同伴教育措施。
艾滋病職業暴露,是指工作過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皮膚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的針頭及其他銳器刺破皮膚,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況。
第六十條 本條例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⑺ 雲南新出的艾滋病防治條例,是否可有效降低艾滋病傳染率
大家對艾滋病的了解都是屬於比較片面的,但是卻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疾病。艾滋病看似很遠,其實離我們很近,特別是在高校的學生當中,艾滋病患者更是數不勝數,畢竟高校學生是主要的感染人員。我們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屬於談艾色變的,對於艾滋病患者是屬於比較抵抗的心理,所以大家對於談及艾滋病這件事情也是比較避諱的。但是不可避免的是這個疾病正在我們生活中傳播,並且傳播率逐年在增高,那麼我們也要想盡辦法去盡量控制疾病的傳播。
1.新政策的推出,有很大概率能夠降低艾滋病的傳播率。
雲南新政策的推出,讓許多暴露在艾滋病底下的患者得到了救濟,那麼當然也希望這樣的政策能夠得到大力的推展,讓更多人得到更好的受益。
⑻ 在雲南新版艾滋病防治條例中,醫生是否有權告知其伴侶
在以前的有關艾滋病防治條例中,醫生必須得為患者保密,不能將其患有艾滋病的事情告知其親朋好友以及他的伴侶。雖然這樣做為患者保留了秘密,但是卻對其身邊的人或者說他與他有關系的人會造成一定的傷害,畢竟一名患者患了病之後,很難將自己得病的事情告知其性伴侶,所以讓其性伴侶暴露在疾病的風險之下。
1.他的配偶以及性伴侶有權利知道自己的另一半是否患有艾滋病。
我們應該從根源上去阻斷艾滋病的發生,當然在事件發生之後,我們也應該讓自己的拍配偶或者伴侶了解到自己的健康。
⑼ 雲南通過《雲南省艾滋病防治條例》,有什麼值得稱贊的地方
雲南真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也吸引了很多人在此地定居。而雲南的治理也是比較好的,並且雲南的常務委員會提出了《雲南省的艾滋病防治條列》。這個消息真的是讓無數其他地區定居的人,對雲南定居的人表達了自己的羨慕之情。
艾滋病是由感染HIV後引起的機體免疫力缺失的現象,最終人會死於並發症。人體的免疫力系統真的是比較重要的,大家也是非常在意免疫力系統的提升,要知道免疫力低下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人體在免疫力低的時候非常感染各種病毒,並且是久治不愈的狀態。
除此之外,在公共場所工作的工作人員,也是需要定期檢測艾滋病的。這就讓很多其他地區的人為雲南省紛紛叫好。它的這項條例保證了人的生命安全,尤其是那些感染艾滋病還結婚的人,這樣的人無疑讓人覺得非常可怕。自己感染了還要拉著別人感染。而在婚前做好艾滋病篩查,結婚後也不用擔心。
⑽ 雲南新版艾滋病防治條例和舊版相比,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我覺得目前這個就是新版艾滋病防治條例和舊版艾滋病防治條例最大的區別,也是最重要的區別,而雲南的這版艾滋病防治條例,也是定於2021年3月1日開始執行,我覺得這個可以全國推廣,因為我覺得這個是很重要的,其實艾滋病本身是不會導致人死亡的,一般相處之下是不會傳染的,它主要的傳播途徑是性傳播和血液傳播,而且也不要覺得這個就是無葯可救的,但我們平時自己還是要做好自己的防護,更不要歧視艾滋病病毒攜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