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廣東省水資源管理條例實施日期

廣東省水資源管理條例實施日期

發布時間: 2022-05-06 17:41:56

1. 水資源管理基本制度

水資源管理標准,《水資源管理條例》第十二條 「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設立的流域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的范圍內行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本條是對中國水資源管理體制的規定。

2. 判斷題 1、經有管轄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在飲用水水...

水法規及水知識競賽題

一、判斷題:
1、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防洪工程和依法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 (對)
2、修改防洪規劃,應當報上級機關批准。(錯)
修改防洪規劃,應當報原批准機關批准。
3、在船舶航行可能危及堤岸的河段,應當禁止通航。(錯)
在船舶航行可能危及堤岸的河段,應當限定航速。
4、防禦洪水方案經批准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必須執行。 (對)
5、對居住在行洪河道內的居民,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有計劃地組織外遷。(對)
6、防汛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對)
7、各級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是臨時機構。(錯)
各級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是常設機構。
8、水文工作是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基礎性公益事業。 (對)
9、科研、工程設計、工程建設等使用的水文資料,必須經市級以上水文機構技術審定。 (對)
10、非水文測驗船隻在通過正在進行水文測驗的河段時,應當減速並避開水文測驗儀器。 (對)
11、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於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對)
12、水文站網實行分類分級管理。 (對)
13、國家基本水文站的建設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實施。(錯)
國家基本水文站的建設由所在地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實施。
14、在水文測驗保護區范圍內,不得種植高桿作物、堆放物料,建造房屋、碼頭等建築物。 (對)
15、庫容在1000萬立方米以上的水庫以及其它重要水利樞紐,工程管理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設立水文測站。(錯)
工程管理單位應當設立水文測站。
16、我國單位面積產水量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台灣、廣東省、福建省和浙江省。 (對)
17、「3.22世界水日」是聯合國大會於1993年確定的。 (對)
18、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錯)
2002年10月1日。
19、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 (對)
21、《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對)
22、作為生活飲用水水源的水質標准必須達到Ⅳ類以上。(錯)
Ⅲ類。
23、我省目前地下水位下降最為嚴重的是溫黃平原。(錯)
杭嘉湖平原。
24、在市(地)界河上取水由省水利廳審批。 (對)
25、在大型水庫中的取水由水庫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錯)
由省水利廳審批。
26、《水政監察工作章程》規定,水政監察人員實行任期制,任期為5年。(錯)
3年
27、水政監察人員開展水政執法活動必須「兩證」齊全,「兩證」是指水政監察證和水土保持監督證。 (錯)
水政監察證和行政執法證
28、《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中基本監測項目有24項。 (對)
29、我省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梅雨期」和「台汛期」。 (對)
31、反映水體富營養化的常用指標有總氮、總磷和葉綠素等。 (對)
32、直接從江河、湖泊取水的建設項目,應當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 (對)
33、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農業、工業、生態環境用水需要。(錯)
應當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用水
34、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設置排污口。 (對)
35、國家所有的水工程應當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劃定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錯)
應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
36、禁止圍湖造地。已經圍墾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有計劃地退地還湖。 (對)
37、用水超過定額的單位,應當進行節水改造,在規定的期限內達到定額標准。 (對)
38、單位和個人可以以多種形式參與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對)
39、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錯)
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
40、《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規定,禁止擅自填埋或者圍墾河道、水塘、濕地。 (對)
41、在地下水超采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嚴格控制開采地下水。 (對)
42、水電資源的開發使用權可以通過招標等方式取得。 (對)
43、水資源費由當地人民政府收取,納入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錯)
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收取
44、畜禽養殖場和農副產品加工單位產生的廢污水,經過處理,可以直接排入河道、湖泊等水域。(錯)
未經處理達標,不得直接排入河道、湖泊等水域。
45、取水許可持證人應當安裝符合國家計量標準的取水計量設施,不得擅自拆除、更換。 (對)
46、水量水質監測結果應當按國家規定向社會公開。 (對)
47、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橋梁、碼頭和其他工程,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和其他有關的技術要求。 (對)
48、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應當制定節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設節水設施。
(對)
49、在城鄉供水管網未覆蓋的區域,因家庭生活需要取用地下水的,應當辦理取水許可。(錯)
不需要辦理取水許可。
50、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劃定地下水的超采地區和嚴重超采地區。 (對)
51、水政監督檢查人員在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應當向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出示執法證件。 (對)
52、在地下水嚴重超采地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嚴格控制地下水的開發利用。(錯)
禁止開采地下水
5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所稱的水資源,是指地表水。(錯)
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54、在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對)
55、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查同意,可以設置排污口。(錯)
不可以設置排污口
56、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庫、運河、渠道內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及高稈作物。 (對)
57、用水應當計量,並按照批準的用水計劃用水。 (對)
58、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水質監測數據、資料應當實行共享。 (對)
59、工業用水應當採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增加循環用水次數,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對)
60、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城市污水集中處理,鼓勵使用再生水,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 (對)
61、我省對城市供水價格逐步實行階梯式水價和分類水價。 (對)
62、國家對用水實行計量收費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 (對)
63、在地表水豐富的地區,嚴格控制開采地下水。 (對)
64、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防洪規劃對防洪區內的土地利用實行分區管理。(錯)
應當按照流域綜合規劃
65、水庫應當按照防洪規劃的要求留足死庫容。(錯)
防洪庫容
66、大型水庫是指庫容大於 5000萬立方米的水庫。(錯)
1億立方
67、護堤護岸的林木,由河道、湖泊管理機構組織營造和管理。 (對)
68、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防洪規劃對防洪區內的土地實行分區管理。(對)
69、省級河段的堤防迎水面距堤腳20米范圍內禁止開采砂石、土料。(錯)
15米
70、城市建設確需廢除原有防洪圍堤的,應當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錯)
應當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報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71、無堤防的河道、湖泊管理范圍為設計洪水位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和行洪區。(錯)
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設計洪水位
72、在行洪河道內禁止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和高稈作物。 (對)
73、我省防治洪水,應當蓄泄兼施充分發揮河道行洪能力和水庫、窪淀、湖泊調蓄洪水功能。 (對)
74、對未達到設計洪水標准或者有嚴重質量缺陷的險壩,大壩主管部門應當組織有關單位採取除險加固措施。 (對)
75、流域范圍內的區域規劃應當服從流域規劃,綜合規劃應當服從專業規劃。(錯)
專業規劃應當服從綜合規劃
76、跨流域調水,應當重點考慮調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錯)
應當統籌兼顧利害關系各方的利益以及調出和調入地區的用水需要
77、在江河、湖泊、水庫、運河、渠道新建、改建或者擴建排污口,應當經排污口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錯)
應當經有管轄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批
78、水資源屬於全民所有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錯)
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79、未經批准擅自取水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辦取水許可證。(錯)
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補救措施,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80、未依照批準的取水許可規定條件取水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吊銷其取水許可證。(錯)
情節嚴重的,才吊銷取水許可證。
81、逾期不繳納水資源費的,按日加收滯納部分千分之一的滯納金,並處應繳或者補繳水資源費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錯)
千分之二 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82、依法啟用蓄滯洪區,遇到阻攔、拖延時,由縣級以上防汛指揮部強制實施。(錯)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83、在緊急防汛期,為了防汛搶險需要、防汛指揮部有權調用物資、設備、交通運輸工具和人力。 (對)
84、《浙江省水文管理辦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錯)
2003年10月1日
85、我國水資源總量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錯)
第六位
86、我市主要有三類缺水,即水質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資源型缺水。 (對)
87、任何單位和個人引水、截(蓄)水、排水,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對)
88、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並將其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對)
89、單位和個人都有節約用水的義務。 (對)
90、在地下水嚴重超采地區,經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劃定地下水限制開采區。(錯)
地下水嚴重超采地區禁止開采地下水
91、《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於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錯)
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
92、海水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規定執行。 (對)
93、查封、暫扣用於施工的取水工具、取水設備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七日。(錯 )
十五日
94、開采地下水應當遵循總量控制、優化利用、分層取水的原則。 (對)
95、國家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 (對)
96、禁止在水庫庫區保護范圍內採挖和篩選砂石、礦藏等活動。 (對)
97、制定規劃,必須進行水資源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 (對)
98、水土保持是指對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所採取的預防和治理措施。 (對)
99、國家對水土保持工作實行防治並重的方針。(錯)
預防為主
100、開墾荒坡地,必須經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部門批准。 (對)
101、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對)
102、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 (對)
103、縣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規定小於二十五度的禁止開墾坡度。(錯)
省級人民政府
104、建設工程廢棄的砂、石、土,可以倒入江河、水庫或者附近山坡。(錯)
運至規定的專門存放地堆放
105、建設和生產過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地方財政應當安排水土保持資金予以治理。(錯)
由造成水土流失的單位籌集資金予以治理
106、在水力侵蝕地區,應當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建立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 (對)
10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只適用於山區、丘陵區、風沙區。(錯)
全國所有區域
108、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單位,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對象賠償損失。 (對)
109、水土流失危害賠償責任及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對)
110、禁止開墾陡坡地的具體范圍由當地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劃定並公告。(錯)
縣級人民政府。
111、在山區修建公路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並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對)
112、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費用,從生產費用中列支。 (對)
113、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的,可以由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按每平方米一至二元處以罰款。 (對)
114、在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禁止取土、挖砂、採石。 (對)
115、從事生產建設等活動損壞水土保持設施的,應按規定交納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 (對)
116、本行政區域使用的水量和年度用水計劃要根據人口密度來確定。(錯)
根據用水定額、經濟技術條件和水量分配方案確定
117、浙江省的汛期起止日期 是4月1日至9月30日。(錯)
4月15日至10月15日
二、選擇題:
1、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資源和( C )的義務。
A開發水資源B管理水資源 C節約用水
2、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設施建設的基本依據是 c 。
a、水資源規劃 b、流域綜合規劃 c、防洪規劃
3、在蓄滯洪區內建造房屋應當採取 c 結構。
a、高腳式 b、坡頂式 c、平頂式
4、當江河、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證水位或安全流量時,有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可以宣布進入 a 。
a、緊急防汛期 b、防汛期 c、特殊防汛期
5、國家 a 開展洪水保險。
a、鼓勵 b、強制 c、不允許
6、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在汛期組織堤防保護區域內的單位和個人 c 出工,對河道堤防進行維修加固。
a、有償 b、志願 c、義務
7、在我省庫容最大的水庫是 b 。
a、珊溪水庫 b、新安江水庫 c、緊水灘水庫
8、在沿海地區開采地下水,應當經過科學論證,並採取措施,防止 a 和海水入侵
a、地面沉降 b、危害堤防安全 c、妨礙行洪
9、在防汛搶險期間,因降雨雪等造成堤頂泥濘期間,禁止車輛通行,但除 b 外。
a、客車 b、防汛車 c、公路稽查車
10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取土,必須按規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門交納 a 費。
A、管理費 b、河道護岸修建維護費 c、水資源費
11、從2006年到2010年,我市每年計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 a 平方公里,基本完成重點區域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務。
a、150 b、100 c、200
12、防洪工程設施建設,應當納入 a 計劃。
a、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b、城市建設 c、水利建設
13、在我省各種洪澇災害成因中, b 引發的災害所佔的比例為最高。
a、梅雨 b、台風暴雨 c、山洪
14、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保障本行政區域內水工程,特別是( a)和堤防的安全,限期消除險情。
a、水壩 b、 閘壩 c、泵站
15、河道、湖泊管理范圍內的土地和岸線利用應當符合 c 要求。
a、防洪 b、行洪 c、行洪和輸水
16、庫容為 b 立方米的水庫稱中型水庫。
a、100萬~1000萬 b、1000萬~1億 c、1億~10億
17、在汛期,水庫不得擅自在 c 水位以上蓄水。
a、設計水位 b、正常水位 c、汛限水位
18、雨量、蒸發等觀測場保護區范圍是觀測場所以外周圍 B 米。
A、10米 B、20米 C、30米
19、潮水位測驗設施保護區范圍是測驗設施以外水域 A 米。
A、150米 B、250米 C、350米
20、頒布《浙江省水文管理辦法》的機關是B 。
A、浙江省人大常委會 B、浙江省人民政府 C、浙江省水利廳
21、持有乙級《編制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資格證書》的單位可以承擔項目總投資不超過B 的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
A、1億元 B、3億元 C、5億元
22、按照現行的水資源費收費標准,對自來水制水企業應按照A 元/立方米的標准徵收水資源費。
A、0.08 B、0.1 C、0.02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規定對河道實行分級管理,我省將河道劃分為 B 級。
A、3 B、4 C、5
24、保護五萬畝以上農田或者非農業人口在二十萬以上五十萬以下的城市的,應當建設不低於 B 級的海塘。
A、2 B、3 C、4
25、中型水閘的管理范圍為水閘主體工程向上下游延伸A 米。
A、200 B、300 C、400
26、運行中的水庫,正常情況下大壩安全鑒定 B 進行一次?
A、5年 B、6-10年 C、8-12年
27、中型水庫的庫容 c 。
A、10-100萬立方米 B、100-1000萬立方米 C、1000萬立方米-1億立方米

三、問答題:
1、建設項目利用水資源,必須遵循什麼原則?
答:合理開發、節約使用、有效保護的原則。
2、防汛的工作方針是什麼?
答: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
3、防洪工作應當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答:全面規劃、統籌兼顧、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4、籌集防洪費用的原則是什麼?
答:政府投入同受益者合理承擔相結合。
5、編制防洪規劃,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答:遵循確保重點、兼顧一般,以及防汛和抗旱相結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原則。
6、什麼是防洪區?
答:指洪水泛濫可能淹及的地區,分為洪泛區、蓄滯洪區和防洪保護區。
7、什麼是蓄滯洪區?
答:指包括分洪口在內的河堤背水面以外臨時貯存洪水的低窪地區及湖泊等。
8、對可能出現垮壩的水庫,大壩主管部門應當組織有關單位事先制定什麼方案?
答:應急搶險和居民臨時撤離方案。
9、在什麼情況下,有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可以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
答:當江河、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證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水庫水位接近設計洪水位,或者防洪工程設施發生重大險情時。
10、對河道、湖泊范圍內阻礙行洪的障礙物,按照什麼的原則進行清除?
答: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
11、水文測驗河段保護區范圍是如何確定的?
答:縱向測驗斷面上、下游各50~300米;採用比降面積法測流的,測驗斷面上、下游各500米;橫向測驗斷面根據設站標准洪水位確定。
12、城市防洪工程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所需投資,由誰承擔?
答:城市人民政府。
13、國家設立什麼基金,用於防洪工程和水利工程的維護和建設?
答:水利建設基金。
14、在水文測驗保護區范圍內,建造房屋等建築物或從事取土、採石等活動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如何處理?
答: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可根據情節輕重,並處5000元以下罰款。
15、什麼是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
答: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是指對水資源的數量、質量、時空分布特徵、開發利用條件的分析評定。
16、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是什麼?
答: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兩岸堤防及護堤地。
17、在水文測驗保護區內設置的妨礙水文測驗的障礙物,應當如何處理?
答: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由當地防汛指揮機構責令設障者在規定的期限內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揮機構組織強行清除,所需經費,由設障者承擔。
18、跨河管道、線路的凈空高度必須符合什麼要求。
答:防洪和航運要求。
19、聯合國確定2006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什麼?
答:水與文化。
20、哪些對象應列入防洪重點?
答:大中城市,重要鐵路、公路干線,大型骨幹企業。
21、在防洪工程設施保護范圍內,禁止哪些危害防洪工程安全的活動?
答:爆破、打井、採石、取土等。
22、浙江省與防汛防旱相關的主要自然災害有哪些?
答:洪澇(水)、乾旱、台風暴潮和地質災害等。
23、什麼是洪泛區?
答:指尚無工程設施保護的洪水泛濫所及的地區。
24、我國確定2006年「中國水周」的宣傳主題是什麼?
答:轉變用水觀念,創新發展模式。
25、在汛期,哪些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及時向有關防汛指揮機構提供天氣、水文等實時信息和風暴潮預報?
答:氣象、水文、海洋等部門。
26、《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自什麼時間起施行?
答:1998年1月1日。
27、大型水閘的管理范圍是什麼?
答:水閘主體向上下游各延伸四百米,左右側邊墩翼牆起各向外延伸一百米。
28、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築物、構築物的,給予什麼處罰?
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排除阻礙或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
29、在洪泛區、蓄滯洪區內建設非防洪建設項目,未編制洪水影響評價報告的,給予什麼處罰?
答: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萬元以下罰款。
30、國家工作人員拒不執行防禦洪水方案、防汛搶險指令或者蓄洪方案、措施、汛期調度運用計劃等防汛調度方案的,給予什麼處罰?
答: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
31、我省地處東南沿海,主要有哪八大水系?
答:苕溪、運河、錢塘江、甬江、靈江(椒江)、甌江、飛雲江、鰲江。
32、浙江省水功能區劃分為哪幾種類型?
答:保護區、保留區、緩沖區、飲用水源區、工業用水區、農業用水區、漁業用水區、景觀娛樂用水區、過渡區和排污控制區。
33、我省水資源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答:一是水資源總量豐沛,但人均水資源量偏少。二是年內降水集中,洪水徑流量大,且年際變化較大。三是水資源的空間分布極不均衡,與人口、耕地、經濟布局不相適應。四是特殊的自然地理經濟環境,決定了水資源開發利用難度較大。
34、我省萬里清水河道建設標准總要求是什麼?
答:水清、流暢、岸綠、景美。
36、水事違法案件處理程序包括哪些內容?
答:①受理 ②立案 ③調查 ④告知(聽證) ⑤處理(處罰) ⑥執行⑦結案
37、高標准水庫安全管理體系是指什麼?
答:工程安全、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管理高效、環境優美。
38、我省已制定了《浙江省水利現代化建設綱要》,力爭2020年在全省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請問水利現代化的目標是什麼?
答:高標準的水利防災減災體系、高水平的水資源配置網路、高效率的水利管理運行機制、高質量的水生態環境、高素質的水利人才隊伍,實現浙江水利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環境水利的轉變。
40、取水計量設施發生故障不能正常運行的,應當在幾日內向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並及時修復?
答:3日
41、水資源緊缺地區應當對哪些產業加以限制?
答:耗水量高的工業、農業和服務業。
42、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充分考慮什麼用水的需要?
答:生態用水。
43、在水工程保護的范圍內,禁止從事哪些活動?
答:禁止從事影響水工程運行和危害水工程安全的爆破、打井、採石、取土等活動。
44、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水政監督檢查人員履行《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規定的監督檢查職責時,可以依法行使哪些職權?
答:可以依法行使調查取證權、現場檢查權、行政處罰權和制止權。
45、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水事糾紛,如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該怎麼辦?
答:如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在水事糾紛解決前,當事人不得單方面改變現狀。
4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規定,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堅持什麼原則?
答: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堅持興利與除害相結合,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和有關地區之間的利益,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並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
47、《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對利用水域從事旅遊開發有什麼規定?
答:利用水域從事旅遊開發的,應當符合水功能區劃和水環境保護功能區劃的要求,並不得污染水體和影響行洪安全。
48、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水政監督檢查人員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用水單位未依法辦理取水許可或者未按照批準的取水條件進行取水設施建設的,該如何處理?對拒不停止、繼續施工的,又該如何處理?
答: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水政監督檢查人員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用水單位未依法辦理取水許可或者未按照批準的取水條件進行取水設施建設的,應當責令其停止建設;對拒不停止、繼續施工的,經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查封、暫扣用於施工的取水工具、取水設備。
49、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發生水事糾紛的,該如何處理?在水事糾紛解決前,當事人不允許做哪些行為?
答: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發生水事糾紛的,應當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裁決,有關各方必須遵照執行。在水事糾紛解決前,未經各方達成協議或者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在行政區域交界線兩側一定范圍內,任何一方不得修建排水、阻水、取水和截(蓄)水工程,不得單方面改變水的現狀。
50、哪些取水不需辦理取水許可?
答:下列取水不需辦理取水許可: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的水的;
(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取用少量地表水的;
(三)在城鄉供水管網未覆蓋的區域,因家庭生活需要取用地下水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3. 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的附件1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用水總量控制目標
單位:億立方米 地區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北京 40.00 46.58 51.56 天津 27.50 38.00 42.20 河北 217.80 221.00 246.00 山西 76.40 93.00 99.00 內蒙古 199.00 211.57 236.25 遼寧 158.00 160.60 164.58 吉林 141.55 165.49 178.35 黑龍江 353.00 353.34 370.05 上海 122.07 129.35 133.52 江蘇 508.00 524.15 527.68 浙江 229.49 244.40 254.67 安徽 273.45 270.84 276.75 福建 215.00 223.00 233.00 江西 250.00 260.00 264.63 山東 250.60 276.59 301.84 河南 260.00 282.15 302.78 湖北 315.51 365.91 368.91 湖南 344.00 359.75 359.77 廣東 457.61 456.04 450.18 廣西 304.00 309.00 314.00 海南 49.40 50.30 56.00 重慶 94.06 97.13 105.58 四川 273.14 321.64 339.43 貴州 117.35 134.39 143.33 雲南 184.88 214.63 226.82 西藏 35.79 36.89 39.77 陝西 102.00 112.92 125.51 甘肅 124.80 114.15 125.63 青海 37.00 37.95 47.54 寧夏 73.00 73.27 87.93 新疆 515.60 515.97 526.74 全國 6350.00 6700.00 7000.00

4. 跟水相關的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專源保護法
中華人民屬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水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
城市供水條例
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
水資源費徵收使用管理辦法
水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水行政許可聽證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供水條例
關於防治造紙行業水污染的規定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
城市地下水開發利用保護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辦法
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辦法
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辦法
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
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
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
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
貴州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
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

沒完,實在太多,太多了要是你不採納我的答案我就虧死了,暫且先說這些吧

5. 廣州市水務管理條例的第一章

總 則 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水務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組織實施本條例。
區、縣級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務的統一管理工作。
國土資源、城鄉規劃、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城市管理、價格、氣象、農業(海洋漁業)、質量技術監督、港口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水務管理相關工作。 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編制市水資源綜合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區、縣級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水資源綜合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以下規定組織編制市水資源專業規劃:
(一)市防洪排澇、灌溉、供水、排水、抗旱、節約用水、水功能區劃、景觀水系、水文測驗、水土保持、河道采砂等專業規劃,由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徵求市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意見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市地下水普查勘探和動態監測規劃,由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編制,徵求市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意見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市漁業以及水產養殖、水上旅遊、水污染防治、航運等專業規劃,由市農業(海洋漁業)、旅遊、環境保護、港口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編制,徵求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以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意見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區、縣級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以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據市水資源專業規劃和本區、縣級市的管理需要,編制本行政區域水資源專業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市水資源綜合規劃及本市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制定市水量分配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批準的市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預測來水量以及用水需求,制定市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調度計劃,實施年度用水總量控制和水量統一調度。
區、縣級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市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調度計劃以及本行政區域的用水需求,制定本行政區域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調度計劃。 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劃定地下水限制開采區和禁止開采區,並提出取水總量控制目標和水源替代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地下水限制開采區的年度取水計劃以及取水許可總量,不得超過其取水總量控制目標。
在地下水禁止開采區,除消防、抗旱、施工安全等應急取水外,禁止開采地下水;已經批准取水的,應當限期封閉水井。 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本市地熱水、礦泉水儲藏情況,確定年度地熱水、礦泉水開采區域和開采限量。
取用地熱水、礦泉水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取得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取水許可證,憑取水許可證向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采礦許可證,並按照水務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開采限量開采。 經批准取水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安裝經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的取水計量設施,保證其正常運行,並按照規定填報取用水報表。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或者擅自拆除、更換取水計量設施。
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取水計量設施的使用和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的,應當及時依法處理。 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水功能區對水質的要求和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核定該水域的納污能力,向同級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提出該水域的限制排污總量意見。
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水功能區的水質狀況進行監測,發現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控制指標或者水功能區水質達不到水域使用功能要求的,應當及時報告同級人民政府採取治理措施,並向同級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通報。對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地區,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暫停審批新增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排放污水和廢水。
在公共污水管網覆蓋區域,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個人應當將符合國家和地方標準的污水和廢水排入公共污水管網;在公共污水管網未覆蓋區域,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應當自建污水處理設施或者自建污水管網接駁公共污水管網。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取私設暗管等規避監管的方式向河道、河涌、湖泊、山塘、水庫、灌溉渠等水體排放污水和廢水。 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雨水、再生水開發利用的研究,採用先進技術,加強雨水和污水處理後的利用及配套設施建設,逐步提高雨水和污水的再生利用率。
鼓勵下列情形使用雨水、再生水:
(一)城市綠化、道路清掃和公廁沖水等市政用水;
(二)冷卻、洗滌等工業生產用水;
(三)觀賞性景觀、濕地等環境用水;
(四)建築施工、車輛沖洗等用水。

6. 《水資源管理條例》 全文是什麼

第十二條 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設立的流域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的范圍內行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釋義】 本條是對我國水資源管理體制的規定。

一、水資源管理體制是國家管理水資源的組織體系和許可權劃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以及防治水害,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組織保障。改革和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進一步強化水資源的統一管理,是這次《水法》修訂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水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性資源,也是生態環境的基本要素。水資源與土地、森林、礦產等資源不同,它是一種動態的、可再生的資源。流域是一個以降水為淵源、水流為基礎、河流為主線、分水嶺為邊界的特殊區域概念。水資源按照流域這種水文地質單元構成一個統一體,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換,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量水質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這就要求對水資源只有按照流域進行開發、利用和管理,才能妥善處理上下游、左右岸等地區間、部門間的水事關系。水落石出資源的另一特徵是它的多功能性,水資源可以用來灌溉、航運、發電、供水、水產養殖等,並具有利害雙重性。因此,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各項活動需要在流域內實行統一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才能興利除害,發揮水資源的最大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目前,以流域為單元進行水資源的管理已經成為世界潮流。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通過的《二十一世界議程》指出:水資源的綜合管理包括地表水與地下水、水質與水量兩個方面,應當在流域一級進行,並根據需要加強或者發展適當的體制。我國重要江河均是跨省區的流域,這一自然特點使得協調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的關系顯得更為重要。

三、1988年制定頒布的原《水法》規定「國家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制度」,為推進我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由於對水資源的權屬管理部門與開發利用部門相互間的關系和職責劃分不清,沒有明確流域管理機構的職責和許可權,導致部門之間職能交叉和職能錯位的現象並存,「多龍治水」的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一是流域按行政區域分割管理;二是地表水、地下水分割管理;三是水量與水質分割管理。這種管理體制在實踐中產生的主要問題有:一是不利於江河防洪的統一規劃、統一調度和統一指揮。例如有的地方在汛期上下游、左右岸各自為政,只顧自保,不顧整體,影響全局的防汛抗洪工作。二是不利於水資源統一調度,統籌解決缺水的問題。例如一些地區在枯水期爭相搶水,還有一些上游地區大量引水,造成下游地區江河斷流、無水可用,給下游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損害。三是不利於地表水、地下水統一調蓄,加劇了地下水的過量開發。據統計,全國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67億立方米,已經形成164個地下水超采區。四是不利於城鄉統籌解決城市缺水的問題。五是不利於統籌解決水污染的問題。目前我國跨區域的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局部治理,特別是下游地區治理無法真正改善江河水質和水環境,只有上下游統一治理、統一水量調度才能取得成效。六是不利於水資源經濟、社會和環境等綜合效益的發揮。新《水法》根據水資源的自身特點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借鑒一些國家水資源管理的通行做法和經驗,按照資源管理與開發利用管理相分離的原則,確立了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統一管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

四、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水資源統一管理的核心是水資源的權屬管理。新《水法》明確規定,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為了實現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全國水資源的戰略規劃,對水資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配置、統一調度、統一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等。為了實現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主要江河、湖泊設立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的范圍內行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我國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在主要江河設置了具有現代意義的流域管理機構,例如1935年設立的揚子江水利委員會、1933年設立的黃河水利委員會和1929年設立的導淮委員會等。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為了加強對大江大河的規劃、治理和管理,在長江、黃河、淮河等流域成立了流域管理機構,其間機構幾經變更。到目前我國在長江、黃河、淮河、珠江、海河、遼河這六大江河和太湖流域都成立了作為水利部派出機構的流域管理機構,行使《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水利部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新《水法》對流域管理機構在水資源監督管理方面的職責進一步作了明確規定,具體包括:(1)水資源的動態監測和水功能區水質狀況的監測。(2)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以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的流域綜合規劃和區域綜合規劃的編制。(3)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上建設水工程的審查。(4)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以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區劃。(5)管轄許可權范圍內的排污口設置審查。(6)管轄許可權范圍內的水工程保護。(7)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緊急情況下的水量調度預案的制訂以及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調度計劃的制定。(8)管轄許可權范圍內的取水許可證頒發和水資源費收取。(9)水事糾紛處理與執法監督檢查等。

五、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工作。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水資源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很大,實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還必須緊密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充分發揮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新《水法》規定的流域管理機構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在水資源監督管理上的一些具體職責還將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配套行政法規或者政府規章進一步界定。按照《水法》的有關規定,借鑒國外流域管理的功能經驗,從總體上說,流域管理機構在依法管理水資源的工作中應當突出宏觀綜合性和民主協調性,著重於一些地方行政區域的水行政主管部門難以單獨處理的問題,而一個行政區域內的經常性的水資源監督管理工作主要應由有關地方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實施。地方在維護全國水資源統一管理、水法基本制度統一的前提下,也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地方性水法規和有關政府規章,制定有利於本地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政府和有關規劃、計劃,依法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

7. 2021年1月起實施的新規

一、民法典時代到來

2021年1月1日起,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即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包括7編,即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對社會關注的「性騷擾」「個人信息保護」「弱勢群體住房保障」「高空拋物如何追責」等問題逐一予以回應。

民法典實施後,我國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二、法律保障「數字化檔案」安全

新修訂的檔案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兩大亮點值得關注。

一是強調推動檔案開放與利用。首次從法律上明確了單位和個人利用檔案的權利,將檔案封閉期由「三十年」縮至「二十五年」。

二是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增設「檔案信息化建設」「監督檢查」兩章,保障電子檔案、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成果等檔案數字資源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

三、守護國旗國徽尊嚴

新修訂的國旗法、國徽法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兩部法律中明確規定,在公共場合故意以焚燒、毀損、塗劃、玷污、踐踏等方式侮辱國旗、國徽,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旗及其圖案不得用作商標、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和商業廣告,不得用於私人喪事活動等不適宜的情形。公民和組織在網路中使用國旗圖案,應當遵守相關網路管理規定,不得損害國旗尊嚴。

公民在莊重的場合可以佩戴國徽徽章,表達愛國情感。

四、宣傳化妝品功效要有真憑實據

2020年6月29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發布,即將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該條例規定,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在國務院規定網站公布功效宣稱所依據的文獻資料、研究數據或者產品功效評價資料的摘要,並接受社會監督。嚴禁化妝品標簽標註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內容、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等。

(7)廣東省水資源管理條例實施日期擴展閱讀:

1、883項商品調低進口關稅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883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

其中,為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對第二批抗癌葯原料、特殊患兒所需食品等實行零關稅,降低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等醫療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鐵蛋白等嬰兒奶粉原料的進口關稅。

2、個稅扣繳新變化

自2021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新方法施行,將優化兩類納稅人的預扣預繳方法。

一是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各月均在同一單位扣繳申報了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

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目前包括取得傭金收入的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

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在其累計收入達到6萬元之前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七、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消費、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長期以來,我國都是全球最大的垃圾進口國,固體廢物進口使企業以較低的成本獲得一定的再生資源,但對生物安全的威脅、對環境的危害更加不容忽視。

對此,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青年網-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這些新規 與你息息相關

8. 哪25項新法規2008年開始實施

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新放假辦法.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保險公司養老保險業務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等,

9. 浪費水的壞處

1.沒水喝,渴死2.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緊缺的國家。據統計,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相當於世界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的1/4;在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問題,其中缺水比較嚴重的城市有110個,全國城市缺水年總量達60億立方米。專家預測,中國人口在2030年將達到16億的高峰,屆時人均水資源量僅有1750立方米,中國將成為嚴重缺水的國家。

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吳季松認為,目前我國水資源狀況屬於「中度短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管理問題,缺乏對全面節水的管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水法》把節約用水放在突出位置,確定了建立「節水型社會」的總目標。所以,實現水資源供需平衡的關鍵是建設節水型社會———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在工農業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大力提高水的利用率,使「水危機」的意識深入人心,形成人人愛護水,時時處處節水的局面。我國水資源管理的目標就是通過節水型社會的建設,達到水資源的供需平衡,或者說,達到供需平衡意義上的「不缺水」。節水型社會的建設勢在必行。因其意義之重大,有的專家甚至稱之為一場關繫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革命」。

今年9月,吳季松曾專門考察了與我國水資源狀況、經濟發展程度類似的南非和伊朗,這兩個國家都通過水資源的有效管理、節約用水,基本實現了水資源供需平衡。他強調說,對一個地區而言,從維持可持續發展的最低標准———人均水資源300立方米,直到3000立方米的豐水標准之間都可以算是「缺水」狀況。國際經驗表明,只要有正確的用水觀念、科學的用水制度和合理的用水方式,在「缺水」狀況下也完全能做到供需平衡。反之,即使人均水資源量超過3000立方米,如果大量浪費,不有效治理污染,仍然可能達不到水資源的供需平衡。

方興未艾的系統工程

「節水型社會建設是一場社會革命,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創新和建設節水的制度、節水的經濟、節水的科學技術和節水的文化。」為穩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水利部選定了三個不同類型的地區進行試點:地處西部乾旱少雨的甘肅張掖市,水資源相對豐沛的四川綿陽市,嚴重缺水的遼寧大連市。

先期開展試點工作的張掖市已取得初步成效。黑河的分水成功,就是張掖節水型社會建設標志性成果之一。黑河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張掖居其中游,其下游的內蒙古額濟納綠洲,因上游來水大幅度減少導致生態環境嚴重惡化。按照國家啟動的黑河治理應急方案,張掖要削減黑河引水量5.8億立方米,這對於「有水則綠洲、無水則荒漠」的張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然而,在張掖節水型社會建設中,人們的節水意識普遍提高,並且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種植結構,開展灌區節水改造和用水制度改革。

建立節水制度是節水管理的重點。據介紹,水利部正在積極組織水資源管理法規修訂和起草工作。《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已經出台,《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已報國務院審查,《節約用水管理條例》起草工作已完成,《水資源費徵收管理辦法》正在開展前期調研。

與此同時,地方水資源立法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廣東、江蘇出台了水資源管理條例,天津、山東出台了節約用水管理辦法;大連、呼和浩特、長春、青島、哈爾濱、南京、鄭州、寧波等城市,也相繼出台了節水和水資源管理地方法規。這些法規和規章,為建設節水型社會奠定了法律基礎。

任重道遠的「人民戰爭」

通過近年來的努力,我國的節水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存在著較大距離———

農業是水資源的用水大戶,也是水資源的浪費大戶。在我國,「土渠輸水、大水漫灌」的。

10. 求2008年1月1日頒布實行的法律

中國法院網訊 2008年1月1日,共55部法規、規章開始實施,其中國家級法規25部,地方級法規30部。

國家級的法律、法規、規章、司法解釋如下:

發布單位 名稱 文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三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五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2007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一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四號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 現役軍人和人民武裝警察居民身份證申領發放辦法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510號
國務院 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50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07修訂) 國務院令第507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 國務院令第51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國務院令第512號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07修訂) 國務院令第513號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國務院令第514號
最高人民法院、澳門特別行政區 最高人民法院、澳門特別行政區關於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相互認可和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 法釋(2007)17號
人事部、商務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人事部、商務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管理暫行規定》的補充規定 人事部、商務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8號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外商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的補充規定(三)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189號
財政部 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財政部令第47號
農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2007修訂) 農業部令第5號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辦法 農業部令第7號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28號
交通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運公司安全與防污染管理規定 交通部令2007年第6號
經營性公路建設項目投資人招標投標管理規定 交通部令2007年第8號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2007修訂)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5號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51號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保險公司總精算師管理辦法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7年第3號
保險公司養老保險業務管理辦法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7年第4號

地方級的法規、規章如下:

發布單位 名稱 文號
北京市 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67號
北京市房屋租賃管理若干規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94號
天津市 天津市信息化促進條例
河北省 河北省防雷減災管理辦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7〕第11號
遼寧省 遼寧省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辦法 遼寧省人民政府令第211號
遼寧省非機動車管理辦法 遼寧省人民政府令第212號
吉林省 吉林省行政執法監督辦法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193號
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規定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0號
江蘇省 江蘇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條例 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137號
江蘇省企業民主管理條例 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139號
江蘇省南京市 南京市裝飾裝修管理條例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4號
南京市體育經營活動監督管理辦法 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59號
南京市非機動車燃油助力車交通管理辦法 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61號
江蘇省蘇州市 蘇州市集貿市場管理條例 蘇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45號
蘇州市住宅區物業管理條例
浙江省 浙江省廣告管理條例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77號
安徽省 安徽省發展新型牆體材料條例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104號
安徽省職業教育條例(2007修訂)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106號
湖南省 湖南省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管理條例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83號
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條例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88號
廣東省廣州市 廣州市城市供水用水條例 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19號
廣東省深圳市 深圳經濟特區物業管理條例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7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新型牆體材料促進條例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95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車用乙醇汽油管理暫行辦法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令第34號
海南省 海南省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條例(2007修正)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6號
海南省華僑捐贈公益事業若干規定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7號
海南省松濤水庫生態環境保護規定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8號
雲南省 雲南省電力設施保護條例 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61號
陝西省 陝西省依法行政監督辦法 陝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23號
甘肅省 甘肅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 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6號

編輯:邊江

熱點內容
民法通則92條 發布:2025-02-07 15:01:48 瀏覽:583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如何考核 發布:2025-02-07 14:39:47 瀏覽:619
法官詢問證人 發布:2025-02-07 14:31:30 瀏覽:331
最後一次出走社會與法 發布:2025-02-07 14:27:26 瀏覽:224
法律服務所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2-07 14:20:24 瀏覽:350
專利侵權管轄法院 發布:2025-02-07 14:15:12 瀏覽:453
良知下集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 發布:2025-02-07 14:14:00 瀏覽:969
婚姻法財產分割過錯方 發布:2025-02-07 14:05:55 瀏覽:134
合同到期終止合同是勞動法的第幾條 發布:2025-02-07 13:41:31 瀏覽:977
一村一居一法律顧問簡報 發布:2025-02-07 13:18:24 瀏覽:775